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化人类学论文

文化人类学论文

文化人类学论文
文化人类学论文

玛格丽特.米德和她的文化决定论分析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有感

摘要:从古至今,文化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无论是人们的行为、品性甚至性格特质都无一不受着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改变。而本书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决定论无论从思想行为上还是性别气质上都给了

我深刻的震撼和影响。本书通过对一百英里内的三个部落中男女性别气质差异的对比,揭示性别的气质差异并不是规定好的,而是社会文化决定的。我以此来分析文化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性别文化人类学性格特质文化决定论

一、关于作者和本书的写作背景

玛格丽特.米德是20世纪最著名的人类学家, 以对青春期、性和社会化等问题的研究而著名。她有着不知疲倦的探索精神, 曾实地考察过南部海域七种不同的文化, 并撰写了相应的研究专著。1978年逝世后随即获授总统自由勋章。

米德诞生在一个中产家庭,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母亲则为争取妇女权益、黑人或移民待遇而四处奔走。米德 23 岁取得心理学的硕士学位,在研读人类学博士学位五年后,决定走出教室去从事田野工作,原来准备选择南太平洋群岛的波利尼西亚文化作研究对象,希望在他们的古老习俗及传统生活方式被文明侵蚀消失前作出观察纪录,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法兰兹·鲍亚士教授却因其地偏远危险而反对,二人终协商前往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Samoa)研究,因当地有一所美国海军基地,米德可以随时求助。

如果说法兰兹·鲍亚士是美国人类学之父,那么玛格丽特·米德就

是人类学之母。为了探究人类的本性和文化的多样性,米德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偏僻地区的当地研究事业。

米德在长达50多年的岁月里,寻访了连男人都很难承受的危险和孤单的偏远地区村子。在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新几内亚的塞皮克(Sepik)河边与马努斯岛,还有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上,她用毕生的心血去进行试验和研究的男女文化性差异与养育、文化与基质的关系,给当时被弗洛伊德心理学所支配的人类科学投出了新的疑问。同时,她又为伸张女性人权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最重要的是,米德将人类学广泛地传播给了大众,因此,美国社会得以从狭隘的文明优越主义中摆脱出来,去看外面的世界,并关注其他文化。

米德根据萨摩亚的田野研究资料,于1928年出版了《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探讨了正值青春期的萨摩亚少女的性和家庭风俗,针砭美国社会对待青少年的方式,轰动一时。在她的观察中,萨摩亚社会没有什么不良青少年,因为萨摩亚人不要求青少年服从任何清规诫律,青少年不必以反抗成规证明自己的存在。当然,由于米德自己是女性,未能亲身参与萨摩亚人只准男性参加讨论政治、宗教、经济的聚会,使她对整体社会的运作体系的了解有了很大限制。后来米德再以《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对西方社会中的“性别”议题投下炸弹,影响了整个世代的女权运动者,成为现代女性主义的重要支持因素。。她描述的原始部落都在新几内亚,米德以这书奠定性别的文化决定论。

米德也如她自己的人生所展现的一样,对于性和婚姻采取了“宽容”

的态度。她认为随着人类的寿命被延长,一夫一妻制能够持续一生的可能性会减少,还劝告人们不要对婚姻抱太大的期望并且要预备结婚。她也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解释了这一预言。米德在学生时代已经与罗塞·克里斯曼结了婚,1926年作为牧师志愿生的米德与在当地进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热诚的人类学家里欧·福群后不久,便与克里斯曼分手,1928 年 10 月正式与里欧在新西兰结婚,但二人在 1935 年 7 月亦告离婚,1936 年米德与人类学家格列高里·贝特森在新加坡结婚,开始第三度婚姻,并于 1939 年 12 月诞下女儿凯萨琳。但最后依然以离婚收场。虽然如此,但米德与众前夫和他们的新伴侣都维持良好的关系,度过了新形态的挑战性人生。

