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是乘法的起始课,是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同数连加。因此,本节教材是要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到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同数连加的简便方法,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我在备课时,注意到新教材的编排与以前的教材有了变化。本节教材通过四个主题图来实现教学目标:游乐园的情境图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作准备;例1用小学生拼摆图形的活动引出加法算式,再由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法;例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例3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这种编排不符合我的学生实情,知识点的衔接不连贯、不流畅、于是我对教材资源进行了调整、删减和补充。

具体做法是:直接用游乐园的情境图和补充的题目,在一节课内完成本小节所有知识点。

首先我出示游乐园的情境图,让学生帮我安排秋游的分组设计,在计算每个游乐项目游玩人数时,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比较几个加法算式的相同点,得出“相同加数”和“几个几”的概念,为乘法的引入作准备;

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两个这样的加法算式,算式能写多长就写多长。我选择了两个学生写的,一个算式是20个3连加,一个是42个7连加,我把字写大些,学生发现这些算式写起来算起来都不方便,如果再多一些加数边黑板都不够写怎么办?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合并加数、省略号、语言叙述等方法表示,但没有体会数学的简单美,这时引出乘法算式,并用童化语言说“把加号扭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种说法让学生知道乘法是从加法来的,感受到乘法是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接着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这样一小节(3课时)的知识点一气呵成。

最后让学生把其余的连加算式都改写成乘法算式,每改写一个,都要复习“相同加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各部分名称等知识点。

对这一届的学生,我一直鼓励超前学习和提前渗透,部分家长也很支持。因此数学上的许多知识不用按部就班地进行,这也为我进行高效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会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进程、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希望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对一些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我的这种教学方式不太适合,需要后续练习来弥补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王明明 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中的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目标制定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描述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基于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关于整数乘法人教版教材分了四次系统的教学,并与除法相对应,分别在 二、三、四这三个年级进行.因此表内乘法的学习是学生以后学习 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而学生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直接影响着表内乘法的学习,所以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基础的基础,是整数乘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对于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了两个层次的教学:一是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试题,进而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让学生认识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第二,沟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本课时是第一层次的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的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试题,引出乘法运算,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学情分析

从学生方面来说,他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而乘法又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且他们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尽管是第一次接触乘法,不论从知识上还是思维层次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由同数相加抽象出乘法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前面的加法、减法知识互相联系,通过几个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运算,学生会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学习目标的续写 1.通过熟悉的游乐场情景,在认识几个相同数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 解乘法的含义----几个几相加;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体会相同加数相和乘法之间用乘法 计算比较简便。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学习难点: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知道乘法表示的意义是几个几相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评价设计: 目标一的完成借助我们熟悉的游乐场情景图,孩子们在观察中找到信心,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然后把问题解决,最后归纳出加数相同的算式即几个几相加,用乘法比较简便。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6页例1,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①认识“×”,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②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或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1.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1.3解决问题。①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②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设计意图:用生动有趣的公园游乐场的一角为背景引出乘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求知欲。 2探索新知 2.1摆图形游戏。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课件出示摆图形过程) 2.2交流;①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②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③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2.3乘法;①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②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③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④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3⑤指出:求6个3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

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4.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么4个2相加,怎样列式?5个2呢?

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5.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6.介绍乘号“×”及其写法.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2×3=6. 1.出示小花图.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例6 4×3-2= 一共有多少个桃? 3+3+3+2=11 3×3+2=11 (1)先出示2朵.提问:你们看,这是几朵小红花?(2朵)我们把2朵小红花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小红花?(生:3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6) 2.教学用乘法计算. (1)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生:相同加数是2.)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 (2)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板书:3个2)乘号后面写“3”,这个3叫做“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算式:2×3=6)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一、激趣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希望大家有收获。 2.假期很多同学都去了游乐园,我们一起和图上的小朋友再到游乐园去看看吧。 3.谁来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二、新授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和同桌说一说。

