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YD2010智能电力监测仪表安装与使用手册V1.0

YD2010智能电力监测仪表安装与使用手册V1.0

YD2010智能电力监测仪表安装与使用手册V1.0
YD2010智能电力监测仪表安装与使用手册V1.0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method 线性系统理论Linear system theory 362秋 机器人控制与自主系统Robotic contr ol and autono mous system 543春 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应用Computer con trol system th 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543春 自动测试理论Automatic me asurement the ory 543春 运筹学Operation res earch 543秋 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System engin eering theory and its appli cations 543春 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 f complex sy stems 543秋 非 学位课现代控制理论 专题 Special topic of modern co ntrol theory 362 鲁棒控制系统Robust contro l systems 362春 最优控制Optimal contr ol 362春 自适应控制Adaptive Con trol 362春

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Optimal estim ate and syste m identificati on 362春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 ol 362秋 非线性控制系统Nonlinear con trol systems 362春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 ems 362春 PETRI网Petri net362秋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Artificial intel lig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 cations 362春 智能化方法与技术Intelligent me thod and tech nology 362 模糊理论与应用Fuzzy theory and applicatio ns 362春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Fuzzy logic c ontrol system 362春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 al network 362秋 遗传算法与进化算法Genetic and e volutional alg orithm 362春 实时控制系统Real-time con trol systems 362秋 机器人视觉Robotic visio362春

EM150智能电力仪表

简介 多功能电力仪表用于配电系统的连续监视与控制。可测量双回路三相电流、功率、电能和需量,以及一路母线三相电压。具备4路数字量输入(DI),1路24V直流辅助电源输出。所有数据都可以通过RS485通信口用Modbus?-RTU协议读出。双回路多功能表将精确测量、智能化多功能和简单人机界面结合在一起。多功能电力仪表,节省盘面空间,占用通信资源少,降低配电监控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的造价,用户在实现配电自动化和能源管理的同时节省大量投资。 应用领域|JingYinYaDa ■能源管理系统 ■工业自动化 ■小区电力监控 ■变电站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 ■智能建筑 雅达电子2015最新款产品图

安装方法 1).在固定的配电柜上,选择合适的地方开一个开孔尺寸的安装 孔。 2).取出仪表,松开定位螺丝,取下固定夹。 3).将仪表安装插入配电柜的仪表孔中。

4).插入仪表的固定夹,固定定位螺丝。 注:L-N为辅助电源请按仪表外壳接线图正确接线! 产品名称仪表接线图数显表说明书仪表开孔尺寸 多功能测控仪表仪表接线图数显表说明书开孔:91*91 智能电力监控仪表仪表接线图数显表说明书开孔:76*76 综合电力监控仪仪表接线图数显表说明书开孔:67*67 三相网络电力仪表仪表接线图数显表说明书开孔:45*45 三相网络电力仪表仪表接线图数显表说明书开孔:91*45 多功能谐波表仪表接线图数显表说明书开孔:111*111 三相智能数字仪表仪表接线图数显表说明书 江阴雅达电子单相智能数字仪表仪表接线图数显表说明书 输入信号产品采用了每个测量通道单独采集的计算方式,保证了使用时完全一致、对称,其具有多种接线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负载形式。 接线图完整版|Dimensions 辅助电源 江阴雅达多功能电力仪表具备通用的(AC/DC)开关电源输入接