二、内容概述与分析

选择这本书是由于文化人类学课上李老师对玛格丽特.米德的介绍,我认为她是个很有个性又极具冒险勇敢精神的女性。所以便从她众多书中选择了这个与众不同名字的书。本以为这仅仅是一本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原始部落的比较的书。以为所说的性别就是原始部落之间男人和女人生活的对比。至于题目中所说的“气质”我完全没有理解。但开始读了之后才发现,作者写书的目的之深刻和在当时作者所处的大背景下这本书给大家带来的震撼使我重新审视了一次这本书的分量。在读之前找了大量的关于作者和本书的资料先进行了解最后才着手深入研读。以下是我对本书的背景了解和对三个部落男女不同生活习性及养育子女方式的概括总结。

周晓虹在为《文化与承诺》中文译本所作的译者序中这样说到:“人类学家对文化与人格发展关系的关注, 归功于弗洛伊德1913年发表的《图腾与禁忌》。如果说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随于1914年起对特罗布里

恩德群岛上土著人性行为的研究, 不过是为了给弗洛伊德的泛性学说提供细节上的说明, 那么米德的研究却恰恰是以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否定为标志的。”(米德, 1988, 5) 当时,关于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的最流行的观点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男性是人类先天的行为模式, 而女性不过是被阉割了的男性,男女两性不同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是由男女不同的生理解剖特征所决定的。因此,现代文明社会中,男女两性不同的人格特征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性。

当弗洛伊德的学说蜚声于欧美大陆之际,米德首先发难。“米德对通常认为是男女特有的气质差异问题, 提出疑问: 男女气质差异是来源于生物体质结构上的差异, 还是由于文化后天造成的? 如果是源于生物学的结构原因,则不管在任何文化中,都应有同西欧社会相同的男女气质差异。”(绫部恒雄, 1988, ) 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 米德在现实中寻找证据。1929年,米德前往新几内亚境内三个原始部落——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德昌布利做田野调查,研究男女性别角色与所处社会文化的关系。她发现,三个部落尽管毗邻而居,但是相互间的性别角色规范却迥然相异,并且,每一个部落中的性别角色均不同于当时的西方社会。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部分为三个居住在同一地区相差不过几百公里的原始部落生活记录。最后部分为研究结果寓意。

(一)阿拉佩什人

阿拉佩什人居住于山区,是一个以种芋头为生的宁和的民族。阿拉佩什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男人、女人共同料理家务、照看孩子,家庭气氛和睦。阿拉佩什人的生活是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内容而组织的,即尽管男

人和女人在生理和潜能上存在着差异, 但他们都在共同的事情上倾注了满腔的母性之爱,如珍爱孩子,把精力放在下一代人身上而不顾自己。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母亲对他们关爱备至,经常抚慰逗怜。当孩子长到七八岁时,其人格基本形成,男孩、女孩都学会用一种信任和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但是,即便是男孩子也被教导不要太好强,不能欺侮他人。“性别上的差异在这里没有被刻意强调。孩子们所作的游戏没有一个是鼓励进攻和竞争的”(米德)。在阿拉佩什,伤害他人往往被认为是很严重的过错。所以,在身处如此的文化和教育方式中, 阿拉佩什男女在人格和行为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都显示出文明社会所谓的被动的“女性”行为模式: 礼貌顺从、文静温和、感情丰富、懂得爱与体贴他人、缺乏攻击性、不轻易向人挑衅、乐于助人, 只有极少数不正常的人才表现出侵犯行为。阿拉佩什对男人和女人的人格只有一种标准化的模式,米德将其描述为“母性的、女子气的、非男性的”。

(二)蒙杜古马人

与温和的阿拉佩什迥异,住在河畔的蒙杜古马人无论男女都非常粗暴,是一个有吃猪头和吃人习俗的民族。蒙杜古马社会鼓励男人凶狠鲁莽、富于攻击性、多占有女性、不养育子女;女人也表现出粗鲁野蛮、自私好妒和缺乏母性的性格和气质。男人大半多妻, 他们以姐妹换妻,无姐妹者则以暴力抢亲。在家庭中,父子关系紧张,因为儿子常看到母亲受到父亲的虐待而非常憎恨父亲,并且父子也常因年轻女人而互相仇视;夫妻关系粗暴, 男女都因怀孕期间繁多的性禁忌和未来将要照看孩子而憎恨怀孕。父母对孩子的处理往往极为轻率,很多婴儿生下即被弃于河中,未弃者亦不加养

