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学观摩活动设计方案

教学观摩活动设计方案

教学观摩活动设计方案
教学观摩活动设计方案

“开展优秀教师教学观摩课活动”设计方案

宿迁学院二系 08小教2班杨光 082207235

一、活动指导方针

落实新课标中对教学活动的有序规范开展,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地位,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教师教学的观摩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丰富教学活动。让所有参与的教师欣赏其他教师优秀的课堂风采,有所收获,取得丰硕成果。

二、活动宗旨

通过让全校所有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让教师认真准备教学内容,分学科,分批次有序的展开一次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检查教师基本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学习其他老师优秀的课堂教学风采的同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以后的教学锻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也为学生更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日常的学习中打下基础。也可作为学期末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指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创设和谐课堂,丰富教学文化,达到教与学双赢的效果。

三、活动组织环节

(一)活动参与人员

全校全体教师以及各教师所教学班级的学生。

(二)活动准备

1、动员环节: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布此项活动的相关通知,此活动作为学期末各个教师课堂教学检查的一项指标,调动教师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要求各个教师要重视本次教学观摩活动。

2、全校老师分学科到分管各门教学的教学主任那里报名,选定要教学的内容,同年级同科目的不许选择同样的课题。并抽签决定上课顺序。

3、由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各科教学的时间,最好每一批次为一门学科,这样不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可以让同学科的其他教师到场进行观摩学习,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利用空课时间参观学习,每个教师分发本次活动所需使用的记录本等相关材料。

(三)活动时间

从活动准备安排环节结束即可进行,暂时安排为每天上午的一二节课,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这些时间段为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与教师有力配合,

有利于好的教学效果的产生。现以六十名老师为例,一周五天,每天三节课,一周十五节课,这样,活动可以安排在四周内完成。

(四)活动地点

本活动的地点安排在离各教学楼距离较近的校会议室,室内配备桌椅板凳,黑板,多媒体等教学必须的资源。可同时在两个较大的教师开展活动,需提前做好统一安排,现考虑让全体教师都能有学习的机会,只设计一个活动地点。

(五)活动要求

要求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认真备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同学科的其他教师在本活动开展的时间内将课时安排好,务必到场参观学习,总结别人的优点,查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参与过程要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可以相互交流。其他学科的教师,在自己没有课时任务的时候也可以到场进行学习,不仅丰富自己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对本年级以及各个年级的教学特点,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四、活动过程环节

(一)活动开始环节

可以先选择教学能力较强的老师先开展一两节课,让全体教师参与观摩,学习优秀的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步骤及课堂师生互动等等。在此之后,要求所有参与的老师认真准备教学内容。

(二)开展环节

学校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作为评委,校领导带头,认真做好教学观摩活动的评选工作,利用学校已有的设备对此次教学活动做相关记录,可以作为以后的教学学习案例。参与的教师在每一节课之前要提前到场检验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免出现设备损害而导致无法上课的情况发生。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与特点,因材施教,取得好的教学成果。

(三)活动小结

每一周为一周期,组织上课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他人长处,对于自己认为设置不恰当的部分要及时提出,让教学者可以清晰的指导自己上课时的优缺点,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

四、活动总结环节

除了分阶段的对教学观摩活动进行小结,在本活动结束的时候,要从本次活动的宗旨出发,查看本次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的活动目的,评出优秀教师,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励。相信每个教师在这次活动中都会收获很多,在总结环节中,可以增加教师发言的环节,让教师表

述本次活动的一些优点以及不足之处,这也为活动的主办方(学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这样的活动开展一次是不足够的,可以每个学期都有序的开展一次,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参与此活动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而且对于学生而言,也大有帮助,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可以为规范教师以及学生的课堂行为起到很好的帮助,课堂中学生的课堂纪律得到了规范,教师的课堂管理时间和精力得到了缓冲,为更好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五、注意事项

1、课时

课时的选择与安排要充分考虑到正常教学进度以及不重复。

2、设施

对开展活动的地点的设施做好检查修复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每一节课结束的时候都要检查是否有设备运行不当的地方。

3、其他

如果有教师有事不能按时参与活动,一定要提前与负责的人员进行沟通,避免出现到时无人上课的情况出现。

此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因为学生的好奇而产生的触电事故,拥挤踩踏事故等等,教师要在平时以及上课前在班级做好认真学习安全教育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现场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现场教学课程内容设计 一、教学主题 现场教学课程要根据党校培训需求科学确定明确的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要以教学主题为中轴,以现场教学基地为依托,以学员为主体展开设计,通过明确的主题形成一条鲜明的主线,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各项教学活动有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课程设计,有利于现场教学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利于现场教学活动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有利于学员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观察和思考问题。 二、教学目的 现场教学课程要根据教学主题和现场教学基地的特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的制定要具有合理性、时代性、适用性,要与现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协调一致,能够充分反映现场教学课程预期达到的目的,从而指导学员展开教学行动并转化为学习结果。 三、课程内容 现场教学课程要根据教学主题和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基地的特点以及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内容。现场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设计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概述 为便于学员清楚现场教学相关事宜,一般由党校教师在学员进入现场教学基地开展教学前进行课程概述。概述内容主要包括现场教学

