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河南思想品德《中考聚焦》知识专题聚焦五政治建设部分

2017河南思想品德《中考聚焦》知识专题聚焦五政治建设部分

第二板块:知识专题聚焦

一政治建设部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政治制度

1)根本政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及它产生的行政机关对国家实施间接管理;④全国人大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⑤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我们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我们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③体现了各族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我们要坚持民族区域制度。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①保证了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权力;②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③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大理论实践。③坚持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途径。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①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总布局是五位一体;③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②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③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途径;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

①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④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⑤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⑥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⑧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7.我国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8.你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怎样理解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③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体现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基本政治制度中;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

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机关。

二.党的领导

1.党的领导:①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⑤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⑦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⑧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2.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③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3.人民当家作主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③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依法治国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④民主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⑤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5.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③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全面落实从严治党

1)全面从严治党的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和崇高使命也决定了党必然对自身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要求;②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③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需要;④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2)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

①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挥人民监督作用;②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建议权和监督权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2.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②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及控告权。

3.建立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①实行依法治国,保证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需要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因为没有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损害公平正义。②公民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助于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

4.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

①对于国家建设及或政府行为等,公民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②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或者正确履行他们职责的时,有向他们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③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失职、违法行为时,公民有检举揭发、控告他们的权利。

5.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②有利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积极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公民主人翁意识的发挥。

四.基本国策与指导思想

1.基本国策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③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④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指导思想

①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③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④我们要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⑤我们要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⑦我们要坚持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具体要求;⑧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⑧我们要坚持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坚持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

五.维护国家荣誉、安全、利益、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怎样理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②这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2.国家安全包括内容及重要性

①内容: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机密不被窃取、泄漏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②重要性:国家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存亡。

3.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因素

①国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威胁我国国家安全。

②国内:“藏独”、“东伊运”在内的宗教极端势力(极端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分裂主义)、国际恐怖势力(恐怖主义)等。

4.国家荣誉及国家利益

国家荣誉:①包括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②国家荣誉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荣辱和尊严。

国家利益:①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②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5.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这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②国家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存亡;国家荣誉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荣辱和尊严;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③没有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们个人的安全、尊严无从谈起;国家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重要保障,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6.我们怎样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树立国家安全意识;②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同破坏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自觉为祖国增光添彩。

7.维护国家统一含义

①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同破环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②国家主权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利。③国家领土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国家领土的任何侵犯,都是对国家主权的侵犯。

8.我们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

①国家统一,则国盛民安,国家分裂,则国衰民乱;②国家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③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9.我们为什么能够实现国家完全统一

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②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0.实现祖国统一,我们怎样做

①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③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④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⑤我们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⑥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11. 两岸如何共同携手实现祖国统一

①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认同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②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③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④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要厚值两岸同胞精神纽带,促进心灵契合,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中华民族自信;⑤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⑥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一国两制”意义

①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它有益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有益于祖国的统一和繁荣;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1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我们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我们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③体现了各族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我们要坚持民族区域制度。

1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①保证了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权力;②是人民当家

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③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5.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①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③有利于边疆的稳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6.我们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①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增强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

②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关心帮助其他民族的同学,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③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六.理想、共同理想、民族梦想

1.理想

①理想人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②理想并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国家和民族;③个人理想体现的是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信念,而国家和民族的理想体现的则是人民的共同追求。

2.最高理想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3.共同理想(国家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4.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5.民族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

6.社会理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是我们的社会理想。

7.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①只有我们把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满足个人利益的愿望、实现个人价值统一起来;②个人理想才会有更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8.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①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②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③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三步走”战略目标

①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②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情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两个“100年目标”

①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目前我国小康水平的特点

①我国仍然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5.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6.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②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④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八.和平与发展

1.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用

①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谋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潮流。②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③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④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中国需要和平发展的原因

①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平,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深深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③走和平发展道路基于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时代主流的必然选择;④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需要。

3.我国面临的挑战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们构成了威胁,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困难;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③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技整体水平与经济发展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④面临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困难和挑战不小。

4.我们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我们构成了威胁,国际及国内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并具有不确定性;增强忧患意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②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些都需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③增强忧患意识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增强忧患意识有利于实现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的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5.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需要我们树立全球观念。②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地区不稳定因素增多;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性增长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需要我们树立全球观念。③增强全球观念有利于实现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的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②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①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活动等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②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性增长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7.和平与发展对中国的意义

①发展问题仍然是解决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②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中国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③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中国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国家怎样应对和平与发展问题

国内: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推进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增强军队战斗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④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⑤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进取。⑥在全民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⑦加强反腐倡廉。

对外:①积极参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②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击恐怖主义等等。④增强全球观念努力实现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的全世界的共同理想。

9.面对和平与发展的局面,青少年怎样做

①开放的世界需要具有开放意识的青年一代。我们要树立平等、开放的意识,关注世界、关注和平、关注全人类。②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做出自己贡献。

③增强全球观念为实现和平进步、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美生活的全世界的共同理想而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