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共政策概论一1

公共政策概论一1

公共政策概论一1
公共政策概论一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 政府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A. 利益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A. 公共政策主体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6. (A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 )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8. 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9. (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A. 管理B. 强制C. 管制D. 限制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11.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 )地位。

A. 权威

B. 重要

C. 次要

D. 枢纽

13.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B )。

A. 效果评估

B. 可行性评估

C. 风险评估

D. 价值评估

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C )。

A. 政治人

B. 文化人

C. 经济人

D. 精英

15.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A )出版作为标志。

A. 《执行》

B. 《政策执行与评估》

C. 《奥兰克计划》

D. 《公共政策学》

16.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C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 评估实施

C. 评估执行

D. 评估完成

17. 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实现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为(A )

A. 正常利益

B. 超常利益

C. 失常利益

D. 合理利益

18. 维护和实现(B )是国家和公共权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A. 集体利益

B. 公共利益

C. 家庭利益

D. 个人利益

19. 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C)和集团分析模型。

A. 价值分析模型

B. 史密斯模型

C. 精英分析模型

D. 多源流分析模型

20. 公认的福利经济学之父是( B)。

A. 帕累托

B. 庇古

C. 肯尼思?阿罗

D. 萨缪尔森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1. 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 ABC)

A. 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 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 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 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2. 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 ABCD)

A. 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司法机关

D. 执政党

3. 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 )。

A. 命令型工具

B. 激励型工具

C. 能力建设型工具

D. 系统变迁型工具

4.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 ABCD)

A. 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 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C. 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D. 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5. 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的形成途径有(BCD )

A. 领导

B. 交换

C. 说服

D. 强制

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A)A. 错误B. 正确

2.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B )A. 错误B. 正确

3. 利益集团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二是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B)A. 错误B. 正确

4. 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A)A. 错误B. 正确

5. 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B )A. 错误B. 正确

6. 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B)A. 错误B. 正确

7. 公共责任是第三部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课题。( B)A. 错误B. 正确

8. 政策问题的论证可以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多级论证和小论证。( A)A. 错误B. 正确

9. 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B )A. 错误B. 正确

10. 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价值因素、法律因素和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A)

A. 错误

B. 正确

11. 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B ) A. 错误B. 正确

12. 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萨巴蒂尔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 B)A. 错误B. 正确

13. 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A)A. 错误B. 正确

14. 政策终止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B )A. 错误B. 正确

15. 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B)A. 错误B. 正确

16. 确定地方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的三大原则性标准:目的上的公益性;实现途径上公开化、

制度化;内容上的合理性。( B)A. 错误B. 正确

17. 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A) A. 错误B. 正确

18. 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本特利、杜鲁门和哈罗德?拉斯韦尔。( A) A. 错误

B. 正确

19. 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B )B. 正确

20. 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B)B. 正确

【选择题】

1.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D) A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B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C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D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2 “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a)最早提出的A拉斯韦尔B伊斯顿C西蒙D 史密斯

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开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d) A非官方决策主体B执政党C公共政策客体D公共政策主体

4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C) A利益集团B非政府组织C大众传媒D公民

5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C) A集体问题B个人问题C社会问题D公共问题

6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A思想库B目标群体C 公共政策客体D政策目标

7 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三中类型的是学者() A古德诺B德罗尔C 阿尔蒙德D 托马斯·戴伊

8.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D) A互动性B系统性C复杂性和多样性D全球性

9.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 A执政党B政治制度C政治文化D法律

10.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 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道德D公共服务

11.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的著作是(C) A《公共政策分析导论》B《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限》C《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D《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12.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B) A一级论证B功能论证C小论证D二级论证

13.“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D) A格斯顿B安德森C林布隆D德瑞

14.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A) A实验理论B过程理论C选择理论D企业精神理论

15.公共权力机关争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D) A政策评估B政策终止C政策执行D政策方案规划

16.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B) A政策评估B政策执行C政策制定D政策问题建构

17.自上而下模式是以(D)为基础的。A行动理论B组织理论C现代行政模式D古典的行

41、以下属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是(AB )。 A.政策执行循环模型B. 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C.政策执行过程模型D.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42、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B.社会公平C.事实层面D.价值层面内容

43、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 ABCD )

