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起点)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起点)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起点)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起点)培养方案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司法部法规教育司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四日下发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南京大学的具体情况,特制定“南京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标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其目的是为实际部门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依法治国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专门人才与管理人才。

完成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学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模范地遵守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

2.掌握较为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法律实务知识,具备法律专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各类法律问题的能力,适应各种高层次法律实务工作的需要。

3.掌握相关的政治、经济、管理、社会、外语、科技、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适应高科技时代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独立从事法律实务和相关的管理工作,达到有关部门中级以上专业与管理职务任职要求。

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阅读法律专业外文资料。

二、培养对象

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身体健康,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生。培养对象必须具备两年以上实践经验,个别成绩特别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可以不受这一规定的限制,直接攻读法律硕士。

三、报名和考试

1、报名资格

符合上述培养对象要求,年龄不超过40周岁,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的考生。

2、考试科目

根据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执行,具体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语(可选考英语或者日语)、民法学、刑法学和专业综合考试(包括宪法、法学基础理论和中国法制史)。

3、考试方式

政治理论课、外语考试必须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民法学、刑法学和专业综合考试为全国联考科目。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方式为笔试。

4、录取

参加国家规定的考试,成绩达到国家和南京大学划定的分数线,经面试合格者,予以录取。

四、学习方式与学制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3年。第一年和第二年为课程学习阶段,分四个学期。第三年为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论文开题、硕士论文撰写及答辩时间。

五、培养方式

1、课程设置按法学一级学科安排。

2、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案例教学方式的运用;加强实践性,以江苏省及南京市法院、检察院及律师事务所为实践基地,将法律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成绩的组成部分。

3、加强教学、科研和法律实务部门三方面的联系,聘请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注重分析、解决实际法律问题能力的培养。

4、实行学分制。课程体系分为四类,即必修课、推荐选修课、自定选修课、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总学分为48学分。

5、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优越性。导师组由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吸收法律实务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参加。

六、课程设置

1、必修课(28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英语4学分

3)法理学3学分

4)民商法学4学分

5)刑法学4学分

6)刑事诉讼法学2学分

7)民事诉讼法学2学分

8)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3学分

9)经济法学2学分

10)国际法2学分

2、推荐选修课(10学分)

1)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

2)中国法制史或外国法制史2学分

3)宪法学2学分

4)国际经济法2学分

5)国际私法2学分

6)司法伦理学(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规则)2学分

3、自定选修课(可选10学分)

1)知识产权法 2学分

2)竞争法 2学分

3)公司法 2学分

4)侵权法 2学分

5)经济刑法 2学分

6)金融法 2学分

7)西方法哲学 2学分

8)证据学 2学分

9)合同法 2学分

10)司法文书 2学分

4、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最终成果为业务工作研究报告,计2学分。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结束前进行。成立由各位导师组成的中期考核小组,分别对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日常行为表现和专业学习情况进行考察,了解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考核小组着重考核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以确定是否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学位论文的准备和撰写——的培养。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反映研究生学习质量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生在中期考核过程中就应当初步选定学位论文的范围,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导师组成员负责审定。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反映研究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内容应当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实务,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案例分析或调查报告。但学位论文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必须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学位论文的篇幅一般不少于2万字。

九、学位论文的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后,论文必须由两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一位必须是校外专家或学者。评阅合格者,研究生方可提请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成员组成,其中应有一至两名实际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根据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要求,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等文献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具体参见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关于调整文科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量化标准的通知》)。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考试合格,按要求发表学术论文,论文答辩通过,且无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南京大学的规定不予授予学位的情形者,可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赵庄小学关于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自查报告