基地的基本情况,教学主题、教学目的、教学基本流程等。 (二)案例选取 教师在围绕教学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时,尽可能围绕课程主题选取具有典型性、启发性、探讨性的能够准确反映教学主题的小案例、小事件、小故事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力求以小见大,直扣主题。 (三)时代价值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从案例中挖掘时代价值,结合当前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总结,让学员能够通过本次教学达到“相互启迪,学学相长”的目的,为最后统一认识、达成共识创造条件。 (四)学员互动:教师要围绕教学主题和教学目的设计学员互动环节,通过研讨式、访谈式、结构化等互动形式提出问题引导学员在现场教学过程中通过思考逐层加深认识,达到从对基地的了解,到对内容的分析,再到对现实的回应。 四、教师构成 现场教学教师由主讲教师和协助教师构成,主讲教师的选聘要经过各市(地)党校严格把关,并报省委党校审核备案。在教学方案中,要详细列出承担现场教学课程的每位教师的信息,包括党校教师、特聘教师(基地领导)、讲解教师等,明确主讲教师与协助教师的分工。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方案 课程名称:古诗文诵读 课程意义:学校开展古诗文诵读,在于宏杨和继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强化民族精神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夯实师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课程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温家宝总理在重要演讲中谈到:“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家庭、社会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2009年,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和委员纷纷指出: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杨“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传承着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美德。其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等,对于少儿道德信念、精神价值、人格熏陶、习惯养成、文化基础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作用。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古诗文诵读,走进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让少年儿童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将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第一节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吕征315201 lufox@https://www.sodocs.net/doc/7612839820.html, 一、设计思想: 1.设计思想:本课的设计思路构建于探究教学模式之“科学探究”模式理论。通过实验探究形成简谐运动规律的认知;让学生在收获振动图象的同时,体验学习探究过程,了解振动图象的获得方法,发展对学科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 2.设计元素:在课堂实践数码类频闪实验操作及实验振动图象仪设计为主辅结合的探究教学,改变了以下几节演示实验的功能。 二、教材分析: 《课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基本要求:①知道机械振动是一种周期性的往复运动。②知道弹簧振子是理想化模型。 ③知道弹簧振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④知道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⑤知道简谐运动的图象是正弦曲线,会根据图象特点判断物体是否做简谐运动。⑥会用实验方法得到振动图象。 发展要求:①理解简谐运动的图象的意义和特点,知道简谐运动的图象并不表示质点的运动轨迹。②了解振动图象是记录实际振动的常用方法。 选修3-4《机械振动》这一章“简谐运动”的安排与过去不一样,简谐振动的新授课定义与过去也不同。在过去的教学中先是从动力学的角度下的定义开始就说:“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从认知为什么这样运动的角度就好像在说:“物体在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而新教科书中简谐运动的定义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来定义简谐运动,“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因为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首先大致回答“是什么”,然后再探讨“为什么”。 认知机械振动这种非匀变速往复杂运动,先把运动的描述与运动的成因分清楚,这种教学安排在必修1中先学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后学习“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的理念一脉相承,承前启后。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这属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的范畴。 探究简谐运动的规律就从探究简谐振动图象的过程建立起来,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认知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在拓展设计振动图象仪的过程加深简谐运动的图象并不表示质点的运动轨迹印象,并了解到时空转换思想是记录实际振动的常用方法。 原教材设计与前认知有距离,学习要求高。新课程中以探究感知简谐运动的图象来引入非匀变速往复运动规律的学习,教材以生动的素材、具有时代性的实验事例和帖近学生原有认知的知识编排为基础,增加了实验感性认识素材,增强了趣味性和灵活性,重视基础和思路,更注重“研究性学习”,力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渴望。 三、学情分析: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课程名称:港口电气设备 姓名:万金华 部门:电气工程系 2012 年10 月2日

