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一、《舌尖上的中国》诞生的背景 (2)

(一)历史文化的影响 (2)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3)

(三)电视节目竞争下的产物 (3)

二、《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3)

(一)节目定位——高雅与市井百味的结合 (4)

(二)节目内容——传统与日常生活的回归 (5)

(三)节目形式——“西式外袍”下的中国韵味 (7)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广陵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9级 090033137 薛源

指导老师武新宏

【摘要】2012年5月14日,一部以美食文化为载体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记录》栏目播出后,以惊人的速度和趋势引发了收视热潮。在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以及行业竞争的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将纪录片的发展推向了高潮,本文将从节目定位、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几个方面对《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进行分析。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节目形态

【Abstract】On May 14th, 2012, A Bite of China, a documentary based on food culture, was aired in the Program Charm?Records on CCTV-1. After broadcast, the documentary establishes a wave of high ratings with an astonishingly high speed and a good trend.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culture and society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on, A Bite of China pushes the documentary to a new high.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ses the program form of A Bite of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ocalization, content and style of program.

【Key words】A Bite of China, Documentary, program form

引言

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一批影片便是纪录片。1895年12月28日,《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12部由L.卢米埃尔录制的实验性影片在法国巴黎卡普辛大道首次公映,这是人类对纪录片的最初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纪录片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最终发展成以真实生活作为创作素材,以真实人物和事件作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示,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中国纪录片的历史虽然比西方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却是跨越式的,如今也已经能自主摄制符合国际化水平的大型纪录片。

2012年5月14日,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摄制的七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式播出之后,即刻便在中华大地甚至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舌尖热潮”,攀上了纪录片收视率史上的又一高峰。这是一套讲述中国美食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文化、普通百姓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的滚动播放和网络层出不穷的评论下,成为了央视纪录频道文化内涵、制作水平、视听品质的代表之作。贴近观众的拍摄方式,国际化的制作标准,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片中处处包涵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真实映照,使它不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给其他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带去了客观的可借鉴意义。

一、《舌尖上的中国》诞生的背景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诞生不仅得益于我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也得益于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逐渐发展完善的电视行业本身。

(一)历史文化的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郦食其列传》中记载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讲究“食”,“民以食为天”是千年来中国人的真实写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十分讲究饮食“色、香、味”俱全,要求选料精良、刀工纯熟、火候独到、技法各异、五味调和以及情调雅致。对于饮食的研究也是自古就有,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撰的《吕氏春秋》第l4卷《本味篇》,记载了当时推崇的食品、味料以及我国最古老的烹饪理论。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随园

食单》是我国最早的烹饪专著,系统地阐释了饮食的烹饪技术和南北菜式。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来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这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而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最贴近现实的影片,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人、事、物的真实反应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纪录片与美食相结合而产生的美食纪录片,传播美食信息,展现美食文化,让观众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稳步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追求和标准,“饮食”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进入21世纪,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2年我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4565元,物质生活上的丰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人们有能力、有需求去探索文明、健康、多样化的饮食方式,饮食文化、饮食观念、饮食时尚成了人们自觉的需求,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才有了产生发展的空间。(三)电视节目竞争下的产物

在如今的后“限娱令”时代,整个业界一直在思考的焦点问题就是我国各大卫视乃至整个中国电视的出路在哪里。我国电视文化的整体发展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从过去单一的宣传、教化功能,扩展到如今这样传达信息、社会教育、娱乐消遣、服务大众等多重社会功能并举。电视文化发展开始从“宣传本位”向“人本本位”转变,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大众诉求来构建节目。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需要以大量的原创纪录片来支撑,努力做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这为《舌尖上的中国》的产生提供了平台。同时,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团队为《舌尖上的中国》提供了专业技术的支撑。

二、《舌尖上的中国》节目形态

《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大江南北以及海内外人士的喜爱,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节目的核心定位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国人,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如何将人与美食的故事说的感人、说的吸引,不那么枯燥乏味,这

与节目独特的制作形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节目定位——高雅与市井百味的结合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这句话为整部纪录片定下了基调。那么什么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在片子里中我们看到,这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深入到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采访拍摄因为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而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原生态的生长、生产和生活场景给我们的视觉味觉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镜头拍摄到的藏在大山和湖泊之下、高原之上、大海深处的美食生产场景,都是在该片参与人员真正走进最基层,采访处于最前端直接接触美食食材的劳动者、创造者后,记录他们劳动的过程和快乐,从而展现给我们的荧屏最生动最原生态的画面,进而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这部纪录片的摄制者只是将目光停留在大都市大厨房里,只是邀请一些大厨们做一些所谓的名品佳肴,那么这样的节目会有如此轰动的效果吗?

2011年以来,中宣部大力倡导新闻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所谓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只有到了第一线,我们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听到百姓的心里话,也只有真正弯下腰,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才能真正了解百姓,了解中国,真实的展现最原始真诚的中国百姓。

《舌尖上的中国》无论是从播出时间、还是从本身定位来看,都不具备成为热播剧的潜质。但是,在该片成功播出后的一周时间里,一场“吃货总动员”的奇迹证明了这部饱含质朴与温情的美食纪录片“完胜”了同时期热播的所有电视剧。对于它的意外走红,很多观众对它的评价是“眼泪与口水齐流”,对纪录片中所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深受感动。在当今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一部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能够迅速窜红,甚至让观众看得“眼泪与口水齐飞”,确实十分罕见。

该纪录片通过对各地不同美食的制作方式和各种美好“团圆”场景的渲染,不仅牢牢抓住了观众舌尖的味蕾,并且还潜移默化地唤起了每一位观众心中那份刻骨铭心的“乡愁”。当那些你再熟悉不过的食物被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时,《舌尖上的中国》击中的不止是浓浓的乡愁,还有那舌尖上的“永无乡”。

纪录片最常用的手法应该就是引发共鸣,而《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则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引起了整个民族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也是那些鸿篇巨制的纪录片所无法比拟的。在多数人眼中,纪录片是比较枯燥乏味的,通常被认为是“精英们的消遣”。然

而,《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观众既流口水又长知识,还能不时的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完美地把纪录片的格调高雅与电视剧的市井百味结合在了一起。正如该片导演陈晓卿所说,“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来做这个纪录片”,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始终恪守的定位。

