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糖尿病与复合多糖

糖尿病与复合多糖

糖尿病与复合多糖
糖尿病与复合多糖

浅谈生物活性多糖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及其机制

【关键词】生物活性多糖;糖尿病防治;作用与机制;药物与保健品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代谢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常见多发慢性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近年来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变化,致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者渐呈年轻化趋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2500万人以上,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2]。以往,关于糖尿病的防治药物主要有肽类、胰岛素、生物碱和黄酮类等天然物质以及硫酰脲类、双胍类、硫醚类等化学合成降血糖药物。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3],自然界中的某些特殊化学结构的生物活性多糖具有较显著降血糖作用,且基本无毒副作用,是一类很值得研究开发的天然防治糖尿病药物。

生物活性多糖(biologically active polysaccharides,本文简称BAP)是指一类对人体具有某种特殊生物学功能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聚合体。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所有生物体内,资源十分丰富。其一般由7个以上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糖以特殊糖苷键缩合而成的单一聚糖、杂聚糖或粘多糖[1]。随着医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学者研究阐明[2,4],BAP的抗糖尿病作用是通过调控糖代谢的酶系、促进β-胰岛细胞增殖及胰岛素的分泌、抗自由基氧化损伤以及加速血糖转化和减缓葡萄糖吸收等多种机制而实现的。并相继研制出一些防治糖尿病的BAP药物制剂,有些药物已在临床上获得了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充分显示出BAP作为新型天然防治糖尿病药物潜在的发展前景。

1 生物活性多糖的分类

BAP一般由7个以上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糖,如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鼠李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以α或β-(1→2)、(1→3)、(1→4)和(1→6)等特殊糖苷键缩合而成的多聚糖作为主链,多数还带有不同单糖以特殊糖苷键连接的聚合糖支链,目前从天然产物中已提取分离出来300多种BAP[1,5]。通常,根据BAP原料来源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五大类:(1)食用真菌类多糖主要包括灵芝、香菇、冬虫夏草、云芝、猪苓、茯苓、银耳、猴头菇、金针菇、黑木耳、灰树花及裂褶菌BAP等[1,6];(2)植物多糖类此类BAP数量较多,它们有人参、党参、沙参、芦荟、枸杞、山药、茶叶、黄芪、仙人掌、甘草、五味子、百合、沙棘、南瓜、麻黄、刺五加、桑白皮多糖以及各类膳食纤维素等[5~7];(3)动物类多糖多来自于螃蟹、虾、蚕蛹、苍蝇蛹等节肢动物骨骼或动物内脏,如甲壳素、糖原、肝素和硫酸软骨素等[7,8];(4)微生物类多糖此类BAP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脂多糖,是指革兰阴性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内毒素,常存在于细胞壁上,并与类脂体结合成多糖体复合物;另一类是植物体多糖,是担子菌实体等较高微生物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常见的有透明质酸、凝胶多糖和羊肚菌多糖等[9];(5)海洋生物类多糖此类主要分为海洋植物类,如螺旋藻、红藻、褐藻、海带、羊栖菜和紫菜BAP等;以及海洋动物类,它们有厚壳贻贝、乌贼墨、鲨鱼软骨酸性粘多糖、牡蛎、海参BAP等[5~8]。

2 生物活性多糖的防治糖尿病作用

2.1 天然产物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目前已发现具有降血糖活性天然产物的BAP约有80

多种,效果显著者为20多种。如来自于人参、海带、茶叶、南瓜、苦瓜、薏苡仁、山药、灵芝、知母、甘蔗、木耳、海藻、香菇、冬虫夏草、猴头菇、蜜环菌、银耳、紫菜、紫草、刺五加和黄芪等多糖均具有一定防治糖尿病作用,其类型有葡聚糖、葡聚甘露糖、硫酸化岩藻糖、杂多糖以及粘多糖等[2,6,10]。人参多糖A、B、C、D、E等共21种,分别以10、30、100mg/kg 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对正常小鼠均有一定降血糖作用,且与剂量正相关。含量较高的人参多糖A、B、J、N、U、T、S、R和Q对由肾上腺素或高渗葡萄糖以及四氧嘧啶糖所致高血糖小鼠或家兔等动物的各种实验性高血糖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其中以人参多糖A降血糖活性为显著,它也是迄今发现降糖活性最高的一种BAP。给小鼠腹腔注射人参多糖A10mg/(kg?d)7h后,对正常小鼠降血糖率为71%,对由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实验小鼠血糖降低率为38%,24h后其血糖降低率达60%[11]。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100mg/kg 的知母多糖A、B、C、D,动物血糖明显降低,以知母多糖B作用最强。薏苡仁多糖A、B、C分别以10、30、100mg/kg剂量腹腔注射,对正常小鼠均有显著降血糖效果。其中以A效果最显著,给药7h后,降糖率为56.45%。给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腹腔注射薏苡仁多糖A 30、100mg/kg,7h后降糖率分别为61%和2.6%。紫草多糖A、B、C,山药多糖A~F,甘蔗多糖A~F,灵芝多糖A、B,茶叶多糖T-b,黑木耳多糖PAA,猴头菇多糖HP,紫草多糖PP,银耳多糖PTF等BA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12,3]。王庭欣等[3]给小鼠尾静脉注射55mg/(kg?bw)剂量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小鼠模型,再分别按125、250、500mg/(kg?bw ?d)的剂量连续灌胃海带多糖3天,其血糖降低率分别为34.96%、20.70%和26,82%,降血糖效果显著。黑木耳多糖以33mg/kg或100mg/kg灌胃,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口服给药后4~7h内降血糖效果最显著,且还能减少糖尿病小鼠的日饮水量。枸杞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家兔的降血糖有效率达100%,但其对正常动物血糖无影响[6]。此外,黄芪多糖APS-G则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既可保护低血糖,又可抗试验性高血糖[2]。

