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历史变迁中的气候变化

历史变迁中的气候变化

历史变迁中的气候变化
历史变迁中的气候变化

历史变迁中的气候变化

人类的进化史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跌落、战争和浩劫,以及重大科学发现和文化成就的取得,除了我们看得见的人为因素以外,冥冥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有气候的变化。

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环境变化对人来文明的影响是很大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产量,从而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在古代人口高密度的农业社会当土地产量减少时会带来饥荒、移民和国家力量的减弱,从而引起战争、动乱和朝代更替的严重后果。

对古代中国而言,气候在温暖期和寒冷期的转换,往往决定着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实力的强弱对比和农牧分界线的南北飘移,由此引发或加剧民族冲突,进而决定中原王朝的兴替。秦汉是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虽然其间也出现了多次年代尺度的冷暖波动,但冬半年均气温较今约高0.3℃,最暖30年出现在西汉初年(前210~前18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较现代高1.2℃左右。与之相应,秦汉时期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种植北界向北推进至河套以北地区。继秦汉暖期之后,中国气候进入了一个长达近400年的寒冷时期,即魏晋南北朝冷期。当时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0.4℃以上,其中,最冷30年出现在南北朝中期(481~51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较现代低1 .2℃。在这个寒冷期中,匈奴、鲜卑、羯、氐和羌等游牧民族纷纷内迁,割据中原,北方农区因此大幅度向南退缩,牧业甚至进到华北平原。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复以河阳为牧场,恆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军警之备”。当时大片农区已转变为牧区,其农牧分界线自碣石至上谷居庸关,折向西南常山关,沿太行山东麓直达黄河。虽然这条界线并非完全是气候的产物,但是与气候寒冷导致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隋唐(特别是唐代中前期)气候总体温暖,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0.2℃以上,其中,最暖30年(691~720年)较今高0.5℃。唐中叶“安史之乱”后,我国气候再次转冷,并持续至五代时期。当时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0.5℃,虽然其间也有短暂回暖(如850年前后),但幅度不大,气温仍较今约低0.1℃。在此期间,中国再次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动乱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如吐蕃、契丹、党项等)伺机南扩东进,畜牧业由此得以再次发展。北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这与欧洲及大西洋周边地区出现的中世纪暖期相一致。这一时期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高0.2℃,最温暖阶段出现在1201~1290年,较今约高0.6℃,但温暖气候并不持续稳定,其中也有相对寒冷的阶段,如两宋之际。这种温暖的气候条件在北方农业上的反映,即农区向北扩展。明清时期气候以寒冷为特征,这与欧洲及大西洋周边地区曾经出现的“小冰期”状况一致,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0.4℃,其中最冷时段出现在清后期(1861~189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0.7℃。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从850年起有7次国家大动乱都发生在冷期中。在24次王朝的建立和灭亡的事件中,只有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以及西夏王朝的建立发生在暖期中,元亡明立两次事件是冷期时冷期时元末农民起义延续的结果,仅仅发生在冷期结束后8年。结合历史与冷、暖期的大致划分,可得出一个规律:当气候进入冷期的时候,社会矛盾比较严重,朝代更替也比较频繁;当气候进入暖期时,则比较容易出现盛世和治世,例如我国的汉唐盛世都出现在暖期,而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等乱世都出现在冷期。

然而,不是所有的气候降温期的社会动荡都会引发改朝换代,气候降温期也曾有东汉初期、光武中兴等社会繁荣和稳定。气候持续增温期也不总对应社会繁荣和稳定,如清朝后期和混乱的民国时期等。因此,气候变化不是制约中国社会

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唯一因子。

对于千年前的世界而言,四千多年以来,在人类文明出现的地球上,经过了四次比较大的寒冷期,也叫“小冰期”,还有四次比较大的温暖期。

第一个寒冷期,时间发生在大约公元前2200年至前1900年。气候变迁造

成很大的灾害。欧洲北部的畜牧民族在寒冷的夏季无法取得足够的饲料,以

便在冬天喂养牲口。农耕民族则因生长季节太短而歉收。粮食需求无法满足。人类遭遇饥荒,必须离开家乡。迁徙行动刚开始规模很小,印欧人随之大规

模出走,向外扩散。美索不达米亚一向是流着牛奶与蜜的富饶之地。由于气

候最适期结束,人类不得不放弃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农耕居住地长达300年。早期青铜器时代文明于公元前2200年左右开始消失,农耕民族一直到公元前1900年才回到此地。印度的印度河河谷民族也必须离开,向东迁徙到季风降