毫无疑问,准确的定位是《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不得不让我们在纪录片的整个制作过程中进行反思,是否应该将纪录片的准入标准降低,让它更加贴近生活、走进生活,真正做到雅俗共赏。让每位观众都能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找到情感的寄托以及精神的共鸣,相信这才会是纪录片真正吸引人、震撼人的地方。《舌尖上的中国》所引发的轰动效果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宫廷剧”“穿越剧”就是明证,其实,不管是纪录片的创作,还是各种文化的提升与传播,并不一定要是鸿篇巨制、波涛汹涌,相反贴近生活的涓涓细流,没准更能滋润心田。

(二)节目内容——传统与日常生活的回归

《舌尖上的中国》全篇分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和《我们的田野》7个部分,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它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该纪录片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处处展现出的人文关怀。这部纪录片没有空洞地宣扬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

用舌尖来描绘中国,意在见微而知著。作为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是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并没有拍摄远离百姓生活的高端美食,采用的如酸菜鱼、油焖冬笋、粽子、豆腐脑等食物都是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这对于观众来说便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心。在展现各种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过程中,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通过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这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高度赞扬,也是面对现代文明冲击吟唱出的一曲无奈挽歌。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信奉“食道即天道”的价值观,“从五谷中获得温饱”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基础。对中国人而言,“吃”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幸福,当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分享着美味佳肴的同时,也交流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在围桌而餐的热闹中,找寻到了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对海外华人来说,中餐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食物,更多的则是凝聚着文化认同以及维系着

民族情感的重要媒介。

在内容层面上,这部纪录片展现了两种与观众不同距离的食物:一种是曾经或正在滋养着自己的食物,观众乐于评论片中的叙述是否完备、准确,被搬上荧幕的家乡菜肴勾起了大家的浓浓乡情;另一种则是遥远的食物,它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本质上是对另一种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好奇。

《舌尖上的中国》从每天都会被端上饭桌的普通食物说起,它描绘食物在自然界生长的样子,讲述采集加工食物的过程以及劳动者的真实故事。这部纪录片没有“创造”美食,只是单纯的呈现出千百年来存在且变化着的食物及其背后的人类智慧。片中的人物故事灵动简洁,去掉了不必要的枝叶,人物和故事、故事和美食之间穿插着讲述,与其说是这是一部美食片,不如说是生活片更为恰当。

这种生活片,在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眼中,是不同的。对于青年观众特别是大学生来说,美食内容的影像呈现,不只是跟着片子大快朵颐或画饼充饥,更体现了日常生活的一种回归。正如一位女生这样温情地感慨:“《舌尖上的中国》充满了一股轻柔的力量,它让年轻人愿意走进厨房。我觉得,到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食物,在家里感受着锅里煮出米饭的弹香,切豆腐时脑海里浮现出制作豆腐的过程,想象几百公里外的四川盆地,豆腐是被怎样的煮食。”[1]这种回归是难能可贵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毕竟,我们这一辈的国人会做菜特别是会做一桌好菜的人是少之又少。有位男生说得很直接,“从饮食男女的角度去看,《舌尖上的中国》说不定能让现在的女生觉得做菜是一件美好而又有意思的事情,就像‘大长今’嘛。而我们这些男生呢,在找女朋友的时候,或许除了普遍加入‘外貌协会’之外,说不定也会加入‘美食协会’。”[2]

然而,在内容的呈现上,有时也会让人觉出有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效果。比如,一位比较会做菜的女士挑剔地说道,“这部片子里的食物感觉被拍得太过好看了,这样反而就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好吃了。”[3]当然,也有对社会现象存在极大不满的人们会联想到“舌尖上的另一个中国”,比如地沟油、皮鞋酸奶等,“这个片子似乎很纯洁,它在极力提炼一个和谐美好没有杂质的世界,只追求视觉的享受和诗意的讲述,甚至连腌制、烟熏食物有害健康的那些信息,一点都没有提到。难怪它叫‘舌尖’上的中国,而不是‘胃’里的中国——舌尖只斟酌味道,胃才担负健康和营养。”[4]网上甚至还有这样一些鬼灵精怪的总结:“中国人挖地三尺寻找食物,之后,腌酵熏酿,使它变质。”

[1]采访自贾志杰.安徽理工大学英语系学生,2013-4-20.

[2]采访自陈佳宏.江苏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生,2013-4-20.

[3]采访自朱佳.实验幼儿园教师,2013-4-20.

[4]徐帆,何忠婷,毛璇,辛闻.大学生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方论坛,2012:41-42

确实,想从一个民族的舌尖抵达她的灵魂并不容易,这是一段崎岖且充满挑战的道路。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呈现上,我们可以看出摄制者努力用风、阳光、空气、水等自然意象,彰显“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片中所展示的种种味道也沿袭着中国的传统,“甜是对未来美好的祝愿”,“苦尽甘来是中国人在味觉上对‘苦’的辩证”,“每一种味道都有意义”以及“五味的调和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追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等的解读,或许有些过度拔高,但拍摄者试图通过美食回归传统的尝试,对于崇洋严重的青年国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剂“食补良方”。

(三)节目形式——“西式外袍”下的中国韵味

说起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很少有人会在意它的形式。它之所以火爆,或许更多的是因为这其中与家乡和美食相关的影像内容——对于离家求学、食堂饭菜果腹的大学生来说,这两块内容,恰好击中了他们的心和胃。但是,片子最终呈现出的样子,真的就无足轻重了吗?转念一想,美食类的节目,在中国并不少见,如果《舌尖上的中国》做成《大家学做菜》之类的节目形式,那么,它还能引出老饕们的垂涎、还能勾出异乡人的乡情吗?

没错,《舌尖上的中国》其实也是形式感很强的一部纪录片,只是大家在观看的同时更多的是被画面的美感以及舌尖的味蕾所吸引。从各种细节元素上看:片中的画面精致优雅,解说不蔓不枝。短短的片头,水墨晕染中是中华美食的集锦,配上清新恬淡的民乐,最后定格在筷挟腊肉、舟走河川的优美画面中——每一处都荡漾着中国韵味。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国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第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是摄制组历时一年,转战全国各地,搜索各地美食,以“美味的食物,真实的故事”作为载体,利用碎片似的剪辑将中国不同地域的食物进行有序梳理而最终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该片的构图也是极好的,片中不时营造出中国传统书画的写意美感和情境,比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讲述的在湖北珍湖上撑竿行船的挖藕人,小舟、芦苇、船夫都是最典型的中国式意象;再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马文斌拉面的场景,纯黑底上的白衣、白桌、白面,简洁的画面、飘逸的动作,营造出的是宛如中国功夫一般的潇洒自如。