A. 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

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

44、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BCD )。 A. 政策制定B.政策补充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

45、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 ABC ) A. 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D.评估计划

46、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BD ) A. 采集评估信息B.分析评估信息C.落实评估资源D.得出评估结论

47、以下分析方法属于利益分析方法的是(BC ) A.政治学分析法B.经济分析法C.阶级分析法D.伦理学分析法

48、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 ABC ) 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B.理性经济人假设 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D.政府的主要职能通过改革交易费用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

49、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ABC) 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 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D.领导的个人利益

50、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 BCD ) A.公共利益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 失常利益

51、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BCD ) 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 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

5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 ABCD ) 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 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 C. 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

53、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BC ) A. 多源流分析模型B.精英分析模型C. 集团分析模型D.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54、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 BCD ) A. 拉斯韦尔B.杜鲁门C. 本特利D.莱瑟姆

55、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 BC ) A. 量化分析B.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 C. 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D.伦理学分析56、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 ABCD ) A.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C.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 D.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57、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 CD ) A. 社会政策的合理性

B.制度法律的完善性

C. 国民收入的大小

D.国民收入的分配

58、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 AD ) A. 集体性B.个人性C. 合法性D.规则性

59、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 A. 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B.政府职能

C. 政府失灵

D.公共利益表达的康多塞悖论

60、政府失灵的原因是( ABCD ) A. 公共决策的失误B.政府扩张或政府成长 C. 官僚机构的低效率D.寻租

61、威廉姆森概括的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包括(ABCD ) A. 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B.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 C. 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 D.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行为假设被看做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62、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 ) A. 交易费用理论B.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C. 企业理论D. 政府职能

63、帕顿和沙维奇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 ABC ) A. 描述性理论B.规范性理论C. 批判性理论D.事实性理论

64、西蒙指出在任何决策中均包含( BC ) A. 主观因素B.事实因素C. 价值因素D.客观因素

65、价值分析标准的类型分为( ABCD ) A. 义务论标准B.目的论标准C. 本质论标准D.品德论标准

66、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 ABCD ) A.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 C. 兼顾与急需的统一D.择优与代价的统一

67、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ABCD ) A. 定量研究以数量分析来解释现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实践材料,对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特征不够具体,不能给人们理解这些现象提供经验基础。 B.在现实社会中,自然界与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事物都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所构成的二重性。 C. 定量分析方法在为社会问题建模时,往往只关注其中可以量化的变量,不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关键因素。 D.定量方法的科学主义方法论基础遭到了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三、判断题

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

3、“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公共”二字上。( √)

4、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法律性公共事务等。( ×)

5、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

6、美国学者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 √)

7、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

8、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 √)

9、利益集团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二是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

10、司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和政策。( ×)

11、行政机关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 √)

12、在我国,司法权力机关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

13、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的身份意味着参政的权利。( √)

14、利益集团是“位于公民个人和国家庞然大物之间的缓冲器”,是国家和社会的链接纽带。( √)

15、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

16、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 √)

17、风险性问题是指在解决此问题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政策价值目标相互冲突,许多方面又都具有不可预测性,需冒很大的风险。( √)

18、实质性的问题是以公共问题为核心,并能快速地解决使之排除在政策议程之外的问题。( ×)

19、象征性的问题是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存在争论的问题。( ×)

20、社会问题的“复杂动态性”强调,人们为适应自身直觉与环境变迁而选择适应性策略策略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反馈与无限循环的过程。( ×)

21、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

22、目标群体对于某项公共政策的态度选择有两种形式,一是接受,二是不接受。( √)

23、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 ×)

24、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 √)

25、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

26、公共政策一旦形成和实施,依然不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从而导致环境的改善和重塑。( ×)

27、政策环境直接决定一国政府公共管理的生态性、适应性和适度化。( √)

28、政治文化是指一个社区成员对政治的认知、情感和评价,可具体表现为其对政治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政治参与的技能等。( √)

29、我国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集权型的政治文化。( √)

30、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近年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

31、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

32、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 √)

33、政策工具是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 √)

34、志愿者组织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争议的自愿性工具。( ×)

35、自愿性工具也叫指令性工具,它控制或者指导目标群体的行动。( ×)

36、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 √)

