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淡水水生昆虫

淡水水生昆虫

淡水水生昆虫
淡水水生昆虫

?

大小:451*800 - 19k

豉甲2

?

大小:402*377 - 17k

豉甲

?

大小:437*300 - 22k

水黾4

?

大小:300*194 - 4k

水黾3

?

大小:300*200 - 5k

水黾2

?

大小:720*480 - 62k

水黾

?

大小:400*266 - 7k

大龙虱3

?

大小:827*569 - 86k

大龙虱

?

大小:239*360 - 19k

负字蝽5

?

大小:500*375 - 20k

负字蝽4

?

大小:640*480 - 55k

负字蝽3

?

大小:500*358 - 49k

负子蝽2

?

大小:500*375 - 64k

负字蝽

?

大小:350*514 - 23k

大田鳖10

?

大小:600*453 - 196k

大田鳖9

?

大小:1280*960 - 171k

大田鳖8

?

大小:250*186 - 8k

大田鳖7

?

大小:600*400 - 60k

大田鳖6

?

大小:250*186 - 8k

大田鳖7

?

大小:600*400 - 60k

大田鳖6

?

大小:504*360 - 46k

大田鳖5

?

大小:600*400 - 116k

大田鳖4

?

大小:640*480 - 66k

大田鳖3

?

大小:1280*960 - 179k

大田鳖2

?

大小:680*403 - 38k

大田鳖

?

大小:900*600 - 67k

蜻蜓幼虫10

?

大小:900*600 - 69k

蜻蜓幼虫9

?

大小:900*592 - 58k

蜻蜓幼虫8

?

大小:900*758 - 65k

蜻蜓幼虫6

?

大小:800*533 - 47k

蜻蜓幼虫5

?

大小:700*467 - 132k

蜻蜓幼虫4

?

大小:700*467 - 123k

蜻蜓幼虫3

?

大小:467*700 - 109k

蜻蜓幼虫2

?

大小:700*467 - 105k

蜻蜓幼虫

?

大小:540*410 - 30k

水蝎2

大小:640*480 - 97k

水蝎

豆娘幼虫

豆娘成虫

西南山地源头溪流附石性水生昆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

第35卷 第5期 水生生物学报 Vol. 35, No.5 2011年9月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Sep., 2 0 1 1 收稿日期: 2010-07-23; 修订日期: 2011-05-0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49045)资助 作者简介: 王强(1984—), 男, 四川江油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E-mail: wqabso@https://www.sodocs.net/doc/766253750.html, 通讯作者: 袁兴中, E-mail: xzyuan63@https://www.sodocs.net/doc/766253750.html, DOI: 10.3724/SP.J.1035.2011.00887 西南山地源头溪流附石性水生昆虫群落特征及多样性 ——以重庆鱼肚河为例 王 强1,2 袁兴中1,2 刘 红1 (1.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重庆 400030; 2. 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30) COMMUNITY AND BIODIVERSITY OF AQUATIC INSECTS ATTACHED ON THE STONES IN UPLAND HEADWATER STREAM OF SOUTHWESTERN CHINA: A CASE STUDY OF YUDU STREAM IN CHONGQING WANG Qiang 1, 2, YUAN Xing-Zhong 1, 2 and LIU Hong 1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30, China ; 2. Key Laboratory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Southwestern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Disaster Control Engineering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Chongqi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30, China ) 关键词: 山地源头溪流; 水生昆虫群落; 功能摄食群; 圆石; 高程梯度; 生物多样性 Key words: Upland headwater stream; Aquatic insect community; Functional feeding groups; Cobble; Elevational gra-dients; Biodiversity 中图分类号: Q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207(2011)05-0887-06 水生昆虫是指一个或多个生活史阶段为水生或半水生的昆虫[1]。山地源头溪流水流湍急, 水生昆虫的幼虫多依靠发达的吸附器官或特殊的体形构造栖息在河床底质表面。山地溪流源头河床底质不稳, 河岸森林郁闭度高, 水质贫营养化, 初级生产力低[2]。由落叶和木质残余物组成的粗颗粒有机物是源头溪流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重要来源[3—5]。但是外来的有机物常常很难被鱼类、两栖类、水鸟等消费者直接利用, 因此以粗颗粒有机物为食的水生昆虫在溪流食物网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 剧烈气候变化背景下掠夺式的水电开发已经对我国西南山地源头溪流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附石性水生昆虫是溪流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但却很少被人关注。 鱼肚河属汉江水系, 为我国自东向西倒流距离最长的内陆河流——任河的主要支流。本文通过对鱼肚河源头段附石性水生昆虫的调查, 探讨不同石块生境中附石性水生昆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本文通过对鱼肚河源头段附石性水生昆虫的调查, 研究山地源头溪流附石性水 生昆虫群落特征和多样性, 探讨不同大小石块对附石性水生昆虫群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为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鱼肚河(东经108°56′—109°05′, 北纬31°51′—31°57′), 发源于重庆市与陕西省交界的欢喜梁, 河流自北东流向南西, 在城口县照安坪注入任河。鱼肚河流域呈扇形, 集水面积129.2 km 2。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年均降雨量1261.4 mm 。土壤以山地黄壤、黄棕壤为主。河流两岸山势陡峭, 地势北高南低, 属中山地貌。鱼肚河主河道长21.0 km, 河流平均宽度8—10 m, 河道平均比降49.5‰, 平均流量约 1.4 m 3。河床底质以圆石(Cobble)和漂砾(Boulder)为主, 平均水深<50 cm, pH 6—6.5。鱼肚河为典型的山地溪流, 冷水、急流、富氧是其典型特征, 溪流清澈见底, 水流湍急。溪流中及边岸除石菖蒲(Acorus

