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运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运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运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运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第六单元第1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黎细玲

知识点运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分解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

评价要求掌握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典型例题书本P77页的例题4

教学例4

一、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例4主题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你用三句话说一说吗?

2、问题解决的三步骤

(1)知道了什么?小明说:“有3人折小星星”,

小红说:“每人折6个。”问题是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2)怎样解答?

小明用加法解答:6 + 6 + 6 = 18(个)

小红用列表解答:

人数 1 2 3

星星

数数

(3)解答正确吗?——让学生检查解答过程也可以吧6个蓝色的和6个黄色还有6个绿色的数一数就知道是18个。

口答:他们一共折了()个小星星。

2、指名学生完整把例4读一读。

3、小组把例4读一次。

例题起点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的策略和连加的计算方法。

例题生长

能运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

常考题型 1.参考书本P77页做一做

题组训练方式及反

馈形式

功能

一、基础练习

1、35 +7 () +7 () +7 ( )

18 +9 () +9 () +9

( )

2、完成书本第77页做一做。

二、对应练习

1、完成书本第7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

成,再集体评

讲。

学生独立完

成,再集体评

讲。

学生独立完

成,再集体评

讲。

要求不计算直

提高同数

连加的计

算能力。

巩固问题

解决的方

法。

巩固计算

方法,提

高运算能

力。

培养初步

的推理能

力。

每箱牛奶有20袋,3箱一共有多

少袋?

1、

有4朵红花,每躲6片花瓣,一

共有多少片花瓣?

①用加法计算

②用列表法计算

朵数 1 2 3 4

花瓣

数数

三、变式练习

1、请你做小老师,下面的算式对吗?

对的打√,错的请改正。

小东、小红、小华3人做口算题,

每人算9道,一共算了多少道?

3+9=12

接比较大小。

学生独立完

成,再集体评

讲。

小组讨论完

成,教师巡视

指导,再指名

汇报。

进一步熟

练解决问

题的方

法。

培养思维

的灵活

性。

2、请选择正确的答案,把答案序号

写在()。

有3筐节瓜,每筐8个,一共有

多少个节瓜?

A、3+8=11(个)

B、8+8+8=24(个)

C、8+8=16(个)

三、拓展练习

++=12

=()

++=10 =()

1、

24 +8 () +8 () +8 ( )

2、

有3束气球,每束4个,一共有

学生独立完

成,教师批改

反馈。

巩固解决

问题的方

法。

多少个气球?

3、

有3朵七色花,每朵有7片花瓣,

一共有多少片花瓣?

第六单元第12课时课型:练习课备课人:

知识点运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练习课

分解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

评价要求灵活运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典型例题书本P79页练习十八的相关练习

例题起点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的策略。

例题生长

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过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常考题型参考书本P79的第1题

题组训练方式及反

馈形式

功能

一、基础练习

1、25 +5 () +5 () +5

( )

24 +6 () +6 () +6

( )

2、完成书本第79页第5题。

二、对应练习

1、

有4串葡萄,每串6颗,一共

有多少颗葡萄?

①用加法计算

②用列表法计算

串数 1 2 3 4

萄数

2、

有3筐节瓜,每筐8个,一共

有多少个节瓜?

三、拓展练习

++=12 =

()

++=10 =

()

开火车完成。

用“找朋友”的

游戏形式进行

口算。

学生独立完成,

再集体评讲。

让学生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解

决问题。

小组讨论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

再指名汇报。

提高同数连加

的计算能力。

提高口算能

力,同时渗透

等式的概念。

掌握同数连加

解决问题的方

法。

巩固同数连加

解决问题的方

法。

培养思维的灵

活性。

有5串果子,每串4个,一共有

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批改反馈。

巩固解决问题

的方法。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继续教育张银发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赵文娟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 )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Do you believe…? We learn to read by reading.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your knowledge of a foreign language is to go and live among its speakers. The next best way is to read extensively in it. 阅读是读者从语篇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著名语言学家 Christine Nuttall认为,作者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编码,形成语篇,读者再把语篇解码,获取信息。 阅读活动各环节的设置应注重其心理效应、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语篇的整体性。 阅读是读者与文章的交互过程。 传统观点认为阅读就是要从文章中获取信息,了解文章的内容就是达到了阅读的目的。然而现在语言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看法。“ 阅读是一个语言心理的猜测过程” ( Goodman )。读者在对语言层次的词语进行解码的同时,也在运用自己的知识(事实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关阅读材料话题的知识、文章结构组织的知识、情景上下文的知识等)对文章的下文进行预测,阅读检验自己的预测、修订自己的预测、进行新的预测…… 整个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与文章的交互过程。 只有当低层次阅读和高层次阅读共同作用时,才能实现流利阅读的目的。这样的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也正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