雨较多的地区。撒哈拉地区的游牧民族必须向南迁徙到非洲西部的草原地带,或是向东迁徙到尼罗河河谷,最后撒哈拉湖泊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干涸。

而第二个寒冷期出现在公元前1250年至前650年。青铜器时代的北欧人

在遥远的北方享有干燥温暖的气候。但是气候变得寒冷潮湿后,村民便需要

离开居住地。有些人到达法国与西班牙或定居在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其中

一个部落色雷斯到达保加利亚,引发一连串效应,最后造成多利安人入侵。

迈锡尼帝国灭亡,残存的阿卡迪亚人迁徙到爱琴海沿岸和塞浦路斯。在旱灾、饥荒为害和入侵者压迫下,欧洲和亚洲西部进入了地中海区的“黑暗时代”。

第三个寒冷期出现在公元纪年开始至600年左右。希腊罗马温暖期结束后,全球冷化再度降临。气候于公元2世纪变得更加恶化。日本学者田家康

认为,欧洲内陆的气候一旦变得寒冷,包括里海在内,中亚的内陆地区就会

变得气候干燥,降水减少。从公元205年到295年,挪威西部的冰河规模扩大,里海的水位下降,亚洲内陆地区的气候变得干燥。这次干旱不仅让商路

衰退,还引起草原沙漠化,夺走了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公元650年至1280年,新的温暖时期开始,在西方被称为“中世纪温暖期”。

1280至1860年,第四个寒冷期来到了。很多西方学者用“小冰川期”特指这一个离我们最近的寒冷期。1400年,气候明显变得更加不可预测,风暴更频繁。气候变化之频繁和气温之低,在16世纪晚期数十年的寒冷期达到顶峰。随着城镇和城市的扩张,食物供应紧张,鱼类便成为极其重要的商品。

而从1860年至今,新的温暖时代开始了。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但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这是一个科技进步和繁荣的时代。然而新的问题也在

产生,正如现在的人们熟知的,随着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温室气体水平持

续上扬,气温升高变得更为迅猛。近些年来,历史上气温最高的夏季和最温

和的冬季的纪录在不断刷新。台风、暴雨、极端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等极端

气候也变得日益频繁。现在人们担心的是,全球气温是不是上升得太快了?

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人类会面临什么样灾难的挑战?这并非杞人忧天。

从历史演变和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我们看到气候的影子;面对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我们又可以从历史中获取应对的经验和教训。纵然不必对全球变暖忧心不已,也不能疏忽其造成的危害。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一、引起全球变暖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周曙东周文魁朱红根王传星王艳 摘要: 阐述气候变化的特点, 分析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了农业生产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干旱及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选择包括选育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 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指数; 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 加强土地合理利用; 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制订减灾应急预案; 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脆弱性 一、引言 气候变化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 到目前为止, 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 有待在2010年墨西哥城的第16 次缔约方会议上继续协商, 但气候变化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 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敏感性、脆弱性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二、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 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上的重大问题之一。那么是什么造成的,如何应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候日趋变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个全球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高的

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上升。 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米。祁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的雪线正以年均米的速度上升。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 破坏的主要因素。 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 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

全球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气候正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其主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为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环绕,总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境内蕴藏着各类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中国的“聚宝盆”。但这个“聚宝盆”长期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生态和经济发展均受制约。 最新气象研究表明,中国西部“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2009年,盆地内的地下水量新增了2亿多立方米,相当于16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青海省气候监测评估中心近日发布的《柴达木盆地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称,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升温和降水量的持续增加。 在气温升高的同时,柴达木盆地降水量也在持续增多。据青海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戴升介绍,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从1998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大于青海省其他地区。卫星遥感表明,近年来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不断增大、水位明显上升,其中2008年哈拉湖面积比2005年增大7.38平方公里。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10年至20年,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将继续上升,可能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值偏高左右;降水还将继续增加,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相比将偏多5%-19%左右;柴达木等河流的径流量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值将偏多10%左右。中国“聚宝盆”气候暖湿化的趋势还将在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气候变化规则将重塑全球产业结构 第一,能源消费成本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构成,进而影响全球产业的布局。不同产业的碳密度、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碳密度差异很大。比如,能源业的碳密度大约是服务业的10倍,发展中国家的碳密度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因此,减排所引发的能源成本提高,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国家的压力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消费成本比价变化有可能会改变全球能源供求的格局。气候变化规则虽不能改变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的生产成本比价,但可以改变两者间的消费成本比价。一旦确立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清洁能源的发展将不再受制于化石能源的价格波动,因为每个国家(企业)都将面临减排额度的制约。这样,化石能源的现行供求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第三,围绕减排所开展的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之一。国际气候变化规则既为减排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也将不可避免带来压力。未来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取决于碳密度的高低,企业盈利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取决于减排的能力大小,因而产业技术进步与碳密度会有越来越高的关联度。很多产品的性能和功效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由于其