2.2 膳食纤维素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证实[6],来自于植物中的膳食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等高分子多糖都具有降血糖功效,尤其是膳食纤维素中的可溶性纤维素可明显抑制餐后血糖的升高[13]。从杨桃、胡萝卜、大豆以及西番莲果种子中分离出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素对延迟动物体内α-淀粉酶活性,减慢食物中淀粉的酶解速度以及葡萄糖的消化吸收速率均有显著药理作用(P<0.05),故可用于控制饭后血糖的升高[14,15]。葫芦巴中的水溶性纤维素具有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进食后血糖的效果。此外,苦瓜、咖喱叶、榄仁果以及盐肤木等植物中的水溶性纤维素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上述降血糖功效[16,17]。

2.3 人工合成多糖衍生物的降血糖作用通过化学合成、化学修饰、衍生化、酶解、酸碱降解等人工手段,可以改变天然BAP的化学结构、立体空间构象,并使BAP的化学特性、电荷性质以及降血糖活性发生根本变化。这些衍生方法主要包括酯化、酰化、硫酸化、磷酸化、羧甲基化和羟乙基化等。如肝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酯肝素,则产生明显降血糖活性[2]。来自海洋动物的壳聚糖一般无降血糖效果,但其在浓碱溶液中水解脱去乙酰基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5000~50000的氨基多糖(甲壳素)后,因甲壳素本身带有正电荷而有明显降血糖作用[18,19]。

无降血糖作用的银耳多糖TAP是由D甘露糖以α-(1→3)糖苷键缩合而成的主链结构多糖,其部分水解产物TAP-H则显示出较强降血糖活性[20]。用人工发酵工艺分离得到的冬虫夏草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基本无影响,提示其并没有明显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作用,但该糖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糖基化血清蛋白的含量,如此为探索解决天然冬虫夏草药物资源短缺问题,研究人工制备防治糖尿病BAP药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1]。

具有降血糖活性的BAP还可与常规降糖药物联合给药,或作为普通降糖药物的载体进行靶向给药研究,以期增强药效,降低降糖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枸杞多糖D与优降糖和二甲双胍降糖药联合给药,降血糖效果更加理想[2]。

3 生物活性多糖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3.1 抑制或延缓糖的消化吸收膳食纤维素能抑制餐后血糖值的升高,其机制就在于能直接抑制或延缓了糖的直接消化吸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改善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了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使糖的吸收利用减慢,增强了正常动物的糖耐受量,调节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6]。水溶性膳食纤维素在肠道内可形成凝胶性胶基层,使葡萄糖由肠腔进入肠上皮细胞的速度减慢,直接阻止了糖的扩散,降低了糖在肠道内的吸收速率,因而抑制了糖类吸收后血糖上升和胰岛素升高的反应。此外,膳食纤维素通过对葡萄糖的较强吸附作用,减缓了葡萄糖的转运、消化和吸收,调节了餐后血糖的平稳水平,防止了血糖的瞬间骤升。膳食纤维素还能改变消化道激素的分泌,如胰汁的分泌减少等,并能减少小肠内糖类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从而抑制了糖类的消化吸收,延迟了血糖值的升高。同时,膳食纤维素的摄入,也增加了胃内容物的黏度,降低了胃排空速率,也会间接延缓了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产生降血糖作用。因此,膳食纤维素可主要用于防治2型糖尿病[6,13]。

3.2 改变糖代谢酶系的活性研究表明[6],灵芝子实体多糖B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增加肝脏内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肝脏内葡萄糖-6-磷酸合成酶与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加速了葡萄糖的分解代谢,降低肝糖原含量而实现的。人工冬虫夏草多糖能明显降低禁食Wistar大鼠的肝脏内GLUT2蛋白的表达水平,而GLUT2蛋白对葡萄糖在肝内的输出与输入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该BAP是直接抑制了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产生降血糖作用[21]。南瓜多糖以糖蛋白形式存在,能抑制胃肠道糖苷酶的活性,减缓了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与降糖药拜糖平的降血糖机制相类似[2]。人参多糖可使丙酮酸含量增加,抑制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肝糖原含量而降糖[16]。

3.3 保护β-胰岛细胞免受损伤螺旋藻、银耳孢子、海带等BAP的降糖机制是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来保护糖尿病小鼠的β-胰岛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因它们能有效促进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类抗氧化剂的生物合成,从而增强了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了自由基对β-胰岛细胞的直接氧化损伤,维护了β-胰岛细胞正常分泌胰岛素的生理功能[2]。海带、银耳多糖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β-胰岛细胞损伤也有明显保护和修复作用,增加了血清钙和胰岛素的分泌量,产生降糖作用[3,6]。百合多糖能促进小鼠受损β-胰岛细胞中DNA和RNA 的生物合成,促进胰腺中残留的β-胰岛细胞代偿性增生以及胰岛外分泌部分的管上皮细胞形成新的β-胰岛细胞,增加了胰岛素向血浆中的释放量,从而降低了血糖水平。茶叶、百合多糖还能修复受损β-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能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促进肝脏内血糖转化为糖原而产生降糖作用[2]。

