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史主要参考资料:

一、基本参考教材和期刊: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2、斯塔夫里亚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齐世荣主编;张象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4、李植彤主编:《宏观世界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5、(意)杰奥瓦尼·阿瑞基著:《漫长的20世纪》,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美) 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7、(英) 保罗·约翰逊著:《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8、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

9、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下册)

10、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

12、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下册)

13、波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4卷)

14、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

15、(英) 阿诺德·托因比:《国际事务概览》(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20-1956,London ;New York :H. Mil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5-1977),上海译文出版社

16、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世界历史》杂志

1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史》月刊,复印资料

18、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USA),

二、其他参考资料:

1、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1986年版

2、王辉章主编:《工业社会的勃兴:欧美五国工业革命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

3、费舍尔:《争雄世界:德意志帝国1914-1918年战争目标政策》,商务印书馆,1987

4、萨那等编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5、福尔克尔·R.贝格哈恩:《自杀的欧洲: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中国城市出

版社,1999年

6、李巨廉著:《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7、孙成木:《十月革命史》,三联书店,1980年

8、(美)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人民出版社,1980年

9、(俄)阿宁编:《克伦斯基等目睹俄国一九一七年革命》,三联书店,1984年

10、刘淑春等编:《“十月”的选择——90年代国外学者论十月革命》,中央编译出

版社,1997年

11、世界现代史可参考论文——俄国十月革命专题,历史系网

12、向文华:《斯堪的纳维亚民主社会主义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1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

14、吴友法:《二十世纪德意志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15、孙炳辉, 郑寅达编著:《德国史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6、楼均信主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

17、(法)阿泽马、维诺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商务印书馆,1994年

18、吕一民,张忠其,戴成钧选译:《一九一八—一九三九年的法国》,商务印书馆,1997年

19、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年

20、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1、(英)梅德科特:《英国现代史,1914-1964》,商务印书馆,1990年

22、布赖恩·拉平著,钱乘旦等译:《帝国斜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钱乘旦:《日落斜阳:二十世纪英国》,1999年版

24、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商务印书馆,2003年

25、杨生茂等编:《美国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26、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东方出版社,1994年

27、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8、(日)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

29、林承节:《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30、林承节:《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1、(美) 弗朗辛·R·弗兰克尔:《印度独立后政治经济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32、林承节:《印度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

33、(英)刘易斯:《现代土耳其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2年

34、(英)霍尔:《东南亚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

35、(美) 约翰·F·卡迪著:《东南亚历史发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36、王春良著:《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史论》,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

37、李春辉等主编:《拉丁美洲史稿》(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93年

38、卢之超, 王正泉主编,《斯大林与社会主义: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剖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9、(美)斯特朗:《斯大林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

40、朱庭光主编:《法西斯体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1、朱庭光主编:《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华夏出版社,1988年

42、杜美:《欧洲法西斯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43、杨宁一:《日本法西斯夺取政权之路: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研究与批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4、(法)克洛德·达维德:《希特勒与纳粹主义》,商务印书馆,1997年

45、(意) 贾姆皮埃洛·卡罗齐:《法西斯主义史:从灾难走向灭亡》,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46、(英)泰勒(Taylor, A.J.P.)著:《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47、乔冠华:《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关于第二次欧战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

48、(法) 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商务印书馆,1981年

49、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国防大学出版社,1986年

50、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5年

51、陈兼著:《走向全球战争之路:二次大战起源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

52、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室编:《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研究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53、胡德坤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历史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武汉)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54、朱贵生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95年

论文:

55、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1期

56、刘绪贻:《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与黄绍湘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5年第1期

57、黄绍湘:《评“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答刘绪贻同志》,《世界历史》1985年第8期

58、刘京胜:《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改革》,《西欧研究》1985年第3期

59、冉隆勃、黄跃秋:《英国“福利国家”——其由来、发展与面临的问题》,《西欧研究》1985年第4期

60、张小禾:《试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机制的调节和补偿作用》,《世界历史》,1989年第4期

61、李琮:《对“福利国家”的一些认识》,《西欧研究》1986年第1期

62、《国外学术界关于“福利国家”研究的新趋势》,《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2期

“世界现代史”课程参考论著

——录自王春良、刘文涛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

第一部分:综合参考书

1.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

2.《列宁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

3.《毛泽东选集》第1、2、3、4、5卷,人民出版社。

4.《邓小平文选》第1(1938—1965年)、2(1975—1982年)、3卷,人民出版社。

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

6.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

12日》,人民出版社。

7.《斯大林全集》第6——12卷,人民出版社。

8.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7、8、9、10、11卷,三联书店出版,1978年。

9.《世界知识年鉴》,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10.陶季侃、姜春明主编:《世界经济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萧洪等主编:《二十世纪世界通鉴》,广州出版社,1998年。

12.孙冶方著:《社会主义经济论稿》,广州经济出版社,1998年。

13.(加)弗莱著,盛宁译:《现代百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4.(美)萨尔瓦托著,朱宝宪等译:《国际经济学》(第5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5.冯承柏等编著:《西方文化精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近现代科学史研究室:《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科学出版社,1985年。

17.王鸿生编著:《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1996年。

18.周新城著:《理论·历史·现实——关于社会主义及其命运的思考》,经济科学出

版社(北京),1998年。

19.孙成木、李显荣、康春林:《十月革命史》,三联书店出版。

20.(苏)基姆主编:《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史》,三联书店出版社。

21.(俄)奥·克柳切夫斯基著,左少兴等译:《俄国史教程》第二、三卷,商务印书

馆,1995年。

22.(苏)维戈兹基等编:《外交史》第3、4卷,三联书店出版,1979年。

23.(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

24.(美)基辛格著:《动乱年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

25.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

26.版社,1987,1992年。

27.王春良著:《世界现代史诸问题》(增订版),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年。

28.李惠国、吴元梁主编:《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

29.吕大吉著:《西方宗教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0.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

31.胡代光等主编:《当代外国经济的新动向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

版社,1998年。

32.刘国舜主编:《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第1—10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1996

年。

33.远见编译:《巨人谈知识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34.李京文著:《知识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5.1998年。

36.戌殿新、李毅等著:《当代世界经济》,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

37.苗作斌等著:《当代世界科技的发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38.郝时远主编:《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

39.李琮著:《第三世界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40.商务印书馆编:《共产主义运动的五个国际组织》,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年。

41.解力夫主编:《二十世纪世界大事博览》,北京出版社,1995年。

42.(英)哈罗德著,刘精华译:《凯恩斯传》,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年。

43.柯明中、邓焕芬编著:《当代资本主义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44.王春良编著:《当代民族独立运动通览》,中国地图出版杜,1995年。

45.江流主编:《20-2I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与瞻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美)斯图尔特·休斯著:《欧洲现代史·1914—1980》,商务印书馆,1984年。

46.李巨廉、王斯德:《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资料集《1937.7—1939. 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47.朱贵生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95年。

48.《英》阿诺德·托因比主编,叶佐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上海译文出版

社,1995年。

49.田恒主编:《战后中日关系史年表》(1945—199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

50.冯恕等编译:《欧洲共同体及其对外关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

51.(日)小林义雄著:《战后日本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52.冯昭奎等著:《战后日本外交1945—199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53.(日)藤原彰:《日本近现代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

54.(日)安冈昭男著,林和生译:《日本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55.武寅著:《从“协调外交”到“自主外交”——日本在推行对华政策中与西方列强

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56.(日)山本七平编著,莽景石译:《日本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95年。

57.石源华主编:《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58.林承节著:《印度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59.(印)甘地著,林允等译:《甘地自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

60.(印)贾·尼赫鲁著:《尼赫鲁自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

61.(美)戴维森著:《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

62.1996年。

63.张贺福、孔圣根著:《犹太民族不灭之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4年。

64.(美)沃尔特·拉克著,徐方等译:《犹太复国主义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65.刘祖熙主编:《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东方出版社,1995年。

66.(英)布赖恩·拉平著,钱乘旦等译:《帝国斜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67.(美)布赖恩·克罗泽著,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译:《戴高乐传》《上、下》,商

务印书馆,1995年。

68.(德)施特恩堡主编:《从俾士麦到科尔:德国政府首脑列传》,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年。