赵庄小学关于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自查报告近日,区、镇下发了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意见的通知,我校一直以来一直坚持零起点教学的精神,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开学对零起点教学的执行情况,制定符合一年级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计划等方面贯彻执行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下面将自查情况作一汇报。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对一年级的新生入学不考试,不选拔的的原则,依据学生的居住地和学生的性别进行规范、合理的编班,杜绝了一年级入学考试分班的现象,同时在市、区教育局下发通知后组织一年级教师教师认真学习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的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深入了解低年级语数教学的内容及要求,防止出现进度过快、要求过高、内容过难。 二、执行课程计划,规范教学行为。 根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与落实的精神要求,我镇要求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全上齐各学科,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格按照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开展教学,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作业管理方面,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可以适当布置口头作业,如读拼音,把课本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条件的也可以是亲子阅读,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加强学生习惯培养。低年级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小衔接,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也要着重培养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主动交流、按时完成作业等习惯,特

别关注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要多给表现机会,多加鼓励和指导。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我镇坚持每一新学年组织教师制定适合一年级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为此我们召开专门的一年级语数教师的教学计划讨论会,从拼音教学的目标、进度和10以内的认识与加减法的教学上组织教师认真讨论,制订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下发到全镇,使全镇小学在零起点教学更加规范,同时教学研究指导中心通过开学初教学调研,深入了解各单位在零起点教学方面的执行情况,并对各学校的执行情况进行通报。 四、学校强化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开学后,我校听课活动向一年级倾斜,关注起始年级的课堂教学情况,督查教师的日常教学内容和进度是否符合规范,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同时,重点对一年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教师的各项教学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进行师生座谈,家长访谈等,真正执行零起点教学。 赵庄小学 2018年10月

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复制”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形似神散”、“虎头蛇尾”的现象,往往是教师上课开始很让人激动,课中是云里雾里,课后感叹“学生会这样回答真没想到”。分析原因,其一是我们的教师已习惯于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牵着学生走,而课堂一旦出现生成,教师就无以应对;其二是教师只注重“搬动”,而不重视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即“学习起点”。把学生带到哪里,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因此,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以及听的课例作如下阐述: 一、教学设计要充分研究学生 教师设计时,我们常常会这样:让学生“知道装不知道,懂装不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起点的分析,所设定的学习起点只是教材的逻辑起点而并非是学生的现实起点。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 1、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分析教材,做到真正的理解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要细致研究知识间的种种联系,把握知识的贯通和延伸。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联系,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它们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以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了解学生的

知识基础是教师准确寻找教学起点的前提,没有系统的教材体系做支撑,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由于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高、面积的相等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析以上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已经对数学的转化思想有了初步的感知——把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知的知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利用转化思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估计猜测学生的认知基础。先估计和猜测学生的认知起点,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上课前不妨先认真考虑以下一些问题:学生是不是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习?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学生出发备课,这是把握起点的前提。 3、重视研究学生的现实基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作为教师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在某些方面教师不知道,学生可能已经对某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甚至了解的很深入了。那时我们设定的认知起点可能不是学生的真实起点,所以在教学设计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多从学生角度去思考,去预设,这样的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 二、找准学生学习起点的策略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起点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起点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所在单位有一女同事,与其母同住单位宿舍,我们下班时间在宿舍听得最多的是这母女俩相互不堪入耳的辱骂。几年后,也是这家人,只不过多了一个几岁大的小女孩(女同事之女),也是在下班时间,只不过主角由二人变成了三人,祖孙三代相互不堪入耳的辱骂这一幕天天上演。由此,我想到家长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很重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学习态度……等起到导向作用。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良好的,即家长与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家长爱孩子,孩子懂得感恩,这样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一定是个优秀的孩子。反之,如果家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批评打骂孩子,家长与孩子之间是互相敌视、互相不信任的,那么家长越努力想教育好孩子,孩子出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只要把孩子心灵的品质培养好了,孩子将来就一定会是有良知的人。孩子也是社会的人,也会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作为家长,我们在他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时,我们总是对他进行正面引导,教育孩子向善,有一颗宽容的心,用“爱”

