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在科学本质观研究中的运用

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在科学本质观研究中的运用

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在科学本质观研究中的运用
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在科学本质观研究中的运用

2009年第6期(总第263期

)G LOBAL EDUCATION

Vol.38 No6,2009 

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在科学本质观研究中的运用

钟 媚 高凌飚

【摘要】 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着重个人深层信念的研究。衍生于个人建构心理学的凯利方格访谈技术,作为一种探寻和追踪个人关于自我及其世界观的研究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凯利方格访谈技术的基本原理、实施过程及其在科学本质观研究中的运用。

【关键词】 个人建构心理学 凯利方格访谈技术 科学本质观

【作者简介】 钟 媚/香港教育学院高级研究助理

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广州510631)

理解科学的本质是公民具有科学素养的重要一环。关注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状况,剖析学生、教师以及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本质观(conception of nature of science,即对“科学是什么”的基本看法),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界极为重视的一个理论与实践课题。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也将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小学“自然”课程更名为“科学”课程。如何认识科学及科学教学成为我国教育界,特别是新《科学》教材编写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小学科学教材编写者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Repertory Grid Technique)探讨教材编写者的科学本质观。

一、凯利方格访谈技术的基本原理

凯利方格访谈技术由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凯利(K elly)基于“个人建构心理学”或称“个人结构心理学”(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理论而提出,是心理学界的主要研究工具之一。个人建构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个人的观念对其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理解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他的观念。[1]

凯利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像科学家一样(man -the-scientist),拥有关于世界的个人想法和理论。人通过由他自身创造的各种类型或模式看待世界,并试图用这个模式去解释和适应构成这一世界的现实。这种具有一定规模的模式称为“构念”(construct),构念就是解释世界的方式。[2]在临床心理诊断中,凯利特别重视个人的认知架构,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存在于各自对事件析解的构念之中,人的心理问题正是由于构念系统的缺陷所造成的。[3]从这一意义上说,“构念”或称“观念”是人们观察事物的透镜,是人与客观现象相互作用的媒介。[4]

结合临床经验,凯利发明创造了一种试图引出人的某种观念的方法,即方格访谈技术。一般来说,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包含四个部分:准备访谈元素、引出构念、排列构念、制作方格。虽然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内含一些固定的元素,却是一种非常灵活且具有广泛应用性的研究方法,因此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方法论而不是一种刚性的测试工具。[5]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研究旨趣的不同,研究者通常保留凯利的主要精神而做适当的修正,本研究亦尝试这一方法并做相应的修订。

(一)准备访谈元素

元素(elements)是指欲探讨领域或问题的表征,可以由访问者直接给出或在访谈过程中逐渐引出。凯利认为,一切构念都是两极的或两分的,为了使一个构念具有意义,它至少必须说明三个

元素,即两个相互类似的元素和一个与那两个截然相反的元素。例如,没有矮的概念高的概念就毫无意义,就像没有丑的概念美的概念就不能成立一样。人们会说那两个人是美丽的,因为他们具有某些特征,而这个人因为缺乏某些特征所以是丑陋的。在凯利的个案临床诊断中,访谈元素主要由被访问者在访谈的过程中各自独立产生,然而近年来在教育研究的应用中,由访问者直接提供元素已经逐渐普遍。由访问者提供相同的一组元素,有利于探讨不同的人关于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6]Lakin和Wellington(1994)在研究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时,使用科目名称作为访谈元素,这些科目名称的内涵不一定指中小学上课所包含的内容,而应视为一个学科的意义,本研究亦采用这一类型的元素。[7]将预先准备的元素制成访谈提纲,每次列出三个不同的科目名称,称之为三元组(Triad),其中必须有一个是“科学”。

(二)引出构念

凯利认为,构念是人所发展的用来理解其生活世界的模式,个人就像科学家一样,努力改善其构念以增加他们的构念排列,使它们能适应更大的系统。构念本身并不单独存在,多个构念可连接成一个连贯的、有层次的组织,这种构念对个人行为展现出某种指导性的影响力。构念是在访谈对象澄清和区分不同元素特质的过程中产生。在研究过程中,引出的构念越多就越能理解个案的观念特征和架构。

在本研究中,构念可以被视为编写者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引出构念的方式是访谈。具体做法是:请被访问者针对三个元素先举出较相近的两个元素,再说出其共有的特质是什么;然后与第三个做比较,说出这两个元素区别于第三个元素的特质,从而挖掘出被访问者关于科学本质的构念。例如:当给出“科学、数学、中文”这个三元组时,某编写者说:“我把科学和数学放在一起,和语文分

开来”。接着,研究者进一步问到:“你把科学与数学放在一起,你认为这两个学科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文和它们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某编写者谈到:“科学和数学它们都是比较讲求逻辑思维的,中文感性的东西比较多,是研究人的东西,科学是研究自然的东西。”在此,第一个三元组就将某编写者对科学的构念或看法引出,即科学是讲求逻辑思维的。另外,某编写者还区分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中文研究的对象,研究者可以进一步追问:“研究自然的东西和研究人的东西会有什么不同?”这样,研究者可以就着某编写者的反应进一步引出更多的构念。依此类推,随着三元组数量的不断增加,被研究者的观念就慢慢地呈现出来。

(三)排列构念

按照凯利的理论,个人的构念是按照多种层次排列的,某些层次比另一些层次更具有综合性。因为如果构念没有这种层次排列,那么人就会体验到重重矛盾,就会对各种事情作出不准确的预测。既然这种情况是令人讨厌的,那么每个人都应当按照减少矛盾和提高预测效率的方法来组织自己的构念群。凯利将构念分为核心构念(core constructs)和边缘构念(peripheral constructs),核心构念是较基本的构念,可以往下推出边缘构念。

(四)制作方格

凯利应用二分法将正反构念分成两极,然后配合不同的元素制作成“方格”(grid)问卷,要求被访问者分别对每一个元素进行评判,表明赞同(√)或不赞同(×)。例如,在个人角色构念的研究中,可以让被访问者描述与其密切相关的人的个性特征,将构念制作方格(见图1)。通过对被访问者的构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构念系统的问题。例如,他强调的是人的哪一方面,是生理特征还是社会特征?另外,使用方格问卷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研究对象,进行大面积的调查研究。

