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必修一

1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大的反作用

生产出来的东西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积极意义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异同点

【1】区别

<1.>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不同

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处于主导地位。

非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内容不同

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3>态度不同

公有制: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联系

<1>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法律地位平等,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

4如何让企业发展壮大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要运用好破产,兼并等手段

【5】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6】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7】要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8】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为什么要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3】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国家

<1>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需要大力发展经济

<2>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3】企业

要自觉的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个人

<1>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技能素质和道德素质}

6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7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国家

党和政府在实现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还应对劳动者加强

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企业

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个人

<1>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基础}

<2>遵循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依据]

<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

法院起诉等途径来加以保护[手段,途径]

8居民的储蓄存款迅速增长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

【2】重要原因: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预期收入的不乐观

【3】直接原因:金融市场的不健全,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9储蓄存款是不是越多越好?

储蓄存款并不是越多越好,要适度。

【1】从国家方面讲:大量的储蓄存款可以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但不利于扩大内需【2】从个人方面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但不利于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

10为什么要实现按劳分配{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1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地位

【1】作用,意义

<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2】地位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12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一个制度,保证两个比例合理,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1>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2>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3>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4>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1>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12国家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侧重回答民生问题【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基础设施行业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13影响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2】<1>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如果国家财政集中地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

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14税收的作用

【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生产与消费关系专项练习题

生产与消费关系专项练习题 1.据中国宇航学会《太空探索》杂志主编周武介绍,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的步伐加快,太空旅游业的时代已经到来。截至目前,世界上已有7位富翁体验到遨游太空的非凡旅程。这表明 A.消费的方式决定于生产 B.消费能够反作用于生产 C.太空旅游属于最基本的消费需要 D.旅游按消费对象划分属享受资料消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的步伐加快,太空旅游业的时代已经到来”可以判断题目说明的是生产决定消费,因此A说法正确。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知识。 2.20XX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900万辆, 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中国从昔日的“自行车王国”一夜之间变身为“汽车产销王国”。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业必将迎来更新换代的消费高峰。这表明 A.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最终目的B.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C.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D.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业的发展让中国由“自行车王国”转变为“汽车产销王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使汽车行业迎来更新换代的消费高峰,这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B正确。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A错误,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C不符题意,不选;D错误,不选,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XX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20XX年要把着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主要是因为 A.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生产发展 B.扩大消费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C.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 D.社会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消费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所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A正确;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B错误;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C错误;D强调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与题意不符。 考点:生产与消费 4.没有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轿车的强烈需求。这主要说明: A.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C. 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质量 D.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2017年高考政治-高考热点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专题练习-答案

高考热点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答案 【典例1】【答案】A 【典例2】【答案】A 【典例3】【答案】 (1)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提高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效率,提高个人的消费水平和质量,改变消费方式。科技进步使个人能够更有效地配置和分享其服务和技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科技进步给很多行业的劳动者带来挑战,改变就业结构,导致失业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影响个人生活水平。科技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要求,影响个人职业选择。劳动者需要提高素质,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 【触类旁通】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 (1)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目盲从、理性消费。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4.【答案】 (1)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2008~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总体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能拉动经济增长。2008~2012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高考热点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解析 【典例1】 【解题方法】 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题目小型发电厂的建立,互联网和电网的世界连接,使得每个人既能生产电力,又能消费电力,由于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极大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选择题的排除法,基本的包括排误法和排异法,就本题而言,题目选项中“全面……各传统产业”的措辞明显错误,题目选项中“价格十分低廉”,显然题干中没有相关信息,是主观臆造的说明,可以加以排除。 【典例2】【解析】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意思说因为有了买卖才有了杀害,强调的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减少象牙消费将减少猎杀行为符合题意;③公开销毁象牙及其制品,强调的是减少象牙的消费,符合题意;②非法猎杀强调的生产行为与题意无关;④强调的是收入对消费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A. 【名师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题意的关键信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说明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如果减少消费,就会减少猎杀行为。强调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就可以据此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 【典例3】 【解题思路】