来观察每一件事,感受每一件事。在家里我们让罗浩洋感受父母及爷爷奶奶为他做的每一件事,让他学会体会长辈对他的爱,并学会回报爱,逐渐引导他认识、体会来自社会的爱,并回报社会。 其次要建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尊心是人的生命之树的大树根,帮孩子建立自尊其实很简单,就是尊重孩子,有话好好说。生活中,关于罗浩洋的事,我们要和他商量,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对他的一些想法加以及时委婉的引导。自信心的培养秘诀就是两个字:鼓励!在罗浩洋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他有闪光点的时候,总是及时表扬,让他树立起自信心,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记得在今年九月,一次他说做一个很困难的数学题,在其他同学花了很长时间还没做出来时,他就率先做出了正确的答案,他感到很高兴。针对这件事,我们就引导他感受学习的乐趣,并逐渐让他感受到“学习上的乐趣是其它乐趣所不能比的,是只能在学习中获得,是不可替代的”,从而激发他自我奋斗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状态。我们在对罗浩洋的家庭教育中,用小事对他进行责任心教育。从父母的责任到他的责任,从学习责任到生活责任,让他认识到关心父母,力所能及的帮助父母及他现在的学习也是他的责任。 第三、加强和孩子的平等交流,做孩子的朋友。现代人有了更多的生活和休闲方式,但是一定要多花时间陪孩子。

20把握学生学习起点

如何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建构主义及《数学课程标准》都充分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都有一定的现实起点,随着信息渠道的拓宽、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视,学生的知识起点同教材编排的逻辑起点很难保持同步。如何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合理处理教材,调整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更新教学理念,深层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进入教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与调整,做到“以学定教”。备课中应多一个重要环节——备学生,也就是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考虑知识内容本身的特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许多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但也得考虑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差距。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积累较为丰富的感知,起点往往较高;而有些内容如“素数”、“合数”等数论领域的概念,我们应该关注逻辑起点。 2、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如家长的文化素养、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家庭条件的优劣等等。重视家庭教育的家庭,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从父母、亲友等处得到新知,使学生的知识准备更加丰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家中有电脑、有较多的课外读物,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多更深的数学知识,使知识准备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宽广性。 3、考虑社会文化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社会文化(包括生活环境)对学

爱,是教育的起点

爱,是教育的起点 毛敏 爱,是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源泉。因为有爱,人类才能战胜一切,得以繁衍生息,绵延至今。 爱,无所不在,它无声无息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而教育,作为人类传传播的智慧,延缓理想的最重要的方式,则更需要用爱来导航,用爱来看君。 中师二年级的一节体育课上,老师曾给我们讲了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起点。“当时,只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很玄妙,但我反复咀嚼思索后却仍不能吃透,只是把它记了下来。 去年的九月,当我很幸运的被分配到这里,以一名班主任的身份与我的学生们朝夕相处将近一年的时间后,我忽然明白了这句话所蕴含着的全部含义:爱心、师爱、关怀、关注、包容………也许远远不止这些。 当我怀着忐忑和胆怯次走进我班的教室时,学生们的目光充满了好奇,询问与期盼,尔后,我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渐渐平定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的日程表从六点一直到晚上他们寝室熄灯后。很辛苦,但值得,一闭上眼,我就能看到学生们那满含祈盼的目光。它让我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斗志与信心,