69.丁建弘等编著:《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人民出版社,1995年。

70.(德)卡尔·迪特利希·埃尔德曼著:《德意志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

71.(瑞士)埃里西·艾克编著,王步涛译:《魏玛共和国史》,商务印书馆,1994年。

72.(美)威廉·夏伊勒著,陈延佑等译:《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年。

73.李嘉谷著:《中苏关系(1917—192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74.于礼华编著:《苏联外交纪事·1982—1991》,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

75.康春林著:《莫斯科三次公开审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76.(法)罗曼·罗兰著,夏伯铭译:《莫斯科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77.柳植著:《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78.陈之骅主编:《苏联史纲(1953—1964)》,人民出版社,1996年。

79.江流主编:《苏联剧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80.草木编:《美国人物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81.杨生茂等编:《美国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82.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东方出版社,1994年。

83.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美国历史问题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84.王辉章主编:《工业社会的勃兴:欧美五国工业革命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

年。

85.李春辉著:《拉丁美洲史稿》第1、2、3卷,商务印书馆,1983、1993年。

86.韩琦著:《拉丁美洲经济制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87.胡世建编著:《拉丁美洲——历史与现实》,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年。

88.(法)卡尔辛著,王晓峰译:《切·埃内斯托·格瓦拉传》,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9年。

89.唐太质等编:《非洲社会主义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

90.艾周昌等主编:《非洲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91.夏古生著:《南非种族关系探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92.(匈)贝拉·库恩:《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的教训》,三联书店,1962年。

93.(苏)特鲁汉诺夫斯基:《英国现代史》,三联书店,1979年。

94.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95.(英)赫德·韦利:《意大利简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

96.(日)井上清《日本历史》(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76年。

97.(美)福斯特:《三个国际的历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

98.布莱克、赫尔姆赖克:《二十世纪欧洲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99.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三联书店,1974年。

100.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现代部分上、下册,补遗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01.赫克托·博莱索著:《真纳传》,商务印书馆,1977年。

102.《亚非会议文件选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

103.《印度支那问题文件汇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104.(埃)萨达特著:《萨达特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5.范伦斯帕格著:《非洲当代领袖),重庆出版社,1985年。

106.戴维·史密斯著:《穆加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

107.(苏)伊凡诺夫著:《伊朗史纲》,三联书店,1985年。

108.德布雷著:《阿连德和德布雷的谈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109.休·托马斯著;《卡斯特罗和古巴》,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110.奥尔特加·萨维德拉著:《自由人民的道路》,商务印书馆,1981年。

111.《苏联< 真理报> 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编》第3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1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1992年。

113.《美国十字军在中国(1938—1945》,商务印书馆,1982年。

114.《苏中关系(1945-1980)》,三联书店,1982年。

115.陈启能主编:《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

第二部分:分章参考论文

上册

(一)20世纪初的世界

1.李庆余:《谈美西战争》,《南京大学学报》1977年第1期。

2.袁华音:《关于美西战争的起源——兼评美国正统派历史学家的美西战争

3.的起源观》,《美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0年9月。

4.罗凤礼:《美西战争与中国》,《兰州学刊》专辑1986年7月。

5.贺双荣:《本世纪初期巴美关系》,《世界历史》1991年第6期。

6.向荣:《论“门户开放”政策》,《世界历史》19 80年第5期。

7.牛大勇:《美国与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缘起》,《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8.徐国琦:《西奥多·罗斯福的欧洲均势外交》,《世界历史》1989年第6期。

9.梁茂信:《美国对夏威夷的吞并与在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战略》,《世界历史》1992年第

1期。

10.崔丕:《论沙俄与日本在日俄战前的外交谈判》,《东北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

11.张义德、米庆余:《1904年日俄帝国主义战争的准备过程),《南开学报》1983年第3

期。

12.宋帧焕:《日俄战争与朝鲜李氏王朝的灭亡》,《学术研究丛刊》1984年第1期。

13.从佩远:《评日俄战争前俄国的远东政策》,《世界历史》1981年5、6期,

14.王春良:《论日俄(苏)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争夺》,《烟台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5.张建华:《资产阶级在俄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92年第1

期。

16.姚海:《世纪之交俄国自由主义运动的演变》,《世界历史》1993年第6期。

17.赵克毅:《普列汉诺夫从民粹主义到马克恩主义的转变》,《河南师大学报》1981年第

4期。

18.陈启能:《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世界历史》1981年第1期。

19.李守禹:《关于“考茨基主义”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世界历史》1982年第3期。

20.郑异凡:《对“超帝国主义”理论的批判和留下的问题》,《世界历史》1995年第6期。

21.林承节:《论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

22.洪征嗣:《沙皇俄国与1905——1911年伊朗革命》,《湖南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23.林承节:《提拉克——印度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的奠基人》,《世界历史》1979年第

6期。

24.王春良:《辛亥革命在亚洲觉醒中的地位和作用》,《山东师院学报》1962年第1期。

25.朱克柔:《青年土耳其党人的历史作用》,《世界历史》1980年第3期。

26.俞辛錞:《日本决定对孙中山政策诸因素探析》,《世界历史》1997年第4期。

27.《美国退还部分庚款的史实》,《新华文摘》1997年第4期。

28.《俄日两国近代化的历史启示》,《新华文摘》1996年第4期。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茅海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被革命制止的吗?》,《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6

期。

2.石森:《全面正确地分析一次大战中的战争与革命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

年第2期。

3.洪育沂:《浅议小协约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3期。

4.齐世荣:《论1917年底至1918年初真假和平的斗争》,《世界历史》1982年1—2

期。

5.史熙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中立与参战》,《世界历史》1985年第10期。

6.陈兼:《德国、美国与七月危机一关于国际危机处理的一项个案研究》,《世界历史》

990年第6期。

7.高岱:《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社会政治的影响》,《世界历史》1992年第3期。

8.吴潮、赵晓兰:《我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

6期。

9.高岱:《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英国的产生》,《世界历史》1996

年第2期。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影响下的革命风暴

1.傅树政:《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前提的几个问题》,《史学集刊》1984年第2期。

2.夏景才:《试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和特点》,《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3.李显荣:《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历史教学》1979年第11期。

4.王春良:《正确认识十月革命对1919—1922年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山东

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

5.姜跃生等:《十月革命与世界历史过程》,《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4期。

6.柳植:《十月革命与历史的选择性》,《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

7.闻一:《“一国社会主义”和苏联的历史进程》,《世界历史》1990年第3期。

8.齐世荣:《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96年第2期。

9.姜长斌:《从马恩学说到邓小平理论——为纪念十月革命80周年而作》,《世界历

史》1997年第5期。

10.吴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纪念十月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世

界历史》1998年第1期。

11.谢有实:《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世界历史》1981年第1期。

12.叶书宗、王斯德:《也论列宁主义和战时共产主义》,《世界历史》1982年第2期。

13.王树桐、钱亚军;《评战时共产主义与直接过渡道路》,《苏联现代史论文集》三联

书店1985年版。

14.邸文:《试论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性质》,《德国史论文集》1980年。

15.严志梁:《德国十一月革命时期的斯巴达克派》,《世界历史》1980年第4期。

16.肖辉英:《联邦德国史学界关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和战后革命危机的研究略述》,《世

界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8期。

17.阚思静:《可贵的史料革命的情谊——五四时期我国报刊对一九一九年匈牙利革命

的反响》,《世界历史》1979年第1期。

18.阚思静:《1919年匈牙利革命问题的再探索》,《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7期。

19.阮大荣:《重新探讨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失败的原因》,《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

第6期。

20.罗志刚:《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运动的若干问题》,《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

21.赵蔚:《共产国际世界战略的转变》,《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期。

22.李中杰:《1935—1939年共产国际反对法西斯战争的斗争》,《历史教学》1984年

第12期。

23.宋洪训:《共产国际的解散时期应是哪一天》,《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0期。

24.程玉海:《试论共产国际的左倾路线》,《世界历史》1989年第4期。

25.宋洪训:《试评共产国际的历史功过》,《求是》1989年第6期。

26.《北洋政府与苏联关于退回俄国庚款的交涉》,《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于忠:《从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谈判看帝国主义的矛盾与妥协》,《历史教学》,

1980年第2期。

2.俞辛錞:《华盛顿会议》,《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

3.黄德禄;《威尔逊与国际联盟》,《河北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

4.唐济生:《威尔逊“十四点”与美国外交》,《山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5.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