37、政策问题的论证可以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多级论证和小论证。( ×)

38、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

39、公共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期望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 √)

40、政策问题具有相互依存性、主观性、人为性和动态性。( √)

41、层级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这些概念用来界定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分类。( ×)

42、类别分析是一种用于查明问题情境的可能原因的技术。( ×)

43、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价值因素、法律因素和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

44、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 √)

45、过程理论认为政策设计是灵感而非汗水的产物,是发明与创新而非系统思考的过程。( ×)

46、企业精神理论认为政策方案规划是一种考验、再考验与不断修正政策方案的调适过程,

直到政策方案完全适应政治环境为止。( ×)

47、学习理论强调政策规划者从政策环境中学习强化政策执行力的知识与技巧,以提高政策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48、技术可行性主要衡量政策或规划的具体产出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 √)

49、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萨巴蒂尔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 √)

50、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被视为对某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

51、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地位,认为只有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以及它在执行中是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 √)

52、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

53、因果理论将政策看做一种假设,将政策执行看做引导人们到达目的地的地图,关心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

54、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属于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 ×)

55、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

56、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

57、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

58、政策影响是指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

59、政策产出可以等同于政策效果。( ×)

60、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

61、确定地方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的三大原则性标准:目的上的公益性;实现途径上公开化、制度化;内容上的合理性。( √)

62、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

63、利益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 √)

64、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再到利益分配和利益落实这样一个动态过程。( √)

65、“高级赢利”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考察个别的微观利益,而且要考察整体的宏观利益,不仅要考虑短期利益,而且更要考虑长期利益。( √)

66、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是两个基本的支柱,并由此说明经济增长和衰退的根源。( ×)

67、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本特利、杜鲁门和哈罗德·拉斯韦尔。( ×)

68、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 √)

69、政治精英模型认为,政治精英是政治系统的决定因素,他们决定政治系统的性质、政治过程和政治系统的变迁。( √)

70、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达到均衡的结果。( ×)

71、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

72、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政策本质上是关于个体和集体选择的制度安排结构。( ×)

73、福利经济学不关注单个人的效用,只关注一个社群中所有人的共同福利—社会福利。( ×)

74、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状态: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

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 √)

2020公共政策概论作业答案

2020公共政策概论作业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作业1 例子: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基于特定的价值取向,运用科学合理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公共部门管理过程的效率、效能、服务 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以及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成本-效益等 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的过程。这是在综合了彭国甫和 蔡立辉两位著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民主化的政府绩效 考核是从建国后起步的,其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越来越完善, 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民主。 提纲:自己根据下面的分析总结写提纲(30分) 第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经济成为工作重心。政绩考核中GDP的增长也成为考核重要指标。 第四,就国际环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都实行官员绩效考评制度。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就 要求必须在各方面努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对接,这尤其对政府行 为模式的改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要改变政府行为模式,重要一 点就是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 政策环境对政府绩效考核政策变化的影响 从例子可见,政府政绩考核政策的内容随着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只因当外部的环境发展变化了时,原有的考 核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便必须作出相应调整。这些环境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就政治环境而言,党和国家领导人看到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而引起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些 问题,纠正人们的某些错误观念,从而提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

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中央领导人在多种重 要场合都提出要实践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在这种政治氛围下,就要 求各级政府实践和履行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合理的官员政绩考核 制度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第三,文化环境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再那么紧盯经济发展速度,转而注意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等。 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意识里很重要的部分。此外,民主意识、纳税人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不再对财政收 支特别是支出漠不关心,而是开始关注政府财政用途及其效率效果,加强了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等。全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强烈要求政 府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关注民生,以人民利益为重,为民谋福祉。 通过上面具体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官员政绩考核政策的不断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国际环境以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 发展变化,原有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政策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环境的 要求,并且与政策环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也充分证明了公共政 策是环境的产物,即公共政策是为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制定出来的,是政策系统为解决自身与既定环境的矛盾而采取的行动,并将 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做适应性的调整。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3

本次分析共有三部分内容,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 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可是当上级政策对自己不利时,作为政策执行者的下级政府,就会违背上级的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目标落空,从而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长此下去,这种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政府在政治上会失去信任,导致政治体系中公信力的丧失,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会不得不求助于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

