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热门-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热门-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热门-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热门-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发展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为什么要不断加强农村群众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事业走向成

功的法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只有认真做好群众工作,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利益各不断化解各类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只有认真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执政的群众基础;只有认真做好群众工作,才能使我们的党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

*当前农村群众工作的主要特点

新形势下,农村群众经过20多体制改革的实践和国家调控

政策经历,各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当前农村群众工作出现新的主要特点:

一是因社会经济成份、从业方式和利益分配多元化,农村群

众大多处于社会低收入层次,群众工作出现点多、面广、量大,且呈多样化

二是农村社会的发展现状,群众的经济利益与外来政治文化、思想意识相互交织,冲击着农村群众长期以来固有的思想基础,

群众的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大局观念退化,从而增加农村工作的难度

三是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对农村基层干

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不断学习贯彻,广大基层干部加深

了对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再认识,能够把群众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当前农村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有的甚至还很尖锐

(一)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基层的一些干部

不深入基层和接触群众,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意见置之脑后,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二)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当群众的意见

与干部不一致,不去用说服、教育、引导、示范的办法进行,习惯于用命令、强迫、压服要求群众;在政治、政策的宣传上,认为现在电视、报纸、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已经普及到一定程度,不需要也不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教育群众;在群众的联系上,认为现在的农民是自己干自己的事,无需干部再去指手画脚。

(三)群众情绪还存在着对立。在农村基层群众中,群众认

为干部不象话,干部认为群众不听话,群众不信任干部,干部不理解...

浅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贫困村轮流戴帽、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不精准、贫困户扶智立志难度较大、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形象工程建设、贫困户产业扶持措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期行为等问题,我办建议精准扶贫工作应从提高贫困地区生产能力和贫困户脱贫能力入手,做到识真贫、改贫境、断贫根、扶贫户。 一、识真贫,做好贫困村认定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工作 (一)严格贫困村认定工作。从调查情况来看,贫困村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贫困村指标自上而下分配,而不是由基层根据贫困程度逐级申请审批后确定。二是贫困村“帽子”轮流戴,一戴五年,到期退出,不考虑是否真正实现脱贫,因此,检查发现少数“十三五”贫困村并非真正贫困。三是从“十五”扶贫到“十三五”扶贫,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导致因贫困程度较深而较早列入名单的贫困村得到的扶持力度反而较小。 针对贫困村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年对贫困村进行再次认定,并严格按以下条件和程序进行认定:一是严格贫困村认定条件,包括贫困发生率、基础设施条件、生态环境、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凡是不符合条件的行政村一律不能认定为贫困村,不能享受贫困村相关政策,更不能轮流戴帽,搞平均主义。二是建议对面积较大、自然村发展水平不一的行政村,可以自然村为单位申报贫困村。三是在贫困村的认定程序上,应由行政村(或自然村)根据贫困村认定条件提出申请,最全面的参考写作站经村民大会通过后,报乡镇、县、省逐级审批,不应限定名额、分配名额。四是根据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将贫困村分为极度贫困村、重度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在资金分配中不搞平均分配,重点向极度贫困村、重度贫困村倾斜。五是严格贫困村的退出条件,加强退出考核,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对未脱贫的贫困村要持续扶贫。 (二)继续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工作。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家庭收入确定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人口普遍外出务工,流动性大,收入多,调查人员难以全面掌握其收入情况。二是国家扶贫标准较低(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46元)。以1户4-5人的农村家庭为例,按照目前最低月平均工资13 元计算,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在外务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就会超过扶贫标准(除纯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外),导致不能确定为贫困户。三是因病致贫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在收入指标基本失去意义的情况下,因病致贫成为重要认定因素。如吉安县年初未脱贫贫困户 5 户,其中因病致贫1 34户、占比47.91%,因残致贫759户、占比35.16%。但由于因病致贫认定条件不明确,一些病情较轻(如轻微骨折、关节炎、腰椎病、阑尾炎、轻度糖尿病)、不影响劳动能力、生活并不贫困的病人及家庭也被认定为贫困户。四是家庭财产调查难。扶贫办、乡镇政府难以全面掌握贫困户在外就业、购置商品房、车辆等情况。 对此,我办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一是根据最低工资水平情况适度调整扶贫标准,并根据中西部不同区域情况规定不同的扶贫标准。二是实行劳动收入推定办法,即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家庭,按当地月最低工资乘以12个月除以家庭人口作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以破解收入调查难的问题。三是鉴于非贫困人员多以因病为理由要求享受扶贫政策,建议重点对因病致贫情况进行再识别、再确认。要从病情病种、治病费用绝对额或占家庭收入比重、有无影响劳动能力等方面入手明确因病致贫条件,凡属病情较轻、治病费用不高、没有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的农户,不能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四是建议由各级政府牵头,建立扶贫与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将税务、工商、社保、不动产登记、金