4 生物活性多糖防治糖尿病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已有多种BAP功能性保健食品问世,主要用于降血糖、降血脂、

减肥、抗疲劳、预防肿瘤等。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制剂糖脂康胶囊就是以甲壳素为主研制的药品,临床用于降血糖和降血脂[22]。日本学者用茶叶多糖已研制成降血糖药物及特殊保健品,正式用于临床防治糖尿病[1]。我国现已正式批准上市的治疗用植物多糖类药品多为菌藻类多糖,品种有香菇多糖、猪苓多糖、紫芝多糖、云芝肝泰、灵孢多糖、人参多糖、云芝胞内多糖、薄芝糖肽、灵杆菌多糖、褐藻多糖硫酸酯多糖(褐藻糖胶)、槐耳菌质、黄芪多糖和玉参多糖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其他正在开展药研,将来有望成为药品的BAP还有牛膝、刺五加、银耳、银耳孢子、虫草、天麻、猴菇菌、麦麸、黄精、昆布、酸模、地衣、当归、茶叶脂等植物和菌藻类多糖,它们也均具有良好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改善微循环、保肝、抗凝血和增加白细胞数量等多种生理活性[7],充分显示出BAP用于药品的潜在发展前景。

5 结语

综上所述,BAP是一类资源丰富、纯属天然、品种繁多、活性多样、抗糖尿病效果显著且基本无毒副作用的功能性物质,在糖尿病等疾病的防治药物、保健食品等行业中已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因而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BAP的来源较广,化学结构复杂,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因此仍需要有关学者进一步多学科协同攻关,更加深入地全面开展BAP研究,发掘BAP的新功能、新机理、新用途,研制开发出更多防治糖尿病等疾病的BAP药品或保健食品的新品种,以满足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雨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北京:清华同方电子出版社,2003,1037-1044.

2 王雪松,郑芸,方积年.降血糖多糖及寡糖的研究进展.药学学报,2004,39(12):1028-1030.

3 王庭欣,赵文,蒋东升,等.海带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营养学报,2001,23(2):137-139.

4 Koh JH,Kim JM,Chang UJ,et al.Atifatigue and antistress effect of the hot-water extract from Mycella of Cordyceps Sinensis.Biol Pharm Bull,2003,26(5):691-695.

5 Chau CF,Huang YL.Characterization of passion fruit seed fibers-a potential fiber source.Food Chem,2004,85(2):189-192.

6 毛跟平,徐牡丹.功能食品生理特性与检测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3-64.

7 宋晓凯.天然药物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7-50.

8 Mulloy B,Mourao PA,Gyay E.Structure /function studies of anticongulant sulphated polysaccharides using NMR.J Biotechnol,2000,77(1):123-126.

9 Moseley R,Waddington RJ,Embery G.Hyaluronan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periodontal healing.Dent Update,2002,29(3):114-117.

10 Yang BK,Kim DH,Jeong SC,et al.Hypoglycemic effect of a Lentinus edodes exo-polymer produced from a submerged mycenal culture.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02,66(5):937-940.

11 张延坤,张东祥.生物活性多糖的特殊保健功能及其食品应用.食品工业,2005,(3):12-14.

12 吴寿金,赵泰,秦永琪.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15.

13 钟耀广.功能性食品.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2-38.

14 Vidi J,Sivakami S,Shahani S,et al.Antihyperglycenic effects of three extracts from Momordica and charantia.J Ethnopharm,2003,88(1):107-111.

15 Yadav S,Vats V,Dhunnoo Y,et al.Hypoglycenic and antihyperglycenic activity of Murraya koenigii leaves in diabetic rats.J Ethnopharm,2002,82(2-3):111-115.

16 Rao BK,Sudarshan PR,Rajasekhar MD,et al.Antidiabetic activity of Terminalia pallida fruit in alloxan induced diabetic rats.J Ethnopharm,2003,85(1):169-172.

17 Jayakar B,Suresh B.Antihyperglycenic and hypoglycenic effect of Aporosa lindleryana in normal and alloxan induced diabetic rats.J Ethnopharm,2003,84(2-3):247-250.

18 Dashwood https://www.sodocs.net/doc/74364922.html,e of transgenic and mutant animal models in the study of heterocyclic amine-induced mutagenesis and carcinogenesis.J Biochem Mol Biol,2003,36(1):35-39.

19 Aragona P,Di-Stefano G,Ferreri F.Sodium hyaluronate eye drops of different osmolar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dry eye in Sjogren’s syndrome patients.Br J Ophthalmol,2002,86(8):879-882.

20 Kibo T,Koohi M,Usui S,et al.Antidiabetic effect of of dcidic polysaccharide(TAP) from Tramella aurantia and its degradation product.Biol Pharm Bull,2001,24(12):1400-1405.

21 董彩虹.冬虫夏草多糖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04,25(7):195-198.