阅读教学的定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英语课程标准》,第 9 页) 英语课程标准》阅读五级要求: 1 .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 .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5 .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 .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 5 万词以上 ,累计 15万字。 阅读教学的目的 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取信息,得到感知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案例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生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答:这个现象说明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作学生的知心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的统一,应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落后生、差生,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要扮演高高在上、遥不及的“老师”。 案例3: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谢海涛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孩子的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学生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爸”的想法。另一方面,即使教师在家长会上以表扬学生为主,但多数家长回家后只表扬孩子几句,剩下的又是一顿“臭批”。在学校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教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全班学生,第二天教师问学生,谁在家长会后得到了家长的表扬,举手的只有两名学生。 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家长会?如何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新契机?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会后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答:(1)举行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征求家长意见、表扬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家长会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Topic: My family Teaching aims: 1、Learn these new words and phrases: university, nature, Beijing Opera, be fo nd of , be strict with,How happy we are! 2、Can understand and read this passage by themselves. 3、Can talk about their own families with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Teaching Steps: 1、Sing a song: ‘If you’re happy’(Ss sing the song and do some actions) (借助歌曲开始课堂教学,活跃气氛。同时选用与本课内容紧密结合的歌曲,也为新知的呈现埋下伏笔,自然导出How happy we are! ) 2、Free talk: Hello,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can you do? W hat do you like? (I like…) I see , you are fond of… Teach: be fond of ( on—fond---be fond of ) What are you fond of ?(I’m fond of…) (采用Free talk的形式,其目的主要是以旧引新,在相互问候的同时,自然的引出新知,体现教学的无痕。) 3、Presentation: (1)介绍father ①.Look , this is my father. Guess, wh at’s he fond of? He’s fond of cars.(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②.Every week he drives his car to Shanghai, because he works in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Teach : university(unit---university),read the sentence. ③.He’s a teacher. He teaches English. (Ss read a fter the T) (媒体呈现图片及句子)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_6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凤、凰、恩”等12个生字;会写“龙、柏、泼”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结合插图学习课文。 4、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 5、有兴趣了解各民族的节日。 【重点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教具准备】 1、泼水节的录象。 2、教师用没有拼音的词卡字卡。 3、挂图。 【教具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录象导入 (4′)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跟着电视机镜头去跟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吧!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3、学生主动。 4、说是啊,在录象中大家看到了傣族人民过节的时候,穿上了最漂亮的民族服装,跳着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每年的泼水节都十分热闹,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要求:小声地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注上符号。 1、看录象。 2、齐读课题。 3、为什么“难忘”呢? 4、学生自由读。 集中识字(4′)1、出示“我会认”图标: 先用教师的带拼音的字卡学习。 2、换没有拼音的词卡: 拼音都不见了,你们还认识吗? 3、换没有拼音的字卡 词语变成了单个生字,你还能认读吗? 4、同学们真能干,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生字的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并组词语。 2、认读学生读下面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3、学生读生字。 4、⑴我预习了课文,我已经把课文读了三遍了。 ⑵我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咖啡店,我总看到咖啡这两个字,我就认识这两个字了。

⑶我把生字编成小谜语来记,说两个给大家猜猜吧:依山而立(端),因为有心(恩)。 朗读感悟 (14′)1、这么多的生字大家都认识了,那我们就再来一起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 小朋友请你和我们一起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指导读好长句子:“因为……” 2、可以根据情况再让男、女声各读一遍。 3、是啊,“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师生呼应读第三至五自然段:那天早晨……) 4、(指导看插图)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5、通过看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热情洋溢的气氛,同学们我们再来朗读三、四、五自然段吧。大家说说想怎么读? 6、好那,我们就分两个小组赛读吧,看哪个小组读得更好。1、⑴三位学生读完课文: 1、2段一人读;3、4、5段一人读;6、7、8段一人读。 ⑵我知道了,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在1961年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泼水节,所以这一年的泼水节非常难忘。 2、齐读。 3、师生读。