6.陶文钊:《二十世纪初美日在东亚的竞争》,《世界历史》1992年第3期。

7.王晓德:《一面历史的镜子——评伍德罗·威尔逊的使命观》,《世界历史》1993

年第2期。

8.姜长斌:《里加条约的历史意义》,《世界历史》1994年第6期。

9.曹胜强:《20世纪国际秩序的历史研究——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世

界历史》1997年第1期。

10.金光耀:《顾维钧与华盛顿会议》,《历史研究》1997年第5期。

(五)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恢复与政治调整

1.陶樾:《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外交政策与欧洲均势》,《世界历史》1980年第2

期。

2.张运成:《洛迦诺会议和法国的安全保障问题》,《法国研究》1989年第2期

3.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

4.韩安俊:《美国“柯立芝繁荣”的几个问题》,《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5.洪霞:《论加拿大自治领取得完全国家地位过程的特征》,《世界历史》1998年第3

期。

6.王肇伟:《联邦德国史学界关于魏玛共和国的解体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

年第10期。

7.王肇伟:《联邦德国对魏玛共和国建立问题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

3期。

8.陈祥超:《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确立》,《世界历史》1985年第5期。

9.陈祥超:《意大利对法西斯主义产生及其通向政权之路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7年第3期。

10.文理摘编;《德意法西斯主义的异同》,《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3期。

11.陈祥超:《意大利法西斯运动及其性质的演变》,《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

12.陈样超:《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教育体制初探》,《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

13.姚玉民:《战前日本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8年第5期。

14.杨宁一:《从原敬到币原——评20年代日本外交的变化》,《世界历史》1990年第

卫期。

15.杨邦拓、裘士京:《战前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中断’》,《世界历史》1993年第5期。

16.李玉:《试论1924—1932年的日本政党政治》,《世界历史》1996年第5期。

17.夏季亭:《重评道威斯计划》,《山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3期。

18.委书元:《论洛迦诺公约的性质》,《世界现代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19.洪育沂:《关于1925年洛迦诺会议的几个问题》,《外交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20.王明中:《评价凯洛格非战公约》,《江汉论丛》1980年第2期。

(六)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1.陈慧筠:《试论苏俄新经济政策初期的退却》,《世界历史》1982年第1期。

2.王家福:《论20年代苏联农村政策两次转折的后果》,《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

4期。

3.闻一:《苏联20年代的土地租佃和雇佣劳动》,《世界历史》1984年第1期。

4.姚海:《1929年苏联经济政策大转变的直接原因》,《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4

期。

5.唐士润:《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大冒进》,《世界历史》1986年第7期。

6.吴恩远:《论耐普曼的组成性质和作用》,《世界伍史》1989年第4期。

7.丁笃本:《重评苏联30年代的肃反运动》,《世界历史》1988年第1期。

8.于沛:《苏联少数民族地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世界历史》1989年第

2期。

9.卢之超:《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世界历史》1993年第

4期。

10.沈志华:《试论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富农问题》,《世界历史》1994年第4期。

11.沈志华:《20年代苏联对待富农政策的演变》,《世界历史》1995年第1期。

12.李兴:《1917—1922年苏俄村社的复兴及其原因初探》,《世界历史》1995年第1

期。

13.叶书宗:《让历史来公正地裁判——布哈林功过问题之我见》,《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0年第12期。

14.郑异凡:《布哈林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2期。

15.郑异凡:《列宁“遗嘱”考》,《世界历史》1987年第6期。

16.柳植:《论列宁的最后思想》;《世界历史》1987年第5期。

17.俞良早:《“列宁晚年思想”界定》,《世界历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9期。

18.王斯德:《略论斯大林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间题上的错误及其教训》,《苏联历

史问题》1979年第4期。

19.王春良:《应该怎样讲解“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学科教育》1999年第3、4期。

20.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

期。

21.林军:《初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内部分歧》,《世界历史》1995年第2期。

(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林被甸、梁志明:《正确评价民族资产阶级在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革命作

用》,《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10期。

2.彭树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分析》,《世界历史》

1987年第3期。

3.舒运国:《试析非洲经济的殖民化过程(1890年代-1930年代)》,《世界历史》

1994年第1期。

4.徐洛:《中国大革命时期美国对华政策》(1925-1928),《世界历史》1990年第

6期。

5.彭树智:《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世界历史》1992年第3期。

6.王春良:《论甘地的历史作用》,《文史哲》1958年第4期。

7.陈峰君:《关于评价甘地的四次争论》,《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0期

8.彭树智:《甘地思想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

9.黄思骏:《论甘地的阶级属性一兼论印度资产阶级的性质》,《世界历史》l986 年

第12期。

10.王辉云:《甘地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世界历史》1986年第9期

11.范经家:《论凯末尔革命的反帝性》,《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3期。

12.朱克桑:《凯末尔对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贡献》,《世界历史》1981年第2期。

13.彭树智:《论凯末尔和凯米尔主义》,《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

14.朱克柔:《论上耳其三十年代对外政策》,《世界历史》1985年第4期。

15.朱克柔:《库尔德成因》,《世界历史》1992年第5期。

16.王少奎:《华夫脱和埃及民族独立运动》(191—1922年),《历史教学》1981年

第1期。

17.陈紫华:《浅析1919年埃及民族起义的原因》,《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

2期。

18.杨灏城:《评埃及民族领袖札格卢勒》—纪念埃及1919年革命70周年,《世

19.界历史》1989年第2期。

20.杨灏城:《埃及的现代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2期。

21.叶矛:《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诺》,《拉丁美洲丛刊》1984年第1期。

22.曾昭耀:《论桑地诺思想》,《拉丁美洲丛刊》1984年第1期。

23.《一九二九年三月六日桑地诺给即将就职的美国总统胡佛的公开信》,《拉丁美

洲丛刊》1984年第1期。

24.洪国起:《墨西哥1917年宪法的特点和意义》,《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3

期。

25.刘迎宪:《试论卡德纳斯改革初探》,《世界历史》1986年第5期。

26.喻继如:《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初探》,《世界历史》1986年第5期。

27.冯秀文:(191年墨西哥革命的思想基础》,《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

(八)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张继平、吴友法:《纳粹党的崛起与德国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

2.吴友法:《封建势力复活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实质》,《世界历史》1985年第9期。

3.许琳菲、丁建弘:《希特勒上台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实质》,《世界历史》1985年第

6期。

4.肖辉英:《试论德国共产党在1935年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误及其教训》、《世界历史》

1985年第9期。

5.郑寅达:《纳粹政治体制初探》,《世界历史》1988年第1期。

6.朱学勤:《关于法西斯主义的阶级基础和产生的历史条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

年第5期。

7.邸文:《希特勒上台至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全面确立》,《世界历史》1990年第4期。

8.夏季亭:《德国垄断资本本来选择的是巴本而不是希特勒——兼论1929年-1933

年纳粹与垄断资本的关系》,《世界历史》1992年第6期。

9.邸文:《论希特勒纳粹党上台前的经济思想》,《世界历史》1995年第4期。

10.周璞芬:《起步维艰的德意志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影响》,《世界历史》1994 年

第4期。

11.邸文:《第三帝国与教会》,《世界历史》1994年第2期。

12.吴友法:《德国1945年前政治与经济不同步发展原因探析》,《世界历史》1998年

第4期。

13.仓理新:《论慕尼黑危机前后德军将领与希特勒之间的关系》,《世界历史》1991年

第3期。

14.李玉:《30年代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形成及其特点》,《世界历史》1984年第6期。

15.朗维成:《日本军部、内阁与“九一八’事变》,《世界历史》1985年第2期。

16.孙仁宇:《日本青年将校的“国家改造”运动》,《世界历史》1985年第2期。

17.李玉:《30年代日本急进的法西斯主义运动与中间阶层》,《世界历史》1987 年

第4期。

18.武寅:《战前日美经济关系的变化及其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世界历史》1989

年第6期。

19.武寅:《试析日本军国主义的两面性》,《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

20.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1期。

21.刘绪贻:《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与黄绍湘同志商榷》,《世界历史》

1985年第1期。

22.黄绍湘:《评“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答刘绪贻同志》,《世界历史》1985

年第8期。

23.黄安年:《论胡佛总统反危机的自愿联合政策》,《世界历史》1986年第9期

24.韩铁:《重新评价赫伯特?胡佛》,《世界历史》1989年第4期。

25.张小禾:《试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机制的调节和补偿作用》,《世界历史》,