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群简介

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群简介 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100864 作者:丁仲礼傅伯杰韩兴国葛全胜 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全球气候变暖理论由3个主要环节组成:(1)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升至450—550ppmv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2℃—3℃;(2)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以上,将可能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突出地表现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热带传染病北上、全球粮食短缺、水资源供应不足,地区冲突增加等;(3)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立即采取各种行动,减缓全球变暖,使2050年CO2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50%,且越早采取行动损失越小[1,2]。显然,这个理论的核心基础是气温对大气CO2浓度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地球表层系统在适应气温变化时的极度脆弱性,其最终目的是减少或控制化石能源的使用量。积20余年之努力,这个理论已经走出学术界,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和传播,同时也成为一部分政治家在国际政治、外交博弈中使用的工具。 但是,学术界对这个理论质疑的声音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后,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3℃,这只是一个模拟值,它由不同的数值模式计算后平均得出,且不同模式输出的增温值可差5℃之多(从1℃左右到6℃以上)。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数值模式是否已成熟到能够准确评价全球平均气温与大气CO2浓度的关系?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已增加约0.74℃,大气CO2当量浓度已增加60%左右,那么,从过去100多年的记录中,我们是否可以准确评价气温对CO2的敏感性?如果这个评价同数值模拟不一致,则哪种方法更可靠?气候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人类对它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与机制是否已有足够充分的了解?比如,在一些要素的“驱动”下,气候系统也会产生负反馈作用,目前的文献谈了很多正反馈过程,那么科学界对其负反馈过程了解充分吗?围绕南极冰芯所发表的大量文章表明CO2浓度滞后于气温的变化[3-5],这说明,CO2“驱动”气温升高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减少CO2排放必须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而根据一些专业机构的预测,人类在今后20—30年间,还将以化石能源为主,这就面临一个如何在扶贫、发展和保护气候中达到平衡的问题,简言之,如果气温对CO2浓度没有那么敏感,人类值得去为之牺牲发展速度吗? 同样,对增温的影响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地质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比目前温暖得多,比如距今5 000万年左右的始新世,气温至少比目前高10℃;在新生代,全球气温整体变化趋势是降温,如在3 600万年前后,东南极首次出现冰盖;到1 400万年前后,西南极出现冰盖,东南极冰盖扩张;在260万年前后,格陵兰出现冰盖,自此之后,地球反复地经历冰期-间冰期气候振荡,其温度变化幅度可达6℃—8℃[5-7]。也就是说,过去的气候变化无论在幅度还是在速率上,均比过去100年“温室效应期”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能会经历的“增暖期”要大得多。那么,为何在有人类活动以后,地球气候系统、生态系统等会变得如此脆弱了呢?又比如,地质学的常识告诉我们,由于温度对全球水循环的控制作用,地球历史上的暖期往往是湿润期,其生物多样性、生物总产率均显著高于寒冷期。那么,为何在今后的增温期会导致粮食减产、水资源不足呢?同样,温暖期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地球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梯度减小,整个大气环流趋向稳定,为何未来的增温反而会导致极端天气频率增加呢?地球的温度一直在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那么,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3、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事情(文件,措施,实际目标) 4、以前、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5、存在分歧的地方 6、最新的研究数据的来源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 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 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两个作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气候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还取决于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活 动不仅对局部地区的区域式气候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全球气候。这正是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因素是矿物质的燃烧和森林 的毁坏。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只占全球很小的一部分, 可能这一小部分的变化可能就会引起CO2和CH4的巨大变化。 从科学的角度看,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涉及5大科学问题,即: 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事实与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机理,气候变化的