(完整)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中学:王欣平 一、背景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具有规律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这种规律,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相长,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材分析 1、话题:本课时选择的是初二英语课本第四单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的一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Food and lifestyles ”而展开的。 2、内容:这篇文章讲述了很多学生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3、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捕捉细节。 (2)根据图片猜测大意。 (3)引导学生掌握模仿主题进行描述的技巧, 形成根据主题理解文章细节并能分辨是非的能力。 Step 1: Warming–up activities (一)Free Talk: To ask the student on duty to make a speech: “What is my favorite food?” 设计思路: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值日生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和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1.Revise some names of food (Let the students speak freely.)

2. To show the students beautiful pictures of food During the talking,the teacher can write some of them on the Bb, especially some new words: fruit, sweet, bread, meat, juice. 3. To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What is it?”,“Do you like it?” 设计思路:(1)通过感性的图片教学,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相互问答,了解食物的名称,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Discussion : (1)What food can we eat a lot? (2) Do you think … is good for our health? (3) Which is your favorite? 设计思路:通过有趣的话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入正文教学打下基础。最后向学生展示有关食物的相关链接(P67)-- “Healthy Eating”,并让他们参与讨论,知道哪些才是正确的饮食。 教学后记: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1)本活动在设计上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2)能使阅读前的“Warming–up activities”真正发挥“热身”的作用。这就为顺利开展之后的多个活动打下了基础。(3)上课伊始就顺利切入主题,中间过渡自然,言语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Step 2: Reading (一)Listening and scanning: 1. What do students want to be? 2. What do students eat for breakfast now?

48篇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例谈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上海市一位青年教师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

纷纷趴下头来。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案例分析并不注重“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更注重学习者的思考与分析过程。) 二、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师教育理论学习 案例是学校问题解决的源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针对当前教育理论界风行的"浅入浅出"、急功利近,"深入深出"、食洋不犯"浅入深出"、故弄玄虚,以及刻意包装、虚假宣传、浮躁肤浅的不良风气,课题组鲜明地提出,要"深入浅出",返朴归真,坚持深入学校实际,研究现实问题,脚踏实地做学问。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用,分享了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材料 自选阅读材料《the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摘自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Photographic History Museum. (二)、教学课型:(45分钟) 本课是一节基于互惠式教学理论设计的英语阅读课。通过互惠式学习的四个步骤:Prediction; Clarification; Questioning; Summary,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猜测,阅读难点澄清,设计问题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旨在训练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理念和总体思路 交互式教学是一种学生合作互动式的学习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社交互动理论。该教学方法涉及高度的人际互动和合作,学生逐步学会帮助同伴构建文本意义。过程包括四步:总结、设问、澄清和预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从旁观者转为表演者。这种学习中的互动可发生在生生之间,也可发生在师生之间。例如总结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文本中最重要的信息,主题和观点识别、释义、集合、整理成为更清晰和简洁的表达。而澄清这一步可以让学生对于不清楚的难点疑点做一弥补和加强。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篇阅读材料摘自一篇讲话稿,是对中国劳工对于美国大陆铁路建设的贡献的肯定和赞扬。结构上看,有一条比较清晰的时间轴,按照缘由、过程和结果的顺序。从文体上来说,这篇演讲稿中记叙描写的部分很多。内容上看,文章涉及到历

