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OCT测量RNFLT_mGCCT_省略_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_郇彦卫

OCT测量RNFLT_mGCCT_省略_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_郇彦卫

OCT测量RNFLT_mGCCT_省略_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_郇彦卫
OCT测量RNFLT_mGCCT_省略_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_郇彦卫

第26卷第3期Vol.26No.3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J OTOLARYNGOL OPHTHAL SHANDONG UNIV 2012年6月Jun.2012

作者简介:郇彦卫。Email :huanyw @163.com

通讯作者:董晓光,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dxgdoctor@hotmail.com DOI :10.6040/j.issn.1673-3770.2012.03.021

OCT 测量RNFLT 、mGCCT 在视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郇彦卫1,2,应良2,王茜2,董晓光

2

(1.青岛大学医学院,山东青岛266021;2.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 )、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mGCCT )在视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视神经萎缩患者50例,其中健眼26眼、患眼68眼纳入研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 )检查,BCVA ≥0.05者行视野检查。利用频域OCT 测量mGCCT 及RNFLT ,分析OCT 主要参数对视神经萎缩诊断的价值及其与BCVA 、视野等视功能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区分正常眼与视神经萎缩眼的能力和对BCVA 的影响程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mGCCT 、整体丢失体积(GLV )、局部丢失体积(FLV )、平均RNFLT 对各评价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平均mGCCT 、GLV 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平均mGCCT 、GLV 对BCVA ,平均mGCCT 对视野平均偏差(MD )、视野模

式标准偏差(PSD ),FLV 对视野MD ,GLV 对视野PSD 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平均RNFLT 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BCVA 、视野分析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 )分析显示,平均

mGCCT ,上、下方平均mGCCT ,平均RNFLT ,颞侧、上方平均RNFLT 对视神经萎缩诊断准确性较高(0.9<AUC <1.0),下方、鼻侧平均RNFLT 诊断准确性中等(0.7<AUC ≤0.9)。平均mGCCT 对BCVA 评价准确性较高(0.9<AUC <1.0),其余各项评价准确性中等(0.7<AUC ≤0.9)。结论频域OCT 测量特别是mGCCT 测量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和视功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神经节细胞复合体;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视神经萎缩中图分类号:R77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37-

3770(2012)03-0063-05Roles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and the 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 thickness in the diagnosis of optic atro-phy and evaluation of visual functions determin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HUAN Yan-wei 1,2

,YING

Liang 2,WANG Qian 2,DONG Xiao-guang 2.1.Medical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21,Shandong ,China ;2.Shandong Eye Institute ,Qingdao Eye Hospital ,Qingdao 266071,Shando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oles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RNFLT )and the 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 (mGCCT )in the diagnosis of optic atrophy and the evaluation of visual function by using frequency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Methods 26normal eyes and 68sick eyes were selected from 50pa-tients with optic atrophy.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was measured for all the eyes and visual field for those whose BCVA was ≥0.05.Frequency domain OCT was used to measure mGCCT and RNFLT.The study e-valuated the main parameters provided by OCT in the diagnoses of optic atrophy and their relativities to the visual function indices ,such as BCVA and visual field.Furthermore ,the study explored the capability of these parameters to distinguish normal optic nerves from optic atrophy and the effects on BCVA.Results

In univariate analysis ,

mGCCT ,general loss of volume (GLV ),focal loss of volume (FLV )and RNFLT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all the evaluation indexes (P <0.05).In multiple analysis thes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verage mGCCT and GLV with the diagnosis of optic atrophy ,average mGCCT and GLV with BCVA ,average mGCCT with visual field mean deviation (MD )and visual field 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 (PSD ),FLV with visual field MD ,and GLV with visual field PSD.Average RNFLT showed no correlations with diagnosis of the optic atrophy ,BCVA and visual field (P >0.05).Average mGCCT ,superior and inferior average mGCCT ,average RNFLT ,temporal and superior average RNFLT were accurate to diagnose optic atrophy (0.9<AUC <1.0),while inferior and nasal aver-age RNFLT showed moderate accuracy to the diagnosis (0.7<AUC ≤0.9).Among the thickness parameters meas-ured by OCT ,

average mGCCT was accurate to evaluate BCVA (0.9<AUC <1.0),while the others were moderate-ly accurate (0.7<AUC ≤0.9).Conclusion

The parameters provided by frequency domain OCT especially mGC-CT are important in the diagnosis of optic atrophy and evaluation of visual functions.

Key words :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

Ganglion cell complex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

Optic atrophy

64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6卷3期

视神经萎缩是某些神经系统、脉络膜、视网膜或视神经本身病变的结果,从引起萎缩的机制而言,均属继发性,其中视乳头褪色为视神经萎缩的重要指征,但这一指征并不完全可靠,应结合病史、视力、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查等全面衡量[1]。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操作简便,为一种非侵入性、分辨率高的检查手段,可信度高,其中OPTOVUE公司生产的RTVue-100型OCT可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RNFLT)、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 thickness,mGCCT)检查,为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我们利用该设备对视神经萎缩的患者进行视盘分析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扫描,并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视野对比,探讨视神经萎缩的OCT征象以及视功能与RNFLT、GCCT的关系,以期增加视神经萎缩的诊断依据和预后观察指标,为视神经萎缩的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月至9月在青岛眼科医院确诊的意识清醒、配合度好、屈光介质清、屈光不正度数≤?3.0DS、符合视神经萎缩病因的5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合并其他影响视功能疾病者除外。均常规进行眼科裂隙灯、眼底镜和BCVA检查,BCVA≥0.05者使用Humphrey750i型电脑视野计行SITA-Fast30-2程序检查,使用LKC E3000型电生理仪行VEP检查。男34例,女16例,21 69岁,平均45.6岁;以入选者双眼作为研究对象(独眼或对侧眼不符合入组条件者仅患眼入组),其中健眼26眼,患眼68眼。

