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综合负荷模型研究

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综合负荷模型研究

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综合负荷模型研究
基于现代内点理论的综合负荷模型研究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均面向大众传媒组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媒的需求与变革,从事大众传媒的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等业务的媒体从业者。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因此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这一课程。 二、课程目标 对传统的大众传播而言,新媒体的发展是无法回避的。对于传媒行业从业者来说,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必备的。结合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需求,该课程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侧重于新媒体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科学预测的能力。 三、教学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48课时。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一)教学目的 介绍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的技术依托,剖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探讨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以这几个点为核心对新媒体进行宏观的、总体的介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2.新媒体的优势 3.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四)作业 谈谈怎么看待柯达破产? 第二章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一)教学目的 介绍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重点分析创新扩散理论。(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 2.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 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一)教学目的 阐释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分析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 2.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 3.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四)作业 分析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与中国特有的“2000万现象”的关联。 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 (一)教学目的 了解新媒体中网络传播的类型,掌握网络中的大众传播发展历程,掌握web2.0特征。

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研究方法9种整合

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⑼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3.1观察法: 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等,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 3.1.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

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 3.1.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学任教的中师或大专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 3.1.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 3.1.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

如何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下面是详细的看人家如何叙述什么是开题报告以及怎么写: 1.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2.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撰写开题报告,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通过它,开题者可以把自己对课题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准备工作情况加以整理、概括,以便使具体的研究目标、步骤、方法、措施、进度、条件等得到更明确的表达; 通过它,开题者可以为评审者提供一种较为确定的开题依据。“言而无文,其行不远”,以书面开题报告取代昔日广为运用的口头开题报告形式,无疑要切实可靠得多; 如果开题一旦被批准,课题得以正式确立,则还可以通过它,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或者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或者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等。 总之,科研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在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所以,在美国,许多科学家每年几乎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事课题建议书(即开题报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国情况看,关于科技工作者要写“科研开题报告”,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申请学位要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规定,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这是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爱德华·劳勒在美国的布朗大学获学土学位,在加里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任教,以后在密歇根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和社会研究所组织行为室主任。他还是西雅图的巴特勒纪念研究所人类事务所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莱曼·波特也是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十一年,并在耶鲁大学管理科学系任访问教授一年。以后,他在加州大学管理研究院任院长和管理及心理学教授。波特一劳勒斯望激励理论是他们在1968年的《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来的。 这模型的特点是: 1.“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 2.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具体地讲,“角色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是否明确,是否将自己的努力指向正确的方向,抓住了自己的主要职责或任务; 3.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当职工看到他们的奖励与成绩关联性很差时,奖励将不能成为提高绩效的刺激物; 4.奖惩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正。如果他认为符合公平原则,当然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感到不满。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满意将导致进一步的努力。 1967年,波特和劳勒还在他们合作的《成绩对工作满足的影响》一文中表示了成绩对满足影响的一种理论模式: 这种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一个人在作出了成绩后,得到两类报酬。一是外在报酬,包括工资、地位、提升、安全感等。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外在报酬往往满足的是一些低层次的需要。由于一个人的成绩,特别是非定量化的成绩往往难于精确衡量,而工资、地位、提升等报酬的取得也包含多种因素的考虑,不完全取决于个人成绩,所以在图中用了一条曲折的线把成绩与外在报酬联系起来,表示二者并非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另一种报酬是内在报酬。即一个人由于工作成绩良好而给予自己的报酬,如感到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对自我存在意义及能力的肯定等等。它对应的是一些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而且与工作成绩是直接相关的,所以图中用曲折程度不大的线连结了“成绩”与“内在报酬”。是不是“内在报酬”与“外在报酬”就可以决定是否“满足”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注意到,在其间必然要经过“所理解的公正报酬”来调节。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把自己所得到的报酬同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报酬相比较。如果他认为相符合,他就会感到满足,并激励他以后更好地努力。如果他认为自己得到的报酬低于“所理解的公正报酬”,那么,即使事实上他得到的报酬量并不少,他也会感到不满足,甚至失落,从而影响他以后的努力。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例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例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论文题目 xxxxxx 学生姓名 xxxxxx 学号专业 xxxxxx 班级 xxxxxx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400~700字左右)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可以有什么样的作用,通常是理论上和实践上有利于………格式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XX~2500字左右) 1、国内研究动态:谁哪年在什么中用什么方法研究本课题的内容,得出什么结论。 2、国外研究动态:同样谁哪年在什么中用什么方法研究本课题的内容,得出什么结论。