价格、收入、就业、教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税费体制规范,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对税费改革的关注会越来越少,将转移到自身的发展问题上来。在缺乏相关政策制度配合协调的条件下,农村税费改革的政度上也策执行力度有可能不断地降低,执行的效果也会下降。 二:社会保障 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

福师大-2012秋季-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

2012-2013第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D ) A 德洛尔 B 林德布洛姆 C 勒纳 D 拉斯韦尔 2.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 B ) A 系统理论模型 B 精英理论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渐进主义模型 3.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C ) A利益集团B公民C大众传播媒介D思想库 4.美国总统制是一种最典型的( A ) A首长制B委员会制C集权制D分权制 5.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的理论是(B) A组织理论B交易理论C演进理论D行动理论 6. 事前制定出完整的评估方案,并由确定的评估者严格按照规定方案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的评估。这一评估是指( C ) A内部评估B外部评估C正式评估D非正式评估 7.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A ) A 中国共产党B司法机关C政府机关D人民代表大会 8. 通过对政府的人事任免权、不信任投票来控制公共政策的监控组织是 ( A )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政党系统 9. 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 D ) A公共政策替代B公共政策分解C公共政策缩减D公共政策废止 10.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B ) A行为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的明显特征是(ABC ) A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B公共政策的普遍性 C公共政策的强迫性 D公共政策的调和性 E公共政策的特殊性 2.中国国务院享有的行政职权有(ABCD )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2014-1第二学期行政管理专业《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D实质性政策 2. 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D) A系统模型B过程模型 C团体理论模型D制度理论模型 3. 政策咨询机构的职责主要在于( A) A“谋”B“断”C组织决策人员D监督决策人员 4. 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C) A信息子系统B咨询子系统C决断子系统D执行子系统 5.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C ) A政策问题B政策议程C政策规划D政策方案抉择 6. 通过视察、检查和组成针对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而对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组织机构是(A)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政党系统 7. 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B) A公共政策替代 B公共政策分解 C公共政策缩减D公共政策废止8.力求解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C )A行为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究 9. 主要依靠专家的判断和直觉进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是(C) A系统分析方法B定量分析方法 C定性分析方法D相对分析方法 10. 借助于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概率论以及帮助决策的理论来进行逻辑分析和推论。这一概念指的是( B ) A系统分析方法B定量分析方法 C定性分析方法D相对分析方法 1. 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有影响的经济学模型主要有(A.B.C.E) A 传统理性模型 B 有限理性模型 C 公共选择理论 D 取舍理论E福利经济学模型 2. 我国监控系统的外部监控体系主要有(C、D、E ) A中国共产党的纪检委 B人民政府的监察部门 C人民群众 D社会团体 E新闻舆论

公共政策概论 国开开放大学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公共政策是(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 )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6. (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 )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8. 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9. (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11. (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 )地位。 A. 权威 B. 重要 C. 次要 D. 枢纽 13.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 )。 A. 效果评估 B. 可行性评估 C. 风险评估 D. 价值评估 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 A. 政治人 B. 文化人 C. 经济人 D. 精英 15.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 )出版作为标志。 A. 《执行》 B. 《政策执行与评估》 C. 《奥兰克计划》 D. 《公共政策学》 16.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 评估实施 C. 评估执行 D. 评估完成 17. 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实现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为( ) A. 正常利益 B. 超常利益 C. 失常利益 D. 合理利益 18. 维护和实现( )是国家和公共权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A. 集体利益 B. 公共利益 C. 家庭利益 D. 个人利益 19. 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和集团分析模型。 A. 价值分析模型 B. 史密斯模型 C. 精英分析模型 D. 多源流分析模型 20. 公认的福利经济学之父是( )。

公共政策作业2答案

公共政策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从众效应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 化过程。谢里夫的自动光点实验和阿西的线条判断实验发现并证实了从众效应的存在。 2.实验性理论认为,囿于政府决策笼罩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在政策正式出题之前 应进行慎重的社会实验或搞小范围的试点,以减少决策中的无知,避免执行中的缺陷,并预 防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A 6A 7B 8D 三、多项选择题 1. ABCD 2.ABCD 3.ABCD 4.AD 5.BC 四、简答题 1.(1)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2)非官方参与者: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 2、(1)建立团体斗争的游戏规则并充任裁判。 (2)平衡各方利益,力求彼此妥协; (3)以公共政策的形式出台折中办法; (4)以各种手段推动政策的实施。 五、论述题 1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大致有八个方面: (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2)效益。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3)效率。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4)充足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6)适宜性。即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 (8)社会发展总指标。 2.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

