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花非花 简谱

花非花 简谱

花非花 简谱

花非花简谱

儿童声乐兴趣课教学计划1

青少年声乐小组课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莫绍红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4、培养幼儿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

1、练声: 训练幼儿正确的歌唱方法(包括:姿势、呼吸以及各个腔体产生共振的能力)、音量、强弱的控制及协调各声部音量的能力。 2、教学曲目安排: (1)、3周-5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6周-7周《小小猴真淘气》 (3、)8周-10周《小乌鸦爱妈妈》 (4)、11周-12周《小乌鸦爱妈妈》《鸭妈妈和鸡阿姨》 (5)、13周-14周《老水牛角弯弯》 (6)、15周《摘星星》 (7)、16周-17周《好孩子要诚实》 (8)、18周《我爱雪莲花》 3、兴趣训练 根据幼儿表现不同定期给予参加演出比赛机会。 [教学对象] 幼儿初级班:4岁—6岁。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教学难点]: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 [拓展]:结合近期学习情况和幼儿自身的情况指导、排练一些节目参加演出、比赛等,给幼儿锻炼成长的机会。 三、[教学教案] 第3-5周题目: 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课型: 实际型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声音状态的建立能起到复习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气息的支撑练习。 教学重点:1、加强和巩固气息的支撑练习。 2、进一步稳定喉头。 教学难点: 1、对声音状态的重新建立。 2、将正确的歌唱状态运用到歌曲作品当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训练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 发声练习: 1.气息练习: 1531 135153 | 135153 1 | 1 —||

歌曲《花非花》教案

歌曲《花非花》教案 教学内容:1、发声训练 学习歌曲及对作品的处理 教学目的: 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 歌曲字头的“软”表达。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钢琴、教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发声训练 哼鸣练习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

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 目的与要求: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三、歌曲学习与演唱————《花非花》 作品简析: 白居易,唐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局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出生于小官僚家庭。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直接体验了民间疾苦。公元800年考中进士,以后做过一些小官,但因直言敢谏被贬。后又任杭州,苏州刺史,管至刑部尚书。晚年闭居洛阳,75岁去世。终身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的诗作《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缚戏人》《忆江南》等因形象鲜明,主题深刻而成为传诵名作。感伤诗中《长恨歌》《琵琶行》更是曲折生动,文彩精致的大作,显示了诗人卓

(完整版)声乐课教案

声乐课教案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四年级(试用) 第一单元 一、课题: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通过声音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 能技巧、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 1、练声曲: (1) 1 2 3 4 ︱ 5 4 3 2 ︱1 —‖ u o u o u (2)5 6 5 4 5 4 ︱3 43 2 3 2︱1—‖ Li La Li La Li (3)5 6 5 4 5 4 ︱3 4 3 2 3 2 ︱ 1—‖ mi ma mi ma mo 2、练习曲目:《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啊!中国的土地》 四、教法:讲授法、因材施教法、练习法。 教案提纲 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F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作品的处理。 教学难点:①开始乐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高位置发声; ②高音乐句“牧羊姑娘放声唱”的共鸣与气息状态。 解决方案:①通过母音“Li”、“La”的训练,为“美丽”的发声打下高位置基础。②通过“U”、“o”的练习抓好“姑娘”里母音的发声共鸣习惯。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声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②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正腔圆;③感受气息支点的作用,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2、新歌学习 (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 (2)试唱歌曲作品,感受歌曲的情绪特征; (3)深入学唱歌词,注意吸气换气、强弱控制、音色把握等技术问题,并