不过,细节元素中浓郁的“中国韵味”的存在,并没有抹杀掉《舌尖上的中国》的整体特质——披着一件华美的“西式外袍”,它的篇幅结构、叙事模式与BBC的《美丽中国》、Dis-covery的《列国图志》等节目相当接近——如果套用综艺节目生产领域的

模式化观念,这便是在纪录片领域的一种模式引进。就像《中国达人秀》、《年代秀》以及《非诚勿扰》等节目,我们都知道,它们是因为内容上的“中国化”、“接地气”而走红。但在形式层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们是很“西方化”、“世界大同”的(这是指不同国家同一模式的节目,都有统一的节目样态和生产机制)。

一位对古典音乐有着持久热爱的同学谈到《舌尖上的中国》的配乐时感叹道:“这里只有‘中国乐器奏出的西洋调调’。片中的配乐并不出彩,笛子、古筝等民族乐器的登场,却奏出不古典的意味。在整体印象上,《舌尖上的中国》配乐的西方感比曾经的《望长城》、《最后的山神》更为明显。”[1]他的话,点出了“中国式纪录片”的问题:在形式层面,所谓“中国式”决不只是水墨转场、写意构图,更重要的还是整体架构。

除了配乐,《舌尖上的中国》在七集的篇幅中,也没有使用中国传统讲故事的方法:它很少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甚至连贯穿全篇的情节和主人公都少有。全篇的叙事主体是编导,观众要做的,仅仅是在动人舒缓的解说词中,由编导带领着走南闯北、遭遇美食——这是典型的西方商业纪录片的生产思维。东方美学的神秘感和对自然的追求,在这里被人为地肢解,没有寻觅的过程、没有发现的惊喜,“中国式”的形式特质相对比较寡淡。

不过,“西方式的形式”是不会侵染“中国式的内容”的。一位年轻却资深的“吃货”坦率地说:“《舌尖上的中国》看起来与西方纪录片没有什么差别,但中国的韵味却是十足浓厚的。这部片子在讲述美食,但不仅仅是美食。它在美食背后叙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一种美食或与之相关的器物,总是要寻找有关的人物,比如‘老把头’和黑龙江的鱼,扎西之于黑陶,他们密不可分。而传统的除夕团圆、猎杀不绝等话语虽轻描淡写,但厚重的文化观感也在点滴之间扑面而来。”——这句话看似矛盾,但仔细琢磨,也并不难理解:“西方式的形式”的确没有影响“中国式的内容”,反而以一种更为现代、更有效率的方法将中国韵味深植入了纪录片当中。

一位“文艺小清新”这样描述道:“《舌尖上的中国》就像穿着西式华服的中国老妈妈,满脸的皱纹难掩温情的微笑,她在邀请你入席,热腾腾的一桌菜升腾起的是‘中国味道’,是‘家的气息’。”[2]

在形式方面,可以这样归纳:《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整体架构很洋气、细微元素很中国”的纪录片。

[1]徐帆,何忠婷,毛璇,辛闻.大学生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方论坛,2012:41

[2]徐帆,何忠婷,毛璇,辛闻.大学生眼中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方论坛,2012:41

结束语

当今社会,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每一个文化从业者都在接受着创新的挑战、转型的压力。《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商业纪录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让我们知道,即使是“爱国主义”这样宏大的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百态;即使是纯粹的商业类美食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一直是贯穿该片始终的。真诚和真实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J].新闻大学,2001,(2):15-16.

2.范正伟.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N].人民日报,2012-05-21,(15):12.

3.张婉婷.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J].现代视听,2012,(8):64-66.

4.章福敏.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的启示[J].视听纵横,2012,(4):86-87.

5.兰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8):136-137.

6.轩召强,舒晓程.舌尖上的中国让“眼泪与口水齐流”[N] .新闻晚报,2012-05-21(02/03).

7.鸣一凡.舌尖上的中国,既有感动也有启示 [EB/OL].

https://www.sodocs.net/doc/767766798.html,/3.1/1205/27/7131029.html,2012-5-27.

致谢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转眼间,大学生活一晃而过,论文的完成也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此,我首先要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武新宏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指导、审查我的论文。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不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还有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直是我学习、生活中的榜样;你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了我无尽的启迪。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舌尖上的中国媒介营销案例分析

一、《舌尖上的中国》简介: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二季已确定于2014年4月18日播出。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主要媒介营销方式 营销一:微博营销 ?微博的大力风行,在舌尖之处,每开播一集都有一个专题专门为舌尖造势,而在开播中,更加有几十万粉丝的微博账户为其大力宣传,而在一传十,十传百的精彩传播之下,无处不在吃,无处不在谈,微博的魅力,让舌尖的造势突围成功,而关于各种精彩的回访,以及内容的直接宣传,造就们现在这种效应,各种舌尖,都出现了,在节目的播出期间,网友们吃的豆腐,叫做舌尖上的豆腐,竹笋叫做舌尖上的竹笋,苹果叫做舌尖上的苹果,而且发布在各自的微博中也在为舌尖营造宣传的氛围。 营销二、淘宝营销 ?淘宝的接力促销,各种舌尖上的美食在淘宝上热力大卖,舌尖上的鸭脖,舌尖上的奶茶在淘宝上誉名不断,而在淘宝中也为舌尖上营造了一部专题,名为舌尖上的淘宝,从而用淘宝上的庞大流量为舌尖这个词营造了最美好的影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舌尖,从而带来庞大的销售数据。 ?“为了满足各地的“吃货”,淘宝网于5月24日零点顺势推出美食专辑“舌尖上的淘宝”,将纪录片中出现的几十种美食特产“一网打尽”。该专辑一上线就成为全国各地“吃货”们的大本营,短短24小时内超过31万人关注,浏览量高达1千万次,成交7万多件。在此活动的带动下,食品相关类目支付宝成交额环比增长了%,直接成交额达到了2195万元,购买人数增加了%。 营销三、央视宣传 该片在央视一套开播,央视一套足够的媒介影响力促进了其传播力度。 ?每一个看电视的人都知道,这部片子在哪里播出的,那就是“央视一套”,央视一套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就把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档撤掉,而是转向播放记录片,这也就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一种最能体现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可复制的“程序软件或设计模版”,进而把某些电视新闻节目元素固化到某种结构之中,使之任何其他电视传媒都可以据此复制出相同品质的电视新闻节目 扫描当今国内和国际电视屏幕,所有的划分方法都显得捉襟见肘,各种元素在不同形态中互相渗透,元素嫁接和融合成为形态创新的本体策略。 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 题材、叙事、新闻、视听 题材元素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具体的题目范围,政治,经济、文化等。题材选择的三个范围: 迅速的事实信息、丰富的情感信息、鲜明的个性信息 叙事元素是电视新闻见证人的叙事,通过新闻播报和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觉。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属于基本叙事元素,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属于拓展叙事元素。 在以观众为核心的现代传播理念指导下,叙事元素的组合特点: 1、主题事件化: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报 道主题的载体。勾勒、突出、深化报道主题。