1.2检查方法

1.2.1RNFLT检查采用RTVue-100型OCT,利用ONH、3D-DISK模块程序进行3.45mm直径圆周环形扫描,测量该环形区域平均RNFLT,以及上、下、颞、鼻侧四个象限平均RNFLT。检查时,受检眼注视内固视光标以保持眼位,检查者将扫描光环的圆心对准视盘的中心,位置正确后进行自动扫描。扫描形式、部位及扫描结果通过监视屏显示并保存。1.2.2mGCCT检查采用RTVue-100型OCT,利用GCC模块程序,测量平均及上、下方平均mGCCT、整体丢失体积(general loss of volume,GLV)和局部丢失体积(focal loss of volume,FLV)。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后,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年龄对正常眼和视神经萎缩眼的影响;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CT测量的平均mGC-CT、GLV、FLV、平均RNFLT参数对视神经萎缩诊断的价值;用一元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OCT参数与视神经萎缩诊断结果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分析OCT参数与BCVA、视野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MD)、视野模式标准偏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等视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OCT 测量参数区分正常与视神经萎缩的能力,评价OCT 测量参数对BCVA的影响程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结果正常眼及视神经萎缩眼基本情况见表1。年龄、屈光度数、视野PS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VA和视野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例正常眼中,2眼视盘颜色淡,其余正常;68例视神经萎缩眼中,16眼视盘颜色淡,52眼视盘颜色苍白。OCT测量的参数基本情况见表2。正常眼及视神经萎缩眼的RNFLT均为上、下方最厚,鼻侧次之,颞侧最薄。mGCCT上、下方值之间差别很小。OCT测量参数及年龄、视力、视野等数据均服从近似正态分布,屈光度数呈非正态分布。

表1正常眼和视神经萎缩眼患者基本情况(珋x?s)

组别年龄(岁)BCVA屈光度数(DS)视野MD(dB)视野PSD(dB)VEP潜时正常眼(n=26)42.38?9.750.94?0.14-0.42?0.95-0.82?1.121.79?0.87正常视神经萎缩(BCVA≥0.05)(n=50)45.12?11.910.49?0.30-0.34?1.01-15.12?9.018.10?4.61延长视神经萎缩(BCVA<0.05)(n=18)47.22?8.82NLP <0.05测不出测不出测不出延长

表2正常眼和视神经萎缩眼OCT测量平均厚度参数(珋x?s,l/μm)

组别

RNFLT

平均颞侧上方鼻侧下方

mGCCT

平均上方下方

正常眼(n=26)109.45?15.0676.94?11.62131.86?22.4780.52?22.35148.66?20.8393.89?6.7894.40?8.2193.38?6.01视神经萎缩眼

(n=68)

74.18?16.9949.71?13.1086.68?19.5155.25?18.47104.28?33.3270.20?9.4469.12?9.6571.27?11.12

郇彦卫,等.OCT测量RNFLT、mGCCT在视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65

2.2平均mGCCT、GLV、FLV、平均RNFLT对视神经萎缩诊断结果的评价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项指标均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mGCCT、GLV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FLV、平均RNFLT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平均mGCCT、GLV、FLV、平均RNFLT与视神经萎缩明显相关,但综合分析前两者相关性更大。

在OCT各厚度测量参数中,视神经萎缩的诊断效能由高到低依次是平均mGCCT,上、下方平均mGCCT,平均RNFLT,颞侧、上方、下方、鼻侧平均RNFLT,其AUC分别为0.972、0.960、0.958、0.930、0.925、0.910、0.893、0.860,以上与0.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平均mGCCT,上、下方平均mGCCT、平均RNFLT,颞侧、上方平均RNFLT对视神经萎缩诊断准确性较高(0.9<AUC<1.0),下方、鼻侧平均RNFLT诊断准确性中等(0.7<AUC≤0.9)。见图1。

图1OCT参数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

2.3平均mGCCT、GLV、FLV、平均RNFLT对BCVA的影响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4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平均mGCCT和GLV有统计学意义(F= 51.808,P<0.01),FLV和平均RNFLT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说明平均mGCCT、GLV、FLV、平均RNFLT对BCVA均有明显影响,但综合分析前两者对BCVA影响较大。

在OCT各测量厚度参数中,对BCVA影响的效能由高到低依次是平均mGCCT,下方、上方平均mGCCT,平均RNFLT,颞侧、鼻侧、下方、上方平均RNFLT,其AUC分别为0.905、0.896、0.874、0.840、0.826、0.810、0.795、0.793,以上与0.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平均mGCCT对BCVA 评价准确性较高(0.9<AUC<1.0),其余各项参数评价准确性中等(0.7<AUC≤0.9)。见图2。