第三章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选择题 1. 雌雄异体,必须经过两性交配,卵必须经过受精作用,才能发育成新的后代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生殖。 A. 有性; B. 无性; C. 胎生; D. 孤雌 2. 卵胎生的营养来源与卵生相同,只是其生殖方式属于幼生,如双翅目的科和寄蝇科的一些种类。 A. 家蝇; B. 丽蝇; C. 麻蝇; D. 头蝇 3.昆虫通常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再进行1次有性生殖的现象,称为周期性孤雌生殖,多属于这种生殖方式。 A. 叶甲; B. 白蚁; C. 蜜蜂; D. 蚜虫 4. 完全变态不同于不完全变态的最主要特征是具有一个期。 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 5. 卵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个虫态,由和卵内营养物质组成。 A. 卵壳; B. 卵巢; C. 输卵管; D. 产卵管 6.口器、触角、足及翅不紧紧贴附在蛹体上、可活动的蛹称为,如蜂类的蛹。 A. 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7.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称为。 A. 孵化; B. 蜕皮; C. 羽化; D. 化蛹 8. 粪食性、腐食性、尸食性等昆虫能清除环境中的有机废弃物,故有昆虫之称。 A. 环保; B. 植保; C. 肉食; D. 植食 9.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 A. 警戒色; B. 拟态; C. 保护色; D. 伪装 10.流线型体型是水生昆虫适应环境的结果,可以减少游泳阻力,如、牙甲等。A. 叶甲;B. 天牛;C. 金龟子;D. 龙虱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主要差别。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因此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后者没有蛹这一时期. 2.举例说明昆虫的三种栖息习性。 散居性:分散生活,多数种类属此 群栖性:同种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如叶甲, 飞蝗 社群性:群体中不同个体有分工,如白蚁,蜜蜂