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简言之,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应基于对事实、机理、影响、预测和策略 这五大科学问题的清楚认识。其中,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观测证据 包括气候系统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海平面、雪盖和冰盖的变 化等) 的变化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等;气候变化的机理(原因) 包括自然和人为驱动因子的变化及其所引发正负反馈过 程与相互作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 对资源与业(农、林、牧、渔、水) 的影响,发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等;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系 统和社会系统影响的预测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减缓气候 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2个主要方面。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生效。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0日正式生效。 2002年第八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德里宣言》。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 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稳

高中地理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读全球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 根据陆地和海洋观测资料绘制的全球地面气温距平演变趋势 1.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A.保温作用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D.全球气候变暖 2.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答案 【答案】1.D 2.D 【解析】1.图中反映的是全球地面气温距平演变趋势,图中气温距平总的趋势是波动上升,说明气温变化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故本题选D。 解题必备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有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还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和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对策具体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1)多使用清洁能源 (2)提高能源利用率 (3)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 (1)植树种草 (2)采用固碳技术 (3)防止森林火灾 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1)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3)沿海地区建设海岸堤坝 学霸推荐 读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导致该“环境迁移”的原因可能是 A.地震B.滑坡 C.全球变暖D.台风 2.以下措施对该环境问题防治有明显效果的是 A.对建筑物进行加固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将人口全部迁出D.退耕还湖还湿 答案 【答案】1.C 2.B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分析 对于目前的气候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说,我们的环保技术很先进,以后对气候环境造成最大威胁的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当为其买单,因此,他们对发展中国家横加指责。但气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要细数气候问题的起因,不能不联系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凭借技术和武力,把魔爪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肆无忌惮的掠夺,毁坏自然资源,毫无顾忌的排放“三废”,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破坏。现在他们有了技术,也想追求健康的环境,一方面加大对一些污染行业的改造,另一方面把一些有污染而又赚钱的行业,推向发展中国家,现在他们要求发展中国家对气候环境担负更多的责任,道理何在? 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急需帮助的群体,且大多数是殖民地国家,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要维护国家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经济,解决吃饭问题。而发达国家不仅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很令人气愤。 相反,中国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表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奉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十一五”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制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今后五年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中国一直发挥着积极建设性作用,努力推动谈判议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使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中国“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与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及有关谈判立场,特发表本白皮书。 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在处理有关涉到人类的问题时要有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要互相信任,携手合作,合作的前提是正视现实,从实际出发,在要求上不能“一刀切”,用中国的俗语说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科技比较落后,资金比较短缺。而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较充裕的资金。因此,像胡锦涛主席所说的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应率先垂范,做好自己的环保工作,同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式为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工作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尤其在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处处为发展中国家设置障碍,制造困难。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也是帮助自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应注意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只有人类携起手来,通过合作与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所关注的问题了,那么如何应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气候变暖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

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世界各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50年来,气温上升的脚步在加快。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刘洪滨博士介绍,过去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明显升高,本世纪变暖幅度还会增大。最新观测表明,1906—XX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可能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研究所上月底发表的研究报告说,XX年是自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九个最热的年份,估计下一个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或明年开始形成,全球地表气温可能将在今后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三种尺度和特征。 通过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来了解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方法。 通过学生通过历史知识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古代文明和经济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中国古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图表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开阔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跟气候有密切关系。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确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分析、总结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组织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楼兰古国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段有关楼兰的材料。录音及图片 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弄清楼兰消失的确切原因,但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那全球气候怎样变化呢? 同学们阅课本91页第一段回答: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哪几种? 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代气候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全球气候一直是在变化中的 承转: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推测古代气候变化的呢? 阅读科学家是如何推测古代气候状况的 尝试用树木年轮分析法分析图4-2-2 该树生长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 设问:由以上内容气候变化影响了树木生长的快慢,那么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人类活动有没有影响呢? [板书]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看图4-2-3分析图的含义: 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右纵坐标表示中国年平均气温左纵坐标表示挪威雪线高度知识与技能何为雪线??? 图中蓝虚线为挪威1万年来的雪线升降图 红实线为中国近500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观察二者变化趋势有什么关系?