2018秋 电大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1及答案 100%

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后,大众传媒主要扮演“政策游说者”的角色。 正确的答案是“错”。 公益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 正确的答案是“错”。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正确答案是:外脑 追踪决策的分析过程,首先是从()开始的,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的环境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找出失误产生的环节和原有,使追踪决策建立在现实的正确的基础之上。 正确答案是:回溯分析 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正确答案是:拟定 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正确答案是:公事公办 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正确答案是:灵感思维 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 正确答案是:反馈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是:利益分配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正确答案是:公共利益 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 正确答案是:排斥 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正确答案是:公共政策的学科化, 公共政策的组织化, 公共政策的产业化

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内容和局部利益对政策进行取舍,有利就执行,无利的不执行,这属于()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是:折扣型 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正确答案是: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公共政策的()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答案是:调节功能 公共政策的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正确答案是: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执政党 公共文化的内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价值分析 公共决策体系不包含()子系统。 正确答案是:分析 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和抉择活动。 正确答案是:设计活动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 正确答案是: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分配功能 国外的一句格言所说:“如果你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很可能就是走不通的。”这其中蕴含了拟定公共决策方案必须遵守()原则。 正确答案是:多方案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正确答案是:共识 公共政策的功能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规制功能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 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一.案例 1992年6月1日,《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实施,引发了全国的“禁放”潮。1993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规定自当年12月1日起,北京市城八区为禁放烟花爆竹区。在禁放区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此后,全国280多个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禁放烟花爆竹法规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挑战。近些年春节期间的实际情况表明,违反禁放法规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政府在不同的程度上放宽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允许居民在规定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北京市人民政府2005年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即要修订。据北京市法制办周继东主任介绍,修订的原因是社会各界解禁的呼声越来越高。 通过以上这个事例说明公共政策制定很重要,要讲究四个原则,既民主化原则,规范化原则、合法化原则,公开化原则。如果当初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遵守这个原则可能就不用12年后再次修订,这样对公共立法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二.个人提纲: 公共政策具体内容是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环节或阶段所构成的有机系统。 (一)公共政策制定 (1)民主化原则。 (2)规范化原则。 (3)合法化原则。 (4)公开化原则。 (二)公共政策执行 共政策执行的手段 (1)行政手段 (2)经济手段 (3)法律手段 (4)思想教育手段 (三)公共政策评估 科学的政策评估包括哪三个阶段: ①评估准备阶段。②评估实施阶段。③评估总结阶段。

在线作业答案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1. 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惟一途径是()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监控 D. 政策终结 正确答案: B 满分:2 分得分:2 2. 认为“政策执行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一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尤以解释、组织和实施三者最为重要。”的是( ) A. 巴雷特和富奇 B. 德洛尔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C. 拉斯韦尔 D. 琼斯 正确答案: D 满分:2 分得分:2 3.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规划 D. 政策方案抉择 正确答案: C 满分:2 分得分:2 4. 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A. 禀议制 B. 合议制 C. 禀议合议结合制 D. 分权制 正确答案: B 满分:2 分得分:2 5. 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 A. 德洛尔 B. 拉斯韦尔 C. 勒纳 D. 林德布洛姆 正确答案: D 满分:2 分得分:2 6.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A. 政策问题的确认 B. 政策议程的建立 C. 政策方案的择定 D. 政策目标的确立 正确答案: B 满分:2 分得分:2 7. 检验政策实施效果的基本途径是() A. 政策制定 B. 政策执行