从中找到在发声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 决; (4)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3、答疑 (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歌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3)教师作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声乐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提出声音训练要求。 二、《啊!中国的土地》 A 调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①后起节奏的掌握;②乐曲高潮“啊!中国的土地”的演唱。解决方案:①在熟悉作品时重点练习歌曲的特色节奏; ②加强“i”母音的训练,认识并掌握闭口音的共鸣及气息状态。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声曲(2)、(3)的练习。 练习要领:①保持微笑状态,加强母音发声的高位置;②“u”“o”保持含着水的打开状态,体会气息与高位置的对抗感觉;③“mi”“ma”母音要体会“装在面罩盒向下唱”的感觉。 2、新歌学习 (1)了解作品的思想情绪,解决歌曲的节奏难点; (2)科学处理作品的气息特点,解决演唱中的呼、吸与换气关系; (3)通过母音训练,解决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和发声共鸣问题; (4)加强歌曲的艺术处理,完整地表达作品。 3、答疑 (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自我和互相分析作品演唱的效果; (3)教师作总结分析,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 4、歌唱表演:进行小组内的歌唱观摩。 5、布置作业:布置新作品或练声要求。 第二单元 一、课题: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通过两首声乐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在注意声音运用的基础上,能 较好地理解作品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作品。 三、教学内容: 1、练声曲: (1) 1 3 5 6 ︱5 6 5 3 ︱1—‖ mi ma mi ma mi (2)5 6—︱5 6 5 4 3 2︱1––‖

声乐课程标准.doc

供五年制幼师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前言 一、指导思想: 以校领导对幼师音乐工作的要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幼师声乐教学质量为目 标。突出幼师学科特点,在教学中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侧重幼儿歌曲的教唱,鼓 励边弹边唱,培养上岗教学能力;二是侧重成人声乐歌曲的学唱,培养声乐专业 能力。 二、课程性质 声乐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 , 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 门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三至五年的时间学习训练 , 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 , 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娴熟的发声技巧。 教材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主编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试用教材。《声乐》部分包括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发声练习的学习,幼儿歌曲的学习,在幼儿歌曲上 侧重让学生认识如何教学,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中外优秀歌曲选》等参照教 材中通过专业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习各种唱法,从初级到高级,是符合学生参加 艺术类深造的教材。 三、课程基本理念: 1.贯彻“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的方针 , 鼓励不同流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 为繁荣我校的声乐教学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 2.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 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 反对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 反对千人一面、千人一声。 4.贯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 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来进 行声乐训练 , 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 为师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演出的机会 , 提高师生表演的综合能力。 6.采用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个别课 : 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 集体课 : 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生的问题 小组课 : 由任课教师开展组内的观摩学习与典型辅导。 大班课 : 讲授有关声乐理论知识及专题讲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花非花》教学设计

《花非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花非花》,感受古风新韵的歌曲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2、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3、通过学习《花非花》这首歌曲,并能用和谐声音演唱二声部,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声音统一,气息均匀的控制能力。 教学难点: 歌曲结尾部分的减慢与延长渐弱要做的恰到好处、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感受缓吸缓吐 1、闻花香 T: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放

松身体,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此时,我们来到鸟语花香的地方,清新的空气,淡淡的花香,我们来闻一闻。(学生练习) 请同学们跟我做,两手叉腰,双肩自然下垂、微微向后展开,胸部略微向前挺起,面带笑容,放松身体,吸气,感受气息吸入了小腹,感受肚子就像一个小皮球,将气息慢慢地吸进肚子中。(带领学生练习几次) 2、吐si练习 T:你们都养过蚕宝宝吧,它的吐丝有什么特点? S:又细又长 T:现在,让我们学做蚕宝宝,将肚子中的气息轻轻地吐出来,看我是这样做的(教师示范) 让我们也一起试一试.(学生练习,指导学生练习几次) 3、跟着音乐感受缓吸缓呼 师:让我们伴着音乐、闻着花香,一起感受缓吸缓呼,准备,吸气……吐气…… 【教学意图:闻花香与吹蚕宝吐丝的练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学会正确的呼吸,为下一步演唱歌曲作铺垫】2-1-c-n-j-y 活动2【导入】(二)发声练习(歌曲低声部预设)