图2OCT参数对视力的影响

2.4平均mGCCT、GLV、FLV、平均RNFLT对视野的影响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4项指标对视野MD及PS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平均mGCCT、FLV对视野MD 有统计学意义(F=120.427,P<0.01),平均RNFLT 及GLV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mGCCT、GLV对视野PSD有统计学意义(F=10.717,P<0.01),平均RNFLT及FLV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说明平均mGCCT、GLV、FLV、平均RNFLT对视野MD和PSD均有明显影响,但综合分析平均mGCCT对视野MD、PSD影响较大,FLV仅对视野MD影响较大,GLV仅对视野PSD影响较大,而平均RNFLT则对视野影响不大。

表3平均mGCCT、GLV、FLV、平均RNFLT多元模型

对各视功能指标系数的检验

因素

BCVA

t P

视野MD

t P

视野PSD

t P

常量-3.1970.002-8.670<0.0015.868<0.001平均mGCCT3.658<0.0018.684<0.001-5.895<0.001 GLV2.700<0.0080.229*0.819-5.550<0.001 FLV-0.980*0.330-3.1170.002-0.0710.943平均RNFLT-1.185*0.239-0.350*0.728-0.0050.996 *为模型排除变量。

3讨论

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应结合病史、视功能检查、电生理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对于较为明显的视神经萎缩,在诊断时相对容易,但已是视神经损害的晚期阶段,这时再进行治疗为时已晚,所以对有视神经萎缩倾向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常规检查方式对早期的视神经萎缩并不敏感,需要寻找更为敏感的新的检查方式,而频域OCT提供了这样

66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6卷3期

一种可能的手段。mGCCT测量是一种新的检查工具,目前相关报道很少。对RNFLT的测量,曾经有视神经纤维分析仪、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偏振光激光扫描仪等测量分析仪器,但因为测量原理和研究群体的差异,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

RNFLT受多种因素影响。关于年龄与RNFLT 间的关系,有些研究显示呈负相关,有些研究则表明无统计学相关性。谢立信等[2]利用视神经纤维分析仪分析正常人的RNFLT,发现RNFLT与年龄呈负相关;上、下方象限厚度较鼻、颞侧大,与年龄相关,鼻、颞侧无此特点;上、下方象限厚度比值平均为1.041。马晓昀等[3]认为,在21 70岁的健康人眼中,RNFLT随年龄增长而变薄,但在40岁以上人群中未见此改变。刘杏等[4]也认为,OCT可定量检测正常人RNFLT,正常人各年龄组间的RNFLT有一定差异。而刘敏芳等[5]则认为,正常人不同年龄组之间的RNFLT无统计学差异,上、下方象限之间厚度无统计学差异,但与鼻、颞侧象限厚度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对RNFLT变化也有明显影响。曹东等[6]认为,近视眼视盘鼻侧RNFLT已变薄,中度和高度近视眼更明显,而颞侧和颞下RNFLT变化不明显。而冯蕾等[7]则认为,近视眼上、下、鼻象限RNFLT及平均厚度均随近视度数增高而变薄,颞侧RNFLT随近视度数增加而逐渐增厚,平均RNFLT随着视盘面积、盘沿面积的增大而增厚,随着杯盘面积比增大而变薄。王铁成等[8]认为,高中度近视组患者眼轴长度与RNFLT呈负相关,低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与RNFLT无统计学相关性。

此外,外伤、青光眼等可引起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均可导致RNFLT的变化。马晓昀等[9]在眼挫伤研究中,通过偏振光激光扫描仪分别在眼挫伤后1周、3个月对患眼及对侧健康眼进行眼底扫描检查,显示伤后3个月时,患眼的RNFLT和健眼相比,比1周时变薄更多。刘夷嫦等[10]认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多从视盘颞侧开始,鼻侧萎缩程度最轻;视神经萎缩程度越重,相应的视力、视野损害也越重;OCT技术测量RNFLT对评价视神经萎缩有重要的意义,与视力、视野损害也有较好的吻合性,较其他检测手段更为直观和敏感地反映萎缩情况。Kanamori 等[11]利用OCT检查视束萎缩的患者,发现RNFLT 广泛变薄,其平均RNFLT、颞侧RNFLT和横断面评价的下降程度均与视野丢失密切相关。有关青光眼患者的RNFLT研究也较多。Kita等[12]对早期青光眼的研究认为,mGCCT和RNFLT变薄的程度相似,而且二者有较高的相关性。Wollstein等[13]认为,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OCT测量RNFLT可能比视野检查更敏感,但无法剔除那些被OCT认定为阳性的假阳性病例。王晓贞等[14]认为,RTVue OCT具有较好的区别正常人和各期青光眼患者的能力,在青光眼诊断方面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本研究根据已有研究结果严格控制入组条件,尽量避免产生对RNFLT、mGCCT影响较大的误差,入组患者年龄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且仅选择低度屈光不正者入组。我们发现:①平均mGCCT,上、下方平均mGCCT,平均RNFLT,颞侧及上方平均RNFLT对视神经萎缩诊断准确性较高,下方、鼻侧平均RNFLT诊断准确性中等,平均mGCCT、GLV 对视神经萎缩的诊断最有临床意义;②mGCCT对BCVA评价准确性较高,其余各项参数评价准确性中等,其中平均mGCCT、GLV对BCVA的影响最具有临床意义,而FLV、平均RNFLT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视力的变化,但较平均mGCCT、GLV意义不大;③平均mGCCT对视野MD及PSD最具有临床意义,FLV仅对视野MD有较高的临床意义,GLV仅对视野PSD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而平均RNFLT分析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视野的变化,但较其他指标意义不大。这与葛坚等[15]在正常眼和青光眼间进行的该类对比结果不同。Wang等[16]对球后视神经炎所致的视神经萎缩组和青光眼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两组平均RNFLT,鼻侧、上方、下方RNFLT均明显变薄,视神经炎组RNFLT变薄程度要比青光眼组轻,两组RNFLT与BCVA、视野MD、视野PSD均具有明显相关性。而Leung等[17]则认为,RNFLT与视乳头盘沿、视野检查结果相关性差,在不同的病例中变异较大,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平均mGCCT及GLV是对视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力、视野等视功能评价最为敏感、效能最高的指标。其他OCT指标,如平均RNFLT等可辅助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视功能的变化,却不能作为预测视神经萎缩和视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黄斑视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包括黄斑中心凹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及内丛状层的一部分,分别代表了该区域神经节细胞的轴突、胞体和树突,更全面反映了该区域内层视网膜的功能,这应当是mGCCT区别于RNFLT敏感性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黄叔仁,张晓峰.眼底病诊断与治疗[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4-76.

