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_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_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_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_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

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 系 摘要目的探索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以“交往焦虑量表(IAS)”、“自尊量表(SES)”和“自我接纳问卷(SAQ)”,对48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AS有5个条目阳性率在40以上,IAS与SES、SAQ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1)。结论大学生在社交方面 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自尊与自我接纳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 Relationship of social anxiety to self-esteem and self- acceptance in college students Gao Wenfeng,Cong Zhong,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Taishan Medical College,Tai?an,Shandong Province,271000 P.R.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social anxiety to self-esteem and self-acceptance in college students.Method 487 freshmen of medical college were investigated by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IAS),Self-Esteem Scale(SES) and Self-Acceptance Questionnaire (SAQ).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in 5 items of IAS are above 40%,and the IAS is 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SES and SAQ respectively(P<0.001).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social anxieties in college students,and the self-esteem and self-acceptance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cial anxie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anxiety self-acceptance 社交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形成原因可能与大学生的自尊心理有关[1、2]。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觉。为探索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本文对医学院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本文调查对象为泰山医学院98级新生498人,有效答卷487份。年龄16~23岁,平均18.96±1.00岁(其中男生277名,女生210名),男女生之

大学生心理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是什么、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任务 一、判断题 如果说粗心大意是稳定的个性特征,漫不经心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 答案:对 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载体。() 答案:错 被人脑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 答案:错 从人的心理过程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障。答案:对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象过程。() 答案:对 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并特别强调意识在人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错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答案:对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活动不仅依附于人脑这一物质器官,而且也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但并不依存于作为主体的个人主观状况。() 答案:错 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 答案:错 人的心理过程总是体现在人的各自不同的生活实践中,受差异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个体心理的不同倾向和特点。() 答案:对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答案:错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答案:对 观察法是在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下,通过被试的外部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答案: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答案:对 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答案:错 二、填空题 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心理现象、规律