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咨询题及整改措施范文依照《XX市脱贫攻坚蹲点调研督导组反馈咨询题》的扶贫开发工作通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庚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学习讨论,并针对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开展自查,现将自查咨询题和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前期我乡脱贫工作存在困难前期,在驻村工作组、联系部门和乡村组干部的努力下,全乡群众进展积极性高涨,扶贫兜底政策有序落实,产业进展迎难而上,但也存在如下咨询题:一是我乡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列入规划,但尚未得以全面落实启动,阻碍到脱贫规划的整体实施;同时农业产业扶持方法未能及时印发,滞后于驻村工作组动员组织,让部分群众在进展产业方面信心不足。 二是部分党员、群众思想意识落后,内生产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峻,缺乏主动进展的积极性。 三是我乡尽管茶叶进展有一定基础,但群众传统种植观念根深蒂固,思想未能转变,产业带动效果不明显。2000只种羊基地已建成并正式投产运行,但种羊产业才起步,与群众的联动帮扶尚未正式运行。 四是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在产业帮扶前期重点集中到中长期进展,但实现短期见效快的项目少、尤其是帮扶资金落实存在困难。 五是“五个一”帮扶机制台账还需进一步完善,预脱贫人户的基础资料仍需不断夯实。 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针对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存在咨询题,我乡将严格按照县委、政府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联系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凝聚合力,采取如下工作措施: 一是积极协调,做好各项目的对接,争取项目落地。通过解放思想、落实举措,加大脱贫政策研究力度力求将脱贫工作落实到位,认真、细致开展工作,确保规划项目早日启动,为脱贫摘帽发挥推动作用;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抓好“五个一”帮扶机制,明确脱贫目标,确保贫困户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 二是加快推进脱贫项目实施。按照我县产业进展规划,做好各合作社的引导和规范,加快茶叶产业和种羊产业建设指导工作,将“有限主导”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结合起来,为谋划“治贫策”、科学“拔贫根”明确方向和路径,确保产业健康进展,并依托产业,争取政策和资金进展集体经济;协调统筹扶贫资金,制定《宝峰彝族乡贫困户产业脱贫实施方案》,积极筹集整合各部门资金,争取为全乡61户贫困户落实产业帮扶资金,尤其促进短期项目实施、见效,保障无劳动力人口能够脱贫,确保年底减贫任务顺利完成; 三是加强基层党建,以换届选举为契机,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树立党员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团结带领群众科学进展;落实减贫摘帽责任落实,做好“五个一批”帮扶措施精准到人. 四是做好学习交流,吸取各地在精准帮扶、产业进展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发挥贫困地区在特色产业、自然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调动贫困户创业、兴业的积极性和制造性,克服“等靠要”的传统思想,通过挖掘贫困村和贫困户内生潜力,培育并提升其内源进展能力,推动全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造血”功能。 五是加强基础工作档案、减贫依据等资料夯实完善。近日,我乡干部职工不畏烈日、勇于担当,加大贫困对象走访、调研帮扶力度,通过联系部门、乡村组干部走访,收集了贫困户收入及生产性支出等数据,算好增收减贫账,并建立2016年贫困人口脱贫专门台账,夯实政策性收入依据、生产生活图片等资料,确保贫困群众能算账、真认账,真脱贫、不返贫。下一步,我乡将按照脱贫攻坚规划和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安排,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咨询题及整改措施范文依照市大督查办《关于对我市扶贫攻坚脱贫摘帽