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400~800字左右)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 (二)创新之处 别人没有使用的方法或研究的内容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一 论文(设计)题目:我国国际收支投资收益持续逆差的分析 课题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 1、课题目的: 本课题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结合我国当前gdp消费率偏低的现状,分析gdp 消费率偏低的现实原因,并进一步提出消除制度障碍、增加居民收入以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选择,以提高我国gdp消费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课题意义: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gdp消费率偏低

的现状也在制约着我国经济长期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对该课题的进一步探讨,能更加清晰认识gdp消费率偏低的问题,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路程更加顺利。 3、相关研究动态: 目前,国内相关理论界就我国gdp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及政策选择方面的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收入增长滞缓、收入分配不均、资本投资增长过快等层次,探究的层次还不够深入。 课题的主要内容(观点)、创新之处: 主要内容:本课题就我国gdp消费率偏低的现状、经济影响以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偏低的原因,同时对解决该现状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选择和建议。 创新之处:在综合目前国内理论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地剖析出了要素市场发育不全,一些企业盲目投资资本密集型产业,忽略我国的优势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原因。同时对解决该问题也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选择方向。 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 1、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

员工激励的“四力模型”

员工激励的“四力模型” 如何让员工做出最好的成绩,尤其是在艰难的环境下如何做到这一点,这是管理者面临的最棘手的长久挑战。可是,到底什么东西能够激励我们?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试图破解这个难题。一些大思想家,包括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亚当·斯密(Adam Smith)、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都曾努力理解人类行为的种种微妙特征,给了人们许多启发。 但是,这些先知们缺乏现代脑科学所发现的知识。他们提出的理论确实有细致、科学的调查为基础,但这种调查也仅仅是一种直接观察。这就好像只观察汽车的运动(启动、制动、加速、转向),可如果不看看引擎的内部构造,是没法懂得汽车的工作原理的。 幸运的是,神经科学、生物学、进化心理学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让我们得以一窥“引擎盖”下的秘密,使我们能够对人类的大脑有更多的了解。综合这些研究我们发现,人类行为是由四种基本情感需求或驱动力决定的,这些需求的出现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保罗·劳伦斯(Paul R. Lawrence)和尼廷·诺里亚在他们2002年出版的《驱动力:人性如何塑造选择》(Driven:How Human Nature Shapes Our Choices)—书中阐述了这些情感驱动力:获取(acquire),即获得稀缺的东西,包括社会地位等无形的东西;结合(bond),即与个人和群体建立联系;理解(comprehend),即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以及防御(defend),即抵御外部威胁和推动正义。这些驱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基础。 管理者要想激励员工就应该了解这些驱动力。有一点不容我们置疑,那就是受到激励的员工能给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这是一个公认的常识,现实当中也有不少例证。但是,管理者究竟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满足这四个驱能力,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激励度?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最近我们完成了两项重要的研究。在其中一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两家全球性企业中的385名员工,其中一家是金融服务业的巨头,另一家是领先的IT服务公司。在另一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财富》(Fortune)500强中300家企业的员工。我们主要用企业经常衡量的四个指标来定义员工的整体激励度,它们分别是:参与度、满意度、投入度和离职意愿。参与度(engagement)表示员工在工作中所投入的精力、努力和主动性。满意度(satisfaction)反映的是员工认为公司满足他们的期望,以及履行与他们订立的隐性和显性契约的程度。投入度(commitment)描述的是员工承担企业公民责任的程度。离职意愿(intention to quit)则最能反映员工的流失率。 这两项研究都表明,一个组织满足上述四种基本驱动力的能力,可以解释激励指标变化情况的60%以上(以前的理论模型只能解释30%)。我们还发现,某些驱动力对某些激励指标的影响要大于其他驱动力。例如,“结合”驱动力对员工投入度产生的影响最大,而“理解”驱动力与员工的参与度关系最为密切。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协调满足全部四种驱动力,就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员工的整体激励