2、事件故事化:用故事来结构新闻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事件,解释事件,以此来构造起伏和悬念,吸引观众。《60分钟》 3、故事人物化:用人物命运变迁和具体感来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以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切入来反映大主题。 4、人物个性化:对人物的刻画和描述中,注意细节的描述和拍摄,用细节突出人物个性,神态、表情、动作,加深观众印象。 新闻要素包括时效、真实、新鲜、形象四个基本元素和重要、接近、互动三个拓展。 视听元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元素。 视觉元素有1、画面(再现、实证、表意)、 2、字幕(功能:说明字幕、复述字幕、信息字幕)(形式:整屏字幕、滚动字幕、插入字幕、特效字幕) 3、动画:通过动画语言报道和评论事实。 听觉元素有1、音响(实况、背景、环境) 2、同期声 3、解说 4、音乐 二、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

电视节目分析报告范文

《变形记》分析 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湖南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内容多样化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内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内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 《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

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变形记》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限娱令”的大的背景下,节目形式要继续追求新颖、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在强调“真”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秀”的成分。兼顾整档节目的社会性和娱乐性。 三、受众的积极参与 《变形记》当年在卫视开播后,就疯狂受到电视观众的追捧。其很大的功劳在于节目给足了观众的参与自由。如今受众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媒介的中心地位,他们希望看到的节目内容形式是大众化的而不是专为精英阶层所制作的,是真实的而不是可以做作的,并且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希望可以更多地参与节目活动。这些因素使“人”在此类节目中成为核心——节目参与者来自广大平民百姓,成为节目的主角,推动节目在相应规则下向前发展;而广大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短信、weibo、《变形记》节目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参与节目互动预知更多节目进展,而节目编导也可根据观众的这些反馈,适当控制节目并适当奖励受众参与者以提高收视率。 四、参与者最大限度地展现个性 在以往电视节目中,节目内容、进程以及参与者的一举一动通常都会受到导演的严格控制,《变形记》则是将权力最大限度地交给了参与互换角色的选手,因此他们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和发挥空间。这一自主权的回归,尊重了选手的自我发挥空间,使其在参与节目时可

电视节目内容评价体系

电视节目内容评价体系 电视节目内容评价体系由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和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两大系统构成。主观评价指标系统由专家评价、受众评价两方面的指标构成。客观评价系统由收视率评价、投入产出比两方面的构成。 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它给受众提供的是信息和娱乐服务,因此电视节目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复杂的。电视节目具有公益属性和商品属性,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具体到《秀一天》栏目的节目内容质量评价,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建立起科学的电视节目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在网络上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受众收视前对电视节目的预期将很大程度决定观众对节目的收视程度。如果节目的质量达到或超出目标受众的预期,节目的质量调查结果会很好,反之,节目的质量调查结果很差。受众的节目预期通常和电视台综合实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调查的质量数据应该是电视节目的质量指数,反映的是节目质量的综合状态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 电视节目的高质量意味着高效益、高价值、高附加值,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有效收视观众人数反映了节目对观众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决定了节目播出的价值。但是,电视节目质量仅仅靠收视率来衡量是不够的。这是因为电视节目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具有引导舆论、倡导主流文化的特殊作用,只靠收视率评价可能会导致节目广告化、媚俗化。而且我国观众的收视习惯地区差异较大,收视率的调查结果还难以全面反映真实的收视情况。我们应该根据电视台已有的

实际经验,利用社会调查统计的技术,建立一套科学的电视节目质量评价体系。 1. 专家评价 电视台可以邀请相关的学者专家做电视节目的质量顾问,请他们给电视节目打分。专家学者往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对电视节目相对来讲比较关注,他们对节目内容的评价数据是有专业代表性的,对指导节目创新是很有帮助的。被邀请的学者应该有合理的组成结构,应该包括新闻、传播、电视、文化、社会、心理、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还可以包括与具体节目内容相关的学者专家。专家名单应该灵活调整。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学者专家往往工作忙,需要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在电视台网站建立节目质量评价系统平台,使特约专家学者在家里通过电话连入网站,及时进行网上节目打分。电视台可以降低费用,通过网络及时通知专家学者关于节目质量评价的相关信息。对专家学者来说,这样也可以减少在住处和电视台之间的往返次数。电视台能够及时得到专家学者的节目质量信息,而且数据可以直接进行计算机处理,减少了录入工作,提高了节目质量评价系统的效率。 2. 观众评价 随着电视节目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电视节目不再一味追求绝对收视率,而是追求对于目标观众的到达率和收视率,所以就会出现一

《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语言分析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镜头语言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是2012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美食类纪录片,分为7集,分别从食物的来源,食物的选材、食物的转换、食物的制作等几个方面,来展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与传统,人与食物之间的深厚的情感。该记录片一经播出便广受关注,备受好评,它的成功不仅有益于首次使用的高清的摄录设备,精良的制作团队,优美如画的风景,垂涎欲滴的诱人食物,更是离不开后期剪辑中严谨的叙事结构,精致的画面编辑辑。 《自然的馈赠》,是该系列纪录片的第一集,本集叙述了香格里拉采松茸的单珍卓玛与母亲,浙江的挖笋的老包与福建制作酸笋的阿亮夫妻,制作诺邓火腿的老黄父子,湖北嘉鱼县湖面上挖藕的圣武兄弟俩,查干湖捕鱼的石把头,海南远洋捕捞队的林红旗,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将人与自然、人与食物巧妙的结合起来,体现出本集的主题“自然的馈赠”。通过对本集《自然的馈赠》中镜头语言的分析,让我们进一步赏析这部优秀的纪录片。 一、丰富的镜头语言 本片借助航拍、水下摄影、高速摄影、延时摄影等手段,呈现出一部用光讲究、机位多变、录音到位的美食纪录片。本片中大量的延时摄影、空镜头与特写镜头的运用,成为本片的艺术特色之一,体现了美食类纪录片的特性。 1、全景延时摄影镜头大量运用 在以往的纪录片中,常用全景用以交代环境,但长时间的固定全景镜头略显枯燥,在本片中全景与延时镜头的结合运用是一大亮点,不仅能够交代环境,同时,将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能够将时间的飞速流逝,万物的悄然变幻灵动的表现出来,画面看起来也更具观赏性。 从本片的开场,用全景延时摄影镜头,白云飘过的高原、光影变幻的山林、平静如水的湖泊、和浪花拍打的海岸线,这一组全景镜头,对应了解说词中的中国的地貌特点丰富多样,明确了本集中自然的馈赠地理背景,时间的变幻也都尽在其中。 在单珍卓玛采集松茸的段落,第一个镜头是固定的全景,巍峨的山上白云流

