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晕厥

晕厥

晕厥

晕厥

一、概述: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

二、病因:1.自主神经调节失常,血管舒缩障碍

如直立位低血压时脑供血障碍可引起晕厥,体质差者多见;一次性大量排尿或连续咳嗽,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引起晕厥。

2.心源性脑缺血

这种原因的晕厥最严重,多见于严重的快速或慢速心律失常、心脏停搏。任何体位均可发生,缺血严重时可伴有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

3.脑血管疾病

这种情况多为突然发生的脑干供血不足所致,因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缺血而不能维持正常的意识状态,应称为短暂性脑(后循环)缺血发作。

4.其他

晕厥也可见于低血糖、重度贫血及过度换气者。

三、临床表现:患者突然感到头昏、恍惚、视物模糊或两眼发黑、四肢无力,这就是晕厥先兆;随之意识丧失,摔倒在地,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即恢复如常,起立行走,有的患者半小时以内可有全身乏力感。许多情况下,患者较快软倒而不是摔倒,没有意识丧失,或是反复发生有了经验,及时蹲下,则症状很快消失。晕厥时心率减慢或增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可出冷汗。晕厥基本上都是站位或坐位发生,如于卧位发生应注意是否患有心脑血管病如心律失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癫痫。

四、鉴别诊断:应与眩晕相鉴别。晕厥和眩晕是完全不同的症状。晕厥发生时意识丧失。而眩晕发生时,无论多么严重,持续时间多长,绝不应有意识障碍。

五、治疗:急救处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晕厥,要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取头低脚高位,松开腰带,保暖。目击者也可从下肢开始做向心性按摩,促使血液流向脑部;同时可按压患者合谷穴或人中穴,通过疼痛刺激使患者清醒;晕厥患者清醒后不要急于起床,以避免引起再次晕厥;如考虑患者有器质性疾病,在进行现场处理后如低血糖患者给予补充糖份、咳嗽晕厥的予以止咳等,要及时到医院针对引起晕厥的病因进行治疗。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患者的护理 昏迷:是指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呈不同程度的丧失,施以刺激不可能唤醒。昏迷又分为浅昏迷、深昏迷。常以某些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昏迷深度的指标。浅昏迷时对强刺激有反应,上述反射减弱。深昏迷时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上述各种反射消失。 一.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分泌物残留可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一般1~2次/日,根据患者不同 情况备开口器、漱口液(长用漱口液有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1%~3%过氧化氢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 2.皮肤护理:重点是防止压疮,与长期卧床有关。一般2h/次翻身,翻身时不可拖拉 以免擦伤皮肤,对于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更应注意保护,避免长时间受压,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潮湿后随时更换。定期给予擦浴。保持四肢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及肌肉萎缩,定时做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 3.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昏迷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防止尿失禁,故2次/日消毒尿道口, 防止尿道感染。引流管根据不同部位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并记录。确保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密闭、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4. 眼部护理:预防角膜溃疡,每日早晚用无菌盐水冲洗后涂眼药膏,并覆以凡士林油 纱,用眼药水交替点眼。 5. 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者,应使用缓泻剂。 二.生命体征的监测:一般来说生命体征可直接反映病人全身状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 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1.体温的监测:(1)体温过高,一般为术后吸收热、感染,神外科患者一般为中枢性 发热或脑干损伤。应及时物理降温并汇报医生。(2)体温过低,一般为休克患者或脑干损伤。应给予保暖并汇报医生。 2.心率、心律的监测: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中枢性病变所致的心率 变化:当心率过快时可用胺碘酮等,当心率过慢时可用阿托品、654—2等。(2)心血管病变所致的心率变化:在处理上主要以纠正引起心律变化的原因为主,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应考虑补液、输血,而对心排量低的患者则以强心利尿,补液时用胶体为主。。 3.呼吸监测:(1)呼吸过快:一般提示脑缺氧及颅内压增高。(2)呼吸过慢:在机体 代偿状态下,呼吸过慢产生co2蓄积,在失代偿状态下可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4.血压的监测:可作为有效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1)血压过高:根据情况可酌情给 予降压药,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2)血压过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的首先扩充血容量,再使用升压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应及时治疗原发病并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正常范围。 5. 瞳孔的观察: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位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下直径为2-5mm. 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氯丙嗪、吗啡中毒。单侧瞳孔缩小提示脑疝早期。瞳孔大于5mm为瞳孔散大,双侧瞳孔散大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等,单侧瞳孔增大提示同侧颅内病变所致脑疝发生。 三.呼吸道的护理:由于昏迷病人的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坠积于肺部,可引起坠积性肺炎,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极为重要。

