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年甘蓝品种抗根肿病筛选试验

2016年甘蓝品种抗根肿病筛选试验

2016年甘蓝品种抗根肿病筛选试验
2016年甘蓝品种抗根肿病筛选试验

2016年甘蓝品种抗根肿病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针对本地的根肿病生理小种特性,经过调查研究,从各地育种商,收集了20个甘蓝品种,见表1。

1.2试验方法

2016年8月10日—2017年4月,在郫县安德镇泉水村试验田B-2、B-3进行,对20个甘蓝品种进行了抗根肿病的筛选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1次重复的分期播种,各试验品种田间栽培均按单畦双行排列,株行距46cm×75cm,小区长方形,宽1.5m,长22m,面积33㎡(表2)。由于当地为甘蓝、大白菜主产区域,常年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病严重,试验田发病株及病情指数高,因此对各批次品种只在定植时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灌根处理,试验期间不再浇灌杀菌剂,之后田间管理均按照当地传统栽培管理。在甘蓝幼苗期、莲座期、采收期定期观察、测定、记录各批次甘蓝品种生物性状特性和根肿病感病情况。采用棋盘4点采样,每小区取20株植株调查根肿病感病情况,调查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通过发病率计算病情指数。

1.2.1 甘蓝根肿病田间单株分级标准及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甘蓝根肿病分级标准采用国家“九五”甘蓝育种攻关项目制定的甘蓝材料根肿病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方法。

1)单株病情分级标准:

0级:根系生长正常、无肿瘤;

1级:根系的主根不发病,部分侧根、须根上有较小的肿瘤;

2级:根系的主根发病较轻,微微膨大,部分侧根、须根上有明显的肿瘤;

3级:根系的主根发病较重,异常膨大,龟裂,大部分侧根、须根有明显的肿瘤;

4级:根系上几乎无须根,主根异常膨大、龟裂。

2)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免疫:无症状;高抗:0<病情指数≤5;抗病:5<病情指数≤20;耐病:20<病情指数≤30;感病:病情指数>30。

病情指数=100×∑(各级发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病情级数)。

表1 试验品种

序号品种编号品种名称

1 WQGL201601 甘蓝1

2 WQGL201602 甘蓝2

3 WQGL201603 甘蓝3

4 WQGL201604 甘蓝4

5 WQGL201605 甘蓝5

6 WQGL201606 甘蓝6

7 WQGL201607 甘蓝7

8 WQGL201608 甘蓝8

9 WQGL201609 甘蓝9

10 WQGL201610 甘蓝10

11 WQGL201611 甘蓝11

12 WQGL201612 甘蓝12

13 WQGL201613 甘蓝13

14 WQGL201614 甘蓝14

15 WQGL201615 甘蓝15

16 WQGL201616 甘蓝16

17 WQGL201617 甘蓝17

18 WQGL201618 甘蓝18

19 WQGL201619 甘蓝19

20 WQGL201620 甘蓝20 表2 分期栽培管理

序号播种时间

品种数量

n

试验株数

n

总株数

n

亩栽数

n

预计用地

1 8月10日20 100 2000 2000 1.0

2 8月20日20 100 2000 2000 1.0

2 结果与分析

2.1甘蓝根肿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

对20个甘蓝品种在整个生育期进行了植株特性(见表3),叶球性状(见表4)以及田间自然诱发根肿病发病情况的鉴定(见表5)。

表3 各甘蓝品种的植株特性(单位:cm,n)

序号品种编号品种名称长势叶色株高外叶

1 WQGL201601 甘蓝1 强绿23-28 13-15

2 WQGL201602 甘蓝2 较弱绿23-27 12-14

3 WQGL201603 甘蓝3 较弱绿25-30 13-15

4 WQGL201604 甘蓝4 较弱深绿20-2

5 12-14

5 WQGL201605 甘蓝5 较弱绿20-25 12-14

6 WQGL201606 甘蓝6 较弱深绿20-25 15-17

7 WQGL201607 甘蓝7 较弱绿20-23 12-15

8 WQGL201608 甘蓝8 强深绿20-23 12-15

9 WQGL201609 甘蓝9 强蜡绿20-22 10-13

10 WQGL201610 甘蓝10 较强深绿23-26 10-12

11 WQGL201611 甘蓝11 较强浅绿18-22 10-12

12 WQGL201612 甘蓝12 较强蜡绿25-30 12-15

13 WQGL201613 甘蓝13 较弱绿25-28 14-16

14 WQGL201614 甘蓝14 较弱蜡绿25-30 12-14

15 WQGL201615 甘蓝15 较弱绿22-26 13-15

16 WQGL201616 甘蓝16 较强蜡绿27-29 12-13

17 WQGL201617 甘蓝17 强绿21-25 12-15

18 WQGL201618 甘蓝18 强绿20-23 10-13

19 WQGL201619 甘蓝19 较强浅绿20-23 11-13

20 WQGL201620 甘蓝20 较强绿21-23 8-10

表4 各甘蓝品种的叶球性状(单位:g,cm)