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思考.pdf

摘要:近两年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及中央、省、市扶贫攻坚领导部门提出的有关措施和要求,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让农村困难群体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增强了农村困难群体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在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保障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资金管理 精准扶贫攻坚脱贫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通过对各地精准扶贫工作检查,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个别地方政府及部门在扶贫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扶贫工作“精准”方面 (一)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设置不完善 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录入残疾人信息时,要求在身份证列中填写残疾证号码,致使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中贫困人口身份信息不准确。 (二)贫困人口信息录入不精准 1.个别乡(镇)在录入贫困人口信息时,将贫困人员身份证号码录入错误,没有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 2.个别乡(镇)中录入贫困人员领取扶贫款物信息时,将贫困人员身份证号码录入错误,没有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 (三)非贫困人员进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在鉴别贫困人员身份时,与财政、扶贫、民政、残联、殡葬、工商、交警、社保、工资统发办、住房公积金等有关部门信息进行比对,发现有车辆、工商执照、社保、县城中有房产等不符合贫困标准人员是该地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确认的贫困人员。 (四)贫困人口认定与退出机制不顺畅 在扶贫工作中或上级检查部门检查时,已发现部分人员不符合扶助对象,但因为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入与退出权限在国家扶贫办,地方扶贫机构无法将符合贫困人口人员录入该系统,不符合贫困人口人员和已经脱困人员也无法从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清退出来。 二、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安全”方面 (一)未因地制宜认定贫困对象,致使贫困县虚报贫困人口数量 2002年,某地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按照省扶贫办下达指标,至2015年末该地贫困人口人数国家又下达了数量指标。国家扶贫办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认定贫困对象,致使该地虚报贫困人口数量,扩大了贫困人口的规模。 (二)非认定贫困人员领取扶贫款物6000.00元 个别乡镇有非建档立卡贫困户领取了扶贫款物。 (三)弄虚作假套取扶贫资金 近年来,个别乡镇有人是领取廉租住房补贴城镇居人,在领取扶贫款物时,弄虚作假,隐瞒是城市人口身份信息,套取扶贫款物。 (四)扶贫资金未专户核算管理 个别乡镇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中,财政局拨付的各项扶贫款项后,未进行专户管理,而是与其他各项专项资金在一个账户内进行核算,存在不良风险隐患。 (五)大型集中扶贫项目未进行监管存在风险和隐患 某大型集中扶贫项目未当地政府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存在风险和隐患,当地政府及相关各乡(镇)应密切关注该集团有限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情况,防止出现扶贫资金的风险与隐患。 三、扶贫项目“绩效”方面 (一)虚报项目完成数,增加扶贫合作企业和部分扶贫干部负担 个别镇等五个乡(镇)为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扶贫项目对贫困户全履盖的任务,在扶贫项目未履行完程序,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要求扶贫项目合作企业及部分扶贫干部预先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效益款。 (二)滞拨扶贫资金 扶贫资金未拨付到位,主要是项目管理费和绩效评价奖励等资金为及时到位,影响项目正常进度,效益受到影响。 (三)部分项目进展缓慢,致使项目资金滞留 个别乡(镇)实施危房改造扶贫项目,进展缓慢,至项目竣工年末尚有部分危房改造资金滞留在各乡(镇)。 四、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其他方面 (一)签订合作经营项目合同存在漏洞 个别乡(镇)在实施扶贫项目签订合同时,部分合同没有签订合同日期和法定代表人签名。 (二)合作经营扶贫项目操作环节管理不规范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作出精准扶贫工作决策部署后,我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 * * 和省委、市委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精准扶贫扎实有效推进,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引起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等扶贫一线工作人员,对贫困户脱贫户后如何有效防止返贫的思考不多,对真正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理念认识不足,个别基层干部仅仅满足于算“经济账”“收入账”,喜好短平快的扶贫效应,而忽视了建立长效机制的“造血式”扶贫。 二是脱贫意识极其缺乏。舆论引导上宣传政策的较多,引导群众自主脱贫的较少。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靠自身努力奋斗实现脱贫的典型事例,挖掘不够,宣传氛围不浓。致使部分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自信心缺失,“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主动发展、自主建房意识淡薄,以至于出现没钱就找政府,存在“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不正常的现象。 三是少数政策不够连贯。住房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三保障”中尤为关键的一环,我县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的易地扶贫搬迁和危

房改造指标任务于去年底已全部完成,全县尚未脱贫人口中住房安全问题未得到保障的,若要脱贫目前没有相关政策支撑。 四是扶贫队伍人心不稳。县 * 反映,该单位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牵头协调综合部门,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清贫清苦,加之没有纳入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 工作人员得不到公车改革及其他政策待遇,人心思走现象突出。 二、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干部培训,提升思想认识。把 * * * 重要战略思想作为干部轮训的重点内容,认真制定实施《2018—2020 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干部轮训规划》。组织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力争年内所有扶贫干部轮训一遍,着力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 二是强化宣传教化,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学习宣传 * 新时代 * * 扶贫思想,总结我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做好先进典型 * ,汇聚脱贫攻坚正能量。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引导、典型引导,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树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导向,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 三是强化政策支撑,解决民生实事。创新出台结合本地实际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进一步做好全县有搬迁意愿贫困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加强后续产业及就业扶持,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同时,要创新出台结合本地实际的危房改造政策,

