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知味 腌笃鲜 走进许慎文化园

知味 腌笃鲜 走进许慎文化园

症的建议。他们开出的药方并不

完全符合大学生的实际,但我觉得至少有三点值得借鉴:

第一,当你下决心摆脱拖延症的时候,不要信誓旦旦地说“今后我绝不再拖延”,而是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为自己确立一个可操作、能接受、好检查的最低目标。比如,你可以说“每天

实践,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爆发力。在平常的日子里,这种爆发力容易被自己忽视,一旦外界给了自己一种压力,或者自己给了自己一种无法改变、无法撤回的压力,这种潜在的能力就会爆发出来,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拖延症虽然常见,但属于一种疑难杂症,至今尚未发现快速治愈的良药。你走进大学校门不久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下了摆脱拖延症的决心。在今后的实践中,你有什么好做法和新感悟,可以告诉我。我愿同你一起探寻摆脱拖延症的办法。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2月18日从枯燥中寻求趣味

——写给李晓青同学的信怎样从书籍中寻找趣味,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寻找启发,感受趣味;第二,边学边用,感受趣味;第三,触发联想,感受趣味。

4

散文

走进许慎文化园

侯发山

一千多年前,一个官职并不显赫,也不曾征战沙

场的人物,凭着他的一部《说文解字》,让现代人借此能够读懂古代,让整个华夏民族在这个文字航标的启示下,承前启后,走向未来。他,就是许慎。

走近许慎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六书石柱广场。六根高约六米的花岗岩石柱排成两行,分别矗立于园区门外广场的东西两侧,上面刻着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理论和字例。还未进园,就已经感受到了浓重的汉字文化气息。

许慎是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经学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思想治天下的汉朝,他放弃所有功名利禄,胸怀国家和民族,以科学严谨的理念和执着敬业的态度,创制了《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创制了540部首,将9353个小篆按部首编排,并逐一释义析形,有的字还有书证或音注,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形制完备的汉语大字典。西欧直到18世纪才有了这种形制的字典,比西欧早了一千五六百年。《说文解字》是文献语言的奠基之作,也是书面语言、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仅保存了先秦的字体和东汉以前的文字训诂,反映了我国汉语词汇的面貌,总结了我国古字学的发展历史,而且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文字学的“文字说理论”。可以说,《说文解字》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也规范了一种文化的框架。

在“叔重堂”展区,透过那些反映许慎一生重要节点的24幅生平国画,我仿佛看到,许慎正伏在简

帛书籍堆积如山的书案上,为弄清一个字音形义的

来历,从天黑坐到了天亮;为掌握方言用字和读音,他跋山涉水,亲临其地……让人对许慎心生敬意的不仅是他的忘我治学精神,还在于他博大的学者胸怀。他作《说文解字》时引经据典,征引文献群书、引通人说多达1300余条。他17次引用恩师贾逵的学说,他不呼名,皆称官职“贾侍中”,表现了他尊师重教的美德。尤其让人敬重的是,许慎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完成书稿后,想的不是稿酬,不是版税,而是让儿子把书稿交给朝廷。最后得到的是四十匹布的奖赏,我想这也是应该的,如果真的要奖赏的话,四十匹布远远不够。

如果没有许慎《说文解字》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先秦的大篆、甲骨文和钟鼎文以及战国时的古文。孙里衍在《重刻宗本说文序》中曾说:“五经文字毁于暴秦,而存于《说文》。《说文》不作,几乎不知文艺;文艺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复识,五经不得其本解。”因此,历代学者评价他的功绩“可比孔子,可比周公”,并尊其为“百世之师”“儒林所宗”。清朝光绪年间,为了表彰许慎,大学士九卿会同礼部曾经奏请皇上“准以汉儒许慎从祀文庙”,河南省学政又批准郾城县建“许南阁祠”。春秋两次致祭,还行三跪九叩之礼。据说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为他读了《说文解字》。一部书,架起了连接古今的时空隧道,让今人能沿着这条隧道走向不可知的未来。许慎的著作和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因其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

字圣。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宋均芬说:“许慎不仅仅只属于中国,他应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人。”文怀沙说:“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充满敬意,同时也深感许慎的《说文解字》更是文化精髓。中原文化是母亲文化,要认识中国,先要认识河南。河南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医学家张仲景、文字学家许慎等,如今更是英雄辈出,是一个了不得的地方。许慎将散漫的文字体系化、规范化,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仅河南人要为家乡自豪,所有的中国人都要为中州厚土骄傲,因中州之中有许慎而自豪。”

许慎文化园是多元文化的结合体,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彰显出儒家文化思想和科举文化的价值。如在墓冢保护区东侧的“字形解义”景观小品,沿园区环路立五块自然石,分别刻写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并加以解释。让我感兴趣的是,每块石头对面有一个对应的雕塑故事,与仁、义、礼、智、信相对应的是“岳母刺字”“桃园结义”“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南门立木”,这是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提炼,让游客在休息的同时,有所收获。