(整理)昏迷病人的护理

昏迷病人的护理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 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如下二种情况。一种是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病人昏迷;另一种是病人因脑血管病或颅脑外伤等已昏迷一定时期,病情稳定后需回家中恢复和休养。做好这两种情况下昏迷病人的护理是家庭护理的重点。 家庭护理要点 1·当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疑似昏迷的病人时,鉴别病人是否昏迷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棉芯轻触一下病人的角膜,正常人或清症病人都会出。现眨眼动作,而昏迷,特另(是深昏迷病人毫无反应。当确定病人昏迷时,应尽快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在护送病人去医院途中,要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1)要使病人平卧,头侧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顺。 (2)病人有活动性假牙,应立即取出,以防误入气管。 (3)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意识情况。对躁动不安的病人,要加强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2·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做好如下护理非常重要。 (1)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现介绍:人翻身法(以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为例):第一步家属站于病人右侧,先使病人平卧,然后将病人双下肢屈起;第二步家属将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将病人抬起并移向右侧(家属侧),再将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病人头、颈、躯干同时转向左侧即左侧卧位;最后在病人背部、头部各放一枕头,以支持其翻身体位,并使病人舒适。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的鉴别诊断 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自限性意识丧失。可完全自行恢复,是由 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引起的。10~30岁和70岁以上是晕厥的两个发病高峰期。 一、晕厥的原因及分类 (一)神经介导性晕厥 最为常见,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从而表现为 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整个大脑短暂的低灌注。 1.分类 (1)血管迷走性晕厥,由情绪(如恐惧、疼痛等)和直立体位引起。 (2)情境性晕厥,如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排尿,运动后或餐后均可引起。 (3)颈动脉窦性晕厥,如穿紧领衣物,突然转头等。 2.临床表现 晕厥病史长,无心脏病史,可有颈动脉窦受压的诱因,多发生在长时间站立或拥挤、餐后或运动后,晕厥常伴恶心、呕吐。 (二)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 与交感神经反射通路传出受损有关,多发生在起立动作后,晕厥时血压降低。

