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龙应台失去了“安安”,赢得了“安德烈”

龙应台失去了“安安”,赢得了“安德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02858860.html,

龙应台:失去了“安安”,赢得了“安德烈”

作者:赵忠心

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2010年第03期

龙应台

1952年生于中国台湾,1974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1982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梅西大学以及台湾中央大学和香港大学等,曾任台北市文化局长。

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现就读香港大学经济系。在安德烈14-18岁的四年中,母子二人相隔万里,一个在台湾,一个在德国,重新相聚后,儿子的“冷漠”让龙应台不安,如何重新“相识”,费尽了龙

应台的心机———几十封书信往来弥平了母子间的代沟与隔阂。

孩子小时候的情形,父母还记忆犹新:跟父母形影不离,就像父母的“附属物”,甩都甩不掉。可似乎在一夜之间,孩子突然长大了,突然间就远离父母:由亲近变疏远,由熟悉变得陌生,由无话不

谈变得无话可说。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孩子则反感父母思想观念太陈旧,不开化,跟不上时代,他们“不跟大人一般见识”。

然而,十七八岁毕竟还是孩子,家长不放心,不能撒手不管,于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彼此深爱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面对自己18岁的儿子,同样充满着困惑与无奈。

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1985年12月生于台湾,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后移居德国。1999年,龙应台应当时的台北市长马英九之邀,赴台湾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2003年返回欧洲。

龙应台离开儿子的时候,安德烈只有14岁。时隔四年,龙应台从台北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

德烈已经是一个身高1.84米、18岁的大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她顿时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她深切地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

龙应台在台湾的四年中,跟安安的联系就是每天打电话,可电话打久了之后,就变得无话可谈。而当她回到德国,发现儿子已经18岁了,一个18岁的孩子跟母亲之间,和14岁的孩子是那么的不同。第一,他不愿意让你拥抱他;第二,他离你远远的;第三,你的出现让他很丢脸、尴尬;第四,他跟你不愿意在任何一个时间同时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