√父亲母亲大姨堂哥叔叔……×

风趣的√××√×√沉闷的好脾气的√×√××√坏脾气的……

图1 角色构念方格问卷

在先导研究中(pilot study),研究者曾使用上述的凯利方格技术步骤访谈两位职前科学教师,发现第四步骤构念的排列并不都是直线排列结构,如Lakin和Wellington(1994)的研究结果,有

时是交叉或网状的结构。在凯利的基本理论中,构念是一组两极的概念,个人都是透过一组两极对立的概念对事物进行区分。然而,不少学者提出构念并不一定都是二分的,有时候过分拘泥于二分可能会降低研究的意义。[8]最后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编写者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思想,而是矛盾复杂的。为了更清楚的描述编写者的科学本质观,本研究采用细致描述的方式呈现他们的观念。

二、凯利方格访谈技术与科学本质观研究

如何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科学的本质是促进当前科学课程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课程材料的变化是课程实施第一个层面的改变。那么,作为课程材料的主要设计者,《科学》教材的编写者是如何看待科学本质的呢?本研究应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对我国某出版社六位小学科学教材编写者(F、G、H、J、K、L)的科学本质观进行了细致考察。

(一)科学本质观的划分与界定

基于Halloun(2006)的观点,本研究将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分为朴素(naive)、经典(classical)和现代(modern)三种不同的科学本质观取向。[9]在朴素科学本质观中,科学研究只是一种纯粹的经验探究,科学知识与自然事物或现象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在科学方法上,朴素科学本质观尊崇培根式的归纳法,认为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归纳法直接从经验事实上升为科学理论。朴素科学本质观往往具有经验主义和具体主义倾向。在经典科学本质观中,科学研究是一个逻辑和实证相互统一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科学理论的提出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由逻辑推演得出,然后经由实验等科学方法证实。科学方法和逻辑推演的客观性保证了科学知识的真理性。经典科学本质观往往具有逻辑主义和科学方法主义倾向。在现代科学本质观中,科学知识不是被证明了的客观真理,而是人类基于一定的客观事实建构的解释模型。科学研究并不存在固定的方法和程序,为了解释自然界科学家可以不断创造新的研究方法。与其他人类活动一样,科学不是一个完全客观中立的学科,科学研究会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现代科学本质观往往具有相对主义倾向。

(二)教材编写者的科学本质观

研究发现,一方面,六位编写者都持有一种主导的科学本质观。G编写者持有明显的朴素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是一门描述具体自然事物或现象的学科,在科学方法上崇尚培根式的归纳法,认为科学知识可以直接从经验归纳上升为科学理论。F、J、L编写者持有明显的经典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是一门讲究逻辑和严密抽象的学科,科学研究遵循一套固有的程序和方法,科学知识是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H、K编写者持有明显的现代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是一门解释自然事物或现象的学科,科学知识并不是被实验证明了的既定真理,而是人类试图在更大范围理解自然界而建构的解释模型。

另一方面,六位编写者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特点,他们并不是单纯地持有一种观念,而是同时并存两种观念,有时候甚至是一些相互矛盾的观念。比如,F编写者持有比较明显的经典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知识是按照严格的科学方法和程序推导出来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但同时他也谈到,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和看法会影响研究的设计方案。又如,L编写者,他认为科学是一门讲求逻辑和证据的学科,科学知识是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其中不能含有人的主观想象和创造,但同时他也提到,科学研究是透过人来研究的,在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性本身的影响。

与此相似,Lederman和O’Malley(1990)发现,高中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存在暂定性和绝对性共存的现象。[10]Abd-El-Khalick (2006)也发现,理科大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存在零碎的、缺乏连贯的认识框架,有时还存在相互矛盾的观念。[11]Huibregtse,K orthagen和Wubbels (1994)指出,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存在主导观念(predominant views)和次级观念(secondary views),主导观念是意识性比较强的思考(conscious ways of thinking),次级观念是意识性比较弱的思考(less conscious way of thinking)。[12]从这个角度来看,出现不一致的观念恰恰不是矛盾,而是主导与次级观念的不同。

同样地,Bachelard (1940)认为哲学家的观念一般具有极端性的特点,而普通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往往比较复杂,可以同时存在不同的认识论取向,

呈现出一种“认识论图景”

(epistemological profile )的特点。[13]

如果以“主导—次级”这种形式来描绘六位编写者的认识论图景(见图2),那么,G 编写者持有的是“朴素—经典”认识论图景,F 、L 编写者持有的是“经典—现代”认识论图景,J 编写者持有的是“经典—朴素”认识论图景,H 、K 编写者

持有的是“现代—经典”认识论图景

图2 教材编写者的科学本质观取向

(三)建立平衡的科学本质哲学观

六位小学科学编写者各自侧重的科学本质观取向不完全相同,但都持有经典的科学本质观倾向,“科学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被实验证明了的知识”、“逻辑统一性”、“客观正确的认识”等类似的词语表达都可以在六位编写者的描述中找到。与此相反,把科学知识看作是人类为理解自然界而建构的解释模型的观点表述在六位编写者描述中提得比较少。这表明,传统科学本质观所强调的科学知识是在逻辑和实验上证明的既定真理的观点深入人心。大部分编写者强调的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研究方法的唯一性以及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性等观念,而对于科学知识的主观性、科学研究方法的非唯一性以及科学研究的价值渗透性的认识比较薄弱。与此相似,梁永平(2006)对我国山西省的在职进修理科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提高科学本质认识的干预教学之前,被研究的理科教师普遍认为科学认识过程就是一个真实的“拷贝”过程,科学就是对客观对象的真实反映,科学认识的结果是从观察直接得出来的;科学就是事实,不应该介入认识

主体的主观性,意识不到科学的实践者也是相应

文化的产物,科学影响着文化同时也受科学所根

植的文化的影响。

[14]