郇彦卫,等.OCT测量RNFLT、mGCCT在视神经萎缩诊断和视功能评价中的应用67

[2]谢立信,王伟,董晓光,等.应用视神经纤维分析仪检测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J].中华眼科杂志,1999,35(4):312-314.

[3]马晓昀,徐格致.年龄对正常成年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36(2):216-220.

[4]刘杏,凌运兰,骆荣江,等.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J].中华眼科杂志,2000,36

(5):362-365.

[5]刘敏芳,刘波,孟晓红.正常人OCT不同扫描直径视乳头圆周神经纤维层厚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6):1621-1623.

[6]曹东,贺翔鸽,刘莛,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特点[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0):2044-2048.

[7]冯蕾,杨亚波,邵利琴.近视眼RNFL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2009,20(5):433-435.[8]王铁成,李筱荣.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数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07,27(7):524-526.[9]马晓昀,徐格致.眼挫伤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变的研究[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10):735-737.[10]刘夷嫦,夏文涛,朱广友,等.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光相干断层成像表现及视功能损害[J].法医学杂志,2009,25(2):92-94.

[11]Kanamori A,Nakamura M,Matsui N,et al.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detects characteristic retinal nerve fi-

ber layer thickness corresponding to band atrophy of the

optic discs[J].Ophthalmology,2004,111:2278-2283.[12]Kita Y,Kita R,Nitta A,et al.Glaucomatous eye mac-ular ganglion cell complex thickness and its relation to

temporal circum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

ness[J].Jpn J Ophthalmol,2011,55:228-234.

[13]Wollstein G,Schuman J S,Price L L,et al.Longitudi-na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valuation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in

glaucoma patients[J].Int J Ophthalmol,2003,3(1):87.[14]王晓贞,李树宁,吴葛玮,等.频域OCT检测视乳头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

[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8):702-707.

[15]葛坚,骆荣江,刘杏,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

志,1999,17(6):331-335.

[16]Wang X L,Yu T,Xia D Z,et al.Measurement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 in optic atrophy eyes of

patients with optic neuritis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

graphy[J].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2010,248:1013-1018.

[17]Leung C K,Liu S,Weinreb R N,et al.Evaluation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progression in glaucoma:a pro-

spective analysis with neuroretinal rim and visual field

progression[J].Ophthalmology,2011,118:1551-1557.

收稿日期:2012-03-19编辑:周英智

(上接第62页)的诊断。扁桃体癌发生溃疡多于淋巴瘤,且扁桃体表面常有污秽及坏死物。在病理上扁桃体癌组织细胞的异形性,要大于淋巴瘤,细胞排列有聚巢倾向,而恶性淋巴瘤细胞大小、形状和排列分布都比较一致,无细胞聚巢。免疫组化上皮标记细胞角蛋白(CK)染色阳性支持癌,而白细胞共同抗原则支持恶性淋巴瘤[2]。本组病例扁桃体癌免疫组化上皮标记细胞角蛋白CK均为阳性,可与淋巴瘤鉴别。

恶性淋巴瘤的分型:CD20和CD79a是标记B 细胞的抗体,本组资料10例二者染色均阳性,而CD3和CD45RO均阴性。扁桃体B细胞淋巴瘤10例占扁桃体NHL的66.67%。CD45RO和CD3是标记T细胞的抗体,本组资料中5例CD45RO染色阳性,而CD20和CD79a均阴性,扁桃体T淋巴细胞瘤5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33.33%,说明扁桃体B细胞淋巴瘤多见,这与某些文献报道一致[3,5]。HL中含有特征性R-S细胞,标记物特异性抗体有CD30和CD15,CD15特异性高于CD30[6]。本组有1例HL CD30和CD15染色均阳性,CD30、CD15双阳性表达,对诊断意义更大[6]。

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是关系到扁桃体恶性肿瘤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求耳鼻咽喉临床医师对患者病史有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对扁桃体恶性肿瘤的警惕性,仔细检查并综合分析,对于疑似病例早期活检非常必要,需要时应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诊断和病理分型,力争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光,娄卫华,郭宝凤.扁桃体切除术在成人单侧扁桃体肿大病理诊断中的意义[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1):5-6.