序号品种编号品种名称球形内叶色紧实度球重球高球宽心柱

1 WQGL201601 甘蓝1 高圆淡黄紧实175412.5 18.5 5.2

2 WQGL201602 甘蓝2 高圆淡黄紧实123012 19 5

3 WQGL201603 甘蓝3 扁圆淡黄较紧实138813 21 5.8

4 WQGL201604 甘蓝4 扁圆黄紧实118112 20 5.8

5 WQGL201605 甘蓝5 偏高圆黄紧实137113.5 20 6

6 WQGL201606 甘蓝6 扁圆淡黄紧实144413 20 6

7 WQGL201607 甘蓝7 扁圆淡黄紧实110911.3 18.5 6

8 WQGL201608 甘蓝8 偏高圆黄紧实134412 17.5 6

9 WQGL201609 甘蓝9 扁圆黄紧实102010.5 16.5 5

10 WQGL201610 甘蓝10 高圆黄紧实147613 17 6.6

11 WQGL201611 甘蓝11 扁圆黄较松203614.5 24 6.7

12 WQGL201612 甘蓝12 扁圆淡黄紧实103711 18.5 6.2

13 WQGL201613 甘蓝13 扁圆淡黄紧实101711 19 6.5

14 WQGL201614 甘蓝14 偏高圆淡黄紧实109512 17 6.2

15 WQGL201615 甘蓝15 扁圆黄紧实119012.5. 19 7.5

16 WQGL201616 甘蓝16 扁圆淡黄紧实164511.5 19 6

17 WQGL201617 甘蓝17 扁圆黄较松200312 21 6

18 WQGL201618 甘蓝18 偏高圆淡黄紧实112613 18 5

19 WQGL201619 甘蓝19 偏高圆黄较紧实111813.4 17.5 5.2

20 WQGL201620 甘蓝20 高圆黄紧实205015 20.5 8.3

从表3、表4、表5可看出,根肿病的田间群体抗性情况对甘蓝植株的长势、株高和球重有直接的影响,成正比规律;对叶色、外叶、内叶色、球形等叶球性状无直接影响;对叶球紧实度的影响目前暂无结论。

表5 各甘蓝品种根肿病发病鉴定结果

序号品种编号品种名称发病率

%

病情指数抗感反应

1 WQGL201601 甘蓝1 35 15 抗病

2 WQGL201602 甘蓝2 76 40 感病

3 WQGL201603 甘蓝3 81 37 感病

4 WQGL201604 甘蓝4 84 44 感病

5 WQGL201605 甘蓝5 85 5

6 感病

6 WQGL201606 甘蓝6 7

7 54 感病

7 WQGL201607 甘蓝7 76 39 感病

8 WQGL201608 甘蓝8 25 8 抗病

9 WQGL201609 甘蓝9 22 10 抗病

10 WQGL201610 甘蓝10 55 26 耐病

11 WQGL201611 甘蓝11 31 28 耐病

12 WQGL201612 甘蓝12 42 22 耐病

13 WQGL201613 甘蓝13 83 58 感病

14 WQGL201614 甘蓝14 76 57 感病

15 WQGL201615 甘蓝15 74 43 感病

16 WQGL201616 甘蓝16 54 22 耐病

17 WQGL201617 甘蓝17 33 24 耐病

18 WQGL201618 甘蓝18 43 25 耐病

19 WQGL201619 甘蓝19 58 29 耐病

20 WQGL201620 甘蓝20 34 24 耐病

从表5可看出,对根肿病抗性强的品种有,甘蓝1、8、9三个品种;对根肿病抗性较强的品种有,甘蓝10、11、12、16、17、18、19、20;其余品种对根肿病感病明显。

综上所述,两批不同田块的环境条件下,综合的抗性鉴定结果应存在差别,结果应有不统一,抗性也应有变化,因此,对此抗性鉴定结果还需进一步鉴定。

3讨论

本次试验的各甘蓝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的影响因子有,不同批次和不同田块的环境条件、当地不同的根肿病生理小种、根肿病病原菌数量以及根肿病病菌的致病能力,但从结果上看,各甘蓝品种的根肿病抗性强弱与其自身的抗性基因有直接关联,因此,对甘蓝在有利于病害流行的田间自然条件下,对其各生物性状进行调查分析,能真实代表植株的抗性。

综上,本次根肿病筛选试验结果的对根肿病抗性强的品种,甘蓝1、8、9三个品种以及对根肿病抗性较强的品种,甘蓝10、11、12、16、17、18、19、20,均可进一步作为抗根肿病的筛选、育种的对照材料。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标准 (试行) 一、试验概况 1、试验田基本情况 (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 (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 (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 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5)齐穗期:8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6)成熟期:籼稻85%以上、粳稻95%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以月/日表示。(7)全生育期:自播种次日至成熟之日的天数。 2、主要农艺性状 (1)基本苗:移栽返青后在第Ⅰ、Ⅲ重复小区相同方位的第3纵行第3穴起连续调查10穴(定点),包括主苗与分蘖苗,取2个重复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基本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生产试验、筛选试验不查苗,要求记载项目见记载表。 (2)最高苗:分蘖盛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每隔3天调查一次苗数,直至苗数不再增加为止,取2个重复(单元)最大值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最高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3)分蘖率:(最高苗-基本苗)/ 基本苗? 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4)有效穗:成熟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调查有效穗,抽穗结实少于5粒的穗不算有效穗,但白穗应算有效穗。取2个重复(单元)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有效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5)成穗率:有效穗/最高苗?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6)株高:在成熟期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穴(生产试验20穴),测量每穴之最高穗,从茎基部至穗顶(不连芒),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结球甘蓝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摘要结球甘蓝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应注重品种选择,突出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应用高肥水管理措施,采用高效低残留药剂防治病虫害。 关键词甘蓝;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了策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种植业经济收入水平,结球甘蓝(简称甘蓝)在我区栽培面积逐步扩大,种植效益稳步提高。甘蓝是一种产量高,可鲜食可加工及下部脚叶可作饲料的用途广泛的大宗蔬菜。甘蓝可在夏、秋季及越冬栽培,下面将我们淮安地区甘蓝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选择京丰1号、铁头4号、苏甘21等品种,结球紧实,亩产可达4000多公斤。 1.、铁头4号甘蓝:高圆球型,单球重1.3-1.6KG,定植后48-55天即可正常采收,植株开展度40-48CM,叶色嫩绿,叶片呈椭圆形,叶面蜡粉少,叶球紧实,故称“铁头”系杂交一代品种。 2.京丰1号:表现为早中熟,较耐热,耐寒、耐肥、忌渍水和干旱,叶球紧实,中平头型,成熟一致,品质好,是近年来广为推广的秋栽甘蓝杂交一代良种,为脱水加工用品种,亩产4000公斤左右。 (二)育苗管理: 1.播种期:铁头4号甘蓝, 7月上旬-8月下旬都可播种;京丰一号秋甘蓝7月中旬播种;越冬甘蓝苏甘21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50—75克。 2.育苗:采用基质育苗、播前将基质充分吸水,采用100孔穴盘,一孔一粒播种,播种时用手指按压基质放入种子,然后覆一层基质,拱棚覆盖遮阳