史背景,文化背景,学习这篇文章,需要学生提前对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意义。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的阅读。 (五)、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a. 让学生认识了解美国第一条跨大陆铁路的历史及其重要意义; b. 让学生学习并了解中国劳工的贡献; c.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 通过历史背景介绍引入话题; b. 通过预测,知识点讲解,小组讨论,总结复习四步进行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掌握内容,升华知识点和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 学习并欣赏中国劳工的勤劳、坚韧; b. 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忧国忧民意识和爱国之情。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美国大陆铁路修建的重要意义; (2)理解并认识中国劳工对美国铁路行业的贡献并学习他们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 (七)、教学方法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举例(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举例(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教材解析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l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课文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共有8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了l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日子,因为敬爱的周总理要和他们共度这个欢乐的节日;第三自然段写了傣族人民热烈欢迎周总理的盛况;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周总理身穿傣族服装,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互相泼水祝福的热闹场面;第七、八自然段则直抒胸臆,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了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永远难忘。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喜庆、祥和,人物栩栩如生。图中周总理身穿傣族人民的服装,笑容满面地端着银碗,正在向人们泼水、祝福,周围的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l5个生字,教学时教师可根据生字特点,从读音、字形、字义方面分别给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驶、盛、祝、寿”是翘舌音,“踩、族”是平舌音,“龙、容、康”是后鼻音,要在认读时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盛”是多音字,本课读“chénɡ”,意思是把东西放进去,读“shènɡ”时是茂盛、兴旺的意思:认读时,可以出示两组词语引导学生据词定音:茂盛、盛开、丰盛、盛大;盛饭、盛满等。 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泼、踩、敲、驶”都是形声字,且都表动作,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可以出示“龙船、银碗”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泼水节的习俗,如:互相泼水、赛龙舟、跳象脚鼓舞等。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案例(1)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教案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既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阅读能力也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所以阅读课在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怎样上好阅读课成为英语教师教学中的关键。以下根据自己近些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究和分析。 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Presentation(导入)——skimming(粗读)——listening and reading(听读)——scanning (跳读)——intensive reading(细读)——retelling(复述)——discussing(讨论)——writing (写作)——summary(小结)。 初中英语人教版九年级Unit 12 Section B 3a Step 1:Presentation(导入)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法国的风俗,所以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因为语言差异所产生的误解的笑话导入,以此引起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Step 2:Skimming 这一步是为掌握文章大意而进行的阅读,要求学生读后概括文章的大意,并且设计一些简单的问句让学生进行回答。 What does Wang Kun do? Where is she now?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Step 3:Listening and reading 让学生边听边读,并且在听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子。并且进行解决,扫除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部分障碍,但要注意知识点的讲解要尽量简练,并且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Step 4:Scanning 这是一种为寻求特点细节放弃大部分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某几点的阅读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跳跃式的阅读,找出问题的主要信息。在此环节中提醒学生不要逐词逐句看课文,要讲究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此期间老师要出示以下问题:How many table mann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 What are they ? be supposed to do be not supposed to do Step 5:Intensive reading 仔细阅读文章,要求学生从细节处把握文章,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便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此环节中,要求学生各自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然后与同桌或同组同学合作解决疑难点。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出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Why was Wang Kun nervous before she arrived in France? 2、Why did she have no reason to be nervous? 3、How has her French improved? 4、What is one particular challenge she is facing?

教育案例分析题

教育案例分析题 案例1 :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王老师走出了教室。 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王老师的主要错误有:(ABCD) A.他推卸了教师管理学生的应尽之责; B.他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将赶学生出教室; C.他违反了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的原则而对学生呵斥; D.他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 E.他重智育轻德育,只教书不育人。 案例2:某中学的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都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够帮助自己。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取权呢?于是决定试一试。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莉莉同学作了一次长谈,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下一周,由郑莉莉同学当班上的“兼职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 让学生“兼职班主任”说明了于老师:(ABCD) A.信任学生 B.为了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 C.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 D.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班级工作的积极性 E.工作具有开拓精神 案例3:某初中学生马超,学习成绩不好,也不好好遵守学校纪律,是学校出名的“双差生”。一天,他在玩足球时,故意将学校一盏价值800多元的吊灯打坏。学校在查明情况后,根据学校的纪律管理条例,对马超进行了处理。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给与纪律警告处分; B.照价赔偿损坏的吊灯; C.罚款300元; D.通知家长到校写保证书,保证马超今后不犯类似的错误; 案例4: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 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下面对吴老师的做法评析正确的是:(BC)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2)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4)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 “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 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3)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1)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4)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四、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案例 一、设计思路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一节课的课型是什么,教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完 成学习任务。但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践操作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 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教材分析 1.本模块及本单元的题材内容 本模块以天气为话题,让学生学习听天气预报,学习使 用描述天气状况的相关词汇和语句,学会根据天气情况为他人提出建议并给出原因。本模块的语言重点是对可能性的表述和动词不定式的应用。语法重点是正确使用情态动词may / might。本模块的第二单元是一篇阅读材料,以美国的三个城市为载体,介绍了去美国游玩的最佳时机,并阐述了理由。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对目标语国家的地理环境及天气有所了解,开阔其视野,从而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既可学习语法,又可培养阅读和叙述能力。 三、教学思路及过程