水生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复习题 1 名词解释 1. 似亲孢子:藻类在形态结构上与母细胞相似的不动孢子 2. 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少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度,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的孢子。 3. 段殖体:丝状蓝藻藻丝分出的短的分段,又称藻殖段 4. 咀嚼器: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特有的构造,它与头冠结合,与取食有关,用以磨碎食物,下部常具2~7 个唾液腺。 5. 假空泡:是某些蓝藻细胞内特有的气泡,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的不规则形。 6. 壳缝: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有一条纵向的无纹平滑区称为中轴区,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缝即为壳缝又称纵沟。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 7. 壳弧:枝角类头部两侧各具一条由头甲增厚形成的隆线,称为壳弧。 8.水生生物学:是研究水中生活的各种生物(除鱼、微生物以外的动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和控制利用的科学,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水生生物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及经济意义各个方面。 9 昼夜垂直移动:各种动物对光照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和适应,因此,当水环境中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因之发生改变,白天,当光照较强时,浮游动物则躲进较深的水层,而夜晚则上升到水的表层,随着光线的昼夜交替,浮游动物每昼夜往返运动一次,这种现象称为昼夜垂直移动。 10. 自游生物:(游泳生物)是形状较大、游泳能力很强、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游泳的生物,也能逆流自由行动。 11.漂浮生物:在水面区生活的生物类群称漂浮生物,它们的身体一部分在水中,另一部分则露出水面。 12.底栖生物:指水中营异养生活的浮游动物,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称为底栖动物。 13. 固着生物:固着生活的生物,都属于固着生物。指固着于底泥,石块或其它固着物上的生物。在动物中除脊椎动物以外各门都有固着的种类。 14 浮游植物:淡水浮游植物主要是指各种藻、细菌和菌藻植物中的一些植物,浮游植物一般是小型的,它们有的是单细胞体,有的是群体或丝状体,丝状体多为不分枝的,还有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 齿式: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用数字等符号表示称为齿式。 15. 湖靛:微囊藻大量滋生时,形成砂絮状消化,使水色呈灰绿色,当形成强烈水华时,常被风浪吹涌堆集在一起,好像在水面盖上一层厚厚的油漆,称之为湖靛。 16. 混交雌体:轮虫生殖主要以孤雌生殖为主,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产出非需精卵又叫夏卵,这种雌体称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夏卵直接发育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当环境恶化时,雌体产出的卵,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为单倍体,这种卵称为需精卵,产生需精卵的雌体称为混交雌体。 17. 不混交雌体:轮虫生殖主要以孤雌生殖为主,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能不停地产出非需精卵又叫夏卵,这种雌体称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又叫不混交雌体。 18. 夏卵:又称为需精卵,卵壳很薄,不需要经过受精,也不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即可直接发育为可混交雌体。 19. 休眠卵:卵壳厚,壳上具花纹和刺,能抵御如高温或低温、干涸以及水质恶化等各种不

水生试题库含答案

水生生物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似亲孢子: 2.复大孢子: 3.冬芽: 4.咀嚼器: 5.缘膜: 6.项器: 7.疣足: 8.齿舌: 9.楯鳃:

10.齿式: 11.触腕穗: 12.触腕: 13.茎化腕: 14.颚舟片: 15.关节鳃: 16.肢鳃: 17.刚毛式: 18.无节幼体:

19.溞状幼体: 20.原变态: 21.半变态: 23.气管鳃: 24.全变态: 25.稚虫: 26.水华(赤潮): 29.季节变异: 30.若虫:

二.填空 (一) 藻类 1.藻类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同化产物有---------------------------------。绿藻的同化产物是---------------。 1. 藻类含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各门藻类共有的色素为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绿藻的同化产物为---------------------. 2. 藻类具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同化产物绿藻为-------、裸藻为---------、硅藻为---------. 4.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①-------------------------------------------------------------------;② ③。其色素主要 有,,。 5.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①具有叶绿素,整个藻体都具有吸收营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一般均能自养生活;②生殖单位是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③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其同化产物主要有淀粉,副淀粉,白糖素,脂肪。 6.易形成赤潮的海洋藻类主要有。 7.易形成赤潮的甲藻主要有哪些属。 8.易形成水华和赤潮的藻类主要有。 9.因蓝藻的细胞中没有明显的,所以称它为原核生物;其色素均匀的散步在周围的原生质中,也就是说它是一类有色素而没有的藻类。 10.主要分布于淡水中的羽纹硅藻纲分为( 5)个目,其中最常见的 是,。11.硅藻门主要分布于淡水的羽纹硅藻纲主要特征 有;;。 12.硅藻门分哪2个纲?(一),常见3个目 为,,;(二)纲,常见的5个目为。