1989年第4期。

26.席来旺:《休伊·朗与“新政”》,《世界历史》1991年第3期。

27.胡国成:《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及其持续的原因》,《世界历史》1990 年第4

期。

28.刘绪贻:《英美学者论“新政”国家理论》,《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1期。

29.刘绪贻:《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看划分两次新政的意义》,《世界史研究动态》

1991年第9期。

30.黄安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世界历史》1993年第5期。

31.刘绪贻:《读罗斯福“新政”史札记之———对”新政”的评价》,《世界历史》1993

年第1期。

32.昌楷:《大萧条年代美英法的经济、外交政策》,《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8期。(九)走向大战

1.齐世荣:《试析意埃战争前夕英国的“双重政策”《世界历史》1989年第5期。

2.陈祥超:《法西斯意大利如何利用英法的绥靖政策》,《世界历史》1992年第3期。

3.徐治:《“克莱夫登集团”和英国绥靖政策》,《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

4.齐世荣:《30年代英国的重整军备与绥靖外交》,《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5.徐蓝:《试析1934年英国“政治绥靖”日本政策的提出》,《世界历史)1990年第

2期。

6.曹胜强:《8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缓靖政策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9

期。

7.金卫星:《美国对德绥靖的“韦尔斯计划”》,《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8.武克金:《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动因初探》,《世界现代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1

年。

9.张雅丽:《从“九·一人”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世界历

史》1988年第5期。

10.徐蓝:《1936—1937年英日谈判中的对华关系问题》,《世界历史》1991年第2期。

11.叶江:《论1930—1935年英国对苏政策的转变》,《世界历史》1990年第3期。

12.洪育沂:《苏联关于1939年苏德、苏波关系中几个问题的讨论情况》,《世界史研

究动态》1990年第8期。

13.赵云侠:《战前纳粹德国的巴勒斯坦政策》,《世界历史》1991年第3期。

14.李巨廉、潘人杰:《关于二次大战前史的若干问题》,《世界历史》1979年第5期。

15.张一平:《三十年代世界和平运动初探》,《世界历史》1990年第2期。

16.徐蓝:《评1938年初英格索尔伦敦之行》,《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十)第二次世界大战

1.田娟玉:《苏联史学家评价西德二战史研究的主要流派》,《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

年第8期。

2.田娟玉:《二战史研究中针锋相对的斗争——苏联学者对七十年代以来西方二战史

著作的评论》,《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11期。

3.李巨廉:《成果显著,仍需努力——近年来我国二战史研究情况简介》,《世界史研

究动态》1981年第12期。

4.田娟玉:《1982年我国二战史研究情况简述》,《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7期。

5.荣欣:《记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世界史研究

动态》1985年第11期。

6.刘超雄:《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英国政治》,《世界历史》1990年第2期。

7.崔剑:《近年来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述评》,《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 年第

12期。

8.李巨廉;《战争历史运动座标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历史》1995年第4期。

9.彭训厚:《中国第二次界大战史研究综述》,《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

10.罗荣渠:《通向全面战争之路——略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若干问题》,《世

界历史》1979年第5期。

11.包奕城:《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12.则化:《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记二战起源专题学术讨论会》,《世界历史》

1984年第1期。

13.铁成等:《具有世界规模不等于起点》,《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4期。

14.郑寅达:《反共产国际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形成和爆发的标志吗?——与宦

乡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6年第6期。

15.李巨廉:《1939年希特勒开战决策初探》,《世界历史》1987年第1期。

16.王振德、侯成德:《略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5

期。

17.宣谛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两重性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18.包奕诚:《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世界历史》1989年第5期。

19.张海麟:《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何未能推迟和制止》,《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

20.彭训厚:《中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研究综述》,《世界历史》1994年第3期。

21.陈景彦:《二战期间在日本的中国劳工》,《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22.刘邦义:《论1939年9月波兰败亡的原因》,《世界历史》1986年第9期。

23.周希奋:《1940年法国投降原因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论文集》,三联书店,1985

年。

24.钱洪:《略论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原因》,《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7期。

25.林野等:《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失利的基本原因》,《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10

—11期。

26.张海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世界历史》1984年第1期。

27.禹杰:《盟军战略轰炸对德国战时经济军事行动的影响》,《世界历史》1991年第4

期。

28.金重远:《评佛朗哥在“二战”中的“中立”政策》,《世界历史》1991年第6期。

29.王肇伟:《论纳粹德国的妇女理论及政策》,《世界历史》1995年第4期。

30.赵建民:矿大东亚共荣圈”的伍史与现实思考》,《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

31.刘新利、王肇伟:《论纳粹德国的农业思想及政策》,《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

32.王斯德:《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8期。

33.萨本仁:《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社会沙文主义》,《宁夏大学

学报》,1980年第1期。

34.洪育沂:《论苏波领土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6期。

35.项样:《苏芬战争后果初探》,《史学月刊》1982年第3期。

36.侯成德:《193—1941年苏德关系》,《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7期。

37.徐天新、谭圣安:《东方战线与大国沙文主义》,世界现代史论文集》,三联书店,

1981年。

38.徐天新:《论苏联在二战结束前后的对外政策》,《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

39.李凡:《中立:日本对苏政策的选择(1939—1941)》,《世界历史》1990年第2期。

40.李嘉谷:《关于1941年苏日签订中立条约谈判的新揭密档案》世界历史》1998年

第5期。

41.曹大友:(1940—1941年两次印度支那危机与英美远东关系转变》,《世界历史》1994

年第2期。

42.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研究》1985年

第4期。

43.宋时轮:《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世界历史》1985年第8期。

44.李巨廉:忡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面光辉旗帜》,《华东师大学

报》1985年第4期。

45.李新:《论抗日战争》,《历史研究》1986年第二期。

46.王春良、潘约国:《论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北进”战略的牵制》,《第二次世界大

战论文集》,三联书店,1984年。

47.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世界历史》1987年第4期。

48.朱贵生:《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世界历史》1995年第4期。

49.侯成德:《二战期间大国关系中的中国战场》,《世界历史》1996年第4期。

50.孙立祥:《日本民众与侵华战争》,《世界历史》1994年第4期。

51.赵克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纪要》,《世

界历史》1996年第1期。

52.马骏:《日本侵华后的中德关系及其变化》,《世界历史》1989年第3期。

53.熊沛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外交及战略意图——兼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对

策》,《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54.苏智良、陈丽菲:《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略论》,《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55.俞辛錞、王敦书:《美国对日政策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历史研究》1979年第

12期。

56.张继平:《珍珠港事件为何发生》,《世界历史》1981年第6期。

57.金仁芳:《太平洋战争学术讨论会》,《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9期。

58.凌治彬:《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辽宁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

59.王斯德、李巨廉:《论太平洋战争前美国远东战略及其演变》,《历史研究)1982年

第6期。

60.黄凤志: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对日政策》,《世界历史》1991年第2期。

61.徐蓝:《从“ADB”协定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在远东的军事合作》,《世界历史》

1994年第3期。

62.曹胜强:《关于珍珠港事件起因之争》,《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

63.盂庆龙:《揭开珍珠港事件的真相》,《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6期。

64.梁志明:《论日本对东南亚的占领及其影响(1941—1945)》,《世界历史》1995年

第4期。

65.徐蓝:《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战略演变》,《历

史研究》1996年第6期。

66.戴超武:《美国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与原子弹的使用》,《世界历史》1995年第4

期。

67.翟晓敏、高金虎:《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情报失误——“罗斯福阴谋”驳论》,《世

界历史》1995年第5期。

68.孟庆龙:《华盛顿难辞其责——珍珠港事件再揭秘》,《世界历史》1995年第4期。

69.陶文刊:《太平洋战争期间的香港问题》,《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

70.张冰:《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

12期。

71.朱贵生:《租借法剖析:论二次大战时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及其互助》,《思想战线》

1986年第6期。

72.朱贵生:《论战时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世界历史》1986年第11期。

73.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

74.金重远:《初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二战场”》,《世界历史》1984年第2期。

75.石磊:《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一些浅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76.阎来恩:《关于1942年能否开辟第二战场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6期。

77.朱贵生、华庆昭:《第二战场与美英的战略企图》,《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

78.张继平、日木:《英、美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的争论》,《世界历史》1985年

第8期。

79.彭训厚:《苏德战场是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主要战场》,《世界历史》1995年第4期。

