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生专用坐标纸

学生专用坐标纸

学生专用坐标纸
学生专用坐标纸

利用常用软件打造完美对数坐标纸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f2918558.html, 利用常用软件打造完美对数坐标纸 作者:尹广斌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14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这个过程中,对数坐标作为处理问题的一种手段,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必备的,现在虽然一些软件有很强大的绘图功能,如:Matlab、Mathematica等,可以轻易完成对数坐标纸下的操作,但对于手工绘图来说,一张对数坐标纸是必不可少的。可市场上却很少见到有对数坐标纸被出售。即使有也不一定完全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利用常见的一些软件打造出自己想要的对数坐标纸也是必要的。本文介绍一种应用Photoshop和Office组件中的Excel和Word制作对数坐标纸的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对数坐标纸;Excel;Photoshop;Word;节约 中图分类号:TP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4-20947-01 1 引言 对数坐标分单对数坐标和双对数坐标。但无论是单对数坐标还是双对数坐标,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和线性坐标一样,都是周期变化的,只不过线性坐标是以一个单元格为单位,而单对数坐标是以1*10的单元格为单位,双对数坐标是以10*10的单元格为单位,所以只要完成一个单元,利用简单的复制,粘贴,修改就可以得到任意形状的坐标纸,下面介绍具体的制作过程。这里只介绍双对数坐标纸的制作方法,对于单对数坐标纸的制作过程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而且工作量也减少了很多。 本文利用Excel,Photoshop和Word三大常用软件,分别完成制作过程的三部分,Excel 主要完成对数坐标线的定位,Photoshop完成整个坐标纸的修改,Word完成排版工作。下面具体介绍制作过程。 2 利用Excel制作单元网格

diy一个超酷炫3d全息投影仪原来这么简单

diy一个超酷炫3d全息投影仪原来这么简单 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欢3D的全息投影技术,使用这种技术观看影片等内容时更加立体而且效果十分酷炫。其实3D 全息投影技术在生活中并不难实现,只要你拥有一台智能手机可以制作出超炫的3D效果! 国外一位名为“Mrwhosetheboss”的人发布了一则有趣的视频,其中就记录了他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造出简单3D 全息投影仪的全过程,不仅制作过程非常简单而且材料也并不难寻找,那么首先就先让我们分步骤来看一下制作过程吧。你所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一张坐标方格纸、一张塑质的CD包装壳(或者iPad或iPhone的手机贴膜)、胶带纸或者强力胶、一支笔、一把剪刀、一台智能手机、餐具刀或者一把裁玻璃的刀。 第一步,在方格坐标纸正中间的合适位置画上你的坐标。 第二步,根据画坐标时,预留的定位点画一个好看的等腰梯形。在视频中,梯形尺寸为:上底1cm,下底6cm,高3.5cm。当然,如果你雄心勃勃的话,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放大2-3倍,但最好也不要太大,只要能配合上手机摄像头

的尺寸就好。 然后,我们需要将画好的等腰梯形剪下来备用。 第三步,拿出你之前准备好的CD壳,将边缘部分都卸下来。从材料的选择上来讲,只要是这种玻璃材质的物品都可以(例如iPad或iPhone的手机贴膜)。 第四步,依照我们在第二步中裁下来的梯形坐标纸块大小,在CD壳上裁下相应的4枚梯形小玻璃板。 第五步,用胶带纸(也可以选择其他透明胶带)将4枚梯形小玻璃板拼接成一个小金字塔的样子,然而粘合到一起。 最后,只要把它放在你的手机屏上,就基本上大功告成了,看看超炫的效果。 整个过程真的非常简单,如果你想要自己动手做起来,也可以按照下面的这个视频制作,然后就关上房间里的灯享受3D 版的奇妙观影体验吧!教你将智能手机变成一个3D全息投影设备(02:21)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IE设计实践