网,做到晴天盖遮阳网,阴天掀起遮阳网,并做好早晚补水,出苗后喷施噁霉灵防苗期猝倒病,苗龄:在25—30天移栽喷施代森锰锌和啶虫脒和康宽药剂防治病虫害,做到带药下田。 (三)田间管理: 1.施肥,移栽前15天左右,施入基肥,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2500KG,45%硫酸钾复合肥40KG,尿素7.5KG,旋耕整地,移栽:移栽前亩喷72%异丙甲草胺乳油70ML封闭除草。选择健壮、长势一致秧苗,进行移栽。栽植密度为:京丰1号,株行距40*45厘米;铁头4号35*40春丰越冬春甘蓝,株行距35*40厘米。移栽后每株苗打足安根水,有利成活。 2.追肥:成活后,10—15天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KG。以后于盘棵期、结球前追肥2次,第一次追每亩42%硝硫基复合肥20KG,第二次亩追尿素20KG。如果是春甘蓝,在气温回暖后生长迅速时,此时宜亩追尿素30KG,在结球前每亩施尿素15KG左右。 3田间配套喷滴灌设施:气温高、太阳大、久晴不雨,可及时补水抗旱保苗。用滴灌时避开晴天中午应早晚进行。 (四)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灰霉病、软腐病、黑腐病等。虫害有:夜蛾、菜青虫、蚜虫等。 1、甘蓝霜霉病 1、甘蓝霜霉病除危害甘蓝外,还危害大白菜、萝卜、白菜(油菜)及薹菜等。 (1)危害症状:甘蓝霜霉病主是危害叶片。病斑多角形,初为淡绿色,以后变为黄褐色、紫褐色或暗褐色。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色霉层,有时叶正面也产生霉层,即病菌的孢子囊及孢子梗。发生严重时,病斑连成片而干枯。(2)防治方法:①用适乐时500倍液拌种晾干备用。②实行轮用,避免与

北安市积温区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712932144.html, 北安市积温区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吕智华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5期 摘要为了筛选出在北安市表现突出的稳产、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品种,充分发挥 自然生产潜力,避免造成光温资源的浪费及越区引种造成损失的现象发生,将不同水稻品种在北安市通肯河北岸主星乡红星村的通乡路北三积温带下限四积温带上限区进行了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龙粳24、垦稻12表现出分蘖力强,抗逆性强,产量突出,米质深受百姓欢迎,适宜在北安市积温带种植推广。 关键词水稻品种;三四积温带;产量;黑龙江北安 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52-01 为了筛选出适合北安市三积温带下限四积温带上限的积温选区产量表现突出、抗逆性强、米质受欢迎的水稻品种,特引进不同水稻品种进行产量性状等方面的对比试验[1-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北安市主星乡红星村红星屯屯西通乡路道北,通肯河北岸,属三积温带下限四积温带上限。地势平坦,靠主干渠,水资源丰富,排灌方便。 1.2 试验材料品种 供试水稻品种共有16个,分别为12叶片的品种牡丹江26、牡丹江27、牡丹江29、垦稻12,11叶片的品种有龙粳24、龙粳25、龙粳26、龙粳27、龙粳29、龙粳31、龙粳35、龙盾104、龙盾107,10叶片的品种有黑粳7、黑粳8、龙粳37。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6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3-4],不设重复,每小区面积333.33 m2。试验田的种子处理、秧田播种量及秧田管理与常规田相同。 1.4 试验实施 机械插秧深施肥,大田旋耕前撒施水稻专用肥(20-16-12)350 kg/hm2,然后机械旋地,使20 cm耕层内均匀有肥,使稻根长到各土层均可吸收到营养,插秧时间为5月中旬,机械插

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农药防治方法

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农药防治方法 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农药防治方法如下: 甘蓝类蔬菜包括芥蓝、花椰菜、结球甘蓝、球茎甘蓝等。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有霜霉病、黑根病、黑斑病等。 霜霉病病叶上病斑初为淡绿色,以后病斑逐渐变为黑色至紫黑色,稍凹陷,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霜状毒层。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黄枯死。当气温在15~24摄氏度上下波动而湿度又较高、天气阴晴交替时,最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其防治方法如下: 1、种子消毒:可用种子重量0.1%的35%甲霜灵可湿粉,或保种灵(甲霜灵、福美双、甲基托布津按8:2:1比例混合)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粉拌种。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有条件的可实行水旱轮作。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选用64%杀毒矾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粉600倍液~8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粉600倍液交替喷施2次~3次,间隔7天~10天喷1次。 黑斑病也称黑霉病,多为害外叶或外层叶,叶斑近圆形,褐色,病斑上有同心轮纹,斑外常围有黄色晕圈,斑面现黑色霉状物,病斑常互相连合为大斑块,致使叶片变黄早枯。叶柄和茎受害,病斑呈长梭形凹陷,有明显的轮斑和黑霉。温暖多湿季节,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其防治方法如下: 1、种子消毒:用50摄氏度温水浸种20分钟~30分钟,或用50%福美双可湿粉(按种子重量0.4%),或50%扑海因可湿粉(按种子重0.3%)进行拌种,或用40摄氏度0.1%汞液浸15分钟或50%福美双500倍液浸20分钟。 2、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实行配方施肥,避免过施、偏施氮肥,合理排灌,注意田间卫生。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70%托布津可湿粉(1:1)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粉1000~1500倍,或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3%农抗120水剂100倍液~150倍液喷施,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隔7天~10天喷1次。采收前10天~15天停止用药。 黑腐病该病主要为害叶部,但叶球及球基也可受害。叶片受害,常从叶缘开始向内形成“V”字形、黑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具黄色晕环。根茎部受害时维管束变黑,内部干腐以致全株萎蔫死亡。病株虽腐烂,但无臭味,这有别于软腐病。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或菜地连作,低洼高湿,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其防治方法如下: 1、种子消毒:播种前可用50摄氏度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20分钟,或用金霉素10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50%DT可湿粉(按种子重量0.4%)拌种。 2、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水肥管理,合理密植,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残物,减少菌源。