智能电力监测仪使用说明书

PMAC9900智能电力监测仪使用说明书 江苏无线电厂有限公司

PMAC9900智能电力监测仪使用说明 目录 第一章简介 ............................................................................................................................................. 2第二章安装 ............................................................................................................................................. 3 2.1 安装环境、尺寸及要求 ............................................................................................................ 3 2.2 PT和CT的选择........................................................................................................................... 3 2.3 PT和CT的连接........................................................................................................................... 3 2.4 接地 ................................................................................................................................................ 3 2.5 三相星型(Y)系统连接.......................................................................................................... 3 2.6 三相△形(DELTA)系统的连接 ............................................................................................ 8 2.7 通讯连接 ....................................................................................................................................... 9 2.8 精度 ............................................................................................................................................ 12 2.9 现场安装与维护...................................................................................................................... 12第三章基本操作............................................................................................................................... 13 3.1 开机 ............................................................................................................................................ 13 3.2 显示模式 ................................................................................................................................... 13 3.2.1 概述................................................................................................................................ 13 3.2.2 “相序”键 .................................................................................................................. 14 3.2.3 相显示 ........................................................................................................................... 14 3.2.4 “功能”键 .................................................................................................................. 15 3.2.5 电能参数显示.............................................................................................................. 16 3.3 编程模式 ................................................................................................................................... 17 3.3.1 编程步骤....................................................................................................................... 17 3.3.2 操作参数的描述 ......................................................................................................... 18 3.3.3 选择直接输入或PT输入和定置PT电压量程................................................... 22 3.3.4 设置电流(AMPS)量程 ................................................................................................ 22 3.3.5 设置电压模式.............................................................................................................. 23 3.3.6 显示格式....................................................................................................................... 23 3.3.7 调节显示对比度 ......................................................................................................... 23 3.3.8 设置通讯参数.............................................................................................................. 23 3.3.9 清除和复位功能 ......................................................................................................... 23 3.3.10重新设定密码............................................................................................................. 23 3.3.11定值越限设置............................................................................................................. 23第四章定值越限............................................................................................................................... 24 4.1 概述 ............................................................................................................................................ 24 4.2 参数设定 ................................................................................................................................... 24 4.3 限值设定注意事项 ................................................................................................................. 24第五章通讯 ......................................................................................................................................... 25第六章故障信息............................................................................................................................... 26附录A PMAC9900 机械尺寸和安装尺寸........................................................................... 27附录B PMAC9900技术指标....................................................................................................... 29 1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参考答案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答案 1.1什么是测量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被测量的测量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A0之间的代数差Δ,称为绝对误差(Δ=x- A0)。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X百分比。有实际相对误差和公称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式。实际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实际值)X0之比(δA=Δ/ X0×100%);公称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仪表公称值(示值)X之比(δx=Δ/ X×100%)。 引用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测量范围上限值、量程或表度盘满刻度B之比(δm=Δ/B×100%)。 1.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他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 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与其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三种表示方法。绝对误差通常用于对单一个体的单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分析,相对误差通常用于不同个体的同一被测量的比较分析,引用误差用于用具体仪表测量。 1.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Δ=142-140=2kPa; δA=2/140=1.43%;δx=2/142=1.41%;δm=2/(50+150)=1% 1.7 什么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通常测量仪表已标定好,用它对某个未知量进行测量时,就能直接读出测量值称为直接测量;首先确定被测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用标定好的仪器测量函数关系式中的有关量,最后代入函数式中进行计算得到被测量,称为将间接测量。在一个测量过程中既有直接测量又有间接测量称为组合测量。 1.9 什么是测量部确定度?有哪几种评定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真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通常评定方法有两种:A类和B类评定方法。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1.10检定一块精度为1.0级100mA的电流表,发现最大误差在50mA处为1.4mA,试判定该表是否合格?它实际的精度等级是多少? 解:δm=1.4/100=1.4%,它实际的精度为1.5,低于标称精度等级所以不合格。 1.11某节流元件(孔板)开孔直径d20尺寸进行15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单位:mm): 120.42 ,120.43,120.40,120.42,120,43,120.39,120.30,120.40,120.43,120.41,120.43,120.42,120.39,120.39,120.40试检查其中有无粗大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首先求出测量烈的算术平均值: X =120.40mm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出标准差 ?=(∑v i2/(15-1))1/2=0.0289 3 ?=0.0868 所以,120.30是坏值,存在粗大误差。 去除坏值后X =120.41mm,?=(∑v i2/(14-1))1/2=0.011 3 ?=0.033 再无坏值 求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n)1/2=0.011/3.87=0.003 写出最后结果:(Pc=0.95,Kt=2.33) 120.41±Kt?x=120.41±0.01mm 2.3 什么是热电效应?热电势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在两种不同金属所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两接触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就要产生热电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两部分组成。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两种不同金属和两个端点温度不同。 2.5什么是热电偶的中间温度定律。说明该定律在热电偶实际测温中的意义。 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n和Tn、T0时相应的热电势的代数和。 E AB(T、T0)= E AB(T、Tn)+ E AB(Tn、T0)。这主要用于冷端温度补偿。 2.9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的作用是什么?选择使用补偿导线的原则是什么?