一、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港口电气设备》是港口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在前期的课程建设中,相关教师倾注了大量心血,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港口电气控制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同时由于生源的数量及素质的变化,教学方式也亟待变革,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向纵深推进。 当前依据工作过程与岗位需求,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紧密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训练体系是课程建设的大方向。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特别是满足港口特色行业的需要,本课程建设以培养港口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应用和管理岗位的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线,构建港口电气技术专业“任务驱动,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引进、培养并举的措施,建设一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适应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建设集实验实训、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领域的合作,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式改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未来的3~5年内,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在全国港口行业内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 二、课程建设内容 1、建立新课程标准 根据港口电气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要求,原有的课程标准已不符要求,准备组织本课程教学团队教师深入相关企业调研,同时也邀请行业专家,了解行业技术现状,并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制定新的课程标准,调整当前课程内容设置及教材的选用。新课程标准要求融入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进行课程综合化及教学模式改革,对课程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整合,以突出职业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综合化工学结合课程,并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式改革教学内容,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2、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现有的教材内容陈旧、单一,和当前的港口的电气控制技术严重脱节,为此教材建设已刻不容缓。新教材编写已经立项,相关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新教材在原有基础上除了保留低压电器及电机基本控制电路,大幅压缩港机设备中“继电器-接触器”这一淘汰控制技术,增加PLC-变频控制技术,并补充多种港机电控系统原理的内容。

舞蹈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校本课舞蹈课教学设计 宁安市三陵学校吴雪花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舞动奇迹》 开发教师:吴雪花 课程类型:艺术类 授课对象:初中生 开发的背景和依据: 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高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不用管。他们已经完全转变了观念,更注重的是孩子的能力培养,修养培养,以及兴趣培养。所以,家长们都给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比如:舞蹈班,美术班,写字班,英语班等等。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学校专门为学生们提供了发挥才能,培养兴趣的机会,开设了舞蹈班。对于女孩子来说,气质是尤为重要的,不管以后是否能在舞蹈方面有成就,增加一下修养,参加这个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课程目标 1.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训练学生的肢体,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能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基本舞步。 3.在培训期间,能够学会至少三种舞蹈:健美操、民族舞、

现代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舞蹈的快乐。 二、课程形式安排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针对爱好舞蹈的中学生,开设了“舞动奇迹”舞蹈班。 其理论依据与方法手段如下: 1.理论依据:全体学生强调自主合作交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切实重视所编学校课程的基础性、兴趣性、合作性、交流性。 2.方法手段: 第一:以自编教材为载体,开设一周一节的舞蹈班 第二:发挥学生的优势,也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根据学生 特点灵活处理。 三、课程内容安排: 1.基本功练习2。基本功练习3。基本功练习4。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5。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6。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7 。健美操8 。健美操9。健美操10。健美操11。民族舞基本步练习12。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13。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14。民族舞15。民族舞16 。民族舞17 。现代舞18。现代舞19 。现代舞20。汇报演出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感受舞蹈的魅