生产与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生产与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分别是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一、生产与交换: (1)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若生产的是商品,则交换为商品交换,若生产的是非商品,则交换为非商品交换。 (2)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而交换越发展,市场越扩大,生产也会随之发展。 2.生产与分配: (1)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生产的产品,即为分配的对象,有了生产才可能有分配。就分配的方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中的地位,其参与生产的方式决定了其以什么方式参与分配。 (2)在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分配决定生产。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并且决定生产的结构。 (3)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分配不仅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 3.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其决定了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从一次生产过程来看,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只有生产出产品,才能够进行消费。 (2)消费决定生产。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生产和消费都系是起点也是终点。在生产产品的同时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智力体力,这种消费是生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

产,劳动者用产品来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的消费是消耗的体力和智力得以恢复。 (3)生产是消费,消费也是生产,生产和消费是同一的。生产产品的同时,消费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智力与体力,即生产的同时在进行消费;劳动者在消费产品的同时,补充了体力,得以继续生产,即消费的同时也在生产。 彭嘉欣 国货16

高考政治-高考热点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 高考热点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典例1】(高考四川卷文综政治2)“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于() 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 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 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典例2】(2014年高考重庆卷文综政治1)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据统计,目前每年约有3万头非洲大象因非法象牙交易被盗猎者杀害。为警示非法象牙交易,多国政府公开销毁缴获的象牙及其制品。材料表明() ①减少象牙消费将减少猎杀行为 ②非法猎杀导致象牙的非法交易 ③公开销毁象牙可以减少象牙交易 ④象牙消费增长源于收入水平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典例3】(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38)科技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引人深思的话题。 材料一 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数字革命,创造出不断进化的“灵长类机器”。90年代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占地有一个网球场的面积那么大,成本高达5 000万美元;20年后寻常百姓家中的平板电脑,像杂志一样轻薄,运算能力更胜一筹,成本却不到500美元。 数字时代人类能够处理和利用的知识信息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手机的导航应用程序自动接收车辆的定位信息,分析实时路况,告诉司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健康数据库公司通过可穿戴式设备检测海量普通市民的个人健康状况,协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 数字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空前广泛和紧密。你的一天可能这样度过:早上用拼车软件叫了一辆私家车顺路载你去上班;中午从短租网站上联系了一位背包客,准备把闲置的房间租给他;晚上接受了五位网友的求助,帮他们修改程序代码。 材料二 有研究认为,不同职业被电脑取代的概率主要取决于其社交性、创造性以及感知和操控性的强弱。

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选择题

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选择题 1.据调查显示,老年人的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由原来满足基本生活开销向提高自身医疗保健和文化生活水平倾斜。老年人消费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由老年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B.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C.由生产与消费互为因果关系决定的 D.由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决定的 【解析】选B。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所以A错误,B正确。生产为因消费为果,C错误。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是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D不选。 【方法技巧】因果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解题技巧:①分析题干与题肢的因果关系时,要注意分析原因的多样性,要考虑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的情况;②既要看它们之间是不是先行后续的关系,还要看它们之间是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③分析法与排除法相结合。 2.(2017·胶州高一检测)视频点播、在线棋牌、微博电视……从最初的多媒体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电视,彩电智能化如今已经发展到“云”阶段。各品牌的智能电视竞争激烈,让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选择。这说明( ) A.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B.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生产与消费互为基础 D.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解析】选D。各品牌智能电视的竞争,让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选择,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D正确,A、B不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错误。 2.随着互联网及移动通信设备的日益普及,电子阅读已成为我国读者的新宠。2017年1月4日发布的《掌阅2016年度数字阅读报告》显示,高中和大学学生平均每年读18本电子书。这说明( )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B.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 摘要:居居的最终消费总额影响因素很多。从微观层面来看,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工资水平等情况等都能对居民的最终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若从宏观方面来分析,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即国内生产总值,其他一系列因素很大程度上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有一定的反映,因此最终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确定以最终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其他的影响因素归入随机误差项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一.数据收集和模型建立 下表为我国1990-2008最终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资料: 由上表可以得知,消费支出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可以得出Y、X的散点图为: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最终消费支出Y与国内生产总值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可以设定最总消费支出Y t与国内生产总值X t的关系为: Y t=β0+β1X t+μt 其中,Y t表示t年最终消费支出;X t表示t年国内生产总值;μt表示随机误差项。二.参数估计 Eviews的回归结果如下图所示:

模型估计结果为 Y t=7206.816917+0.348590 X t R2=0.988584 S e :(1234.375) (0.009085) n=19 t: (5.838432) (38.36872) F=1472.159 DW=0.142269 三.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就本模型而言,从经济意义上看,β1的估计值为0.348590符合经济理论中绝对收入假说边际消费倾向的在0与1间,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00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平均增加34.859亿元。 2.拟合优度检验 本模型的R2=0.988584,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这说明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98.86%,代表我国最终消费总支出Y t的总变差中,由解释变量X t解释的部分为98.86%,或者说我国最终的消费变动的98.86%可由样本回归直线作出解释。 3.参数显著性检验 对于β1,在其系数真值为0的原假设条件下t统计变量为38.36872。用自由度为n-2=17,查t表,在5%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t c=t0.025(17)=2.1098,因为t=38.36872>2.1098,所以拒绝原假设H0:β1=0,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对我国最终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试题

四、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一、选择题 1.小黄在网上购得《高考1977》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感人的影视作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黄的行为属于() A.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 B.交换活动与分配活动 C.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D.交换活动与消费活动 2.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后,人们可以感受到3G带来的精彩生活,更高质量的通话,更快速度的上网,还可享受视频电话等多种信息服务,这将大大改善居民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水平。这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①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重要作用 ③消费的种类、质量是通过生产创造的④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企业的迅速发展 4.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家电下乡受到农民的欢迎。“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 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②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 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④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百元消费周”是指在一周的工作日期间,全部的餐饮、交通、娱乐等所有消费加起来,控制在100元之内。这引发了一场关于“节俭主义”的热议。赞同者认为该活动促使青年人反思,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反对者则认为这种行为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你认为可以为双方提供的理论依据分别是() A.建立健康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 B.倡导适度消费的消费观;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D.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6.2010年,“低碳消费”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在消费中更加追求健康环保的消费产品。一些商家抓住商机,加大研发相关产品力度,及时调整产品生产,这说明 A.消费决定生产方式 B.生产决定消费质量 C.消费观念决定消费行为 D.消费引导生产方向 7.2010世界杯期间,一只名叫“保罗”的神奇章鱼也逐渐为全世界球迷所熟知。章鱼保罗毛绒公仔、章鱼哥纸巾抽、世界杯章鱼哥T恤……随着章鱼保罗猜中南非世界杯比赛胜负而风靡全球,不少商家抓住章鱼这个卖点,推出了玩具、服装、抱枕、纸巾抽等商品。这体现 A.消费决定生产对象B.消费制约生产水平

生产与消费 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生产与消费知识点总结与典例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创造新的劳动力。 2.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在当前,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 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 (1)—内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原因 (1)根本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决定消费。 (2)现实原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2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大举措 (1)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3)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4)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典型例题1(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①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9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 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说课稿

高一政治必修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生产与消费。 首先,我对本目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与消费》是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模块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第一目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消费的一些知识,这位过度到本目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本目的学习,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能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②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与消费之间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教学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常言道“教无定法”,这更是新课改形势下不变的真理。针对本框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将采用如下方法:1.探究讨论法2.案例分析法 五、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通的,教师的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如下学法:1.案例分析法2.有效阅读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说课稿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说课稿 俊民中学高一政治备课组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框所学习的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决定性环节,在《经济生活》全书中承接第一单元的“消费”,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未来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②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与消费之间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培养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这对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问题。 重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确立理由: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有利于他们了解国情,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增强爱国情感及民族责任感。 ②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确立理由:生产与消费的概念比较抽象,对其关系不易理解。 4、教材的处理 ①根据本课的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利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知识点,培养阅读的能力。 ②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展示跟内容有关的材料,并坚持一材料多用的原则。这样既直观,又能体现例子的典型型性和精练性。 ③有选择性地利用书中的几个探究。由学生自主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并联系已学的知识,提炼观点,这有利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懂得知识迁移,使教学更具启发性。 ④使用传统教学来分析相关的重难点,这样能够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提高上课的效率。二、说教法 常言道“教无定法”,这更是新课改形势下不变的真理。针对本框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将采用如下方法: 1.探究讨论法 理由:这体现新课改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案例分析法 理由: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演示法 理由:利用多媒体设备,能更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三、说学法 教与学是相通的,教师的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如下学法: 1.案例分析法 理由: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有效阅读法 理由:这是为了克服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不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巧妙记忆、巧妙阅读。 3.知识迁移法 理由:初高中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四、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1、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图片让学生分类说明,并引出话题: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从何而来?经学生讨论和教师总结得出结论:商品和服务必须通过生产创造出来。 设计说明:让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的消费类型的知识;初步懂得消费不是由主观决定,而是由客观物质状况决定。做到“温故而知新”。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考试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考试