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的变化

新华网深圳11月25日电题:改革开放成就“深圳速度” 新华社记者王传真吴俊 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0年的深圳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28年后的今天,深圳已成为拥有超千万人口、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战略先机。 经济高速增长,“深圳速度”令世人瞩目 28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保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迅速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1980年-2007年,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36.9%,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4.3%。2007年,深圳实现GDP6801亿元,位列全国内地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美元大关,外贸出口总额1685亿美元,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亿元,列全国城市第三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领先全国的“深圳效益”。28年来,深圳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系,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现已成为深圳的第一支柱产业。今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2007年,深圳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599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 2007年深圳专利申请量358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198件,占53.6%,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2170件,占全国总量的39.8%,连续4年居第一位。深圳全市自主品牌已达5万多个,被评为全国“品牌之都”。 良性的产业结构产生了良好的发展质量和效益。2007年,深圳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达3.48亿元,比上年提高0.5亿元。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不断下降,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6.9%和4.7%。深圳已经开始走上一条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增长路子。 用好用活政策,创造多个“第一” 28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勇敢地充当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敲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利用市场化的序幕;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开启了中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进程;率先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率先按市场原则形成了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认为,深圳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用好用活政策,在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突破。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张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图1:1970—1979年全球气温变化图

全球气候变暖及应对措施

2.全球变暖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同时给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试从C循环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及应对措施?(20分) 解答: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多种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大气中适量的温室气体可以维持地球温度不至于太低;然而过量的温室气体则会使地球吸收的热量无法散失,以至于使地球温度逐渐升高,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碳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地化循环,它支配着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深刻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动态及其反馈效应密切相关。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因此,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我们有以下措施: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6〕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10月27日(此件公开发布)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把低碳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强化低碳引领,推动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端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氢氟碳化物、甲烷、氧化亚氮、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进一步加大。碳汇能力显著增强。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碳排放率先达到峰值,力争部分重化工业2020年左右实现率先达峰,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低碳试点示范不断深化,减污减碳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 二、低碳引领能源革命 (一)加强能源碳排放指标控制。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基本形成以低碳能源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的能源发展格局。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比2015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时以内。 (二)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战略,合理引导能源需求,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强化节能监察。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组织开展重点节能工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加强能源计量监管和服务,实施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稳步发展风电,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到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4亿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加强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提升非化石能源电力消纳能力。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2012年第9 期 教辅集锦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林春路/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 (224600)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 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理论)。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地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大气冷却。 2.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等。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 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 )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 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随着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 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900平方千米)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等原因,导致全球海平面将呈上升趋势,并且对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 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温升高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此外, 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从未间断:1991年的特大洪水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灾面积就达0.5亿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1700亿元。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3.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加大,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数量上将有所增加,空间范围也将扩大。 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威胁人类,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国家低收入人口的健康。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全球气候变暖,还会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如蚊子)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有其有利的一面, 但更多的、令人担忧的却是其不利的一面。因此, 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并寻求适应或延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一道崭新的课题。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反过来又影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反馈的复杂过程。气候异常与环境问题无国界,世界各国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才能够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变暖的形势,目前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技术上最切实可行的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21

[云南省,农作物,热带]气候变化对云南省热带地区农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云南省热带地区农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引言 当前,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处于热带气候区域,常年湿润高温,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再加上云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较为滞后,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 2景洪市农业概况 当前,景洪市对农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受资源环境、市场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导致基础薄弱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全市耕地面积、粮播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粮食生产上新台阶的难度增大。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洪涝灾害、旱灾以及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大,导致农业环境质量下降。橡胶白粉病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以及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呈多发、频发趋势,也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而资源环境约束、气候变化影响以及防灾减灾能力弱已成为制约景洪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历史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分析 3.1对热带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热作边界变化 根据景洪地区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资料,景洪地区积温变化呈总体增长趋势。根据我国积温与作物熟制划,景洪在1980年以后从亚热带变为热带地区,可以扩大范围推广一年三熟水稻以及甘蔗、橡胶等喜热作物。 3.1.2寒害风险增加 越冬条件是限制热带作物种植的主要因素,尤其对于喜凉作物如土豆、蚕豆、豌豆等来说,景洪冬季气候变暖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1]。对喜热作物如橡胶、甘蔗、咖啡等而言,气温偏高,会促进作物生长,并且使其免受低温冷害的影响,但是长期处于温暖的环境会减弱抗寒能力,一旦出现较大幅度降温,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对冬季作物如冬早蔬菜、冬玉米、冬西瓜等可导致其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发育期提前。但冬季气温偏高,作物低温敏感期向隆冬时节靠近,则会因这一时段天气不稳定而增大作物遭遇冷害的概率。同时,冬季作物也会由于前期气温偏高,适应低温时段过短,而导致抗寒能力下降,在出现大幅降温时,更容易遭受寒害。 3.2对农业灾害的影响 3.2.1干旱灾害 景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常遇到干旱灾害。这主要是因为景洪是一种典型的季风气候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