智能网络电力仪表的技术参数

测量精度 电压 0.2% 电流 0.2% 有功功率 0.5% 无功功率 0.5% 视在功率 0.5% 功率因数 0.2% 有功电度 1% 无功电度 1% 频率 0.2% 电流输入 额定电流:AC1A、5A 电流变比可设定 过载能力 1.2倍持续,瞬时10倍/10秒负荷小于0.2VA 精度 0.2% 阻抗:《0.1Ω 电压输入 额定电压:AC100V、400V 电压变比可设定过载能力:1.2倍持续,瞬时2倍/1秒

功耗:《0.2VA 精度:0.2% 阻抗:》200kΩ 脉冲输出 输出方式:集电极开路的光耦脉冲,2路输出 脉冲常数: 10000、40000、160000 imp/kWh 通讯网络 标配1路RS485通讯接口,Modbus-RTU通讯协议 波特率38400、19200、9600、4800可设定 工作电源 交直流控制电源 工作范围:AC80-270V、DC90-350V 功耗:《1W 开关量输入 2、4或8路干接点输入,内置+5V电源 开关量输出 输出方式:2或4路继电器常开触点输出 触点容量:AC 250V/3A、DC 30V/3A 模拟量输出 输出方式:1、2或4路输出,0~20mA、4~20mA可编程 负载能力:≤500Ω 适用环境 工作温度:LCD显示:-10℃~+45℃;LED显示:-10℃~+55℃储存温度:-20℃~+70℃

相对湿度:5%~95%不结露,无腐蚀性气体 海拔:≤2500m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 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低压配电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sodocs.net/doc/7612035228.html,。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日程技术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对电力线上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各 种参数进行实时或频繁的测量和监控.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也正在不断向自动化,无人化方向发展,因此,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地发展,具有越来越高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一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发展历史及现状 电力系统监控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O年代,对电力系统的监控主要是模拟式监控,遥测装置与遥信,遥控分开.远动装置使用的元器件主要是电子管, 电磁继电器和继续式步进选线器等,工作速度低,容量小,维护工作量大,可靠性差.2O世纪6O 年代,我国研制了以半导体元器件为主的无触点式的远动装置,采用数字式技术将遥测,遥信, 遥控和遥调综合于一体,称为数字式综合远动装置,其工作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这种装置按布线逻辑方式构成,电路一经确定难以更改, 在功能和容量方面受到限制.70年代后期,工程人员在数字式综合远动装置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可编程式的远动装置,具有适应性强,扩展方便等优点. 80年代末,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为远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采用微机使远 动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其主要优点是适应性强,功能和容量扩展方便,便于通信等优点.1987年,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变电站综合自 动化系统,在山东威海望岛变电站投运.从2O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电力负荷控制