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

电视节目形态的发展与创新 陈思如 引言:电视节目研发创新是电视市场主体进行原创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主要体现在资金、人力资本投入和消化吸收应用等方面。但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电视节目的研发很不理想,整个电视行业的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中国电视节目的研发比较零散,一般是停留在举行专家座谈会、论证会或创意策划的层面,而真正投入一大笔资金、建立创新机制用于内容研发的情况不很普遍。近几年来,不少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成立了名目不一的研发部门,但大多数还停留在简单搜集汇总国外最新节目的层次上,实质性的创新开发工作远没有展开。激烈的收视率竞争和盲目的节目改版跟风导致不少电视机构存在着短视的倾向和态度,无心考虑建立长远持续的创新体系,电视台内部又大都不具备创新激励机制,造成原创动力缺乏。国内电视媒体的节目创新能力呈现出整体贫弱的“亚健康”状态,节目生产克隆成风、简单复制、拙劣模仿,已然成为恶性循环。 一、国内电视节目创新力现状 1. 电视节目创新的“亚健康”状态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80%的省(市)级电视台成立了研发部门,其中75%的研发部门直属台领导管理。这似乎给我们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但不可否认,当前国内电视媒体的创新能力仍然整体上呈现出“亚健康”状态,克隆成风、简单复制、拙劣模仿似已成业界的惯性反应,许多电视台的研发部门没有固定或比例合理的研发投入,甚至没有应有的编制,有被边缘化、虚置化之虞。绝大多数电视台在走投入低、产出高、见效快、风险小的“模仿创新”之路,而纯粹的自主创新实属凤毛麟角。模仿创新固然可以大大减少研发成本,不必或者最少地承担新产品的试错与新市场培育的风险,在中国电视市场化尚不完善的实际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过渡意义和可操作性。但长此以往,不利于电视媒体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进而导致市场对创新者的激励机制失效,以致电视节目创新能力的贫弱乃至衰竭。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被誉为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的中国传媒市场,已有国际传媒巨头不断尝试曲线型的实际进入,要应对狼来了的巨大挑战,必须苦练内功,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电视媒体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创新精神的缺乏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是我们对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当代社会现实生活律动的敏锐反映和挖掘不够。在电视节目创新的过程中,双眼紧盯欧美,一心只想往外求得真经的做法,未免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2. 创新文化氛围的缺失 根据一份传媒创新能力调查报告显示,创新系统的建设没有引起各方足够的重视,在相当多的领导干部中也未形成共识。“容忍失败”这一环节的缺失,成为阻挡有效创新、持续创新的思想障碍。蒂姆·安姆勒认为:“尽管适当的文化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创新,但是没有适当的文化,创新就必然会受到阻碍。”良好的媒体创新文化可以激励、保护、支持电视节目创新者的活动。允许挫折、宽容失败应当成为鼓励创新的同义词。只有培植一个适合于创新的土壤,创意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不可否认,业界管理者在鼓励创新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各种高级别的培训、观摩、交流,高额的创新奖励,先进的创新机制,但收效甚微。原因何在?在我们看来,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电视媒体,做好了大刀阔斧创新应变抢夺空中阵地的准备,却没有接受失败、容忍失败的心理准备。而容忍失败与创新奖励均是保证有效创新、持续创新的前提,缺一不可。因为不能容忍失败,无形中给人们戴上了“紧箍咒”,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解析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解析——模式、动向与思考 [摘要]:电视节目评估作为一种效果评估机制,更作为一种激励和导向机制,一直为广电管理高层、电视业界学界和社会舆论所广泛关注。本文对我国电视节目评估的概念和评估模式进行界定和归纳,比较各电视台的评估体系异同,分析央视改进其综合评估体系的新动向,并就如何强化社会效益因素在评估体系中的作用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世纪伊始,为适应我国电视业市场转型持续深入的要求,各级电视台陆续推出一系列新的管理机制,试图与纳入了收视率因素的新的市场游戏规则相适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确切地说,是多指标、综合性的节目效果评估体系。 建构这种综合性评估体系背后的逻辑是,作为社会主义体制而非商业体制下的电视台,我们要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评估体系中,除了要有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收视率指标外,还要有若干能够反映社会效益的指标参与其中。就此而言,节目综合评估体系既是一种效果评估机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更是一种导向机制。 如今,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传统电视不断遭遇新媒体的冲击,电子荧屏传播开始向数字视频领域延伸;另一方面,传统电视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压力下各种盲目追求收视率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频频出现,甚至发生样本户被污染事件。新媒介时代,如何在坚持“两个效益”并重的前提下,强调社会效益因素在节目评估中的作用,进行评估体系的调整和改进,适应观众需求,实现电视传播在传播方式、价值导向、经营意识、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成为摆在电视人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以下本文对我国电视界目前电视评估的概念和模式进行界定和概括,分析发展动向,并就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一、电视节目评估:概念与模式 我国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相对成熟的模式,并真正应用于节目评估实践。 1、节目评估与评估体系 节目评估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节目质量进行评估,另一种是对节目传播效果进行评估。通常,节目效果评估又分为播前评估和播后评估。播前评估属于预馈性的,并非是对已然态的传播效果的评估,只是一种预估;播后评估则属于反馈性的,主要针对实然态的传播效果而言。播前评估和播后评估,都有可能涉及对节目质量(或价值)因素的评估,这可以视为是对节目效果中致效因素的评估,而非是对实际效果的直接评估。目前各电视台所努力建构的评估体系,基本属于播后效果评估这一类。 就此而言,所谓节目效果评估,主要是指电视台为提高节目质量、传播效果和经管效率,按照一定的原

电视节目分析完整版

电视节目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变形记》分析 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湖南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内容多样化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内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内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 《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变形记》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