陪同我的漯河作家李锐说,每年高考时节,总会有些学生到这里拜一拜。这话从“魁星亭”那些一条条飘浮的红带子上得到了印证。随同的另一位漯河作家王学儒说,他们拜的可不是迷信,而是精神力量,想要从许圣人这里得到些精神支持。王学儒的话我深有同感,先贤对学问坚守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追随。

随笔

桑梓情

王镜宾

老城有桑树,树龄几十年,它锯齿状的椭圆形树叶婆娑,春末夏初一树黑红色的桑葚,食之甘美,酸甜如草莓,汁浓过咖啡,让人感受到岁月沧桑。

桑树旁边有梓树,它的树干、树叶外形酷似梧桐,春末夏初开的是一嘟噜一嘟噜淡黄色的小花,和梧桐树紫红色的大花区别很明显,走近它能嗅到浓郁的清香。仲夏收麦时节,它的花朵长成一条条瀑布般的果子,宛如清汤挂面,又像青色的线豆角,一挂一挂分布满树都是,是梓树的满头青丝,和硕大的树叶一起组成葱茏的华盖,令人感叹。梓树的独特风景、突出的个性,让人感受到栽树护树人的艰辛。

桑梓过去被古人称作家乡,它是故乡的代名词,家种桑梓便有副业收入,除种粮、种菜外,家种桑树,桑葚可食用,桑叶采摘下来可养蚕,蚕吐丝,蜂酿蜜,便可以丝织绸,采取蜂蜜可食用可卖钱,农耕时代便有副业收入,这早就写入古代经典《三字经》,让孩子从小学习便知道天道酬勤、勤劳致富、勤劳上进可取功名的基本道理。梓树可为人们夏天遮荫凉,成材后可做家具可盖房,可卖木材,是经济林木。以前,我们这里的桑树较多,树枝可做桑杈,打麦场挑麦秆扬麦壳时用,远近闻名,销向四方。

但到了近现代,我们北方的桑树大大减少了,成了稀有树种,养蚕的人减少了,春蚕“沙沙”吃桑叶的声音远去,春蚕在春夜“吱吱”吐丝声,几乎成了遥远的回忆。现在由于收割机的推广,收麦时同时机器脱粒,不需要人工打麦扬壳了,桑杈就退出了三夏的舞台。梓树因为生长较慢,不如杨树、梧桐速生,栽种得越来越少了,偶尔去乡村见到梓树,不少人会把它和梧桐混为一谈。“桑梓”成了古典汉语中一个词语,淡出人们的视线,退出到古老的乡村一隅。

新书架

《美国种族简史》

廖亦奇

《美国种族简史》清晰地分别叙

述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不同国家的移民,抵达美国之后的融合过程,介绍了不同移民群体曾经遭遇过的关键融合障碍以及各自为了破除这些障碍所付出的努力,对这些群体20世纪后期在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给出了一个历史渊源的解释。

了解美国移民、种族简史,对于认识理解美国当代社会心理甚至经济、政治、外交等多领域的内外政策具有重大意义。《美国种族简史》相当客观地还原了美籍爱尔兰人、德国人、犹太人、意大利人以及亚裔、拉美裔美国人的融合发展,公允评价了各类群体为融入美国社会付出的巨大努力,特别是美籍华人、日本人等群

体曾经遭受过的不公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澄清了长期以来流行于美国及全球各地,有关部分国家移民的不实评价。比如,美籍意大利人一直被贴上与黑手党有关的标签。书作者就此指出,事实上,美籍意大利人与各种族都能和睦相处,这其中包括黑人、华人等更频繁遭遇歧视的种族,甚至因此被美国南部本土白人攻击。而美籍意大利人、意大利社区,犯罪率相当低,且所犯罪行一般是赌博等轻罪。又如,美籍日本人在故国日本和迁入国美国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效忠美国,并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克制力和进取精神,而这正是美籍日本人能够获得美国主流社会接纳的重要原因。

知味腌笃鲜

张凌云

腌笃鲜是江南的美食。在江北老家时从未尝过。记得岳父还在时经常要做一道汤,带着得意的神色,“今天吃腌笃鲜!”想来这腌笃鲜大有些来头,特别是在经济条件不很宽裕时,肯定是作为一道大菜,除了逢年过节办喜事,一般都不拿出来的。

因此岳母妻子她们听到腌笃鲜的名字便会正襟危坐,一脸虔诚地夹菜喝汤。不过说老实话,虽然腌笃鲜名头颇响,我却对其不感冒,不喜欢其味道。而且,总感到奇怪的是,吴文化以甜糯绵软著称,怎么会有这么一道与其文化内旨颇不相符的大菜?硬硬的,咸咸的,汤似乎还有些怪味,谈不上醇正,也并不好喝,我不仅谈不上喜欢,相反很有些抵触,每逢腌笃鲜上来,便要蹙眉叫苦,今晚没啥汤好喝了。

有天网上认真查了下什么叫腌笃鲜。的确,其流行于沪上苏南浙北一带,腌自然是腌肉,笃是指小火慢慢焖笃,鲜是指汤味道鲜。主料是咸肉,通常是咸五花肉,配以笋干等辅料,说白了就是一锅咸肉汤。咸肉汤我们也有,但我们的味道就是鲜肉汤偏咸了些,不像江南的腌笃鲜似乎有些变味了,是肉的腌法不同,肉太肥了,还是加了笋干或其他东西的缘故?总之有些说不上来。