22 李平,陈军,严祥,等.糖脂康胶囊的毒性评价及临床观察.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5,26(2):99-101.

作者单位:300050 天津,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特点及对策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特点及对策 摘要糖尿病患者体内高血糖状况与高血脂密切相关,高血脂特点多数表现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合并有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等大血管并发症。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的非药物手段有控制饮食、减肥、运动、药物治疗。通过综合性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紊乱对策 糖尿病是人体内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指标发生紊乱的综合征,高血糖与高血脂密切相关。 糖尿病与血脂紊乱的关系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化验血脂时,会发现血甘油三酯明显升高,或同时伴有胆固醇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低,糖尿病患者多有这种通常被称为“混合型血脂异常”的血脂紊乱表现,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糖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脂质的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其结果是引起血脂紊乱。糖尿病患者这种血脂异常与血糖的控制好坏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血糖得到较好控制后,血脂异常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紊乱的血脂水平就会“自动地”恢复到正常,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只是其中比较

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青少年遗传型糖尿病)的血脂紊乱多在血糖控制后会基本恢复正常,2型糖尿病(成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后,紊乱的血脂水平仅部分恢复正常,所以,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同时常常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特点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可表现为仅有的血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但多数表现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合并有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高血糖合并高血脂时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增加 糖尿病患者中,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有人统计至少是普通人群的3倍。即使是单纯糖尿病患者,也属心血管病高危范围,在10年内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与已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相当,所以人们又把糖尿病当成“冠心病等危症”来对待。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则急性期的死亡率会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高危险性应该与合并存在的血脂异常有关。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100ml血增高10mg,其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2%;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每100ml血降低10mg,则使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2%,这说明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会使其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对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积极进行降

康复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新模式

康复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新模式 发表时间:2013-03-05T13:22:30.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供稿作者:高健[导读] 针对糖尿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高健 (江苏省电力公司高级管理培训中心 214164) 【摘要】目的研究康复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份至2010年1月份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共57例治疗有效,对照组共43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5.0%与71.7%,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血糖水平间无显著差异,在疗后对照组数值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糖尿病中医养生血糖水平 临床中,糖尿病属于常见的一类慢性终身性疾病。为研究康复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评价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12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41-76岁,平均年龄:58.3岁;病程范围:2-14年,平均病程:7.3年。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收治患者后,向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手段,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模式,从心理、饮食、运动三个方面着手。其一,在心理层面,首先由中医医师仔细诊断患者病情,确定出个性化的养生方案。随后,指导患者保持心情的顺畅,依据中医理念,调畅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其二,从饮食层面,指导患者顺应自然,将自身饮食与四时变化相结合。针对肺燥伤津的病例,需要指导患者积极饮水,并选取天冬、鲜芦根、麦冬,每日泡水饮用。针对肾阴亏虚病例,则需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添加百合、枸杞、猪胰等。针对大便秘结的病例,需要服用玄参、大黄等熬成的药剂。针对胃热津伤病例,则需指导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同时饮用鲜榨梨汁[1]。其三,在运动层面,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肢体活动,依据早太极、晚八段的理念。要求患者在清晨练习太极拳,持续半小时。在晚上练习八段锦,持续一刻钟。一周锻炼4次即可。 在应用中医养生方法时,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进展,灵活调整,依据患者自身身体素质等调整中药材的用量与搭配。测量患者在疗前疗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依据无效、有效、显效的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其中无效是指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有效是指血糖水平下降,降幅在20%-40%之间,显效是指血糖水平显著下降,降幅超出40%[2]。 1.3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依据疗效评价标准,得知观察组共57例治疗有效,对照组共43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5.0%与71.7%,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血糖水平间无显著差异,在疗后对照组数值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格。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分析(单位:mmol/L)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患者最为突出的症状是血糖水平的升高。临床实践发现,糖尿病的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多需长期接受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饮食等[3]。当今医学界逐渐开始认识到中医养生的重要性,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开始尝试应用此种理念。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医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笔者通过设立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试验。经过本文研究,得出结论:针对糖尿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养生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李娟娥,刘铜华.浅谈中医养生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0(11):164-167. [2]程京艳,翟胜利,马玉棋.糖尿病的中医分型及临床常用中成药[J].首都医药,2010(14):154-157. [3]王增慰.浅谈糖尿病的临床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142-146.

