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专题六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测试

专题六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测试

专题六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测试
专题六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测试

阶段性测试题六(专题六综合技能测试)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某地昼夜年内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B.回归线附近

C.极圈附近D.极点附近

2.在该地GPS地图中,GPS显示的方向应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下左右都是南D.上下左右都是北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如图)。读图判断3~5题.

3.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

4.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B.资金

C.科技D.廉价劳动力

5.该园区某大型花生油加工厂在中国、越南等地投资种植花生,以掌握制油原料。因为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为稳定原料能全年供应,该公司新投资的花生生产基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阿根廷B.墨西哥

C.巴基斯坦D.印度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信息,回答6~7题.

6.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IS—GPS

C.GIS—RS-GPS D.RS—GPS-GIS

7.“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统计城市GDP增长量

C.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D.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2011年8月27日,渤海油田渗漏点扩至16个,原油泄漏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原油泄漏造成渤海部分海域严重生态破坏,河北乐亭、昌黎两地的水产养殖业遭受了严重经济损失。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石油泄漏的清污方法中环保的做法有()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

B.任其自然分解

C.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

D.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

9.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到渤海湾( )

A.石油污染的严重程度B.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C.石油污染扩散的速度D.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农民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木柴为燃料,大量砍伐森林,造成“多山少林”,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鼓励发展“猪—沼气-果树”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经过30年的努力,现在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已是绿水青山的生态示范县。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恭城模式”的主导产业是()

A.养猪B.果树种植

C.沼气D.旅游

11.“猪—沼气-果树"三位一体农业模式的优点有( )

①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②改变当地气候类型,提高粮食产量

③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

④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1年的春节,春运、春旱、用工“春荒"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折射出人们兔年的新期盼。春节期间,“抗旱保苗"成为中原大地农村人热议的焦点话题.据此回答12~13题。

12.以下措施中,不能起到缓解中原大地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的是()

A.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B.缩减农田面积以减小农业用水总量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13.中原大地旱灾面积主要是通过哪种现代技术获得的( )

A.GPS B.GIS

C.RS D.Inter

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回答14~15题。

14.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冻融作用D.盐碱化

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微专题29 资源跨区域调配学案

微专题29 资源跨区域调配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加试要求 (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a) (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c)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 分析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 主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配置情况入手,分析如下: 2.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表: 南水北调调出区 有利:促进调出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人们 节水意识 不利:取水口水文环境受影响,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 的影响 调入区 有利:增加水域面积,促进水循环;增加地表水和土壤 含水量;回补地下水,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 沉降;可有效遏制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 和生物多样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提供基本 保障,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北方灌区可能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环境问题 西气东输调出区 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天然气综合利 用步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

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 不利:管道铺设沿线易造成生态破坏 调入区 有利:改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减轻铁路运输压 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等 西电 东送 调出区 有利: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 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利: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环境污染加重 调入区 有利:保障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促进经济的发展;改 善大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 真题设问 1.(2017·11月浙江选考)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2.(2016·10月浙江选考)简述“中哈输油管道”建成对中国能源安全 和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2016·4月浙江选考)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 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 考向和规律 1.考向:能源输送工程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积极意义;能源输送工程 对沿途生态环境的影响;区域合作的意义。 2.命题规律 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是本专题的重要考查形式。 材料特征:以有关某区域概况的文字材料或略图的方式呈现相关信息, 若信息呈现在图中,需要考生仔细读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设问特征:设问多是简述题,其形式主要是“简述……的积极意义” 或“分析……的影响”。 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材料,紧扣教材知识,结合考查区域进行具体 分析,组织答案要点。 例1(2017·11月浙江选考)“一带一路”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 ) 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进口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题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题练习 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某工厂九月用水40吨,比八月份节约10吨,比八月份节约百分之几? 2、一种手机现价每个3800元,比原来降低了20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3、小明读一本3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5 3 .读了多少页?