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曾为缓解我国90年代中期以前的电力供需矛盾起了关键性l 的作用. 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 能电力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J 泛的应用.所谓智 能电力监控系统,是指利用计沈智鹏华中科技大学 算机,计量保护装置和总线技术,对配电系统的实时数据,开关状态及远程控制进行集中检测和集中管理的软,硬件设备.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具有硬件,软件模块化,通信网路化,通信信道 i专用化和界面图形化等特点.如南瑞集团的ISA ?一1及DISA,北京哈德威四方的CSC2000,山东 !大学的E$60,和东方电子的 DF3003系列在国内均具有较大影响. 这些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一般由管理层(站控层),通信层(中间层),间隔层(现场监控层) 三部分组成. 在数据采集处理方面,监控系统一般可实时和定时采集现场设备的各电参量及开关量 {状态(包括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能,温度,开关位置,设备 运行状态等), 将采集到的数据或直接显示,或通过统计计算生成新的直观的数据信息再显示(总系统功率, . 负荷最大值,功率因数上下限等),并对重要的信启,量进行数据库存储. 在用户管理和报表管理方面,监控系统一般可对不同级别的用户赋予不同权限,从而保证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对某重要回路的合/分闸操作,需操作员级用户输入操作13令外,还需工程师级用户输入确认13令后方可完成该操作.监控系统一般具有标准的电能报表格式,并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符合其需要的报表格式.系统可自动统计和自动生成各种类型的实时运行报表,历史报表,事件故障及告警记录报表,操作记录报表等,可以查询和打印系统记录的所有数据值,

智能电力仪表市场分析报告

智能电力仪表市场分析报告 综述: 智能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是针对电力系统、工矿企业、公共设施、智能大厦的电力监控需求而设计的。它能测量所有的常用电力参数,如三相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电度、谐波等。由于该电力仪表还具备完善的通信联网功能,所以我们称之为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智能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可以直接取代常规电力变送器及测量仪表。作为一种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的前端采集元件,该系列网络仪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如: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IPDS智能配电系统和EMS能源管理系统)中。 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提出,给智能电力仪表带来了新的发展与机遇。用户端的智能化建设从通常意义上讲主要分为智能配电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楼宇系统,这三大系统的建设都离不开智能电力仪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功能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大致分三类仪表,即监控与保护仪表、电能分析与管理仪表、电气安全仪表。 1 国内市场发展状况 智能电力仪表在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主要在电力、石化等高端用户使用,替代传统指针表和电量变送器,产品主要由国外著名电气公司提供。随着用户对用电可靠、安全、节约的要求提高,配用电系统智能化也越来越普及,从而推动了智能电力仪表的应用,

市场从原有的国外品牌一统天下,到目前国内外多品牌竞争的格局。我国市场上国外著名品牌主要以施耐德、西门子、溯高美为主,自主品牌主要为斯菲尔、安科瑞、珠海派诺等。其创立时间、主营产品以及市场定位见表1。 表1 电力仪表著名公司创立日期、主营产品及市场定位

注:数据来源为上述公司网站,经分析整理。 根据历年全国电工仪表行业统计数据表明,智能电力仪表行业年均增长在25%~35%之间,尤其2008年后,随着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增速进一步提升。据2009~2010年中国电工仪表行业发展报告,2010年市场销售数量为230万台。

电力监控系统功能

1 、概述 电力监控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电能质量管理,使用用户的用电系统更安全、更节能、更洁净。 它基于先进的现场总线方式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交换与管理,系统集保护、测量、控制、信号采集、故障录波、用电管理、电能质量分析、负荷控制与运行管理为一体。通过通讯网络、计算机与专业的电力监控软件使用户的电力系统透明化,就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管理水平的智能化系统。 电力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电力系统的运行监视 ●远程控制 ●电能质量管理:谐波分析、波形捕捉、扰动与波动监测等。 ●报警与事件管理 ●历史数据管理 ●电能管理 ●报表管理 ●用户管理 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的电力监控解决方案,同时具有良好的开发性,可以方便地与其她自动化系统与智能装置通信,如消防控制系统、DCS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实现不同功能系统间的相互通信与资料共享。

客户价值: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效率 ●减少电能消耗的成本 ●提高系统运行的连续性与可靠性 ●缩短停电时间,减少停电损失,避免故障发生 ●减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费用 ●监视电能质量,发现潜在故障 2 、系统构成 现场测控层 所有现场设备相对独立,按一次设备对应分布式布置,完成保护、控制、监侧与通信,同时具有动态实时显示开关设备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信息,经RS485通信接入现场总线。