大学生孤独感及影响因素调查文献综述

大学生孤独感及影响因素调查文献综述 【摘要】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媒体屡屡曝光的大学生伤害自己或他人、报复社会等事件,追根溯源发现大多是由于个体不良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在人群拥挤的大学校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许并没有想象地那般亲密无间,由于自身的性格,家庭的关系,学习压力,新的生活方式等等因素,孤独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心理资本日益发展为第四资本的时代,对大学生的情绪状况的了解则显得更为迫切。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 【引言】 孤独感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一种通病,几乎蔓延至所有的群体,大学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埃里克森发展阶段论的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的阶段。大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期待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迷人的爱情关系,但是有时候他们不得不接受被人拒绝的事实,也不得不继续体验一个人孤独的旅程。 国内近年来对于孤独感的研究逐渐发展深入,因为孤独感与许多社会问题相连,而孤独的体验会使大学生内心十分痛苦,如果不能有效的应对的话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因此孤独感做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不可忽视。 21 世纪初Luthans 等人将积极心理学从心理学领域引入到积极组织行为学中,提出了即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这一概念。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现状下,人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核心,而人的心理状态也成为核心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自然是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主力军,而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的积极方面,并与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相结合,更加注重大学生引言心理资本的培养,不仅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同时体现了大学生自身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初步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况,具体表现为本次调查所使用的ucla 孤独感量表所测得的结果,通过分析得分初步了解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然后再通过本次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分析相关关系,对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可能因素做一个探索性的分析。 大学对多数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要学会如何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如何在成长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作为特殊群体的存在,大学生如果可以学会很好的处理人际交往带来的挫折,克服由于失败的交往带来的负性情绪——孤独感,对于当今的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可以较为圆满的完成这个阶段给予他们的任务。 研究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可能因素,及当下大学生孤独感的水平,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对其水平的关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培养方法,同时对大学生自身来说,为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降低孤独感对其的影响、面对挫折时怎样更好的应对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在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前言 大学生 近些年来,国内外心理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孤独感这一领域,尤其是对大学生和儿童的孤独感研究。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常有孤独感的大学生约占28.6%,少有孤独感的约占31.7%,从未感到孤独感的学生几乎没有[1]。对于大学生而言,孤独感已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2]。由于大学生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因此,积极开展有关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并借此加强实践应用,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临床康复》 在深入探讨孤独感之前,有必要弄清楚孤单(aloneness)、孤独(loneliness)和独处(solitude)这三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孤单是指周围没有其他人的客观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指没有与其他人交流的状态而不是身体上的独自一人(例如,独自一人时给朋友打电话就不是孤单)。独处是自愿、主动的孤单状态。人格发展和创造性活动有时就是在独处时发生的。因此,孤单的客观状态可能使人积极、建设性地利用独处的时间,也可能会使人体验到不愉快的孤独,甚至有时候即使有其他人(重要的或不重要的)在场,个体也可能会感到孤独,它是一种主观状态[3]。 与社交需要理论相比,认知加工理论(cognitive processes theory)认为,孤独感的产生不是因为人类固有的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是因为个体对觉知到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意识到他想要的或期望的人际关系与实际现状之间存在差距时,孤独感才会产生。出于此原因,认知加工观被描述为孤独感的“差距观”,它在考察孤独感时,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注重孤独的个体怎样觉知和评价他/她的社交生活。认知加工观强调的不是孤独感的情感成分,而是孤独感的认知成分,因为人们以不同的标准评判自己的社交状况[5]。 提倡孤独感“差距观”的研究者认为,个体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和估计既受以前社交关系史的影响,也受到对别人人际关系观察的影响。两个有着客观上相同或非常相似的社交状况的个体,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体验。其中一个可能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而另一个因为他/她觉知到在实际的人际关系状况与预期的之间存在差距,从而会体验到孤独感。 总之,尽管这两个理论所列举的孤独感概念有所不同,但总有三个重要的相同观点为一般学者尤其是社会需要理论者和认知加工理论者所提到。首先,孤独感产生于个体社交关系中的未满足;其次,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只有从个体自己的角度才能加以判断;再次,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定义: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是将孤独感作为一个复杂的维度加以理解的,并且可以在不同的水

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65791942.html, 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许慧燕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6期 摘要:孤独感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本研究采用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scale for adults(SELSA)孤独感量表,对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展开调查及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孤独感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在孤独感总分方面,男女生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在与朋友关系方面,男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高于女生。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对策 1.引言 孤独感是30多年来心理学家日益关注的研究领域。纵观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研究与测量,关于孤独感的概念、理论、结构维度、预测量表、影响因素及应付方式等等方面的研究,目前 都还没有一致的研究结论。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较多研究,但是,这个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及可拓展研究的空间。首先,关于孤独感的概念,人们至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其次,关于孤独感的结构维度,目前仍然说法不一,各个已经成型的量表仍然遭受褒贬不一的评价,国内绝大多数人都是直接采用国外的孤独感量表进行研究,这是我们不容忽略的问题。再次,关于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许多学者侧重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而更多的忽略了可行性的干预措施研究,因此缺乏较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本研究采用美国学者Robert S.Weiss关于孤独感的概念,将孤独感定义为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个体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一定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 受或体验〔1〕;同时结合Peplau和Perlman提出的:当个体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和实际的社交关系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感到孤独感〔2〕这一概念,抓住孤独感的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孤独感源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第三,孤独感体验式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3〕。 立足于以上层面,展开了对在校大学生孤独感现状的调查研究,旨在通过科学定义,采用适合有效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并对其特点加以剖析,从中找出适合预防或干预我国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有效对策。 2.研究方法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

摘要: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的提高、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和谐发展,以及对改善其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对研究其人格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了解大学生一般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找到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的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随机取样的方法从大学里抽取200名人为研究对象。文科各100人,请本专业的学生把编好的问卷在下课期间向不同年级(一至四年级)、不同专业(文科、理科)的大学生发放,并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以及要求,问卷当场收回。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自我意识;中介作用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rpersonal trust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 have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Students understand contemporary interpersonal trust status for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uiding.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general status quo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order to find way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elf-awareness of the role of the intermediary approach provides the basis. In this study, a random sample of 200 celebrities extraction method for the study from the university. Arts 100