关于扶贫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关于扶贫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近期,安徽肥东县白龙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就该镇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现在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基本情况 全镇共有贫困户1014户,1910人,其中五保621户741人,低保92户280人,一般贫困户301户889人;其中因病致贫596户1225人,因自身动力不足致贫的204户283人,因残致贫148户284人,缺劳力36户46人,缺资金1户2人,缺技术6户19人,缺土地1户1人,因学致贫17户29人,因灾致贫5户21人。不安全饮用水117户202人。全镇有18个村共计68户“三无特困户”(无劳力、无资金、无稳定收入来源)。2014年脱贫60户188人;2015年脱贫58户169人。 三河贫困村。全村有420户1758人。有贫困户40户81人。其中五保20户24人,低保15户41人,一般贫困户5户16人。因病致贫18户38人,因残致贫7户22人,因学1户2人,自身发展动力12户17人,缺土地1户1人,缺劳力1户1人。 二、工作推进情况 1、根据全镇贫困户的不同情况、不同原因,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制定脱贫计划,建立工作台账,确保脱贫措施落实到位。一是各级干部包联。市委组织部帮扶结对三河村,联系白龙镇的县直单位是县卫计委、人武部、交通局、粮食局、联通公司、农商行。目前结对帮扶人已全部到贫困户走访慰问和制定具体帮扶措施。 2、推进产业脱贫。三河社区把大棚种植蔬菜和莲藕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发动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就业帮助。对全镇有劳力、缺技能的贫困户,组织参加就业创业等实用技能培训。实施光伏脱贫,三河社区已安装30千瓦的村集体光伏电站一座,年可为村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今年预计再安装1座30千瓦的太阳能。2015年为三河社区9户贫困户安装了家庭光伏电站,今年除了五保户,下剩的贫困户全部安装光伏,每年可为贫困户增加收入3000元。 3、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三河社区近两年来已实施土地整理5000亩,修建7.8公里水泥路、3.2公里砂石路、对9条河流经行清淤整理、整村安装自来水和125盏太阳能路灯等。今年新建蔬菜大棚10个。明年种植2000亩以上的莲藕。全镇今年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43户。 4、实行社会保障脱贫。对因病致贫的626户和因残致贫的161户,不折不扣落实大病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残疾人救助等特惠政策,对贫困户中的101户低保、623户五保“应保尽保”、兜底脱贫,真正让“顶层设计”在“基层生根”。 5、鼓励在外成功人士扶贫。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引导白龙镇在外成功人士对贫困村和贫困户捐资捐助,对贫困学子结对助学等。 二、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认为扶持到户很难出“成绩”。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近一年时间,到底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覆盖面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到户产业项目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

当前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利益结构的深层次调整,人民群众生活得到了根本改善,企业职工收入明显增多,但企业困难职工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奔向小康社会的大环境里是个极不和谐的音符。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解决职工贫困的根本性问题,给企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本文围绕当前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初步探讨。 一、困难职工群体的形成原因 困难职工群体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备受各级组织的重视和关注。解决困难职工群体这一社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撑、社会的帮困救助和企业的真切关心。要解决贫困职工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找到形成贫困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贫困职工问题。 1、因下岗失业所致。部分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不得不走出了“减员增效”的路子,职工也不得不接受了下岗的命运,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入来源中断,导致生活困难,部分企业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而惨遭淘汰,导致职工收入大幅度减少或下岗,生活陷入困境。 2、因家庭收入低所致。最常见于单亲家庭、子女上学及患大病导致家庭困难。在单亲家庭中,一个人收入有限,不但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还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生活上相对比较艰难。因子女上学导致家庭收入低同样履见不鲜,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教育

费用对于职工家庭,尤其是月人均收入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困难职工家庭来说,确实难以负担,但是为了子女的未来,困难职工多靠东拼西凑筹集学费,造成家中生活更加艰难。此外,因患大病导致家庭困难也占了相当一部分,目前医院的医疗费用比较昂贵,不用说下岗职工,就是有稳定收入的职工也难以承受,特别是大病、重病,其治疗费用对于不少下岗职工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3、因再就业难所致。年龄偏大,文化较低的下岗职工普遍存在再就业难的问题,有些找到工作或零活的下岗失业人员,因为没有稳定工作环境和收入,很容易二次下岗或失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不同技工在收入分配上也拉开档次,而困难职工很大一部分缺乏技能,不但收入相对较低,有的连就业岗位也难以找到。 二、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困难职工群体数量庞大,帮扶工作的覆盖面还不够大,导致困难职工群体总体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部分困难职工困难程度加剧,而且农民工进入工会工作范畴以后,可以说困难群体数量有增无减,形势不容乐观,帮扶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一、帮扶资金筹集困难。资金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建立工会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石。当前帮扶中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持久经济支撑,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制约了工会帮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