80.吴恩远:《剧变后俄罗斯的卫国战争史(1941—1945)研究》,《历史研究》1995年

第6期。

81.黄邦和:《雅尔塔的秘密交易》,《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8期。

82.任东来:《罗斯福与雅尔塔协定》,《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5期。

83.周希奋:《雅尔塔协定和美国的远东战略》,《世界历史》1985年第12期。

84.何桂全:《对(雅尔塔协定与美苏战略格局)一文的两点校正》,《世界历史》1989

年第3期。

85.张志等:《雅尔塔体制与战后世界格局》,《世界历史》1991年第1期。

86.王寿良:《‘波茨坦公告’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

87.李嘉谷:《雅尔塔秘密协定>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研究概述》,《世界史研究动

态》1991年第1期。

88.周启明、李铁城:《各国政要和学者论雅尔塔》,《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4期。

89.戴超武:《美国关于对日使用原子弹问题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6

期。

90.王春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世界现代史研究——关于原于弹历史作

用与‘纸老虎’问题的思考),《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

91.《关于“田中奏折”若干问题再探讨》,《新华文摘》1995年第8期。

92.《让历史事实公诸于世——日本细菌战1644部队》,《新华文摘》1996年第1期。

93.《评“大东亚战争史观”》、《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和联系》,《新华文摘》1996年年

第9期。

94.《南京大屠杀再研究》,《新华文摘》1995年第2期。

(十一)20世纪前半期科学技术文化

1.唐敖庆、张长城:《三次技术革命的经验证明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吉林大学

学报》1983年第3期。

2.阎康年:《世界科技史研究与教学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87年第1期

3.庞卓恒:《从唯物史观看技术革命的起因以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世界历史》1985

年第5期。

4.阎康年:《蒸汽机到航天飞机的启示》,《世界历史》1987年第10期。

5.闻一:《布哈林晚年的科技理论》,《世界历史》1991年第6期。

下册

(一)当代世界的历史性巨变

1.王鼎咏、王春法:《关贸总协定》,《世界历史》1993年第4期。

2.李存训:《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二关系的重大变化》,《世界历史》1989年第5

期。

3.周剑卿:《战后的法国外交》,《世界历史》1991年第6期。

4.石学文:《近年来我国对尼赫鲁思想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7期。

5.黄安年:《当代世界50年的多样性统一进程》,《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

6.刘杰:《美国与国际人权公约-从参与、拒绝到有限批准历程史的考察》,《世界历

史》1995年第2期。

7.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世界历史》1998年第1

期。

8.李晓岗:《战后美国犹太人民族凝聚力的盛衰》,《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

9.李铁城:《联合国宪章与国际盟约的历史比较》,《世界历史》1992年第5期。

10.石白:《我国学术界对联合国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6期。

11.袁上槟:《美国对联合国政策的演变》,《世界历史》1992年第5期。

12.黄启芳:《联合国对世界环保贡献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1992年第5期。

13.曲星:《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回顾》,《世界历史》1995年第5

期。

14.刘恩照:《维持和平行动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

15.刘少华:《中国与联合国的创建》,《世界历史》1996年第3期。

(二)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1.竺培芬:《冷战起源浅析》,《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2期。

2.席来旺:《丘吉尔与“冷战”起源》,《史学月刊》1985年第3期

3.司昆阳:《英国与冷战》,《西欧研究》1987年第3期。

4.孟庆龙:《论英国在冷战中对亚洲的政策》,《世界历史》1988年第1期。

5.翟强《新中国成立初期英国对外政策》(1949-1954),《世界历史》1990年第6期。

6.王辑思:《冷战时期美国对东亚政策思想的演变》,《世界历史》1988年第2期。

7.康春林:《东西方在东欧问题上的冲突与冷战起因》,《世界历史》1990年第4期。

8.黄亚红:《西方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7期。

9.人禾:《英国的亚洲冷战:马来亚“紧急法令”的前因后果》,《世界史研究动态》

1993年第2期。

10.余昌楷:《英国学者皮克论欧洲冷战的遗产》,《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5期。

11.时殷弘:《激变战略与解放政策-冷战初期美国对苏联东欧内部状况政策》,《世界

历史》1995年第3期。

12.白建才:《苏联解体后美国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世界历史》1996年第1期。

13.黄亚红:《试论英国冷战政策的形成》(1944—1946),《世界历史》1996年第3期。

14.陶文钊:《关于冷战起源的新解释》,《世界历史》1998年第2期。

15.李存训:《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是“新政”的继续和扩大》,《世界历史》1986年

第12期。

16.赵菊玲:《试评杜鲁门主义》,《历史教学》1986年第3期。

17.陶文钊:《马歇尔使华与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世界历史》1986年第2期。

18.罗志丹:《杜鲁门远东政策的转变》,《云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19.时殷弘:《决定杜鲁门政府对新中国的政策的几个基本观点》,《南京大学学报》1988

年第2期。

20.毕健康:《马歇尔计划下的西欧经济复兴》,《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2期。

21.李春放:《苏联决定从伊朗北部撤军的原因——杜鲁门给斯大林的“最后通牒”及

其他》,《世界历史》1998年第4期。

22.姚海:《论经互会》,《世界历史》1988年第2期。

23.何玉林:《南斯拉夫共产党被情报局开除的真相》,《新时期》1981年第2期

24.孙耀文:《试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世界历史》1997年第3期。

25.李兴:《论经互会的问题与苏东关系》,《世界历史》1997年第6期。

(三)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经济建设

1.郑天林:《论30—50年代中期苏联生产力布局的变迁》,《学习与探索》1983年第

3期。

2.朱婉娟:《50年代以前苏联的通货膨胀问题》,《世界经济》1980年第11期。

3.库图佐夫:《“列宁格勒案件”始末》,《世界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6期。

4.王正泉:《斯大林逝世前后的贝利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88年第3期

5.卢之超:《对斯大林问题的一些看法》,《世界历史》1993年第4期。

6.吴恩远:《冲击“斯大林模式”的首次尝试》,《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

7.闻一:《对马林科夫评价之我见——与吴恩远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95年第5

期。

8.郑绍钦等;《评赫鲁晓夫改革》,《世界历史》1989年第1期。

9.黄立蒂、郑羽:《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和平共处十比较》,《世界历史》1989年第

5期。

10.王智娟:《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斯大林研究的概况》,《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

12期。

11.郑晓国:忡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前前后后》,《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

7期。

12.李嘉谷:《近年来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新进展》,《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期。

13.马细谱:《试析南斯拉夫1956年以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世界历史》

1986年第6期。

14.过荫:《试析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道路的历史原因》,《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年

第4期。

15.周尊南:《重评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3期

16.张月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苏关系》(1945—1956),《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

料》1981年第2期。

17.赵乃斌:《战时与战后初期的苏南关系》,《苏联东欧研究资料》1982年第2期。

18.覃星摘译:《纳吉论民族独立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

1期。

19.刘邦义:《卡廷案件中是否有波国元帅遇害》,《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1 期。

20.王春良:论波兰三次被瓜分与卡廷事件》,《山东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

21.葛振家:《朝鲜南北分裂的由来),《世界历史》1989年第5期。

22.沈志华:《美国是怎样卷入朝鲜战争的?》,《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

23.沈志华:《越过三八线:美国扩大朝鲜战争的战略决策》,《世界历史)1996年第

6期。

24.李节传:《加拿大不涉足远东到卷人朝鲜战争的转变》,《世界历史》1997年第2期。

25.杨彪:《麦克阿瑟被撤职的前前后后》,《世界历史)1998年第1期。

26.林利民:《试析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对华全面经济战》,《世界历史》1998年第5期。

27.华庆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朝鲜战争爆发41周年作》,《世界史研究动态》

1991年第6期。

28.《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新华文摘》1997年第4期。

(四)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不平衡发展

1.俞辛錞:《试论日本的战后改革》,(世界历史)1980年5—6期。

2.韩启璋:《日本战后民主改革》,《日本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

3.邹有恒:《论战后日本农地改革》,《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4.高兴祖:《论日本战后改革与战前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日本史论文集》,辽宁人

