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茶园生态旅游资源

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邱海蓉冯中朝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武汉430070)

摘要:茶园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中国的茶园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开发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介绍了中国茶园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了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

了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模式并提出可持续开发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茶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

Study on Susta inable D evelopm en t of Tea Plan ta tion Ecotour ism Resources

Q IU Hairong, FENG Zhongchao

( College of Econom ics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bei, W 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Ecotourism in tea p lantation has a ris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rich resources of tea p lantation ecotourism in China, but p roblem s are arising in its development because of lacking scientific direct. This paper p robes into the patter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 p lantation eco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measures to it on the basis of p resenting the character of tea p lantation ecotourism resources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in tea p lantation eco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tourism in tea p lant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sustainable

生态旅游是最受到普遍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20世纪80 人的发展。总之,茶园生态旅游作为维护旅游目的地当地农村年代以来,生态旅游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发展,而同期世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开发将越来越受到重视。界旅游业增长速度仅为每年4%。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环境

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和

1 茶园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实现途径[ 1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说明上古茶园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各地

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利用茶叶。经历上千年的风雨洗礼,茶叶茶园以其清新俊秀的生态环境, 古朴典雅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成为了举国之饮。它代表着“自然、绿色、健康”,因而,在大量旅游者,成为茶业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的旅游方式。茶中国发展茶园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园生态旅游是指以茶园生态环境和茶文化为背景,运用生态 1 1优良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学、美学、旅游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茶业资源进“好茶出深山”, 茶园一般位于风景幽雅的山区。优美的行开发,将生态茶园建设管理与旅游者观光、体验、获取生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繁盛的树木,泥土的气息,淳朴的态知识等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民风,这一切让茶园成为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好去处, 旅游活动。它以农业生产经营为根本,具有农旅合一,生态成为优良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茶园面积, 2007年底达到160万公顷, 茶园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在中国起步较晚,目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前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十分迅速。它有利于提高茶叶产品的95度的西藏自治区的易贡 , 南至北纬 18 度的海南岛榆林 , 北

附加值、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优化茶叶产业结构、到北纬37度的山东荣城,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

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并可推动茶农思想观念的转化,促进度。共有21个省(区、市) 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作者简介:邱海蓉( 1975~) , , ,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 , , ,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

业经济管理。女博士生 1 冯中朝教授博士生导师

271

产业观察ECOLOGICAL INDUSTRY WATCH

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概况如表

1所示 )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 , 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 ,

里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变化大,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是中国发

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这

里高温多雨,四季常青,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江南

茶区位于长江以南,是中国茶叶主产区,这里雨量充沛,四季

分明,有不少海拔 1 000米以上的高山,几乎处处产名茶。江北

茶区位于长江以北,年平均气温低,茶树自然品质好。

112 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茶叶在中国具有 4 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茶叶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长期的实践中茶叶与经济、宗教、思想、民俗、节庆、医学、食品、园艺、诗画、陶瓷工艺等融为一体,形

成了包括茶道、茶艺、茶诗、茶书、茶画、茶具、茶俗、茶

食等内容丰富的茶文化,这些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旅游既是经济消费,更是文化活动,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茶作为

一种历史悠久的饮料,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茶

中有道,道就是指饮茶修身,品茶养性,通过品茶达到人格

完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谐是茶文化的灵魂,而这些内容

与生态旅游的思想不谋而合。

113 高品位的现代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生产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现代茶园建设要求运用农业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

表1中国茶区概况

Ta b.1:Su rvey of te a p la n ting re g ion in Ch ina

茶区二级区域茶叶资源特点

滇西南山地丘陵区域、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

西南茶区云贵高原区域、四川盆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地丘陵区域、武陵山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区域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闽南粤东北低山丘陵区

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域、粤桂中南低山丘陵

华南茶区种类型的茶树品种,生产红区域、海南丘陵山地茶

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等园、台湾丘陵山地茶园

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黄山太湖流域低山丘陵区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江南茶区域、鄱阳湖洞庭湖丘陵区生产绿茶、红茶、黑茶、花域、浙南闽东北低山丘陵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区域、五岭低山区域茶,诸如西湖龙井、碧螺