大学生的特点(总结)(5篇)

大学生的特点(总结)(5篇) 大学生的特点(总结) 第1篇: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国学生联盟网讯: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不仅仅生理上发生着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既有与一般青年的相似性,又有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独特性。 1.认知功能成熟,思维表现出更多的逻辑和理性色彩 认知是指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看法、想法或观点,表现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过程,包含对刺激物的解释、评价、预期等心理资料。认知功能成熟能够使个体正确认识自我,恰当评价他人,客观考察周围环境,进取适应社会生活。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大学生已经进入形式思维阶段,甚至已不再满足于形式逻辑思维的水平,而是继续向更高一层──辩证思维水平发展。第一,大学生认知结构日益复杂,形式思维本事大大提高,这使得他们能够主要经过概念同化来获得概念,从而大大提高了概念获得的精确性和速度,为很多扩充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不限于寻求原因与结果的逻辑关系,而是把由经验决定的合理性确定也引入思考过程,并把它当做重要的标准。第三,部分大学生已到达辩证逻辑思维水平。辩证逻辑思维本事的发展取决于自我调节本事和目的感的发展。自我调节本事是指个体把现有的心理结构更系统地运用于新知识体系

和新的环境,而目的感是指把生活价值、奋斗目标和职业选择方向有机联系起来。这就是说,大学生的思维已开始转向对现实计划的思考,并使具有创见的洞察力与内心控制力和分析性评价结合起来。 2.自我意识开始成熟,意志力增强 大学时期个体自我意识逐步成熟,主要表此刻以下几方面。第一,独立意识增强。大学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社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期望能够摆脱对成人的依靠,向周围人表现自我的主张和本事,不喜欢旁人的过多干预。第二,自我认识和评价更加全面和准确。进入大学后,随着独立生活的开始,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活动和交际的空间,参照系和社会比较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他们开始了更深入和丰富的自我探索与发现,在大学这样一个特殊环境里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三,自我体验丰富,自我控制水平提高。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对他人的言行和态度极为敏感。涉及“我”和与“我”相关的很多事情,都会在大学生的内心引起轩然大波,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进取的情绪体验使他们蓬勃向上,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低沉、抑郁。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调控的自觉性、主动性、社会性和持久性也在不断增强,能有意识地对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实施控制。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等意志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情绪丰富多彩,交往需求强烈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摘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干预及培养进行展望。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及培养 一、情绪自我效能感概念 Bandura(1986)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能力有关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层面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Schultz(1990)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自信、自重与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等人提出。Caprara等人(1999)认为个体在管理日常情绪体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的管理技巧和能力,还在于不同个体对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干上有很大差异,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Bandura等人(2003)同样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生活的能力感,他们认为个体具有自我情绪调节技巧是一回事,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够坚持运用这些技巧是另外一回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Bandura,caprara等,200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情绪的形成、保持、回避和抑制能力的评价及对内部情绪调控的信心/信念(Caprara, Alessandri&Eisenberg, 2012)。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 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Watson &Tellegen(1985)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为两个维度: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expressing positive affect , POS)和调节负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negative affect , NEG)。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事件时,体验或表达注入快乐、热情、自豪等整形情绪的效能信念(Bandura etal ., 2003; Caprara & Gerbino , 2001) 。调节负性情绪的自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及心理干预