[2]张玉庚,曹海光,孙沛勇,等.扁桃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2004,11(5):

335-336.

[3]张如之,徐刚,奚玲.扁桃体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四川肿瘤防治,2001,14(1):23-24.

[4]纪小龙.淋巴瘤病理及临床诊断中的几个特点[J].临床误诊误治,2000,13(3):177-178.

[5]周虹,吴秋良,沈洪,等.扁桃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分型的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

(12):9-10,13.

[6]宋新兰,孙振柱.霍奇金淋巴瘤20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4):474-475.

收稿日期:2011-10-31编辑:李伟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 (1)

*******公司 ****年度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公司以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识别本组织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并根据法规的要求和组织本身的价值观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制订出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现就有关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报告以下,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 一、年度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策划和评价要求 按照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对本年度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进行策划,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方法、过程记录、评价报告编制、控制措施和时间进度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对评价范围、重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做了安排,明确环境因素识别时态、状态和情况状况,推荐评价方法。各有关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运用适宜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全面的识别和评价。保证了环境因素识别的全面、评价方法适宜、评价标准准确、评价结果有效。 二、各单位环境因素评审情况及结果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工作从去年1月上旬开始,各单位建立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的过程记录,从涉及产品、活动、服务三方面的基层单元做起,进行调查,对识别情况进行了归类、汇总、分析,评审。 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确定的识别评价方法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所辖区域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平衡、排序和汇总,评价、判断出重要环境因素,编制了完整的识别评价结果记录。 1、识别原则 各单位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全面性、评价充分性和方法适宜性,确定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的控制重点,首先进一步明确了识别原则,评价方法以保证识别的符合性: (1)环境因素识别时是否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

施工现场污染源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样本)

施工现场污染源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样本)

污染源评估表项目名称:中国西部装饰材料物流中心项目部(一区段)

4 复印机废 墨盒、复印 机废粉、打 印机废硒 鼓、打印机 废色带、废 电池、废磁 盘、废计算 器、废日光 灯、废涂改 液瓶、废药 物、废药品 有毒有 害废弃 物的排 放 污染土 地、水 体 1 2 2 3 2 1 1 1 2 5 一般生活 垃圾 固体废 弃物排 放 固体废 弃物污 染 2 2 4 2 3 3 2 1 8 6 汽车尾气排 放 大气污 染 2 2 4 2 4 3 2 1 9 7 噪声排 放 噪声污 染 2 2 4 2 4 3 2 1 9 8 耗油资源浪 费 1 1 4 2 4 3 2 1 7 9 空调氟里昂 泄漏 臭氧层 破坏 2 1 2 2 4 1 2 1 4 1 0 电脑辐射 辐射污 染 1 1 4 2 2 1 2 1 3 1 1 电器老化耗电 资源浪 费 1 1 4 2 2 1 2 1 3

1 2 环境卫生 脏、乱、 差 景观污 染 2 2 3 2 3 3 1 1 6 1 生 活 区食堂 油烟排 放 大气污 染 2 2 3 2 3 2 2 1 6 2 食堂、厕 所、 冲凉房、洗 手池 污水排 放 水污染 2 3 4 2 2 2 1 1 6 3 空调、冰 箱、冰柜 氟里昂 泄漏 臭氧层 破坏 2 1 2 2 4 1 2 1 4 4 空调、冰 箱、冰柜 噪声排 放 噪声污 染 2 2 2 2 2 2 2 1 4 5 液化气液化气 泄漏 大气污 染 2 2 4 2 3 2 2 1 7 6 炊用机械噪声排 放 噪声污 染 1 2 4 2 2 2 3 1 6 7 机油泄 漏 污染土 地水体 2 2 4 2 3 1 3 1 7 8 一般生活 垃圾 固体废 弃物排 放 固体 废弃 物污 染 2 2 4 2 4 3 2 1 9 9 生活用水水的消 耗 资源 消耗 1 1 4 2 2 3 2 1 5 1 0 生活用电 电的消 耗 资源 消耗 1 1 4 2 2 3 2 1 5