C. 政策评估 D. 政策终结 正确答案: C 满分:2 分得分:2 8.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A. 贝塔朗菲 B. 拉斯韦尔 C. 西蒙 D. 林德布洛姆 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 9. 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 A. 功能的终结 B. 组织的终结 C. 政策本身的终结 D. 计划的终结 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 10. 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 A. 利益集团 B. 公民 C. 大众传播媒介 D. 思想库 正确答案: C 满分:2 分得分:2 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A. 信息子系统 B. 咨询子系统 C. 决断子系统 D. 执行子系统 正确答案: B 满分:2 分得分:2 12. “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途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求政策的( ) A. 规范性 B. 透明性 C. 严肃性 D. 明晰性 正确答案: D 满分:2 分得分:2 13. 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的模型是() A. 系统模型 B. 过程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制度理论模型 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 14. 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周期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A. 制定——评估——执行——终结 B. 规划——执行——评估——终结 C. 制定——执行——评估——终结 D. 规划——评估——执行——终结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新版)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新)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章~第六章之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 B.罗威 C.林布隆 D.科臣 2.第三部分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 A.公共责任 B.公共利益 C.公共服务 D.公共道德 3.(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 B.强制 C.管制 D.限制 4.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 B.小论证 C.二级论证 D.一级论证 5.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理解公共政策》 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 A.命令型工具 B.激励型工具 C.能力建设型工具 D.系统变迁型工具 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BCD)。 A.慈善不足 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 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 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3.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BCD)。 A.结构平衡 B.结构优良 C.结构适度 D.结构不良 4.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ABCD)。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2

政策的导向,是行为的导向,也是()的导向 正确答案是:观念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 正确答案是:系统性, 互动性, 复杂性和多样性, 联动性和定向性, 稳定性与突发性 强制性政策工具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被定为首选的政策工具。 正确的答案是“错”。 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属于()。 正确答案是:正式评价 税收和补贴属于强制性政策工具。 正确的答案是“错”。 下列哪项不是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是:偶然性 公共政策的归宿在于()。 正确答案是: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正确答案是:头脑风暴法 公共政策的()是整个公共决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 正确答案是:决断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政策理念。 正确答案是:发展型 正式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 正确的答案是“错”。 在复杂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结构不良问题较少,大量都是结构优良与结构适度的政策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错”。 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 正确答案是:抽象描述 ()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无为思维 美国是典型的()国家。 正确答案是:总统制 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 )类型的决策。 正确答案是:完美主义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正确答案是:史密斯

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 政策执行者对政策内容不加分析,盲目机械照搬,搞不清楚政策的实施范围和对象,因执行方法过于简单使政策不落实,属于()政策执行。 正确答案是:僵化型 以下关于政策工具的表述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是:政策工具是进行政府重塑的核心要点。, 政策工具是完成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 政策工具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桥梁。, 政策工具是政府履行特定职能的手段。 决策调整不是一次完成的,只能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依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补充,修正和完善决策方案的过程,因此在提出调整方案的时候,应把握()原则。 正确答案是:动态 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可以将政策问题分为()。 正确答案是: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 结构适度的政策问题, 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国内政策环境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自然地理环境, 经济社会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 文化环境 ()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 正确答案是:政策目标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正确答案是:交易理论 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中,应坚持加以突出的是()原则。

公共政策概论平时作业3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提出并使用的。 正确答案是:兰德公司 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正确答案是:浴盆模型 ()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 正确答案是:智囊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多变化 政策()是政策付诸实施后,对社会及政策对象的综合影响力。 正确答案是:效力评价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场研究政策执行的热潮,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执行运动”。 正确的答案是“错”。 为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调整的公共政策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科技政策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所做的判断。 正确答案是:效果 政策方案选有的标准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益, 效率, 充分性, 回应性, 公平性 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目标导向, 选择取向, 变革取向, 理性取向, 群体取向 在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做出评估后,该项政策的去向存在有下列哪些可能性()。 正确答案是:补充, 修正, 终止

()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正确答案是:伊斯顿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正确答案是:效率优位观念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以下哪项不是信息系统的基本职责:() 正确答案是: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正确答案是:理性 政策执行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对”。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正确答案是:发展型 追踪决策是对原有政策方案的修改、完善。 正确的答案是“错”。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正确答案是:政府主体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知识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公共政策创新

《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成性考核作业

《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成性考核作业(2015 年12 月) 第 1 次任务:分组讨论 第 2 次任务: 一、实践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1. 考核任务形式:调查报告 考核内容: 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字数在800—1000 字之间)(100 分) 考核要求: 1、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六章—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 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 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必须使用Word 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第 3 次任务 一、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100 分) 1. 考核任务形式:案例分析 考核内容: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由分部(省级电大)责任教 师提供 4 个案例,学员任选其一,字数在1000 字以上)。 考核要求: 1. 认真研读教材第10 章—第14 章的内容。 2 、要充分运用利益分析、政治学分析、经济学分析、伦理分析、量化分析这五