实证主义指出了科学研究具有客观理性的一面,而建构主义则指出了科学研究具有主观创造性的一面。科学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这两方面的特性,建立一种平衡的现代科学本质观,才能促进科学课程与教学的良性发展。正如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小学《科学》教材主编郁波所言:当前教材建设迫切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人对科学的性质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把精力放到其他不那么重要的问题上,而忽略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教材

的质量。[15]

检视小学科学教材编写者的认识论图景,促使编写者对自己日用而不知的科学概念进行反思,以“新”的科学本质观指导科学课程的发展与更新,应该成为我国小学科学教材设计和开发工作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凯利方格访谈技术的实施建议

Pope 和Denicolo (2001)指出,利用凯利方格

访谈技术引出个人的深层观念是一个艺术地对话过程,需要研究者敏锐地把握和调控整个访谈过程。本研究表明,在具体访谈过程中,除了遵循前述的主要步骤,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凯利方格访谈技术虽然有较为明确的步骤和预设的元素,但进行的过程仍然由研究者掌控进度和内容。在访谈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尽量避免评论式的语言,如:这个观点很好、很重要等,这些语言会把访谈对象导向特定的内容。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研究者可以多用“这是什么意思”,要求澄清语句模糊之处或多做描述,一方面给访谈对象整理的机会,另一方面减少语言隔阂的产生。在进行三元组的访谈过程中,访谈对象在不同的三元组中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在“科学、数学、中文”和“科学、数学、计算机”这两个三元组,在前一个三元组访谈对象会把科学和数学列为一组,在后一个三元组则把数学和计算机列为一组,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样恰恰可以引出访谈对象的不同构念,因为分组本身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访谈对象陈述的区分理由。

其次,访谈过程中使用的三元组数量应该视访谈对象的回应而定,当访谈对象的构念逐渐重复出现,新的构念逐渐减少时,可结束三元组访谈。在引出构念的阶段,一个三元组通常可以引出一个到数个构念,尤其在访谈刚开始时,引出的构念明显比后面的多。就本研究而言,在进行了15个左右的三元组以后,访谈对象的构念开始重复前面的构念,没有很多新的构念产生,研究者一般认为这个时候可以停止三元组的访谈。

最后,在三元组的访谈过程中,某些访谈对象很容易将两个学科的“关系”视为“特质”,引出的构念并不是对科学本质的看法。例如,某编写者将科学和数学列为一组,与中文相区别,他陈述的理由可能是“科学和数学有密切的联系,因为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和基础”,这样的陈述并没有把科学学科的特性说出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研究者需要在访谈开始和过程中适时地提醒访谈对象,分组的依据是两者之间的“共同特质”而非“相互关系”,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例如,两个很要好的朋友,关系密切,但不一定拥有相同的特质。

四、结语

社会科学家在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时,一般用“效度”这一概念来衡量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即研究的描述、解释和诠释是否反映了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从实施过程来看,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对于保证研究所获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一方面,凯利方格访谈技术让访谈对象在不设防的情况下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能够有效地防止访谈问题的价值倾向性带来的效度“失真”。例如,编写者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主要从比较科学与其他两门学科的异同中产生,编写者可以随意地表达他/她的分类和看法,不存在顾忌和猜测研究者意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并不预设访谈问题的具体维度,因此研究对象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有利于研究者最大限度地获取访谈对象对某一事物的观念和看法,包括一些潜意识的观念。此外,在不同的研究阶段使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还可以持续追踪个人的观念变化。作为一种半结构性访谈工具,凯利方格访谈技术在个人深层观念或信念类研究中的运用值得进一步关注。

参考文献:

[1]Leung,P.Tapping into preservice teachers’perceptions of

successful language teachers:A repertory grid approach[A].In P.Caputi,H.Foster,&L.Viney,(Eds),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C].England:John Wiley&Sons,2006:273-294.

[2]【美】凯利.个人结构心理学(第一卷)[M].郑希付译.杭州:浙

江教育出版社,2001:13-14.

[3]【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M].何瑾,冯增俊译.海口:海

南人民出版社,1986:358-382.

[4]Pratt,D. D..Conceptions of teaching[J].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1992(42):203-220.

[5]Pope,M.L.,&Denicolo,P.M.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Personal construct approaches to practice and research[M].

London:Whurr,2001:66.

[6]Pope,M.L.,&Keen,T.R.Personal construct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M].London:Academic Press,36-56.

[7]Lakin,S.,&Wellington,F.Who will teach the‘nature of

science’:teachers’views of scienc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994,16(2):175-190.

[8]Y orke,D.M.Administration,analysis and assumption:some

aspects of validity[A].In N.Beail,Repertory grid technique and personal constructs:Applications in clinical&educational settings[C].London:Croom Helm,1985:383-399.

[9][13]Halloun,I.Modeling theory in science education[M].

Dordrecht:Springer,2006:89-106,91-98.

[10]Lederman,N.G.,&O’Malley,M.Students’perceptions

of tentativeness in science:Development,use,and sources of change[J].Science Education,1990,74(2):225-239. [11]Abd-El-Khalick,F.Over and over again:College students’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A].In L.Flick,&N.Lederman, Scientific inquiry and nature of science[C].Netherlands: Springer,2006:389-425.

[12]Huibregtse,I.,K orthagen, F.,&Wubbels,T.Physics

teachers’conceptions of learning,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94,16(5):539-561.

[14]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发展研究[D].西

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23.

[15]郁波.小学科学教材开发需要关注的问题[EB/OL].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764629514.html,/kcjx/xsyt/kcjx220070125100332.html.

2007-01-25.