水生生物动物篇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 1 胞器(类器官): 在单细胞生物内和器官执行类似功能的小构造,可维持生命和繁殖后代的必须的行动。 2 唇带(原生动物):是原生动物在胞口周围由纤毛愈合而成柔软的具有摄食功能的片状膜,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3 孢囊: 原生动物在不良环境下,虫体会分泌一种保护性胶质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包囊。 4 大球型个体: (不要求) 5 小球型个体:(不要求) 6 生殖下腔:亦称生殖腺下腔、胃下腔等。位于钵水母的内伞面间的对称面,从内伞面朝上方陷入的4个浅窝。是钵水母的特有的构造,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7 栉毛板:栉水母身体表面一般有8条纵列的栉毛带,每条栉毛带上有若干栉毛板,每块栉板是由许多长而粗的纤毛愈合而成。栉板基部与栉毛带相连,具有合胞体和线粒体。栉毛板的功能主要是运动。 8 刺细胞:刺细胞(cnidoblast)是腔肠动物特有地一种捕食、攻击及防卫性细胞。刺细胞是一种特化了的上皮肌肉细胞,核位于基部,细胞顶端具一个刺针(cnidocil),伸出体表,其超微结构相似于鞭毛;刺的基部也有基粒。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9 粘细胞:系栉水母类特有的微细结构,与有刺胞动物之刺细胞相对应。见于触手之表皮层。在位于细胞表面的钟状主部的外面排列着粘质。自主部下面(凹面)发出一条直的轴丝和呈螺旋状缠绕轴丝的螺旋丝。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10 缘膜:伞部边缘的一圈薄膜,有肌肉能运动,是重要的分类依据,水螅水母特有。 11 缘瓣:钵水母之伞缘为一定数目之凹陷所分割,每个分割部分称为缘瓣。 12 多态型群体(一体多态):即多态性群体。群体中有不同的个员,有不同的结构,行驶不同的功能。一体多态是腔肠动物的独有特性,是重要的鉴定依据。 13 水螅水母Hydromedusae: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生活史世代交替,水螅型小,常成群体,水母型体小,有缘膜的一种水螅虫纲水母。 14 头冠:轮虫的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其上方有一由纤毛组成的轮盘,称为头冠。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15 咀嚼器:在咀嚼囊内,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特有的构造,它与头冠结合,与取食有关,用以磨碎食物,下部长具2~7个唾液腺。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16 混交雌体:某些甲壳动物和轮虫在环境条件不良时进行非孤雌生殖的雌体个体。其染色体是双倍体,所产的卵其染色体是单倍体,需经交配受精后,才形成双倍体的休眠卵。 17 不混交雌体; 某些甲壳动物和轮虫以孤雌生殖方式繁殖子代且繁殖力很强的雌体。 18 孤雌生殖:雌体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轮虫的主要繁殖方式。 19 沙蚕生殖态:是多数典型的海洋多毛类中,于生殖前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的一种特有的生殖现象,是由无性或非生殖个体向浮游的有性或生殖个体转变的过程

昆虫生态

系统:系统是许多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的物质单元或成分的集合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成为一个整体。 系统具备的那些属性? 1系统的整体性2.系统的界限和功能 3.系统的有序性4.与环境的融合性反馈现象(反馈回路):当某一输出的状态变量又反过来变为输入变量而影响到状态的动态时,称为反馈现象(反馈回路) 正反馈:则为所有输出变量对初始变量的刺激或干扰均有加强的性质。 负反馈:为最终的输出变量反过来对初始变量的刺激或干扰作用起到削弱或衰减的作用。 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态的食物的量”的主张被称为利比赫的最小因子定律。 最高量定律:当某些因子的存在量高于生物所需要的最高量时,也同样可成为该生物的限制因子,也称之谓最高量定律 耐受性定律:即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与过多,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度时,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即称谓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机制:反馈的机制 生态平衡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结构、功能和输入、输出物质在数量上的平衡。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发展可持续农业,就要全面考虑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功能和输入、输出量的平衡。农业生态的结构就是农业群体物质能量转化的途径问题。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通过多种途径转化循环,是高产和持续增产的中心。 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就是作物群体把资源和生产力转化为现实产量的能力。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能量间的平衡是要建立在“等量交换”和“协同进化”的原则基础上的。取走什么,就要在适当的时候归还什么 第二章有机体与生活环境 资源因子:指可被研究对象所消耗的环境因子。 环境:一般是指除所研究的生物有机体外,周围所有因素的总和。它包括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有机体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子:生态系统中的非生命组分。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因子和其他非生命物质。生物因子: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组分。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组分,如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等)。 生态因子作用有哪些特征?1综合性2不等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3不可替代性4补偿性5限制性不足或过多均不利6阶段性 试述温区的概念及划分的温度范围。假定把温度范围划分为下列5个温区1.致死高温区。该温区的温度一般为45~60℃。2.亚致死高温区40~45℃ 3.适温区又称有效温区或积极温区。一般为8~40℃,可分为3个亚温区:(1)高适温区一般为30~40℃,其最上限称昆虫的最高有效温度。(2)最适温区。20~30℃,昆虫的能量消耗最小,死亡率最低,生殖力最大,但寿命不一定最长。(3)低适温区一般为8~20℃,其最低限叫最低有效温度,高于此温度昆虫才开始生长发育,所以又叫发育起点温度或生物学零点。