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确保贫困户和扶贫项目的精准,提升扶贫资金利用成果。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1】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建成全面小康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静宁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典型的旱作农业县,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贫困程度深是全县的基本县情。抓住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及政策叠加的重大机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摆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最艰巨的使命和最紧迫的工作。近年来,围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但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全县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如燕子河镇有22个组不通公路,部分村民组依赖霍山县台区供电,村小学教学条件

差,道路坡陡弯急、通而不畅,电压不稳、供电质量差,教学设备差、师资力量弱,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桃岭乡金桥村20个组居住库区一线,生产生活资料相对匮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难以发展产业。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补助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著;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XX元,可谓杯水车薪。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

浅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贫困村轮流戴帽、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不精准、贫困户扶智立志难度较大、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形象工程建设、贫困户产业扶持措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期行为等问题,我办建议精准扶贫工作应从提高贫困地区生产能力和贫困户脱贫能力入手,做到识真贫、改贫境、断贫根、扶贫户。 一、识真贫,做好贫困村认定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工作 (一)严格贫困村认定工作。从调查情况来看,贫困村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贫困村指标自上而下分配,而不是由基层根据贫困程度逐级申请审批后确定。二是贫困村“帽子”轮流戴,一戴五年,到期退出,不考虑是否真正实现脱贫,因此,检查发现少数“十三五”贫困村并非真正贫困。三是从“十五”扶贫到“十三五”扶贫,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导致因贫困程度较深而较早列入名单的贫困村得到的扶持力度反而较小。 针对贫困村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中央在2017年对贫困村进行再次认定,并严格按以下条件和程序进行认定:一是严格贫困村认定条件,包括贫困发生率、基础设施条件、生态环境、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凡是不符合条件的行政村一律不能认定为贫困村,不能享受贫困村相关政策,更不能轮流戴帽,搞平均主义。二是建议对面积较大、自然村发展水平不一的行政村,可以自然村为单位申报贫困村。三是在贫困村的认定程序上,应由行政村(或自然村)根据贫困村认定条件提出申请,经村民大会通过后,报乡镇、县、省逐级审批,不应限定名额、分配名额。四是根据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将贫困村分为极度贫困村、重度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在资金分配中不搞平均分配,重点向极度贫困村、重度贫困村倾斜。

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为更好总结前期工作,解决我县脱贫攻坚进程中发现的问题,指导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于5月初通知各乡镇、各部门报送脱贫攻坚前期工作小结。在上报的《工作小结》中各级、各部门发现了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该《当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综合各乡镇、各部门工作小结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督查反馈而成。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县级部门仅注重思考本单位帮扶村的具体工作措施、帮扶内容,忽略了部门自身工作职责,未能站在全局高度进一步思考脱贫工作应该如何计划、如何着手。如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民政救助兜底工作、易地搬迁安置工作。 二是贫困户“五个获得感”完成进度不一,贫困户健康档案需进一步完善;贫困户畜牧养殖等短期见期产业进度缓慢。 三是个别乡镇上报的前期工作总结,相互抄袭、应付了事,没有结合各自乡镇实情及前期开展进行认真的自查总结,对于一些贫困户居住分散、偏远,住房条件和基础设施差,乡镇仍未引起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按部就搬。 四是各扶贫规划项目已经上报,但是上级财政资金仍未下拨,存在一定的“无米下锅”现象,财政与金融部门协调配合不足,融合力不强。

五是移风易俗等观念脱贫工作推动不够深入。 六是部分乡镇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实绩虚报、瞒报现象。 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加快“村级产业扶持周转资金”的投入使用,积极稳妥地用好、用活周转金。逐步培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渐转变贫困村经济基础薄弱、贫困家庭种植规模小,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现状。在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多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建议可视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 二是建议将涉及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建设方面的项目资金“打捆”使用,进一步解决资金“碎片化”问题,切实汇成资金流、打出组合拳。同时应加大对基础设施条件差、贫困程度深、居住分散地区的关注力度。 三是建议深入实施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多提供先进、专精知识培训,并根据贫困户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彻底解决资料过老,培训知识不够专、不够精,贫困户兴趣不大、接受消化培训知识有难度等问题。 四是建议加大移风易俗工作力度,每月安排1-2次宣传活动,循序渐进改变群众传统思想观念,力求从内生动力上解决贫困面貌。 五是建议尽快制订出台明确的督查内容、督查细则、成果应用等规范性文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绩可考。同时把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的10个工作组利用起来,发挥真正作用。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自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多点发力,实现了精准脱贫的巨大进步和阶段性成果。但脱贫攻坚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 一、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结合X市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突出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扶贫力度与三农投入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但贫困地区受制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等多方面约束,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发展基础依然薄弱。比如阳新县不少贫困村坐落于偏僻的山坳里,道路狭隘弯急、崎岖险峻,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若没有这些年的外出务工经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许将世代穷困。(二)部分农民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局限自我发展。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者,其综合素质水平往往决定了收入的高低。通过梳理后发现,我市X年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94.8%,小学及文盲半文盲占比65.3%;致贫原因中80.4%为因病、因残致贫。可见农村贫困人口身子差、体质弱、文化水平低是导致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同时,受长期小农思想禁锢,不少贫困人口“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三)农