4、某超市上周卖出面粉360千克,卖出的大米是面粉的5 6 ,超市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份的用电量是多少?(4分) 6、果园里去年收获苹果40000千克,今年比去年增长10%,今年收获苹果多少千克? 7、某地区去年的降水量是306毫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 6 ,这个地区今年的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8、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3,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 1 ,两天一共修了 1190米.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9、一条路第一天修了35米,相当于第二天的62.5%,两天共修了这条路的12 7 .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0、某班有学生54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1、某村三天修完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0%,第二、三两天修的长度比是 4∶5,已知第二天修了64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2、12月22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白天 最短的一天,这一天,白天与黑夜时间的比大约是3:5.这一天白天和黑夜大约各是多少小时? 13、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完要4天,乙单独做完要6天.如果两人合做,多少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3 4 ? 14、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单独做每天只能完成这批零件的 81,现甲乙两人合作,多少天能完成这些零件的6 5.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标准及09'测试要求】 【课前预习】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优越的地理位置:鲁尔区位于德国部,地处欧洲的“”。 2.便利的水陆交通: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3.丰富的资源:该区蕴藏了丰富的资源。 4.发达的工业: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重要的基地、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环境恶化: (1)原因:鲁尔区能源结构以为主,产业结构以为主。 (2)表现:以污染和污染最为严重。 2.传统产业的衰落:

(1)原因:生产结构;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2)表现:20世纪60年代,传统的工业和工业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70年代,工人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产业,大力扶持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1)采取对企业实行化、化的改造和整顿; (2)使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趋向化,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产业迁入。改造后的鲁尔区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以工业为基础,以工业为增长点的综合工业区; (3)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产业的发展。 2.治理,加强环境管理,营造: (1)首先整治,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污水净化系统,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2)其次是控制污染,在全区范围内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 (3)此外,加强,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4)美化,提高。在总体规划中制定营造“绿色空间”计划,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 【要点突破】 1.鲁尔区的区位特点: 2.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环境恶化 环境恶化与鲁尔区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有关。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传统产业的衰落: 3.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⑴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⑵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鲁尔区形成于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鲁尔区拥有丰富的铁矿石 C.德国鲁尔区、美国南部、英国东北部是相类似的工业区

(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

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读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陆位置②地形起伏 ③太阳辐射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 A 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降水整体上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局部地区出现闭合曲线,是地形起伏影响的结果。 2.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生态脆弱的表现有( ) ①地势高峻,气候寒冷 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③湿地广布,生物多样性少 ④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D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主要为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少于500 mm,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严重。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陕西一模)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地表风力小 B.山地降水量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答案 C 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狭管效应明显,地表风力较大,A项错误;山地降水较丰富,但是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较小,B项错误;冬季降雪日数稳定,有季节性积雪融水,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分,C项正确;高山冰雪融水主要补给河流,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不大,D项错误。 4.(2019陕西一模)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答案 C 由材料可知,该地有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项正确;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可减弱地面辐射,A、B项错误;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湿度升高,但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D项错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该处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如图a)。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多呈弯月形(如图b)。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六(专题六综合技能测试)

阶段性测试题六(专题六综合技能测试)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撒哈拉沙漠南部地区的过渡地带,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据此回答1~2题。 1.当地植被退化严重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湿地萎缩D.土地次生盐碱化 2.治理该地区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植树造林B.建立保护区 C.退耕还湿D.禁止人类活动 【答案】 1.B 2.B 【解析】第1题,该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植被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是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2题,该地区植被以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不适合植树造林;禁止人类活动不符合现实;退耕还湿属于建立保护区的一部分。

下表为“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表”。读表回答3~5题。 A.可再生能源比重越来越小 B.煤炭比重越来越大 C.N+25年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 D.能源自给率不断下降 4.丹麦的可再生能源可能是() A.太阳能B.核能 C.水能D.风能 5.丹麦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给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定位最准确的是() ①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 ③要提高能源自给率 ④要减少对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3.C 4.D 5.D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可再生资源比重越来越大;煤炭比重先上升后下降;N+25年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能源自给率不断上升。第4题,丹麦位于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第5题,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提高能源自给率;减少对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均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图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集中在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南 B.北多南少 C.分布相对分散 D.分布地区较少

区域可持续发展(2)