也许,这就是爱的力量。 说实话,当初为人师的激情和新鲜感,在日常繁琐事务中渐渐褪去那绚丽的色彩后,我心里确实打过退堂鼓,是平淡和单调勾起了我的厌倦,尽管它只在我的心头作了短暂的停留。但当我冷静下来,并把那个浮躁的我咒骂了若干遍后,我又变得和从前一样了,一样的生气勃勃、斗志昂扬。 因为我爱所有的学生,在我的眼里,他们都是一样的,没有丑小鸭和白天鹅之分。有时候,在班上看着他们嘻戏玩耍,听到他们的笑声,我也会很快乐地融入到这片欢乐的气氛当中。 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爱心也得到了回报,他们都能在这个班快乐地成长,学习。并都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他们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端正,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劳动积极。至今,我还收藏着那封余志刚同学给我的一封信,有句话是我印象最深,并且带给我的震撼远超过了几年前看《泰坦尼克号》的感党。上面是这样写的:“老师,你很棒,我相信,只要是您带过的学生,一定都会成为英语大王的。”这对我是多么大的一种鼓舞啊!有生如此,师复何求! 此时,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纯洁滚烫的赤子之心令我深深地感动着,我问自己你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你的工作真的到位了吗?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述评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述评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等教育公平的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描述、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状况。由研究现状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有待向微观层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有待向高等教育系统中部方面扩展研究,有待发展高等教育公平的保障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并且要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公平;研究成果 一、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现状 1.高等教育公平的涵研究 我国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公平涵的把握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现代教育公平理论的观点,在教育公平涵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分析最后得到各自对高教公平涵的看法。他们的观点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点。既有平行的观点、包容的观点,又有交叉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均等,包括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也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高等教育过程的均等和高等教育学业成功机会均等。国学者们普遍认同这一观点。[1]主要代表人物有东平、志忠、德广、兴等。 (2)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产品)分配的合理公正。一是社会公平,它以“平等”为核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实行

均等无差别的分配,主要表现在公共教育领域;二是市场公平,它“以不平等”为核,体现市场价值规律的要求,是对教育资源实行不均等、有差别的分配,主要表现在非公共领域或半公共领域。[2]这种观点允许个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这就承认了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对性。 (3)高等教育公平是对高等教育现象的评价或价值判断的合情合理,代表人物有应强。[3]该观点认为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追求高等教育公平应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基本的价值选择。 2.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情况 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描述中,有的学者认为从纵向比较,我国高等教育更加公平了。但从横向比较,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公之处。[4]另外,还有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描述为,城乡差距有所改善,阶层差距正在凸现,少数民族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高校资源分配和分布的两极分化,高中教育成为教育公平新的瓶颈。[5]珏认为从就学机会增加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公平状况是有所改善的,而资源的不足又衍生高等教育新的不公平问题。[6] 总之,学者们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判断,大部分的容是一致的,即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分享高等教育资源及其服务的人群比例不断扩大,有效推动了教育公平化进程。但从横向比较方面看,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不

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

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王惠艳 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直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选用他们熟悉的素材、喜欢的素材、容易理解的素材,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学情分析】 经课前调查,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并不陌生,甚至好多孩子背诵过乘法口诀甚至背得比较熟练,但对于乘法的读法并不准确,对乘法的意义了解的也不深入,再有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乘法?乘法是怎么产生的?学乘法有什么好处等等是不清楚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来了解乘法的含义和学习乘法的意义。另外丰富乘法的素材,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处处有乘法,了解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十一黄金周你们都去哪玩了? 生1:我去大连玩了。 生2:我去了泰山。 生3:我去了北京,看到了故宫。 师:看来同学们都能够利用短暂的假期亲近自然,开阔视野。有一群小朋友他们利用假期时间来到了游乐场玩得也非常愉快,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你都看到了哪些游乐项目? 生:我看到了摩天轮、小火车、还有过山车。 师:在游乐场里有没有数学问题呢?快跟你的同桌数一数每种游乐项目上都有多少位小朋友?想一想你是怎样数的? 生1:摩天轮上面有20位小朋友,我是4个4个数的一共20位。 师:你数了几个4? 生1:我数了5个4。 师:加法算式是?(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4+4+4+4=20) 师:谁愿意像他这样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一年级实施零起点教学实施方案

一年级实施零起点教学实施方案

“一年级实施零起点”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严格落实上级规定: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防止出现盲目追赶进度的抢跑现象对学生的正常学习带来冲击,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一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严格实行等第制。为了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特制定学校执行“零起点”教学实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 执行“零起点”教学,调整、完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方案,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学习方法的习得,让学生学会学习。经过开展新生培训活动、新生的全覆盖的家访、一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常规教学研究课、入学准备综合展示活动等环节,加强一年级新生的行规导行,指导学生迅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根据教体局组织的培训,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同时根