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R4-1 单位(区域):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区域 序号发生 场所 活动/产 品/服务 环境因素 时态状态环境影响影响 范围 (a) 影响 程度 (b) 发生 频率 (c) 关注 程度 (d) 排放 量 (e) 评价 分值 (m) 评价 结果相关法规及要求过 去 现 在 将 来 正 常 异 常 紧 急 水 大 气 噪 声 固 废 土 地 资 源 能 源 其 他 1 生活/办 公 排污废水排放√√√√ 1 3 5 1 1 11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国家水污染防治法 2 办公室使用计算 机 电脑辐射√√√ 1 1 5 1 1 9 非国家职业病防治法 3 办公室使用打印机废墨盒/色带√√√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 办公室废磁盘、光 盘 废弃物√√√ 5 5 1 1 5 17 是 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5 办公室照明废灯管√√√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 办公室废电池有害固体废弃 物 √√√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7 现场/办公 区域 废弃塑料 包装 有害固体废弃 物 √√√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8 现场/办公 区域 废弃报纸/ 纸张 固体废弃物√√√ 5 5 1 1 5 17 是 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9 现场/办公 区域 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 5 5 1 1 5 17 是 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10 办公区域清除落叶杂 草 落叶杂草√√√ 3 1 3 1 1 9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大气污染防治法 11 现场/道 路 办公车辆尾气排放√√√ 3 1 3 1 1 9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大气污染防治法 12 办公楼道清扫扬尘√√√ 1 1 1 3 3 9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大气污染防治法 编制人/日期:刘转富2011年12月10 批准人/日期:孙宽用 2011年12月10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步骤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其中包括时间和空间因素。 (一)环境因素含义 像大楼、办公室地点、家具等这类环境因素也能传递信息。一间特殊的办公室、一幅名人字画、一套名牌服装、一枚昂贵的钻石、一块劳力士手表、一辆奔驰汽车可能提醒来访者:本公司负责人是一位成功人士,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是可靠的。在沟通中应充分注意到环境因素所传递的信息。 (二)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来自:ISO 14001初始环境评审培训教材 ①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 l 选择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 l 确定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 l 确定环境影响 ②环境因素的分类 l 水、气、声、渣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 l 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 l 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及要求 l 其他 ③确定环境因素的依据 l 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 l 法律法规及要求有明确规定 l 积极的或负面的

l 相关方有要求的 l 其他 ⑤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分类 l 物料衡算 l 产品生命周期 l 问卷调查 l 专家咨询 l 现场观察(查看和面谈) l 头脑风暴 l 查阅文件和记录 l 测量 l 水平对比——内部、同行业或其他行业比较 l 纵向对比——组织的现在和过去比较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具体实施识别时,有必要将各种方法组合使用,下面将部分方法予以介绍: 1)问卷评审——因素识别 问卷评审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到现场察看和与人员交谈的方式,来获取环境因素的信息。问卷的设计应本着全面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问卷包括的内容应尽量覆盖组织活动、产品、以及其上、下游相关环境问题中的所有环境因素,一个组织内的不同部门可用同样的设计好的问卷,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但为一个部门设计一份调查卷是不实际的。 典型的调查卷中的问题可包括如下内容: l 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参与评价人员: 评价日期: 审批: 日期: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部门: 办公为主的部门编号:编号:R-062 三种状态三种时态环境因素分值评价过程或序环境总判采取环境影污染危法规符可控环境因素正异紧过现将发生关注活动号影响分定措施响范围害程度合性行性常常急去在来频率程度 报废笔芯废弃土壤次运行控制 1 ? ? 1 1 1 1 1 4 9 旧印泥盒废弃土壤次运行控制 2 ? ? 1 1 1 1 1 4 9 办公复写纸废弃土壤次运行控制 3 ? ? 1 1 1 1 1 4 9 用品 打印墨盒废弃土壤次运行控制 4 ? ? 1 1 1 1 1 4 9 废弃 废修正液废弃土壤次运行控制 5 ? ? 1 1 1 1 1 4 9 硒鼓废弃土壤次运行控制 6 ? ? 1 1 1 1 1 4 9 手机电池报废丢弃土壤次运行控制 1 ? ? 1 1 1 1 1 4 9 使用 电机噪音社区次运行控制 1 ? ? 4 1 1 1 1 1 9 空调电能消耗资源次运行控制 2 ? ? 4 1 1 1 1 1 9 使用 CFC泄漏臭氧层次运行控制 3 ? ? 1 1 1 1 1 4 9 电能消耗资源次运行控制 ? ? 4 1 1 1 1 1 9 1 办公 用电灯管报废丢弃土壤次运行控制 2 ? ? 1 2 2 1 1 1 8

纸张消耗资源次运行控制办公 1 ? ? 4 1 1 1 1 1 9 用纸废纸废弃土壤次运行控制 2 ? ? 4 1 1 1 1 1 9 尘灰扬散空气次运行控制 ? ? 4 1 1 1 1 4 12 1 资源洁布等废弃次运行控制 2 ? ? 2 1 1 1 1 1 7 土壤清洁水体生活污水排放次运行控制卫生 3 ? ? 4 1 1 1 1 4 12 土壤 水体生活垃圾排放次运行控制 4 ? ? 4 1 1 1 1 4 12 土壤 汽车汽油的消耗次运行控制资源 ? ? 4 1 1 1 1 1 9 1 汽车尾气排放次运行控制 2 大气 ? ? 4 1 1 1 1 1 9 危化品装卸时的3 土壤 ? ? 2 2 3 3 4 3 17 重应急预案意外泄漏采购销售危化品潜在火4 土壤 ? ? 2 2 3 3 4 3 17 重应急预案灾、爆炸 运输中造成危险5 土壤 ? ? 2 2 3 3 4 3 17 重应急预案意外泄漏 绿化水的消耗次运行控制 1 资源 ? ? 4 1 1 1 1 1 9 浇水 烟尘、烟灰的排 放,引起潜在火次运行控制吸烟 1 大气 ? ? 4 1 1 1 1 1 9 灾 资源建材的消耗运行控制 ? ? 4 1 1 2 2 1 11 次 1 消耗 新扩建筑垃圾的废弃运行控制 2 土壤 ? ? 3 1 2 2 2 2 12 次改建 施工噪声的排放运行控制 3 土壤 ? ? 3 1 2 2 2 2 12 次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部门:(车间、仓库) 过程:配料、熔炼、挤压、轧制、收盘、绕包绕组等编号:R-062 三种状态三种时态环境因素分值评价总判主要过程或序环境环境因素环境影污染危法规分定措施正异紧过现将发生可控关注活动号影响响范围害程度符合性常常急去在来频率行性程度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自愿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来取得环境绩效,所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来说,只有尽可能充分地识别出环境因素才能为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则保证了环境因素控制的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然而,在某些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中,对于环境因素的识别往往存在不足之处。如: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识别不切合实际,不能抓住重点;仅着眼于现行的生产活动,忽视了能源、资源消耗和产品或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等。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的应用,有的不能满足组织环境因素实际情况,评价方法不适应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而出现生搬硬套,评价不准确,造成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不正确,使控制对象偏离实际,导致体系运行的环境绩效不明显,体系运行处于形式化。为此,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识别环境因素,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并正确的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一步。 本文试图总结常用的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分析几种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为有关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 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要对象,环境因素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识别全面。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 三种时态: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现在(如现场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和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因素)。 七种类型: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可能存在大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当地社区的环境问题。 2.识别具体。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是提供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明确对象,为此识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1.0目的 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范围 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识别人员 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 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 c 了解ISO14000体系 4.0职责 4.1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8.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 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 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 活动、过程、产品、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 烧锅炉 SO 2排放到大气中 SO 2 排放 6.0环境因素的类别