网络通讯层 现场测控层与系统管理层的数据交换的通信设备与通讯线路。 系统管理层 监控主机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结合监控软件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监控与管理功能。通过以太网与DCS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消防控制系统等通讯,数据上传共享。 3、系统功能 ●用户管理 为了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整个系统提高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用户进行不同操作特性权限授权,对重要的操作采取双口令密码,重要的操作进行记录。 ●网络通讯 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组织机构,支持现场总线、以太网通讯、无线等通讯分式。 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网络诊断功能,能在线诊断网络通讯状态,在发生网络故障时,能自动在系统监视画面中显示故障节点及发出报警。 ●动态人机界面 按照实际的电力系统的系统图绘制,实时动态的显示各开关设的状态、运行参数、故障情况。根据需要或实际运行情况,对电力系统图实现的进行重新组态,实现变化与显示同步。主画面可直观显示各

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实验课程。该课程与本科生的许多专业课(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海洋自动观测技术)有着较强的联系。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课是通过实验手段,使学生获得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思维习惯,进而增强创新意识。 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分两个层次进行: (1)验证性实验。它主要是以单个传感器和基本测量电路为主。根据实验目的,实验电路,仪器设备和较详细的实验步骤,通过实验来验证传感器的有关理论,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综合性实验。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内容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电路,拟定出测试方案,搭建基本测量系统,最后达到设计要求。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 6 -

2.设计思路: 在内容安排上,除安排常用传感器实验外,还要把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贯穿于每个 实验内容中。因为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是检测技术及海洋智能仪器实验教 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验所使用的传感器的选用方面,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时,重点放在使用 方法和功能上。对内部结构和原理不去详细分析。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 (2) 掌握基本传感器和测量电路的原理 (3)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分类,来源,误差处理方法 (4) 掌握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初步设计 本课程的内容编排顺序为:(1)箔式应变片性能—应变电桥;(2)移相器及相敏检 波器实验;(3)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4)P-N结温度传感器;(5)热敏式温度传感 器测温实验;(6)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位移、振幅测量;(7)霍尔传感器;(8)电涡流 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9)扩散硅压力传感器;(10)电容式传感器特性;(11)光纤传感 器位移测量、转速测量;(12)光电传感器转速测量;(13)数据采集处理。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后置课程有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海洋自动观测技术。 二、课程目标 学习和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的使用方法。 掌握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箔式应变片、电感传感器、电容 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热电偶、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特点、 - 6 -

CPM-50多功能电力品质分析仪(智能电力监测仪).

CPM-50 多功能电力质量分析 ?产品介绍 CPM 系列集合了高精度测量、显示、DI/DO远程控制、计算机联机及多种电力质量分析的多功能电力分析仪表;可测量显示超过52种电量及电力质量参数。在现今复杂的电力环境中,不 但提供了基本电量测量(用电及供电)的功能,更提供有关的电力质量数据以供电力质量改善分析。 本分析表所具备了DI/DO,可规划成多种功能,并可执行警报及远程监视控制功能。同时内建日期时间设定,可纪录各事件发生时间,以便分析及执行改善对策。 ?应用 马达控制盘的电量监控分电盘的电量及不平衡监控电能管理及电费分摊系统电力质量分析 ?