据学校实际,组织一年级教师开展专题培训,特别是对一年级准备期教学要求进行解读学习,剖析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学及评价要求——基于标准把握要求有效落实”的语文一年级教学目标及评价要求,并根据学习培训作出反馈、分析、研究,制订实施方案。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法规范教学 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一年级学习准备“综合活动”实施方案》,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1、强化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设计的研讨,活动方案的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她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内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她们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一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备课要求:要凸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在备课中顾及学生的情绪、兴趣,注重活动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区别

读懂学生――从关注学生的起点开始-2019年文档

读懂学生――从关注学生的起点开始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能让学生亲近我们就是我们教学成功的法力,而心灵的相通是要以读懂彼此为基础的。读懂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前提,只有读懂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才能真正发挥我们教育的优势。 在一次绍兴市领雁工程的脱产培训实践中,教研院推出了领雁工程学员的课堂展示活动。我所在的鲁迅小学实践组也推出了两堂课,为了更出色的上好这两堂课,我们进行了分头试教,由于我们同一个学校的蒋月红老师也要上课,我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她一起磨课的一员。 蒋老师上课的内容是六年级《常见的量》的复习,在秀水小学展示的那一天,她所讲的课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也有其不足之处:“蒋老师在梳理过程中,有扶到放,教给学生自主整理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但没有想到,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没能在同桌合作的前提下,将自己选的一类量整理完成,都出现了没写全的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蒋老师不得不沉下来,将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弄明白了在继续下面内容的教学,因此花了很多时间。在这节课之前如果我们能做一下课堂前测的话,可能老师在设计教学时会更多地考虑孩子的起点问题,效果自然会更好。” 回想蒋老师的前三次磨课的经历,更加证实了关注学生的起

点是多么的重要,作为老师真的要做一个有心人,去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起点。第一次和第三次在鲁迅小学展开的,同样是第二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原来,鲁迅小学的孩子在整理的时候,在整理完常见的量的同时,课堂上还纷纷提出了不常见的量,有些真的我们老师也搞不清楚,但孩子们提出来了,在课堂主干上生出了许多的枝丫,而花了时间。第二次试教是在镜湖小学展开的,同样的环节,自主整理,该出来的也出来了,也没有出现不常用的,也有遗漏的,但不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应该的状态”,也要重视学生“现实的状态”。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好心人”,更要做学生学习的“有心人”。读懂学生很重要,让我们读懂学生,从关注孩子的起点做起。 通过观摩人家的课堂教学,也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真切地感受到在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时,自己也老犯考虑不周的错误。由于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而老师以试教中出现的问题不断重复在另一个班级学生的身上,自然使得自己的教学失去了生长的土壤。而且实际教学中固守教学预设,不能敏锐地把握学生学习起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教学中一度成为了无味的“咀嚼”。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呢? 了解学生,对症下药,是抓好教学的前提。俗话说:知己知

(完整版)马小零起点教学方案

马家湾中心2018年第一学期一年级 “零起点”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潜江市教局规定: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即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我校特制定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实施方案。二、工作思路 实施“零起点”教学,学校做好一年新生的入学准备工作,注重对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通过开展一年级任课教师的专题培训、签订一年级学科教师“零起点”教学工作承诺书、常规教学研讨、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新生入学教育及入学准备活动等形式,让“零起点”教学落到实处。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实施零起点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准备期教学,要求进行解读学习,剖析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学及评价要求——基于标准把握要求有效落实。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法规范教学

把规范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指导意见》要求,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一年级学习准备“综合活动”实施方案》,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让学生喜欢学习,增进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益 1、强化校本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设计的研讨,活动方案的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经验,设计出丰富多样、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内容。严格按部编教材实施教学,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兴致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一年级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课程实施,集体备课,认真上课,做到专课专用。 3、开展一年级课堂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教学活动,通过引领、模仿、实践等环节提升教学实效,并以参与式研讨为主要形式集中和分学科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在体验互动中切实提高教师实施“零起点”教学的能力。 (四)试行校本作业研究,减轻学生负担 从一年级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习惯养成出发,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从形式和内容上适合学生的特点,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不搞机械的重复操练,提高课堂教