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动态网页设计》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工科各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围绕一门主要基础课或专业课,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设计而进行的一次综合分析设计能力的训练。 《动态网页设计》是针对网站建设程序员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计算机文化基础、Dreamweavr网页设计、SQL数据库设计、C#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站项目的初步分析、并利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平台进行网站建设、建设完成后能对网站进行初步测试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本课程范围内,初步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备的查阅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及要求 任务: 学生根据老师给定或者学生自己拟订经老师认可后的课题进行课程设计,最终完成并提交解决方案以及课程设计报告书。 内容:课程设计参考题目(详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1.网上考试系统 2.网上求职招聘系统 3.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4.房屋资讯信息网 5.网上订票系统 6.干洗店管理 7.停车场管理系统 8.多功能教室预约系统 9.车辆维修管理系统 10.游船计时收费管理系统 要求: 1.设计方案正确 2.数据与功能分析详细 3.网站界面美观大方、风格统一 4.网站使用方便,交互性较好; 5.编码简洁、规范、稳定、高效 6.独立查阅资料 7.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二周,分五个阶段完成: 1. 设计准备阶段: 指导教师准备参考题目,方案论证,软硬件环境准备。这一阶段在两周内完成。 2. 分析设计阶段: 指导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和钻研问题,明确设计要求,找出实现方法,按照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这几个步骤进行。这一阶段1~2天完成。 3. 编码调试阶段: 根据设计分析方案编写动态网页部分代码,然后调试该代码,实现课题要求的功能。 这一阶段在3~5天内完成。 4. 测试阶段 这一阶段在1~2天内完成。 5. 总结报告阶段: 总结设计工作,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学生写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的步骤和内容。这一阶段在2~3天完成。 6.考核评分阶段: 依据任务书对所完成的程序进行功能检验、提问、相关学生集体汇报等。这一阶段在1~2天内完成。 四、课程设计地点 .NET实验室。 五、组织管理 分组领取任务,按每小组3-4人的标准进行分组。 课程设计期间,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考勤,做好出勤记录。 课程设计期间,制定值日表,轮流做好机房卫生工作。 六、考核评估说明(附表格) 通过老师考核、小组互评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总结报告和作品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成绩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 考核标准包括: 1.职业素养(30%) 包括工作态度(10分)、协作能力(10分)、道德(5分)、自学能力(5分)等,该部分评分由组长和老师共同评定。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06春启用)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06春启用)“阅读与写作”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师资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为保证该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本专业的实施方案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课程概况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阅读与写作”课程是教育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 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章阅读与写作理论水平和较高的鉴赏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本课程拟通过13章69节构成。其中导论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了解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理解文章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各自特点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全面要求。课程内容要点是明确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即,阅读与写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交际的基本手段和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使学生懂得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文章阅读论侧重文学作品,文章写作论侧重一般文章。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使学生懂得学习文章阅读论与写作论的意义与方法;掌握文章阅读与写作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意识、语文素养、知识技能、文化积淀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建议是:正确认识文章阅读与写作的融通性和一体性,以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经典语文篇章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的多方面素养对文章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分为“阅读论”和“写作论”两编。 阅读论分为“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诗词、散文鉴赏”,“小说、戏剧文学鉴赏”,“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鉴赏”,“科学论文的阅读”和“阅读教学论”等6章。其教学要求是: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和各自的长处,诗词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领,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童话、寓言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人教版老教材从动力学特征的角度定义简谐运动,不符合学生用运动学特征对质点运动进行分类的认知习惯。人教版新教材把“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规律的振动”称为简谐运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简谐运动的教学。正因为如此,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认识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本节课的教学以“探究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为线索而展开,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探究过程合理链接,实现了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定性探究和定量探究、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应用物理思想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猜想结论→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误差分析”。 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都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探究,主要引导方式:问题链。两个探究实验分别是水摆和模拟频闪照片。设计水摆实验的目的是:(1)定性验证学生对振动图像图样的猜想;(2)让学生理解振动图象“时间轴”的展开过程。设计模拟频闪照片实验的目的是:(1)让学生体验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2)让学生经历利用假设法定量论证振动图象函数性质的过程。水摆是用饮料瓶制作而成的,实验中利用毛笔书法水写布代替照相机的底片。模拟频闪照片的实验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视频播放软件获得弹簧振子振动视频的每一帧照片,根据照片记录不同时刻振子的位移并绘制振动图像。从实验结果上看,这两个实验都没有利用位移传感器精确,但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建立一种观点:科学探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不一定要借助很先进的工具和仪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也是好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簧振子理想模型和简谐运动的运动学定义; (2)知道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并理解振动图象的物理意义; (3)理解振动图象“时间轴”的展开过程,会将底片的位移转换成振动时间。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弹簧振子振动图象”的过程,发展学生“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分析论证”和“误差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

逸夫小学首届微课比赛活动方案

逸夫小学“首届微课教学比赛”的活动方案 逸夫小学为加快我校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普及信息化教学手段,本学期我校将开展“逸夫小学第一届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现将活动方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 全体在编教师。 二、参赛时间 2018年12月29下午 三、比赛地点:多功能教室 四、比赛规则说明 “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本次微课教学比赛以现场教学方式开展。参赛教师自选一门所授课程,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8-10分钟的微课,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 1、资料提交要求 参赛教师必须在提交纸质版教学设计。 2、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