————————————————————————————————作者:————————————————————————————————日期: 2

四、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一、选择题 1.小黄在网上购得《高考1977》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感人的影视作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黄的行为属于() A.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 B.交换活动与分配活动 C.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D.交换活动与消费活动 2.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后,人们可以感受到3G带来的精彩生活,更高质量的通话,更快速度的上网,还可享受视频电话等多种信息服务,这将大大改善居民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水平。这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①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重要作用 ③消费的种类、质量是通过生产创造的④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企业的迅速发展 4.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家电下乡受到农民的欢迎。“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 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②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 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④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百元消费周”是指在一周的工作日期间,全部的餐饮、交通、娱乐等所有消费加起来,控制在100元之内。这引发了一场关于“节俭主义”的热议。赞同者认为该活动促使青年人反思,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反对者则认为这种行为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你认为可以为双方提供的理论依据分别是() A.建立健康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 B.倡导适度消费的消费观;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D.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6.2010年,“低碳消费”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在消费中更加追求健康环保的消费产品。一些商家抓住商机,加大研发相关产品力度,及时调整产品生产,这说明 A.消费决定生产方式 B.生产决定消费质量 C.消费观念决定消费行为 D.消费引导生产方向 7.2010世界杯期间,一只名叫“保罗”的神奇章鱼也逐渐为全世界球迷所熟知。章鱼保罗毛绒公仔、章鱼哥纸巾抽、世界杯章鱼哥T恤……随着章鱼保罗猜中南非世界杯比赛胜负而风靡全球,不少商家抓住章鱼这个卖点,推出了玩具、服装、抱枕、纸巾抽等商品。这体现 A.消费决定生产对象B.消费制约生产水平 第 3 页

[生产与消费]教学设计 生产与消费的教学设计

[生产与消费]教学设计生产与消费的教学设计平谷区中学教学设计评优 教学设计 单位:北师大附属平谷中学 姓名:王金平 xx年10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在《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中,学生已经接触了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消费和交换两个环节。本框涉及的生产,是四个环节中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活动的起点,起决定作用。学生对生产的认识正好从消费引起,自然就过度到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1)本框地位:是《经济生活》的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内容,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的课题是“生产与经济制度”。本单元的基本任务,回答“如何生产”这个问题,在第四课,教材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生产在经济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并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证。 (2)本框题的逻辑结构是:由上一单元的消费引出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由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引出 __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各项工 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从工作中心、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科技进步、改革等四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具体途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1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必修一 1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大的反作用 生产出来的东西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性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积极意义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异同点 【1】区别 <1.>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不同 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处于主导地位。 非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内容不同 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3>态度不同 公有制: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联系 <1>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法律地位平等,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 4如何让企业发展壮大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要运用好破产,兼并等手段