教育起点公平:解决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重点

排烟防火阀https://www.sodocs.net/doc/718419758.html, 摘要:在我国大力倡导社会公平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对实现社会公平具有基础作用,而教育起点公平又是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基石。将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对教育公平的内涵、结构、特性进行阐释,并结合当前国情分析得出教育起点公平是现阶段解决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重点,最后从教育资源配置 的角度提出相关解决教育起点公平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资源 1理论依据 1.1教育公平的概念及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能够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的概念,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哲学等进行多元化审视。就教育哲学而言,教育公平问题有以下丰富的内涵。 首先,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社会阶层、人口发展等外部因素影响与制约。因此,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任何国家都存在教育公平问题,即使美国——世界上头号教育强国,目前都没有真正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又因为教育公平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紧密联系性,其解决刻不容缓。 其次,教育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教育公平不等于绝对的平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的不公平因素存在,绝对的教育公平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重视我国的基本国情,重视城乡、区域间的巨大差异,换言之,即要注重教育公平问题中 的起点(机会)公平。 第三,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任何时代,公平的状况都只能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价值体系相适应。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呼吁“共同富裕”,主张先富带动后富,而政治制约着教育,全中国的教育投资主要发展了东部地区,之后,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将主要力量集中到中部崛起,提出城乡建设一体化,教育的中心转而又致力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开始关注教育起点公平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我国将努力由教育大国变身为教育强国,这也引证了教育公平问题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纵观世界,同样,发达国家随着资本主义民主化和公共教育大发展,将教育公平注重起点和过程公平转向注重与教育质量紧密相关的学业成功机会均等的结果公平上来。 从教育公平的概念和内涵我们不难得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阶段,生产力相对落后,不能效仿发达国家跳过解决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转向注重结果公平,而应该在民主化进程和公共教育大发展的时代,立足我国国情,理清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深入了解教育公平本身的相对性和动态发展的特点,将解决教育起点公平问题作为解决我国当前教育公平问 题的重中之重。

以学生为起点的教学

对“以学生为起点的教学”的理解及其具体做法 我认为“以学生为起点的教学”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教师做足了前测,了解了学生的起点再针对性地后教。 如在教学人民币时,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已经基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我就直接出示情境问题:用一张五元可换()张一元;一张十元可换()张五元或()张二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兑换和选择简便的方法。 再如《十以内数的计算》这一内容,多数学生已经在学前的学习或生活中能够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如果老师不教,学生也会计算,那么学生到底会了多少?他们不会的又是什么?他结合加强法的意义明白算理吗?于是我在课前跟学生进行了一次前测。交流后我发现: 1.大部分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但他们的口算方法较为单一,绝大部分学生的口算方法都是接着数,有的还要完全重数手指,也叙述不清算理,更不会优化算法。从这个角度看,学生虽然会了,但是对口算方法算理的理解还不透彻。

2.他们对算法的掌握是零散的,在应用上也是单一的,往往不关注与加减法含义的联系,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上,更是他们所欠缺的。 综上所说,学生会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认真思考,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教学问题。备课时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考虑:1.不能就计算而讲计算。 学生既然课前就会算了,说明他们具有相关的经验,所以本课首先要帮助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加减法的意义入手,理解为什么用加法或为什么用减法?并且还要能根据情境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为此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运用迁移规律,在出示例题前,有意复习五以内的计算,充分激活学生口述算理的经验,同时把这样的方法迁移到例题中,引导学生将他们的方法进行交流,并他们深入探究其中的道理,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方法,开拓思路,丰富算法,有效选择。

把握好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

把握好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问题。 (一)、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二)、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