区域可持续发展(2) (2018年·海南)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B) A.市场B.原料 C.交通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A) A.循环用水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C)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解析】本组试题以我国的煤制油技术产业化为背景,呈现我国的能源结构历史及现状,要求考生能够通过文字材料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判断煤制油企业布局指向以及科学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煤制油产业化对我国能源问题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知识,判断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第1题,考查煤制油企业的布局指向,容易题。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普遍是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B选项正确。第2题,考查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解决长期用水来源的合理途径,容易题。地表水匮乏的地区往往意味着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是很大的限制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是长期来看其用水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循环用水方式是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A选项正确。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排除B、C、D选项。第3题,考查煤制油产业对我国能源问题的影响,容易题。我国当前煤炭产能过剩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说明能源结构不合理,而不存在能源不足问题,排除A选项。发展煤制油产业能够减轻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但无法减轻对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开发的压力,排除B选项。煤制油是对煤炭的深加工利用,且煤炭变成油品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小,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C选项正确。当前我国石油进口量每年达数亿吨,但我国煤制油规划2020年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地理专题一区域地理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地理 专题一区域地理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易中难 世界主要地区(国家) 5、6、10 4、13 11 中国主要的地区1、3、8、12 2、9 7 (2015濮阳二模)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冬小麦②B区域适合发展林果业③流经A区域的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④D区域的气候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⑤图示区域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2.下列关于图中C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B.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C.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 D.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3.D地区与我国东北平原相比,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柑橘与香蕉 B.气候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C.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种植 D.水热条件组合好,物种资源丰富 解析:1.B 2.C 3.D 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台湾岛中部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B区域等温线较密,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林果业;该区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D区域地处热带,为热带季风气候;

该区域山脉是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及温度与地形的关系可判知,C地区位于山地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不利于晒盐;山地河流短促,不利于航运;平直的海岸线不利于港口建设。第3题,D地区位于热带,水热充足,东北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015鹰潭二模)如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B.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物种资源丰富 C.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D.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 5.影响该地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矿产资源 6.该国最重要的能源是( )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水能 D.风能 解析:4.A 5.B 6.C 第4题,根据图中山峰的海拔和分布可判知,该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图中纬度可判知,该岛屿地处温带,终年受西北风控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根据经纬度定位,该岛屿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第5题,图中城市主要分布于地势低平的沿海地区。第6题,岛屿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降水较多,河流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2015福建漳州八校联考)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 7~9题:

高三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

2019高三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有 答案)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目前的重要战略,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整理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60分) (2019乌鲁木齐一诊)下面为世界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B.乙区域自然资源较为贫乏 C.甲区域全都属于外流区 D.乙区域植被根系非常发达 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可知,乙区域主要为撒哈拉沙漠。由于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植被为了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根系非常发达;甲区域大部分属于季风区,但并不全部属于外流区;乙区域石油资源丰富。答案D 2.图中乙区域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但近几年灌溉面积却不断缩小。其原因主要是() A.保护环境,退耕还林、还牧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石化工业 C.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 D.不合理灌溉,导致次生盐渍化 解析由于撒哈拉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

渍化,从而使灌溉面积不断缩小。 答案D (2019专家原创)经过11年的奋战,中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19年第三季度正式通水。结合右图,回答3~4题。 3.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后() A.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 B.黄河以南的京杭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C.长江径流量会大幅度下降 D.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将发生显著改变 解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通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河北等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长江水系庞杂,调水工程对长江径流量的总体影响不大;调水工程对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的影响有限。 答案B 4.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 B.乙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 C.机械化水平低导致丙处每年夏季农作物收割时间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D.丁处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解析甲处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乙处地势北高南低,不能自流;丙处夏季有梅雨,影响农作物的收割,导致收割时间相对推迟;丁处

(浙江选考)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十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1.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解析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和最典型的是西北地区,西北生态环境脆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较多;中国南方荒漠化不典型,且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要优越;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慢;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主要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少,并不会产生严重的荒漠化。 答案 D (2016·杭州七校联考)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2~3题。 2.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宁夏 B.青海 C.陕西 D.新疆 3.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开采矿产②生态移民③合理载畜④抽取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知,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新疆,占比超过40%。第3题,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有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合理载畜等;开采矿产,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加速草地退化,促进荒漠化;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位下降,也会加速草地退化,促进荒漠化。 答案 2.D 3.B 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4~5题。