(责任校对:周巧学)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答案)

(一) 单选题 1. 作为一种理解性的阅读,它不仅要求深入地、正确地理解文献的精华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还要求研究人员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文献予以评价,这是指()。(C) 精读 2. 追溯查找法也称()。(B) 参考文献查找法 3. 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的人是()。(C) 培根 4. 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 (D) 科学方法论 5. 进行科研课题选题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题,这里所谓特长,是指()。(B) 在科研方面所具有的优点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的组成要素?(D) 历史发展的各个 时期相同 7.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实施的第一年是指()年。(D) 2006 8. “This report contains ...,first, ... second, ...; finally,”是属于国际学术会议的哪一项常用语?(B) 导言语句 9.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群体遗传物质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改变,这是指( )。 (B) 生物进化 10. 研究清代两大代表性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的异曲同工,即是一种()。(D)横向比较 11. 查阅建国后的报刊资料,可以利用()。(D) 《新华日报》 12. 科研的客观条件中,哪一项是最重要的条件?(D) 资料 13. 通过授予有限时间内的专有地位是指()。(A) 专利 14. 人从本质上讲,是()。 (A) 经济动物 15. 人的认识、意志、信念、自信、向往和理想、目标、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是指()。(D) 心理素质 16. 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A) 道德 17. 用字母符号表示未知数的值进行运算,求解各种代数方程是( )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C) 代数 18. 我国宋代著名学者()曾指出:“读书有疑,所有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D) 朱熹

科技创新成果研究应用报告(DOC)

科技创新成果研究报告 常熟市华丽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三月

科技创新成果研究报告 1 前言 1.0.1 目前,铁艺制品在基本建设和环境美化工程中被普遍应用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从装饰功能和实用功能上说,铁艺制品都以其独特的品味和或典雅或粗犷的格调备受广大设计人员和城建管理部门的青睐和重视。在一个不断追求现代文明和更加注重人文环境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铁艺制品更以其独具品位的艺术魅力和安全性、环保性、通透性和实用性等优点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1.0.2近年来本公司承接了不少大跨度窗花铁艺工程,该类铁艺制品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针对大跨度窗花制作安装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组织技术攻关,完成了大跨度窗花铁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经过多个工程应用,实践证明,该专项施工方案实用价值高、技术先进,效果明显。 2 专项施工方案特点 2.0.1 本专项施工方案运用科学先进的设计、制作、安装技术,在构件尺寸精度控制、构件精确定位控制、构件拼接平整度控制等方面技术先进、工艺合理,保证了构件尺寸精确、构件定位精准、构件拼接平整,大大提高了构件制作速度,缩短了安装工期,大跨度窗花铁艺平面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工艺先进、制作精确、安装方便、施工高效、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特点。

3 适用范围 3.0.1 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铁艺制品的设计、制作和安装。 4 工艺原理 4.0.1 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构件样板设计,绘制构件加工图和统一编号,根据图纸尺寸下料、加工;根据构件编号在厚钢板操作平台上对各构件进行预定位;对于构件间的焊接,利用专用定位夹持装置对构件进行精确定位及夹紧后再焊接处理,这样保证了构件间的焊接角度和成型平整度精准;加强现场安装精度的控制,从而实现铁艺制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工艺流程(图5.1-1)

对科学本质和科学素养的思考

对科学本质和科学素养的思考 科学的本质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美国科学促进会1985年制定的《2061 计划——面向所有美国人的科学》和1993年制定的《科学素养基准》,以及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颁布的《美国国家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理解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科学的本质,实际上是要回答“科学是什么”的问题。表面上看来,这好像是一个非常普通而简单的问题,但是,进一步思考不难发现,要较为全面地回答“科学是什么”却并非易事。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人们对“科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至今没有给出一致的回答。如: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G·萨顿在《美国百科全书》中把科学理解为:科学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而英国的科学哲学家乔治·奥威尔认为,科学一般被定义为:1.精确科学,如化学、物理等;2.一种通过逻辑推理从观察到的事实得出可验证的结论的思维方式。尽管如此,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研究的对象、过程、方法、科学研究的成果等方面来看,对于现代科学的一些基本特征,人们还是有很多共识的。 2006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年)》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对于一个科学教师而言,她自身所秉持的对于科学本质和科学素养的信念,必将影响其在课堂上的施教,教师甚至会将既定的课程加以调整,以符合其秉持的关于科学本质的信念。如果教师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套客观的陈述,是客观的真理,其教学行为就会使学生形成传统的科学本质观,其教学也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承,缺乏知识的产生过程,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科学时形成思维定势,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真理,不能理解科学知识的建构性和差异性。因此,作为科学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首先应当对传统的科学本质观进行深刻反思,树立起现代的科学本质观。 现代的科学本质观认为,科学知识都不是最终真理,科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

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2020考试答案

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 1.科技工作者在进入科学殿堂的第一天起,就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10.0分) A.专利权 B.署名权 C.自由权 D.隐私权 我的答案:B√答对 2.()是良好科研行为的基础。(10.0分) A.科学实验 B.善待动物 C.科学方法 D.科研诚信 我的答案:D√答对 3.在评议评价他人贡献时,必须坚持()标准,避免主观随意。(10.0分) A.社会 B.个人 C.客观 D.公平 我的答案:C√答对 4.科学是追求()的伟大事业。(10.0分) A.客观知识 B.自然科学 C.技术创新 D.论文发表

我的答案:A√答对 1.科研诚信要求科研工作者从事科研活动时必须做到()。(10.0分)) A.实事求是 B.不弄虚作假 C.恪守科学价值和行为规范 D.仔细观察 我的答案:ABC√答对 2.科研不端行为的主要特征是()。(10.0分)) A.违反科学界通用的道德标准,或严重背离相关研究领域的行为规范 B.具有主观故意性,明知故犯或肆无忌惮 C.诚实的错误或观点分歧 D.不重视试验验证 我的答案:ABD×答错 1.2018 年 7 月 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强调“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韩春雨提供的实验方法(技术)和结果无法重复,有“不端行为”的嫌疑。(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科研不端行为包括诚实的错误或观点分歧。(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认识过程

