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于是入朝见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之后:___________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

..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

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8、①偏爱②满一年(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9、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0、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3分,意思对即可)。

11.①随便马虎②有时(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⒓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⒔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⒕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⒖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

⒗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答案:⒓⑴穿戴⑵偏爱⒔B ⒕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⒖切身经历齐王纳谏⒗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给下列字注音:

龀()匮()厝()孀()箕畚()()

3、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许:)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⑷帝感其诚(感:)

⑸而山不加增(加:)

⑹聚室而谋日(聚室:)

4、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5、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通(),意思是。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意思是。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意思是。

6、区分下列句子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

⑴且焉置土石?()

⑵如太行、王屋何?()

⑶何苦而不平?()

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7、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按要求填写下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

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4)弗敢加也

()

(5)小大之狱()(6)虽不能察

()

(7)神弗福也()(8)忠之属也

()

(9)公将鼓之()(10)望其旗靡

()

(11)彼竭我盈()(12)又何间焉

()

(13)肉食者鄙()(14)必以情

()

(15)公将驰之()(16)遂逐齐师

()

(17)一鼓作气()(18)必以信

()

(19)弗敢专也()(20)衣食所养

()

三、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四、文学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这部书传说是______时期______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

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

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

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0、出自本文的一成语是,意思

11、就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12、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3、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那些方面的才能?

8、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9、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10、你身边有没有当代的“愚公”,请结合他(她)的精神谈一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