IE设计实践设计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IE设计实践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9-2010学年短学期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设计 1. 课程讲明 2.1设计题目 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2.2设计内容与要求 《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内容与要求如下: 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 液压转向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作业单位位置有关图,相当于A1图样的坐标纸一张。 作业单位面积有关图,相当于A1图样的坐标纸一张。 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三套,A1图样三张。 评判择优,选出最佳总平面布置图。 2.3原始给定条件 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m×m。厂区南北长200m。东西宽为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该厂职工人数300人,打算改建成年产6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图1-1 待建液压转向器厂厂区图 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 液压转向器的差不多结构有22个零、组件构成,每个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如图1-2 表1-2 零件明细表 作业单位划分

按照液压转向器结构及工艺特点,液压转向器厂设置如1-3所示11个作业单位,分不承担原材料储备、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检验、生产治理与服务等各项生产任务。 表1-3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 液压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 由于液压转向器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其生产工艺过程也专门简单,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组件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试验与成品储备等时期。 (1)零、组件制作与外购液压转向器上的标准件、异形件如塑料护盖、铝制标牌等差不多上采纳外购、外协的方法获得,入厂后有半成品库储存。其他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如1-4至1-16表。表中各工序加工前工件重量为:该工序加工后工件重量/该工序材料利用率(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生产出的零、组件经车间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定期订购的标准件和外协件均存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所有零、组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液压转向器成品。 (4)性能检验所有组装出的液压转向器均需进行性能试验,试验不合格的返回组装车间进行修复。一次组装合格率估量值为80%,二次组装合格率为100%。 (5)成品储备所有合格液压转向器存放在成品库带出厂。 表1-4 连接块组件 表1-5 前盖 表1-6 挡环 表1-7 滑环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设计说明

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设计 市第三中学王朝元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中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于是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如下: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和寻找宝藏的游戏,让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通过学习建立直角坐标系有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2)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本着落实新课程标准,创建高效课堂目标,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具体情境灵活选用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教学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选取简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爱发表见解,希望得

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法上本节课我采用创设具体情境,多角度引导等的教学方法,以春游为主线,通过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法的指导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操作,大胆尝试,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享受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用具:1、坐标纸若干;2、刻度尺;3、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天气真好,风和日丽,大家想 去春游吗?我们去哪里呢?大家说这 是哪里啊?对,AAA级旅游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复习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释放。 ; (2)实验中有两个变量,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小车运动的距离。 (3)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 实验中: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 (5)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6)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 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7)在本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如果可以补充器材,你还能进行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实验名称) 《 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B.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如图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室内设计施工图制作(CAD)教案02

室内设计施工图制作(CAD)教案 第 1 页

第3章编辑命令 一、删除命令 删除选中的对象。单击“删除”按钮,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拾取所有需要删除的对象,再单击鼠标右键则将对象从绘图区清除。 1.命令功能:删除图形中的所选对象。 2.命令调用方式:菜单方式:【修改】→【删除】 图标方式: 键盘输入方式: ERASE 二、复制命令 复制绘图区的图形。单击“复制对象”按钮,按提示完成对象选择后,AutoCAD提示“指定基点或位移,或者 [重复(M)]”。直接单击指定基点后,光标处即跟随一个待拷贝对象,再次单击指定位移点后,就完成了一个对象的拷贝。如果在指定基点前输入M,则重复提示“指定位移的第二点或 <用第一点作位移>”,直至单击鼠标右键或按回车后结束。一次可以完成多个拷贝对象。 1.命令功能:可以在当前图形中复制单个或多个对象,而且可以在图形文件间或图形文件与其它Windows应用程序间进行复制。2.命令调用方式:菜单方式:【修改】→【复制】 图标方式: 键盘输入方式:COPY 第 2 页

(a)保留原图形(b)不保留原图四、阵列命令 第 3 页

环形阵列:环形阵列可以将所选择的目标按圆周等距排列,即环形阵列图形。 操作方法: 输入AR,空格,弹出的对话框选择环形阵列。 选择对象,空格。 选择物体环形阵列的中点位置。 输入复制的个数和阵列的角度。 第 4 页

(a)环形阵列(b)矩形阵列 五、修剪命令 快捷键:TR 1.命令功能:将所选对象的一部分切断或切除。 2.命令调用方式:菜单方式:【修改】→【修剪】 图标方式: 键盘输入方式:TRIM 六、延伸命令 快捷键:EX 延伸方法: 1.输入EX 2.选择要延伸到的那条边或线。 3.回车。 4.再选择需要延伸的那条线,延伸就会实现了。 第 5 页