简述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的意义

简述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9-04-08T11:25:23.493Z 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6期作者:高中凯 [导读] 糖尿病患者可伴有明显的血脂异常的症状,而且其血糖水平越高,其血脂异常的症状就越严重。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血脂检测。然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的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且均高于正常值,其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且低于正常值,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可伴有明显的血脂异常的症状,而且其血糖水平越高,其血脂异常的症状就越严重。对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水平,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恢复,充分满足糖尿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临床诊断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检测;临床诊治 The significance of blood lipid test in diabetic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lood lipid test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2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our hospital. The 20 patients were us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20 healthy people who were in the hospital at the same time for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lipids were taken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blood lipid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hen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The level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below the normal value,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iabetic patients may be accompanied by obvious symptoms of dyslipidemia, and the higher their blood glucose levels, the more severe the symptoms of dyslipidemia. The detection of blood lipid levels in diabetic patients can help the treatment and recovery of diabetic patients, fully meet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diabetic patients, help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gnosis, and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clinical diagnosis High satisfaction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es; blood lipid detectio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糖尿病是一种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很多,最直接的方法是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然而,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不可能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研究发现,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都是代谢性疾病[1],因此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血脂异常症状。本文就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的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女20例;年龄39-71岁,平均(46.9±6.2)岁。对照组中,女20例;年龄37-73岁,平均(47.3±6.5)岁。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受试者在试验前3天保持低脂饮食,停止使用避孕药和激素类药物,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原有的睡眠习惯,并停止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在测试开始之前,要求受试者静置10分钟,然后在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将收集的血液样品离心,分离上层血清,并使用全自动血脂分析仪测量血清中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2]。 采取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且均高于正常值,其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且低于正常值,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葡萄糖代谢紊乱和脂质代谢紊乱。当人体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失衡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会异常,使整个脂质代谢水平失衡。血液中的血脂沉积在管壁上,这可引起动脉硬化。因此,脂质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原因之一。载脂蛋白

糖尿病试题 (2)

一、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1.以下对待糖尿病的态度正确的是: A 得了糖尿病,不仅治不好,生活也变得一团糟 B 既来之,则安之,积极与医生配合 C 终日愁眉苦脸,担心对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D 四处求医,期望能治愈糖尿病 正确答案B 2.以下对待糖尿病的态度错误的是: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A 血糖高一点,如果没有症状,不用调整治疗方案 B正视事实,积极治疗 C 归咎自身,感到自己是社会和家庭的累赘 D 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正确答案A C 3.以下哪种态度是正确的? A 血糖高一点,如果没有症状,不用紧张 B 合理饮食、运动加药物干预,勤看医生定时 C 糖尿病是“不治之症”,治不好,想吃啥就吃啥吧 D 学习糖尿病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正确答案B D 4. 以下关于胰岛素治疗错误的说法是: A 一旦打了胰岛素,用量会越来越大 B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目的是为了血糖达标,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C 长期使用胰岛素会产生依赖性 D接受胰岛素治疗就意味着糖尿病病情恶化了 正确答案A C D 5.以下哪项是对胰岛素治疗的误区? A 2型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就会依赖胰岛素而变成1型糖尿病 B一旦打了胰岛素,用量会越来越大 C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使用胰岛素 D 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使血糖尽快达标,减少并发症 正确答案A B C 6.以下关于胰岛素治疗正确的观点是: A 2型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会使胰岛因“休眠”而作用减弱 B一旦打了胰岛素,用量会越来越大 C 依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时应启动胰岛素治疗 D 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使血糖尽快达标,减少并发症 正确答案C D 7.以下对2型糖尿病治疗认识正确的是: A 如果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任何口服胰岛素促泌剂都无效 B 2型糖尿病口服药即可控制血糖,没必要一定要使用胰岛素

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日常中医保健方法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

叶菜等食物。 (二)气阴两虚证 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食疗药膳方为: 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 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个。 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 (三)阴阳两虚证 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为: 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未精加工面粉,全麦豆类等。副食以山药、蘑芋、南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5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液并检验其TG、TC、HDL-C以及LDC-C;结果实验组TG(5.42±1.27)mmol/L、TC(2.82±1.08)mmol/L、LDL-C(3.37±1.11)mmol/L均高于对照组TG(4.01±0.62)mmol/L、TC(1.61±0.68)mmol/L、LDL-C(2.49±0.79)mmol/L,而实验组HDL-C(1.32±0.54)mmol/L低于对照组(1.64±0.71)mmol/L,并且实验组血脂异常发生率36.5%明显高于对照组11.5%,且P<0.05;结论跟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TG、TC、LDL-C升高,HDC-C降低,因此血脂检验结果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的辅助手段。 标签:糖尿病;血脂;检验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出现障碍而引起的一类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前血脂检验已经成为诊断糖尿病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该类方法主要是检验人体的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2014年6月~2015年6月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检验科分别检验并对比了52例糖尿病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主要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经胰岛素检测均确诊为糖尿病,男患者31例、女患者21例,患者34岁~65岁,平均年龄为(41.3±3.4)岁;现另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5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35岁~63岁,平均年龄为(4 2.1± 3.1)岁。将两组检验对象性别、年龄逐一比较,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试剂和仪器本次检验所需要的试剂是由罗氏公司生产的原装试剂,并且均能正常使用,检验所需仪器为由罗氏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2.2血液采集方法所有被检验对象在采集其血液前1个月便开始维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饮食的清淡、禁烟禁酒,并禁止服用任何会对血脂产生影响的药物。采血应该选择在早晨空腹,每人采血量为3ml,被检验对象应该在3h内完成TG、TC、LDL-C以及HDC-C等血脂指标的检验。 1.2.3检验方法关于被检验对象甘油三脂水平(TG)、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糖尿病健康宣教