舌尖上的中国的民俗元素分析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民俗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各类民俗文化并传承下来。《舌尖上的中国》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中华美食群像式的介绍,将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美食之间微妙的联系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承担了重要的文化功能与教育责任,也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人们的生活中激起了千层浪,这部红透大江南北的美食类纪录片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不仅关注食物本身,更发掘出了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使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多重展现。它唤起了人们对美食的记忆,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简练、通俗、温和的手法进行阐释。 在我们对《舌尖上的中国》中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对民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1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前的小年,家家户户祭灶爷、吃灶糖,保佑全家来年幸福平安。腊月三十,人

们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延续着老一辈传下来的喜庆气氛。除夕夜一家团聚,吃饺子,有“更岁交子”之意。而守岁的习俗,既饱含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正月初一,开门大吉,先放鞭炮,碎红满地,可谓“满堂红”的好寓意。以上种种,都是民间风俗最直观的体现。 二、民俗的特征 民俗特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国家都有其各自的民俗特征。同时,民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具有全人类、全世界共通的法则,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便是指各类民俗共有的特征。 (一)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和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1]11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每一个个体都不能脱离其所属的群体单独生存,在人类的各种群体活动中,民俗文化应运而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就已经盛行,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白波一家人在北京过年的故事,使无数中国人产生了心灵共鸣。贵州省的下尧村,每年十月都会迎接一个专为稻谷丰收而设置的节日——新米节。而村民享受盛宴的方式也很特别,十里长街,百十张桌子排在一起,所有的村民沿街而坐,这就是能够体现出群体协作和分享的“长街宴”。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智慧的结晶。人类社会中绚丽多彩的人

影视项目策划及评估体系研究

影视项目策划及评估体系研究 ●项目策划与项目评估 影视项目,包括栏目,活动,电视剧,电影等 项目策划,主体是创作者。、 项目评估:其主体包括创作者,专家,经营者,投资者 项目策划与评估都是以项目的价值为基准进行判断的,包括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所追寻的目标和判断的主要标准。 本课主要以电视剧和栏目为主要对象。 ●项目策划和评估都是以对项目价值的分析和判断作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无 论对策划者和评估者来说,都是要寻找有价值的项目 然而什么才是有价值的项目?怎样才能策划出有价值的项目? 影视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评估和判断很困难,它是一种智慧产品,它的价值需要我们去发掘,作为经营者和管理者,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同时,好的产品都是策划出来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案例一:《超女》与《梦想中国》的对比分析 案例二:《士兵突击》 案例三:《暗算》 ●怎么样策划和评估影视项目,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 案例四:大连台曾经想做的一个栏目《星光大道》 案例五:中央七频道关于农民工真人秀节目的策划 ●影视项目的策划目标和评估标准

作为产品,项目的目标及评估的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即生产出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所以市场需求永远是项目策划和评估的共同标准。 ●影视项目市场的两种涵义 一为观众的需求市场,二为营销市场,二者有关系,又有区别。前者要把握住观众审美需求,后者则取决于项目的赢利模式,但无论如何,生产出观众喜欢的有收视率的产品,总是影视项目运作所追求的目标。 以电视剧为例。 ●怎样把握观众的审美需求? 有人认为,观众的需求是不可捉摸,市场就是人心,人心是没有办法把握的,因而项目的好坏很难判断,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把握,没有规律可循。 ●要把握观众的审美需求,应该先了解影视本身的价值,也就是观众为什么要 看电视?它有什么功能?它从哪些方面或从哪个层次上满足观众的需求? 所有影视项目的策划和评估其实都是从这样简单的一个问题开始的,即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有什么价值?就电视剧而言,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拍这个戏?观众为什么会看这个戏?这是所有策划和评估的核心,从这个问题开始,解答了这些问题,就意味着策划的完成。 ●要解答这个问题,还是从根本的问题谈起,即影视对人类而言有什么功能及 价值?观众对它有哪些诉求?影视又是怎样满足了观众的哪些诉求?这也涉及到我们工作意义和价值 影视剧的功能:造梦,满足观众的寻梦功能,艺术为什么高于生活? 纪实,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同步记录生活或复制生活 教化,受教育,挖掘生活的意义

电视节目形态分析

《焦点访谈》节目形态分析及创意建议一、新闻类电视节目形态概述 电视节目形态指的就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在各种电视节目充斥着观众眼球的今天,无论面对何种收视需求,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收视的竞争,都必须转化成相应的电视节目形态才能为观众所接受。就目前国际电视市场节目形态而言,大致可分为,新闻信息形态、访谈对话形态、评论类节目形态、综艺娱乐节目形态、记录片节目形态、电视剧等不同的节目形态。 新闻是对正在发生的,或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变化,但在电视时代,新闻传播的载体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使得新闻传播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电视新闻节目以鲜活的现场、及时的报道与现实世界、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电视新闻的主要形态分为消息类新闻,包裹式新闻、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访谈、新闻直播。 二、《焦点访谈》节目的形态分析 《焦点访谈》于1994年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节目定位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 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栏目平均每天收到数千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电子邮件、QQ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其结构模式: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演播室主持人引入(1分钟左右)+ 新闻事实及陈述(10分钟左右)+ 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 我们小组分析: 1.在新闻事实陈述部分,它往往通过主持人的同期声,采用设问的方式引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围绕着这个主题,从多个侧面展开。但是这些问题的局限性比较明显,都不够深入。 比如在12月23日的“快递为何夺人命”一期中,主持人的同期声配的问题是“何为氟乙酸甲酯”;“那么,既然国家有相关法律规定,氟乙酸甲酯这种剧毒液体又是如何得以流入快递路线呢?”“那么为什么化工公司明知违规,还要借用普通快递公司渠道呢?”“事实上,若是