蔬菜种子的消毒处理技术

2015年第9期·总第246期 蔬菜世界 SH U CAI SH I JI E 许多蔬菜的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播的,其中多数病原菌寄生在种子的表面,带病的种子播种后,病原菌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就会很快大量繁殖而危害蔬菜。因此种子消毒是最重要、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病虫防治措施。现将常用的消毒杀菌技术介绍如下: 一、温汤浸种 是利用高温杀灭病菌,能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和内部的病菌。此法不需要任何药剂,操作简单,并且可与浸种催芽结合进行。温汤浸种所用水温为55℃左右,用水量为种子量的5—6倍。先用常温水浸15分钟,再转入55—60℃热水中浸种,要不断搅拌,并保持该水温10—15分钟,然后让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不同的蔬菜种子其浸泡的时间是不同的,如辣椒种子浸种5—6小时,茄子种子浸种6—7小时,番茄种子浸种4—5小时,黄瓜种子浸种3—4小时。用温汤浸种最好结合药液浸种,杀菌效果更好。 二、热水烫种 利于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和虫卵。水温为70—85℃,甚至更高一些,用水量约为种子的4— 5倍,种子要经过充分干燥。烫种时要用两个容器,使热水来回倾倒,最初几次倾倒速度要快而猛,使热气散发并提供氧气。一直倾倒至水温降到55℃时,再改为不断地搅动,并保持这样的温度7—8分钟。以后的步骤同常规的浸种法。此法适合于种皮硬而厚、透水困难的种子,如韭菜、丝瓜、冬瓜等。 三、干热处理 将干燥的种子置于70℃以上的干燥箱中处理2—3天,可将种子上附着的病毒钝化,使其失去活力,还可以增加种子内部的活力,促使种子萌发整齐一致。如将瓜类、番茄、菜豆等蔬菜种子在70—80℃下进行干热处理,就可杀死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还可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此法适用于较耐热的蔬菜种子,如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种子等。但在进行干热处理时要注意的是,接受处理的种子必须是干燥的(一般含水量低于4%),并且处理时间要严格控制,否则热量会透过种皮而杀死胚芽,使种子丧失发芽能力。 四、药剂浸种 是把种子放入配好的药水中,以达到杀菌消 蔬菜种子的消毒处理技术 陈茂春 19

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防治

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防治 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防治 甘蓝类蔬菜包括芥蓝、花椰菜(菜花、椰菜花)、结球甘蓝(椰菜)、球茎甘蓝(芥蓝头)等。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有霜霉病、黑根病、黑斑病、菌核病、灰霉病、黑胫病、黑腐病、软腐病、细菌性黑斑病等。 霜霉病 病叶上病斑初为淡绿色,以后病斑逐渐变为黑色至紫黑色,稍凹陷,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成或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霜状毒层。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黄枯死。当气温在15-24摄氏度上下波动而湿度又较高、天气阴晴交替时,最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其防治方法如下: 1、种子消毒:可用种子重量0.1%的35%甲霜灵可湿粉,或保种灵(甲霜灵、福美双、甲基托布津按8:2:1比例混合)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粉拌种。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有条件的可实行水旱轮作。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选用64%杀毒矾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粉600-8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粉600倍液交替喷施2-3次,间隔7-10天喷1次。 黑斑病

也称黑霉病,多为害外叶或外层叶,叶斑近圆形,褐色,病斑上有同心轮纹,斑外常围有黄色晕圈,斑面现黑色霉状物,病斑常互相连合为大斑块,致使叶片变黄早枯。叶柄和茎受害,病斑呈长梭形凹陷,有明显的轮斑和黑霉。温暖多湿季节,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其防治方法如下: 1、种子消毒:用50摄氏度温水浸种20-30分钟,或用50%福美双可湿粉(按种子重量0.4%),或50%扑海因可湿粉(按种子重0.3%)进行拌种,或用40摄氏度0.1%汞液浸15分钟或50%福美双500倍液浸20分钟。 2、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实行配方施肥,避免过施、偏施氮肥,合理排灌,注意田间卫生。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70%托布津可湿粉(1:1)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粉1000-1500倍,或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3%农抗120水剂100-150倍液喷施,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采收前10-15天停止用药。 菌核病 主要为害茎基部、叶片、叶球及种荚。受害部位呈湿腐状,紫褐色。在潮湿环境下,病部迅速腐烂,并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高湿环境有利发病,偏施过施氮肥加重发病。其防治方法如下: 1、种子消毒:播种前用10%盐水或20%硫酸铵水源种两次,去除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和秕粒,下沉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 一、试验概况 1、试验田基本情况 (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 (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3、本田 (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x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 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5)齐穗期:8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第七节根茎基部病害