围绕2010年研究主题《英语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研策略》实验研究情况,本学期开始我们学校积极探索预学案教学,针对英语学科的特点,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 unit 7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一、 pre-read(目的在于熟悉话题,预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激活相关语言) what does etiquette mean? look at the picture on p58. how many rules of etiquette can you see being broken?(你能看到多少条礼节规则被破坏了?) make a list with your partner. e.g: don’t talk loudly in public. 二、listen to the tape and pay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听录音,注意语音语调,突出重点词语。) 单词/短语: at first in public 扑灭咳嗽亚洲的批评 三、read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s.(快速阅读,了解大意,掌握阅读策略,跳读,掌握基本信息) true or false 1. etiquette is a normal and impolite social behavior. 2. etiquette is the same in every culture or in every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银川四中邵芳 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阅读一篇文章不是单纯为解决某个语言或是回答几个问题而进行的,通过阅读课,教会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与交际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现在我以七年级英语上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第四课时Section B 2a-2c,这篇有关体育用品收藏和表达某项运动项目看法和喜好的阅读内容为例展开说明。 教学步骤: Step 1 New Words and New phrases 这一部分可利用课堂的前分钟完成,导入生词,like, love5 play sports, with, (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头脑风暴复习前) classmates, after, class, after class, 面学习过的体育类名词并通过谈论体育运动来导入新的生词,这一步骤旨在激活之前所学知识,为之后的学习作好铺垫;引人学习生词,为后面的阅读教学,扫清生词的障碍。 : Do you love sports? I love sports, I have two basketballs, three soccer balls, one T volleyball and five ping-pongs. So I love/like sports very much. I often play sports ? with my classmates after class. How about you S1:…….. (导入) Step 2 Lead-in教师先谈论体育收藏品并说: 1. I have three soccer balls, a volleyball, two basketballs, five ping-pong balls… But I don't have a ping-pong bat, a tennis bat, a baseball bat… 叫出一学生,然后指着该生说: He has a soccer ball, a volleyball, two tennis balls, three ping-pong bats… But he doesn't have a basketball, a tennis bat, a baseball

教学案例分析题

教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 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分析] 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 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分析] 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经验。 [案例]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 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设计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学案:

(课件出示傣族的风土人情及泼水节活动场面) 师:谁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他们在干什么?(傣族、泼水节)简介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一)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课件出示生字,我会认和我会读,小老师领读。 ②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②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③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④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①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②今年是指。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词语。 ①“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②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 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④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英语阅读理解课目标与任务教学案例

英语阅读理解课目标与任务教学案例 阅读理解课目标与任务教学案例 一、教学课型:阅读课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牛津初中英语9a module 2 Unit 5 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 2.教材处理 Unit 5 的中心话题是电影,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影拍摄,电影类型的有关术语,能根据所得信息完成电 影节放映电影的报告,能讨论不同类型的电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写一份自己喜爱的影星简历和文章。阅读部分是一篇人物介绍,关于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演艺事业及成就。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理解和运用文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学习电影的有关术语及对人进行评价的表达, 学会如何根据时间顺序来描述人的一生。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能形成快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和猜测词意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感受奥黛丽.赫本的事业成就,学习她的无私奉献、乐 于助人的高尚人格。

(4)文化背景目标:了解奥黛丽.赫本的生平,演艺事业及成就。 三、教学设计 1.总体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以“先学后教、逐步内化”为设计理念,笔者采用任务设置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 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2.课前准备 笔者提前一周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分别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利用阅览室和网 络收集电影和奥黛丽.赫本的资料,整理后制成PowerPoint在课堂上做简短介绍。 Group 1: make a list of your favorite holleywood actresses and their main woks Group2: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oscar and Tony award Group3: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audrey hepburn Group4: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audrey hepburn’s films 3.教学过程 Step1. Lead-in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奥黛丽.赫本的照片,然后让各组学生展示预习的成果。 〔设计说明〕 使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课文内容形象、直观、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

教师招聘考试48篇教学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48篇教学案例分析题(含答案) 【案例一】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