4.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5.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前期改善明显,后期改善缓慢 B.得到持续明显改善 C.前期改善缓慢,后期改善明显 D.改善效果不甚明显 解析第4题,由图示可知:1998年后,林地变化率最高,为正值,说明增加林地多; 耕地和草地变化率也较大,但为负值,说明耕地与林地减少的多,而其他用地变化率不大,故选A。第5题,由图可知,1976~1998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都很小,所以改善缓慢;1998~2010年变化率大,故改善明显。 答案 4.A 5.C (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联考)下图为中国局部地区农牧界线演变图。读图完成6~7题。 6.对图示农牧界线演变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低纬向高纬②从内陆向沿海③从东南向西北④从荒漠到草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图示农牧界线演变的社会经济原因包括( ) A.东部荒漠化严重 B.人口压力增大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全球气候变暖

2020中考实数专题测试题及答案

(实数) (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4 分,满分40分) 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 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9的算术平方根是3 B.16的平方根是±2 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 2.近似数1.30所表示的准确数A的范围是()。 A.1.25≤A<1.35 B.1.20<A <1.30 C.1.295≤A<1.305 D.1.300≤A <1.305 3.已知|a|=8,|b|=2,|a-b|=b-a,则a+b的值是()。 A.10 B.-6 C.-6或-10 D.-10 4.绝对值小于8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A.0 B.28 C.-28 D.以上都不是 5.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4.9万精确到()。

A.万位 B.千位 C.十分位 D.千分位 6.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这样的数是( )。 A.非负数 B.非正数 C.负数 D.正数 7.若2a 与1-a 互为相反数,则a 等于( )。 A.1 B.-1 C.12 D.13 8.在实数中π,-25 ,0, 3 ,-3.14, 4 无理数有( )。 A.1 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不借助计算器,估计76的大小应为( )。 A.7~8之间 B.8.0~8.5之间 C.8.5~9.0之间 D.9~10之间 10.若4a =,23b =,且0a b +<,则a b -的值是( )。 A.1,7 B.1-,7 C.1,7- D.1-,7-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20 分) 11.数轴上与表示数2的点距离为6个单位长的数 _________。 12.我们的数学课本的字数大约是21万字,这个数精确到 _________位,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课本的字数大约是

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荒漠化的防治 知识点一荒漠化成因.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知识点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生活措施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2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知识点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知识点二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高中地理专题整合——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网络构建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以某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生态问题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如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T6~8等。结合具体地区的 图文材料,考查 学生运用地理知 识分析判断区域 特征、区域环境 问题和资源开发 的能力、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如 2018年高考全国 卷ⅠT37等。 以区域图文材 料为载体,考查 学生对区域特 征、成因的认知 能力,掌握区域 分析方法、区域 特征、区域资源 开发条件等问 题。如2019年 高考天津卷T1 等。 以区域图文材 料为载体,考查 区域生态问题 的类型、产生原 因及保护措施, 促进人地协调、 合理开发利用 资源,保护生态 环境。如2019 年高考天津卷 T2等。 第1课时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考题调研——研真题、明确考向 (2019·全国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 [解析]A对: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可知,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可能是气温升高。B错:气温降低一般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增加。C错: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表明平地上水分条件变差,故降水不可能增多。D错:降水减少不会导致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 核心突破——讲要点、突破核心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专题六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后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专题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测试题(后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17·济南学业考)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蝴蝶用翅飞行 B.鸟的前肢进化成翼,可自由飞行 C.蚯蚓靠骨骼和肌肉的配合可缓慢地蠕动 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 2.(2017·德州学业考)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系统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在运动中提供动力 B.由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构成了运动系统 C.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 3.(2019·济南)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屈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B.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C.蜘蛛织网、公鸡报晓和候鸟迁徙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D.蜜蜂跳“8”字形舞蹈告知同伴蜜源位置,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4.(2017·莱芜)自由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的运动总是需要两组骨骼肌的相互配合 B.骨骼肌舒张时就会给骨运动提供推力 C.动物有完整的运动系统就可完成运动 D.动物运动是其适应陆地生活的标志