第七节根茎基部病害 一、苗期病害苗期常发生的侵染性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角斑病、根腐病等。苗期病害发生范围很广,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稻、棉花等大田作物,葫芦科、茄科和十字花科等蔬菜,草本和木本花卉的扦插苗,苹果、梨、柑橘等果树幼苗,松杉等针叶树幼苗,还有檫木、香椿、臭椿、榆等树木,都可遭受苗期病害的危害。引起死苗、烂苗,甚至苗床毁灭,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蔬菜和花卉育苗期间受害严重。 1.立枯病立枯病俗称死苗、霉根。发生时间比猝倒病稍晚,但延续时间长,主要危害幼苗或稍大的幼苗(不同于猝倒病)。播种后至出苗前被病菌感染,内部变褐腐烂,即烂种。受害轻的种子虽能萌发,但幼芽被害呈黄褐色,不久腐烂,即烂芽。棉苗出土后,病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有明显的缢缩,病斑扩大后绕茎一周,最后病部收缩干枯。病株白天萎蔫,晚间恢复,直至死亡病株仍直立不倒伏。湿度大时,病斑处可长出淡褐色蛛丝状霉。 2.猝倒病 猝倒病俗称“绵腐病” 、“卡脖子” 、“小脚瘟”。幼苗出土前即可发病,可造成烂种和烂芽。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到 2 片真叶期最易发生猝倒病。发病后先在茎基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绕茎扩展而变褐色,幼茎迅速倒伏地面,倒折后苗色依然青绿。在高湿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絮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与立枯病不同的是,猝倒病棉苗茎基部没有褐色凹陷病斑。 3.灰霉病:各地主要发生在早春苗床上,危害程度与天气及苗床管理水平有关。轻者局部死苗,重者可造成成棚毁苗。病菌多从幼苗子叶、下部真叶及结露的叶片边缘开始侵染。子叶感病,开始褪绿发黄,逐渐变褐坏死,以至腐烂,表面生有灰色霉层。真叶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 V ”字形,浅褐色,有轮纹,以后干枯。 4.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根部和根茎部,病部水渍状,不溢缩,软化腐烂,后期糟朽状,病苗萎蔫枯黄而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淡粉色、系数的霉层。 病害种类: 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豆类、莴苣、芹菜、洋葱、茼蒿、甘蓝、油菜等立枯病 [ Rhizoctonia solani ] 芝麻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 棉花、水稻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 ijhn] 2.猝倒病 番茄、甘蓝、洋葱、芹菜、花卉、苗木等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 3.根腐病 番茄、甘蓝、洋葱、芹菜、花卉、苗木等根腐病[Fusarium sp.] 发病规律 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的病原菌能够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腐生性较强,在土壤中的病

种子药剂拌种的方法

种子药剂拌种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作物要想提高发芽率,提升种子发芽以后的长势,种子药剂拌种是很有必要的。那么种子具体应该怎么拌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种子药剂拌种的方法。 一、种子药剂拌种法的优缺点 1、优点:适合对大批量的种子进行处理,时间短,效率高;对种子本身具有消毒作用,药效长;种子处理的时间较灵活,可在种子采收后,也可在种子贮藏期间或播种前。 2、缺点:不能对种子内部进行消毒,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前也不适合进行水浸种和催芽。 二、常用药剂使用方法及防治对象 1、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防治茄子黄萎病、枯萎病、褐纹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防治番茄枯萎病、叶霉病。 2、用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防治茄科蔬菜幼苗立枯病、白菜类猝倒病、冬瓜立枯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防治菜用大豆根腐病、甜瓜枯萎病、甘蓝根肿病和胡萝卜黑斑、黑腐病等。 3、用35%甲霜灵种子处理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为0.2%,防治菜用大豆、蚕豆、大葱、洋葱、十字花科蔬菜等的霜霉病。 4、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防治萝卜黑腐病、大葱和洋葱黑粉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5%,防治茄子、瓜类、甘蓝、花椰菜、莴笋、蚕豆等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防治炭疽病、白斑病、霜霉病和菜豆炭疽病等。 5、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防治豌豆根腐病、白菜类猝倒病、胡萝卜黑斑病等。 6、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防治白菜类猝倒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3%,防治胡萝卜黑斑病、黑腐病、斑点病。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防治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水稻品种比武试验