3.其他 本次比赛即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也是工会的一次活动。 五、评分标准 根据《微课教学比赛评分表》进行评分 六、评分程序 1、评委由学校校长、业务领导及领导班子各个成员组成。。 2、评委在每名参赛教师讲完课后,根据其表现对照评分标准,为其打分。工作人员现场汇总每位评委的评分,算出选手最后得分。评分和最后得分保留一位小数。 3、待全部参赛教师比赛完毕后,按参赛教师的最后得分由高到低排出最终名次。 七、比赛表彰 校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评审工作,与工会联合在参赛教师中评出一、二等奖,给与物质奖励,未能参加比赛的在编教师不享受本次工会活动的物质奖励,奖项设置如下: 逸夫小学微课教学比赛标准评分表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机械振动和简谐运动,了解这两种运动的特点; 2、掌握简谐运动过程中,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及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3、掌握回复力的特点。能力训练:通过对弹簧振子运动情况的分析,归纳简谐运动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思维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简谐运动过程中,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及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解决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弹簧振子的运动,定性分析其运动特点;2、通过列表,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模拟弹簧振子运动的课件;弹簧振子、音叉、刚片、单摆等实物。 五、教学模式: 自主-互动-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的方式帮学生复习与新课有关的知识。(老师作适当引导)问题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什么运动?学生答:可能做直线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也有可能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问题2、什么力是大小不变而方向变的?物体在该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学生答:物体在向心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问题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与速度有何关系?学生答:当a与v同向时,物体加速,当a与v反向时,就减速。问题4、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什么关系?学生答:由F=ma得,a与F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同。 (二)明确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振动和简谐运动,了解这两种运动的特点;2、掌握简谐运动过程中,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及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3、掌握回复力的特点。 (三)导入新课并整体感知其概况: 1、导入新课:[实物演示]:弹簧振子、音叉、单摆的振动。 2、整体感知:物体的振动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它受到变力作用的影响,振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的。如音叉、锣鼓??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其中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而且是最有规律的振动形式。 (四)新课教学:机械振动[师生互动]:老师问:请大家根据刚才所看到的物体振动情况,尝试归纳他们的运动特点,并对振动下定义。学生A答:物体在做来回往复运动。(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其使用较科学的语言作出表达。)学生问老师:凡是做往复运动的物体都属于振动吗?例如我们在拍蓝球的时候,篮球上下来回运动,也算是振动吗?老师问: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是怎样认为的呢?学生B答:应该也是振动。学生C答:不是,因为振动物体应该以某一位置为中心来回往复运动。(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应该给予支持。)老师问:大家还能举出哪些日常现象是属于振动呢?(给一点思考时间,然后学生互相讨论,积极发言。)[老师作小结]:同学们都分析得很仔细,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各种振动物体都是在一定位置的两侧来回往复运动,这一位置就是物体原来静止的平衡位置。所以关于“振动”应该这样下定义: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格式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化学工艺 编制人:单小刚 编制单位:山西潞安职业中专 编制日期:2014年2 月20日 审核人: 系部主任:冯云峰 年月日

目录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设计 (三)考核方案设计 (四)教学组织形式 (五)教学材料 (六)说明 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案头 (二)教学过程设计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化工操作设备与维护》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学时:204 课程类型:核心课程学分: 所属系部:授课对象: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制定时间:批准人: 课程团队负责人及成员: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化工设备操作与维护》课程是以化工单元操作各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设备为载体,结合学校实训条件设计七个学习任务将化工单元操作分成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将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成7个项目,每一模块对应一个学习任务。采用行动导向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编制学习任务任务书、工作页、指导书。在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中,最初是学习职业经验性知识,最终是基于经验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关于理论知识及拓展知识的学习,先以工作任务按行动导向的方法组织经验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并融合必要的理解性知识。 课程知识目标:化工单元操作的任务和作用;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化工单元操作的计算方法;化工单元操作典型的化工设备及相关的化工工程实用知识;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在实际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职业能力目标:能够用工程和经济观点处理遇到的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的问题;会筛选恰当的单元操作去完成给定的生产任务;在设计设备计算工作中能寻求出所需的经验数据以及适宜的公式;能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转,找出故障的原因并及时排除;应具有强化设备与初步创新的能力。方法能力: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能立足专业,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能力:具有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从初学者到岗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选修3-4:《简谐运动》教案-新版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第一节《简谐运动》。机械振动是较复杂的机械运动,振动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心电图、核磁共振仪、地震仪、钟摆等),可以使学生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是以后学习波动知识的基础。因此,学好此章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简谐运动》是《机械振动》这一章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一节,是全章的基础。 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身边和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引出振动的概念;而后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路,从运动学的角度认识弹簧振子,通过手机拍摄频闪照片的方法得出弹簧振子的图象;再通过分析揭示出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象是正弦式曲线,然后从其运动学特征给出了简谐运动的定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简谐运动是一种较前面所学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更复杂的机械运动;最后回归生活和应用举例,使学生知道机械振动是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 【学情分析】 现阶段高二的学生已具有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对高中物理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已具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力的作用下的物体运动还是第一次遇到,对这种运动模式的运动形式没有抽象认识;很难对较为复杂的运动有清晰的认识。为此,如何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简谐运动情景是教学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的学习中调动眼、耳、口等各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则学习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是“情景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为此在课堂教学上首先通过实验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创设学习的良好情景;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得出初步的简谐运动规律,然后再次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而科学的结论。由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协同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并且同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 【核心素养】 通过《简谐运动》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实例到物理模型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奇与向往。

教师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方案

教师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方案 备课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为了加强我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尽快提升我校教师对教材的自主研读能力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更好地锤炼教师备课基本功,实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构建我校教师成长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经研究,决定全体语文老师进行现场写教案、制作PPT课件、讲课比赛。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校本培训计划,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展现我校教师风采,特举办我校教师现场“教学设计” 比赛。比赛宗旨在于提高我校教师教材分析能力、课标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组织成员 一组:阿达来提·沙吾提、买买提·尼亚孜、高琪琪、刘丹、赵巧娟、高岩松 二组:邹玲玲、吴康乐、范芳芳、米合热古丽·牙生、陈峥、冯鹏恩 三组:阿提坎吾买尔、李银盆、古丽苏木、阿依古丽·买买提、张晓峰、马芳妮 三、参加对象 全校所有在岗语文教师参加比赛。