反正我不喜欢那种“正宗”的腌笃鲜。不过有时饭桌上,碰到过类似腌笃鲜的东西,倒觉得味道不错。那也是一口汤锅,有时是明炉,锅中内容不少,有大虾、鲍鱼、咸肉、笋干、青菜、豆芽、香菇、金针菇等等,运气好时还有一切两半的螃蟹。这其实是一锅杂烩汤,咸肉笋干等腌笃鲜的成色还在,但由于品种丰富,冲淡了腌笃鲜的主题,某种意义上其他食材带来了更多鲜味,弥补了我认为的“怪味”的不足,所谓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吧,这道汤我还是挺期待的,如果有,肯定要点上一道。

不过事物常常不经意间充满喜剧色彩,就有那么一次,阴差阳错,一向不喜腌笃鲜的我,成了冲锋陷阵解决问题的急先锋。缘起是亲戚家送了一根金华火腿。这年头大家口味都变淡了,而金华火腿似乎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做得较咸,因此并不受欢迎。好长时间了,火腿还没吃完,没奈何,岳母决定将剩下的用于烧汤。

第一次的汤,记不清是不是也放了笋干什么的,反正没啥印象,火腿是又咸又硬,味道一般。接着大概又放了点作料炖了一回,还是不行,不受欢迎。因为怕浪费,又第三次煮汤。端上桌后,夫人女儿她们都不想动筷,我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这回的汤好喝!味道醇厚,禁不住三下五除二,喝个精光。

回头想想,这不就是一锅改良过的腌笃鲜嘛。只不过主料不是咸五花肉,而是火腿,第三锅汤也不再有笋干,而是换成了青菜。不晓得是火腿比咸肉更好,还是青菜调和了油腻,更有一种蔬菜的清香。不过说到底,大概还是这个慢慢“笃”的结果吧,一遍不行,第二遍,不行,再来一遍。

腌笃鲜,笃了才能鲜。

名人轶事

程砚秋的抗战

李玉林

抗日战争期间,著名京剧演员程砚秋留在了北

平,但坚决不与日伪合作,在北平郊区青龙桥洗尽粉墨,荷锄务农。

青龙桥紧邻西山脚下,有上风上水之说:西面有玉泉山,白龙塔矗立其上;东面、北面皆有群山作为天然屏障;南面有京密引水渠缓缓流过。这里也是著名的“京西水稻”发源地,吸引了不少雅士光顾。1943年7月,程砚秋购得青龙桥四处地产——刘大院儿、程家花园、60亩葡萄园、后庙(颐和中学),8月初正式入住。

但敌伪频频“拜访”程砚秋,为了摆脱困境,他一再重申他的“三闭主义”,即闭口、闭眼、闭心,埋头于农耕之中,采取“躲”的办法,离开青龙桥到冷泉等地的农村藏起来。那些见不到程砚秋的汉奸无法回复上命,就放出谣言:“程砚秋住青龙桥是有目的的,西

山那儿不太平,他能平安地住在外边,他种的几十顷

地(实际为60亩)打的粮食都救济八路了。”凡此种种,无非是给他安上“私通八路”的罪名,迫使他低头就范。

青龙桥的农院虽然宽阔明亮,青龙桥周围的景色又是那样的幽静宜人,但这无法使程砚秋从压抑的心情中摆脱出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消息传到青龙桥,程砚秋连呼:“痛快,真痛快!”“收拾一下,马上回城!”进城后,他一改昔日的三闭主义为三开主义——开口、开眼、开心,并在电台发表广播讲演,倾吐8年来所受的迫害和胸中的怒气,他决定出山登台演出庆祝胜利。

程砚秋几年来未能登台,也未随胡琴高唱。让青年琴师钟世章给他吊嗓子,吊的是《骂殿》,虽说是退

隐后未能高声吟唱,初次吊嗓又不如昔日清亮,但他

把满腔悲愤骂日寇与骂皇帝的心声是融为一体的。

程砚秋要在新新大戏院(今首都电影院)举行庆祝抗战胜利首次公演的消息,轰动了北京城。三场《春闺梦》未能满足人们的愿望,后又在西邻的长安大戏院连演了三场《春闺梦》。

在那欢庆抗战胜利的日子里,人们看到的、听到的不只是程派艺术又放光彩,而且从剧情中所演的战乱之苦,自然地联想到现实的8年战乱之苦,更从程砚秋身上看到一位爱国艺术家的高风亮节。

程砚秋不仅在剧院演出庆祝胜利,而且带着钟世章回到青龙桥,在一农村戏台上清唱了《荒山泪》《青霜剑》等许多程派名剧选段,让和他共同耕耘的乡村父老,共享他的艺术,和他们共庆抗日的胜利,为中国戏剧史写下了空前未有的辉煌一页。

跳格格(国画)梁培龙

于右任书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