指南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指南针 一、教材分析: 《指南针》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五课《有趣的磁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共分三大环节:一是探究辨别方向的多种方法;二是认识指南针;三是制作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磁铁的基本性质,但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磁铁的性质为人们服务的,学生还会产生许多问题。本课利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多种辨别方向的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指南针是准确测量方位的仪器,它是根据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使用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中获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 1.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指南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历史,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研究的愉快及成功的喜悦。 3.知识: 让学生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了解用途和用法。 三、设计思路: 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指南针,但是要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能够制作简单的指南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一点正好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本节课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落实实验方法,实验得出结论,实践应用”这一常用教法中学到科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着让学生经历“准备材料----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实验报告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学生实验探究报告(第三小组) 【实验目的】 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活动准备】 1、材料用具 长出幼根的大豆幼苗,碳素笔,培养皿,湿棉花,自制的坐标纸(单位:毫米),清水,滴管。 2、知识准备 a:认识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b:植物生长发育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方法与过程】 1、提出问题: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2、制定计划 a:把盛有粒大饱满的大豆种子和适量的水的培养皿放在黑暗,温暖的地方培养,使其萌发,待幼根长到2.5cm时,就可用于探究实验。 b:取一株生长良好的大豆幼苗,用吸水纸轻轻地将其上面的水分吸干,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根的四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c: 然后将种子的幼根放在坐标纸上,用碳素笔轻轻地自幼根尖端向上等距离划8条线,每段距离为2毫米。这样将根尖依次分为A,B,C,D,E,F,G,H八段,各段所表示的位置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以及成熟区以上部分。注意在划线时不要将根毛碰掉,将幼根放在培养皿中培养。培养皿的底部放两张浸湿的滤纸。使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并盖好盖。 d: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黑暗温暖的地方培养。 e: 第二天,测量相邻的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与第一天设定的距离比较,看有什么变化。第三天:重复第二天的工作,并与第二天测得的距离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变化。 3、实施计划 观察到:根冠三天长了0.2mm 分生区三天长了0.8mm 伸长区三天长了1.5mm 成熟区三天长了0.3mm

4、得出结论 由以上数据可知,越接近根尖处,横线之间的距离越大,而幼根上部的横线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即伸长区BC段距离变化最为明显,分生区AB段变化次之,成熟区CD段及根毛部几乎没有变化,根冠也几乎没有变化。 由此表明:根尖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学生实验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 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活动准备】 1、材料用具 长出幼根的绿豆幼苗,学生用过的透明塑料豆浆杯,细油性笔,清水,自制坐标纸,滴管,双面胶,棉花 2、知识准备 a:认识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b:植物生长发育是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方法与过程】 1、提出问题: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2、制定计划 a:把盛有粒大饱满的绿豆种子和适量的水的盘子放在黑暗,温暖的地方培养,使其萌发,待幼根长到2.5cm时,就可用于探究实验。 b: 取一株生长良好的绿豆幼苗,用吸水纸轻轻地将其上面的水分吸干,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根的四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c:然后将种子的幼根放在坐标纸上,用细油性笔自根的尖端向上等距离划8条线,每段距离为2mm,这样将根尖依次分为A,B,C,D,E,F,G,H八段,各段所表示的位置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以及成熟区以上部分。注意在划线时不要将根毛碰掉,,注意在划线时不要将根毛碰掉,将幼根放在塑料杯中,使其根尖刚接触水为止,如果水不够,可用滴管往塑料杯中加水,幼苗的上部附一层棉花,然后用双面胶轻轻地将附有一层棉花的幼苗固定在塑料杯的内壁上。 d: 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黑暗温暖的地方培养。 e: 第二天,测量相邻的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与第一天设定的距离比较,看有什么变化。第三天:重复第二天的工作,并与第二天测得的距离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变化。 3、实施计划 根据所指定的计划进行实验,将所测量的数据填入下列表格中(单位:mm)。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实验一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教案