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秦岭巴山区域、桐柏山

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茶树大

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

江北茶区大别山区域、江淮胶东

种,主产绿茶,如六安瓜岗地区域

片、信阳毛尖等

资料来源:根据茶叶网相关资料整理。调整优化茶园结构,建立与环境协调的生态茶园;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保持茶园生态平衡;发展多种经营,维持茶园

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综合生产力。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指导下,各地纷纷推行生态茶园、无公害茶园、“两高一优”茶园等茶园生产模式,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光、热、水、气、养分等自然资源,有效、持续地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提高茶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实现茶树生态栽培。而这些高技术含量的现代茶园正是开展生态旅游,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优秀素材。

2 茶园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在生态旅游热潮的推动下,各地茶园生态旅游也蓬勃发展,以茶园生态旅游为主题的开发活动迅速兴起,其主要内

容有: ( 1 )茶园观光体验。郁郁葱葱的茶园,让游客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乡土气息,游客也可亲手采摘、制作, 体验制茶乐趣。( 2 )茶叶科普介绍。通过专项种植园区、图片、实物、讲解等方式,向游客宣传茶叶科普知识,如茶树

的品种、茶叶的加工方法、生产机械、营养价值、药理作用、质量鉴别等,使游客进一步了解茶叶。( 3 )茶文化展示。主

要是茶史展示和茶艺表演,通过这些活动让游客感悟悠久深厚的茶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然而,目前大多数的茶园旅游资源开发并不能体现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特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

发展模式,由美国学者贺兹特在1965年最先提出,它是应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宪章》中指出“可持续旅游”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开发过程中维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

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 2 ]。因此,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发展,整个体系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

生态旅游是贯穿于旅游活动的一种理念和全新的旅游发

图1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内在机制

Fig.1:In te rna l m e cha n ism of e co tou rism resou rce s sus ta ina b le

deve lopm e n t

272ECOLO G ICAL ECONOM Y

展模式,它应该体现在所有的现代旅游开发、管理、经营之中。目前,茶园生态旅游资源还处于低程度、粗浅的开发状态,存在很多问题。

211 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存在误区

是否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生态旅游服务, 同时又通过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改善环境,提高环境的抗压力,

这是衡量生态旅游成功与否的标尺[ 3 ]。然而事实上,不少地方在开发茶园生态旅游资源时,将生态旅游简单地理解为茶园自然风景观光,只强调“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茶园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没有在旅游开发中体现

维护环境的功能,更不会考虑当地社区的参与和人的发展。212 旅游开发威胁生态保护

正是由于对生态旅游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缺乏, 使得很多地方的茶园生态旅游徒有虚名,甚至威胁当地的生态保护。这种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茶园旅游产品开发过程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公路、宾馆、娱乐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以及一些人造景观破坏了原有的茶园自然景观。二是茶园生态旅游活动带来的破坏,比如大量游客引起旅游目的地的水、电、食品等资源供不应求,引起环境恶化,还有各种垃圾、废物对茶园的污染。

213 茶园乡土文化城市化 , 茶叶传统文化舞台化

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茶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很多地方出现现代城市化建设的倾向,旅游地文化向外来文化趋同,破坏了茶园的乡村性和原真性。此外,茶园人文生态的开发往往通过表演向游客展示,演员的机械重复使得文化展示舞台化,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

对于这些开发中出现的矛盾,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 将会造成茶园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可持续性。

3 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

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该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的监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开发模式(图2)是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对图2可以有如下理解。311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 以自然、人文生态系统为基础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分配,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这意味着发展旅游必须保护环境。多数选择茶园生态旅游的游客都是因为其“绿色、生态、环保的环境”, 可见生态保护也是茶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生态保护来巩固茶园生态旅游的自然、人文基础,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不对旅游资源加以保护是一种短视行为,最终导致市场的丧失。在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图2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