CPM ?技术规格测量方式True rms measurement 取样速度128point/Cycle 相线系统 1P2W、1P3W、3P3W、3P4W;平衡/不平衡可由盘面按键规划(设定与实际接线方式需相符) 输入范围电压:40~290V L-N / 70~500V L-L PT ratio(一次测) 设定范围:100~500000V PT ratio(二次测) 设定范围:100~400V 电流:5A, 1A(Optional) CT ratio(一次测) 设定范围:5(1)~10000A 频率:45~65Hz 电压最大过载能力2倍额定连续;2500V, 1秒电流最大过载能力2倍额定连续;20倍额定 1秒输入消耗功率电压:< 0.2VA;电流:< 0.1VA I/O 功能 CPM-50系列提供了 2组DI(标准品);若需要较多的DI/DO点数,请于订货型号中选购附加I/O模块(Code: -I4O2R2-)。此模块提供额外的2组 DI、2组DO、2组继电器输出及1组直流电源供DI使用。数字输入(DI) 标准品:2组DI;可选购:4组DI 光偶合器;5~30Vdc, 20mA 反应时间:≤ 300ms 隔离:2500Vac 功能远程监视(Remote Monitoring) 数字输出(DO) 可选购2组DO;Photo-MOS;100Vdc, 50mA 反应时间:≤ 300ms 隔离:2500Vac 功能可设定为警报模式或电能输出模式;说明如下电能输出模式此模式为脉冲波输出;可设定对应电能输出。使用者可自行设定对应为有效电能/无效电能及用电/供电/总电能/净电能脉冲波除频功能设定范围1~6000(x0.1) KWh(KVarh)/p 脉冲波波宽设定范围1~50( x 20msec) 警报输出模式此模式为警报输出;可设定上限报警或下限报警。用户可经由软件设定对应为34种中的任何电量参数及需量参数。各DO可同时对应多个参数(最多9个参数)及警报点,任何参数警报条件成立时,DO皆会输出;当选购CPM-52时, 则可设定为警报发生时同时将时间及警报值纪录于EEProm。此模式必须经由RS485设定;请参考操作手册。警报模式可设定上限报警(High)或下限报警(Low) 警报延迟时间设定范围:0~255*300ms或警报保持继电器输出(Relay) 可选购2组继电器;FORM-A;3A/250Vac;3A/30Vdc i A-13-1 电气特性及规范功能可设定上限报警或下限报警。用户可经由软件

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与前景

智能仪表及其技术发展历程与优势特点 智能仪表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嵌入,将CPU、存储器、A/D转换、输入/输出等功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甚至将PID控制组件也置入其中。加之现场总线的应用,智能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的数字通讯将替代以往的模拟传递,大大提高了精度和可靠性,避免了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长期难以解决的干扰问题得到解决。由于数字通讯,节省了大量电缆、安装材料和安装费用。 智能仪表及其技术的发展历程 历经以模拟技术为特征的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以数模混合技术为特征的DDZ-S 系列仪表的开发后,1983年,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向制造工业率先推出了新一代智能型压力变送器,这标志着模拟仪表向数字化智能仪表的转变。当时的这种智能变送器已具有高精度、远距离校验和灵活组态的特点,并告知用户:尽管初期购置费用较高,但会被较低的运行和维护费用所补偿。紧随其后的十年里,国外其他公司的智能压力变送器也陆续在一些生产线上被采用,它们包括:Rosemount、Foxboro、YOKOGAWA、Siemens、E&H、Bailey、Fuji和ABB等。但由于缺少高速的智能通讯标准、用户对于高精度监控要求并不突出、培训等服务机制相对薄弱,当时的智能应用并不乐观,只占到了约20%的市场。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智能仪表,其技术也同样在过去的二十多年

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国外智能仪表占据了国际应用市场的绝大比重,如何结合目前智能仪表的工业应用经验并快速跟踪国际智能前沿技术应用于我国智能仪表的开发研究成为振兴民族智能仪器仪表的一大突出问题。 智能仪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突出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诸如其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易维护性。以智能变送器为例,智能仪表具备如下优点: (1)精度高智能变送器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内装的微处理器,能够实时测量出静压、温度变化对检测元件的影响,通过数据处理,对非线性进行校正,对滞后及复现性进行补偿,使得输出信号更精确。一般情况,精度为最大量程的±0.1%,数字信号可达±0.075%。 (2)功能强 智能变送器具有多种复杂的运算功能,依赖内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执行开方、温度压力补偿及各种复杂的运算。 (3)测量范围宽 普通变送器的量程比最大为10:1,而智能变送器可达40:1或100:1,迁移量可达1900%和-200%,减少变送器的规格,增强通用性和互换性,给用户带来诸多方便。 (4)通信功能强 智能变送器均可实现手操器进行操作,既可在现场将手操器插到变送器的相应插孔,也可以在控制室将手操器连接到变送器的信号线上,进行零点及量程的调校及