新媒体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 1404403 课程学时:30 学分: 2 适用专业:新闻学 开课时间:四年级一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 大纲执笔人:刘荣大纲审定人:刘汉光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对传统媒体已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作为新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色的课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理论讲解中将运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加以辅助。具体基本要求有: 1.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理解媒体发展的现状。 2、理解新媒体的发展在媒介产业的地位及对媒介产业的影响; 3、掌握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 4、理解新媒体的发展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5、理解新媒体管理的有关问题; 6、理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Web2.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特征。 2.教学难点:新媒体的经营模式、管理需求,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2、老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3、基础知识与重点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 第1章新媒体导论理解 2 第1节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第2节新媒体的优势 第3节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第2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掌握 2

第1节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 第2节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 第3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第1节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 第2节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 第3节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第2单元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第4章新媒体的类型理解 2 第1节网络人际传播 第2节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 第3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4节Web2.0 第5章Web1.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掌握 2 第1节搜索引擎 第2节门户网站 第3节垂直网站 第4节电子商务网站 第6章博客掌握 2 第1节博客的特点 第2节微博 第7章社交网站掌握 2 第1节社交网站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 第2节社交网站对传播的影响 第3节社交网站带来的一些问题 第8章视频网站掌握 2 第1节视频网站的概念及特点 第2节视频网站的发展历史 第3节视频网站对传播行业的影响 第3单元新媒体管理 第9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理解 2 第1节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 第2节新媒体的管理对策 第3节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

文献综述写作格式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2) .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

综合激励模式

一、激励的含义 1、什么是激励? ①从词意上,激励一词在拉丁文中是“移动”的意思,在汉语中是激发鼓 励的意思。 ②苏东水认为: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 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 ③俞文钊认为:“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 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用于管理通常指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意思。 ④〔美〕斯蒂尔斯认为:激励是给人行动的动力,使人的行为指向特定的 目标和维持人的行为。 ⑤徐伯鸿、胡欣认为:激励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心理上驱动力,包括激 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 2、动机激发的心理过程模式 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的模式可表述如下: 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3、从心理学上分析激励过程,反映三种变量的相互关系 ①刺激变量是指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即能引起有机体反 应的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的社会的条件与奖酬。 ②机体变量是指有机体对反应有影响的特性。即影响有机体做出反应的内 在因素,包括需要,兴趣,性格,价值观,内驱力等。 ③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在行为上引起的变化。反应变量是刺 激变量与机体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具体的行为(内在的或外在的),是激励 程度的实际表现。 二、激励对组织发展的作用 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把激励作为它的学科体系的中心环节,据估计,在今天全部组织行为学的文献中,研究激励问题的要占1/4。激励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通过激励可以人尽其才,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发挥其聪明才智,提高其工作绩效。 2、通过激励可以发现人才,从而使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出。 3、通过激励可以吸引人才,从而使组织所需要的人才,能够甘心情愿地长 期地不遗余力地为组织工作。 4、通过激励可以开发和培养人才,这是关系到组织前途命运的重要举措。 三:综合激励模式 在人力资源发展史过程中,劳动分工和交易带来了激励问题。从“经济人” 假设的提出,到假设条件的逐步放宽,激励理论按照这一逻辑顺序不断得到深 入和发展。这一发展和创新表现为:“从单纯的物质激励发展为“经济人”行 为扩充的多样化需求的激励。”【1】著名行为学家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的"综合激励模式理论"应时而生。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在双因素理论和期望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激励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内在的激励因素包括对任务本身所提供的报酬效价;对 任务能否完成的期望值以及对完成任务的效价。外在的激励因素包括完成任务 所带来的外在报酬的效价。他通过一个模式把上述几类激励理论综合起来,把 内外激励因素都归纳进去了。豪斯的公式强调了任务本身效价的内激励作用; 强调任务本身的内在激励作用,兼顾因完成任务而获取得外在奖酬所引起的激 励等等。他们有的围绕如何满足人的需求、需要进行研究,有的着重从人的动 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入手,有的则从研究激励的目的着手进行研究。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突出了完成工作任务内在的期望值与效价;又兼顾了因任 务完成而获取外在奖酬所引起的激励,对主管人员将会有极大的启迪。要提高 人们的积极性,必须从内、外激励两个方面入手。 一、综合激励模式公式 M=Vit+Eia(Via+EejVej) 以上公式的变形: 将Eia乘入(Via+EejVej),上述公式为: M=Vit+EiaVia+EiaEejVej 公式右边:

课题研究论文格式要求

课题研究论文格式要求 一、内容组成 一份完整的课题研究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l、题目;2、摘要;3、关键词;4、引言;5、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 二、撰写要求 (一)题目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二)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为读者提供全文必要的信息。摘要要求简洁、完整,字数为全文的3-5%。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3-5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 (四)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 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5.说明研究的意义。

(五)正文 正文包括: 1.研究方法 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仪器设备的应用、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操作程序与方法、操作性概念的界定、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2.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分析结果。 3.讨论(或小结) 其内容包括:(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4.结论 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在全文最后注明参考文献和课题完成人。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理论

综合激励理论 ●一、波特和劳勒的简介 ●二、综合激励理论——基本内容 ●三、综合激励理论——特点 ●四、综合激励理论——因素 ●五、综合激励理论——应用 ●六、综合激励理论——启示和建议 一、波特和劳勒的简介 ●莱曼·波特:美国心理学家、行为学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十一年,并在耶鲁大学管理科学系任访问教授一年。他获得过1994年度管理学会的特别教育奖。他感兴趣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1968年与爱德华·劳勒一起在《管理态度和成绩》中提出“综合激励”理论。 ●爱德华·劳勒:在美国布朗大学获学士,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曾执教 于耶鲁大学,任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和社会研究所组织行为室主任,兼任西雅图的巴特勒纪念研究所人类事务所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二、综合激励理论基本内容 ●这种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一个人在作出了成绩后,得到两类报酬。 ●一是外在报酬,包括工资、地位、提升、安全感等。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外在 报酬往往满足的是一些低层次的需要。由于一个人的成绩,特别是非定量化的成绩往往难于精确衡量,而工资、地位、提升等报酬的取得也包含多种因素的考虑,不完全取决于个人成绩,二者并非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幻灯片5

●另一种报酬是内在报酬。即一个人由于工作成绩良好而给予自己的报酬,如感到对社 会作出了贡献,对自我存在意义及能力的肯定等等。它对应的是一些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而且与工作成绩是直接相关的。 ●“内在报酬”与“外在报酬”是不可以决定是否“满足”答案的,其间必然要经过“所 理解的公正报酬”来调节。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把自己所得到的报酬同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报酬相比较。如果他认为相符合,他就会感到满足,并激励他以后更好地努力。 如果他认为自己得到的报酬低于“所理解的公正报酬”,那么,即使事实上他得到的报酬量并不少,他也会感到不满足,甚至失落,从而影响他以后的努力。 模型 三、综合激励理论特点 ●努力来自于报酬、奖励的价值,以及个人认为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收到奖励的概率,察 觉出来的努力和奖励的概率也受到过去经验和实际绩效的影响。 ●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要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 ●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要先完成任务才能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奖励。 ●激励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受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酬是否公平。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论基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 式。 2.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 3.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 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就是技术上的数字化。 4.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 5.智能电视:就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就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 6.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与移动媒体。 7.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就是:在硬件上具有CPU,在软件上具有操作系统。 8.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9.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与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 与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与传承提出了挑战。 10.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95亿。 ·新媒体的优势 1.从传播学分类来瞧,目前较为同行的就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 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新媒体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融为一 体,就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 2.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就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就是互动性。 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就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零成本全球传播。(4)搜索便捷。(5)多媒体传播。(6)超文本。(7)互动性。 ·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信息的传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传播机构与个体受众的区别缩小了,静态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信息接收方式转变。

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内容要求 论文用汉语撰写,字数一般为8500字以上,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一般应包括以下部分:中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应该将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应该包含论文中的基本信息,体现核心思想。摘要内容应涉及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结论及意义。注意突出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的部分。 (二)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集中排列,标题应该简明扼要。 (三)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主体,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构成。写作形式可因研究项目的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以及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出,可以列在各章末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避免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 (五)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二、撰写规范 (一)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汉字。 (二)页眉和页脚 1.前言或引言需单独编页,不加页眉和页脚。 从正文(不包括前言或引言)开始加注。页脚的中间写页码,页码从正文(不包括前言或引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加注。 (三)论文的中文摘要字数为300字左右,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四)目录撰写格式是:“目录”两字(三号黑体),居中打印,下空两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文字为五号宋体。章、节、小节分别以“第一章”、“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章”左起顶格打印,“1.1”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