村长效脱贫措施不足,农民持续增收乏力。当前,各地正在集中优势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措施与手段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始终是输血式的多,造血式的少。应付检查的多,深入思考的少。着重眼前的多,考虑长远的少——这样的扶贫是缺乏生命力、难以持续的。我市不少贫困村的主要脱贫措施表现为简单地向贫困户送猪仔、送果苗,抑或简单的进行贷款贴息、政策兜底,只注重眼前能够脱贫越线即可,没有采取长效的脱贫措施,也没有顾及随时可能面临的返贫风险。 (四)农村产业项目缺乏创新,人才短缺瓶颈难破。尽管我市不少产业扶贫项目大体上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局面,但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叫好不叫座。不少扶贫项目要么“盲目跟风”,要么只是为了获得一笔政府扶持资金,缺乏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科学性,缺乏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更缺乏具有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优秀人才,必然导致不少农村产业项目的衰败。优秀人才成为农村发展最大瓶颈,更何况长期以来,我市大量劳动力和知识青年常年外流,农村产业发展劳动力不足、人才匮乏,农村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落后陷入恶性循环。 二、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扶贫的方法与路径很多,习总书记再三强调的是精准,因为精准才能有效,但如何实现精准却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长期探索的命题。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将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有利于精准发力,有利于加快农村脱贫与发展步伐。(一)切实增进

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整改措施 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 根据《xx市脱贫攻坚蹲点调研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扶贫开发工作通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庚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学习讨论,并针对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开展自查,现将自查问题和整改措施报告如下:一、前期我乡脱贫工作存在困难前期,在驻村工作组、联系部门和乡村组干部的努力下,全乡群众发展积极性高涨,扶贫兜底政策有序落实,产业发展迎难而上,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我乡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列入规划,但尚未得以全面落实启动,影响到脱贫规划的整体实施;同时农业产业扶持办法未能及时印发,滞后于驻村工作组动员组织,让部分群众在发展产业方面信心不足。 二是部分党员、群众思想意识落后,内生产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三是我乡虽然茶叶发展有一定基础,但群众传统种植观念根深蒂固,思想未能转变,产业带动效果不明显。2000只种羊基地已建成并正式投产运行,但种羊产业才起步,与群众的联动帮扶尚未正式运行。

四是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在产业帮扶前期重点集中到中长期发展,但实现短期见效快的项目少、尤其是帮扶资金落实存在困 难。 五是“五个一”帮扶机制台账还需进一步完善,预脱贫人户 的基础资料仍需不断夯实。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针对我乡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我乡将严格按照县委、政 府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联系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 和关心下,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凝聚合力,采取如下工作措 施: 一是积极协调,做好各项目的对接,争取项目落地。通过解 放思想、落实举措,继续加大脱贫政策研究力度力求将脱贫工作 落实到位,认真、细致开展工作,确保规划项目早日启动,为脱 贫摘帽发挥推动作用;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抓好“五个一” 帮扶机制,明确脱贫目标,确保贫困户都达到“两不愁、三保 障”“四个好”。 二是加快推进脱贫项目实施。按照我县产业发展规划,做好 各合作社的引导和规范,加快茶叶产业和种羊产业建设指导工作,将“有限主导”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结合起来, 为谋划“治贫策”、科学“拔贫根”明确方向和路径,确保产业 健康发展,并依托产业,争取政策和资金发展集体经济;协调统筹 扶贫资金,制定《宝峰彝族乡贫困户产业脱贫实施方案》,积极筹集整合各部门资金,争取为全乡61户贫困户落实产业帮扶资金,