育, 常被装在粗糙坚硬的密不透光的篮子里。母亲外出时,往往把孩子挂在屋子里。孩子哭叫时,母亲也不会立即喂奶,而是用手指甲狠抓篮子的外部,发出阵阵刺耳的响声, 等到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时才喂一次奶,而且早早断奶让孩子随便吃硬的食物。稍大一点的孩子,母亲就将他们背在背上,却不用手提托,孩子只能抓着母亲的头发才不至于滑落。孩子一旦蹒跚学步就再无人看护。蒙杜古马人在自己随意组织的群体内学会了真正的独立自主,学会了以拳报拳的还击。他们无论男女都热衷于追逐权力和地位, 一致表现出文明社会公认的“男性”气质: 粗鲁、好妒、自私、冷漠、凶狠、暴烈、富有攻击性。愤怒与挑战代表了蒙杜古马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特征和他们基本的生活态度。米德认为这是由他们的儿童养育方式所决定的。

(三)德昌布利

第三个部落是德昌布利,这里的男女的性别气质完全不同,男女性别角色与文明社会所认同的性别角色截然相反。米德观察到,德昌布利人给予六七岁前的儿童的教育是完全一样的,不论男孩、女孩都得到悉心抚养,父母总会满足他们吃奶的欲望而不让他们哭叫。但六七岁后,女孩学习手工技艺,被吸收到女子那种严肃的富有责任心的生活。而男孩则被弃置于社会边缘,时刻有一种被遗弃、被排斥的感觉。等到男孩进入少年期,他们要经过一次痛苦的割礼,然后离家到少年会所居住,在那里由年长者教授他们跳舞、装饰身体和吹奏笛子等技艺。当他们成长为青年男子时,已经习惯于看女人的眼色行事。尽管德昌布利是父系社会,男人是一家之主,但是男人只是表面上的社会支配者,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仪式生活

中,终日沉溺于舞蹈、打扮和吹奏笛子求爱。于是,女人便在性生活中成为支配者。在德昌布利,女人是社会的主导者,她们具有支配感,不为感情因素左右,性格开朗,精明能干,善于合作,从事为部落提供食物的生产活动,是维持部落生活正常运行的中流砥柱,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而德昌布利男人则喜好妆扮,沉溺于艺术创作活动,多愁善感,缺乏主见和责任感,情感上十分依赖女性, 常常生活于表面的优雅而实际被动的情况下。在德昌布利,女人具有文明社会的“男性”气质,而男人则具有文明社会的“女性”气质。米德认为,这同样是由该部落的文化和性别教育方式决定的。(四)结论性研究

通过研究, 米德得出结论: 三个原始部落男女的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不是由男女两性具有的不同生理结构决定的,而是与他们各自部落的传统文化相关。这项研究再次证明了米德的文化决定论。米德认为人的性格与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由性别决定的,而是文化影响的结果,是文化的产物。正像书中所说的那句话一样:“气质间的差异,即在个体与生具有的资质之间的差异,而不是性别之间的差异。”米德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文化对人格的塑造作用: 男女两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相反而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1935年,米德依据此次调查写成《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 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所作的又一次严峻挑战。在书中,她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能不概括地说:‘人类本质确有使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他们对于不同的文化可以精确地恰当地分别作出反应,所以不同文化中个体间的差异也和同一文化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一样,几乎无例外地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尤其是童年的早

期经历。而各种条件又是受文化所决定的。可见, 两性之间的标准化人格之差异就是由有规律的文化所产生的,每一代的男女都会被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影响, 陶冶其个性, 并使之合乎要求。’”

三、根据自己的经历对作者的文化决定论的评价

从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进程来看,玛格丽特.米德的功劳和成就是不可小觑的。她的提问和探究对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进行了挑战。使后来的我们可以不单单从遗传决定学中解释我们的性格、特质和成长的差异性。也让我们同样看到环境对人类的塑造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男女气质差异是来源于生物体质结构上的差异, 还是由于文化后天造成的?并且由于米德的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探究文化对人格的影响程度, 大批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也纷纷开始研究儿童的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