声乐说课稿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教师***,下面我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特色与创新五大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进行介绍。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很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歌唱能力的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我院针对歌唱能力的重要性,专门开设了声乐基础这一课程。 1、课程定位 声乐基础课作为学前音乐课的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具有鲜明的“幼教”特色。 2、课程目标 声乐课的培养目标: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幼儿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开口唱、能演唱、能弹唱。

3、课程设计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声乐课在相关音乐课程的支撑下,有一定的识谱、视听、视唱能力后,课程设计沿着声乐基础、儿歌带词练习、儿歌表演唱、儿歌自弹自唱的顺序,以拓展渐进式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 我院选用的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声乐》,选取了序列性科学、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 1、声乐基础针对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正规声乐训练的特点,一是要选择适合的艺术歌曲;二是要考虑到专业特点,选择一些中外少儿歌曲。 2、儿歌带词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把握,又能结合专业特点,一举两得。 3、儿歌表演唱与舞蹈课中的韵律活动内容相结合。唱和演的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4、儿歌自弹自唱将弹和唱合二为一,融会贯通。针对性适用性强。(此部分为声乐第五学期内容) 声乐课以上内容的安排,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贴将

声乐教案(一)

声乐教案(一) 内容:歌唱机理及运动原理 教学时数: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歌唱机理的讲解,让学生认识歌唱发声器官生理结构以及歌唱的发声原理,了解发声器官的相互作用以及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歌唱器官及发声原理 教学手段与形式:采用大课形式,以传统理论讲解为主,并运用多种声、像资料,形成能听能看,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绪论 人类自从开始音乐活动以来就有了歌唱,歌唱艺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艺术,不但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歌唱流派,还具有丰富的艺术作品和声乐文献,在歌唱的艺术表现和技能技巧训练上已具有较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类历史上关于歌唱的起源,有过多种说法,较多来源于神话和传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以及歌唱的起源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游戏学说者认为:人生来就有要求发泄剩余精力的能力,人类的歌唱活动,以及其它的文艺形式都是由于这些本能的冲动引起的。心灵表现学说者认为:人本身就有一种表现自己情感的要求,高兴时要笑,痛苦时要哭,当这些还不能表达内心感受时,就用歌唱,舞蹈,或是吟诗等形式来表现。模仿学说者认为:歌唱的起源来自

人类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模仿。以上各种对歌唱的解释,只接触到歌唱活动产生的某些现象,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人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歌唱及其它艺术形式都起源于人类的劳动生活。比如鲁迅先生在他的《门外文谈》中说的“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的歌唱活动来自丰富的劳动生活,说明了歌唱是音乐艺术中最早的表现形式。歌唱是众多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一部分。它是以人体的发声器官为“乐器”来表现美的旋律,生动的语言,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较之其他乐器更能直接与听众进行感情交流,是音乐艺术中最富有艺术感染力,最容易受人理解和接受的一种表演形式。歌唱艺术是通过歌唱者的嗓音来进行二度创作,它以歌唱者的发声器官为表现手段和工具,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主、客体的创造劳动,是歌唱者在身体处于激动情绪之中进行艺术创造的高级神经活动。它既是一种物质的运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歌唱者要在兴奋的状态中自如地处理好发声的技术、语言和艺术表现诸多环节,是十分不容易的。虽然古今中外无数代歌唱家和教育家对歌唱艺术的奥妙进行过大量的钻研和探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至今在歌唱训练和歌唱表演中仍有许多的“谜”尚待探索,有许多的“难关”尚待突破。歌唱艺术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歌唱训练中教师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嗓音条件的差异,有意识观念的差异,有生理的问题,也有心理感觉的问题,这一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于自修,需要导师必要的引导。由于歌唱是以人体自身的发声器官为“乐器”的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歌唱者艺术表现的过程也就是制作“乐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花非花》参考教案