生产四环节关系讲课稿

生产四环节关系

【摘要】:社会生产作为连续不断的过程,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目的在于揭示其内在矛盾运动的规律性。因此,无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关系,或者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关系,都要结合一定的生产力,研究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以前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进行了批判性阐释,认为不管是消费、分配还是交换都只是作为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而绝不是一种并列的的关系。这里所指的“生产”是“物质生产”而且是“生产一般”,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包括物质形式和社会形式。因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都是这个“生产”的要素和内容。 关键词: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关系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1)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2)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一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二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三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形式,四是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二是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三是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我们非常容易地误以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1)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2)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3)每一方都为对方提供对象,每一方都在自己实现时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这种结论的得出似乎很容易,因为:(1)消费生产着生产:产品在消费中才成其为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创造了生产的对象、动力、目的和生产者的素质。(2)生产决定着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 然而,当“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的观点在马克思的大段阐述下变得显而易见时,马克思则表示这只是黑格尔主义者、社会主义美文学家、平庸的经济学家的一贯主张而已。实际上,马克思并不是要否认生产与消费的紧密联系,而是反对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并不意味着两者是没有差别的。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经济生活之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一个社会消费什么,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决定的,生产什么,才能消费什么。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者怎样消费,是由生产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决定的。(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人们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根源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为消费提供日益丰富、功能俱佳的产品,为消费提供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促进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1)消费使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是最终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社会在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1)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3)消费使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4、怎样发展生产力? ①从生产力角度: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②从改革角度: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③人才角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④科技角度: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教案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第一目生产与消费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要吃、穿、住、行,每天要消费,消费离不开商品,商品是怎样来的?(生产出来的)那么,是生产者生产什么我们就消费什么,还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生产什么呢?生产与消费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进入本堂课的学习——生产与消费 讲授新课: 师:请大家看着教材28页方框里面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DVD、网络等,高科技产品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生:(略) 教师总结:对,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DVD、网络等高科技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休闲方式、购物方式和教育方式。总之,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可见,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对我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师:今天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写文章、上网聊天、查资料、打网络游戏,用DVD 录制节目,欣赏音乐等,如果没有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我们能不能做这些事呢? 生:(不能) 师:对,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消费是不是主观上想什么就能买到什么? 生:(略) 点拨: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因此说:生产决定消费 一、生产决定消费(板书) 师:那么,生产是如何决定消费的呢?让我们来共同分析。在古代,即使是皇帝也享受不到看电视的乐趣,为什么? 生:(略) 师:因为电视作为一种消费对象还没有被发明和生产出来,由此可见: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板书) 师:前面我们分析过,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红,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休闲和生活方式,这说明了什么? 生:(略)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板书) 师:对,下面请大家看着教材29页的漫画“今非昔比”,在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普通人出行坐的飞机、汽车比古时候皇帝坐的马车快的多,高档的多,这又说明了什么?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拥有一部iphone4s呢? 生:(略)

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市场由卖方向买方市场的过渡,曾经游刃于计划经济体制之隙的中小企业,面对洞开的市场,面对国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及其他多种经济成分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面对国内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如何处理好生产经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是提高自己生存与发展质量的关键。 一、企业的生产经营,需建立在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的基础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量剧增,花色品种日新月异,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信息化、个性化、现代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经营者应该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需求是推动企业活动的轴心,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只有主动了解消费者现在和将来的需求,并且采取措施来满足或影响这些需求,才可能长期占领市场,获得利润。 “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是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是“顾客就是上帝”的同义语,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努力探索有效的经营途径,忠诚地奉“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为准绳,确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哲学。实践表明,这种经营哲学,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是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良好印象和评价,提高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企业争取顾客,开拓和稳定市场关系的法宝。 企业行为的原始目的是什么?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来。消费者购买什么?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不需要的哪?敬而远之而已。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一定要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市场营销学研究表明,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市场就是有未满足需求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市场营销的核心即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通过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就是市场,有了消费者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可能实现。因此,CS(Customer Satisfaction让顾客满意)活动一出现便在全球兴起并成为90年代公共关系的热点。 “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的核心价值集中表现在顾客积极购买和重复购买过程的程度。这种积极购买和重复购买,不仅仅体现在由顾客满意而产生的个体直线效应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由一名顾客的满意而产生的“326顾客”的群体网状效应上。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每有一名通过口头或书面直接向公司提出投诉的顾客,就会有约26名保持沉默的感到不满意的顾客。这26名顾客每个人都会对另外10名亲朋好友造成消极的影响,而这10名亲朋好友中,约33%的人会再把这个坏消息传给另外20个人。换言之,只要有一名顾客不满意,就会产生1×(26×10)+(10×33%×20),即326人不满意。如此的信息扩散,企业何来效益,何来形象,有何以生存和发展哪?但是,如果适应和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就会把积极的信息通过人际传播,以梯度扩散的形式撒播到四方。如此一来,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不提高,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又如何不树立哪?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适应和满足了消费需求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如何不蒸蒸日上哪? 二、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要建立在企业资源配置优势的基础之上。