6.1公司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的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 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 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 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 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 六种类型 向大气的排放:如SO 2、NH 3 、氮氧化物、烟尘、H 2 S、甲胺、DMF、醋酸、尿 素粉尘、飘尘等 向水体的排放:NH 3-N、COD、BOD 5 、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 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 废物管理: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 土地管理: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 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 6.2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 6.2.1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 6.2.2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 6.2.3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7.0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为了尽可能的识别出直接环境因素和潜在的环境因素,采用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查阅文件信息法等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方法: a 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分析重点产品或物料的生产过程,采购过程、运输过程、工艺过程的投入及产出,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课件)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一、术语定义 二、环境因素识别 三、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策划 一、术语定义 1 环境(ISO14001:2004标准3.5) 组织(3.16) 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2 环境因素(ISO14001:2004标准3.6) 一个组织(3.16) 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3.5) 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 环境影响(ISO14001:2004标准3.7)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3.16) 的环境因素(3.6)给环境(3.5) 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理解 ?强调要素 ?活动——环境——作用 ?环境因素描述:名词+动词 ?环境影响描述:强调对环境的变化 二、环境因素识别 1 为什么要识别环境因素 环境风险的系统管理图 2 环境因素 (ISO14001:2004标准4.3.1条款)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 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有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判别出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3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1)确定主管部门,编制准备相关的表格; 2)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工作活动、区域进行划分; 3)分解落实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任务; 4)责任单位组织相关岗位开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活动,如现场巡视、座谈交流、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等; 5)责任单位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表”,报主管部门; 6)主管部门汇总全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表”,确定公司及部门、车间级“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在网络上公示,并在随后的体系策划中考虑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划分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评价;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制定控制措施计划; —评审控制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4环境因素覆盖范围及环境影响 ●体系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 ●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能够控制——组织自己的活动; 能够施加影响——相关方活动,如合同方和供方的活动; ●已纳入计划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 ●新的开发、新的修改的活动中的环境因素。 1)活动、产品、服务 活动: (1)主过程:设计和开发、制造过程、实验/试验、包装和运输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 (2)辅助过程:办公区域及生活的活动产生的环境因素。 产品: (1)使用的原材料导致的资源消耗;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估表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估表 部门:综合办公室区域:办公室 序号产品、活动、服务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时态/状态影响 范围影响 程度 发生 频次 法规 要求 社区 关注 改变 难度 合 计 是否重要 1 空调的使用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2 3 3 1 3 13 2 空调的使用(氟里昂)氟里昂泄露资源消耗将来/异常 5 2 3 1 1 1 13 3 水的使用水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2 3 1 1 1 9 4 纸张的使用纸张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2 3 1 1 3 11 5 照明用电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3 5 5 3 1 3 20 重要环境因素 6 电脑、打印机的使用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3 5 5 3 1 3 20 重要环境因素 7 复印机的使用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3 5 3 3 1 3 18 重要环境因素 8 废旧灯管固体废弃物土地污染现在/正常 3 5 3 3 1 3 18 重要环境因素 9 废旧硒鼓、墨盒固体废弃物土地污染现在/正常 3 5 3 3 1 3 18 重要环境因素 10 废旧电池固体废弃物土地污染现在/正常 3 5 3 3 1 3 18 重要环境因素 11 车辆尾气尾气排放大气污染现在/正常 3 4 3 1 1 1 13 第1页,共11页