1.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多系统萎缩、没有自主神经异常的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 2.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如糖尿病、尿毒症和脊髓损伤等。 3.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如酒精、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抗抑郁药物等。 4.血容量不足,如出血、腹泻、呕吐等。 (三)心源性晕厥 1.心律失常性晕厥,包括心动过缓(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交界区功能异常及植入设备功能障碍)、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预激综合征、特发性或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2.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病因包括心脏疾病(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肿物等)和其他方面(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紫绀性先心病等)。 二、晕厥患者的评价 首先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治疗;其次识别患者潜在的疾病风险。 (一)初步评估 1.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立卧位血压)、ECG。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昏迷:是指意识完全消失,施以刺激不可能唤醒。昏迷又分为浅昏迷、深昏迷。常以某些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的存在或消失作为判断昏迷深度的指标。浅昏迷时对强刺激又反应,上述反射减弱。深昏迷时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上述各种反射消失。 一.基础护理: 1.口腔护理:分泌物残留可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一般1~2次/日,根据患者不同 情况备开口器、漱口液(长用漱口液有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1%~3%过氧化氢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口灵)。 2.皮肤护理:重点是防止压疮,与长期卧床有关。一般2h/次翻身,翻身时不可拖拉 以免擦伤皮肤,对于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更应注意保护,避免长时间受压,保持床单元的整洁、干燥,潮湿后随时更换。每周擦浴一次。 3.各引流管的护理:昏迷患者需长期留置尿管防止尿失禁,故2次/日消毒尿道口, 防止尿道感染。引流管根据不同部位观察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并记录。确保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密闭、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4.动、静脉置管的护理:昏迷患者需长期留置外周静脉或深静脉管输液,故1次/日 消毒更换敷贴,防止脉管炎发生。 二.生命体征的监测:一般来说生命体征可直接反映病人全身状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处理。 1.体温的监测:(1)体温过高,一般为术后吸收热、感染,神外科患者一般为中枢性 发热或脑干损伤。应及时物理降温并汇报医生。(2)体温过低,一般为休克患者或脑干损伤。应给予保暖并汇报医生。 2.心率、心律的监测:是反映心脏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中枢性病变所致的心率 变化:当心率过快时可用胺碘酮等,当心率过慢时可用阿托品、654—2等。(2)心血管病变所致的心率变化:在处理上主要以纠正引起心律变化的原因为主,如低血容量性休克,应考虑补液、输血,而对心排量低的患者则以强心利尿,补液时用胶体为主。。 3.呼吸监测:(1)呼吸过快:一般提示脑缺氧及颅内压增高。(2)呼吸过慢:在机体 代偿状态下,呼吸过慢产生co2蓄积,在失代偿状态下可产生呼吸性酸中毒。 4.血压的监测:可作为有效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1)血压过高:根据情况可酌情给 予降压药,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2)血压过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的首先扩充血容量,再使用升压药。其他原因引起的应及时治疗原发病并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正常范围。 5. 瞳孔的观察: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位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下直径为2-5mm. 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氯丙嗪、吗啡中毒。单侧瞳孔缩小提示脑疝早期。瞳孔大于5mm为瞳孔散大,双侧瞳孔散大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等,单侧瞳孔增大提示同侧颅内病变所致脑疝发生。 三.呼吸道的管理:由于昏迷病人的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坠积于肺部,可引起坠积性肺炎,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极为重要。 1.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凝血块等,一般2h/次吸痰,必要时酌增 减,吸痰管应区分口、鼻腔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 2.应采取侧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一般

昏迷病人的护理

昏迷病人的护理 昏迷病人的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⑴环境要求:清洁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 ⑵体位要求:取出义齿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深昏迷病人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 ⑶促进排痰、呼吸支持:舌根后坠放置口咽通气管;配合气道湿化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加强翻身扣背促进体位排痰;(注意急性期不能过多搬动病人)短期不能清醒者宜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⑷其他:定期做血气分析;使用抗生素防治呼吸道感染。 2、安全护理 ⑴加强看护24h专人守护;加床挡;使用约束带;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⑵禁止使用热水袋防烫伤。 3、饮食护理:供给足够的营养 ⑴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营养治疗准确记录出入量。 ⑵昏迷超过3-5天给予鼻饲饮食成人鼻饲量2000-2500ml/日(也可根据病人消化情况决定鼻饲量)。 A、确知胃管在胃内,喂食前检查有无胃出血或胃潴留。 B、有胃潴留者,延长管喂间隔时间或中止一次。 C、胃出血者禁止喂食,抽尽胃内容物后按医嘱注入止血药。 D、每次管喂200-400ml,每3h一次,夜间停喂8h。 ⑶如患者意识好转,出现吞咽、咳嗽反射,应及时争取经口进食。 A、从半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度到普通饮食。 B、抬高床头防止呛咳及反流。 C、入量不足部分由胃管补充 ⑴保持4、加强基础护理 完整。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渣屑。 ⑵注意五官护理(眼、耳、鼻及口腔),保持皮肤清洁 5、预防并发症 ⑴防止压疮 A、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皱折。 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处理大小便。 C、减轻局部受压每1-2h翻身一次,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同时建立床头翻身卡。 ⑵肺部感染: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和呼吸道感染。 ⑶泌尿系感染 A、留置尿管应严格无菌操作。 B、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防扭曲、受压、折叠,及时倾倒尿液防逆流。 C、每日冲洗膀胱1-2次,洗净会阴及尿道口分泌物。 D、定时放尿训练膀胱舒缩功能。 ⑷便泌 A、加强翻身,定时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 B、2-3天未解大便应给轻泻剂,予开塞露塞肛,必要时戴手套扣出大便。 ⑸暴露性角膜炎:眼睑不能闭合者,给予眼药膏保护,无需随时观察瞳孔时,可用纱布遮盖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审批稿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昏迷病人病情评估及护理 概述 意识--机体对自身及外界环境感知并能作出正确反应的状态。 意识障碍--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 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 应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 病因 ?颅内病变:1.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 2.颅脑疾患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SAH、脑栓塞等 ?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等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 ?癫痫 ? 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对意识障碍的分级方法不一。 ?传统方法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诊断学上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嗜睡:病人呈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回答并做出各种反应,但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思维混乱,可有错觉、幻觉、精神错乱、谵妄等表现。 ?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不易唤醒,仅能被压眼眶、用力摇动身体等较强刺激唤醒。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昏迷三阶段: 浅昏迷: 1.意识大部分丧失 2.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 3.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存在。 中度昏迷 1.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2.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放射 3.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深度昏迷 1.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2.深、浅反射均消失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计分)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乱说乱讲 3 刺痛躲避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音 2 刺痛屈曲 3 不能发音 1 刺痛伸直 2 无反应 1