个方法,分析过程中不得少于两个方法。 3、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后呼应 4、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 5、必须使用Word修改功能,以保留原始修改记录。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第 4 次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社会组织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 利益 B. 权力 C. 公共 D. 权威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 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公共政策主体 B. 公共政策客体 C. 非官方决策主体

福师大 2012秋季 公共政策概论 作业(二)

2012-2013第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B) 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2. 有限理性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 西蒙 B 汉斯·范登·德尔 C 本·范·韦尔瑟芬 D 汤姆逊 3.具有“思想库”、“外脑”、“智囊团”等称呼的组织是( A ) A政策咨询机构 B政策执行机构C政策监控机构D政策决策机构 4.政策过程的首要阶段是( B ) A政策咨询B政策制定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 5. 判断政策价值的基本手段是( C )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D政策终结 6. 将自己的成员选入立法机关,通过影响立法来影响并监控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这种监控的组织机构是( C ) A立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政党系统D利益集团 7. 以质询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的组织机构是( A )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政党系统 8.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执行政策的措施和手段的终结是指( A ) A功能的终结 B组织的终结 C政策本身的终结 D.计划的终结 9. 主要依靠专家的判断和直觉进行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是( C ) A系统分析方法B定量分析方法 C定性分析方法D相对分析方法 10. 以集体的宏观智能结构,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进行政策分析的方法,称之为( D ) A运筹博弈B德尔菲法C交叉影响分析法D头脑风暴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当涉及公共政策的功能作用时,可将公共政策分为(ABCD ) A 分配性政策 B 调节性政策 C 自我调节性政策 D 再分配性政策 E程序性政策 2. 政治和法治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体现在( ABD ) A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政治性质 B 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程度 C 决定公共政策运行的智力条件 D 决定着公共政策合法化程度

2015新版公共政策概论作业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提纲: 1政治环境是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答:1.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系统性质;2政治文化成为个人和社会的特定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行为过程;3环境影响政策的民主化程度和合法化程度。要点: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二者存在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 1 )环境决定和制约政策,起主导作用。①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②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③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 2 )政策改善和塑造环境,具有反作用。公共政策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它对政策环境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2简述公共政策环境的各种类型及其优缺点?答:1、答:按照属性可以分为:1自然环境:优点:这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构成政策系统最基础,最稳定的环境。缺点: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政策系统的制约作用而忽略政策系统自身的能动作用,则会导致机构唯物主义的“地理环境决定论”2经济环境:优点: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因素的总和,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外化形式是经济制度,缺点:经济环境是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提供政策系统运行所必须的资源;影响政策系统的经济目标取向;不同的经济形态对系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素质构成,决定了公共政策受众人的素质。4国际环境:优点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的特点。缺点:受到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制约。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 上、DACBA 二、1-ABCD 2-ABCD 3-BCD 4-ABCD 5-ABCD 三、1、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2、公共企业:指政府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即出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解决外部效用问题、增进社会公正、调节和平衡宏观经济发展等目的建立和经营的企业。 3、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 4、政策活动家:指在政策问题进入议程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倡导者。 四、1、政策工具的特征:(1)自愿性工具: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市场。 (2)强制工具也称直接工具,强制或直接作用于目标个人或公司。在响应措施时只有很小的或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包括管制、公共事业、直接提供。 (3)混合性工具。兼具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混合型工具允许政府将最终决定权留给私人部门的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介入非政府部门的决策形成过程。包括信息与劝解、补贴、产权拍卖、征税与用户收费。 2、共同点:三者都是实际政策目标的手段。不同点:自愿性工具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是首选的政策工具;强制性工具是高度强制的工具,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剥夺既定目标或群体的全部或部分自由决定权;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兼备两种工具的优点。