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两会提案

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扶贫攻坚工作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发现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查处侵害贫困群众利益的行为,不仅是脱贫攻坚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体现。经调研发现,扶贫工作中存在扶贫、脱贫不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现将有关问题进行梳理、剖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精准扶贫识别不精准,精准脱贫退出不及时 一是精准扶贫识别不精准,工作粗放。精准扶贫过程中,部分村干部工作不到位,既有符合条件的家庭未被识别为贫困户的问题,也有不符合条件家庭被识别为贫困户的问题。如某村将4户有产业收入或养殖收入的家庭识别为贫困户,并发放相应的补助。二是精准脱贫退出不及时,动态调整不到位。精准脱贫工作中,未按时评测现有低保户家庭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不能及时核准上报退出。 (二)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不力,部分村干部权力“任性” 一是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有的村采取多报、虚报等手段套取政策资金,面上手续齐全、到户到人,实际张冠李戴、暗箱操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二是滥用权力,优亲厚友。

(三)部分扶贫项目立项不科学,项目收益前景堪忧 一是项目未经科学论证,盲目上马。二是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效益不高。部分扶贫项目建成之后,不善经营,造成亏损。三是部分项目建成之后一租了之,缺乏后续监管。 (四)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管。主要表现在:一是白条入账、不按合同约定支付资金问题突出。二是帮扶资金缺乏有效监管,未能发挥扶贫济困的作用。有的村把包联单位的扶贫资金用作日常村务开支。 二、原因剖析 (一)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把扶贫当成完任务。部分基层干部为尽快完成上级安排的扶贫任务,只关注眼前利益和短期回报,不顾长远发展,没有把扶贫项目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来落实,存在应付、交差等不正确的心态,从而出现扶贫工作中为上项目而上项目现象,直接导致扶贫资金低效甚至无效使用,扶贫项目无法产生应有的收益。 (二)扶贫政策不明确,落实效果打折扣。扶贫工作最初阶段,政策不明确具体,基层在落实扶贫政策时“摸着石头过河”,经常在落实之后才发现问题,然后再去进行规范完善,造成扶贫资源的浪费。 (三)懒政思想作祟,落实“精准”流于形式。扶贫工作点多面广量大,按照贫困户条件对村居农户进行识别,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大,特别是务工收入难以确定,财产核实复杂

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全县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如燕子河镇有22个组不通公路,部分村民组依赖霍山县台区供电,村小学教学条件差,道路坡陡弯急、通而不畅,电压不稳、供电质量差,教学设备差、师资力量弱,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桃岭乡金桥村2 0个组居住库区一线,生产生活资料相对匮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难以发展产业。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

贫资金补助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著;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2000元,可谓杯水车薪。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限。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修订稿

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全县贫困村多在深山、库区一线,群众居住分散,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用电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如燕子河镇有22个组不通公路,部分村民组依赖霍山县台区供电,村小学教学条件差,道路坡陡弯急、通而不畅,电压不稳、供电质量差,教学设备差、师资力量弱,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桃岭乡金桥村2 0个组居住库区一线,生产生活资料相对匮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难以发展产业。 (二)投入不足,持续发展能力弱。一是资金投入难以满足群众需求。现有的贫困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都较差,多在深山库区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且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愿望迫切,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影响了扶贫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如贫困村扶贫资金补助每年只有50万元,只有15%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解决稍大点的工程需要,成效不显着;产业开发补助每户平均1500-2000元,可谓杯水车薪。二是部门资金整合难。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部门大多各自为阵,撒胡椒面,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互助资金量少且使用面小,发挥的作用有

限。三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严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四是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作用明显,农技人员少,普及农业技术不到位,市场信息不灵,运输成本高,难以推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单打独干难以发展一体化产业项目,且收入构成不合理,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比重较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三)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返贫现象较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部门之间合力不够,不少是各自为阵,统筹协调能力弱。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存在不平衡状况。

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乡镇)

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等、望、靠的思想严重,主动发展产业、民房建设的愿望不强烈,等待观望、依赖思想严重存在。 2、扶贫工作队伍的思想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部分挂包部门对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扶贫开发合力不强,大胆创新不够,出现扶贫工作队员不固定,出人不出力,甚至人员长期无法到位等情况。 3、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不够完善,农村低保覆盖面小,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缺乏稳定的救济保障,扶贫成本高,解决长效增收问题和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4、产业发展单一,扶持的贫困户支柱产业难以形成,扶贫产业项目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一是养殖、种植业周期长,产品市场行情波动大。项目从投入到收益间隔长,给扶贫项目的选定带来困难。二是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差和观念落后。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抵御风险能力差,发展一些特色产业难,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5、扶贫资金统筹难。县级财政有限,扶贫对象多,要实现到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现有的扶贫资金投入主要倾斜到贫困行政村、贫困自然村组,对于不是贫困村组的贫困农户,没有项目覆盖,只布置零星产业,民房建设实施难度很大,到2018年仍然难以脱贫出列。 6、贫困户安居房建设难度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数属农村D级危房户,在扶贫攻坚中最难的还是建安居房,存在一是贫困建房户的无房户土地使用审批、农村危改的申报审批困难,无房户无法审批和土地使用证与建房户户主不一致的问题。二是贷款难,贫困户因家庭经济条件、婚姻关系,致使贷款较低或者根本无法贷款。 7、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一是贫困户比例低贫困人口偏少的问题。二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三是跨乡搬迁人员的就业问题;四是工程痕迹资料收集管理规范的问题。 二、意见及建议