Fig.2:Pa tte rn of tea p la n ta tion eco tou rism resou rces sus ta ina b le

deve lopm e n t

科学测算茶园景区游客容量,限制游客数量,同时遵循旅游循环经济原则,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食品结合起来, 重视资源再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地热、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努力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312 体现生态教育功能 , 关注社区利益

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茶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贯穿这一理念。通过合理引导,改变旅游者的行为方式,促进旅游者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尊重与保护,丰富生态体验,增加环保意识。

同时,生态旅游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的经济收益。二是当地基础设施如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的改善带来的社会生活进步。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 包括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给个人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茶园的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和社区居民的利益紧密相关, 只有保证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获得利益,社区居民才会积极参与当地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只有居民和茶园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茶园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矛盾的难题。

313 正确处理外部冲击

面对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茶园要保证生态景观的原真性,必须对外部冲击进行“过滤”,消除与传统生态景观不

相容的冲击因素。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为了保护而强行剥夺当地居民享受现代化的发展权利。生态旅游有多个利益相关者,社区、旅游企业、旅游者、政府等每个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实现取决于其他各方的禀赋和行为方式,应该通过适度的

273

产业观察ECOLOGICAL INDUSTRY WATCH

协调机制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体系,解决在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的矛盾及冲击,保证可持续发展。

314 重视生态监测和补偿

相比于传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生态旅游更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茶园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是一个整体,除茶树外,还有许多其他物种,任何环节的变化, 都会破坏整个系统的平衡。因此,茶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重视生态监测和补偿,要在开发过程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长期跟踪茶园生态环境变动状况,检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及时

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提出环境治理和改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态补偿,调整和控制旅游开发行为,以保证茶园资

源环境的养护、更新、恢复和茶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

4 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实施保障

411 完善立法保护体系并严格执法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立法保护生态环境,如英国有《国家

公园保护法》,日本有《环境基本法》,芬兰有《自然保护法》等,多数国家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当前

我国涉及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比较健全,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使其未能起到有效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作用。因此“执法必严”是保障茶园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根本。当地政府执法部门应站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加大旅游环保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严格约束和控制茶园生态旅游各方的环境破坏行为。

412 科学的规划 , 有序的管理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推行协调有序的管理,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措施,也是预

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保障。茶园生态旅游是一项科

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集自然保护、科学考察、传统文化、

观光度假为一体,其资源开发需要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多学科论证。首先要对茶园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

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地调查,对环境承受能力进行充分评估;然后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制订严格的游

客控制计划,控制旅游资源开发范围和路线;最后要对开展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监测,并采取积极措施, 消除或减少污染。

413 注重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

在茶园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从业人员的言行对游客起着示范、引导、教育的作用。因为生态旅游强调知识性、

教育性,所以对茶园生态旅游从业者要求不仅敬业爱岗、热情待客,还要具备包括旅游专业知识、生态知识以及茶园相关知识等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类专业学科知识。因此, 茶园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接受培训,学习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真正理解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同时,通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经历,进一步健全和扩大环境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广泛、深入和持久的感染和影响, 让茶园环境保护从硬件建设到软件配置都得到保证。

414 构建茶园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将原生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在该环境

上协调、演化、共生的地方性人文生态特征视为不可分割的一

个整体,成为对生态旅游内涵的全新理解。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秉承了人们对自然和人文活动独特的见解,包括茶园的人文活动遗址、与文化宗教相关的民俗活动、茶园的产

业活动景观记录等。通过茶园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旅游者将更能感悟生态和谐的内涵,并受到相应启示,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增加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对茶园人文生态特征的理解与体验就是对茶园自然生态过程与规律的深

化理解,因此,构建茶园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茶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深层次的文化基础。

5 结语

在我国现阶段,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消费迅速发展, 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热爱自然、走进自然、保护自然,这为茶园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应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不是破坏生态环境, 因而必须建立科学的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它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茶园自然、人文生态系统为基础,体现生态教育功能,关注社区利益,重视生态监测和补偿,通过法律保证、科学规划、教育培训等手段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 1 ] 胡静 , 许贤棠 , 谢双玉. 论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 11) : 723~726.