广电总局推出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广电总局推出2009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态 2010-03-08 11:53:42来源: 广电总局网站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电总局近期推出2009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态。这12个典型节目形态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致富经》,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天津电视台《中国人》,上海广播电视台《欢乐蹦蹦跳》,重庆广电总台《追寻中国红--感受信仰的力量》,山西电视台《影像世界》,河南电视台《武林风》,广东电视台《珠江纪事》,云南电视台《经典人文地理》,辽宁广播电视台《王刚讲故事》,新疆电视台《农牧新天地》。 这些精品栏目导向正确、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发挥了优秀节目的引导作用。总局特予以通报表扬。 朱虹指出,这次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是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两届创新创优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甄选出来的。这批优秀的电视栏目、节目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如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以医药为载体弘扬中华文明,坚持十几年不改初衷,难能可贵。《致富经》传递致富信息,更新致富观念,不靠猎奇、追星,而是沉下心来,一心一意为农民办节目,提供致富榜样,努力帮助农民学习致富技术和方式。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既不故作高深,又不媚俗跟风,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寻找到新载体。天津电视台《中国人》记录凡人、名人、好人,弘扬人性的光辉和民族精神,坚持以以人为本作为节目的立足点和归宿。上海广播电视台《欢乐蹦蹦跳》努力把儿童节目做精、做专,打造少儿节目品牌。重庆广电总台《追寻中国红--感受信仰的力量》以艺术的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山西电视台《影像世界》以图片影像为载体,挖掘、图解其中的丰富内涵。河南电视台《武林风》弘扬武学文化,展示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与大众参与是“武林风”得以成功的重要元素。广东电视台《珠江纪事》强化特色、关注民生、贴近百姓,探索出做好纪录片的新路子。云南电视台《经典人文地理》彰显人文理念,担当社会责任。为高端文化走出象牙之塔,提供了借鉴。辽宁广播电视台《王刚讲故事》初步形成中国故事类栏目的原创特色。在讲故事成风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故事讲得健康、好听、耐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疆电视台《农牧新天地》心贴农牧民,服务老百姓,调动多种手段满足农牧民信息、致富需求。 这些栏目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坚持正确导向、昂扬格调和健康品位,自觉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服务功能和引导能力。这些栏目坚持在服务大众的基础上引领大众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热情颂扬真善美、不断揭露假恶丑,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努力。二是聚精会神抓创新,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突破固有模式。这些栏目积极探索提高策划立意、优化节目制作和增强品牌特色的方式方法,努力开掘优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合理吸纳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形态、先进制作理念及其制作技术,在吸引观众、好看有趣与传达主流价值观方面找准结合点,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提升节目内在品质。三是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切实抵制低俗之风。这些栏目脱离了虚假“纪实”、情感“卖点”、边缘“丑闻”等低级趣味,坚持不跟风、不媚俗,不搞唯收视率论,做出去低俗化的有益探索,提高了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舌尖上的中国图片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节选图片分析 图片一、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图中人物的动作和情绪交流非常深刻。利用中景中的人物更好的突出了主题。 图片二、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特写(人体肩部以上),看着鼻子上的光线,明显是顶着烈日的,没有拍摄到图中女人的肩膀,正是拍摄者对于女

人脸部特写的表达,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及光线的方向。图片三、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交代了画面中劳动妇女们和在田野中的关系,相对于远景来说,全景更能展示出人物的行为动作。 图片四、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山背中景,拍摄者以对角线构图来重点表示,

相互连接,可以贯穿画面的对角,更具稳定性。 图片五、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特写,拍摄者于重点突出表现面碗中被老爷爷吃面的中的样子。自然光线从头顶上打下来。把面和老爷爷的脸部坐成特写,重点突出主题,主题明确构图清晰。 图片六、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环境),拍摄者在墙

面中由下至上的进行拍摄,光线温和,自然光有上打下来,墙壁中的小草奋力生长,翠绿的颜色,镜头的方向,表现了小草的生命力。图片七、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全景(人体全部及周围环境),拍摄者的构图合理,给人一种极好的延伸感,这种拍摄手法有种独特的作用。 图片八、

拍,更能清楚地交代了猫咪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猫咪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 图片九、 ◎在图片中,此景属于远景(被摄物体说出在的环境),在远景的画面中,不注重表现细节,也不用刻画人物,拍摄者表现了是梯田的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表现了一定的意境。 图片十、

[中国,舌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 1《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背景:中国纪录片的历史转型 无疑,《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范围内着实火了一把,或者可以说从来没有一部中国自主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能够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因此《舌尖上的中国》开拓性的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要考察《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不能够就事论事,而是应该充分考虑新世纪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对纪录片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记录片发展的现状和当代特征,这种特征集中体现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时代转型上,我们将从社会场域、文化语境、大众审美机制三个方面的转型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进行背景分析。 社会场域转型纪录片是一个民族的珍贵记忆,回望历史,中国纪录片用颇具特色的表达和创作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许多片段。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纪录片更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宝藏,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形式下的纪录片都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节奏与步伐。纪录片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转型的时期,更应当时刻把握历史和时代的脉搏,及时调整并适应新的社会和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既真实反映社会历史的面貌,又对其未来发展起到警示或导向的作用。纪录片作为一种表现现实社会事物的文艺形式是不能够靠一些获奖作品的口碑和影响力和纪录片工作者的辛勤劳作而取得发展空间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纪录片自身是无法在一个信息空前多元、资讯空前丰富的新媒体时代与娱乐化、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展开竞争的。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纪录片不得不顺应时代和社会历史要求,走上转型重构之路。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媒体、主流媒体,在中国电视行业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觉,在社会历史转型的社会场域内,自觉将如何让中国纪录片保持其主流文化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作为一个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应当看到,央视纪录片率先告别倚重作品传播的时代,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而使中国的纪录片在新世纪开启了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场域的全新发展阶段。 2《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 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自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热播的影视剧,成为中外业界和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完成自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首秀,该片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 5%,第4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 55%,这个成绩己经和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差不多,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虽然没有超过《故宫》播出时的0. 6%,考虑到国内电视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收视群体的不断分流,由舌尖引起的市场连锁效应己足以令人侧目。在2012年第49届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期间,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表示: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她有意购买。该片有望实现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海外单集销价也很可能打破《故宫》保持的单集5到6万美元中国纪录片交易纪录。有网友在一篇博客中这样讲到自己的观后感受: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解析第七章

第七章真人秀节目形态解析 重难点:主题竞技秀基本形态解析;现实生活秀基本形态解析 第一节真人秀节目概述 一、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999年,在《楚门的世界》上映一年后,电视真人秀浪潮开始在全球范围兴起,真人秀不断地将真人推上荧幕,让观众去观看,窥视,消费和娱乐。时至今日,真人秀已演绎为不容忽视的世界性电视奇观。 从20世纪50年代到当下,真人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雏形时期、两档标杆节目、转型与成熟。作为一种节目生产理念,强调原生态记录与游戏规则下的竞争相结合的真人秀,也越来越为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所借鉴。“类真人秀”、“泛真人秀”的出现,使真人秀原本就不清晰的外延边界更趋模糊。但正是这种“嫁接”与融合的态势昭示着电视真人秀不断创新的未来。 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概观 总的看来,其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到挫折,再到兴起的过程,先后出现两次热潮。节目形态也从最初的不自觉到后来的自觉,从单纯模仿、引进到与国情相结合的创新设计而不断发展。 三、电视真人秀的特点及分类 (一)真人秀的形态特点 真人秀是一种综合性的电视节目,既有纪录片的纪实性特征,也有影视剧的戏剧化特征,还有主题竞技节目的娱乐性和互动性特征。但是,分析真人秀历史上的经典节目,就会发现有两个特征是其共有的。那就是真实感和可控的虚拟环境。 (二)真人秀的常见类型 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文化产品的范畴、种类或形式。