民出版社,1985年。

5.金明善:《日本战后民主改革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日本史论文集》,辽宁人

民出版社,1985年。

6.刘毅:《战后日本的政治体制改革》,《世界历史》1988年第1期。

7.鲁义:《战后日本的行政改革及其推进措施》,《世界历史》1991年第3期。

8.田恒:《日本战后体制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

9.余于生:《战后日本暴力团及其对政治的干预》,《世界历史》1993年第6期。

10.湛贵成:《关于日本赔偿问题与战后经济》,《世界历史》1995年第4期。

11.王寿良:《历史教学要认真注意肃清日本反动的历史观》,《学科教育》1997年第3、

4期。

12.刘京胜:《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改革》,《西欧研究》1985年第3期。

13.冉隆勃、黄跃秋:《英国“福利国家”——其由来、发展与面临的问题》,《西欧研

究》1985年第4期。

14.李琮:《对“福利国家”的一些认识》,《西欧研究》1986年第1期。

15.《国外学术界关于“福利国家”研究的新趋势》,《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2

期。

16.周剑卿:《戴高乐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2年第2期。

17.周荣耀:《戴高乐和欧洲联合》,《世界历史》1984年第1期。

18.吴国庆:《戴高乐主义初探》,《法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4年。

19.陈乐民:《论戴高乐主义》,《法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4年。

20.许明龙:《戴高乐与第五共和国政体》,《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

21.许明龙:《中国对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体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

10期。

22.陆航:《杜勒斯与5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世界历史》1989年第4期。

23.李剑鸣:《本世纪初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世界历史》1994年第2期。

24.张小明:《试论凯南的“遏制”与杜勒斯的“解放”》,《世界历史》1993年第3期。

25.何章银:《种族集团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民权政策》,《世界历史》1994年第3期。

26.陶文钊:《1949—1950年美国对华政策与承认问题》,《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27.王善中:《50年代初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世界历史》1995年第6期。

28.杨奎松:《华德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定》,《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

29.《试论1949—1954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世界历史》1995年第6期。

30.于群:《旧金山和约后的美国对日政策新构思》,《世界历史》1996年第4期。

31.齐锡玉:《艾森豪威尔和麦卡锡主义》,《政党与当代世界》1990年第1期。

32.孟庆龙:《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华冷战外交探析》,《世界历史》1997年第5期。

33.陶文钊:《禁运与反禁运:五十年代中美关系史中的一场严重斗争》,《历史研究》

1997年第2期。

34.林利民:《1949年美国延宕承认新中国“共同阵线”政策述评》,《世界历史》1997

年第2期。

35.王蕾:《康纳德·阿登纳的欧洲战略述评》,《世界历史》1996年第5期。

36.黄正柏:《阿登纳的欧洲联合政策及早期实施——兼谈德国对二战的反思》,《世界

历史》1997年第1期。

37.肖辉英:《西德50年代经济奇迹探析》,《世界历史》1998年第5期。

38.李世安:《战后英国在中国台湾问题上的两面政策》,《世界历史》1994年第6期。

39.钱乘旦:《20世纪英国妇女与家庭问题》,《世界历史》1996年第5期。

40.张顺淇:《论英国的非殖民化》,《世界历史》1996年第6期。

41.金光耀:《1949—1950年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五)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与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

1.李建国:《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若干问题》,《世界历史》1988年第2期。

2.雷振扬:《简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

3期。

3.杨成竹:《试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阶段和特点》,《青海师院学报》1984年第

2期。

4.张锡镇:《论苏加诺的政治思想》,《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

5.《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新华文摘》1997年第9期。

6.《1950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新华文摘》1997年第4期。

7.黄思骏:《印度独立后的农业发展新战略》,《世界历史》1987年第6期。

8.李了文、李德昌:《不丹争取统一、独立、主权完整的历程》,《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0年第5期。

9.余崇健:《犹太复国主义的起因和性质》,《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参》1983年第9期。

10.林汉隽:《美国中东政策的里程碑——试论杜鲁门的巴勒斯坦政策》,《世界历史》

1984年第5期。

11.刘月琴:《战后伊拉克的民族解放运动》,《世界历史》1990年第1期。

12.原祖杰:《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90年第3期。

13.陈社红:《美国史学界关于越南战争的研究》,《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5期。

14.吴群:《评1945—1949年美国对东南亚政策》,《世界历史》1998年第5期。

15.唐同明:《论埃及1952年的七月革命》,《贵阳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

16.余建华:《埃及民族英雄纳赛尔》,《阿拉伯世界》1989年第3期。

17.高晋元:《试论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战争》,《西亚非洲》1986年第5期。

18.李安山:《论西非民族知识分子的特点及其在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世界历

史》1986年第3期。

19.张士智:《尼日利亚内战(1967—1969)》,《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3期。

20.陈永秀:《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产生和发展》,《西亚非洲》1987年第4期。

21.陆恩庭:《肯尼亚“茅茅”起义的原因》,《史学月刊》1981年第2期。

22.张象、黄若迟:《论加纳独立的性质》,《世界现代史论文集》,1981年。

23.梁根成:《美国同西欧国家在刚果(金)的矛盾》(1960—1967),《世界历史》

1989年第5期。

24.杨灏城:《纳赛尔时代的土改与埃及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西亚·非洲》1990

年第1期。

25.李春放:《论南罗德西亚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原因》,《世界历史》1991年第3

期。

26.杨灏城:《纳赛尔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世界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7 期。

27.杨灏城:《纳赛尔的军人政权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世界历史》1992年第1期。

世界现代史笔记大全

机密第1 页共31 页作者:天涯2013-4-4 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 20世纪初,欧洲仍然保持世界优势地位,但不久美洲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迅速崛起,开始挑战欧洲的优势地位,改变了欧洲称霸世界的局面。 第一节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一)、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二)、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四)、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五)、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六)、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一、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1、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已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 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全部变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亚洲广大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都已欧化 2、欧洲的经济优势 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和国际贸易都占优势 3、欧洲的军事优势 20世纪初,俄、法、英、德陆海军人数占绝对优势 欧洲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比表 二、美国和日本的兴起 1、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所奉行的“帝国主义政策”,使美国迅速膨胀为世界级的强国 ●美国崛起的原因 ●日本崛起的原因 2.美西战争 原因:美国垄断资本家需要寻找国外市场,企图取得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两块较大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 导火线:1898年2月发生的“缅因号”事件 经过及结果:战争仅进行了3个月,美国海军先后在菲律宾和古巴歼灭了西班牙舰队。双方签定巴黎和约:古巴由美军占领;将菲律宾、关岛等让于美国 影响:它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美国开始向远东和太平洋扩张;古巴成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西班牙退出争夺殖民地的舞台 3、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 20世纪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使用暴力或进行经济渗透 (1)大棒政策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提出,主要运用于拉丁美洲,把“门罗主义”的不准干涉美洲发展为美国管理美洲 (2)金元外交 世界现代史笔记

近代史所有考点重点归纳

所有考点重点归纳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 (6)中国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化。 2.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结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常常因此导致失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术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历史事件 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 3、《资政新篇》: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4、太平天国农民运动1864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 5、“百日维新”: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为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6、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7、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8、“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

世界现代历史知识结构(挖空)