第二篇自然科学观与方法论 本篇依据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相一致的原理,围绕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科学认识自然的过程:一个以科学问题为起点,对自然界由直观形成的感性认识,再经过抽象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又回到实践改造自然的过程;研究人们怎样通过感性直观取得经验,怎样通过抽象思维形成观念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探讨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从问题到假说,再通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转化为理论的过程。认识科学理论及其体系的形成和理论的评价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第四章科学的本质与科学认识过程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涵义及本质 “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意为“知识”。英语science,法语science, 德语Wissenschaft。 我国早先译为“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日本转译为“致知学”。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科学启蒙大师、教育家福泽瑜吉把science译为“科学”。1893年康有为翻译日本的著作时引进了“科学”一词。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将science 译为“科学”。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以及获得这种知识体系的活动的总体。 1、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科学家认识自然界的实践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4、科学是一种高级文化 5、科学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6、科学是生产力 7、科学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二、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 1.可检验性 2.系统性 3,主体际性 三、科学划界的标准 逻辑经验主义以意义标准作为科学划界的唯一标准,这是与它的证实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 历史主义者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又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以库恩、拉卡托斯等为代表,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在范式或科学研究纲领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另一派则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否认科学划界的必要性,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不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一成不变的界限,因而主张科学与非科学不可划分,也不应该划分。 邦格提出了多元划界标准。他给出科学知识领域的12个条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 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伪科学是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回避或拒绝规范的科学实验和同行专家的科学鉴定,或者用违背科学实验准则和程序的“实验”去取代规范的科学实验,其结果经不起真正的科学实验的检验。不可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研究论文

静音防翻倒椅子 研究者:赵崧川 指导老师:吴大勇 一、摘要: 在本项目中,通过在传统椅子下面安装可刹车的万向轮,使得本款椅子不仅在移动时没有噪音、省时省力,而且通过对普通万向轮的改造,使得在人坐上去时通过自身的重力,启动刹车。并且通过对椅子整体造型的设计,使得椅子的重心位于椅子底面的面积之内,这样就使得椅子能够很好地防止翻到。 关键词:可刹车,静音,防翻倒 二、课题的产生 现在人们使用的传统椅子不仅在移动的时候会发出很大的噪音,移动时还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翻到;而现在不带刹车的滚轮椅在人们坐上之后,容易到处移动,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带刹车的滚轮椅还需要手动控制刹车,十分不便。所以我希望通过对这些椅子进行一些合理的改进来解决上述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过程 1.基本思路:通过安装轮子来解决噪音问题;通过安装刹车,解决了稳定问题;通过结构设计解决了椅子的翻倒问题。 2.研究过程:开始,先研究如何安装刹车,因为要使椅子在有人坐的时候能固定不动,而在没人坐的时候可以自由移动,所以需要刹车系统能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调整,于是决定通过人体的自身重力来

催动刹车,在普通万向轮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装,用弹簧使在不载重的情况下刹车与轮子彼此分离,而在载重时可以很好的刹车。然后,便开始研究刹车系统的具体结构。最开始设想万向轮和椅子直接相连,但是再后来的实践中发现,这种结构不能达到要求,所以改变思路,让刹车和椅子腿直接连接,万向轮通过弹簧与刹车链接。最终通过这种结构达到了研究目的。之后为了解决椅子容易翻到的问题,通过改变椅子自身重心的位置,使重心的垂线始终保持在椅子的底面之内来达到防翻倒的目的。 四、项目特点 1.解决了传统椅子移动时噪音大,移动起来费时费力的问题。 2.解决了滚轮椅无刹车或刹车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3.解决了传统椅子容易翻倒的问题 五、缺点及改进目标 人们在坐在椅子上后由于刹车的限制不能自由移动。未来会改进项目,使人坐在椅子上后也可以通过需要来调整是否刹车。 六、收获和体会: 1、激发了自己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了自己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增强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意识,体验了发明创造给人带的快乐。

初中科学教学改革研究

初中科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笔者从事初中科学学科教学工作多年,认为传统模式下以讲授法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本来生动有趣的科学学科教育失去生机和活力,基于此结合笔者在日常教育中的实践和经历,通过开展课堂讲授和趣味实验的方式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用,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生;激发;互动;主体性 1 传统模式下初中科学学科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以往初中科学学科的讲授模式和学生的知识接受效果,传统模式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师通常采用的讲授法进行课堂授课,虽然教师认真的按照预定教案进行授课,但笔者认为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完成课堂的知识讲授,而很少注意到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没有参与课堂,学生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能做到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竖着耳朵挺好,做好笔记”。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的一种硬性灌输的过程,所以学生在学习初中科学学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没有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和爱好来进行,不能理解初中科学课本中的有趣的知识点,只是像应付一样完成课堂笔记,完成课后作业,如果问学生到底从初中科学的课堂中学习到什么知识,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出来。因为这种方式不能通过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学习缺乏主

动精神,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强制灌输的知识。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由于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而且思路越来越开阔,这种情况下,仍然把学生作为一种被动的学习机器,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其实已经是一种时过境迁的方法了,学生由于被动的接受成为习惯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打击是非常严重的,学生在根本上排斥学习,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在目前看来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 教改模式下新出现的两种教学思路及分析 关于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时下教育界最热门的谈论问题,而且教育主管部门也强令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活跃课堂讲授气氛,纵观各种教学手段实施之后,我们课堂教学的确发生了一些改变,下面我就新出现的教育方法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2.1 “启发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之前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较多的采用了讲授类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教学形式僵化死板,课堂气氛的压抑郁闷,最终的结果导致学生最终失去学习兴趣。新一轮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从专家讲座到学术杂志乃至权威的教育机构,大家都在讨论、研究甚至实践,以实际行动迎接教育改革,部分教师逐步尝试采取的是启发式教学的模式,通过提问来刺激课堂的气氛,调动学

科学通史课后题及答案

科学通史绪论(一)待做 1 ()是科学的本质含义。 D A 创新 B 文明 C 真理 D 知识 2 (),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科学”一词。 A 公元四、五世纪 B 公元六、七世纪 C 公元七、八世纪 C D 公元九、十世纪 3 我们可以采用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来对科学进行分类。 A 本质说 B 性质说 C 家族相似说 C D 起源说 4 “科学”一词来自西方语言的直接翻译。()CUO 科学通史绪论(二)已完成成绩:80.0分 1 ()属于经验推理的范畴。 A、类比推理 B、保真推理 C、演绎推理 D、逻辑推理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2 关于默会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无所不在 B、不易察觉 C、灵光一现不属于默会知识 D、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知识 我的答案:D 得分:0.0分 3 ()是神圣知识。 A、实用知识 B、理论知识 C、文本知识 D、默会知识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4