水稻品种比武试验 发表时间:2012-01-18T13:40:48.907Z 来源:《赤子》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刘洪亮[导读] 各处理没有发生稻瘟病,各处理均有褐变穗和鞘腐病,但发病较轻没有达到危害的程度,对产量没有影响。 刘洪亮(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局创业农场农业科技园区,黑龙江建三江 156321)摘要: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龙粳21、龙粳25、龙粳26、龙粳26(原种)、三江一号、龙粳29、垦鉴稻6号、垦稻13、空育131、垦稻20、龙盾104、中龙稻一号、绥粳4号、紫稻、绿洲4号、超级稻、龙辐玉一号、新月光、牡丹江28号、龙粳20等20个品种的丰产、稳产以及抗性,旨在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水稻品种。关键词:水稻;品种;抗性;产量水稻是世界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稻作面积约占世界稻作总面积的1/4,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3,而产量则约为世界上稻谷总产量的37%,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在谷类作物中稻米所含有的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均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粮食。水稻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但综合我省水稻现有品种来看,优质、高产、早熟抗病品种依然很少,且推广力度不够,现只有空育131推广面积较大。为此,对省内水稻品种进行比较研究,以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最佳品种,实现早熟,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多优集成,为我省水稻的加快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创业农场科技园区,土质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11.8mg,碱解氮164.3mg/kg,速效磷7.7mg/kg,速效钾125.9mg/kg,pH值6.2,老稻田,井灌区。4月14日播种,5月20日插秧。 1.2试验材料。供试品种:龙粳21、龙粳25、龙粳26、龙粳26(原种)、三江一号、龙粳29、垦鉴稻6号、垦稻13、空育131、垦稻20、龙盾104、中龙稻一号、绥粳4号、紫稻、绿洲4号、超级稻、龙辐玉一号、新月光、牡丹江28号、龙粳20等20个品种。 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份材料作为一个处理,进行随即排列,不设重复,每处理8行区,两边保护行6行。统一时间插秧,田间管理措施一致。5月20号开始插秧,插秧规格30cm×10cm,田间管理措施一致,施肥量:每亩施尿素11斤、磷酸二铵7斤、33酸钾8公斤,每点取连续的10穴将基本苗统一留4~5株,调查分蘖情况,以空育131作为对比,严格按水稻“叶龄”进行栽培管理。 1.4田间管理。秧田封闭药剂30%阿罗津,亩用量60毫升,秧田茎叶除草药剂为千金每棚60毫升。本田除草两次,第一次,插秧前5~7天施阿罗津60ml;第二次,插秧后15~20天喷施阿罗津60ml+吡嘧磺隆10g。插前三带。本田防病五次,在6月28日喷施20%稻瘟酰胺60毫升/亩;在7月8日喷施三环唑+稻瘟酰胺30g+60ml;7月18日2%加收米+25%咪酰胺乳油+磷钾动力80ml+80ml+25g;7月28日2%加收米+20%稻瘟酰胺+磷钾动力80ml+60ml+25g;8月8日稻瘟酰胺+2%加收米+磷钾动力60ml+80ml+25g。 1.5气象资料。创业农场2011年终霜期5月15日,较2010年晚5天,初霜期较2010年提前3天,为9月23日,无霜期127天,全年积温2448℃。5月上中旬气温较低,插秧后气温回升,水稻返青分蘖速度较快。7月正是水稻孕穗至抽穗时期,同往年比降水量较少,日照时数增加。水稻灌浆期光照充足,温度较高,有利于水稻结实期灌浆成熟。 1.6秧苗素质调查。在苗期的具体表现(表1)为:三江一号出苗最早在4月19日,绥粳4号出苗最晚在4月23日,苗期没有发生病害。通过移栽前秧苗素质调查表2可以看出株高最高的品种是超级稻,株高16.9厘米,根数也是最多的,百株平均根数为13条根。 2 结果与分析 2.1各品种生育时期调查。从表2可以看出绥粳4号分蘖最早5月17日,其次是三江一号、龙粳25始蘖期是5月18日,分蘖最晚的是牡丹江28始蘖期是5月24日。从成熟期来看最早成熟的是龙粳29、空育131日期在9月9日,成熟最晚的是紫稻,日期在9月20日。 2.2各品种产量性状情况。由于2011年天气条件利于水稻生长,前期水稻返青分蘖速度快,后期的日照充足保证了水稻灌浆结实,对于产量的增加打下了基础。龙盾104亩产834.9kg,增产率58.4%;龙粳26(原种)亩产751.3kg,增产率42.5%。表1 移栽前秧苗素质调查表

18种甘蓝病虫害

18种甘蓝病虫害

1.甘蓝霜霉病 气温忽高忽低,日夜温差大,白天光照不足,多雨露天气,土壤黏重,低洼积水,大水漫灌,连作菜田和生长前期病毒病较重的地块,霜霉病为害重。 症状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球。 初期在叶面出现淡绿或黄色斑点,扩大后为黄色或黄褐色,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空气潮湿时,在相应的叶背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 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可用霜霉威盐酸盐或烯酰吗啉浸种; 也可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或甲霜灵、恶霜灵·代森锰锌拌种。 (2)发病初期 烯酰·丙森锌;甲霜·霜霉威;丙森·霜脲氰;恶酮·霜脲氰等药剂。 (3)发病普遍 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烯酰吗啉+百菌清;吡唑醚菌酯;烯肟菌酯+百菌清;丙森·异丙菌胺等药剂。 2.软腐病 主要发生在生长中后期,多在包心期发病。 症状特点:

多从外叶叶柄或茎基部开始侵染,形成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后迅速发展,使根茎、叶柄、叶球腐烂变软。 有时可以看见茎基部有乳白色菌脓,而且有恶臭味。 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播前用中生菌素拌种 (2)发病初期 氧化亚铜、氢氧化铜、代森铵、松脂酸铜、络氨铜、叶枯唑、噻菌铜等。 (3)发病普遍 噻唑锌、水合霉素等。 3.黑腐病 症状特点: 幼苗 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真叶的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或细黑条。 成株 多为害叶片,呈“V”,字型病斑,淡褐色,边缘常有黄色晕圈,病部叶脉坏死变黑。 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周围叶肉变黄或枯死。 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播种前,可用琥珀肥酸铜、络氨铜、代森铵浸种。 (2)发病用药 水合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叶枯唑;噻唑锌;三氯异氰尿酸、春·氧氯化铜等药剂。 4.黑斑病 症状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 初期在叶面产生水渍状小点,逐渐变成灰褐色近圆形小斑,边缘常具暗褐色环线。 后向外发展形成浅色或浸润状暗绿色晕环。 随病害的发展,病斑呈同心轮纹,最后发展成略凹陷较大型斑。 空气潮湿,病斑两面产生轮纹状的布黑色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萎死亡。 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用异菌脲、腐霉利拌种。 (2)发病时 恶霜·锰锌、福·异菌、丙森·多菌、苯醚甲环唑+百菌清;春雷霉素·氧氯化铜、琥胶肥酸铜+代森铵;苯菌灵+代森联、溴菌腈+恶酮·锰锌等药剂。 5.黑胫病 主要危害叶及幼茎。