花非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与诗歌结合得完美贴切、珠联璧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声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咏唱三首古诗词,知道珍惜光阴和美好事物的道理。 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头声位置、有气息支持的声音背唱《花非花》。 4、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习牧童笛降B音的吹奏,结合短小曲调进行练习。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咏唱三首古诗词,知道珍惜光阴和美好事物的道理。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头声位置、有气息支持的声音背唱《花非花》。 教学过程: 总体来说,在“咏唱古诗词”环节的教学中,可通过分析诗词、朗读诗词进而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二)学唱《花非花》: 1、复习导入。 教师唱黄自的歌曲《西风的话》,提问学生是否记得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初听范唱,体验诗词的韵律与歌曲旋律的巧妙结合。 2、师用牧童笛吹奏旋律,生逐句用唱名模唱。 3、分析主题、乐句及演唱风格。 4、学唱歌唱,先朗诵诗词,再分两组学生,一组唱旋律,一组朗诵歌词,体验词曲音调的完美结合。

六年级下册音乐《古风新韵》教案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音乐《古风新韵》教案 第一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时说明:三时。

第一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关山月》,认识古琴。 教学准备:PPT、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文本,揭示主题 1、组织教学。 2、导入: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从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3、认识古琴(ppt图片)。 二、走进文本,分析乐曲 1、初听乐曲,感受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身在其中。 2、复听乐曲,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 3、再听乐曲,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4、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分乐曲听,找出歌曲中的关系。(再现的单段体) 6、完整再听,感受歌曲刚健和质朴的音乐风格,抒发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声乐课教案

声乐课教案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三年级﹙试用﹚ 第一单元 一﹑课题: 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 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的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配合,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运用声音的技巧,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 品。 三﹑教学内容: 1.练习曲: ﹙1﹚. 13 24 ︱35 46 ︱53 42 ︱ 1 -︱︳ u a u a u a u ﹙2﹚. 1234 50 ︱5432 10 ︱1234 5432 ︱1 -︱︳ li la li la li la li 2.演唱曲目: ﹙1﹚. [[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陕北民歌向春编曲 ﹙2﹚. [[红豆词]] (清)曹雪芹词刘雪庵曲 四﹑教法:讲授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 一. [[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陕北民歌向春编曲G调 这首由民歌改编的歌曲,其结构形式为带再现的三段式。第一段四乐句加补充,前三乐句采用的同头变尾的旋法,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歌风格。 第二段转调,歌曲产生色彩变化,但风格未变。第三段两个段落均为上下句加补充的结构。歌曲音乐优美而抒情。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开始乐句的高位置发声,歌曲转调时的色彩变化。 解决方案:加强“li”﹑“la”的训练,打下高位置基础;熟悉歌曲的民歌风格。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 正腔圆。 2.新歌学习: (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 (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 (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 (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 (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 (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红豆词]] (清)曹雪芹词刘雪庵曲F调 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全曲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本节奏贯穿、发展,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型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前后的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地体现了相思之情。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气息的把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解决方案:加强母音的练习,认识并掌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 正腔圆。 2.新歌学习: (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 (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 (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 (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

校本课程声乐班-课程介绍

校本课程声乐班课程介绍 紫凤小学夏丽珍 一,课程目标 声乐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科都是具有高度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科,除知识性的传授外,声乐课程的开设能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层次性,差异性。既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二,课程简介 1,课程主要内容有发声训练,视唱练习,声乐曲联系三种形式。 2,本学期声乐班将学习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戏曲等,拓展学生的喜好。 三,评价方式:汇报表演 (一、课程开发背景: 我们通过多次学习和研讨深刻地领会到,音乐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平台,它能很好地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同时,它对促进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提高我们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校本课程的开发正为我们的才艺提供了用武之地,它能很好地我们享用教学的成功感和价值感。同时也为教学资源开发出另一片艳阳天。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同时也为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与情操,我们将以美育为途径,以声乐特色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以声乐教育为纽带,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进一步发挥我校文化教育与音乐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彰显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声乐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人音版音乐六下第1课《花非花》教案