四、竞赛学科 语文 五、比赛时间: 由语文教师商定确定比赛时间。 六、比赛地点 库车县第二小学一楼阶梯教室(暂定) 七、比赛内容 语文课本中某一内容(篇章)的一课时内容。 八、比赛形式 现场教学设计比赛,用50分钟时间写教案,然后小组交换后互相给教案打分,满分为100分。用60分钟时间制作PPT课件,最后开始讲课。 温馨提示:试讲也就是上微型课,内容上一般只安排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所以15-20分钟就足够了。它不在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但课的基本环节如导入、新授、总结、板书、练习、作业、组织教学、评价等要素,一般都应该有。 九、比赛要求 请老师们在规定时间准时到达比赛地点。比赛只允许带带书本,不允许教参、教案等参考资料。 十、教学设计要求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下面几个主要环节:1、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春启用)

《阅读与写作》课程教案设计方案(06春启用) “阅读与写作”是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师资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为保证该试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的教案质量,依据本专业的实施方案制定本课程的教案设计与实践教案改革方案。一、课程简况 1.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阅读与写作”课程是教育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程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章阅读与写作理论水平和较高的鉴赏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本课程拟通过13章69节构成。其中导论部分的教案要求是:了解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和相互关系,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理解文章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各自特点及对人的素质修养的全面要求。课程内容要点是明确学习文章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意义,即,阅读与写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社会交际的基本手段和语文教案的主体内容;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使学生懂得课程的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把阅读论与写作论作为有机整体融通起来;正确把握理论、阅读与写作三者的互动关系。文章阅读论侧重文学作品,文章写作论侧重一般文章。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是:使学生懂得学习文章阅读论与写作论的意义与方法;掌握文章阅读与写作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意识、语文素养、知识技能、文化积淀等方面素质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案建议是:正确认识文章阅读与写作的融通性和一体性,以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经典语文篇章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认识人的多方面素养对文章阅读与写作的意义。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分为“阅读论”和“写作论”两编。 阅读论分为“文章阅读的理论和方法”,“诗词、散文鉴赏”,“小说、戏剧文学鉴赏”,“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鉴赏”,“科学论文的阅读”和“阅读教案论”等6章。其教案要求是:了解中西方文章阅读的不同传统和各自的长处,诗词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领,小说的文体特征和构思要领,童话、寓言的文体特征和构1 / 13 思要领,阅读教案的目标和模式;理解文章阅读的实质含义和重要功能;掌握文章阅读方法的基本功能、主要局限及其独特视野,散文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要求,诗词和散文的艺术鉴赏方法和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要领,话剧、戏曲剧本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要求,小说和戏剧的艺术鉴赏方法,童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的艺术鉴赏方法,科学论文的阅读理论和方法以及阅读教案的方法等。 写作论分为“文章写作过程”,“记叙类文体写作”,“议论类文体写作”,“说明类文体写作”,“教案应用文写作”,“电脑写作”和“作文教案论”等7章。 2.课程教案要求 了解文章写作过程的基本阶段、主要内容,记叙类文体的主要特征及一般写作要求,说明类文体的文体特征和一般写作要求,议论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写作要求,应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写作要求,电脑写作的独特语言风格和电脑写作的新方式和新思维;理解文章写作构思的步骤、方法和一般规律;掌握文脉贯通、文章起草和文面规范的方法,文章修改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消息、文艺通讯、人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简谐运动是中学物理学习中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机械振动的形式。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实验引入分析的方法,演示弹簧振子的运动,定性分析它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位移大小和方向的变化,继而定量分析弹簧振子受力与位移的关系,从而得到简谐运动的特点和定义,在此基础上定义简谐运动的周期、振幅等物理量。我们认为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从实验的角度将简谐运动进行了演示,并从中得到了一些结论,但是整个教学过程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强调的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发现过程。因此,我将教学过程和内容安排做了一些调整,引导和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并得到一些规律和概念性的知识。从对圆周运动的研究开始,利用几何画板描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Y轴上投影点的“位置—时间”关系图像,继而在虚拟实验软件上描绘出弹簧振子的“位置—时间”关系图像,通过比较,寻找二者的关系,最后利用真实的演示实验验证所得结论。至于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周期和振幅,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研究进行独立探究式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几何画板提供的平台支持演示、描述知识,温故“问”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教学过程 1.简谐运动特点 (1)研究匀速圆周运动。 演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Y轴上的投影点运动轨迹,并描绘出该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图1)。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形式,并根据数学知识,初步猜测其对应的函数形式。 点评从匀速圆周运动开始本节课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对学生后面进行探究学习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如果这里一开始不显示“Y轴上的投影点运动位置与时间关系图像”,而是让学生想象讨论后给出答案,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及本节课后面学习会更有帮助。 (2)虚拟演示弹簧振子的运动。