认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结业论文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及心理干预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及心理干预 摘要 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孤独感表现得尤为强烈,孤独感已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些年来,国内心理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孤独感这一领域,尤其是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出强烈而广泛的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覆盖面很广,已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现状产生原因危害心理干预 LONELINESS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BSTRACT Relevant researches show that loneliness performed by college students strongly,lonelinesshas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psychologists gradually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in thefield of loneliness, especially the loneliness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On the one hand, this is because that college is a key period that students show strong and wide range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need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omestic-related study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loneliness coverage is very broad, and has been a essential matter which could affect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students loneliness status cause harm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第1章引言(9) 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是指大学生自我心理缺少同他人思想、感情以至语言的交流,从而在内心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心理会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躁狂感,产生心理障碍和悲观厌世的情绪,从而影响健康成长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他们在积淀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期望能够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渴求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友谊的滋养与爱情的抚慰,以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需求时常难以满足,因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研究被试相比,孤独感表现得尤为强烈。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它的影响因素和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完整、独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4]。 第2章孤独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1.心理学中孤独感的涵义(28) 关于孤独的心理学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概念定义依旧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精神分析学派对孤独的关注最早。Sullivan在1953年将孤独定义为个体与人接触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负向体验[1]。在离婚率升高和人口老年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下, Weiss于1973年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受该文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对孤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Peplau,Russel和Heim认为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3]。Schmit则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人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4]。而Williams强调孤独包含着对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因而孤独应是指个体感到需要或不满意亲密人际关系时感受到的一种痛苦体验[5]。Rook认为,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情境都可能成为孤

【开题报告】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归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开题报告 应用心理学 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归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个重要部分,肩负重大的社会责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大学生这一群体也受到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心理问题日趋增多。 国内外大多有研究证明了自尊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主要是作为一种缓冲焦虑的机制而对心理健康起到保护的作用。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社会行为结果进行推断和解释原因的过程。个体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究其原因都有不同倾向的归因,倾向于内控归因的个体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能控制事情的发生发展与行为的后果,倾向于外控归因的个体更相信命运、运气等因素对行为后果的影响。 韦纳认为内外控的归因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与外控者相比,内控者更注重自我对事件的控制能力,是社会适应的良好表现。 利用对大学生自尊与归因方式的联系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健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整体心理状态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研究自尊水平对归因方式的相关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主要包括内容: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2.1自尊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2.2归因方式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3.1研究思路 3.1.1研究模型 3.1.2研究假设 3.2研究工具 3.3数据分析方法 四、数据分析 4.1样本的基本情况 4.2人口统计学因素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自尊水平与归因方式的相关分析 五、结论和建议 5.1假设结论 5.2研究结果 5.3研究不足 5.4提出建议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本研究采用量表作为问卷,对杭州地区的部分大学生进行调查。 采用Rosenberg的SES自尊量表,对大学生自尊水平进行测量。同时,采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共48题,包含两个维度,针对学生的学业成就24题与人际关系24题,从这两个维度对大学生归因方式进行测量。 调查对象确定为江浙沪地区的本科大学生群体,分为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镇乡村不同群体,计划有400名大学生进行上述量表的问卷调查。 结合两个量表的数据,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同时结合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不同自尊水平与归因方式的差异情况。 四、参考文献 [1] 赵莹, 吕勇, 吴国来. 大学生学业失败归因特点与自尊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9, 7(1): 67-70 [2] 田录梅. 不同归因方式的诱导对自尊不同学生失败后测验成绩的影响. 心理学发展与教育,2003,4 (1):62-65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信任: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当然,与一般个体心理现象一样,大学生的心理现象也可划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倾向性以及心理构成物等形态。这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大学生仍然是少数,是令同龄人羡慕的对象,家庭的骄傲,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其生活环境、活动的主要目标和特点、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认识等方面的不同,在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心理发展等方面亦会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中国心理学家网] 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表现如下: 一、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位新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上大学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我终于步入了这神圣的殿堂,一个多星期的所见所闻,令我感慨万千。清晨,桂花树下、林阴道上的读书声,仿佛是呼唤太阳的晨曲;广告栏上色彩鲜艳的各种学术讲座海报,莫非就是大学的神秘面纱;图书馆里络绎不绝的借书人好像在寻找最心爱的朋友;灯火通明的教室里,沙沙的翻书声衬托出夜晚的宁静……这一切太美了!我一定要珍惜这四年的学习机会,成为一个真正拥有知识财富的巨人。”这篇日记以浪漫的笔调描绘了大学校园的书香氛围,烘托出当代大学生热爱学习,置身于知识海洋的情景。这位新生坦率地表达了要努力获得知识财富的愿望和决心,这无疑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心声。 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反映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就成为一种内在需要。因为,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无论是追求个人未来高质量的生活,还是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理想,都需要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 二、强烈的参与意识 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二是指大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校园内的各项活动。 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希望工程”的捐款里有他们的真挚爱心;在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的活动中有他们刚毅的面容;他们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热情讴歌;他们为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为社区服务感到自豪……积极的参与意识来自当代大学生日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都标志着大学生心理的社会性的发展和成熟。 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多地表现在参加校园内的各项学习、社会工作、文化体育活动中,如果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所驱使,那么参与校园内的各项活动则多是成长动机和表现欲所驱使。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都希望能够担任一些社会工作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从事一些社会工作、参加社团活动,能学到更多的专业之外的东西,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扩大知识面,使身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同时,通过参与各项活动来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他人的赞许,以满足个人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心理需要。 三、强烈的情感和交友需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社会的联系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的人际交往活动来实现的。一般人都会有和他人交往和建立某种关系的倾向。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行业参考)