2020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粳稻品种筛选试验技术总结

2020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粳稻品种筛选试验技术总结 2020年全椒县正可家庭农场承担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的常规中粳稻品种筛选试验,观察中粳品种的丰产性、抗性、适应性及其它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试验具体操作人为全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葛道林。 1试验概况 1.1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13个,分别是:20g01、20g02、20g03、20g04、20g05、20g06、20g07、20g08、20g09、20g10(因秧苗太少用扬粳805替代)、20g11、20g12、20g13。 1.2试验设计、田间管理和观察记载 参照《2020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中粳稻品种筛选试验方案》要求进行。试验在同一块田进行,设置3次重复,第一重复采用顺序排列,第二、第三重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方形,长:宽=2.1,其他各点的小区面积为13.32平方米(0.02亩)。 2结果分析 2.1产量 参试品种平均亩产在537.0(20g09)~742.5(20g08)kg之间(表1)。 2.2生育期 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49(20g06、20g10(扬粳805))~155(20g03)天之间。 2.3其它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 亩有效穗:所有试验品种亩有效穗数在15.9(20g11)万~25.7(20g07)万之间。 每穗总粒数:所有试验品种每穗总粒数在92.0(20g02)~153.0(20g08)之间。 结实率:所有试验品种结实率在92.0(20g10(扬粳805))%~96.7%(20g01)之间。 千粒重:所有试验品种结实率在29.6(20g11)~24.0(20g03)g之间。 抗性:所有参试品种没有发生倒伏,叶瘟、白叶枯病均未发,部分品种穗颈瘟轻发、稻曲病轻发,纹枯病轻发至中发。 3.品种简评 20g08:平均亩产742.5kg,居第1位。全生育期150天,株高101.4cm,亩有效穗20.7万,每穗总粒数153.0粒,每穗实粒数142.2粒,结实率92.9%,千粒重25.6g。株型适中,叶片较挺直,植株生长较繁茂,熟期转色好。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综合表现较好。20g07:平均亩产680.5kg,居第2位。全生育期152天,株高103.2cm,亩有效穗25.7万,

全国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 (试行) 一、试验概况 1、试验田基本情况 (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 (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 (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 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5)齐穗期:8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6)成熟期:籼稻85%以上、粳稻95%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以月/日表示。(7)全生育期:自播种次日至成熟之日的天数。 2、主要农艺性状 (1)基本苗:移栽返青后在第Ⅰ、Ⅲ重复小区相同方位的第3纵行第3穴起连续调查10穴(定点),包括主苗与分蘖苗,取2个重复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基本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生产试验、筛选试验不查苗,要求记载项目见记载表。 (2)最高苗:分蘖盛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每隔3天调查一次苗数,直至苗数不再增加为止,取2个重复(单元)最大值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最高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3)分蘖率:(最高苗-基本苗)/ 基本苗? 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4)有效穗:成熟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调查有效穗,抽穗结实少于5粒的穗不算有效穗,但白穗应算有效穗。取2个重复(单元)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有效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5)成穗率:有效穗/最高苗?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6)株高:在成熟期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穴(生产试验20穴),测量每穴之最高穗,从茎基部至穗顶(不连芒),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第七节 根茎基部病害

第七节根茎基部病害 一、苗期病害 苗期常发生的侵染性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角斑病、根腐病等。苗期病害发生范围很广,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水稻、棉花等大田作物,葫芦科、茄科和十字花科等蔬菜,草本和木本花卉的扦插苗,苹果、梨、柑橘等果树幼苗,松杉等针叶树幼苗,还有檫木、香椿、臭椿、榆等树木,都可遭受苗期病害的危害。引起死苗、烂苗,甚至苗床毁灭,造成严重的损失,其中蔬菜和花卉育苗期间受害严重。 1.立枯病 立枯病俗称死苗、霉根。发生时间比猝倒病稍晚,但延续时间长,主要危害幼苗或稍大的幼苗(不同于猝倒病)。播种后至出苗前被病菌感染,内部变褐腐烂,即烂种。受害轻的种子虽能萌发,但幼芽被害呈黄褐色,不久腐烂,即烂芽。棉苗出土后,病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有明显的缢缩,病斑扩大后绕茎一周,最后病部收缩干枯。病株白天萎蔫,晚间恢复,直至死亡病株仍直立不倒伏。湿度大时,病斑处可长出淡褐色蛛丝状霉。 2. 猝倒病 猝倒病俗称“绵腐病”、“卡脖子”、“小脚瘟”。幼苗出土前即可发病,可造成烂种和烂芽。幼苗出土后子叶展开到2片真叶期最易发生猝倒病。发病后先在茎基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绕茎扩展而变褐色,幼茎迅速倒伏地面,倒折后苗色依然青绿。在高湿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絮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与立枯病不同的是,猝倒病棉苗茎基部没有褐色凹陷病斑。 3.灰霉病: 各地主要发生在早春苗床上,危害程度与天气及苗床管理水平有关。轻者局部死苗,重者可造成成棚毁苗。病菌多从幼苗子叶、下部真叶及结露的叶片边缘开始侵染。子叶感病,开始褪绿发黄,逐渐变褐坏死,以至腐烂,表面生有灰色霉层。真叶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形,浅褐色,有轮纹,以后干枯。 4.根腐病 主要危害幼苗根部和根茎部,病部水渍状,不溢缩,软化腐烂,后期糟朽状,病苗萎蔫枯黄而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淡粉色、系数的霉层。 病害种类: 1.立枯病 茄果类、瓜类、豆类、莴苣、芹菜、洋葱、茼蒿、甘蓝、油菜等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芝麻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棉花、水稻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2016年甘蓝品种抗根肿病筛选试验