半翅目昆虫简介

半翅目Hemiptera 中文俗名:蝽、椿象 英文俗名:bug,stink bug 世界:35000种 中国:2000种 台湾: 椿象、蝽、昆虫纲、有翅亚纲、渐进变态类。分布遍及全球各大动物地理区热、亚热带种类多于温带、寒带。蝽科、长蝽科、盲蝽科、网椿等为广布类群,各大区均有许多种类。缘蝽科、红蝽科、龟蝽科、等基本于热带、亚热带类群,北方种类甚少。跳蝽科则较喜寒,北方及高海拔地区较多。某此小科的已知分甚为局限,列如短足蝽科至今只知分布于地中海地区,锚蝽科至今只见为大洋洲。 形态: 体型: 多数中型及中小型。微小的鞭蝽科、裂蝽科、水蚤蝽科等体长祇1-2 mm。花蝽科、盲蝽科、网蝽科、长蝽科、松蚤蝽科、广肩水黾蝽科中的一些种类体长亦仅2-3cm 大种类较少,见于荔椿科及水生的负子虫科、红娘华、广肩水黾科,最大者体长可达100 mm以上。身体多为椭圆形,背面常较平坦(见图)。盾背蝽科、龟蝽科等背面强烈隆起而腹面平坦,呈细棒状。扁蝽科等生活为树皮下,身体扁平。 头部: 半翅目头多平置,头顶与额愈合,无缝线分割,唇基发达,腹面具外咽片。颈部常为前胸背板所遮盖。幕状骨缺。单眼一对,或无。触角多数为长形而4 或5 节,少数类群节数较多。陆生类群的触角虽长短、粗细不一,但多数为长而外露,水生类群则短隐于头下。具刺吸式口器。一般捕食性种类的喙较粗壮,活动范围亦较大,植食性种类则反之。以腐木中的菌丝为食的扁椿具有极长的喙

针,盘曲藏于头内的囊中;某些在大树的树干上刺穿树皮取食的龟蝽科口器亦具类似特征。 胸部: 胸部背面外露部份以前胸背板为主,发达。前胸侧板位于身体腹面与腹板愈合,界限不明显。中、后胸背板大部被翅覆盖,不外露骨化弱;唯中胸小盾片发达而外露,骨化强,多为三角形,有时极度扩大,以致遮盖整个腹部。中、后胸侧板发达。成虫期臭腺开于后胸内侧板上,每侧一个。 翅两对,静止时平覆于身体背多数群前翅为半鞘翅(hemelytra),即基半部革质部份一般分为两部份:后部为一狭片,称爪片(clavus);其余的宽大部份称革片(corium),二部份之间以一称为爪片缝(calval sture) 的横线相隔,可以相互活动。花椿科等革片前方又分割出一块狭片,称缘片(embolium)。盲椿科与化椿科的革片端方有一分割的三角形小片,称楔片(cuneus)。前翅脉序因翅质地变化而模糊不清,同源关系争论颇多;脉数常减少、消失与合并。后翅膜质,柔薄,静止时重迭,置于前翅之下,脉序简单,各主脉几无分支,端部有时合并。少数类群前翅全部革质或全部膜质,或革质与膜质部分逐渐过渡,界限不明。短翅型个体前翅膜质部分常缩短消失。 足有以下变形:捕食性类群前足常成捕捉足,如瘤椿科、猎椿科等。水生的松蚤虫科前足强烈变形成勺状,以助在水中获食浮游生物。长蝽科的地长蝽亚科许多种类前足腿节加粗而多刺,但并非捕食性,功用不明。水生类群后足常扁而多毛,以助游泳,如负子虫科、仰泳蝽科、松蚤虫科等,跗节不超过 3 节。生活于水面的种类跗节末端常深裂成两瓣,爪着生于裂隙基部;或跗节下方大生有长毛丛以适应在激流水面划动。腹部第一、二节有退化或愈合的趋;劫腹部背面各节两侧成狭窄的骨片,以膜质与中央的背板相逢,称侧背弗片(laterotergites),各侧背片总称侧接缘(connexivum)。 腹部:

昆虫生理模拟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昆虫生理学》课程A 卷 专业年级: 命题教师: 审题教师: 考生姓名: 学 号: 考试成绩: 一、 下图示蜜蜂部分内部器官相对位置,请标出图中线条所指处的内部器官名称。(每空1分,共15 分) 1. 脑 2.动脉 3.食道 4. 嗉囊(密胃) 5. 前胃(贲门瓣) 6. 背膈 7. 马氏管 8.心脏 9 前后肠(回肠或结肠)10 直肠 11 肛门 12 腹膈 13 中肠 14 腹神经索(体神经节) 15 唾液腺(唾腺导管)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陆生昆虫主要含氮代谢物是( A ) (A )尿酸;(B )尿囊酸;(C )尿素;(D )脲;(E )氨 2.(A B D )感受器是机械感受器。 (A )听觉器; (B )毛状感受器; (C )味觉器;(D )感触器;(E ) 感光器。 3. 蜕皮时最后分泌的层次是( E )。 (A ) 蜡层; (B ) 护蜡层; (C ) 角质精层;(D )外表皮; (E) 内表皮。 4.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 B C D ) (A )昆虫血液循环系统是开放式的,血量大,血压高; (B )昆虫仅通过两性生殖就可满足种族繁衍的要求; (D )昆虫通过扩散作用进行呼吸就可满足自身需氧的需求; (C )蚜虫有两条马氏管。

5.下列哪些昆虫没有围食膜(C D 或C、D其中之一) (A)所有昆虫;(B)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 (C)取食液体食物的昆虫;(D)取食植物汁液和动物血液的昆虫。 6.神经分泌细胞位于(A) (A)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B)咽侧体内;(C)心侧体内; (D)前胸腺内。 7.中肠肠壁细胞分泌消化酶以( A B C )形式分泌 (A)局部分泌;(B)顶端分泌;(C)全浆分泌;(D)胞饮。 8.参与昆虫免疫的血细胞是( B C D) (A)原血细胞;(B)浆血细胞;(C)凝血细胞;(D)粒血细胞。 9. 由外胚层发育来的组织、器官有( A B ) (A)体壁;(B)神经;(C)血液;(D)肌肉;(E)马氏管。 10. 突触传导的特点是( A B C ) (A)单向性;(B)存在突触延搁;(C)敏感性; (D)相对不疲劳性;(E)不衰减。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小眼:复眼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角膜、晶锥、感杆束和色素细胞组成。 2. 动作电位: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在膜两侧所产生的快速的、可逆的、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由原来的外正内负状态变为外负内正状态。 3. 气膜呼吸:部分水生昆虫利用其体壁上着生的一层极密的疏水的微毛空隙中的气体进行呼吸,这种昆虫可终生生活于水下。