[ 2 ] 蔡为民 , 吴中元 , 张玉波. 湿地资源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及可持续管理模式研究[ J ].生态经济, 2007 ( 10) : 105~109. [ 3 ] 朱世桂 , 房婉萍 , 张彩丽. 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 3) :36~41.

[ 4 ] 骆高远. 城市郊野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J ].经济地理, 2007 ( 9) : 860~863.

274ECOLO G ICAL ECONOM Y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模式研究

济学与经济管理类刊】 【打印】【保存】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模式研究 孙根年 【专题名称】旅游经济 【专题号】F9 【复印期号】1999年01期 【原文出处】《资源科学》(京)1998年06期第40~44页 【英文标题】RESEARCH ON MODEL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NATURE RESER-VES OFCHINA SUN Gen-nia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 【作者简介】孙根年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 男,37岁,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环境学的教学研究,主编有《旅游环境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专著5部,发表《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等学术论文14篇。 【内容提要】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依据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将旅游业划分为4 种生态类型,又依据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开发程度,将自然保 护区划分为5个生态旅游开发等级;在此基础上依据自然生态— 经济开发对应关系,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模式及开发 程序;最后,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开发政策进行了探讨。 To develop ecotourism in nature reserves of China aims at keep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atur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According tothe impact of tourist activities on environment,four ecotypes areidentified in terms of tourism in the study. Furthermore,fiveexploitable degrees of nature reserves a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ecotourism

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实现旅游业与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云南迪庆作为滇、川、藏联手创建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心,有着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大发展的今天,具有极高的旅游市场需求。迪庆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迪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能够改善迪庆藏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给藏区人民带来就业岗位,促进迪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和谐。但迪庆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变得极为重要,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问题应得到正视和有效解决。本文通过调查梳理迪庆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分析发展现状,应用SWOT 分析法对迪庆藏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挑战与机遇,进行探讨分析,并基于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SWOT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客观、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能够为迪庆生态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时提供有益的参考,有助于实现生态旅游的有效开发与保护,促进迪庆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迪庆;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growth of tourism and economy, ecology and society,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Diqing of Yunnan is the center of “China Shangri-La eco-tourism area” jointly established by Yunnan, Sichuan and Tibet, possessed of unique eco-tourism resources, which can satisfy the extremely high demand of tourism market in the major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t present. Fo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Diqing, it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eco-environmen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and human resources, improve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ibet area and increase of jobs for Tibetan, but also helpful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of Diqing,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as well as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Howeve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also deepens the reliance on eco-environment and makes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ome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co-tourism expans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solved effectively. In the paper, eco-tourism recourses of Diqing in Tibet area was investigated and sorted out an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was studied and analyzed and SWOT was appli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trength and weakness as well as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Besides, based on eco-tourism status in Diqing and SWOT analysis result, its regional and resourc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also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weakness and challenge in curren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Diqing, objectiv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development were propos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eco-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Diqing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relative polic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qing’s eco-tourism.

浅析西宁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2011届毕业生:存档号: 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青海乡村旅游的发展 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班级:景区09(01)班 学生姓名:布音白力格 指导教师:张晓兰 完成时间: 2012年5月