糖尿病患者健康指导 心理指导: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长期进行,且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但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准备,配合饮食,体能锻炼及药物等综合措施可纠正代谢紊乱和消除糖尿病症状并对预防慢性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效果。所以要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应以淀粉类食物(米、面、地瓜、土豆、山药等)作为主食,宜多吃些蔬菜、瓜果,限量少吃糖、油脂、动物脂肪,根据需要适量进食奶及奶制品、肉类、禽蛋类及坚果类。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食用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高粱米、小米等。蔬菜应选择含糖分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萝卜,空心菜,芹菜等为主食用水果时应注意选择,香蕉、苹果、白梨、西瓜等水果含糖量较高,不宜食用,可以用西红柿、黄瓜代替水果,每日应有定量的牛奶摄入。烹调宜用植物油,食谱多样化,营养要全面均衡。三餐比例适中,提倡少食多餐制。 活动指导:运动可降低血糖,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心、肺功能,防止骨质疏松放松紧张情绪。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饭后一小时血糖开始升高,此时开始运动最佳,不易发生低血糖,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决定运动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用药指导:应早期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制剂和剂量。 自我护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口腔粘膜卫生,勤洗脸,勤洗澡,加强皮肤及肢端的护理。预防毛囊炎及化脓性疾病的发生,糖尿病史在5年以上者,要注意血管和神经病变情况,注意足部卫生,洗脚后要擦干,检查有无外伤和破损,不要用刀削足部的鸡眼和茧子,以免造成皮肤的损伤,经常按摩足部,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发生冻伤,选择合适的袜子和鞋子,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自我监测 : 糖尿病人要学会对血糖水平、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及有无并发症进行自我监测,有条件患者可以用血糖仪进行空腹、餐前、餐后、2h和睡前的血糖监测,并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多在餐前发生,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轻者可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重者心肌梗塞。主要症状有饥饿感,心慌、出冷汗、手抖、烦躁、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糖尿病患者外出必须随身携带少量糖果,一旦出现低血糖的前兆,及时给予补充碳水化合物,或喝葡萄糖水,严重者赶快去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糖尿病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提高自我护理的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就一定能和正常人一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糖尿病中医保健健康讲座

糖尿病中医保健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了从整体认识疾病、综合防治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通过合理运用中成药、中药饮片,配合中医饮食调养、运动治疗、非药物防治技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用。 (一)阴虚燥热证 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 (二)气阴两虚证 证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红暗、边有齿痕,舌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食疗药膳方为: 1.参杞粥:西洋参、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2.归芪鸡:黄芪、当归、母鸡剁大块,加水抄煮,去浮沫,纳入黄芪、当归炖至肉熟。 3.苦瓜炒肉:鲜苦瓜、瘦猪肉,武火炒后食用等。 4.首乌适量加水煎半小时,取汁煮鸡蛋,每日1个。 5.益气生津茶:西洋参、石斛,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黄豆、玉米面粉为主。副食以洋葱、莲藕、豆腐、胡萝卜、黄瓜等。 (三)阴阳两虚证 证见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 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食疗药膳为: 1.苁蓉山药苡仁粥:肉苁蓉、山药、薏苡仁适量,煮粥食,每日两次。 2.枸杞明目茶:适用于2型糖尿病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头晕眼花、双目干涩者。用法用量:枸杞子、桑叶、菊花,开水沏泡代茶饮。

糖尿病与口腔健康

糖尿病与口腔健康 很多患者都知道糖尿病能够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除此之外,糖尿病还可引起各种口腔问题。科学研究表明,糖尿病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发生口腔疾病的风险大约是健康人群的2-3倍。 为什么糖尿病会影响口腔健康? 健康人群的唾液具有抑菌的作用,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水循环紊乱,往往造成唾液分泌减少,唾液内葡萄糖浓度升高,造成口腔自清洁作用下降,口腔内环境改变,容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此外,长期持续的高血糖容易造成毛细血管堵塞,口腔组织的供氧不足,会导致口腔内厌氧细菌大量繁殖。特别是抵抗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口腔更容易受感染,导致舌炎、口腔黏膜炎、牙周病、龋齿等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同时,糖尿病患者伤口往往不容易愈合,导致口腔病变难以痊愈。如果发生化脓性炎症,可迅速蔓延,出现皮肤红肿、局部剧烈疼痛\高热等症状,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口腔问题? (1)控制好血糖水平,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基础。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血糖。如果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容易引起牙龈及相关组织的感染。 (2)重视口腔卫生,减少感染机会。早晚正确刷牙,餐后彻底漱口,避免食物残渣留在口腔内,保持口腔清洁。 (3)除刷牙外,糖尿病患者还需学会使用牙线。牙刷只能刷到牙齿表面的70%,只有牙线才可能将牙缝中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彻底清除,有效阻止细菌累积。最好每天晚餐后使用牙线清洁口腔,使用时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龈。(4)每半年去医院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清除菌斑、牙石,修复缺牙,处理食物嵌塞等问题。建议患者主动告知牙医你的糖尿病情况,有助于医生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预防后续的口腔问题。 (5)尽量少喝苏打、能量饮料、柠檬水等酸性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牙齿釉质受到损伤,更容易患齲齿。 (6)使用假牙的患者,每日餐后要取下假牙,漱口并清洗假牙,晚上睡觉前摘下假牙,整夜浸泡,第二天清洗干净后再戴。 胰岛素保存和使用的那些事儿 正确储存和使用胰岛素,可以有效避免血糖控制不佳或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更好的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胰岛素在使用之前要放在冰箱冷藏室存放,开始使用后,可在室温(不超过25℃)下存放4周。那么,胰岛素在保存和使用的时候还有其他注意事项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胰岛素保存和使用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一、家庭储存 胰岛素的保存很重要,如果储存不当,容易破坏胰岛素的药效,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一般来说,未开封的胰岛素要放在冰箱冷藏室(2—8℃)保存,切记不要放冷冻室,否则会破坏胰岛素活性,影响疗效。胰岛素反复置于冷热环境中容易造成失效,因此对于已开封的胰岛素放在室温下避光保存即可,储存时间不可超过4周。