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 p Li Yanfang1.2 (1.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2.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45001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airness has become increasing severe. The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fairness, conclud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fairness in China,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positiv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fairness; positive countermeasures 1 教育公平的含义 作为人类的一种教育理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尤其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产生了一些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作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及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客观的看待问题,正确分析原因,采取积极的对策,最大限度的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2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高等教育公平的范围似乎比从前扩大了;但过去的一些隐性问题却在高等教育领域日益突显。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平现状并不乐观。首先,从教育起点的公平来看,不同区域,社会不同阶层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从教育过程的公平来看,地域间、各等级高校之间以及受教育个体间由于经济差异影响,受教育条件相差悬殊;从教育结果看,教育投资回报低,教育结果的公平受到质疑。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教育公平问题,但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则不尽相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发言稿

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发言稿 2013年,教育部提出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零起点”教学。所谓“零起点”指的是学生在入学前,未参加过校外形式的辅导学习,小学一年级从零开始进行学校正规教育。零起点”教学是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也是回归教育本真的一种表现。“零起点”教学不仅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体现,更是一种“慢的艺术”。 “要在学生适当的时候做适合的事情,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新教材就充分体现了“零起点”教学的要求:第一册识字量由400减少到300,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新增“快乐阅读吧”和“和大人一起读”。两个栏目主要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语文园地新增“书写提示”。写字是有规律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写法,笔顺都有自己的规则。新教材要求学生写字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些字的写法。部分课文被替换,新增儿童诗,例如台湾作家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选入,这些名家名篇都很经典,而且文字少但意境不少,适合一年级孩子理解。口语交际不光是听和说,还要发挥想象力。新课本的“口语交际“栏目,不是新增的,但内容有些变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传话游戏” 在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指导学生写字,写在田字格制定的位置美一笔都按课本要求写,使孩子养成“一寸、一拳、一尺”的好习惯,保护好眼睛,保证身体骨骼的健康发展。关键

是握笔姿势,有些同学在幼儿园已经形成错误的握笔姿势,改正起来就比较麻烦,我就在每次拿起笔写字时都和同学们念儿歌:“一指二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指在里藏着。” 2、让孩子多读,多听,多拼读,形成语感,掌握拼读方法和技巧。识字认识255个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具体方法是:把自己认识的字做成字卡,课堂展示,看看谁的字卡多,谁认识的字最多。 3、引导同学们阅读汉语拼音读物、配套的阅读课外读物、连环画,认识路边广告语等。向大家推荐了《可爱的鼠小弟》、《大象舅舅》等绘本读物和杨红樱系列丛书。 4、口头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我要玩,妈妈,我想去玩),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5、多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家校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他们。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努力使课堂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用心关爱教育学生

用心关爱教育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作为一名有责任心有爱心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纯粹的传业授教,也不是专注培养一小部分优秀学生群体,更注重的是学生心灵的成长,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教育需要用心,教育需要爱。 关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教育不是教育。教师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学生,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欣赏学生的优秀品质,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相信学生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真诚 真心为学生考虑、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教师,也一定会尊重学生的个性。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学生如黄沙、如绿叶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有责任了解学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3 . 宽容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错误面前,先进生总容易得到教师的宽待,而面对个性比较强烈的学生,教师也不要气馁,要有针对性地想方设法进行解决,因材

施教,正确引导,小心翼翼地去启发、教育。没有抱怨责备,没有讽刺挖苦,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你真切的关爱 学生是成长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出错。面对错误,要给学生改过的机会,要相信学生有改正错误的决心与能力,相信他们在错误中能够总结经验,得到成长。在错误与危险面前,教师要关心、保护好学生,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用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在课内课外教师要多观察多发现学生的特长,在合适的场合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表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支持的行为,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你对他的每一次认可,都是对他最大的鼓励,是他前进不懈的动力 以细水长流的爱心去呵护关爱学生叛逆个性,用包容宽大的胸怀来感动融化学生的敌对情绪,用真诚来维护学生的自尊,信任他们。相信你也会看到学生们绽放出的甜美笑容 注意事项