2016年甘蓝品种抗根肿病筛选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针对本地的根肿病生理小种特性,经过调查研究,从各地育种商,收集了20个甘蓝品种,见表1。 1.2试验方法 2016年8月10日—2017年4月,在郫县安德镇泉水村试验田B-2、B-3进行,对20个甘蓝品种进行了抗根肿病的筛选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1次重复的分期播种,各试验品种田间栽培均按单畦双行排列,株行距46cm×75cm,小区长方形,宽1.5m,长22m,面积33㎡(表2)。由于当地为甘蓝、大白菜主产区域,常年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病严重,试验田发病株及病情指数高,因此对各批次品种只在定植时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灌根处理,试验期间不再浇灌杀菌剂,之后田间管理均按照当地传统栽培管理。在甘蓝幼苗期、莲座期、采收期定期观察、测定、记录各批次甘蓝品种生物性状特性和根肿病感病情况。采用棋盘4点采样,每小区取20株植株调查根肿病感病情况,调查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通过发病率计算病情指数。 1.2.1 甘蓝根肿病田间单株分级标准及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甘蓝根肿病分级标准采用国家“九五”甘蓝育种攻关项目制定的甘蓝材料根肿病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方法。 1)单株病情分级标准: 0级:根系生长正常、无肿瘤; 1级:根系的主根不发病,部分侧根、须根上有较小的肿瘤; 2级:根系的主根发病较轻,微微膨大,部分侧根、须根上有明显的肿瘤; 3级:根系的主根发病较重,异常膨大,龟裂,大部分侧根、须根有明显的肿瘤; 4级:根系上几乎无须根,主根异常膨大、龟裂。 2)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免疫:无症状;高抗:0<病情指数≤5;抗病:5<病情指数≤20;耐病:20<病情指数≤30;感病:病情指数>30。 病情指数=100×∑(各级发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病情级数)。

水稻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

水稻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2-05-10T11:35:53.53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刘传琴辛学敏段晓明郜海涛[导读] 由结果与分析中可知,由于2011年特殊的气象条件,所有的品种都未发现稻瘟病、并且都能够正常的成熟。 刘传琴辛学敏段晓明郜海涛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管理局科研所 156300 摘要本文对水稻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品种比较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空育131、龙粳26、龙粳25、龙粳31、龙粳29、龙粳20、龙交04-908、龙交06-2110、龙交04-2717、龙交09-1116、龙交06-192、龙稻一号、三江一号。 1.2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选择在鸭绿河农场科技园区地处第三管理区157号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旱改水第七年,土壤有机质含量5.4%、pH值5.86、碱解氮210.91mg/㎏、速效磷20.2mg/㎏、速效钾163.15mg/㎏、速效硅133.76mg/㎏。 1.3试验设计 以当地主栽品种空育131为对照,4月21日播种,5月20日插秧,每一处理7行,行长40米,不设重复,插秧规格为9*3寸,每穴3-5株。施肥量:亩施肥总量31kg/亩,其中尿素10kg,二铵9kg,钾肥12kg;硅肥5kg/亩。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调节肥:穗肥=3:3:1:3的比例施入;磷酸二铵在基肥时全部施入;钾肥按照基肥:穗肥=6:4施入。其它管理同常规。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表1 不同品种、品系的生育期 品种播种期出苗期插秧期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 龙粳26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2日7月26日7月27日 龙交04-908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4日7月26日7月27日 龙粳31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8日7月21日7月26日 龙交06-2110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4日7月27日7月30日 龙交04-2717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0日7月22日7月26日 龙交09-1116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8日7月21日7月23日 龙粳25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20日7月23日7月26日 龙稻一号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19日7月24日7月26日 空育131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20日7月23日7月26日 三江一号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9日7月21日7月23日 龙交06-192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24日7月29日8月2日 龙粳294月21日4月28日5月20日7月18日7月24日7月26日 龙粳204月21日4月29日5月20日7月15日7月18日7月21日由表1可知,在相同播期、插秧期条件下,各品种(品系)的始穗期、抽穗期和齐穗期虽都存在一定差异,但除了龙交06-192是12片叶品种外,其余的品种与对照品种空育131都能正常成熟。 2.2抗性比较 表2 不同品种(品系)抗性比较 品种株高(cm)倒伏程度(﹪)叶瘟(级)穗颈瘟(级) 龙粳26110.3000 龙交04-9081042000 龙粳3193.6000 龙交06-2110103.61000 龙交04-271798000 龙交09-111689000 龙粳2588.6000

甘蓝病害及防治

甘蓝病害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1.甘蓝霜霉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出现淡绿或黄色斑点,扩大后为黄色或黄褐色,受叶脉限制面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在相应的叶背面布满魄至灰白色霜状霉层(图15-1)。严重时也为害叶球(图15-2)。 图1-1 甘蓝霜霉病为害叶片症状

图1-2 甘蓝霜霉病为害叶球症状 病原Peronospora parasitica称寄生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不具隔膜,吸器圆形至梨形或棍棒状。孢囊梗单生或2~4根束生,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卵孢子球形,单孢,黄褐色,表面光滑,胞壁厚,表面皱缩或光滑。 发生规律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里、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留种株上越冬。翌春由卵孢子或休眠菌丝产生的孢子囊萌发芽管。经气孔或表皮细胞间侵入春菜寄主,春菜收后,病菌以卵孢子在田间休眠两个月后侵入秋莱。借助风雨传播,使病害扩大和蔓延。气温忽高忽低,日夜温差大,白天光照不足,多雨露天气,霜霉病最易流行。菜地土壤黏重,低洼积水,大水漫灌,连作菜田和生长前期病毒病较重的地块,霜霉病为害重。 防治方法适期播种,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间苗,晚定苗,适度蹲苗。小水勤灌,雨后及时排水。清除病苗,拉秧后也要把病叶、病株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用5 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恶霜灵·代森锰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 发病前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预防保护。9月中旬发病初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N7 00倍液、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l 000倍液、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齐U400~600倍液、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溶性液N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50~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2.甘蓝软腐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