板书:一架飞机上有三人,一共有五架飞机。 2.和同桌说一说,一架小飞机有几人?一共有几架飞机?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快和同桌说一说。 板书: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4.你会列算式吗?教师板书: 3+3+3+3+3=15 5.对,列成加法算式就是…… 6.重复问:几个三?几个三?几个三?几个三?(ppt) 7.好,我们把相同的三写在前面。 板书:3 8.相同的加数有几个?都是几? 板书: 3×5=15 9.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10.像这样的运算就叫“乘法”(板书课题:乘法)。中间这个运算符号就叫“乘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I(板书补充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11.我们再接着玩游戏。 12.出示火车图。请你们和同桌像刚才那样说说,你知道的数学信息。 13.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 板书: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14.请你用加法算: 6+6+6+6=24(人) 15.在这里边,你能说它有几个几吗? 16.相同的加数是几?几个6?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doc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会写、读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游乐场图 师:小朋友们注意看图,游乐场不少小朋友都去过,那里有不少的数学知识,动胴 筋把它们找出来。 师:在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爸爸,妈妈,过山车, 师: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口答,师写算式3+34-3+3=12(人))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生口答,师写算式) 师:小朋友们,要分别算出玩各种游戏的人数,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其他方法吗?那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攥。 (二)讲授期 1、摆图形游戏 师:你会用小棒摆什么图形?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函勺卸反踊什么就摆什么。 2、交流汇报 (1)摆好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摆了儿个,用了儿根小棒,把算式写 在纸上。 (3)指名学生说加数相同的算式,教师板演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施呢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师:算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今天粮就来

认识乘法。(板书题) 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师: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 3)师: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的中间写上乘号并教学乘号 的写法) 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x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用乘法算6 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件3x6=18这个算式怎样读?(板书) 3、a 请学生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完整板书,在学生把其他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时,应及时加以肯定和励 4、小结: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得到: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馋. 三慈 1、书P46”做一做” 让学生说图意,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荡赧o 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荡秋?'你能把你看到的用加法算是和乘法算是表示出来吗?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1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 )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 :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 :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 :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 )动手操作 ①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②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 、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 B 、同桌互说 ③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④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 :7+7+7+7+7 学生2 :4+4+4+4+4+4 学生 3 :3+3+3+3+3+3+3+3+3+3+3+3+3+3+3 (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 个3 。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⑤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 :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 :都是加法。 生3 :都有好几个加号。 ⑥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 ……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 个 2 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 个 3 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3 、自主探究 (1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 今天,徐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动物学校去,你们去过吗?出示屏幕。动物学校有一扇大门,我们进去之前要算几道,你们选择自己会算的题来计算,好吗?2+3+6 5+5+5 4+4+4+4 9+1+6 3+7+8 2+2+ 2+2+2 生分别选题计算。 我们算完之后,大门为什么还不打开呢?原来这里面还存在着秘密,我们仔细看看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4+4+4+4 都是4相加 5+5+5 全都是5相加 师:我们找到了,每道题中相加的数都是相同的。 师:大门打开了,这是动物学校的操场。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仔细看看他们是怎么站立的? 生:兔子都是2只2只的, 师:如果我想知道这里有几只兔子,应该怎么办? 生:2+2+2=6 师:兔子可以两个两个数,这是1个2,2个2,3个2,看算式也能数。 师生共同数鸡的只数。3+3+3+3=12并看着算式数。 师:摆出4个2 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师:摆2个4 师:自己想好,每堆摆几根,每堆要求同样多,看看你摆出几个几。(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摆了几个几) 生:我摆了4个4 生:我摆了6个6 生:我摆了4个1 师:看看我们小动物摆了什么? 生:摆的画片。 师:他们摆了几个几? 生:摆了3个5 师:你是怎么看的? 生:我是横着看的,1个5、2个5、3个5 师: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生:5+5+5=15 师:还可以怎样看? 生:竖着看。1个3、2个3、3个3、4个3、5个3 师:我们横着看,竖着看,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生:怎么看都是这些画片。 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教室? 生:微机教室。 师:这里有几个几? 生:4个2 2+2+2+2=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张莉莉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小学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设计思想: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 七、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 八、教学准备小棒 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 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 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 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入