玛格丽特.米德认为人性是绝对可塑的,从前人们所认为的关于青春期和性别的“生理特征”,实际上都是由不同社会的独特文化制度所塑造成的。她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 存在着密切联系, 研究范围包括个体是如何不可避免地受到他所置身的社会或文化要素的影响, 以及如何在所处文化范围内构筑自身的人格等。从我个人的成长而言,我相信文化对人有重大影响,甚至有些是根本性的影响。比如人们的认知水平、兴趣、个性甚至性格等。像曾经的寓言故事“孟母三迁”也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外公是老干部,在外公的教育熏陶下我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因为家人给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所以自己时刻都有着一股使不完的劲儿想要进步,同时怀着一颗感恩和积极进取的心想要

因为我的努力而让家人生活的更好,让外公为我而骄傲。这些无不是环

境对我的影响作用。

然而,如果笼统的说文化决定人的一切我认为是不对的。米德的文化决定论一味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塑造作用,描述不同文化塑造出各自独特的人格特征。在逻辑上, 已经把人格假定为文化的产物, 人格是被动地由文化塑造出来的。她将文化与人格的关系简单的归结为是因与果的决定关系, 具有决定与被决定的单向性。米德在其儿童研究方面表现出极端的“文化决定论”立场, 带有将社会文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立起来并且完全否认后者的倾向, 这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人格的主动性。而正如我的经历所述,虽然我受环境影响很大,但是人格的许多方面是由遗传的决定作用的。就像我生活的环境一样,我从小在外公家长大,外公外婆和妈妈、舅舅、小姨都是性格极温和不骄不躁的人。而我的性格却像从小接触最少的父亲,倔强、遇事有些急躁,性格外向但却不善于表露自己柔弱的一面。

当然,除了我之外还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遗传基因对人的重要影响。比如一个画家或者音乐家的孩子更具有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潜能和具备成

功的品质。这都可以说明人的性格特征是不能完全有文化环境决定的。当然,从米德对新几内亚的三个原始部落的研究的确可以明显看出她对文化决定论解读的证据。阿拉佩什是个“阴性”社会,理想的人恰恰符合

西方社会对于理想女性的想像,“阿拉佩什男子并没有养成对女子颐指气使的习惯,也没有要求女子对他们唯命是从。在他们的观念中,男女之间不存在天赋的差异。……理想中的男子应该具有和蔼可亲、慈爱友善的秉性。而蒙杜古马人却走向另一极端……无论男女,文化

强调他们都应具备一种勇猛刚强的性格特征(宛如我们所说的男子气),以至完全摒弃了那种温柔的特征(即我们通常认为女子天赋的秉性)。”这些更好的诠释了米德的文化决定论思想。但我认为也这说明了米德所犯的错误和对文化对性格影响的误用或是偏用。米德在本书中用某种文化中的一个主导性格来说明整个社会的性格特征,米德的文化决定论认为, 一个社会的个体成员拥有完全相同的文化认知。事实上, “文化本身是从一系列个体行为、价值、态度中抽象和重构出来的。文化与认知在社会内部的分配不同,也不平均,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观念并不完全相同”(徐黎丽, 2005,)。因此,用单一的人格定义整个社会的人格, 用单一文化模式解释一切成员的人格, 并不能完全准确、真实地反映社会成员的人类类型的全貌。她忽视了个体的人格差异或者是隐藏着的碍于社会主导文化的压力而惧怕暴露的偏离的性格。

基于对米德思想和论证方法的批判,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人格是遗传基因与生活经历和文化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人的全部心理特征是在具有一定的生物遗传特征又生活于具体文化条件下所展示的,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生理遗传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 过分强调文化因素的作用, 忽略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势必会削弱米德的文化决定论思想的客观性。

四、我眼中女权主义的米德

也许现在的女性可以随心所欲的讨论自己的女性地位和权力,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奇怪和先进的想法。当然,我们更不会认为她们是有违传统的。现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倡导男女平等和提高女性权利地位,

甚至某些歧视女性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在上个世纪初期,在民间女权运动还没有兴盛。女人的地位还是相对低下不敢与男人相量衡。然而,在20世纪的20年代的学术界,因为这位玛格丽特.米德的进入,学术界开始了一翻新的变化和进步。