选题意义及存在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程度偏高,内向的学生其孤独感更为强烈,大学阶段是个体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国内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孤独感覆盖面很广,已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课题对于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的困扰、更加健康地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1定量研究少,定性研究不够深入。 2多把孤独看成是单一维度来测量,没能充分揭示孤独感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3关于孤独应对策略这一重要变量的研究很少涉及。 在影响因素的讨论上关于生物、文化因素特别是孤独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 课题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 能够帮助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孤独感。使学校对教学、生活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校园资源的分配有所帮助。 内容: 1.通过对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调查,分析出孤独感在不同群体中的差异。 2.通过对对象的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调查,了解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3.通过对对象自身如何对待孤独感的看法,总结出排除孤独感的方法。 4.通过孤独感心理测试掌握本校学生孤独感的现状。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它的影响因素和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完整,独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品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实施步骤: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资料法、观察法进行调查: 1.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同时做网上测试调查。 2.对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同学进行访谈。 3.到图书馆,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4.访问学校心理咨询师,获得相关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5.整理调研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大学生孤独感的调研问卷 一.发放了200份问卷,对不同性别,年龄,专业,性格的人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大力支持!这份问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孤独感的程度。你的真实回答对我们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非常重要。本问卷的答案无对错之分,问卷也将是匿名和保密的,请放心作答。非常感谢您的真诚合作! 1性别A男B女 2是否是独生子女A是B否 3出生于哪里 A城市 B 县城C乡村 4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5所学专业 A理学B工学C文史D艺术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大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大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 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专业应用心理学 班级心理0802班 学生林乐超 学号 指导教师闫秀梅 二〇一二年六月八日

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专业应用心理学 学生林乐超学号 论文题目大学生社会支持、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孤独感这一领域。在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差异方面,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唐民等人的研究表明,男生的孤独感水平高于女生。李传银采用UCLA量表的调查结果相反,发现女生的孤独感高于男生。国外Borys和Perlman的研究得到男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样的结果。在城乡差异方面,蒋艳菊等人的研究表明,生源地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体验的影响在总分上并不显著,但是在人际孤独这一因素上非常显著: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体验到更重的人际孤独感。在专业差异方面,邓丽芳、王瑞和郑日昌的研究发现理工类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爱情孤独及社交孤独。在孤独感与网络的关系方面,刘加艳的研究发现网络使用卷入度越高,孤独感越强。但是,Shaw等人认为网络使用能够降低孤独感,孤独者可以利用网络来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张晓琴等人对84名经常使用网络的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证实了网络服务对网络孤独的直接作用。在孤独感与人格的关系方面,邹赐岚的研究表明孤独感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外向性呈显著的负相关。目前,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定性研究不够深入;二是,对孤独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的研究结果尚存有分歧;三是,在影响因素的探讨上对生物、文化因素缺乏分析和研究。 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校大学生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将担负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大学时期个体心理和人格发展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克服孤独感并建立起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最应该受到社会关注的心理要素是孤独感。孤独感是从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而人际信任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孤独感的产生也是缺少社会支持的结果,因此人际信任和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三者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但将这三者联系起来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次将对这三者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以便发现人际信任和领悟社会支持对孤独感影响程度和预测作用,为构筑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与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的理论和运作体系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关于大学生自尊的研究