insect_水生昆虫与水质的生物监测

莱阳农学院学报 18(1):66~70,2001 Journal of L aiyang A gricultural College  文章编号:1001-3717(2001)01-0066-05 水生昆虫与水质的生物监测Ξ 徐希莲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北京100094) 世界的水资源为13.5亿km3,其中96.5%是海水,2.8%是淡水。扣除冰川和冰山后,可利用的淡水少于1%。而现在世界上1/3的水受到化肥和有害化学产品的污染。在生态环境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水污染也相应地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水污染是指“人为地引起的、导致水的任何有益利用的适合性遭受任何损害的水质改变”(Warren,1971)。消除或减轻污染,不仅取决于治理,而且还取决于对环境的有效的监测,以便适时采取控制措施,并检验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Odum,1971)。所谓生物监测简单说就是利用生物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来评价、监测环境质量,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的监测提供依据。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环境中的各种理、化条件的改变直接影响到生活在该环境中的生物,影响到生物体的内部功能和种间关系,以至破坏生态平衡。而生物又不断地影响改变着环境。二者相互依存,协同进化,生物与其环境的这种统一性和协同进化是环境质量生物监测的生物学基础。环境质量和其它环境条件改变的强度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因此,长期连续的检测比理化监测的定期取样观测更能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全貌。生物监测具有时效性、综合性和敏感性,能反映整个时期中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以及各环境因素变化的协同和拮抗作用的结果,所以,在监测环境质量上,生物是一个理想的检测工具。 Patrick(1949)曾把用于监测的生物分成7类:①蓝绿藻和部分绿藻,一些轮虫;②寡毛类(水蚯蚓)、蚂蟥、肺螺类;③原生动物;④硅藻、红藻和大部分绿藻;⑤轮虫、蚬、螺和三肠目蠕虫;⑥昆虫与甲壳动物;⑦鱼类。我国国家环保局1986年曾制定水环境野外监测的技术规范,其中规定野外监测的生物群落有5种,即:①浮游动物;②浮游植物;③着生生物;④底栖动物;⑤水生维管植物。其中水生昆虫在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 1 水生昆虫 由于水生昆虫个体较大,种类多,数量大,易于鉴定,耐受范围广,相对于鱼类其活动范围较小,对污染的逃避能力弱,加之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等特点,其群落结构可对污染源作出灵敏的反应。利用水生昆虫进行水质监测和评价是水质生物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Morse et al.,1994),也是昆虫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新领域。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外至少已有50年的历史(Morse et al., 1994),而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软体动物,水蚤,鱼类等为研究对象(刘保元等,1981;杞桑等,1982;杨潼等,1986;任淑智,1991)。 1.1 水生昆虫类群 不同种类的水生昆虫对水体污染的适应能力不同,有的种类只适宜在清洁水中生活,而有些则可以生活在污染的水中。水生昆虫种类组成和种群结构的变化标志着水质变化的程度,因此利用 Ξ收稿日期:2000-08-24 作者简介:徐希莲(1975-),女,山东莱芜人,莱阳农学院植保系98届毕业生,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进行昆虫半翅目功能形态学的研究。

试验十五水生昆虫底栖甲壳动物和水栖寡毛类

实验十五水生昆虫、底栖甲壳动物和水栖寡毛类 的形态观察与常见种类鉴认 一、水生昆虫 (一)常见种类的观察要点 l.龙虱Cybistar 前翅革质,无翅脉,坚硬如鞘,后翅膜质。咀嚼式口器,触角鞭状11节,与复眼相连。后足为游泳足,基节与后胸节愈合,不能动,胫节和跗节上有刚毛。雄性前足跗节基部3节具扩大的吸盘。 图20-1 龙虱与水蜈蚣Cybister 水蜈蚣Cydistar larva 为龙虱幼虫,体细长,分头、胸、腹三部。头部大颚镰刀状极发达,具沟,由此沟吸收捕获物的体液。 2.牙虫Hydrous 触角比龙虱短,呈棍棒状6~9节,且后4节膨大成锤状,锤的上端有气孔。中胸背板的小盾片发达,中胸腹板常有纵隆起,有时呈尖刺向后突出。 注意比较龙虱与牙虫的体色,结构上的差异。 图20-2 牙虫及其幼虫Hydrous 3.红娘华属Loccotrephes japonensis(长蝎蝽、水蝎) 体扁阔长卵形,头小,隐入前胸中。前足发达如镰刀状,中、后足细长。腹部末端有2 条呼吸管与身体等长。

图20-3 红娘华Laccotrephes japonensis 4.水斧虫Ranatra chinensis 体细长如螳螂。前胸节长。前足腿节强大腹面具沟,中部具1强棘,胫节和跗节总长约为腿节的1/2,并可折叠于腿节的沟槽中。腹部末端呼吸管与体长相等。 图20-4 水斧虫Ranatra chinensis 5.田鳖Kirkaldyia deyrollei 体大扁平,头小三角形,两侧有一对大的复眼,吻短而强,前足发达,蹦节一节,末端有锋利的长爪,中、后足跗节各2节,扁平且具细毛,体末端有一对短而能伸缩的呼吸管。 图20-5 田鳖Kirkaldyia deyrollei 6.负子虫Sphaerodema rusticca 体扁椭圆形,比田鳖小。前足跗节2节,具2个小爪。春季雌体产卵于雄体育上,雄虫负卵,故名负子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