20世纪初期的学术界还是职业女性受到男性普遍性排挤和压制的时期。但在五十多年的岁月里,作为一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米德不仅在那个狭隘不平等的年代里通过研究从人类学角度对女性主义研究贡献了基础理论,并且长时间、大领域地考察了那些连男人都很难忍受的边远和危险的地区,而且许多时候都是孤身一人。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女性的能量,并让人们开始一种不一样的眼光来对职业女性进行审视。

我觉得米德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女人应该保留她们自己的独立身份,不应该隐藏在男人的背后”。也许正是这个思想和想法在米德进行学术研究的五十多年里一直为女性的权益做着理论的斗争,我想没有几个女性可以在学术界为女性开辟某一个理论学科。但是米德做到了,她的研究为女性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创始人之一。从我读的这本书中可以淋漓尽致的看出米德的人类学证据向西方传统的男强女弱的性别思维定势发出了质疑:没有规定好的性别气质与性别分工,不同文化中的女性可以有不同的的文化定位。当然也绝不是只有现代文明民族的两性关系才是唯一正常的存在。她的观点动摇了西方传统的男性集权,为女性权力的发展和争取平等的机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美中不足的是,米德虽然向世界证明了性别的气质和分工是没有规定好的,男女可以有不同的定位和分工。但是她没有具体指出在现代社会里

哪一种文化模式更适于女性生活,身处当代社会现实中的女性应向着什么样的生活方向努力?是像书中温和的阿拉佩什女人一样只关心孩子的成长还是与男人一样粗暴的蒙杜古马毫无娇羞之气的女人一样自私自利?亦或是一个如同德昌布利社会一样的男女分工关系,女性主导一切而让男性充当配角?米德没有向我们提出一个明确的女性权力和地位的发展方向,当然所有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个文化相对主义的大环境下自由的分享女性权益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男女世界的公平竞争方向。

五、我的书评

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和德昌布利人

一个性情温顺,男女都是以易亲近,熟悉作为社会交往的标准,村落感觉就是一个网络紧密的大家庭,男女以养育儿女作为人生中的大事一个性情暴躁,嗜好猎取人头,食人肉,以此为炫耀的资本,男女皆粗暴强悍,人际关系紧张,防备心理严重

一个是爱好艺术的民族,男性性格柔和,喜爱艺术,女性从事捕鱼等,是的经济来源的保障,记得脚有趣的就是作者说男人们颇为不屑的看着女人捕鱼,而自己在专心绘画,雕刻,专研舞蹈,以便在舞会时让女人观赏,二舞会则可以算是对女人工作的奖励

三个不同的部落,虽然地理位置相差不远,但“气质”迥异,米德带领我们依次走进这三个地方,在一步一步的过程中开始思索……

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会有这样的话:“这个孩子竟然和男孩子一个样!一点没有女孩子的样子”“这个男人娘娘腔~~” 这样的话绝对不会出现在阿拉佩什人和蒙杜古马人口中,因为他们的社会中不会强调性别

的差异。

在最后,米德提出一个可以选择的社会可以走的三条路:第一,社会将男女差异标准化,即我们所见的这个社会,规定男女差异并对离轨者进行限制,但这样就扼杀了个体的天赋,同时对于离轨者与正常人都有影响。第二,与第一相反,不规定什么标准,减少差异的限定,这样的缺陷就是会使整个社会变得简单,文化就会不够丰富,因为男性女性,年少年老没有太大的差异。第三条,貌似是搞出两条路线,折中的办法,既有标准又不限死(我是这么理解的)……

我觉得她最想表达的就是关注个体,关怀个体,而不论是男性女性,发挥他们的天赋气质,而不是以社会的标准来强行压抑。从性别推及个人,再从个人推及人类,这个过程很美妙。

这是我喜欢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地方,它更加的丰富,更加的生动,也更加的具有人文关怀的东西和理念,以各种活生生的生活故事,人,生命展示给我一幅宏大的生命画卷。你想一想,在我们这样生活的时候,其他的人们又过着另外一种生活,这些居然不一样!这种感觉很好。

它的核心是人,不是理论也不是逻辑的推理思辨。这本书,给我们一种不一样的思维视角。

六、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M].宋践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 [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M].周晓红等,译.杭州:浙江人

民出版社,1988.