5.(2019·济南槐荫一模)如图是学生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合理的是( ) 6.(2016·济南)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的结构由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 B.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C.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D.②关节囊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 7.(2017·烟台学业考)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用行动 诠释了拼搏精神。一传到位率高是制胜的关键,运动员 垫球时上臂肌肉的运动状态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8.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B.躯体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C.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D.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是社会行为 9.(2019·济宁)单手投篮时需完成伸肘、屈肘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投篮时维持身体平衡需要小脑的调节 B.投篮动作只有一块骨骼肌在起作用 C.骨的移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D.必须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完成 10.当你从桌上端起水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和关节的活动情况是( )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班级:高二()班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_大陆度表示某地的气候受大陆影响的程度。数值越大,表明受大陆影响越大。读我国东部主要地点大陆度比较表,回答1~3题。 地点纬度 距海远 近(千米) 气温年 较差(℃) 大陆度 哈尔滨45°41′510 42.4 80.3 南京32°00′300 26.3 63.9 永州26°10′516 23.1 68.5 三明26°10′192 19.5 54.4 马祖26°05′ 3 18.2 49.7 桂林25°20′450 20.3 61.9 基隆25°10′ 3 12.7 29.6 广州23°08′140 14.9 44.5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大陆度较高地区的共性特征中表现最显著的是 A.纬度较高B.距海较远 C.气温年较差较大D.地势较高 2.与其他地点气候类型有明显区别的是 A.哈尔滨B.南京 C.基隆D.广州 3.从理论上讲,表中地点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季节最长的最可能是 A.三明 B.马祖 C.基隆 D.广州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4~6题。 4.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 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5.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 图3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 A.甲地与图中最高处相对高差为1744米 B.气候是影响交通线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C.乙河水量丰富,夏季为丰水期 D.南北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小 7.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沼泽萎缩、矿产枯竭 B.地震频发、水资源短缺 C.海洋污染、水土流失严重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严重 (2013·太原模拟)读世界两区域图,回答8~9题。8.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 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历史悠久,经济丰富 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 9.近年来,对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200 -200 -200 -2000 图例 沼泽 沙漠200 等高线城市铁路岛屿 10°E 500 35°N 1000 1544 甲乙 图3

2018版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七 区域可持续发展 2-7-1-3b含答案

[角度训练] 角度“3S”技术及应用 1.(2017·广东梅州一模)近十年,中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GPS ②GIS ③RS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高铁安全运行,要准时到达预定位置,需要GPS,①正确。高铁列车不只一列,必须按规划线路运行,才能保证安全,需要GIS进行线路规划、分析,②正确。RS主要功能是获取图像,不能保证列车运行安全,③错误。故A正确。 [答案] A (2017·福建宁德一模)地铁是铺设在地下隧道内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图示意福州市地铁规划。读图完成2题。 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福州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优先调取的图层是( ) A.福州行政区划图 B.福州降水分布图 C.福州道路分布图 D.福州等高线地形图 [解析]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福州地铁线路进行规划时,应优先考虑市区原有的道路分布,以便合理规划、建设地铁线路。 [答案] C (2017·江苏省苏锡常镇调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

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据材料回答3~4题。 ①人口普查②应急搜救③水文监测④水产品加工 ⑤地理信息测绘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4.由上表可知( ) 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 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 C.目前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 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系统服务 [解析] 本题组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学生需认真研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根据材料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再根据表格经纬度确定其服务范围,由此解答题目。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人口普查、水产品加工不在此列,选C。第4题,根据表格信息,目前北斗导航虽未覆盖全球,但已经覆盖太平洋、印度洋的大部分地区,影响到亚洲及欧洲的部分地区,涉及东西半球,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选A正确。 [答案] 3.C 4.A

六年级数学专题练习: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专题练习:测试题 班 姓名 找规律填数。 ⑴41、103、165、22 7、( )、( ) ⑵101、51、103、5 2、( )、( ) 计算。 100991431321211?++?+?+? 126012*********+++++ 用简便方法计算。 282355? 24 1311)241114(+?+ 甲、乙两人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A 地40千米的地方,两人仍以原速度前进,各自到达终点后立即返回,又在离B 地20千米相遇,问A 、B 两地距离是多少千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A D E F (单位:厘米) 20 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100,如果分子加23,分母加32,新的分数约分后是 32,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一桶油第一次倒出 41,第二次倒出12.5千克,两次共倒出26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文峰服装柜组运进600套儿童服装,第一天就卖出了 41,第二天卖出了余下的5 2,第二天卖出多少件?还剩多少件?