教育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教育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中央电大教学管理科 一、课程基本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 教育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专业(专科)与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掌握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命题,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能初步运用教育理论观察、分析中小学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初步训练学生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 2.课程的学时、学分、开设情况 “教育学”课程1999年秋开设,3学分,54学时。 由于“教育学”开设在我国颁布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之前,因此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以及许多随之出现的新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等都未能进入中央电大现行使用的教材内容中。在新的教育学课程改造完成之前,建议各地从事教育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两点: (1)要注意更新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补充新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如补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增加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教育方针的新定义等。 (2)在教学中,注意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与研究式学习方式等。 3.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教育管理及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教育学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一门教育专业入门课程,具有基础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在与其他教育课程的衔接与配合上,教育学课程要根据它自身的特点以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一方面侧重于一般教育观念和原理的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系统知识结构,能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教育的概貌;另一方面,还有注意对学生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教书育人的热情,培养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专业精神和情感等。总之,通过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为其他后续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一)课程的基本内容

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编制人:杨飞 编制单位:电子信息工程系 编制日期:2014年07月05日 审核人: 系部主任:王振民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07月05日

目录一、课程设置设计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体系构建 二、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标准 (二)教学目标 (三)考核方式 三、课程组织设计 (一)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二)教学模式 四、课程资源利用 五、课程教学特色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一、《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置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C 语言程序设计 学时:64 课程类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学分:4 所属系部:电子信息工程系 授课对象: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后续课程:C++ (二)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1、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基本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2、课程地位 根据以上课程分解表,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支撑课程,只有学 专业基本能力 专业基本能力要求 核心课程 支撑课程 工艺实施能力 1、 基本的电路制图、识图能力 2、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能力 3、 设备设施认识能力 4、 电工工具的使用能力 5、 电工仪表应用能力 6、 基本工艺操作能力 测控电路及器件 1、电路分析 2、维修电工 3、电子技术 4、电子工艺 5、Protel 应用技术 智能电子产品装配与检验能力 1、电子产品硬件与软件的基础设计能力。 2、PCB 板的制作、检测及调试能力 3、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与测试检验能力。 4、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写能力。 单片机控制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单片机综合实训 计算机控制应用软件编程能力 1、 数据库基础应用能力 2、 C 程序基本编程能力 3、 PLC 基本应用能力 4、 数字信号处理基本应用能力 PLC 应用技术 1、数据库技术 2、C 语言程序设计 3、DSP 应用技术 电子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能力 1、电子产品营销设计能力 2、电子产品营销能力。 3、客户管理能力 4、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 1、机械制图 2、IT 职业素养 3、网络新技术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方案(优选.)