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入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节假日你们喜欢去游乐场么?今天我们去游乐场看看,怎么样? (出示课件图1) 游乐场里可真热闹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小飞机、过山车, 这么多好玩的,那我们先看看小飞机好吗? 二、讲授新课 1、(小飞机)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小飞机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你提的问题真完整!摩天轮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吗? 3+3+3+3+3。 齐读一遍。这边还有小火车和过山车呢,你能分别提出问题并解决吗?和同桌交流一下,把问题说一说,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 谁愿意把你的问题和算式跟大家分享一下? (2)、你对这幅图,(小火车)提出什么问题? 怎么列算式?------6+6+6+6 (3)、过山车呢?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2+2+2+2+2+2 你说的慢点,我都跟不上了,我们数一数,够不够。(故意写错) 老师写错了 噢,这么多,老师当然很容易写错。得数是多少? 14个(你算的可真快,一共是14个小朋友) 2、认真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加数一样、麻烦、长。。。 追问引导:很多数相加,这些都相同------加数相同。 (2)、它的加数都是3,几个3相加?5个3(板书)它呢?它的加数都是几? (3)、加数都是6,有4个6(板书)最后一个呢? 加数都是2,有7个2相加(板书) 3、我们再来看一下过山车,每排有2人,有7排,如果过山车上有10排小朋友,怎么列算式?写在你的本子上。(写好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我) 出示大屏幕,(出示连加算式)瞧!这两个算式,看谁记忆力强,能很快记住!3,2,1,谁记住了? 记不清! 为什么记不清? 是啊!写不方便,记吧方便,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算式,这可怎么办呢?(思考) (3)乘法 其实这个问题,数学家也发现了,他们就用想了一种新的运算方式----乘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新朋友: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 4、改写乘法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上《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详尽情境,让学生初步懂得把相同加数求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把加数相同的算式、乘法算式和按群数数的方法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用按群方法来理解乘法运算的涵义,为学习乘法口诀奠定基础。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教具准备: 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课件,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画外音:小朋友们到公园里见到过哪些娱乐活动?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 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合适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请学生解放发言,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1)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二、新课

1.摆图形游戏。 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现在开始摆图形。[ 2.交流。 (1)摆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写在纸上。 (3)请各组把每个加数都相同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乘法。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2)说明: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3)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提问: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6个3连加的和是18)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②指出: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先写“/”,再写“”。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④告诉学生: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 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三乘六等于十八) 4.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