波特一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 对人类动机激发的研究由来已久,曾在古希腊以前就有人用享乐主义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解释。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人类动机的研究也不断地向前发展,现代心理学家更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激发动机的理论,其中最为最典型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弗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着眼于行为结果的“强化”激励理论。这些激励理论,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理解和解释复杂的激励问题,使激励理论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但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波特一劳勒综合激励理论则在概括和总结以上几种理论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人类在激励中的心理过程。 波特--劳勒的综合型激励模式提出的理论背景 波特--劳勒的综合型激励模式是在弗隆的期望模式的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弗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科学家和行为科学家,他在1964年首先提出了激励过程中的期望理论,之后又做出了简化的期望模式。如图: rn坏蝕餐書的联董引力 这一模型在当时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较有应用价值的理论框 架和分析思路。弗隆模型的基本观点就是激励的强度取决于个人通过努力达成组织期望的工作绩效(组织目标), 然后再根据工作绩效,组织给

出奖赏, 由此而达到的满足与个人需要的奖酬(个人目标)相一致、相关联的程度。一致程度或关联性越大,则效应就越大,反之亦然。弗隆模型是建立在个人理性与组织信息完全的假设之上的,事实上这很大程度上使他的理论理想化了, 因为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人,他强调奖赏, 并且假设组织所能提供的奖赏与个人需求一致这种状况,这在实践中难以达到。这一理论过多地强调个人的期望, 而忽略了客观情况本身。此外, 弗隆模型要素之间是单向流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理论的应用局限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因此,在1968 年,波特和劳勒在弗隆模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反馈路线, 补充了几种影响因素,而导出一种更加合理的激励过程模型,被称作波特- 劳勒模型。它为人们分析、认识激励的一般过程提供了一个总体理论方法框架。 波特-- 劳勒的综合型激励模式的内容 波特-- 劳勒模型认为,工作绩效是一个多维变量,它除了受个人努力程度决定外, 还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1) 个人的能力和素质,(2) 外在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的限制,(3) 个人对组织期望的理解程度, (4)对奖酬公平性的感知。波特和劳勒认为:组织在设置了激励目标、采取了激励手段, 不一定就能获得组织所需的个人行动和努力, 并使组织内的个人满意。而组织要形成:努力程度T工作绩效—内、外在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 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

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118](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 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其模型如下: 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因此,在政策执行的调适模型中,有两个方面发生互动,一是政策执行者一方,二是受政策实施影响的一方。在这两方中都存在一些可以进行相互调适的部

《教育学专题研究》课程论文格式规范

《教育学专题研究》课程论文 题目: 学院名称:教育学院_______________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年级:2013级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任课教师:李赐平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格式及排版要求示例: 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黑体、三号、居中、加粗) (空一行) ×××(作者)(宋体、小四号、居中) ×××学院×××专业×××级(宋体、小四号、居中) (空一行) 摘要:(黑体、小四号)当前,教师在媒体中主要呈现出神圣化与妖魔化这两种对立的道德形象。神圣化的教师媒体道德形象,使教师背负了沉重的道德重担……。(仿宋、小四号)关键词:(黑体、小四号)教师;媒体;道德形象(仿宋,小四号) (空一行) The Influences and Reasons of Teachers′Moral Images in Media and Its Betterment(Times New Roman字体、四号、居中、加粗) (空一行) ×××(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居中) ××××××Grade ×××Instructor:×××(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 Abstract:(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加粗)Teachers′moral images are constructed as sanctities and demons by media. The sanctification of teachers′moral images have such bad influences as putting heavy moral …… (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 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加粗)teacher; media; moral image (Times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 (空一行) 当前,媒体在教师道德形象的具体建构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是教师道德形象展现的重要舞台,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公众认识教师形象的主要渠道。 …… (空一行) 一、媒体中的教师道德形象及其影响(宋体、小四号、加粗,下同) 在当前的媒体中,教师主要呈现出神圣化与妖魔化这样两种极端对立的道德形象……。“超真实”①……。 (一)神圣化的教师媒体道德形象及其影响 …… (二) …… ①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87.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及其改进