《简谐运动》教学设计方案【总体规划】

【教学过程】 引入 根据加速度特点,对学过的运动进行分类,引入本课课题。 一、弹簧振子 1.弹簧振子概念 把一个有孔的小球装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小球穿在光滑的杆上,能够自 由滑动,两者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弹簧的质量与小球相比也可以忽略,这样的系统称为弹簧振子。 小球原来静止时的位置叫平衡位置。 2.建立研究振子运动的一维坐标系 小球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O ,沿着它的振动方向建立坐标轴,小球在平衡位置的右边 时它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正,在左边时为负。 今后研究振动时所说的位移,都是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二、对弹簧振子位移—时间图象的探究 1.对弹簧振子位移—时间图象的猜想 (1)分组实验:初步观察弹簧振子运动,定性画出弹簧振子位移—时间图象。 (2)选几种典型图象让学生画在黑板上进行比较。 (3)继续实验:进一步观察振子运动,看象黑板上哪一种图象。 (4)根据数学知识,对弹簧振子位移—时间图象作出猜想——正弦曲线。 2.对弹簧振子位移—时间图象猜想的实验检验 (1)实验设计 ●师生共同回顾数学中的正弦曲线。 师:我们一起来看,下面是数学中作正弦曲线的图,这个圆叫什么? (单位圆) 师:图中x 、y 在单位圆中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 x 是单位圆的半径与起始边成的圆心角,y 是半径另一端点的纵坐标值) a ≠ a =0 匀速直线 a 不变 a 改变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匀速圆周运动) 大小和方向都改变(?本课将研究其中一种简单、和谐的运动) 匀变速直线(自由落体) 匀变速曲线(平抛运动) a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情境来赋予它们物理意义。 ●创设情景,将数学图象转化为位移—时间图象。 师:数学图象和我们要检验的位移—时间图象,坐标轴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横坐标轴。数学图象中横坐标轴表示圆心角,x-t图象中横坐标轴表示时间t。) 师:是否能找到一种运动,既涉及到圆心角,而且圆心角还跟时间成正比? (匀速圆周运动) 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匀速圆周运动,把圆心角坐标轴转换为时间t坐标轴? (通过讨论、引导得出:一个质点沿单位圆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将其横坐标轴 圆心角写成ωt,只要把横坐标除以ω,坐标轴就是时间t,原来的圆心角标度2π,现在成 了周期T。这样就把圆心角坐标轴转换成时间t坐标轴) 师:因此,一个质点作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在纵坐标轴(或横坐标轴)上的投影y (或x)随时间的的变化关系是遵从正弦曲线规律的。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结论对刚才的猜 想进行检验。 ●设计实验装置 根据上述结论,如果猜想是正确的,再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等于弹簧振子的最 大位移,而且两个运动周期相同,那么,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x坐标轴上投影的运动跟弹簧 振子的运动,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将这两个运动进行比对。 气垫导轨上的滑块和弹簧组成了一个水平振动的弹簧振子,匀速转盘上有一个绒毛球, 绒毛球在竖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用实验来检验,绒毛球的水平位移跟弹簧振子的位移 是否能保持时时刻刻相等。 (2)进行实验和分析论证 ●观察实验现象 激光始终沿竖直方向射出,使圆盘转动轴O1位于弹簧振子 平衡位置O的正上方,调节匀速转盘的周期跟弹簧振子的 周期相等,且弹簧振子的最大位移等于绒毛球做匀速圆周运 动的半径。在绒毛球到达和O1同一水平面时使释放振子让

趣味哲学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目的:这是一所省重点高中,由于学习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学生与外界新生事物接触的机会较少,缺乏与社会沟通的渠道,知识面比较狭窄,社会实践少,阅历不够丰富,实践经验较贫乏,就哲学这门课来说,高中是第一次接触,同学们涉及的资料较少,且那些哲理比较晦涩难懂,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哲学学科的兴趣,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哲学功底,特意开设了一门选修课——趣味哲学。课程特点:这门选修课以一个“趣”字为线索,贯穿于这个课程之中,这个“趣味”融哲人天趣、哲学奇趣、哲理谐趣、哲思妙趣四趣为一体,相互渗透,使一门高深莫测、铭言晦涩并且枯燥无味的哲学学问趣味化,把艰深的术语和过分专业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典故、寓言、诗词、故事等形式使其通俗易懂化,就像《庄子》一样,历来的读书人,没有不喜欢《庄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庄子哲学浅显,而是因为庄子的哲学尤其是一些精深的佛理,有不少是用寓言来说明的,使人们对一个故事有所感悟。哲学也类似,虽不能如《庄子》那样妙趣横生,但也不能准备板着面孔给学生讲原理。所以,本课程将突破往昔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主要通过一些寓言、故事趣闻的形式,希望能使同学们对哲学的趣味有所领略,能提高同学们对哲学的兴趣,加深和巩固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学以致用。 适合对象:高中阶段各个年级。对高一的学生来说,选这门课有利于为哲学课程奠定基础,培养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对高二的学生来说,有利于开阔他们在哲学的知识面,促进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高三的学生来说,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内容进度:主要有六大方面的内容: 1,第一讲听故事,体趣味,明哲理;(4课时) 2,第二讲讲笑话,辨哲理;(2课时) 3,第三讲读寓言,思哲理;(2课时) 4,第四讲诵谚语典故,悟哲学道理(2课时) 5,第五讲赏古诗,析哲理(3课时) 6,小结哲学学习歌(1课时) 教学方法:采用10字教学法,即读书——议论——讲解——练习——总结,这个教学模式的提出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精神。 1. 读书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在阅读前先给学生提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让学生来了解和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议论 学生通过阅读,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程度,为老师接下来的讲解提供参考。 3. 讲解 针对学生在读书时或者在议论时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通过典故、寓言、趣闻轶事的形式来阐述其中的哲理,在获得理趣之余又能享受情趣之乐,使学生找到获得知识的背景意向、途径和方法。若有不同看法者,允许反驳,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4. 练习 通过练习来巩固和发展知识,主要通过口头提问和书面练习来体现,课后提供一些相关的问题去组织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每个专题之后,还会举行一个小小的辩论。这不但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愉快、兴奋的讨论中吸取知识,促进学生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