歌曲《花非花》教案 2、学习歌曲及对作品的处理 1 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3、能力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 2、歌曲字头的“软”表达。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钢琴、教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发声训练 1、哼鸣练习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 目的与要求: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三、歌曲学习与演唱————《花非花》 1、作品简析: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局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出生于小官僚家庭。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直接体验了民间疾苦。公元800年考中进士,以后做过一些小官,但因直言敢谏被贬。后又任杭州,苏州刺史,管至刑部尚书。晚年闭居洛阳,75岁去世。终身主张“穷则独

儿童声乐课教案

儿童声乐课教案 一、教学要点:(综合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训练) 1、通过参与体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审美能力。 2、根据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有情感的自然演唱歌曲。 3、掌握正确科学的歌唱姿势,呼吸和吐字,纠正不良歌唱习惯。 4、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实际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二、教学要求: 1、培养感受与欣赏能力、不断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2、并能够根据歌曲的不同情绪特点,学会用自然亲切、欢快、活泼等情绪演唱歌曲。 3、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爱好,树立好好学习的信心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 培养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掌握歌曲演唱的情感表达和正确发音。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教学过程 1.气息的练习:深吸一口气,保持住,用腰腹控制送气,发si。就像皮球撒气一样。 重点难点:记住吸气的位置、体会腰腹间的力量,记住并保持住,用在 发声与歌唱中 2.音阶练习:1-|2-|3-|4-|5-|6-|7-|1-|| 1-|7-|6-|5-|4-|3-|2-|1-||

重点难点:音准与换气 3、4之间7、1之间的半音关系 上行音阶4后换气,下行音阶5后换气 3发声练气:5 3|4 2|1-|| Mi ma mi 重点难点:mi是闭口音,ma是开口音,要做到两个音之间的连贯与位置的 统一 5 3 |1 0 |5 3| 1 -| 小花猫喵喵喵 重点难点:用象声词提高儿童练声的兴趣。 这几个音都是开口音,要做到字正腔圆 4复习歌曲:检查上节课所学的歌曲 要求:音准、节奏正确,熟背歌词,并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5导入新歌:1教师弹奏新歌曲,让学生聆听。听完后进行提问(歌曲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有没有重复的段落?等) 2教师范唱,同时让儿童认真听歌词,并总结歌曲大意,启发儿童描绘脑子里想像的故事场景画面 3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做到字正腔圆,浑厚有力,感情丰富。并运用到歌唱中。并由歌词进行节奏的学习。 4唱谱,教师一句,学生一句(三遍——五遍左右),不好唱的段落进行 重复演唱。 5填歌词:教师可教唱一段,等儿童熟悉第一段后,可鼓励他们自己进行 第二段的填词演唱。 6检查歌曲:可通过分组演唱,个别演唱,歌曲接龙的形式,进行检查。 发现有错误或者不熟悉的地方加以纠正和巩固。 7表演:儿童们面对着家长,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所学过的歌曲。让他们 体验学习的快乐,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提高自我表现力。

声乐课程标准

师范教育幼师《声乐》课程标准 供五年制幼师专业使用 第一部分前言 一、指导思想: 以校领导对幼师音乐工作的要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幼师声乐教学质量为目标。突出幼师学科特点,在教学中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侧重幼儿歌曲的教唱,鼓励边弹边唱,培养上岗教学能力;二是侧重成人声乐歌曲的学唱,培养声乐专业能力。 二、课程性质 声乐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三至五年的时间学习训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娴熟的发声技巧。 教材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主编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试用教材。《声乐》部分包括声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发声练习的学习,幼儿歌曲的学习,在幼儿歌曲上侧重让学生认识如何教学,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中外优秀歌曲选》等参照教材中通过专业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习各种唱法,从初级到高级,是符合学生参加艺术类深造的教材。 三、课程基本理念: 1.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流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繁荣我校的声乐教学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 2.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反对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 3.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反对千人一面、千人一声。 4.贯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来进行声乐训练,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5.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师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演出的机会,提高师生表演的综合能力。 6.采用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个别课: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 集体课: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生的问题 小组课:由任课教师开展组内的观摩学习与典型辅导。 大班课:讲授有关声乐理论知识及专题讲座。