糖尿病患者的口腔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口腔护理 作者:王婉茹屠益薇陈小都戴杰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1期 摘要:探讨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护理评估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一般护理(包括积极控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口腔清洁等)及特殊情况护理(包括义齿、放、化疗、颌面间隙感染、手术、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护理)。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及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促进血糖稳定、帮助炎症控制,对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口腔护理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对口腔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时,更易引起口腔疾病,表现为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干燥等,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口腔治疗和护理,对促进糖尿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 对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护理评估 检测患者餐前、餐后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了解糖尿病病人的口腔保健态度、知识和行为。检查和评估糖尿病病人的口腔状况,有无牙龈炎、牙周炎等情况,有无口腔黏膜干燥、溃疡等,是否使用义齿等。应对患者口腔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及健康教育,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1]。 2 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的一般护理 2.1积极控制血糖严密监控血糖以及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随时调节胰岛素的用量并及时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对于血糖控制不良或严重感染的患者,改为胰岛素强化治疗。 2.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多倾听患者诉求,并给予安慰支持,必要时解说典型治疗病例或邀请康复期患者现身说法以调整患者的情绪,增强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 2.3 饮食护理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应按照患者具体身高、体重决定每日饮食总热量,限制糖、油脂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根据需要适量进食瓜果、奶类及奶制品、肉类、禽蛋类及坚果类[3]。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发表时间:2013-04-24T09:10:13.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许敬奇 [导读]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许敬奇(广州市花都区天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10800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原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就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脂4项,对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按照国际、国内诊断标准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64例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3.3%。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8、12、6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7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结论摇糖尿病患者以TG、TC、LDL-C增高,HDL-C下降为特征。及时纠正异常血脂,利于糖尿病患者归转及减少并发症。【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血脂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202-01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其他类脂的总称。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1]。为了解本地区血脂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情况,笔者分析2年来120例糖尿病患者脂异常的检测结果,旨在研究其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对象和标本采集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检测血脂4项目的糖尿病患者。被检测者检测前未服用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检测前空腹8小时。测试项目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 1.2仪器与试剂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宁波美康试剂有限公司提供。血脂采用广东省临检中心提供的质控血清。定标液为英国朗道定提供。 1.3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血脂异常的标准。TC≥6.5、TG≥1.7、LDL-C≥3.1、HDL-C≥ 2.2或<1.0。 2 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64例,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3.3%。64例血脂异常患者中,单项TC、TG、LDL-C升高分别为8、12、6例,TC、TG二者同时增高7例,TC、TG、LDL-C同时升高5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并常常会合并脂类代谢的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除少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减少外,大多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胰岛素含量正常或升高,由于胰岛素不仅参与糖代谢以控制血糖水平,还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糖尿病患者分为依赖型(IDDM,胰岛素分泌的绝对量减少)和非依赖型(NIDDM,胰岛索分泌的相对量不足)两种。胰岛素具有促进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抑制脂肪组织激素敏感的脂肪酶(HSL)的活性。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浆乳糜微粒(CM)及VLDL颗粒中TG降解障碍,使血中TG含量升高,同时血中F-FA含量也增高。此外,胰岛素缺乏时,脂肪酸B氧化增强,大量乙酰COA不能进人三羧酸循环氧化而合成胆固醇量增加是血胆固醇升高。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伴有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者比非合并高脂蛋白血症者冠心病的发病高3倍,因此,糖尿病不仅仅表现为糖代谢紊乱,往往也合并有脂代谢紊乱,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3],同时血脂的代谢异常也参与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4]。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而糖代谢紊乱又会引起脂代谢异常,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同时高脂血症又会由于脂毒性因素促进脂肪的堆积,使胰岛素抵抗加剧,从而恶性循环。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高脂血症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机体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促使糖尿病慢性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在糖尿病中,低密度脂蛋白是心血管意外的最主簧危险因素,而富含三酰甘油升高也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发生并予以相应的治疗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是血脂异常的高发人群,以TG、TC、LDL-C增高,HDL-C下降为特征。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TC增高积聚血管壁会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HDL-C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HDL-C的减少可导致体内清除TC的能力下降,引起TC积聚及血管病变,因而HDL-C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低HDL-C水平已被确定为一个重要的心血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且HDL-C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转归有关,高TG水平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TG水平升高,可以预测心血管危险[5]。张帆等[6]研究后认为TC、LDL-C随血糖浓度增高而增高具有相关性。糖尿病胰岛素缺乏会引发高血脂,相反高血脂也会加重糖尿病病情,二者互为影响,互为加重。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该实施必要的血脂监测,如果血脂异常,在控制血糖过程中,还应注意纠正异常的血脂,使其降至正常范围,利于糖尿病患者转归和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郭金富.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102-103.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 [3]田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与其慢性血管并发症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3(11):84-85. [4]杨继荣.血脂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0,17(26):35. [5]潘英利,米古丽.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6 [6]张帆,杨继筠,李芹.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指标的联合监测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71-7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概要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和优势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不足或者生物作用障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敏感性降低 ,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减低, 即餐后 2小时血糖高于 7.8mmol/L但低于 11.1mmol/L,是糖尿病的一种前期阶段,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糖耐量人群约高 100倍,并且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具备与 2型糖尿病相同的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糖耐量减低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 “睥瘅”等范畴。早在《内经》就有“上工治未病”等预防思想,许多研究也表明,通过中医药健脾、化痰、活血干预治疗, 不仅可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血糖、血脂, 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 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逆转糖耐量异常 , 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2.减轻或改善临床症状 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用西药血糖虽然控制良好,但口干、疲乏、多汗、四肢麻木、水肿等症状长期存在, 对此西药常感无能为力。但中医能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辨证治疗、对症下药,一般很快可以消除或减轻症状, 使患者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延缓或逆转早期慢性并发症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最突出、最显著的优势。糖尿病实际上血糖只是一个表象, 最根本的就是要看到它的最终结局, 就是并发症。糖尿病危 大血管的并发症主要出现在心脏、脑,还有足部大的血管并发症,比如心梗、脑梗,糖尿病足这都属于大血管的病变。还有微血管病变, 比如眼睛视网膜的病变, 可以导致失明;肾脏病变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采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 的方法治疗,能够明显缓解肢体凉、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症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采用补益肝肾、活血通脉等方法治疗, 可以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