[3]维基百科:玛格丽特·米德

[EB/OL].https://www.sodocs.net/doc/716089385.html,/stn=sitehao123.

[4][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传承[M].周晓红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5]张海钟.现代女性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6]徐黎丽,石璟.论米德对文化人类学的贡献[J].思想战线,2005,(3).

[7]王艳峰.文化相对主义如何面对女性的现实处境[J].社会观

察,2004,(10).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摘要: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系统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更好的把握这两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差异;共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2-2589 (2011) 14-0065-03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涉及到人类的来源、形成、演变、人种等人体方面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相对于"体质人类学"而言的,是研究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现象。"它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social work翻译而来,源于西方,"是指一种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各种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益事业"。西方有关社会工作一词

的使用,住往是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相通的。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类总是拥有文化并永远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因此,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经常面临相同的课题。并且学者们常把文化人类学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把社会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却永远是描述全部的人的行为和解释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它不仅对世界上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而且也分析研究当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与文化人类学接轨。当然二者的紧密联系并不能掩盖它们本身的特色与独到之处,尽管二者都密切关注并研究,但研究视角却不尽相同,比如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般侧重研究文化传统及其内容,而社会工作侧重研究行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全面把握,既看到二者在产生背景、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又不能忽视二者的共同之处。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人类学期末论文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论文 题目:基于生态系统模式视角下浅谈家庭 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影响 指导教师:李晓芳 学生姓名:张锦滨学号:20153320143 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完成时间:2017年6月10 日 2017年6 月10日

目录(黑体四号)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3) 正文 (4) 一、家庭的涵义与类型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 (4) (一)家庭的涵义 (4) (二)家庭的类型 (4) (三)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 (5) 二、家庭在各个生命周期对人的主要功能的表现 (6) (一)处于形成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6) (二)处于成长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6) (三)处于成熟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7) (四)处于衰老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7) 三、个体对家庭的影响 (8) (一)个体影响家庭的形成 (8) (二)个体影响家庭的结构 (8) (三)个体影响家庭的文化 (9) 四、建立和谐家庭的对策 (9) (一)发挥良性家庭文化的作用 (9) (二)建立有效的家庭沟通系统 (10) (三)加强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体功能的认识 (10) 参考文献 (11)

基于生态系统模式视角下浅谈家庭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影响 摘要: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存在单位,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和群体形式。家庭不仅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社会与个体之间存在相互密切的联系。本文基于生态系统模式的思考方法,以核心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家庭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在家庭形成,成长,成熟和衰老等生命周期中人的行为的表现,同时对社会中存在的特殊家庭和病态的家庭结构模式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如何在新型社会中完善家庭结构,增强家庭的功能性,实现人与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庭家庭生命周期人类的行为生态系统模式 Abstract: Family as the existence of the most basic unit of societ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most important form of system and the community .Family is not only for living in one of the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 but also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Family, society and individua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Model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inking method to the nuclear fami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famil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family formation, growth, maturation and aging life cycle, such as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behavior, and exists in the society of the special family and morbid family structure model were analyzed, and tries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family in the new social structure, enhance the functional sex of the family,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and among people and family and society. Key words:family family life cycle Human behavior Ecosystem model 人是在社会中生存而离不开社会。作为一个人,我们身上体现着鲜明的社会性,我们的性别,行为规范都是社会所赋予的。所以有人会说,是社会让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成为真正的人。而人最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性应该是在家庭这个摇篮中。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元素,不仅承载着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需求,同时也在不断塑造人的社会性。家庭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一生下来就在家庭这个环境中生存,当然这里不讨论比如狼孩等个别一生下来就不被社会“熏陶”的“人”。可见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在人出生后就开始伴随并不断强化。而家庭随着个体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个发展阶段的家庭对人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家庭结构也影响着人的发展。 本文以家庭作为人的活动载体,用生态系统模式的思维方法,通过家庭与个人的相互影响,重点论述家庭在不同生命周期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对家庭的反作用,试图探讨更为合理的、和谐的家庭与人的关系。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 课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 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 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 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 课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文化人类学论文