声乐课教学课件

声乐课教学课件 声乐课教学课件 声乐课教学课件 第一学年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状态,逐步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2、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声自然流畅。 3、讲述声乐理论知识,加强歌唱的听觉训练,逐渐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使学生逐渐具有辨别发声正误的能力,能比较科学的开展声乐的学习。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较好的演唱好本年级的歌曲,适当扩展音域,要求声区基本同一,发声连贯、流畅、圆润,力求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第一学年教案目录 1、歌唱者的“乐器”知识11、歌曲《渔光曲》 2、歌曲《花非花》12、歌曲《思乡曲》 3、内蒙民歌《嘎达梅林》13、歌曲《铁蹄下的歌女》 4、歌曲《牧羊姑娘》14、歌曲《共和国之恋》 5、歌曲《半屏山》15、新疆民歌《嘎哦丽泰》

6、歌曲《高高太子山》16、哈萨克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7、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17、歌曲《摇篮曲》[奥] 8、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18、歌曲《尼娜》 9、歌曲《长城谣》19、歌曲《鳟鱼》[奥] 10、歌曲《二月里来》20、歌曲《我亲爱的》[意] 教案(一) 教学内容:歌唱者的“乐器”知识 教学目的: 1、学习并了解歌唱者“乐器”发声原理、歌唱发声的器官。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歌唱“乐器”的有关器官在歌唱时的作用。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理解各发声器官的生理位置与功用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歌唱者的“乐器”知识 1、原理:综合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的原理。 2、内容:人体作为歌唱发声的器官有如下三个方面: 呼吸器官(动力) 发声器官(振动体) 共鸣器官(共鸣器)

(声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声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差不多信息 课程名称:《声乐基础》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 学时/学分:32/1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无 授课时间:2018~2016第1学期授课地点:艺术楼155琴房 任课教师姓名:陈娟娟职称:讲师 所属院〔系〕:师范学院适用年级:15级音乐学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上课答疑与网络答疑结合、艺术楼155琴房 【二】课程简介 《声乐基础》是高等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中一门具有较强技术训练特点的重要主干课程,是训练学生运用科学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重要必修课。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了解声乐课程差不多理论体系和进展历史。认识歌唱发声的差不多原理,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发声的发声方法,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技巧。学会正确的分析和处理风格各异、类别不同的声乐作品,并具有一定的范唱能力。掌握童声和变声期歌唱发声的训练方法。具备从事中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从事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的能力。【三】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正确的发声原理,养成良好的发声适应; 2、理解科学的发声状态,领会参与发声的各器官之间的协调动作与关系; 3、掌握科学发声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技巧; 4、学会演唱、正确的分析和处理风格各异、类别不同的声乐作品; 5、并具有一定中小学音乐声乐教学和群众性歌咏活动演唱及范唱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关心学生理解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和一般理论; 2.在教学中注重歌唱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 3.在教学中,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那么,依照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4.重视歌唱发声的整体感,要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5.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艺术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声乐艺术的精华,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 声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声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通过歌唱和表演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生活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对声乐作品的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尊重声乐艺术、理解多元文化。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声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歌唱传统,从而培养对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声乐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对前期所修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于声乐作品的演唱当中,尤其是音准、节奏等问题的训练。对后续课程《曲式分析》《歌曲作法》等是互为补充、互相作用的关系。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