()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A、门捷列夫 B、居里夫人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5 如果知识不能被写出来,则不能将它称为知识。()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 如果知识不能被写出来,则不能将它称为知识。()CUO 科学通史绪论(三)待做 1 ()是人类农业社会出现的标志。 A 驯化动物 B 粮食种植 C 定居生活 D 以上都对 D 2 ()的出现可以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根本标志。 A 铁器 B 农业社会 B C 青铜器 D 打击石器 3 人科动物大约出现在五百万年以前。()CUO 4 群居模式标志着人类的进化水平。()CUO 科学通史绪论(四)待做 1 ()不属于农业社会所出现的技术创新。 A 铁器的出现 B 纺织的出现 C 农业工具的发展 D 陶器的出现 A 2 从生物学意义上说,()是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A 工具的使用 B 使用火源 C 工具的制作 D 直立行走 D 3 持主动进化说的观点的人认为,()是人类进化的特点。 A 突变

青少年科技创新研究报告1

《双试管实验改进》研究报告 溪丘湾初中: 辅导老师: 一、选题目的: 改进教学过程的实验方法 二、设计(或研究)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研究目的: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基本思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四节大气压强中,有一些小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由于大气压强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想到了双试管实验,并对其进行改进,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 三、该项目的研究过程 1、收集网上的实验方法,没有发现同类研究发明。 2、确定发明思路。 3、设计实验的雏形。 4、按照发明的思路进行制作、改进、实验。

四、该项目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科学原理 实验操作步骤: 1、将小试管插入大试管中。 2、将两支试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小试管会掉出来。) 3、在大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 4、将小试管插入装水的大试管中。 5、将两支试管口朝下同时倒过来,观察实验现象。(可以清楚的看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缓慢上升,直至大试管顶部。) 6、在小试管的细线上挂一塑料块。 7、重复步骤3和4,并观察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塑料块随小试管一起上升。)由此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五、创新部分: 1、小试管内部染色: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学生观察得更清楚。 2、小试管内部固定细线: (1)小试管进入大试管中不易取出,操作不当会使试管打碎或损坏,有了细线可轻易的将小试管拉出来,使实验操作更方便。 (2)可在细线上悬挂重物,使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力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六、他人同类研究的情况调查 周边学校课堂实验中只利用了两个试管进行简单的实验,很多时候效果不是很明显,尚未有人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七、进一步完善该项目的设想 1、小试管染色应是内壁,若染外面一是可能影响实验效果,二是遇水颜色容易掉。 2、细线应固定在小试管内部,若固定在小试管外面会影响实验操作。 3、大试管中加入的水要适量,一般半试管水即可。 4、小试管下面悬挂的重物应是轻小物体,否则实验不能成功 对使用双试管实验验证大气压强装置进一步改进,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更适用。 2013年11月8日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doc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 究 篇一: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胥海先 一、课题提出 美国著名的兰本达教授提出了“探究一研讨,,教学法,这一新的教学理论通过以刘默耕为首的一批先驱者的努力探索下,逐步成为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教学思想,使自然教学在改革的一开始就走在了其它各科的前面。2 0年来,虽经许多理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造就了一批自然方面的教学能手、专家,但小学自然教学的理论研究进展不大,没有大的突破。随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一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借助国外的教育理论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学自然课程标准中提到“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呢?《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科学探究定义为“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还 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得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有机会进行科学探究并且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利用有关工具和技术去收集数据、对证据和解释之间的]关系进行批判性与逻辑性思考、建构和分析其他解释方法以及交流科学观点。为什么小学科学强调探究?因为它符合儿童的天性;它能帮助儿童发展过程技能;它有助于儿童对知识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是提出问题一调查、收集资料

进行假设——实验验证一一交流一一结论O 二、课题研究主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首先,科学课的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 灌输式和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认知规律,也远远达不到科学课标准中提出的“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的要求。因此,探究性学习正是为适应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认知规律而提出的。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学习科学课时,与科学研究一样,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相应的计划、进行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采集信息、进行交流、并对信息进行推理分析的加工、 i后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经历了整个探究的过程,儿童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探究的方法和受到的情感教育等等。 ㈡.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2.思维科学理论 3.信息科学技术理论 4.二期课程改革文献 5.小学自然课程标准 三、课题的内涵界定与研究假设 ㈠内涵界定: 1.有效整合

科研诚信与创新之道习题

1.科学家的科研行为的()才能赋予科学以诚信和神圣。(10.0分) A.道德化 B.合理化 C.正规化 D.理想化 我的答案:A√答对 2.科技工作者在进入科学殿堂的第一天起,就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10.0分) A.专利权 B.署名权 C.自由权 D.隐私权 我的答案:B√答对 3.科学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享有较高的(),这一点已为科学的空前繁荣做出了贡献。(10.0分) A.依存关系 B.信用水平 C.互动性 D.流动性 我的答案:A×答错

4.()是良好科研行为的基础。(10.0分) A.科学实验 B.善待动物 C.科学方法 D.科研诚信 我的答案:D√答对 1.1942 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社会规范包括()。(10.0分)) A.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B.普遍主义 C.共有主义 D.无私利性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查尔斯?李普森在《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一书将学术诚实归结为()三个简单而有效的原则。(10.0分)) A.当你声称自己做了某些工作,你确实是做了 B.当你做实验时,你必须破除先入之见 C.当你依赖了别人的工作,你要引注它 D.当你要介绍研究资料时,你应该公正而真实地介绍它们 我的答案:ACD√答对

1.每一个科学家都应该致力于科研诚信或学术诚实并对自己的科研行为负责(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每一个科研机构都应致力于营造一种提倡科研诚信的环境,奉行优胜、诚信和守法的标准。(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2018 年7 月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强调“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4.2017 年4 月11 日,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医学学院发布报告《培育科研诚信》指出,在成果发表方面,学术团体和期刊应基于“重大智力贡献”原则,确立清晰的作者身份标准,各学科都应谴责荣誉作者、代笔作者和强制作者现象。(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自然辩证法教案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人类是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界的,本编依据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的原理,围绕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以科学问题为起点,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科学事实的经验方法,研究经由科学抽象、运用各种科学思维形式建立假说和检验假说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科学理论发展的多元模式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机制。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 从认识史上看,把科学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是在科学从包罗万象的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并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体系之后。本章以科学的整体为研究对象,阐述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的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涵义及性质 1.科学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本质做出以下深刻的论述: 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