关于藏族婚姻制度的学习 关于当今世界存在的一妻多夫制,即藏族的一妻多夫婚俗无论从文化影响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最为引人注目。 对于任何一种生命,其生物特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共同决定了其生存方式。是一些因素导致该物种中不同种群生存方式的不同,因为同一物种中不同种群的生物特性是基本相同的。 一妻多夫制 一般观点认为,“所有亲属和婚姻系统中都有一个明确其乱伦禁忌的基本核心”,这对构建一个社会结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以达尔文主义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和“灵长类动物” ,人类是最不倾向于多夫制度的物种之一。从这种观点出发,人类多夫制之特别稀少就不奇怪了。 一妻多夫制的起源 关于一妻多夫制的起源,有两种矛盾的观点。恩格斯很早就提出“群婚残余论”,他指出:印度-西藏的多夫制,也同样是个例外。有学者提出假设,西藏及其周边的一妻多夫制、印度南部及斯里兰卡的一妻多夫制,很可能源于古代印度。有学者认为“在某种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 作为一种适应,一妻多夫制能够产生出来而不依赖于历史的延续。” 从逻辑上讲,以下三条是不争的公理: 一、多夫多妻制(群婚)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现象; 二、一夫多妻制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一妻现象; 三、一妻多夫制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一妻现象。这样我们就可以发

现,这四种婚姻制度之间的关系:始于原始混乱的性关系(多夫多 妻),终于一夫一妻;在特定条件下所发生的特殊变化,一妻多夫既可能是原始群婚残余,也可能是从一夫一妻转化过来的。 由于藏族历史上没有实行过严格的一夫一妻制,所以藏族的一妻多夫可能源于:原始群婚残余使得一妻多夫一直存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生存环境、经济制度)促使一夫一妻部分地转化成一妻多夫。 藏族婚姻 藏族实行严格的血缘外婚制。凡父系血亲的男女,绝对禁止通婚和婚外两性关系,否则要遭受严厉的惩处。姨表、姑舅表之间也禁止通婚。一夫一妻制是藏族的基本婚姻形式,但也有古老婚俗的残存。藏族婚俗演进状态的痕迹显著。 多偶制与单偶制并存的婚制 藏族的青年男女,多通过婚前的情侣和着桑关系建立感情,然后缔结婚姻关系。但是,正式结婚有的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主,有的则以父母的意志为主。以父母意志为主的婚姻,有的是拒绝当事人的要求,由父母为其另选配偶;有的父母通过媒人说合,缔结秦晋之好。不管通过何种途径结婚,藏族各地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禁止近亲联姻,讲究门当户对,索取彩礼等是结婚的必要条件。婚礼选择吉日良辰举行,由男方请喇嘛占卜决 定。结婚仪式隆重、热烈,男女双方要在佛 像前磕头才算婚姻成立。 多偶制与单偶制并存,是藏族婚姻的另一大特点。多偶制婚,包括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两种。多偶婚家庭占家庭户的比例不大,而且各地也有差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源自希腊文,由“人”和“学问”两个字合成,意思是研究人类本身的学问,伴随西方国家全球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产生,最初的人类学家借助殖民者的文字记录展开研究,被称为“扶手椅上的人类学家”。人类学是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是研究人的起源与发展,包括人的体质与文化及其发展变迁的学问。1897年美国华盛顿人类学学会成立标志着人类学科地位最初确立。 文化: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由耳濡目染产生出)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体质人类学 考古学 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 民族学(社会)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欧洲) 狭义:对异文化的共时性研究 社会人类学(英) 广义:对不同时代(考古学)不同地区(语言人类学)不同民族(民族学) 考古学:通过发掘研究古代人类的物质遗存来重构历史上不同文化群体的社会生活,探讨人类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 语言人类学:研究语言,或借助语言学的成果达到深化认识人类文化的目的,认为族群语言与族群的社会结构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社会生活内容密切相关。因而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像符和文化资源,认为语言反映了群体和个人的分类方式、思维特征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人类学所研究的语言是社会构造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的能动作用。 民族学:更多的关注人类文化现象,侧重于“描述、分析、解释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方式,社会和文化的异同,包括人们在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原始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异同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于当地人的现实意义,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从而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对人类的认识) 考古学:研究过去的人类文化 语言人类学:通过语言符号研究文化 民族学:研究现在的人类文化