学生学习起点之我见

学生学习起点之我见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总会有一种“形似神散”、“虎头蛇尾”的感觉,往往是我们讲课时很让人激动,课中是云里雾里,课后感叹“学生会这样回答真没想到”。分析原因,其一是我们的教师已习惯于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无准备的学生,牵着学生走,而课堂一旦出现生成,教师就无以应对;其二是教师只注重“搬动”,而不重视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即“学习起点”。把学生带到哪里,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因此,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一、教学设计要充分研究学生 设计时,我们常常会这样:让学生“知道装不知道,懂装不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对学生起点的分析,所设定的学习起点只是教材的逻辑起点而并非是学生的现实起点。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 1、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我们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分析教材,做到真正的理解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要细致研究知识间的种种联系,把握知识的贯通和延伸。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联系,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它们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以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教师准确寻找教学起点的前提,没有系统的教材体系做支撑,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 2、估计猜测学生的认知基础。先估计和猜测学生的认知起点,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上课前不妨先认真考虑以下一些问题:学生是不是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习?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学生出发备课,这是把握起点的前提。 3、重视研究学生的现实基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作为教师不可低估学生的能力,在某些方面教师不知道,学生可能已经对某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甚至了解的很深入了。那时我们设定的认知起点可能不是学生的真实起点,所以在教学设计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多从学生角度去思考,去预设,这样的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 二、找准学生学习起点的策略 要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所收获,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学习起点。什么是起点能力?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要的因素。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如何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呢? 1、教学前测。如果说估计猜测起点中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一种内在思考,那么要想真正把握学生学习起点不能仅仅依靠经验,必须借助外在的教学行动来实现----即教学前测。 通过前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找准学习的起点,再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为自己的再教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2、教学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学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找准学生的原始状态,进而不断提升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 3、暴露学生的思维。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何况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在课堂上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作为教师课堂上应尊重学生,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从中暴露学生的原始认知知识体系。

社会阶层固化对教育起点公平影响的研究 2 (2)

我国社会阶层固化对教育起点公平的影响 李梦霞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15级教育管理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社会阶层差异越演越烈,出现了“富二代”、“官二代”、“农民工二代”等时代特有的概念,社会上一些财富和资源趋于统一和固化。同时由于贫富悬殊社会底层向中间阶层以及更上的社会阶层流动的难度加大,出现“社会阶层固化”现象,导致社会矛盾突出。受教育机会均等一直是被大家所关注,尤其是教育起点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社会阶层固化所导致的教育起点不公的现象日趋严重。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本文拟从社会阶层固化的角度对教育起点公平进行分析,并提出见解,以期对教育进行改善,促进教育起点公平。 【关键词】社会阶层固化;教育起点公平;影响;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处在一个长期变革的时期,社会转型是一个急剧变动的过程,各种变动将引起社会各种问题,例如:出现了愈演愈烈的“二代”现象、“拼爹”行为、农民工子女入学和异地高考不公等问题。可见,多种社会阶层的存在以及阶层固化在我国已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现实问题。因为教育起点公平是最基本、最起码的公平,即“底线公平”,它直接决定了个体在进入教育机构受教育后个人能力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由于阶层固化导致各个阶层在社会资源占有的巨大差异,财富都不同,社会各个阶层的子女在受教育的起点阶段、过程阶段和结果阶段也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然而研究阶层固化对教育起点公平的影响,使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对于教育改善和促进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 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层则是指出身于不同阶级的人,由于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例如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分子,同一阶级里因社会经济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层次。所谓的“阶层固化”在社会学研究中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各社会阶层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社会阶层固化”是指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社会流动受到阻碍,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被堵塞,他们看不到未来向上发展和替身的希望,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目前“社会上的机会越来越少,低收入阶层通过自身努力跃升为中产阶层,中产阶层跃升为富有阶层的机会越发渺茫”,“各个城市的蚁族,农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