浅析西宁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物、文化传统、风情风俗、体育娱乐等四大类型。生态旅游资源是:以生态美吸引游客,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生态旅游活动对物,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 Abstract: tourism resources is the prerequisit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mainly include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and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human landscape.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including mountains, canyons, lakes, rivers, forests, volcano, beach, hot spring, wildlife, climate, landform, hydrolog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 biological climate.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human landscape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achievements, eating, shopping, arts and culture,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can be summarized as humanitarian scenery, cultural traditions, customs,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in four categories.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 taking ecological beauty attracts tourists, tourism industry by. I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on, can produc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tourism integrated benefit, have a high appreciation of the value of tourism, ecological tourism activities on the matter, for ecological tourist perception, experience, enjoy the natural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the resources.(把底纹去掉)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resources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摘要 生态旅游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的类型极多并且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浅析了生态旅游的类型以及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类型浅析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录 1 绪论 (1) 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 3 生态旅游现状 (3) 4 生态旅游的类型 (5) 4.1 陆地生态旅游 (5) 4.1.1 森林生态旅游 (5) 4.1.2 草原生态旅游 (5) 4.1.3 荒漠生态旅游 (6) 4.1.4 湿地生态旅游 (6) 4.2 水体生态旅游 (6) 4.2.1 海洋生态旅游 (6) 4.2.2 河流生态旅游 (7) 4.2.3 湖泊生态旅游 (7) 4.2.4 温泉生态旅游 (7) 4.3 人工生态旅游 (8) 4.3.1 农业生态旅游 (8) 4.3.2 城市生态旅游 (8) 4.4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8) 4.4.1 宗教生态旅游 (8) 4.4.2 民俗生态旅游 (9) 5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前景 (9) 总结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2)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关于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休闲生态旅游是以县域环境为载体、以自然为背景、以文化为基础、以发展为前提的一种全新旅游方式。休闲生态旅游不仅是人们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中具体体现。我们将以我县获得了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围绕国家旅游局确定的“2018中国生态旅游年”为主题,充分整合和发挥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生态旅游业,这对于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响“名山湿地古镇、生态休闲江左”品牌,促进江左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江左休闲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生态资源独特 江左五山一水四分田,地形独特。从西到东呈现明显的三个台阶,西部属天目山余脉,群山逶迤,竹林葱茂,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代表是黄山风景区。中部丘陵湖泊相互交汇,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鸟群栖,主要代表有南湖湿地风景区。东部水乡平原,河网密集,鱼塘

棋布,阡陌纵横,主要代表是邵洋水乡古镇。江左拥有山、河、湖、泊,这种地形在周边地区较为罕见。 (二)景区布局初步形成 2016年初,编制完成《江左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并相继编制完成了《湿地风景区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江左县西部生态旅游规划》等23个规划,基本上形成全县旅游规划体系。目前全县已形成南湖湿地风景区、邵洋古镇景区、防风古国文化园、碧坞龙潭景区及黄山风景名胜区等5个景区。其中南湖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外海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之一和湖州市十大风景区之一,防风古国文化园景区是我县首家国家3A级景区。邵洋古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三)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初具特色 充分利用和开发我县特色优势资源,特别是田园景观资源,“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了江左农家乐休闲生态旅游业鲜明的特色。目前全县有休闲农业园(景区)13个,农家乐经营户进入统计范围达85户,床位407张,餐位5100多席,直接从业人员682人,全县现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杨墩休闲农庄)、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特色点各2个,市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3家、特色点1个,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星级农家乐38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5家,二星级21家。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当前生态旅游现状情况 (一)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二)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企业、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做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旅游是无烟工业的论断被可持续旅游与绿 色旅游所代替。绿色旅游是旅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减 量投入、重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使用与利用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经济发展 模式。苏格兰的绿色企业计划指出:绿色旅游是一个用来 描述旅游部门最佳环境实践的词,它包括经营效率、环境 管理、废物、交通以及社会责任与生物多样性等话题。通 过认同绿色旅游企业计划的行为准则以及对他们行为的独 立审计,使企业承诺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工业旅游的运作模式:苏格兰绿色酿酒工业旅游 的例证 酒厂旅游是苏格兰重要的旅游项目。苏格兰酒厂特别 注重塑造绿色形象来吸引游客,即:酒厂环境安静、清新;接待中心是改建与再利用旧建筑而成;生产过程中尽可能 使用可再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坚持“3R”原则的循环原则,如:酿酒残余的麦渣在过去一般被遗弃、换东西或卖 给当地农民作为动物冬季的饲料,今天通过把麦渣与蒸馏 过程产生的酒糟混合形成黑渣(dark grain),广泛用于农业。