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和各部分的名称。 3 、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写出乘法算式,并体验乘法更简便。 4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旧引新。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们观察图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小火车每节车厢坐几人?过山车每排坐几人?摩天轮上每个吊厢坐几人?各种游戏有多少人参加?怎样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3+3+3=12 2+2+2+2+2+2=12 4+4+4+4+4=20 引导学生发现这几题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做相同加数。像这样有相同加数的加法,我们把它叫做“求相同加数的和”,板书:求相同加数的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们在实际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发现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特点,为学习乘法,对乘法初步认识进行铺垫】 二、引导探索,感悟新知。 1、看一看。 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情景图。 引导学生们观察小朋友都在做什么?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有的摆了3座小房子。有的摆了2颗星星。有的摆了10个三角形。有的摆了4棵小松树。) 2、找一找。 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找一找摆每种图形里各用了“几个几”根小棒?列出算式:3+3+3+3+3+3=18 板书:6个3 3+3+3+3+3+3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可以说成几个几相加,增加学生求知的需求,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3、猜一猜。 8个3怎样写?80个3怎样写? 4、说一说。 像这样求6个3 相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什么法计算? 介绍乘号及写法。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减法一样,都有一个运算符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讲解:求6个3的和可以列乘法式。 写作:6×3=18,读作:6乘3等于18。 或:3×6=18,读作:3乘6等于18。 : 乘号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5课时 2014-9-11 星期四 信息窗3——变鸽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乘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填一填(投影出示)3+3+3+3=()×() 7+7+7=()×() 5+5+5+5+5+5=()×() 6+6+6+6+6=()×() (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 × 3 = 12 ()()() (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 二、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授:出示挂图:第一幅图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 板书: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指定5名以上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出示挂图:第二幅图 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出0只。 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 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列式板书)。 老师补充大量的练习(小黑板),如: 1+1=()×()=() 1+1+1=()×()=() 1+1+1+1=()×()=()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平时都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出示课件──儿童乐园的一角) (2)、师:儿童乐园的景色多美呀,你看到了什么? 有湖水和小船。远处有高高的摩天轮。还有一些小朋友。 (3)、师: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 2、动手操作,摆一摆。 (1)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 (2)、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 (3)、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 (4)、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l:我摆了3座小房子。 生2:我摆了2颗星星。 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 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评析:摆小棒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操作活动,我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了公园里小朋友们做摆小棒游戏的情境,引出“你们会用小棒摆什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而设计了恰当的学习活动。]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观察图形,初步探究乘法的意义。 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整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片段一: 谈话、激趣 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玩? (学生回答) 师: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游乐场去玩,你们高兴吗? 出示游乐场情境图。(同学们都好奇得睁大了眼睛) 师: 来到游乐场,你都看到了什么呀? 生1:我看到有小火车,有摩天轮,还有人在玩过山车。 师: 谁能说得更仔细一些,这些游乐项目分别有多少人? 生2:我看到小火车每节车厢坐了3个人,4节车厢都坐满了。生3:我看到过山车有6排,每排坐了2个人。 生4:摩天轮有5个车厢,每个里面都是坐的4个人。 师: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师:

玩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们会算吗? 生5:我会,用加法算:3+3+3+3=12。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师: 真棒,那要求过山车上一共坐了多少人?又怎样列式呢?生6:我知道,是2+2+2+2+2+2=12人。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 师: 你能算出摩天轮上一共坐了几个人吗? 生7:4+4+4+4+4=20人。(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师: 你们太了不起了,解决了这么多生活中的问题。来看看我们刚才 列出的三道加法算式,默默地读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同伴说一说。 生8:它们都是加法算式。 生9: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全班交流,初步感知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 教学片段二: 比较分析,揭示“乘法” 师: 观察黑板上的式子:

4+4+4+4+4=20 3+3+3+3=12 2+2+2+2+2+2=12引导学生观察: 这三个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4+4+4+4+4=20的加数都是4,有5个4相加。 师: 你观察得真仔细!(随着学生的回答在算式的下面对应板书:5个4相加) 生2:3+3+3+3=12的加数都是3,有4个3相加。 师: 你说得真棒!(随着学生的回答在算式的下面对应板书:4个3相加) 生3:还有6个2相加是12。 师: 你说得真完整!(随着学生的回答在算式的下面对应板书:6个2相加) 师: 你能说一些这样的算式吗? 学生举出类似的算式。 师: 那谁来帮我写100个3相加? (学生面面相对,脸上出现为难之情,一会儿教室里出现嘈杂的议论声。) 师: 有什么问题吗? 生4:(皱着眉头)太多了。要写100个3。

乘法的初步认识(3)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8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九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正确读写乘法算式,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小棒、小圆片,练习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能准确地读出下面的算式并说出结果。(说对的奖一书签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3+3+3+3+3= 6+6+6= 4+4+4+4= 2+2+2+2+2= 你发现这些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由很多个相同的数构成的连加算式。)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星期天到了,小伙伴们来到了游乐场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这里有什么游戏项目? 1、出示小飞机的插图(1) 师:每架小飞机坐几个人?(3人)我们先标数(跟学生一起数,课件在每架飞机上标出3) 有几架小飞机?(5架),那有几个3?(跟学生一起数数,1个3,2个3……一共有5个3)