题目:关于大学生自尊的研究作者姓名:王君宸 作者学号:PB14203225 学院/班级:物理学院五班 撰写时间:6月1日~6月15日 指导老师:宋怡

关于大学生自尊的研究 王君宸 摘要:【如今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以及后续的马加爵事件和再后来的复旦投毒案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高潮。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而自尊,则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大关键点。在如此背景下,有关大学生的自尊的调查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心理健康】【自尊高度】 一、什么是自尊 在搜狗百科中,我们看到自尊的定义:自尊(zìzūn),汉语词语,指的是“自我尊重,尊重自己,也指自己的尊严”。一般认为是做人所必须的一种心理,也是社交所需要把握的底线。换句话说,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人类生命的心理根源。它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自尊在自我理念里表现在于对自己的评价,无论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为人格特质的一部分,自尊这一特质表现出了人们喜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各有不同。 以上所提为自尊的内在定义,而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自尊的公众面目。我们看下面一个实验:进行实验前,我们从对自己的评价高低方面来将人们分为高自尊与低自尊两种人格。当我们完成一个两分钟游戏时,高自尊与低自尊的被试都有机会练习这个游戏。练习时间各按所需,不限时长。一半被试在实验者注视下进行;另一半则独自练习。这两种情形中被试所耗费的练习时间都被记录下来(主试在场时公开记录,不在时暗自记录)。结果如图所示。在当众练习时,高自尊被试的练习时间大约只有低自尊者的一半。而独自私下练习时结果相反,他们比低自尊者练习更长时间。(Tice&Baumeister,1990) 自尊公开私下 高123 448 低257 387 二、自尊的意义 想了解自尊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自尊的起源。自尊始于知耻。因此人们有了羞耻心,能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地生活。而自尊最重大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保持一个人生命的健康发展和完满。在自尊作用于人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是人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自尊最初对一个人起作用,是从其心理反应和心理健康开始的,而生命(尤其是人的社会生命和心理生命)的

大学生孤独感调查问卷

大学生气质类型与孤独感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孤独感方面的调查问卷,您的回答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宝贵的依据,请花费一点宝贵时间,仔细阅读题目后按您的实际情况作答!问卷不记名,答案也没有对错,仅作研究使用,对您的回答我们也绝对保密!因而,您不需有任何疑虑,请放心作答!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2)①男②女 2.您的年级(2)①大一②大二③大三④大四 3.您所学习的专业属于(2)①文科②理科 4.您来自(1)①农村②城市 5.你是否独生子女(2)①是②不是 6.你的人际关系(3)①较差②一般③很好 以下每个问题都分为5个等级,请您选择最合适您的情况的等级,填写在括号中 1、你感到与周围的人和谐吗?( 4 )(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2、你感到缺少伙伴吗?( 3)(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3、你感到没人可以信赖吗?( 1 )(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4、你感到寂寞吗?(3)(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5、你感到属于朋友中的一员吗?(4)(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6、你感到与任何人都不亲密吗?(2)(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7、你感到想要与人来往、结交朋友吗?(4)(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8、你感到不能完全向家里人敞开心扉吗?(3 )(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9、你感到被人冷落了吗?( 3)(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10、你感到你与别人来往毫无意义吗?( 1)(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11、你常感到当你愿意时你就能找到朋友?( 3 )(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12、你感到有人真正了解你吗?( 3 )(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13、你感到有人愿意与你交谈吗?( 4 )(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14、你会出现正和朋友玩的开兴时突然感到孤单吗?(1 )(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 15、你常感到家里人不真正了解你吗?(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