中国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

中国最终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 学院班级:国贸083 姓名:方卓 学号:20084060347 一.变量选择及关系分析: 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理论,本人认为影响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从微观层面来看,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工资水平等情况等都能对居民的最终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若从宏观方面来分析,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即国内生产总值,其他一系列因素很大程度上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有一定的反映,因此最终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确定以最终消费支出为

被解释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为解释变量,其他的影响因素归入随机误差项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二.建立模型 下表为我国1990-2008最终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资料: 由上表可以得知,消费支出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 可以得出YX的散点图为:

XY 的趋势图为: 从x与y的散点图及趋势图可以看出,最终消费支出Y与国内生产总值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可以设定最总消费支出Yt与国内生产

总值Xt的关系为 Yt=b0+b1*Xt+U Yt表示t年最终消费支出 Xt表示t年国内生产总值 U表示随机误差项 由于经济中许多变量之间都有隐藏的表面看不到的相关性,经济中许多方面有些微妙的联系,就如人们对某一产品的需求量会受到该产品价格,替代品价格,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又不能全部列入模型,就用随机误差项表示。 三.参数估计

模型估计结果为: Yt=7206.817+0.348590*Xt S=(1234.375) (0.009085) T=(5.838432) (38.36872) R^2=0.988584 R^2修正值=0.987913 F=1472.159 DW=0.142269 SE=3088.066 1.经济意义检验: 就本模型而言,从经济意义上看,b1的估计值为0.348590符合经济理论中绝对收入假说边际消费倾向的在0与一之间,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00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平均增加34.859亿元。 2.估计规范误差评价 估计规范误差是用来反映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值和估计值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SE越小则回归直线精度越高。本模型的SE=3088.066,即估计规范差为3088.066亿元,它代表我国最终消费支出的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值为3088.066亿元。回归系数真值有66.6%的的概率落在系数估计值一个规范误差之内,有95%的可能性位于估计值两个规范误差之内。

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出新的劳动力,并提升劳动力的质量,提升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升劳动生产率。正因为消费具有这样重大的作用,人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消费,不能使消费滞后,而理应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升消费水平,使消费和生产协调发展。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量入为出——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合,如何理解这里的“入”? 分析: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说人们在消费时要考虑收入水平这个动态因素。如果你的月收入一个月1000元,那么你请同学们吃一顿,为了面子,花了5000元,很明显,你这种消费行为是非常不理智,可能会使你的接下来生活更加困苦。 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水平相适合。在自己经济承受水平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过:“流行的不一定好,比如流行感冒。”我们不妨归纳一下,理性消费该怎么做? 1:消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且要适合自己的需要。 2:消费时要有主见,不人云亦云,不随大流、追风头。 3:宽以待人,心态平和,不能因赌气而消费。(举例) 4:消费要协调,不能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 看漫画再结合黄金周举例说明:如对于国庆节长假,一些社会学者指出不能仅仅被当作是消费和休闲的假日,人们还应在回味历史的同时,注重享受文化的滋养。国庆“黄金周”不能只有“黄金”,而淡忘了“文化”。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国庆节成了旅游节、购物节,"黄金周"是商家炒作的卖点,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抽空了。“在节日里,主要是体验和感受它的文化。比如国庆,我们感受一种崇高的国家情感。所以不能将节日当成一般假日来对待。” 消费者还应该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消费方式,而是代表一种精神,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它不代表要穿补丁衣服和天天吃草根。时代不同,其具体消费状况不一样。但这种节约资源,善用资源,努力奋斗的精神,不论什么时代都是适用的,应该发扬光大。所以我们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合理消费是统一的。主张节约,也不是压抑消费,合理消费也不等于大肆浪费。人类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也无论是贫还是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能丢的。但是现阶段却存有严重资源浪费的现象,为此在每一次放假前,各大媒体总是争相报道,放假期间准备出游的观众朋友要“文明旅游”、但往往每一次节假日过后,景区总是满目苍夷,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大家来看一下今年黄金周期间在厦门和福州一些景区所拍摄到的一些图片。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绿色消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