姓名:班别: 评价: 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 天文学—— 定律 成就:力学:三定律 数学:微积分 成就:《》进化论打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说 伟大的物理学家提出 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 法国思想家 主张: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和;将教皇比作“两 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是“”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政策 年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总产值欧洲,世界。 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实现了社会主 ) 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 签订时间:1919年6月(操纵国:英、法、美) 实质:帝国主义性质的分赃会议 影响:《》和其他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 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经济和政治实力受到极大削弱,过分的惩罚注定了德国必然走上军事扩张道路,新的世界 大战不可避免。(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 召开时间和地点:1921—1922年(操纵国:美、英、日)华盛顿——华盛顿会议 内容: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的原则。 实质: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公约打击了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中国重新变为列强 的半殖民地。根本的就是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中国是此会议的最大受害国。 影响:构成了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确立的国际秩序。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体系” 背景: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危机(1924年——1929年首先在爆发) 新政实施时间:1933年目的:为了消除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和 (“新”的地方) 财政:政府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工业:实行产业复兴法,筹划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的兴建,刺激消费和生产; 农业:缩减农业产量,补偿农民的损失,复兴农业。 对的调整。制定《》(,是新政的和基础) 是一种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罗马()——————————东京() “九一八”事变、731部队等 》标志着英法等国实行的达到了顶峰。 发动突然袭击(方案) 6月22日 月7日凌晨 爆发标志:日本偷袭美军基地(成功代号:虎!虎!虎!) 影响: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 26国目的:彻底打败法西斯 地点:苏联的 内容:①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②战后成立; ②实际上也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出现的格局, 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陆登陆作战行动,行动代号为“” 9月2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最新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说课讲解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1640-1917年) 1.什么是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时期: 时限:14-16C 特征: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主要历史事件: ②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时限:16中-18C末 特征: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的成长 主要历史现象: ③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 时限:18末-19C后半期 特征: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主要历史现象: 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时期) 时限:19C后半期-20C初 特征: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 主要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工运组织性增强,以合法斗争为主、民族解放运动卷席亚非拉三大洲、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2.时限及特点: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3.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本质区别: ①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②公民取代臣民; ③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16世纪前后,世界进入由古代到近代的转型期,即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应在掌握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前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生产目标主要是满足自我消费,带有闭塞性,发展滞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实现利润、增殖资本为目的的经济,面向市场,具有开放性特征,充满活力。它必然会不断地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不断占有农本经济的阵地,突破地理的自然界限和国家疆域,几乎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最大限度地为销售其商品而开拓市场。它要求自由,要求无条件的绝对私有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天赋人权”等口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适应时代要求提出的,是鲜明的反封建口号。 第二,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取代以出身血统为依据的贵族特权。即以法治取代人治。商品经济要求自由,要求人的自然权利,那就必然与封建制度下的王权、神权、特权形成尖锐的对立,因而也就不能容许专制与特权。以法律的权威取代特权,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第三,公民取代臣民。近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实行代议制度,执政者必须由公民选举产生。这样,原来只对国王、领主效忠的臣民,也就转变为参与国事的公民,拥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4.近代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 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矛盾。 5.三条线索(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全面、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主导)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侵略反殖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第一单元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前资本主义时期) (14~~~15世纪) 1、总体特征: 16世纪前后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类历史向近代迈

世界现代史重点归纳

世界现代史 1、战后20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雄厚工业基础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政府进一步干预和调节市场;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侵略扩张刺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加剧 目的:战时经济顺利转轨;稳定国内社会生活;实现称霸世界战略 内容:制定充分就业法;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扶植农业;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援助 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延续,它使新政时期的某些措施得以法律化和制度化;共和党控制了参众议院的多数席位,杜鲁门提出的许多法案没有通过;实现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转轨,使国家的经济得以保持并继续扩大 结果及其原因:结果:成效不大,主要限于建造廉价住房,清理贫民窟,确立最低工资标准,扩大社会保险,很多目标未能实现 原因:国会特别会议中,议员们惊慌失措,通过了70多项法案;统治集团内部策略上的分歧、利害上的冲突对公平施政起制约作用;杜鲁门在政治 上保守,在经济改革上却标榜自己是自由主义者,二者的矛盾使得他的 经济社会改革难以推行;组织策略上,杜鲁门不能包容改革派人士,搞 宗派主义,形成占据政府重要职位的密苏里帮;外交路线上,推行霸权 主义,搞侵略扩张,巨额支出对外,推行国内的社会福利改革难免捉襟 见肘 3、西欧经济的恢复:英国: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稳定了战后英国衰败的经济; 马歇尔计划提供的援助充实了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稳定了金融 市场;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设施转为民用设施,促进了新的 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受战争抑制的固定资产更新加快,人们对 消费品的需求增加;战后初期有利的贸易环境 法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第四共和国进行国有化改革,推进法国式的计 划经济,实施著名经济学家莫内倡导的装备和现代化计划,推动经 济的恢复和发展;无偿使用德国战俘劳动力,以弥补法国劳动力的 不足,是联邦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马歇尔计划起了重要作用, 它提供了食品和原料,缓解了紧迫的供应状况;马克对等基金缓和 了投资资金的短缺;艾哈德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政策 4、n三环外交: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 主旨 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 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的特点:削弱议会的权力,降低总理和内阁的作用,扩大总统的权 力;总统是国家的元首,三军的统帅,有权直接任命总理, 解散议会,宣布紧急状态,形势非常权力。 6、世界殖民体系解体:原因:当代世界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世界文明史发展的必然; 殖民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力量不断壮大,并逐步从根本上动摇 着殖民主义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奴役;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非西方 文明的复兴,给殖民主义敲响了警钟。 影响:殖民主义主导国际关系,西方列强任意奴役和宰割被压迫民族和

世界近现代史教案6

世界近现代史教案6 第二章第五节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统治;《人权宣言》;吉伦特派统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督政府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的统治政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其评价。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危机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 2、通过分析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作用,以及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分别在革命中的历史贡献,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有关资料,比较它们的异同,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①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②革命的进程;③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 计划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法国大革命 一、基础知识网络

二、核心知识点拨 (一)大革命的爆发 1.背景 (1)国内 ①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等级森严。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 ③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尖锐的阶级对立——直接原因) ④因财政困扰,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条件成熟 ⑤启蒙运动为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思想理论基础 (2)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2.爆发 (1)导火线:1789年5月,为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召集三级会议。 (2)第三等级的斗争: ①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 ②要求改变陈旧的开会方法和表决方式 ③6月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后又正式改为制宪议会。路易十六企图武力解散制宪议会,激起巴黎人民的起义。 (3)大革命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土底监狱,标志大革命爆发。(1789-7-14法国国庆日)国王被迫屈服,作出暂时让步,大革命迈出胜利的第一步。 (二)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1789年7月——1792年8月) (1)1789年7月14日以后,制宪会议实际成为法国最高的行政和立法机关(1791年前)→立法会议(1791-1792.8).起主导作用的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 (2)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动摇了封建制度,但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和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1789年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评价: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4)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宪法规定的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违反了《人权宣言》的精神。 (5)制宪会议解散,让位于根据宪法选出的立法议会,君主立宪派掌权。 (6)立法议会遇到了许多困难,国内经济困难,政治斗争尖锐。1792年4月,普奥武装干涉法国革命,革命面临危机。为保卫革命,人民群众组成义勇军开赴前线。 (7)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第二次起义),攻占王宫,推翻了君主制,君主立宪派下台。 垮台原因:①国内:经济困境,政治斗争尖锐 ②国际:奥、普、俄武装干涉 对外战争的开始:①1792.4法国对奥宣战,普奥联军攻入法国境内 ②法国人民奋起保卫祖国 ③普奥联军公开支持路易十六 ④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1792.8.10) (8)1789年7月14日至1792年8月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掌握了领导权,大资产阶级是当时资产阶级的主要代表。

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

世界现代史知识要点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概况: 时间:1917年11月领导人:列宁地点:彼得格勒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2.十月革命的意义: ⑴历史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由此诞生。 ⑵世界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⑴经济上: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 ①内容(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②意义(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⑵政治上:成立苏联(1922年底) 2.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⑴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1937年,完成前两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 ⑵实现农业集体化。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⑴形成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⑵突出特点: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 ⑶评价:①在一定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得苏联工业、国防强大。 ②但也具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 巴黎和会——1919年在巴黎召开 ⑴目的:制裁德国,战后分赃 ⑵操纵国:法(克里孟梭)、英(劳合·乔治)、美(威尔逊)——巴黎三巨头 ⑶签订条约:《凡尔赛和约》 主要内容是:(了解即可)

①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此条最能说明会议的分赃性质) 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是对中国利益的侵犯,引发了五四运动。 2.华盛顿会议——1922年在华盛顿召开。 ⑴目的:协调美日等在亚太的矛盾 ⑵操纵国:英、美、日 ⑶签订条约:《九国公约》 ①主要内容是: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②实质和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分别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两个国际会议构建的。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认识:弱国无外交;实力是外交的基础。 第4课经济大危机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⑴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⑵首先爆发于:美国 ⑶影响:工人失业、资本家销毁商品,破坏了生产力;劳动人民生活恶化,加深了社会矛盾,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罗斯福新政和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的背景 2.罗斯福新政:(1933年) ⑴背景: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⑵目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⑶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依据是《国家工业复兴法》

世界现代史(1914-1989)