荽东‘碌右2004年第12期 波特一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陈光潮邵红梅 及其改进 [摘要]本文阐述激励理论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弗隆模型以及波特一劳勒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提出改进的系统激励模型。改进的模型将激励机制理解为激励要素、要素状态、要素互动的有机统一,激励要素有三个层次,要素间的互动方式有两种类型。 [关键词]波特一劳勒激励模型改进的系统激励模型三个层次两种类型 [作者简介]陈光潮,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邵红梅,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4)12—0041—06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史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Ⅲ所谓激励,就是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组织根据个人内在奖酬的需要,设计适当的外在奖酬形式,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通过信息沟通来激发、诱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系统性作用过程。激励的最大特点是根据人的内在需求,设置预期,而后通过动机激励以形成行为方式的目标导向。因此,激励可以通过自我价值的肯定甚至膨胀,使人为自已的需求竭尽全力、超越自我。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进一步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激励理论主要经历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奥德费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隆模型、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在上述九种理论中,前四者是激励内容理论,接下来的三者是激励过程理论,剩下的两者一个是强化激励理论,一个是综合型激励理论。激励内容理论的优点在于分析了人有哪些需要,激励就是满足需要的过程,缺点在于无法解决未满足的需要激发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不相一致的矛盾。而激励过程理论解决了激励内容理论的问题,方法就是在个人的行为与需求满足之间建立联系,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实现统一起来,但是无法解决有效的、良好的组织期望的个人行为的递延性和反复性问题。强化激励理论解决了激励过程理论的问题,通过一些影响行为发生的奖酬(强化物)来刺激出有利于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并使行为尽可能递延、反复出现。综合型激励理论是对激励内容理论、激励过程理论及激励强化理论的综合,克服了单个理论的片面性,主要包括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理论、勒温的场动力论及毫斯的综合激励公式模式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波特一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理论。波特一劳勒模型是以弗隆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本文主要以弗隆模型和波特一劳勒综合激励模型为基础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改进的系统激励模型,并对个人激励进行探讨。 41  万方数据

汉语言文学专题研究文献综述格式规范

汉语言文学专题研究文献综述格式规范 文献综述一律采用A4纸打印,撰写规范标准参照《长沙理工大学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标准》。 一、封面 封面按统一格式打印。封面模板可到长沙理工大学文学院主页“教学工作”栏下载。 二、摘要和关键词 包括:“摘要”字样、摘要正文,“关键词”字样、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论文中的主要信息,具有独立性、完整性。摘要字数为100-150字。 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到低排列。 三、正文 (一)题序层次 (二)分段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第一级标题居中书写;第二级标题序数顶格书写,后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第三级和第四级标题均空两格书写序数,后空一格书写标题。 (三)行距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双倍行距。段首后缩两个字,段落与层次标题之间以

及各段落之间均为1.5倍行距。 (四)字体与字号 文献综述一律用宋体字打印,论文正文用小四号字。 摘要用宋小四,“摘要”二字加粗。 关键词用宋小四,“关键词”三字加粗。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论文页面设置: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5cm,右空2cm,页码一律用小5号字于页面底端居中标明。 四、注释与参考文献 (一)注释 论文一律采用文尾注释。引用文献号用“[ ]”括起来置于引用内容末尾,按上标排版。 文尾空两行出注。“注释”二字用小四号黑体字顶格书写,但独占一行。每项注释皆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注释内容用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注释的书写格式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即: ①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先后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一般序号宜用方括号起,不用圆括号,例如:[1] [2]……[n]; ②引自书籍(文集)的书写顺序是: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页码,例如:[1]沈志云《交通运输工程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98页; ③引自期刊的书写顺序是:作者、文章篇名、期刊名、年份、期数,例如: [1]北龙《我国对外贸易何以持续增长》,《是与非》,1998年,第四期; ④引自报纸上的文章的书写顺序是:作者,文章篇名,年、月、日,报名,例如: [1]江建国《欧元与德法关系》,1998,5,8《人民日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