花非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表达诗歌音乐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2.具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关注学生的发声、吐字和气息运用。 3.感受器乐版《花非花》、变奏版《花非花》、轮唱版《花非花》,通过联觉想象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从而实现声情并茂的歌唱表达。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2.教学难点:感受器乐版、变奏版、轮唱版《花非花》,通过联觉想象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从而实现更好的歌唱表达。 三.教学过程 初识《花非花》: 1、引出《花非花》,初步感受《花非花》 (1)开门见山: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忆江南》中诗句。 (2)由《忆江南》引入到古诗《花非花》。

师:白居易的诗一般都比较通俗易懂,可这首《花非花》却比较朦胧抽象。 (3)师:同学们一起吟诵一下。 (4)老师有感情的吟诵《花非花》。(背景音乐:古筝版的《花非花》) 师:老师的吟诵有什么特点? 生:………… 2、欣赏聆听《花非花》声乐独唱形式 师: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用这首古诗谱写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师:你觉得歌曲《花非花》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怎样的意境? 生1:旋律优美、舒缓,有明显的高低起伏的变化。生2:表达一种朦胧的美。 (2)师解释歌曲上方的提示:行板、温柔地 行板:行板: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属于中慢板。 走进《花非花》 学唱歌曲《花非花》: 师: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让我们一起走进《花非花》,用自己最美的歌声表现《花非花》。(1)出示大歌谱,再次聆听伴奏音乐《花非花》(同步出现旋律线流动的动态画面)。

声乐课教案

声乐课教案 时间:第三周至第四周地点:七楼音乐教室 班级:高一音乐班 教学内容:歌曲《长城谣》、《妈妈教我一支歌》 教学目的:通过练声曲、歌曲的练习,加强学生对声乐作品旋律性的歌唱要求,同时获得圆润、甜美的歌唱音色。 教学难点:在不同音区保持相同的歌唱状态和匀称的呼吸。 教学重点:吐字清晰、连贯均匀的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出示练声曲 练声曲: a. 565 454343 232 1 — wu wu wu wu wu b. 1 3 5 6 5 6 5 3 1 — Li la li 分3组检查练声曲的演唱情况,并分别示范、纠正不足之处。 二、练习歌曲:《长城谣》(1=F 2/4) 此歌曲应突出旋律的连贯性,每个字须保持竖立的感觉演唱,节奏平稳,音符时值要唱到位,使得乐句完整。 1、朗诵歌词: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朗诵歌词时要求字向前送,声音清晰,吐字、咬字准确规范。 2、教师范唱歌曲:要求感情真挚,气息连贯,声音清脆明亮。 3、学生逐句练唱,教师注意分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分组检查,

个别检查。 4、难点解决:第五句“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音要唱得饱满,口腔充分打开,声音往外送。 三、练习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1=F 4/4) 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齐唱,要求总体上音色统一,乐句完整连贯。 2、难点解决:十六分音符的下行旋律,如5432 处,下巴放松,气息要控制住。弱起后半拍的乐句,要求气口吸的快而饱满。第二段与第三段衔接处,演唱思路要清晰,及时调整下一乐句的气息,音高要准确。 3、个别抽查:轮流演唱歌曲,按2或4乐句,教师随机点名让学生分别连接下去。要求衔接准确,用积极的状态演唱。 4、教师分析点评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并示范。 四、巩固新课: 全班分两组分别演唱两首歌曲,比较优点与不足,教师给予学生演唱的信心和鼓励。 五、作业:复习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的后部分,要求用放松自然的声音歌唱,旋律、节奏视唱准确。 六、下课。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花非花

xx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演唱《花非花》,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表达诗歌音乐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2.具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关注学生的发声、吐字和气息运用。 3.感受器乐版《花非花》、变奏版《花非花》、轮唱版《花非花》,通过联觉想象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从而实现声情并茂的歌唱表达。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旋律美和意境美。 2.教学难点:感受器乐版、变奏版、轮唱版《花非花》,通过联觉想象把音乐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从而实现更好的歌唱表达。 三.教学过程 初识《xx》: 1、引出《xx》,初步感受《xx》 (1)开门见山:介绍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忆江南》中诗句。 (2)由《忆江南》引入到古诗《花非花》。师:白居易的诗一般都比较通俗易懂,可这首《花非花》却比较朦胧抽象。 (3)师:同学们一起吟诵一下。 (4)老师有感情的吟诵《花非花》。(背景音乐:古筝版的《花非花》) 师:老师的吟诵有什么特点?生:………… 2、欣赏聆听《xx》声乐独唱形式