CEB智能电力仪表仪表说明书

ACXE898B34永诺电气多功能表 一、概述 ACXE898B4多功能表是一种具有可编程测量、显示、数字通讯和电能脉冲变送输出等功能的多功能电力仪表,能够完成电量测量、电能计量、数据显示、采集及传输,可广泛应用变电站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智能建筑、企业内部的电能测量、管理、考核。测量精度为级、实现LCD 现场显示和远程RS-485数字通讯接口,采用MODBUS-RTU通讯协议 二、技术参数 测量显示 可测量电网中的电力参数有:Ua、Ub、Uc(相电压);Uab、Ubc、Uca(线电压)Ia、Ib、Ic(电流);Ps(总有功功率);Qs(总无功功率);PF(总功率因素);Ss(总视在功率);F(频率)以及EP(有功电能)、Eq(无功电能)所有的测量电量参数全部保存仪表内部的电量信息表中,通过仪表的数字通讯接口可访问采集这些数据。而对于不同的型号的仪表,其显示内容和方式却可能不一致,请参考具体的说明。具体为:

其中P>0,累计的有功电能量是有功电能吸收,P<0,累计的有功电能是有功电能释放,Q>0,累计的无功电能是无功电能感性,Q<0,累计的无功电能是无功电能容性。 页面显示示意图 多功能电力仪表共有16个电力参数显示页面,用户可设置为自动切换显示,也可设置为手动切换。通过 “ ”键来 完成页 面切 换。 页面内容说明 第二页面显示三相电流Ia,Ib,Ic单位为A。左图中 Ia= Ib= Ic= 第三面显示总有功功率左图中 PS= 第四页面显示各分相有功功率左图中: Pa= Pa= Pc= 第五页面显示总无功功率左图中: Qs= 页面内容说明 第一页面分别显示电压Ua、Ub、Uc (三相四线)和Uab、Ubc、Uca(三相三线)左图中 Ua= Ub= Uc= 三相三线接线仪表显示线电压三相四线接线仪表显示相电压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计量保护装置和总线技术,对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实时数据、开关状态及远程控制进行了集中管理。该电力监控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监控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实时历史数据库XPMS、工业自动化组态软件XPMS-3000、电力自动化软件AcrNetPower、“软”控制策略软件AcrStrategy、通信网关服务器AcrFieldComm、OPC产品、Web门户工具等,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信息化、DCS系统、PLC系统、SCADA系统。 智能电力监控系统 目前,供配电产业的发展及可靠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各地重点工程项目、标志性建筑、大型公共设施等用户的急剧增加,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易用性、兼容性及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以XPMS-3000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为例,介绍智能电力监控系统的功能及应用。 系统概述 XPMS-3000是迅博电气(北京)有限公司根据配电系统智能化的最新需求研制的全新数字化配电系统。该系统基于最新的智能化系统软件、信息技术、电力电子装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集合先进的高低压开关柜、继电保护装置、智能仪表、电子CT/PT、传感装置等一、二次设备,有效实现网络化状态监测、智能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等功能于一体,超越传统的配电系统技术和运行管理模式,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整体配电智能化解决方案。 系统结构 XPMS-3000电力监控系统是基于10kV及以下变配电系统的监测与管理,该系统由管理层(站控层)、通信层(中间层)、间隔层(现场监控层)三部分组成,见下图。 XPMS-3000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图 功能 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标准的变配电系统具有CAD一次单线图显示中、低压配电网络的接线情况;庞大的系统具有多画面切换及画面导航的功能;分散的配电系统具有空间地理平面的系统主画面。主画面可直观显示各回路的运行状态,并具有回路带电、非带电及故障着色的功能。主要电参量直接显示于人机交互界面并实时刷新。 用户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