六⑴班学生人数在50—60之间,其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7:6,这个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10 六⑴班有40人参加植树,男生每人种6棵,女生每人种4棵,一共植树204棵,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1 一个圆形木桶,箍了一条铁丝,铁丝长21分米,铁丝接头处用去2.16分米,这个圆形木桶的外直径是多少? 12 今年妈妈37岁,小明13岁,小明多少岁时,妈妈的岁数是小明的4倍? 13 有甲、乙两个粮仓,乙仓比甲仓少装粮1000千克,甲仓装粮比乙仓的4倍还多40千克,甲、乙两个粮仓各装粮多少千克?

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

目录 摘要 (1) 一、问题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2)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 (2) 三、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实践 (4) (一)三门峡市的转型实践 (4) (二)唐山市经济转型实践 (4) 1开放型加工制造业的培育 (4) 2现有资源型产业的优化调整 (4) 结论 (5)

摘要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源型地区是依托当地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而兴起或者发展起来的地区,其主要产业是围绕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的加工业。实践证明,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将逐渐耗尽,资源地区的经济转型是无法避免的,而且经济转型是一次重大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的变革。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资源型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是由不可持续的发展转变为地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资源;转型;可持续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建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主要功能是向市场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目前,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日益落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改善民生和就业日益困难。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指由区域分工深化和技术提升而引起的经济结构转换和产业转型,意味着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初级加工业,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不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有不同的资源类型、地理环境、周边环境,因此在转型发展中也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 资源型城市的优势首先在于资源禀赋,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入规模扩张的背景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资源型城市可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较高增长速度。但是资源本身也存在生命周期,随着资源逐渐被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下降,过分依赖资源发展的城市将会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以及沉重的社会负担。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复合概念和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转型过程中,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将由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的发展模式转变。当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地区已经结合本地实际取得

关于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9)06-0002-03 关于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刘学敏 摘 要 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就北京能否成为经济中心,京津冀能否单独考察城市化率,!环渤海?能否构成统一的经济体,!生态带?能否只规划北京等问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认识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经济中心;城市化率;环渤海地区;生态带 中图分类号 F127 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刘学敏(1963#),男,山西襄汾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及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18B02)###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 2008-11-11 修回日期 2009-01-16 一 北京能否成为经济中心 在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中,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将北京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定位。原因在于,建国后在对北京城市性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把这座产业工人仅占4%的消费城市改造成为了产 业工人占四分之一以上的大工业城市,重工业产值一度高达63 7%。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尤其是周边地区和城市对北京的经济中心地位提出了质疑,而北京自身也在有意无意地淡化!经济中心?的提法和定位。直到1993年,北京的城市性质才被明确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即使在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也只是把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 市?,回避了!经济中心?的问题,认为对于首都来 说,最重要的特色是政治和文化。由此看来,北京似乎是放弃了!经济中心?的定位。 然而,在对北京经济中心进行定位时,暗含着一种理解,即在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背景下,经济中心必然是以工业或制造业为主体的。无论是在建国以后大规模地发展制造业,从而把北京改造成一个大工业城市,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工业搬迁(如首钢等)、限制一些产业发展,都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的产业演进中,制造业所占地位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让位于第三产业,从而使一个城市化地区可以依托制造业而成为经济中心,也可以依托第三产业而成为经济中心。而第三产业本身内涵极其丰富,它既可以包括传统服务业如餐饮、商业、旅游等,还可以包括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法律服务以及创意产业等。尤其是创意产业 总第167期 城市问题2009年第6期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七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 中国地理

第一部分知识综合篇 专题七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讲中国地理 一、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0·江苏地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下图为我 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据下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6月中旬江淮地区受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连绵;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9月受冷锋影响,降水较多。 答案:C (2010·福建文综)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2~3题。

2.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解析:从左图中可读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自东向西增高。从右图中可读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自南向北增高。因此,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答案:D 3.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 解析:该地区东南雪线高度低,主要原因是东南部降水量大。 答案:B (2010·全国新课标文综)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4~6题。 发展阶段时间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2003年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 4.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 5.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