循环系统疾病主要症状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主要症状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主要症状: 心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水肿 心悸 心前区疼痛 晕厥 1.心源性呼吸困难 概念 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于各种心脏病发生左心或右心衰时,使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出先紫绀,端坐呼吸,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率的异长。 病因 由于左心衰,肺淤血和肺顺应性降低而致肺活量减少的结果;肺淤血影响肺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妨碍肺的扩张和收缩,引起通气和换气障碍,肺泡内张力增高,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病人感觉呼吸费力。 由于体循环淤血并发淤血性肝肿大及胸水、腹水,使呼吸活动受限,同时右心房及上腔静脉压升高,血中氧含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积聚,均可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 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系体力活动使静脉回流量增多加重肺淤血的结果。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常发生在夜间,于睡眠中突然憋醒,并被迫坐起,轻者坐起数分钟可缓解;重者出现阵咳、咳泡沫痰、伴肺部哮鸣音,又称“心源性哮喘”,常为左心衰早期表现。 端坐呼吸 心功能不全后期,病人完全休息亦感呼吸困难,不能平 卧,迫使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可伴紫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心悸等。随着心功能不全发展,呼吸困难逐步加重,出现窒息感,影响机体活动能力,病人常精神紧张、焦躁不安。 常用护理诊断 心输出血量减少气体交换受损

活动无耐力潜在性并发症---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1.卧位:半卧位或端坐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吸氧:慢性心衰伴二氧化碳潴留者的吸氧原则,低浓度、低流 量、持续吸氧;急性心衰的吸氧原则,高浓度、高流量、短时间吸氧。 5.室内空气新鲜 6.活动与休息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要点说明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是威胁老人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1],而且是致残率甚高疾病,大约70%一80%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2]。脑卒中发病急,进展恶化快,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为了能使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院前急救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急救;护理脑卒中是老年病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为了能使脑卒中病人及早得到救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做好急救工作及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院外急救措施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目的是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救治,原则上要求出诊迅速,首先要挽救病人的生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对病人进行适当处置后再进行安全转移。 1.1准确判断病情脑卒中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出血,多为动态发病,病情凶险,易出现脑疝等并发症。主要以突然摔倒后意识不清、剧烈头痛、呕吐

为主要表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栓,为静态发病,以肢体功能障碍、失语为主要表现[3]。进行急救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发病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并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急救,为院内的进一步救治赢取宝贵时间。 1.3防止病情恶化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人。抽搐者应及时给予镇静剂,放置保护性牙垫,预防舌咬伤、舌后坠,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理并保持皮肤的干躁清洁。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迅速给予脱水治疗以减轻脑水肿。 1.4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的原则是越早越好,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根据病情及时使用各种抢救药物,为保证脑的灌注压,原则上不主张降血压治疗,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以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缺氧加重脑水肿,不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

昏迷病人病情评估及护理 概述 意识--机体对自身及外界环境感知并能作出正确反应的状态。 意识障碍--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 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 并出现病理反射活动。 病因 颅内病变:1.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2.颅脑疾患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SAH、脑栓塞等 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等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 癫痫 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对意识障碍的分级方法不一。 传统方法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诊断学上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嗜睡:病人呈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回答并做出各种反应,但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思维混乱,可有错觉、幻觉、精神错乱、谵妄等表现。 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不易唤醒,仅能被压眼眶、用力摇动身体等较强刺激唤醒。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昏迷三阶段:

浅昏迷: 1.意识大部分丧失 2.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 3.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存在。 中度昏迷 1.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2.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放射 3.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深度昏迷 1.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2.深、浅反射均消失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计分)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乱说乱讲 3 刺痛躲避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音 2 刺痛屈曲 3 不能发音 1 刺痛伸直 2 无反应 1

晕厥应急预案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晕厥应急预案 诊断标准: ㈠:常突然意识丧失、摔倒、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有无抽搐及舌咬破和尿失禁,常有悲哀、恐惧、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刺激因素。排尿、排便、咳嗽、失血、脱水也可为诱因。㈡:问诊要点1.晕厥发生年龄、性别。2.晕厥发作的诱因、发作及体位关系、及咳嗽及排尿关系、及用药关系。3.晕厥发生速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面色、血压及脉搏情况。4.晕厥伴随的症状,已如前述。5.有无心、脑血管病史。6.既往有无相同发作史及家族史。 ㈢:大体分类1.血管舒缩障碍(1)单纯性晕厥(血管抑制性晕厥)(2)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3)颈动脉窦综合征(4)排尿性晕厥(5)咳嗽性晕厥2.心源性晕厥3.脑源性晕厥4.血液成分异常(1)低血糖综合征(2)通气过度综合征(3)重症贫血:是由于血氧低下而在用力时发生晕厥。(4)高原晕厥:是由于短暂缺氧所引起。 辅助检查: ㈠:心电图、末梢血糖。 ㈡:生化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等 ㈢:胸片,胸部CT、头颅CT、MRI。 ㈣:心脏、颈动脉B超。 处理原则:

㈠:晕厥急性发作的处理 1、体位晕厥发作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实施心率、血压、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监测和输液。多数患者因意识丧失时间较短,很快自行恢复,无明显后遗症。 2、药物等治疗对于意识丧失时间较长者,应根据生命体征进行对症治疗。对血压明显下降者应快速补充血容量,酌情选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药物。对明显心动过缓者应酌情选用山莨菪碱、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同时,应注意有无继发性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㈡:病因治疗晕厥常有反复发作倾向,故病因治疗对于防治晕厥发作十分重要。如心源性晕厥应及时解除心室流出道或流入道梗阻、心包填塞,及时纠治相应的心律失常和泵功能衰竭等;血管反射性晕厥应防治过度的迷走神经反射和颈动脉窦受压等;血源性晕厥应纠治低血糖、重度贫血和防止过度换气等;脑源性晕厥应治疗相关的神经、精神性疾患等;药源性晕厥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 ㈢: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对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有较好的疗效,据报道长期服用该药可使90%以上的患者不再发作。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2、钙离子拮抗剂据报道该药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有效率约70%。常用药物为维拉帕米。 3、丙吡胺据报道该药对防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有效率达90%,

患者突然晕倒时的应急预案和流程

内科应急预案

患者突然晕倒时的应急预案和流程 1、患者因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眩晕症突发晕倒,立即奔赴现场,嘱患者制动,立即通知医生。 2、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3、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5、病情危重时准备好抢救物品、药品,配合医生抢救。 6、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晕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7、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 流程:

吸痰过程中中心吸痰装置出现故障的 护理应急预案和流程 1、在吸痰过程中中心吸痰装置出现故障时,应立即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吸痰。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2、如注射器抽吸不佳。连接备用电动吸痰器进行吸引。 3、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再次吸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立即通知器械科进行维修。 流程:

病人有自杀倾向时应急预案和流程 1、对有自杀倾向的病人立即汇报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 2、立即通知家属并留陪客24小时陪护。 3、与病人交谈,了解掌握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进行疏导,与医生商量是否需请精神科医生协助治疗。 4、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将病人调至易于观察,接近护士站的病房室,移去病房一切可以作为自伤的物品。 (2)与家属讨论患者病情、自杀原因、性格等,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要求家属陪伴及亲人多来探望。 (3)消闲疗法,如阅读、看电视、等分散病人注意力。 (4)如因疾病痛苦而自杀,应尽量使病人舒适,可增加止痛镇静剂的使用。言行态度要友善,耐心照顾,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5)联络社会医务工作者予以协助,如经济问题。 (6)病人病情稳定后,仍需继续留意病人的情绪和行为,以防自杀行为的再次出现。 5、列入特殊交班内容,床尾系红带子,使值班人员均提交警惕,随时密切观察,巡视病人,注意其动态及经常监视床头柜及病室有无自伤性物品与药品。

晕厥的分类及诊断

晕厥的分类及诊断 2014年10月

摘要:晕厥是由于大脑一过性的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不进行对症治疗常常有猝死的风险。晕厥大体分为神经反射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心律失常性晕厥、器质性心脏病等,病理生理过程简单但难以确诊。常用的方法有询问病史、心电图、直立倾斜试验等。 关键词:晕厥,分类,诊断 晕厥是由于短暂的全脑组织缺血导致的T-LOC,特点为发生迅速的、短暂的、自限性的,并且能够完全恢复意识1。一般性的晕厥基本有先兆症状,而恶性晕厥通常无先兆症状,意识丧失突然发生。晕厥的发生较快,且可在几十秒内恢复,症状基本消失。由于晕厥的复杂性,往往难以诊断,而不加注意,很有可能猝死。所以晕厥的分类及诊断非常值得研究。 1 晕厥的病生理基础 晕厥是由于大脑一过性的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的,因此引起晕厥的病理生理因素都与血流灌注有关。脑灌注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动脉压,因此,心输出量减少和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均导致周围血压下降和脑灌注压降低。静脉容量是决定心输出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血容量减少和体液过分储留将导致晕厥的发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瓣膜病均可使心输出量减少。过度扩张血管可导致动脉血压降低,这经常是反射性晕厥的原因。 2 晕厥的分类 1 神经反射性晕厥综合征 直立倾斜试验 1.1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一般晕厥) 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介导反射,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扩张及心动过缓,周边血管突然扩张,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减少,使心脏有加快和加强收缩的反射动作,某些人会因过度激发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进而引起心跳忽然减慢、周边血管扩张,结果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氧,表现为动脉低血压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而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 这种晕厥非常普遍,通常表现为坐位或立位起立时突然发生晕厥,起病前可有短暂的头晕、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听觉下降、恶心、呕吐、大汗、站立不稳等先兆症状,基本用直立倾斜试验可以确诊。 血管迷走性晕厥与美尼尔综合征有相似之处。美尼尔综合征为一突然发作的非炎性迷路病变,具有眩晕、耳聋、耳鸣等症状6。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腹泻、血压多数偏低等一系列症状。 1.2颈动脉窦性晕厥(CSS) 是由颈动脉窦过敏或受压所致。可采用Holter心电图系统进行较长时间的非卧床性监测。晕厥发作时记录到突然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则高度提示为CSS7。 1.3情境性晕厥、急性出血、咳嗽、打喷嚏、胃肠道刺激(吞咽、排便、腹痛)、排尿(排尿后晕厥)、运动后等。 2 直立性低血压 2.1 自主神经调节失常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

昏迷病人的护理评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昏迷病人病情评估及护理 概述 意识--机体对自身及外界环境感知并能作出正确反应的状态。 意识障碍--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 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并出 现病理反射活动。 病因 ?颅内病变:1.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 2.颅脑疾患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SAH、脑栓塞等 ?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脑脓肿等 ?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内血肿等?癫痫 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上对意识障碍的分级方法不一。 ?传统方法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 ?诊断学上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嗜睡:病人呈持续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回答并做出各种反应,但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思维混乱,可有错觉、幻觉、精神错乱、谵妄等表现。 ?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不易唤醒,仅能被压眼眶、用力摇动身体等较强刺激唤醒。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昏迷三阶段: 浅昏迷: 1.意识大部分丧失 2.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 3.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存在。 中度昏迷 1.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2.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放射 3.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深度昏迷 1.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2.深、浅反射均消失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计分)