酿酒过程中产生的热水过去被排入河流,现在用于养鳗鱼、小龙虾和种植土豆。酒窖使用的橡木桶是雪莉酒、马德拉酒以及白兰地酒废弃的橡木桶,即使是第二次使用,橡木桶还要使用2~3次,历时30到40年。废弃的橡木桶也被用来做篱笆、酒吧的凳子或用来熏制鲑鱼。 绿色旅游者是苏格兰绿色旅游计划的守护神,他们不断对旅游景区开发中的环境行为进行质疑。游客对酒厂环境质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环境退化对酒的品质的影响,如大麦中的农药、酸雨对水质、植树造林对水质与水量的影响等;另一类是用铜器蒸馏是否会引发威士忌中铜含量超标、排烟是否污染环境、泥炭采掘是否过量、橡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排放物管理是否有效等。 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北京蟹岛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塑造绿色的主要手段就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保证绿色与循环利用的措施是:不烧煤、不烧油、不烧锅炉,用的是地热、太阳能和沼气,物资能量大循环,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水循环利用:度假村地下温泉出水温度65度,先提供冬季采暖之用,降温后供应客房;水温降到20度就引入鱼

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80年代中期,河南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开发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乡村旅游区,但是,与国内其他大城市郊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相似,河南的乡村旅游也呈现明显的初级化特征。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解剖河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的管窥之见,以期为提升我国乡村旅游档次提供借鉴。 一、河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分析 1、农业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河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形大致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含盆地)三大类型。复杂的地形条件、明显的过渡性气候,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江河水系的流经,使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苹果、梨、桃、枣、葡萄、樱桃等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及花卉,形成了各种生产示范基地。河南农业文化不仅地域特色明显,风格各异,而且乡土气息浓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习俗,对城市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广阔

乡村旅游具有邻近城市,回归自然,交通便利,费用较低等特点,已成为城镇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据从1994年开始的国内旅游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城镇居民一日游和2-3日游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短期出游已超过55%,他们出游的目的是到周边景区和乡村观光休闲。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保持了高于全国水平的增长速度。2004年末,河南省全省总人口9717万人。生产总值8815.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071.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在第19位。 乡村旅游的客源目标市场在城市。河南省有大中城市15个,2004年河南省城镇人口2809万人,占总人口的28.9%;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4.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94.2元。 [2]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大中城市已具备良好的出游条件。这为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3、区位优势明显,陆空交通便利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是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从中国江苏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港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河南境内段已修通600公里。河南现有飞行航线46条,郑州、洛阳、南阳3个机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I摘要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 世界。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 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只要天时地利人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 1引言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其丰富,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破坏减少、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