序号产品、活动、服务环境因素环境影响时态/状态影响 范围影响 程度 发生 频次 法规 要求 社区 关注 改变 难度 合 计 是否重要 12 车辆噪声噪声排放噪声污染现在/正常 3 3 3 1 1 1 12 13 车辆耗油汽油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3 3 3 1 1 1 12 14 饮水机的使用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2 3 2 1 1 10 15 碎纸机的使用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2 3 1 1 1 9 16 传真机的使用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2 2 3 1 1 1 10 17 废旧复写纸固体废弃物土地污染现在/正常 1 2 3 1 1 1 9 18 废旧报纸、杂志固体废弃物土地污染现在/正常 1 1 3 1 1 1 8 19 不间断电源的使用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2 3 1 1 1 9 20 扫描仪的使用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1 3 1 1 1 8 21 装订机、支票打印机、 验钞机的使用 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1 3 1 1 1 8 22 音箱的使用电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1 3 1 1 1 8 23 纸杯的使用固体废弃物土地污染现在/正常 1 2 3 2 1 1 10 24 办公记录各种用笔笔的消耗资源消耗现在/正常 1 1 3 1 1 1 8 第2页,共11页

重要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项目名称:连云港恒大名都记录编号: 序号部门/ 作业 区域/ 作业 地点 产品/活动/ 设备/过程 环境因素 环境类别(水、 气、声、废物、 土壤、资源) 环境影响资源 评价判定 影响 程度 a 发生 频率 b 可恢 复情 况c 相关 方要 求d 影响 范围 e 评分 I=abc de 资源 价值 f 利用 情况 g 评分 R=fg 一项目 部办 公区 域1、日常办公 用水、电 2、使用空 调 3、日常办 公纸 4、办公垃 圾 5、日常办 公用车 6、日常办 公通讯 7、室内装 饰材料 (1)水管、水笼头、大便器漏水、 不随手关闭; (2)不随手关灯; (3)办公设备(电脑、复印机等) 不使用时未关闭。 (1)空调氟里昂泄漏。 (1)纸张浪费。 (1)垃圾未清理、分类。 (1)汽车行驶中发噪音、尾气; (2)汽车用油不节约。 (1)办公室打声讯电话,违规上网。 (1)不良辐射、毒气。 资源浪费 资源浪费 资源浪费 大气污染 资源浪费 废弃物 大气污染 资源浪费 资源浪费 大气污染 1 1 2 2 5 5 3 5 2 1 1 3 1 3 4 3 2 3 2 2 20 45 48 180 2 2 2 2 1 1 5 5 5 5 4 4 10 10 10 10 4 4 重大 重大 重大 一般 重大 重大 重大 一般 一般 重大 重大 重大 重大 一般 重大 重大 重大 一般 一般 重大 二项目 部宿 舍、食 堂、厕 所1、宿舍区 管理 (1)水管、水笼头、大便器漏水; (2)不随手关灯; (3)宿舍内吸烟,引起火灾。 (4)消防器材配备不合理、消防材 料不及时更换,引起火灾; (5)使用煤气罐、电炉,引起火灾。 资源浪费 资源浪费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2 2 2 1 1 1 4 4 4 4 4 4 4 4 4 128 128 128 2 2 5 5 10 10 重大 重大 重大 重大 重大 重大 重大 重大 重大 重大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项目部)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调查评价人员:日期: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调查评价人员:日期: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调查评价人员:日期:综合打分法评价:A环境影响重要程度;B环境敏感度;C管理控制程度;D法规符合性 评价依据:当A、B、C、D有一项为10,则评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B+C+D≥16,评为重要环境因素。 是非判定法:对于重大投诉、超标排放等严重的环境影响直接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环境影响评价表

环境因素识别及环境影响评价表 序号部门/工序活动/产 品/服务 /工序 环境因素 时态状态环境影响 判定 理由 是否 重要 现有控制方式/措施过去现在将来正常 异 常 紧急 大 气 水体 土 壤 能源 资源 固 废 噪声 能放 其 它 1 重点实验 室实验室乙醇消耗√√√√ E 否SMP-313-YF002 实验室用试剂、试 药标准管理程序 2 电消耗√√√√ E 否人走灯灭 3 甲醇消耗√√√ E 否SMP-313-YF002 实验室用试剂、试 药标准管理程序 实验室安全操作标准管理程序 4 化学品火灾爆炸√√√√√√G 是SMP-012-SS001实验室安全操作标准 管理程序 并有应预案 5 火灾的发生√√√√√√DFG 是 6 乙醇的泄漏挥发√√√√√√G 是SMP-313-YF002 实验室用试剂、试 药标准管理程序 SMP-012-SS001实验室安全操作标准 管理程序 并有防泄漏措施和应预案 7 甲醇的泄漏挥发√√√√√√G 是SMP-012-SS001实验室安全操作标准 管理程序

并有防泄漏措施和应预案 SMP-313-YF002 实验室用试剂、试 药标准管理程序 8 清洁污水的排放√√√√ B 否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水的产生 9 水消耗√√√ E 否改进工艺,减少水的使用 10 异丙醇的消耗√√√√ E 否SMP-313-YF002 实验室用试剂、试 药标准管理程序 SMP-012-SS001实验室安全操作标准 管理程序 11 酒石酸锑钾的消耗√√√√ E 否12 硫酸的消耗√√√√ E 否13 氢氧化钠的消耗√√√√ E 否14 ASO1的消耗√√√√ E 否15 石油醚的消耗√√√√ E 否16 碳酸钠的消耗√√√√ E 否17 碳酸氢钠的消耗√√√√ E 否18 吐温80的消耗√√√√ E 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