实验一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1.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 2.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3.实验步骤 (1)按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4.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

1.数据处理 (1)目的 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方法 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 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 9T 2 . 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d n +1-d n -1 2T . ④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 a .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b .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2)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 (3)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02n s(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 ,n 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 (4)Δx =aT 2 ,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研究

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研究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但在实际教学学中,现有教学仪器不可能都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或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广大物理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思想开发、自制实验仪器,弥补现有教具的不足。本文就《滑轮》章节的实验器材进行整合,对原有实验器材进行了大胆创新、改进,制作了教具《滑轮组类实验演示器》,并详细说明了 该实验仪器的制作背景、制作材料、使用方法、教学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自制教具;改进;滑轮;滑轮组;演示器 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学校实验器材的配备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我们通过自制教具(或学具)可以大大改善这一现状,并能够较大程度地根据教师的教学思想开发实验仪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滑轮组类实验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自制了《滑轮组类实验演示器》,用于优化《滑轮》章节的演示 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滑轮组类实验演示器》的制作与改进办法与大家分享如下: 1 《滑轮组类实验演示器》的制作背景

初中物理“滑轮”章节实验教学中,有三大问题一致困扰着笔者: 1)无论教师做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做分组实验,都需 要用刻度尺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花时较多,测量误差较大。特别是在测量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时,用刻度尺不易测量。 2)测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时,实验要求匀速提升物体, 但用手提升重物,很难做到匀速,而按照实验要求,还要给学生说成是“匀速提升物体”,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利于 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演示。 3)测绳子自由端距离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 验中,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做分组实验时,需要站在凳子上提升重物来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给实验增加了难度。 为有效解决上述3大问题,笔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中,不断思考、探索,如何制作和改进《滑轮》章节实验仪器,使实验更方便、直观、灵活,易于学生接受,方便教师讲评、演示。 2 教具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自制的《滑轮组类实验演示器》用于初中物理《滑轮》章节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1 本教具利用演示板上的方格纸成功地解决了物体被 提升时移动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测量问题

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计划

物理实验 教 学 计 划 涟水县陈师中学物理教研组 (2014——2015学年度)

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11、结合学校常规管理,保持实验室的常清洁。 三、具体实验安排:

太阳灶制作方法

太阳灶制作方法: 太阳灶的灶体是太阳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用有机的、无机的,金属的或者非金属材料制作。目前,我国所拥有的大阳灶,绝大多数是菱苦土灶体、水泥砂浆或铸铁灶体。在农村批量生产太阳灶,可以采用菱苦土或水泥砂浆制作灶体。步骤是这样的:1.制作模型。为了保证太阳能灶灶体的凹面是旋转抛物面,灶体应该在具有抛物面凸面的模型上制作。模型表面的旋转抛物面形状是用有抛物线刃口的刮板刊出来的。刮板一般用金属板制做。首先在坐标纸上精确地画出焦距为750或800毫米的抛物线,抛物线的横坐标一般取1200 毫米左右。然后在钢板上画出同样的,抛物线,切割出刮板的凹形刃口,经过仔细打磨并与坐标纸上的抛物线进行比对,最后固定在一条金属轴上,一方面使它的因形刃口与坐标纸上的抛物线贴合,同时,轴的中心线与坐标纸上的抛物线的纵坐标重合。需要强调的是,制作刮板是保证太阳灶质量最关键的一步,必须认真仔细。太阳灶模型一般用混凝土制做。模型表面用具有抛物线刃口的刮板竣转刮制而成。具体做法是:在地面上画出一个直径为2.4厘米(假定我们准备生产的太阳灶,其截光面积为2平方米〕的圆,周围用砖或石头砌成20厘米高的墙、中间填土夯实,同时在土里埋好用于支撑刮板轴的支架,在突起的土堆上面糊5厘米厚的草泥,待草泥基本干燥后、上面覆盖50毫米厚的100号混凝土,架好刮板,使其刃口与混凝土表面之间有15至20毫米的间隙,随后在混凝土上抹150号水泥砂浆,旋转刮板把砂浆刮匀,然后用泥刀赶压。在砂浆表面上还需要上一层素灰浆。上浆前把刮板提起少许,擦净刃口上的沙粒,调整刮板,使其刃口距离砂浆表面大约5毫米,待砂浆表面略干,在砂浆表面浇一层素灰浆。具体做法是:把素灰浆浇到刮板的根部(也就是凸模的顶部〕,在均匀而缓慢地转动刮板的同时,轻轻敲打刮板,使灰浆顺畅地流到摸型的边缘。模型上浇满灰浆后,提起刮板,对摸型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一般需要10至15天,在浇灰浆的过程中,由于刮板的振动,可能会在模型表面形成径向型波纹。养护完毕,需要用砂纸模型表面上的波纹轻轻磨光,以保证模型表面光滑。2.画线及制作围框。太阳灶的模型表面就是一个旋转抛物面凸面,制作太阳灶的灶体只需要这个表面的一部分。在不同地区,根据对太阳灶功能的不同要求,太阳灶灶体可能设计成不同形状和大小。这就需要根据设计在模型表面画出太阳灶灶体的轮廓线。在太阳灶设计中,一般只给出灶体的投影形状,那么,在模型上画灶体的实际轮廓线的时候,就需要使轮廓线在地面上的投影尽可能接近设计的形状、大小。同时,要在模型上标出预埋件和开孔的位置。太阳灶灶体的中部需要预留一个长方形孔,以适应太阳灶进行仰角角调节的需要。孔的宽度一般为50毫米、长度应该与太阳灶仰角调节的角度相适应。如果根据设计需要在灶件内配筋,也应该画出配筋走向。由于模型的表面为光滑的凸面,制作灶体的材料是水泥砂浆或菱苦土,因而需要按照轮廓线制作围框。围框一般用扁铁或角铁制作,高度为30至50毫米。3.捣制灶体。水泥砂浆灶体一般刷成溥壳加肋结构。薄壳部分厚度15至20毫米,边缘及肋部分厚度为30至40毫米。加肋部分需配筋,薄壳部分需加玻璃纤维。菱苦土灶体所需材料主要为氧化美、氯化镁,它们之间的比例大约为4比3,还可以加入8%一10%的锯末、15%一18%的细绵沙,或者其他填充物。此外为了保证灶体有足够的强度;开减少脆裂,还需加入0.3%一0.5%左右的磷酸三钠作为增强剂。在配料时,氧化镁溶液的浓度应该根据气

江苏物理卷.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绝密*启用前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理 (江苏卷)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从第1页至第3页,第二卷从第3页至第7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作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正确. 2.第一卷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 ”表示中子的是 (A) X C He Be 1264294+→+ (B)X O He N +→+17 842147 (C) X H Pt n Hg ++→+11202781020480 2 (D)X Np U +→239 9323992 2.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 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 (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摩尔体积为V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 和Vo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备战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析版)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题 1.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接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B、C、D、E、所示。 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 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__和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 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图象。 观察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描绘图象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的要求是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

2.某同学利用图1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______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从纸带上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 A.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设计

《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教学设计 江州区江州镇中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二节《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的意义及主要过程,会用平面直角 坐标系来描述地理位置。 2.通过学习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进一步体会直角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难点:1.怎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教学方法: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不管是出差还是外出观光旅游人们都 愿意带上一副地图,它给人们出行带来 了很大的方便。

问:(1)如果以和平中学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上各地的坐标有变化吗?若有,请写出各地的坐标。

由前面的探究活动,你能说说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的过程吗?你认为哪一个环节最关键? 归纳小结: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一

知识拓展:如图,一艘船在A处遇险后向相距35 海里位于B处的救生船报警.(1)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救生船相对于遇险船的位置? (2)救生船接到报警后准备前往救援,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遇险船相对于救生船的位置? 分析:(1)如图,AB与正北方向所成的角是60o,所以救生船在遇险船北偏东60o的方向上;由AB的长35海里就可以确定救生船相对于遇险船的位置. (2)如图,由AM∥BN,得∠ =60o,所以射线BA与正南方向所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