对文化人类学的看法

认识社会学之根本——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根本的定义,也是我在学习文化人类学以前对于文化人类学的全部理解。简单来说,在我看来文化人类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再大一点也可以算作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该怎么样理解这门学科、如何去剖析这门学科与社会学内在的联系、学习这门学科能够对我们的社会学学习提供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该如何学些这门学科,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真正思考过。 在上过文化人类学的课程,以及阅读过课程教材和少量的相关书籍以后,我对文化人类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对于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有课属于自己的认识,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角度来探讨人及其文化发展的脉络、规律,研究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自我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课题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研究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学习文化人类学的人以及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是相当基础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领域有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通常从过去的文化出发研究物质对象,试图以此解释人类行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文化借助语言得以维持并代代相传;民族学家研究已观察到、体验到的文化,与他们想要了解其文化的那些人进行讨论。这决定了文化人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涵的综合性学科,与我之前认为的文化人类学就是照本宣科的讲授、枯燥无味的学习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也奠定了我现在对于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全新态度。 所有文化历时而变迁,有时因为他们应付的环境已经变化了,有时由于外人的入侵,或者因为文化内部的价值已经改变了。虽然文化必须变革以调适于新的环境,但是变革中未预见到的后果对社会来说有时是灾难性的。人类是社会成立之根本,而文化亦是名族得以延续传承的之保障,将二者合而为一的文化人类学也是一门了解人类社会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一个基础性的学科,这样的课程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拓展个人的视野,让其能够从更加宽广的视角去看待社会学、学习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的学科,这种学科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积淀,以及其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人类学的学习对于学习社会学的我们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撇开其与社会学的联系不谈,这门学科的研究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好处也是值得肯定的。文化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及分配提供保证。它通过其成员的繁衍,为生物的延续提供保证。它使新成员濡化,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有用的成人。它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 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 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 (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 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 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 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核心:衡量文化标准在该文化内部,不能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文化 (三)文化普同观 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性一致,人性需求一致,但解决此需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称之为普同性。 我们特别强调整个人类是一个统一的物种,分享着一个世界,要解决相似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差异而忽视了这个道理。 (四)自观与他观(主位与客位) 自观又称“本位方法”或“文化主位研究方法”。主位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文化。 他观又称“非位方法”或“文化客位研究方法”。客位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即从学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去研究文化。 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大纲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其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过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具有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4、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 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 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泰勒认为: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文化人类学期末论文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 ——我眼中的民大校训 在 文章的最前面,我得说明的是,尽管我在这里让文章尽可能地符合老师所安排的要求,我还是不愿意把它当成一篇实质意义上的论文来写作。事实上,我更愿意将之当成一篇散文随笔般地一路写来,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最真实地表达我内心的想法,也才能更真实地去接触、去体会我所想涉及的这个话题。 这里我想谈谈关于我们的校训。原因很简单,一来因为这本身是属于文化人类学的范畴,算不得偏题,并且它还在老师的几个范例之中;其次这是校训更改以来,我一直对之难以认同。照直说,我并不认为这一句新校训比“团结求实文明创新”在哪方面要强。因此我只能产生这么一种理解:新事物果然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它是必然要替代旧事物的,不管它们之间的对比如何。 但现在我得说先前的那种想法更多的是来自我对评估期间“正名活动”引起的连锁反感,正如中主楼前那一块刻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石碑被砸时我对什么都看不惯一样。但在事情过后这么久,理智的说,我不得不觉得当时想法很肤浅——“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确要比“团结求实文明创新”要来得合适。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很大度的两句话,其中含义深远,意蕴深长,他有着他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背景,也有着不一般的实际意义,同时,它还是费老所认定的文化人类学的学习指导方针①。下面,我具体地说说我眼中的“美美与共,知行合一”。 一历史渊源 美美与共—— 我校已故名誉校长费孝通老先生于1990年在80寿辰聚会上,提出了这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和谐观点。其含义大概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 ①《社会文化人类学丛书.总序》[C]云南民族研究所著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