师: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用这首古诗谱写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师:你觉得歌曲《花非花》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怎样的意境? 生1:旋律优美、舒缓,有明显的高低起伏的变化。 生2:表达一种朦胧的xx。 (2)师解释歌曲上方的提示:行板、温柔地 行板:行板: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属于中慢板。 走进《xx》 学唱歌曲《xx》: 师: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让我们一起走进《花非花》,用自己最美的歌声表现《花非花》。 (1)出示大歌谱,再次聆听伴奏音乐《花非花》(同步出现旋律线流动的动态画面)。师:请大家关注旋律线的走向,并和老师一起比划一下。 (2)师:我们已明确了旋律线是高低起伏的,再仔细观察一下每个乐句的句尾,旋律呈上行还是下行趋势。 生:下行趋势。 (3)师:每个乐句的旋律走向都是呈下行趋势,这是在表达一种淡淡的伤感,一种低低的叹息。 (4)师:同学们把老师标注出来的每小节的头音,很稳定的演唱一下。(关注音准、发声位置、气息)(5)师生合作:完成歌谱的接龙演唱。(关注学生的音准,发声位置、声音的流畅性。) (6)填词演唱,(要求字正腔圆,提醒做好乐句的呼吸,假声高位置的演唱。)

六年级音乐《花非花》教学设计

六年级音乐《花非 花》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六年级音乐《花非花》教学设计 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花非花》, 体会歌曲的艺术气息和朦胧美。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此歌,加强学 生对发声、吐字重要性的认识。 能力目标:灵活渗透歌唱的姿势与 歌唱的气息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 歌唱状态和歌唱习惯。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涵,恰 如其分的表达。 2、歌曲字头的“软”表达。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合作 交流法 教学准备:手风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发声训练 三、歌曲学习与演唱————《花非花》 1、作品简析: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局香山,自号香山居士。 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出生于 小官僚家庭。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 冻馁并至”直接体验了民间疾苦。公元 800年考中进士,以后做过一些小官,但 因直言敢谏被贬。后又任杭州,苏州刺 史,管至刑部尚书。晚年闭居洛阳,75 岁去世。终身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济天下”。他的诗作《卖炭翁》《新丰 折臂翁》《缚戏人》《忆江南》等因形象 鲜明,主题深刻而成为传诵名作。感伤 诗中《长恨歌》《琵琶行》更是曲折生动, 文彩精致的大作,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 术才能。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早年在美国欧 柏林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作曲。1929

年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了 不少音乐人才。同时,从事音乐创作和 著述,写下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近百 首。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 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分明,层次分明,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白居易的诗大都以言语浅近,意境 显 露见 长 。 但这 首 《 花非 花 》却 颇 胧”。第一句“花非花,雾非雾”,就首先 给人一种非花似花,非雾似雾的捉摸不 定的感觉,可毕竟又似花还是非花,似 雾还是非雾。第二句从“夜半来,天明去” 的叙写,似在说短暂易逝的梦。但第三 四的“来如春梦”去“似朝霞”,即告诉我们 “春梦”与“朝霞”也是比喻。这种如行云流 水,环环相扣的一连串的比喻,只喻体 (用作比喻的物体),而不喻本(被喻之 物),确实诗的意境蒙上了一层“朦胧”色 彩。但这首诗的诗意又不是晦涩到不可 捉摸的地步,从他同期的,甚至为同一 目的而作的《渐简吟可知,《花非花》可 能表现的是对一种生活中存在过的,而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