当前中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_张翼

当前中国精准扶贫工作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张翼 张翼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感谢《国际经济评论》和《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组织讨论会以及参会者对本文提出建议。文责自负。 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识别不精准、文件下达的致贫结构与现实不符、脱贫规划未能完全动态跟进、产业扶持未能完全与贫困人口精准对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强化“扶真贫”与“真扶贫”之间的有效联系,厘清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将政府的扶贫投入与市场评估相结合、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相结合、与贫困人口自我产生的脱贫努力相结合、与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长效机制,并为“后小康时代”的扶贫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结构社会建设 2016年8月甘肃省康乐县发生的杨改兰恶性故意杀人自杀事件,暴露出当前 扶贫工作中存在识别与退出问题。当然,瑕不掩瑜,毫无疑问,在“六个精准”思想指导下,中国扶贫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仅2015年就有1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走上正常发展道路。但在看到既已取得成绩的同时,还需检视日常工作,在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因地制宜地改进和提升扶贫质量,更有效地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脱贫任务。那么,当前扶贫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对不同致贫原因的人口结构分析尚不精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大大下降,贫困程度也大为减轻。以2010年不77

张翼 变价格,以农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2300元[1]计,截至2015年年底,贫困人口的数量已降低到5500万左右[2]。根据我们2016年4-7月在江西、甘肃和安徽的村落调查,在贫困人口中:因老弱病残致贫的人口大约占40%~45%左右(在有些村庄甚至于占50%以上),因各种灾害致贫的人口占20%左右,因供子女上学致贫的人口占10%左右,因缺少劳动技能或项目扶持而仍然贫困的人口占10%左右,因其他原因而致贫的人口占5%~10%左右。这是中国贫困人口的基本结构。这个结构决定了精准扶贫工作顶层设计的框架格局。只有在了解此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在国家层面或局部地区,具有精准意义地设计适用于现实需求的扶贫政策。但在现实中,有些地区对致贫原因还不甚了解,上报的致贫结构还与实际发生的致贫结构存在差距。因为农民的外出打工,有些村落甚至于找不到需要扶贫的“贫困人口家庭户”,留守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就是老弱病残,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力,其基本生活需要子女供养或社会政策托底。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扶贫工作的精准设计。 第二,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识别还不精准。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争取到扶贫资金的支持或者为在后来的扶贫过程中减轻脱贫压力,存在扩大贫困户数量与比重的问题,使一些非贫困户建档立卡在贫困户中。[3]另一方面,有少数贫困户因种种原因,却未能被纳入贫困户之列。同样,根据我们2016年4-7月在甘肃、江西、安徽村落的调查,某些村庄甚至于有1/3左右的建档立卡户事实上为非贫困户。其他研究所做的调查也表明,大约有40%的建档立卡户为非贫困户[4]。有些虽然脱贫但不幸返贫的贫困户,却没有重新获得扶持。在村落社会,家族关系与血缘网络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贫困户的识别,与村干部关系密切 [1]考虑到社会发展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到2016年,很多地方已将贫困线调整到2800元左右。某些 沿海省份已调整到4000元左右。而江苏省常熟市高新区已经将贫困线调整到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在10000元左右。“常州高新区划定贫困线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中国江苏网,https://www.sodocs.net/doc/7519158593.html,. cn/system/2016/06/12/028908779.shtml[2016-10-27]。 [2]《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说,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 扶贫标准计算,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人,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 [3]有学者通过对湖北省W村的调查发现,按贫困村认定标准,W村实际上最多只有15%的人口符合条件。为了达到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33%以上的要求,村干部采取纸面上“做作业”的方式,通过制作材料把实际上不符合贫困人口标准的许多家庭也纳进贫困户行列。见刘磊:“精准扶贫的运行过程与内卷化困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第5~12页。 [4]有学者对乌蒙山片区60个行政村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均收入超过贫困线,而有58%的非建档立卡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贫困线,现行的贫困识别标准的错误率接近50%。见梁士坤:“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内涵阐释、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长白学刊》,2016年第5期,第127~132页。 78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