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计算。3+3+3+3+3=15这里有几个3相加?(5 个3相加) 2、谁能总结一下老师做题的方法,我先干什么?(先标数) 师总结方法:每架飞机坐3人,我们先标出数量3,再来数有几架飞机?5架,所以列出算式3+3+3+3+3,5个3相加等于15。 3、你能像老师这种观察方法,在练习纸的第一条横线上写出加法算式,可以吗? 让学生完成练习纸上的小飞机图,小火车图,过山车图,写出加法算式。 汇报结果: (2)小火车每节车厢坐几人?(6人)标数 有几节火车?(4节) 几个6?(4个6) 加法算式:6+6+6+6=24 4个6相加等于24。 (3)过山车每节车厢坐几个?(2人)标数 有几节车厢?(7节) 几个几?(7个2) 加法算式:2+2+2+2+2+2+2=14 7个2相加等于14。 4、揭示课题。 板书:2+2+2+2+2+2+2=14 以2+2+2+2+2+2+2为例,突出矛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果有更多的2相加,例如10个2,100个2,甚至更多,该怎么写呢? 师:像这样每个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另外一种运算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5、引导写出乘法算式,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就拿2+2+2+2+2+2+2=14这个算式来讲, 先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先板书“2”, 再数一数有几个2相加?(7个),再板书出“7”。 7个2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2×7=14表示 或者写成7×2=14 这两个算式谁会读? 学生汇报:2乘7等于14。 7乘2等于14。 学生齐读一次。

乘法的初步认识(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45-46练习九1-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历乘法的意义的产生,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数学问题。 2、认识乘法中的乘号,知道乘号与加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数学小资料: 1、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距今三百多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clavis mathematicae)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 2、在五百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魏德曼.他在横线上加了一个竖,成为“+”,他用这个符号表示增加的意思;他又在加号上去掉一个竖,成为“-”,表示减少.兄弟两个就诞生了.但是“+”和“-”正式被大家所公认,用来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是从1541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的,以后逐渐普及,沿用到现在. 教学策略:在比较中认识新知识。 教学步骤:一、口算。 12+24=36+6=42+14=32+16=15+25=35+10= 复习加法的知识。+这个符号叫做什么号,它是怎么产生的。加号前面的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也叫做加数,算出来的结果叫做和,表示两个加数的总数。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加法算法:2+2 表示什么意思,2个2相加 2+2+2呢,3个2相加 2+2+2+2呢4个2相加 2+2+2+2+2呢5个2相加 这组加法算式与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加数都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有2个或者2个以上。 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总数的意思。 如果这样的2有50个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写?2+2+2+2+2+。。。。。。 全部写下来会很麻烦。所以古代的数学家,想了个聪明的办法,把这样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一种算式,哪个小朋友知道,你来介绍下。 2、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把加号改成乘号“×”,把相同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把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2+2 写成乘法算式是2×2 读成2乘2 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3 读成2乘3 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4 读成2乘4 2+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2×5 读成2乘5 3、拓展深化。50个2相加呢?写成乘法算式是2×50 或者50×2,因为得数都是100。所以都可以写。 4、归纳乘法的意义。把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有什么好处?可以把写得很长的加法算式改写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2+2 写成2×2,有简便吗,看不出。短的看不出,长的算式有简便的意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解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白涛街道山窝小学杨雨杰 教材简析: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使学生了解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而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 的开始,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因此设计本节课时,结合具体事例,从相同数相加开始,让学生观察相同数连加的算式,找出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 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加法到乘法的过度,以及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棒、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在游乐场你都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学生自由说) 2、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游乐场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精品制作】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产生对新运算的需要,经历乘法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到数学 知识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学生每人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我们身上、周围也有很多数和数学问题呢!比如我们都有2只手、2只眼睛、每张桌子有4条腿……今天我们就利用它们学习新知识。 2、“每只手有5个手指头,2只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头?”  板书:5+5=10 3、“每人有2只耳朵,一家三口一共有几只耳朵?”  板书:2+2+2=6 4、“谁能象老师这样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提问,“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5、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归纳:都是连加算式,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我们把这些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相同加数。) 6、上面这些算式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象这样的算式你会写吗? 学生试写、汇报。当遇到较长的算式时,“我只记得相同加数是()却不知要写几个(),怎么办?”  板书:()个()相加。