的事业,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文化、科学与方法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其二,科学是一种文化。 其三,科学是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是由多种基本要素组成的复杂整体,只有把有关科学的各种涵义当做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来把握,揭示各种涵义之间的联系,才能全面地、综合地认识科学的本质。 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2.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规律,为人类正确改造自然开辟道路。一般而言把现代自然科学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自然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重大特点。 (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二、科学的本质属性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有其特殊的认识手段(科学仪器、实验室设备)和认识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假设一演绎方法);科学作为认识成果,有其特殊表现形式即由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以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部分构成的

科技创新成果研究报告

成果研究应用报告,要求有文字及配图说明,对新材料还要有与同类产品的比较说明和实用报告。 玉石铝蜂窝复合板成果研究应用报告 ——南通绿洲国际假日酒店 南通绿洲国际假日酒店是富有特色、并且具有强烈地现代气息的高档酒店工程。在酒店大堂入口正对面的背景墙,是由玉石镶嵌玻璃造型异常复杂、做工细腻别致、堪称艺术之典范的装饰工程。 玉石铝蜂窝复合板具有以下特点: 1、重量轻: 玉石复合板最薄可以只有5mm厚与铝蜂窝板板复合。常用的复合瓷砖或花岗岩,也只有12mm厚左右,运输就节省了许多成本,对大楼有载重限制的情况下它是最佳选择。

2、强度提高: 玉石与铝蜂窝板复合后,其抗弯、抗折、抗剪切的强度明显得到提高,大大降低了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的破损率。 3、抗污染能力提高: 普通大理石原板(通体板)在安装过程中或以后使用过程中,如用水泥湿贴,很有可能半年或一年后,大理石表面出现各种不同的变色和污渍,非常难以去除。复合板因其底板更加坚硬致密,同时还有一层薄薄的胶层,就避免了这种情况发生。 4、更易控制色差: 因大理石复合板是用1m2的原板(通体板)切成3片或4片变成了3m2或4m2的。这3、4m2的花纹与颜色几乎100%相同,因而更易保证大面积使用时,其颜色与花纹的一致性。 5、安装方便: 因具备以上特点,在安装过程中,无论重量、易破碎(强度等)或分色拼接都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全,同时也降低了安装成本。 6、突破禁区: 大理石的装饰部位,无论内外墙、地面、窗台、门廊、桌面等等,普通的原板(通体板)都不存在问题,唯独天花板无论是大理石或是花岗岩,任何一家装饰公司都不敢也不可能冒这个险。而大理石与铝塑板、铝蜂窝粘合后的复合板就突破了这个石材装饰的禁区。因为它非常轻盈,重量只有通体板的1/5至1/10。要想用石材装饰天花板非它莫属。 7、隔音、防潮: 用铝蜂窝板与大理石做成的复合板,因其用等边六边型做成的中空铝蜂芯拥有隔音、防潮、隔热、防寒的性能。因而,这些特点就远远超越了通体板所不具备的性能特点。 8、节能、降耗: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卷名:教育) research methods Of educational science 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总结教育经验的记载,所用方法有的是有关事实的记录,也有初步的经验概括,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等,都先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K. 马克思、F. 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观察法的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并考虑如何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常态等等。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象扰乱,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作记录,不要事后回忆。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①搜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②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③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④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使用这一方法须注意:查阅文献之前,要有与研充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否则难于从材料的分析中作出正确的结论。 调查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校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台,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还可进一步使用推断统计法,即利用描述统计取得的信息,通过局部去推断全局的情况。近几十年来随着统计学的发展,提出了实验设计,要求在较严谨的实验研究中检验设计中所列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统计法一般分为两大步骤:④统计分类。整理数据,列成系统,分类统计,制统计表或统计图。②数量分析。通过数据进行计算,找出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从中找出改进工作的措施。掌握统计法,必须学会科学的推理方法和掌握统计计算的技术。 行为研究法一种综合的研宄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现代行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他主张控制情境,采用褒奖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改儿童的行为。这种方法进行的步骤如下:①把儿童行为的表现

科学本质观的调查问卷(定稿)

科学本质观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本调查仅做研究之用,不记名,请各位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1、性别:①男②女 2、专业: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生物教育 3、年级:1、大学一年级 2、大学二年级 3、大学三年级 4、大学四年级 序号观点 完全 赞成 比较 赞成 中 立 不太 赞成 完全不 赞成 1科学知识的产生开始于对自然界的观察。 2科学发现的过程与人类的创造性有关。 3科学发现的过程与用非同寻常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有关。 4科学知识的获得要经过观察、假设、检验、归纳、形成理论等过程。 5直觉对科学发现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家主要通过探索.的方法获得新发现。 6科学家主要通过探索的方法获得新发现。 7科学发现过程中应将科学家的个人性格、感情与研究过程分开。 8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并非都以实验为基础。 9科学不是对知识的客观陈述,即不完全从观察中产生。 10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可看作一种艺术。 11科学知识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和完善的。 12大多数科学家在解释经验时,用的更多的是理论,而不是印象。 13应该修改那些不能被经验证实的理论,否则通过这些理论做出的预测就会受到一些表面现象的制约。 14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有价值的知识。 15合理的科学观点有时来自于睡梦和直觉。 16对科学家来讲,在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他们所要遵循的原则和使用的工具是很有必要的。 17科学发现的过程与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完全不同。 18科学知识的获得既取决于自然界本身,又取决于所选择的方法。 19科学并不是由一个专门的团体提出的一套实践活动和一个知识体。 20科学永远存在着争议。 21如果有足够的证据,科学理论也不能转变为科学定律。22科学发现的过程就是对己有理论的修正或抛弃。 23科学的目的是用已被实验证实并正式宣布的精确定律对经验进行理性控制。 24民间传说和神话中有大量的科学知识。 25科学家从各种表面上看似无关的途径获得灵感是很正常的。 26成为一个科学家的最好方法是掌握最好的教科书中的科学知识。 27许多科学家的共同特征就是思维的不连续性,即跳跃式思维。