昏迷病人护理试题.docx

昏迷病人护理试题 考生签名:科室: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昏迷病人宜给于()饮食 A. 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 B.低盐低脂饮食 C.禁食 D.糖尿闭饮食 2、昏迷病人在插胃管过程中,若遇到喉头痉挛插入困难时,向喉部喷少许丁卡因解除喉头痉挛,若遇 到食管下段痉挛,也可用()加生理盐水至10ml 经胃管缓慢推入,以解除痉挛,使胃管能顺 A.地塞米松 B. 50mg 利多卡因 C..泼尼松 D.丁卡因 3、昏迷患者多为偏瘫或瘫痪,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减轻对某个部位的高强度和长久的压迫。下列方 法不对的是() A. 每 2 小时翻身按摩 1 次 B. 使用充气气垫床 C. 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敷贴或减压贴保护 D.每日更换床单元 4、昏迷病人体温超过()℃以上者给予头部冷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并按高热病人的护理常规护理 A.39 B.38.5 C.40 D.41 5、关于格拉斯哥 (Glasgow)昏迷计分法的内容叙错误的是() A、睁眼活动 B、语言 C、肢体运动 D、最高分 14 分、最低 3 分。 6、Glasgow昏迷量表中,以下错误的是 () A、呼叫睁眼 3 B、只能发声 2 C、刺痛时能躲避 5 D、9—12 分,病员中度昏迷 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昏迷的颅内因素() A、颅内血肿 B、癫痫:全身性强直 -阵挛性发作 C、脑挫裂伤 D、CO中毒 8、昏迷患者体温过低可能不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引起() A、休克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低血糖 D、冻伤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潮式呼吸提示大脑半球广泛损害 B、深快规律性呼吸提示糖尿病酸中毒 C、失调式呼吸提示延髓下部损害 D、长吸式呼吸是指吸 1 次 , 呼 2--3 次 , 或吸足气后呼吸暂停 10、中度昏迷与深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是:() A 各种刺激无反应 B 不能唤醒 C 无自主运动 D 深浅反射均消失 11、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可见于:() A 颠茄类中毒 B 有机磷农药中毒C酒精中毒 D 氰化物中毒 12、熟睡状态 ,不易唤醒,但当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醒时答话含糊() A.昏睡 B.嗜睡 C. 意识模糊、 D.轻度昏迷 13、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A.昏睡 B.深度昏迷 C.意识模糊、 D.轻度昏迷

昏迷患者的护理常规

昏迷患者的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 P R BP) 2.评估GLS 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3.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4.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 (二)护理要点 1.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 3.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 4.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 变形及神经麻痹。 5.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 6.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注意无菌技术 7.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擦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 8.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度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舍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 9.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10.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每1—2小时翻身一次。 11.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擦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 (三)健康教育 1.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 2.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晕厥

晕厥(又称错腋)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持久。对晕厥病人不可忽视,应及时救治。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肌肉无力,姿势性肌张力丧失,不能直立及意识丧失。晕厥有一定的发病率,甚至在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由于发作多呈间断性,存在多种潜在病因,同时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部分晕厥病例不易诊断且涉及多个科室。 定义:系由脑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种突然发作历时短暂的意识丧失。常分为心源性、脑源性和反射血管性三类 症状;晕厥常突然意识丧失、摔倒、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无抽搐及舌咬破和尿失禁,应询问晕厥前的情况、有无先兆、晕厥时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当时是否有面色苍白、脉搏缓慢、尿失禁及肢体抽动等;晕厥常有悲哀、恐惧、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刺激因素。排尿、排便、咳嗽、失血、脱水也可为诱因;应了解发作时的体位和头位,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常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过敏性晕厥 多发生于头位突然转动时。 发病机制;晕厥发作最常见的机制是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心输出量下降或心脏停搏;突然剧烈的血压下降或脑血管普遍性暂时性闭塞。一些其他原因如血液生化和成分的异常也可引起晕厥 病因 神经因素、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是晕厥最常见的病因,但晕厥发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还有相当一部分晕厥患者的病因是无法解释的。约20年前无法解释的晕厥可占到所有病例的39%。但近年来随着倾斜试验、环路事件监测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医师对精神疾病诱发晕厥的新认识,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2000和2001年欧洲两项关于晕厥的研究显示,神经介导性晕厥占所有病例的35-38%,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精神疾病诱发的晕厥可占5.6%,无法解释的晕厥占14-17.5%。 其他致病因素1.脑源性晕厥由于脑血管病变、痉挛、被挤压引起一过性广泛脑供血不足,或延髓心血管中枢病变引起的晕厥称为脑源性晕厥。 弥漫性脑动脉硬化时,脑供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在低界水平。当血压突然下降或心律失常或突然体位改变而未能立刻适应时,脑供血进一步减少,引起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因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动脉粥样斑块的微血栓或动脉痉挛而出现的一过性脑供血 不足,也可能引起晕厥,特别在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时。出现偏瘫、眩晕等神经系统症状。但晕厥并不常见。 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继发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等患者如短时间内血压突然升高,可发生脑血管痉挛和脑水肿,出现剧烈头