从世界范围电视节目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看,最常见的真人秀类型是主题竞技秀和纪录片式真人秀。 第二节主题竞技秀 主题竞技秀以参赛者的竞技比拼为核心内容,因竞技主题的差异可分为不同子类,如人际关系类、体育类、恋爱约会类、生存体验类、自我完善类等。 一、主题竞技秀基本形态解析 节目元素是构成节目版式和形态的基础。有国内学者将真人秀分解为七个基本元素:①作为故事主体和观众观看客体的人物元素—--参与者;.②推动节目、观众和故事发展的动力元素----悬念;③.形成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的结构元素----竞争;④.标志人物命运戏剧性转折的环节元素----淘汰与选拔规则;⑤.形成故事假定性的情景元素----时空规则;⑥.形成节目基本过程的细节元素----现场记录;⑦.强化故事的感染元素----艺术加工。 1.悬念——大奖属谁? 无论是真人秀节目的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需要一种动力性目标,驱使节目的参与者主动行动,而且这种行动的主动性越强,对目标的渴望越强,故事的吸引力也就越强,观众的观看欲望也会越强。因此,故事的目标就作为一种悬念,推动参与者和观众与节目的进程捆绑在一起。 2.竞争——谁与谁的PK? 目标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达到,胜利者是唯一的,而失败者却是大多数,因此,竞争是否激烈,竞争是否具有强度,竞争的结果是否难以预料,都决定了真人秀节目的情节是否足够“魅力”。 一般来说,竞争环节设计得越新奇,竞争的场面就越有趣;竞争的规则越简单,观众的参与度就越高;达到目标的人越难以预测,竞争的悬念就越强;最后达到目标的人就越少,竞争的结果就越有吸引力;达到的目标越艰难,竞争的过程就越有观赏性。 3.淘汰与选拔规则——为何出局?

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舌尖上的中国”素材解析

2021新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舌尖上的中国”素材解析 素材分析 1.台词: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适用主题:适用主题:关于家的味道、记忆中的故乡、老家、传统文化、对逃离北上广的看法、简单生活、爱国精神等作文立意,如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008年浙江卷《感受乡村》。示例: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家是摇篮、是温床,血肉相连、情深悠长。若说挫折是为了成长,离家便是为了思乡。思念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更是思念那家乡的味儿…… 2.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适用主题:适用主题:任何关于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习俗、弘扬社会正能量等作文立意,如2014年北京卷《老规矩》,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示例:老规矩其实是人对文化的坚持,老规矩虽老,可那是家族的修养之道。正如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所说,“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也许某一个被你忽略的细节,正是经过数代祖辈的经验积累才得出来的结论。 3.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却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适用主题:来自粉丝「亭有枇杷树.」的应用内投稿。适用于勿忘国耻,灾难对人的心理影响等主题。示例: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亲历者却是切身的感伤。比如,在纪录片《二十二》中,观众看的是故事,亲历者忆的是血泪史。该片导演郭柯用镜头记录了抗日战争中中国幸存的“慰安妇”的现状,片中展现“慰安妇”的故事是悲惨的,但对亲历者而言,虽然时间让苦难结了疤,但旧患总会时常侵蚀她们的快乐。时间带走了仇恨,但历史却应被铭记。

英国电视节目评估的借鉴意义

英国电视节目评估的借鉴意义 摘要:英国BBC在电视节目评估中是以公共价值为导向的,其公共价值只要包含个人价值、公民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整个评估体系分为公共价值测试、服务执照、公共价值调查和节目的绩效评估架构,绩效评估架构值主要是针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四个指标:到达率,品质、影响力、投资价值。通过对BBC整个价值评估分析,了解其特点,并从中借鉴经验。 英国的电视体制分别是以BBC为代表的公共电视服务体系和以ITV为代表的商业电视体系。公共电视BBC自1927年成立,成为世界上目前历史最悠久的公共广播电台。但是,尽管从诞生开始就享有得天独厚的权利,当面临商业电视的挑战时,BBC所出现的问题接连不断。随着有线电视以及卫星电视的发展,BBC在执照经营费用的专权遭受质疑不断。1986年,皮科克报告从思想观念和制度规范这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个有力的议案,对BBC的自身和服务进行缩减,来对抗来自商业电视的冲击,因而BBC优先采用了这一提议。为了自我保护和未来的安全,BBC采用并融合了“公共价值”这一理念并确立了其合法地位来指导BBC将来的实践。由此而产生了“公共价值测试”“(public value test)简称PVT。 “公共价值测试”来自于2002年内阁办公室战略文件中所提出的公共部门改革框架提案,2004年英国广播公司将这一术语以标题形式运用于数字媒介时代的战略文件中(buliding public value:renewing the BBC for digital world)清晰的定义了BBC的目的、角色、愿景、特别探讨了其治理制度,宣布将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在此份宣言中,“公共价值”包含个人价值,公民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评估控管制度。此后,公共机制服务逐渐渗透到2006年的英国广播公司的最新章程。 “公共价值测试”过程是基于“公共价值评估”(public value assessment)简称PVA,来衡量新服务的公共价值。PVA这一评估包含了BBC公共广电的使命: 1、民主价值:通过公正的新闻与资讯,巩固成熟的公民社会 2、教育价值:鼓励体制内外的学习,拓展人们视野 3、文化创意价值:丰富英国文化与生活创意 4、社会价值:联系不同群体,促成多元包容的社会 5、全球价值:让英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英国 6、构建数字化英国 此外,PVT还包含“市场影响评估”(Market impact assessment)简称MIA,主要是由通信监管机构Ofcom负责,这其中还包括了公众资讯意见。 整个BBC的公共价值衡量实施架构图如下: 公共价值测试PVT 用于衡量新服务所具有的公共价值,测试主要 包MIA(包含受众调查)以及PV A公共价值 评估。 服务执照Service licences 公共价值调查Public value survey 每隔五年,董事会将会对10000个付费使用者 进行独立的公共价值调查,报告对BBC的服务 的影响、价值、效度进行一个基于受众的详细 评估。结果由BBC对外公布。 绩效评估架构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framework 绩效评估架构是一个基于调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为向董事会,付费消费着等确保BBC所体现的公共价值的理念。这一架构这要包含到达率、品质、影响力和投资价值四个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