矛盾日益突出。这些资源问题、环境?1?7?1?7题和生态问题等产生的一系列危机使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提高。为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开始思考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 色的生态旅游。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 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1?7?1?7的旅游活动。首先,在开发 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并且生态旅游市场多在偏远、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决定了生态旅游消费远远高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消费。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环保意识强的经济富裕者,与大众旅游形成了明显反差。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上进行,在充分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为了促使贵州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贵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章首先要对贵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生态旅游的相关理念基础上,提出贵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旅游发展 一、研究综述 生态旅游思路的产生是在全球环境危机、人们"生态觉醒"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国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是以研究大型动物在生态旅游中作为游客观看的对象开 始的,后来学者们在研究生态旅游的时发现,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居民越来越注重保护其居住的环境。如Lindberg, Enriquez & Sproule 1996年以洪都拉斯伯利兹地区为例,发现随着社区居民从公园生态旅游中获取收入的增加,社区居民则更加积极地支持保护区的发展。同时,学者们也在对生态旅游的各种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Stefan Gossling (1999)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法(CBA)对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的各种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和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保护成本、旅游环境危害成本)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旅游经济价值超过常规利益(如砍伐、放牧等)的经济价值。 我国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开始重视始于1995年,起初学者们主要是将生态旅游的一些思想应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进行研究。而关于对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和标准等方面进行,同时从多角度去考虑有关生态旅游对于各种相关群体的影响进行研究。如阎传海(1997、1998)对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张崎等(1999)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等方面对湿地生态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资源生开发与整合策略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 我国当今的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但是因为市场机制及法律问题,其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资源开发不合理,当地农民受益少,环境破坏严重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必要进行资源的生态开发与整合。 一、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从而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到当地民生与经济,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 (一)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乡村有着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是其吸引大量游客的根本原因,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可复制性特征,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必须严格保护。 (二)注重田园风光的维护。田园风光是区别城市的重要特色,其乡村性是区域旅游的核心组成,田园风光不仅仅是一种基于农村景观的特有风光,同时也是原始农村生产活动的体现,田园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核心,因此应当全力保护农村的田园风光。 (三)要注重保护乡村村落景观。乡村的文化特色一般通过建筑体现,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乡村,其建筑是其村落发展的活化石,这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重点保护。 二、以当地实际为基础,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乡村特色,而对于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基础,也是设计好的旅游发展项目的基础,乡村旅游的特色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点: (一)乡村性特征,乡村旅游的灵魂便是乡村,是基于本地风土人情的旅游形式,这种乡村性也是区别名省旅游的主要特征。 (二)文化性,乡村的景观与人文特征沟通构成了乡村的特有文化气息,其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虽然也为生计所忙碌,但是乡村有着其特殊的农耕文化气息,同时大部分乡村居民也保持着质朴的特征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三)生态性特征,乡村的生态环境优于城市,特别是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开始在周末逃避城市,选择乡村生态旅游。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还应当注重体验性,特别是农耕文化体验及乡土风情的体验,这也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注重生态旅游的规划与资源分配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不同地区都开始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特别是一些城郊乡村及特色乡村,但是这也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同质化,定位不准确,特色化不明显等,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还应当注重合理规划与资源合理配置。 (一)注重旅游特色的体现,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环境两个角度体现,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不同乡村应该在其中甄别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建立特色化旅游。 (二)科学规划,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应当建立在严格的规划基础上,特别是在同一个县市区的不同乡镇之间应当采取差异化规划,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三)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在资源的开发中不可操之过急,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保护与发展的均衡,从而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保证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近年来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中,生态环境健康研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健康”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状态能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系统能够可持续发展或不断完善。健康的完整的生态环境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良好的环境自我恢复和维持发展能力,不存在环境失调的症状,不会危害邻近的其它环境生态系统,并且能够促进推动人类身体的健康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全球生态环境遭到不断破坏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目前已被公认为各国指导其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方针。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开发在人口、环境所承受的范围内,并不影响下一代对资源的需求,让下一代同样享受祖先所遗留各种资源财富。