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二答案

福师《公共政策概论》在线作业二-001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以质询和诘问等方式对公共政策加以监控的组织机构是()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政党系统 答案:A 2.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 A.功能的终结 B.组织的终结 C.政策本身的终结 D.计划的终结 答案:A 3.政策执行后对客体所产生的影响或结果进行的评估是指() A.效果评估 B.效率评估 C.内部评估 D.外部评估 答案:A 4.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周期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A.制定——评估——执行——终结 B.规划——执行——评估——终结 C.制定——执行——评估——终结 D.规划——评估——执行——终结 答案:C 5.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 A.信息子系统 B.咨询子系统 C.决断子系统 D.执行子系统 答案:C 6.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 A.目标确立 B.政策方案设计 C.后果预评估 D.方案抉择 答案:B

7.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 A.禀议制 B.合议制 C.禀议合议结合制 D.分权制 答案:B 8.决断子系统的核心是() A.决策体制 B.决策权力 C.精英人物 D.全国人大 答案:B 9.“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 )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答案:B 10.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的模型是() A.系统模型 B.过程模型 C.团体理论模型 D.制度理论模型 答案:A 11.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 A.信息子系统 B.咨询子系统 C.决断子系统 D.执行子系统 答案:B 12.“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途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要求政策的( ) A.规范性 B.透明性 C.严肃性 D.明晰性 答案:D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三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4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采购,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政府采购适用政府采购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政府采购主体的特定性 政府采购主体又称政府采购人,政府采购主体除了政府以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范围比通常意义上的政府要大。 (2)政府采购资金的特定性 并非所有的政府采购都要适用政府采购法,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政府采购所使用的必须是财政性资金。 (3)政府采购项目范围的特定性 并非所有适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采购都要适用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法的适用对象是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

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公共选择理论将人类在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中的行为统一起来,把人类行为的两个重要方面重新纳入单一的模式。 通过进行政府采购行为,能减低政府支出,遏制腐败、加强政府在民间的公信力。 公共政策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必须履行特定的职能,处理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弥补“市场失灵”。第一,政府必须提供公共物品,也就是一旦向某个人提供,就必须向其他所有人提供物品和服务。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因为对于单个的购买者而言,这种物品的成本超过了他的收益,而且单个购买者也不能阻止其他购买者享用这种服务。第二,外部性也是一种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来干预。当个人、企业或地方政府的行为给其他主体带来损失而并不承担无法承担成本时,外部性就发生了。政府的回应方式是,要么管制那些产生外部性的行为,要么对这些行为给予处罚,以此补偿对社会造成的损失。 政府是公共政策的主体,有制定政策的权力,同时,是政府采购政策的目标群体,因此,政府采购能否达成政策目标取决于政府政策制定能力及执行力。 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作者:————————————————————————————————日期: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A 德洛尔 B 林德布洛姆 C 勒纳 D 拉斯韦尔 2.“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 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D实质性政策 3.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 A 系统理论模型 B 精英理论模型 C 团体理论模型 D 渐进主义模型 4. 政策客体的核心层面是() A公民B社会公共问题C目标团体或政策标的物D利益矛盾 5. 决断子系统的核心是() A决策体制B决策权力C精英人物D全国人大 6.政策分析过程中的第一步是() A政策问题的认定 B政策议程建立 C政策方案规划 D政策合法化 7. 事前制定出完整的评估方案,并由确定的评估者严格按照规定方案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的评估。这一评估是指() A内部评估 B外部评估C正式评估 D非正式评估 8. 通过对政府的人事任免权、不信任投票来控制公共政策的监控组织是 ()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政党系统 9. 公共政策终结的最果断的方式是() A公共政策替代 B公共政策分解 C公共政策缩减D公共政策废止10.关注“这是什么、什么时候、什么程度、什么后果”等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B价值研究C规范研究D可行性研 1. B 2. B 3. B 4. D 5. B 6. A 7. C 8. A 9. D 10. A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有影响的经济学模型主要有() A 传统理性模型 B 有限理性模型 C 公共选择理论 D 取舍理论E福利经济学模型 2. 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有() A 政策主体 B 政策客体 C 政策环境 D 全国人大 E 国务院 3. 政策方案设计的环节主要有() A政策目标确立 B有限方案的搜集 C内容的初步设计 D重要方案的精细设计 E政策监控 4.经济手段的显著特征有() A强制性B直接性C间接性D有偿性E关联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