7、同桌互相说说对方写的算式是几个几相加? 8、老师说算式,同学们写算式:3个6相加,4个8相加,10个3相加,100个3相加。 为什么不写了?太长了,太麻烦了。那怎么办?科学家想出了一种新方法,叫乘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 二、学习新知,掌握方法。 1、介绍乘法算式的读写。 表示。2+2+2表示3个2相加,乘法是一种运算,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叫做“乘号”,用“×” 用乘法表示是3×2,读作3乘2.也可以写成2×3,读作()? 2、你能将黑板上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3、同桌互相读出对方写的乘法算式。 4、100个3连加既能用加法表示又能用乘法表示,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5、摆一摆。 跟老师一起摆:先摆一个3根,再摆一个3根……连续摆5个3根,边摆边说:1个3、2个3、3个3……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你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一道乘法算式吗? 学生自己随意摆,并根据自己所摆的列算式。同座交流自己怎么摆的,乘法算式是什么? 指名说摆的是几个几,请同学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三、巩固运用,加深理解。 1、看图列式。课本46页做一做。 谁能说一说乘法算式中的两个数分别是加法中的什么数?这个乘法算式怎么读?表示什 么?还可以怎么写?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 还有不同的算式吗?你是怎么看的?(可以横看、竖看。) 2、改一改。 10+10+10+10=()×()

乘法的初步认识“变教为学”案例

“乘法的初步认识”作为乘法学习的起始课,对学生之后学习乘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该课内容的教学,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上,教师一般的做法是:由书中出示的主题图入手,学生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列出连加算式。将所列的连加算式进行分类,发现有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教师告诉学生此种情况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读法,教师强调每个因数的意义,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巩固。这样的做法,学生往往掌握了将相同加数的加法改写成乘法的方法,但对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体会不深,以至于之后在学习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会灵活应用,只能机械地列式计算。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始终由教师带领,这显然在无形中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而在“变教为学”的课堂上,则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任务单的引导,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再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笔者就是以此为据,设计了以下四项活动。 【活动一】 独立完成任务单中算一算,完成后小组内部确定答案,并将算式分类,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①2+2+2+2+2+2+2+2= ②5+5+5+5+5= ③3+5+6+8+1= ④3+9+4+7= ⑤10+10+10= ⑥9+8+6= 分类:______________ 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计算,让学生初步感知相同加数求和算得更快。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到连加算式分为相同加数连加和不全相同加数连加两类,对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概括出加数是几,是几个几相加,为后续乘法的学习做准备。 计算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避免过难的计算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笔者采用相同加数为2,5,10,因为一年级学习数数时,学生就已经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和10个10个的数的方法了。 在出示活动要求后,考虑到学习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为此笔者追问,我们先回顾一下都让我们干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活动的任务:一是计算,二是对答案,三是分类,四是交流。学生明确活动要求后,开始进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每个学生都在活动。充分交流后,学生进行汇报。 生1:我把①②⑤分为一类,③④⑥分为一类,因为①②⑤数都一样,③④⑥数不一样。 师:什么数一样,什么数不一样? 生1:前者加数一样,后者加数不一样。 师:有没有小组有不同分法的? 生2:我是③④⑥一类,①②⑤一类,因为③④⑥结果都是23,①②⑤结果不是23。 师:很好,分类只要分类标准合理,怎么分都可以。 生3:我还有不同的分法,②③④⑥为一类,①⑤为一类,因为②③④⑥的结果都是二十几,①⑤不是二十几。 …… 笔者对以上三种不同的分法都给予了肯定,在这个环节中,以往教师经常只关注按相同加数和不全相同加数进行分类,只要有学生说出教师需要的结果后就进行下一个环节。久而久之,学生会有意识地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而缺失了对题目本身的思考。 笔者将按加数相同和加数不全相同的分法用幻灯片展示,其余分法写在副板书的位置上,用幻灯片动画将加数不全相同的算式隐去,留下加数相同的算式。将8个2相加的算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