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未来长期的发展需求,以粗放经营,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造成许多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遭到大量的破坏,早期工业革命的时期,资本主义在全球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可持续发展包括一下几个因素的发展: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形态等等,矿产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和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矿产资源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三、目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地方政府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时,容易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将生活服务环节引入了环境敏感区,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对保证和维持生态生态与环境的和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势必要重新规划格局,这样一来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就将被拆除,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遗产的问题是难点。另一方面,外来游客的到来,使得村民能以此获得不菲的利润,同时拜金的思想也会在村民中传播,部分人可能会为了多挣钱而不惜让自己的孩子退学回家帮忙,这也是受目前就业难的状况影响。 四、开发生态旅游应坚持的原则 开发生态旅游是以不破坏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首要条件,同时还要对当地的生态具有保护作用。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要保护好三个主要对象,一是资源环境的保护,二是社会文化的保护,三是经济利益的保护,这三个内容对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特殊的功能。所以,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生态游应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承载力控制原则 在对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遵守生态规律,遵循生态容量的基本规律,精心测算最佳游人数量,线路和关口的游客容量。 2、自然环保原则 生态旅游主要是以回归自然为主题,贵在自然,贵在原始,应尽可能减少人为景观,避免开发造成的环境损坏,规划设计要简朴、实用、方便,外观要与自然环境容为一体。 3、社区参与原则 开发旅游,环境效益是根本,社会效益是最终目标,经济效益是直接动力,只有社区的地方经济发展了,社区的居民才会自觉主动地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所以,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去,这样即可以增强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氛,提高资源的吸引力,又可以让当地居民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受益,改善当地据民的生活,直接缓解他们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压力。 4、环保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与传统的大众旅游不同,除了享受丰富的山水资源,它的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环保教育的功能,所以,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必须认真考虑在旅游区中设计一些启示游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3A 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正在规划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打造“东方湿地之都”。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目前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集蓝天、大海、海涂、森林、草原、珍稀动植物等于一体,具有与基岩海岸和砂质海岸迥然不同的海滨风光。盐城不仅资源丰富、生态独特,民俗文化特色也很鲜明。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素有“淮剧之乡”、“小戏之乡”、“现代戏之乡”的美称。历史上名人和名胜古迹较多。市区有南宋丞相陆秀夫祠堂、明末书法家宋曹故居等人文景观,大丰市白驹镇是《水浒》作者施耐庵的故里,东台西溪有北宋宰相范仲淹的“读书堂”,亭湖便仓有北宋宰相卞济手植的“枯枝牡丹”。现代著名外交家乔冠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的故乡也在盐城市境内。 坚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重视建设本土特色的学校文化。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通过实施新课程计划来丰富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注重开发学校的课程文化资源,尤其是通过校本课程、综合活动课程、劳动实验课程等加强本土资源的开发。各地各有关学校特别是四星级高中,要充分发掘老区特有的人文底蕴,在弘扬老区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振兴淮剧艺术,开发海盐文化和滩涂文化等不同方面注重收集整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加以开发利用,形成主题系列,形成区域文化建设基地,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层次。要加强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营造生机勃勃的有个性的校园景象,让学生在各种特色文化中接触、感受先进的鲜活的文化滋润,抑制和抵制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的侵蚀,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_体验经济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_体验 经济 论文导读::众多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但体验经济赋予了旅游新的内涵。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体验导向型开发模式。论文关键词:生态旅游,体验经济,体验导向,开发模式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但体验经济赋予了旅游新的内涵。体验式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在我国,众多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有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甚至于有丰富独特的人文积淀、浓郁的风俗民情,是获得愉悦、快乐旅游经历的绝佳目的地。借助体验经济的体验设计理论,在认识和尊重当地自然生态以及相关的民族文化生态前提下,开发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有利于延长生态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促进地区旅游发展。 一、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1、体验经济 1999年4月, 美国两位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 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 环绕着消费者, 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从此,体验经济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被人热烈讨论。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它是社会经济经在经历了产品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形态、服务经济形态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消费者的一种产品展示来实现的,通过这种展示使消费者获得一种难忘的经历和体验。作为体验经济的供给方,主要

是通过展示使消费方在一定的时段内充分体验和感受供给方所提供的产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概念,而是包括环境、文化、风情、氛围、愉悦、激情、特殊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和联想空间等在内的产品概念)。这种经济形态,其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客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经济供给物之中,使人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体验经济,一种和社会时尚同步的感受。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体验经济的发育、发展提供了土壤,体验经济将会有无限光明的前景。 2、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的开发是必然趋势 美国学者派恩与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根据参与的主动性与投入程度,将旅游体验划分为娱乐型体验、教育型体验、遁世型体验和审美型体验 4 种类型,认为每个旅游者的旅游经历都是以上四类体验的不同程度结合。四类体验的中心集合点就是美好的甜蜜地带(SweetSpot),在这个地带,活动对象达到一种“畅爽”境界。 由于对自然与人文生态认识的深入,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休闲的旅游经历,而希望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与运动等全方位的融入,以体验的方式充分理解旅游地自然的、文化的、生活的和历史的内涵和特征,从中获得美学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与遁世体验期刊网。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体验经济是以需求为中心,强调需求结构升级,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生产的经济形态。反映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