科学研究方法与创新心得体会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科学研究方法与创新 心得体会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1219001 姓名:缪克松 学号:1121900133 哈尔滨工业大学

课程的学习对我的帮助很大,特别是第一节课讲述科研的动机思索和第五节课讲述论文的写作对我启发很多。我认为,本课程特别适合初入研究生门槛的我们,因为本科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技巧都和研究生阶段有很大的不同,本科教育类似基础教育的衍生,目的是使我们获得大量的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重在学习,而研究生阶段,我们旨在通过使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的科学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查缺补漏,专项强化学习,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精人才。如何实现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对于我们能不能在研究生生涯中有所成就非常重要。 第一步是明确动机,也就是为什么选择研究生生涯,这对于之后的研究生生涯及其重要。因为对于绝大部分的研究者来讲,一个人在研究生生涯中所受到的学术训练的层次和规范程度,决定了这个人的未来能否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科研是一场漫长的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追求,如果在一开始没有走到正确的方向上,很难在之后有所成就。而初心是什么就是这个起点。 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讨过程,目的在于认知世界,发现新的理论,开拓新的视野。在研究生阶段中,导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以外,还将自己和学生的的科研课题引入到自己教学中,通过研究培养人才。建设创新性国家,必须从科学研究开始,因为创新活动总是以研究为基础的,或者说创新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如何做到有效的创新,其也受到诸方面的限制。首先,要培养出创新意识。一个人的创新意识或倾向是非常宝贵的。创新意识是一种思维方法,思维方法很重要是一种求发展、求进取的理念,是一种求变革、求完美的习性。虽然,不能仅有创新愿望,仅有愿望,创新将只停留在动机阶段。但是,如果没有创新愿望,一切创新活动都不可能发生,更不可能产生创新成果。所以,既要有创新愿望,又要有创新行为,并且只有二者都很强烈,才能使创新具有真实性 当选择科学研究的动机不够纯粹的时候,研究生生涯就会过的特别痛苦,因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精神得不到依托。例如,如果仅仅以学位为导向,很容易在科研工作中陷入困境,甚至“走火入魔”,不踏实通过努力和思考去揭开答案,反而通过修改数据,伪造结果等学术造假的方法妄图抄“捷径”。在整个研究生生涯中,必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为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从来没有人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准确的答案,甚至对于一些艰深的课题,我们都不知道是不是存在答案。但是同时,我们也能不断的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同时获得那种知晓答案的愉悦。认识到我们的工作是在一点点推动人类认知的极限,是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只有真正喜欢这一点的人才能享受研究生生涯。而相反,对这一点不感冒的人很可能就会纠缠在实验失败、数据异常、理论不符合等一系列问题的深渊中筋疲力尽,即使侥幸获得学位后也会对学习敬而远之,白白浪费了前面十几年的学习基础。 其实科研本身和医生、教师、扫地工人一样平等,都是一种职业而已。与其他职业没有分别,真正进入研究生生涯的时候,其实也就是选择了科研这一职业,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享受响应的权利。相比其他职业,研究生期间需要有更长的工作时间、更高的工作难度、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同时也享受着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和便捷广阔的学习环境。各人志向不同,科研也是选择之一。很多人误以为研究生是学生生涯的延伸,还是学生。其实不完全对,研究生阶段,我们的工作要求是有一定的产出和贡献了,而非普通学生阶段单纯的学习和接收。误解这一点可能会对之后的研究生生活预期产生落差,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 论文的书写是科研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很多人觉得应该是在做完实验之后再来写论文,关于这一看法,我也认为是错误的,因为论文应该是整个课题开始之前就“写”好的。

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

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本质教育 近年来,科学教育界越来越重视科学本质的教育,认为这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美国在1996年颁发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将科学本质的相关理念放进课程标准中,另外,英国的科学教育协会,在1983年的课程改革草案中也提到:“学生应该对科学原理及理论的历史发展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我国新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必须领悟科学的本质。因此,科学教师有必要在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了解,以达成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但是,对科学本质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一直没有引起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界的重视,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迫切需要人们重新认识科学本质及其教育价值,并采取有效对策加强科学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的本质 从词源学上看,英文“科学”( science) 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scientia ,意思是知识、求知,即有知识,而不是误解或无知。关于“科学是什么”,长期以来,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学家等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 英国的科学哲学家乔治·奥威尔认为“科学一般被定义为:(1) 精确科学,如化学、物理等;(2) 一种通过逻辑推理从观察到的事实得出可验证的结论的思维方式”。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G·萨顿在《美国百科全书》中把科学理解为:“科学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 我国学者郭湛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认为:“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还有的观点认为:科学是人类籍此获取对外界环境控制的行为模式。按照这种观点,科学不仅包含理论知识,而且包含技术。 也有人提出:科学既是系统的知识体系又是探究活动。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理论形态的知识体系,而技术则是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

科技创新--开题报告

特低渗油藏有效注水开发评价研究 第一篇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低渗透油气田广泛分布于全国的各个油区。截止2000年底,我国已探明低渗透油气田地质储量52.14×108t,占全部探明地质的26.1% 。基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我们油气资源品位现状,低渗、特低渗油田储量的开发已成为我们路上石油工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潜力,是未来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向,开发好低渗、特低渗油田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课题旨在优化低(特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注水,最终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具研究的价值和实际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是世界石油关注的大问题,它关系着原油产量和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在世界石油开发历史中,由于水具有价廉、供应量充足、驱油效率高等特点,世界上绝大多数油田都把注水开发方式作为驱替地层原油、维持地层压力、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首选措施,目前世界油气田每天的注水量达数千万立方米,前苏联有260个油田采用注水开采,英国、加拿大90%的石油是通过注水采出的。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注水开发仍将是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 对于从事油田开发的工作者来说,研究注水开发油田的水驱开发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其研究成果能为油田的调整挖潜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前苏联广泛应用了投资少、见效快的水动力学方法,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美国主要采取了加密井网强化采油和关闭高含水井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我国在50年代就着手对注水开发油田进行研究,尤其在“七.五”以来,对油田水驱开发机理及如何改善油田水驱开发效果等方面作了大量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