世界現代史(1914-1989) 一、指定教科書 Grenville, J.A.S.,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20th Century, enlarged e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二、授課方式、規則、考察辦法 1.講授、討論 2.課前發予授課大綱 3.期中考(20%)、期末考(30%)、讀書報告(30%)、課堂討論與課堂出席 (20%) 4.課堂規則:勤出席、維持課堂秩序、避免製造噪音、不作弊、不抄襲,積 極參與課堂討論、踴躍發問。 5.課業輔導時間:每週一8:00-10:00,並開放預約時間。 三、課堂議題 1.短暫的二十世紀?轉型的世紀?--導論 2.巴黎和會與現代趨勢之發展 3.第一次大戰後民主之發展--英、法、美、其他小國 4.戰後極權政治之發展--蘇、義、德 5.社會福利國與大眾文化之發展 6.經濟恐慌與國際危機 7.第二次世界大戰 8.戰後之國際情勢 9.戰爭之社會、經濟與文化影響 10.冷戰與超級強國之發展 11.歐洲之復興與獨立認同之掙扎 12.第三世界之興起與挑戰 13.後冷戰時期 14.新世紀新議題 四、參考書目

1.王曾才,《世界現代史》,臺北:三民,1992,2冊。 2.Hobsbawm, Eric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臺北:麥田,1996,2冊。 3.王曾才,《西洋現代史》,臺北:正中,1986。 4.李邁先,《西洋現代史》,臺北:三民,1995。 5.Robert Paxton著,劉京建譯,《西洋現代史》(台北:五南,1990,2冊) 6.Robert Paxton著,王曾才等人翻譯,《二十世紀歐洲史》,台北:國立編譯 館主編,黎明出版,1984。 7.蔡東杰著,《西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2001。 8.愛德溫〃何伊特(Edwin P. Hoyt)著,李宛容譯,《墨索里尼的帝國:法西 斯主義的興亡》(Mussolini’s Empir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Fascist Vision),台北:麥田,1995。 9.Albrecht-Carrie, Rene, A diplomatic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the Congress of Vienna,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3. 10.Ambrosius, Gerold, A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Europ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1.Blecourt, Willem de, Ronald Hutton, and Jean La Fontaine, Witchcraft and Magic in Europe: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99. 12.Brooker, Paul, Twentieth-Century Dictatorship: The Ideological One-Party States.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5. 13.Browder, Rober P. and Alexander F. Kerensky, ed. The Russian Provisional Government. 14.Fischer, Conan, the Rise of the Nazis, 2nd. e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2. 15.Hayes, Paul, ed. Themes in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1890-1945, London: Routledge, 1995 (D 395/ H29) 16.Hoffmann, Stanley, The European Sisyphus: Essays on Europe, 1964-1994.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5. 17.Howard, Michael, and Wm. Roger Louis,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8.Kershaw, Ian, The ‘Hitler Myth’: 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Third Rei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1987. 19.Kindleberger, Charles Poo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https://www.sodocs.net/doc/716262113.html,fore, Laurence, The Long Fus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Origins of World War I, New York: J. B. Lippincott Co., 1971. 21.Lloyd, T.O.,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95,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2.Lloyd, T.O., Empire, Welfare State, Europe: English History, 1906-1992, 4th ed.,

世界近代史笔记复习重点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革命前的英国(重点) (一)近代以前英国的社会状况:——特有前提。 1、经济领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领域有利于反对封建制度: (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社会经济基础 1、圈地运动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2、工商业的发展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瓦解作用 (三)经济变动下的阶级结构的变化:——阶级基础 贵族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平民 (四)清教运动的发展:——思想基础 (五)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因素 1、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议会反专制统治的斗争。 (1)、詹姆士父子的专制统治 (2)、议会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权利情愿书》 2、英国革命的爆发: (1)苏格兰反英起义成为英国革命的导火索。(1637) (2)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1640) 二、革命的过程 第一时期——是革命战争时期(1640-1660) (一)革命的开始——长期国会召开及初期活动:议会斗争(1640-1642)(二)第一次内战(1642-1646) (三)两次内战间隙阶段(1646-1648) 一)长期国会改造国家的政策(政治、经济、宗教) 二)两次内战之间革命阵营内部的政治斗争(1646—1648 年)(四)第二次内战阶段(1648-1649) (五)共和国政府时期(1649-1653)(革命最高峰) 1、对内政策、 2、对外政策:侵略扩张 (六)、护国政府时期(1653-1660)(护国主军事独裁统治) 第二时期——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 1、复辟的原因 2、复辟王朝的统治 第三时期——是光荣革命时期(1688-1689) (一)詹姆斯二世的反动统治及影响 (二)“光荣革命”(1688) (三)《权利法案》(1689)(意义) (四)君主立宪制(评价)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重点) 1、摧毁了英国封建贵族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统治地位的政权,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在英国后来资本主义海外扩张中的霸权基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世界史上资产阶级代替封建统治的新时代,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对于欧洲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结构图(附)

民族关系 跨入①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社会②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1958年以后,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主义社会 社会③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各民①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 族共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民族地区的农村也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同繁民族经济 荣③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发展很快,大部分地区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外交事业 国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地削弱了 环境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 新的亚、非、拉美许多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 格局中国人民革命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鼓舞了世界人民 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另起炉灶” 独立自主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政策基本方针“一边倒”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成就参加亚非会议(1954年)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 20世纪60 美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 年代外交环境恶化美国发动越南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大国沙文主义使中苏关系恶化 20世纪外交有重大突破和转机,转变的关键是中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 70年代1971年10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外交发展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友好互助关系 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十一届三中②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全会后外交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政策的调整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⑤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书名:《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学生姓名:易丹 年级:2010级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教育 班级:2班 学号:2010030238

读书笔记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秦叔宝(原名陈孝威著章节大意: 第一章:天上的会议室——决战秘闻 揭秘协约国主要领导人在会议桌上的决策,一个个决定着千万人生死的决议从他们手上悄无声息的发出。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智慧的较量。 第二章:地下的发报机——间谍秘史 讲诉二战时期各国间谍的英雄史诗,他们的身份、任务、贡献大揭密。第三章:幕布后面的枪声——战役内幕 揭秘二战中几大著名事件的历史真相,抛开人们惯常所知的,展现给你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四章:铁甲威龙——武器揭秘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武器大揭密,高科技、高威力、高价值的新型武器,从核潜艇到航母再到超级密码、电子对抗等等,讲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核武器的故事。 第五章:将帅终结者——将帅之死

讲诉二战中主要的战争罪犯、日德意领导人以及主要将领的死亡秘密,揭秘他们最后生命的内幕。 第六章:谁动了我的黄金——藏金之谜 揭秘二战中同盟国大量的财富的来源以及去处。 第七章:加里森赶死队——特种部队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兵作战情况,他们对战争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最终归宿。 第八章:爱因斯坦的沉默——核秘闻 讲诉二战中核研究的各种秘闻,揭秘美国“曼哈顿工程”、爱因斯坦的功过以及美对日广岛、长崎投原子弹的最终原因。 第九章:枪炮上的玫瑰——花边故事 揭秘二战中各国领导人的绯闻趣事。 文章线索: 本书以谜团为线索,对二战中的秘密进行描述,本书强调谜团更强调真相。本书从九个方面对涉及二战中的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以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二战中的谜团极其真相。 观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个人整理精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条约》割占,勒索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和澎湖列岛,勒索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使馆区和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意义: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世界现代史知识结构 一.三条基本线索: 1.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西方) 2.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东方) 3.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第三世界兴起(中间地带) 二.世界两大主要矛盾: 1.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西方与东方) 2.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西方国家之间) 三.阶段划分 1917 1929 1945 1992 西方:资本主义调整(战—————和—————战)‖两极格局(冷战时期)多极化东方:苏联革命主义革命的成功和建设的蓬勃发展 苏联的兴衰 苏联历史的阶段划分 1、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过渡1917.2 1917.11 2、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17___1921____1927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27 1937 4、备战和卫国战争时期19371945 5、经济恢复和两极对峙1946 1955 6、苏美争霸50末80末 7、苏联解体、俄国时期1992 现在 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7.2 1917.11 1、二月革命: 性质:新民主义革命(对象、领导) 2、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革命对象——反沙皇专制转变为反资产阶级(《四月提纲》类似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革命方法——和平方式转变成为武装起义(七月事件) 3、十月革命: 原因:进入帝国主义、矛盾尖锐、无产阶级成熟、一战。 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措施:(完全正确) 政治:改造旧的政治制度,初步建立苏维埃国家制度(巴黎公社的经验)。 经济:大工业国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土地农民私有; 外交:《布雷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建立共产国际(特点:高度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 意义:世界现代史开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17______1921 1927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核心是巩固政权) (1)、原因: 背景:内忧外患,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形势严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