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瞳孔大小、对光反应。 (二)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三)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四)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血反应。 二、护理要点 (一)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查看床头信息卡、手腕带等进行身份识别,向患者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二)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 (三)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剂量。 (四)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五)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 (六)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或更换尿袋时应注意无菌技术。 (七)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檫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 (八)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 (九)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超过50度,热水袋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十)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位加用海绵垫,每2h翻身一次,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 (十一)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眼睑不能闭合的患者,定时用生理盐水檫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 三、健康教育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4 年更新版)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4 年更新版) 2014-11-19 10:45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作者:刘文玲胡大一郭继鸿马长生陈红浦介麟张海澄蒋文平李毅刚杨新春白融中国心律学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字体大小 - | +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占急诊科患者的0. 9% ~1. 7%,住院患者的1%~3%。导致晕厥的病因很多,机制复杂, 涉及多个学科。因此, 规范晕厥的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自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2006 年发布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来, 在晕厥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特别是2009 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 ESC) 修订了晕厥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1 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发布了晕厥诊断的标准方案。 目前, 针对中国人群晕厥的相关研究较前有所丰富, 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有关血管迷走性晕厥、心源性晕厥的预后分析, 但数据仍然有限, 无论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还是治疗手段方面, 均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 儿童晕厥的研究略显优势, 在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研究, 使得我们对中国儿童人群的晕厥有了进一步了解。 鉴于上述情况, 本共识主要参照ESC 和加拿大心血管学会有关晕厥的最新指导性文件并结合近年来的进展,由国内本领域的专家集体编写而成, 旨在制定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晕厥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性文件, 帮助临床医生确立晕厥诊断, 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一、分类及病理生理 ( 一) 定义 晕厥是指一过性全脑血液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 特点为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并能够完全恢复。 ( 二) 分类 1.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 反射性晕厥根据涉及的传出路径而分为交感性或迷走性。当直立位血管收缩反应降低导致的低血压为主要机制时, 即为血管抑制型, 当心动过缓或心脏收缩能力减弱是主要机制时为心脏抑制型, 这两种机制均存在时则为混合型。 年轻人的血管迷走性晕厥为典型、单纯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老年人出现的反射性晕厥常伴有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异常, 表现为直立位或餐后低血压, 这种反射性晕厥是病理的, 主要与药物相关的自主神经系统代偿反射受损和原发性或继发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相关。

15——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第十五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是评估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也是护士评估病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临床上称为生命体征。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等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 一、体温异常的护理 (一)正常体温: 成人安静状态下:舌下(36.3~37.2℃)、直肠(36.5~37.7℃)、腋下(36.0~37.0℃) (二)生理性变化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运动、用药等因素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但其变化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l.0℃。 1. 昼夜变化 2. 年龄差异 3. 性别差异 4. 运动状态 5. 用药作用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 (一)体温过高 发热: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l℃以上即可称为发热。 1、程度判断: 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0℃、高热:39.1~41.0℃、超高热:41.0℃以上

2、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 3、热型: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体温过低,体温35℃以下称之为体 温不升。 4、护理措施 (1)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 (2)加强病情观察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 (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多饮水。 (4)补充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5)休息能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 (6)预防并发症 (7)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不升。体温 过低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常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 1. 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2. 临床表现 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 3、护理措施 (1)环境温度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室温在22-24℃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