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张霞

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张霞 发表时间:2013-06-05T14:43:10.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张霞[导读] 无症状的糖尿病病人存在侥幸、观望心理,有文献记载目前约2/3的糖尿病人无任何症状,自我感觉良好。 张霞(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赣榆 222100)【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改进,我国已成为糖尿病大国,谈糖色变已经是到了最高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身心疾病,除利用饮食控制、运动、药物干预外,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举足轻重,根据糖尿病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与自我管理水平。 【关键词】糖尿病病人心理护理不同阶段【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48-02 糖尿病是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重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针对我科不同阶段糖尿病病人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通过正确的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论述如下: 1 糖尿病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1.1体检发现血糖高的病人存在焦虑、恐惧心理,这类患者常由于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对糖尿病知识缺乏认识,患者往往表现为焦虑不安,怀疑,反复询问,他们担心治疗的痛苦以及疾病给家庭事业生活带来的影响。基于以上特点,护理人员应以诚恳的态度与病人交流和沟通,根据文化层次不同用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耐心与之交谈,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取得信任,引导患者正规就医,明确诊断,使其正视疾病,及早治疗。 1.2无症状的糖尿病病人存在侥幸、观望心理,有文献记载目前约2/3的糖尿病人无任何症状,自我感觉良好。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在偶尔的健康检查中被发现血糖偏高,大部分人则隐藏在健康人群中,在发病早期一般情况好,有的红光满面,貌似“体格健壮”,自我感觉良好,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认识不到血糖控制不稳定对身体的影响,而忽视疾病给身体带来的严重损害,这部分患者是最危险的。这一阶段心理干预十分重要,帮助患者从思想上接受已患病的事实,耐心细致地介绍糖尿病有关知识、高血糖的危害及不及时治疗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科学用药的重视,使患者改变拒绝治疗和满不在乎的心态。 1.3无并发症但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人存在紧张、急躁、麻痹大意的心理,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部分糖尿病患者因对严格的饮食治疗难以控制,对治疗过分关心,害怕并发症,反复住院,担心治疗费用等,而出现紧张急躁的心理;有些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自认为控制血糖很有经验,一切自作主张,忽视了血糖和并发症的监控。我院自2010年开展了绿色入院第一天,从亲切的称呼开始,对中老年患者亲切地喊一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让患者感觉遇到了邻家小孩一样温暖,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从而无顾虑的诉说心中的烦恼和担扰,护士适时的安慰,可减轻心理的负担,更好的配合治疗。对麻痹大意的患者,讲解并发症的危害、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定期开展糖尿病“病友会”,让新旧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正确认识糖尿病,对有意识拒绝的患者,给予关心和照顾,介绍已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1.4有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存在悲观、绝望的心理,已经发生并发症的往往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为病程久,长期住院而产生悲观、绝望情绪,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即使治疗方法正确、及时,亦收不到很好的疗效。这时要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情感沟通及健康教育,获得家属积极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服务要周到,观察要细微,要有同情心,用温和的语言解释有关并发症的治疗预后及因此给身体带来的不适等问题,用熟练的操作、丰富的医疗护理知识取得患者的信赖,主动与患者谈心,多用安慰性语言,合理提供治疗信息;介绍性格开朗的糖尿病病人认识,互相交流帮助,使患者克服厌世的心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体会 心理护理贯穿在内科住院患者治疗过程的始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精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是基础。同时还要掌握心理学知识,强化心理护理意识。经过上述心理护理,我科糖尿病病人与医护人员相处融洽,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医患矛盾大大降低,从医行为加强,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糖尿病人的心理护理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对减轻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只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做好各种心理疏导,才能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从而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祝惠民,黄泳齐.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 83. [2]付业杰.《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4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