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张红凤杨慧

2012-08-20 14:40: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6期

如何处理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市场经济国家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两种主要方式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称为宏观调控)与政府规制,共同构成政府调节体系。其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应对短期经济总量失衡,追求逆周期的短期经济绩效;而政府规制则主要应对微观市场失灵,追求长期持续性经济绩效。①从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政府规制早于宏观经济政策,有了市场经济就有了政府规制;而宏观经济政策更多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凯恩斯经济学诞生之后,与政府规制共同补充市场机制的自身调节。但世界经济并未因此避免此次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并且迄今未完全走出危机阴霾,而是陷入了发展泥潭。对其进行理论反思,我们认为,以凯恩斯主义为标志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并不完善,其为克服危机和进行“逆经济周期调节”的政策已然暴露出诸多遗患,并曾酿就了“滞胀”苦酒;另一方面,为克服“滞胀”,以新自由主义体制为导向的放松规制酿就了此次经济大危机在全球的爆发,从而使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受到根本性撼动。这表明无论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皆无法解决市场经济体制所固有的矛盾。而作为一门研究“政府规制市场的界限与内容”的新兴经济学科,规制经济学产生、发展与嬗变的全过程深受市场经济实践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持续互动与同构的影响。在此背景下,规制经济学的长足发展有可能为缓解和改善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冲突程度开出良药。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轨期,其发展深受环境保护、公众健康与安全等

社会管理领域矛盾凸显和低效率的行政垄断等问题的困扰,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全原则的实现步履维艰,亟待发展和完善基于本土的规制经济学来化解这些问题。

基于此,反思规制经济学的演进路径,重塑政府与市场乃至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构成了本文探索问题的一条红线。本文首先考察规制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其次从基本假设、研究范式、核心理念和规制目标四个层面深入剖析规制经济学演进的内在逻辑;再次,基于现有理论缺陷和实证研究、规制概念范畴等应对实践的挑战,本文对规制经济学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最后,对规制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做了简要探索。

一、规制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从一定意义上说,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经验的总结,其发展史是一部政府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此消彼长的斗争历史。受其影响,规制经济学本身也成为这样一部思想史,其发展变革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制实践和理论的互动与同构过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处在自由竞争阶段,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一贯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盛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界。这一时期政府规制的作用非常有限,因而规制被称作“市场模式的规制”。相应地,此时规制研究较少,主要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设计某些市场的规制机制,分析规制效应及其对经济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这些分析成为规制经济学的基础,而且成为一般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规制经济学的雏形由此形成并得到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在经济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垄断组织的统治要求与国家力量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随之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规制逐渐增多。大战结束后,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的规制曾经有所削弱。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又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在大战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用规制来支持战争,即战时统制经济;而大萧条期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把规制作为反危机的措施,即通过颁布法律,建立规制机构,实施财政、金融和其他规制手段,全面干预经济。但此时居于正统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却仍将垄断及其规制视为“例外现象”,因而遭到质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政府干预主义)应运而生。从20世纪30年代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凯恩斯主义占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绝对优势,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政府规制范围不断扩大,大量新的政府干预经济形式出现。相应地,规制主义制度结构居于主导地位。受此影响,规制经济学家从公共利益角度,阐发规制缘由与方法,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陷入“滞胀”泥潭,同时,各国在人、财、物及信息等方面的国际联系越发频繁,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增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和深化的过程,其重要特点是“滞胀”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在此背景下,人们的视野从“市场失灵”转向审视“政府失灵”,市场与政府作用的理念发生根本转化,新自由主义适应资本主义克服“滞胀”与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需要而走向复兴,居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正统地位。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放松规制,给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以自由的活动空间。这些国家放松对电力、通讯、交通、金融等产业的规制,或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一时期,新自由主义的色彩无不根植于规制经济学内部,主张

放松规制或简化规制的思想渗透在当时兴盛的利益集团规制理论,以及后来的激励性规制理论和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激励性规制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规制经济学逐渐融入西方主流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相关领域的研究一起,成为微观应用经济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与经济性规制实践的起伏跌宕相比,社会性规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出现于食品、药品等领域,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环境保护、个人健康和安全保障等领域展开,之后一直呈持续加强的态势。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性规制大规模放松的背景下,社会性规制下降幅度也不大,并且于80年代中期,其在规制产业中所占比例最终超过了经济性规制。总体来看,鉴于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的威胁日益严重,各国政府规制中的社会性规制占比仍在普遍增长,社会性规制理论由此发展起来,并兴盛至今。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越发盛行,规制加速从国内向国际扩展。因全球金融业及其他产业领域网络外部性增强而产生的对政府规制的大量需求,推动了规制实践和规制理论的快速发展,这一阶段的规制经济学更多关注于国际经济合作中的规制绩效研究。但由于以自由放任为主旨的“华盛顿共识”已获得前所未有的全球话语权,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放松规制总体步伐并未停止。但2008年以来,金融大危机带动经济大危机蔓延全球,新自由主义体制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触发此次危机的直接动因是对银行业、评级机构以及金融工具创新的放松规制,只有加强对它们的规制才能阻止危机。②这样,在金融业以及部分曾经被视为成功开展了放松规制的电力、运输等主要产业,再规制端倪略显。经济大危机也促使不同学派重新思考存续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如有的学者提出,目前经济学的理论取向应是不同于以往的古典模式、凯恩斯模式和撒切尔—里根模式的第四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更多地

干预经济,加强规制以减少投机。③出台的许多新规制方案更多地体现了“集中规制”和“深化规制”两个理念。可以预期,规制经济学理论将更为活跃;同时,机制设计理论及激励理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增加了规制经济学解释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机制设计理论近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④为规制经济学进入西方主流经济学阵营奠定了基础。

综上,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秉承效率原则的经济性规制经历了“较少规制—强化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制”等变革过程;而秉承公平、正义和安全原则的社会性规制,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不停顿地呈持续加强态势。在此背景下,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采用不同范式或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规制问题的研究,研究主题经历了“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矫正措施—检验规制政策的效果—寻求规制政策的政治原因—规制中的激励问题—市场失灵与规制范围的扩展(环境、健康与安全保护问题)”五次更迭,相应地有公共利益规制理论—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社会性规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⑤由此可见,规制经济学是由规制实践所提升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其理论的发展源于规制实践。随着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历史变迁和规制实践的动态变革,规制经济学沿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基本假设、研究范式、核心理念和规制目标,在研究主题更迭的矛盾运动中,形成了一个日渐完善的学科体系,在今天尤其应当引起重视。

二、基本假设转换与规制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经济学是应用性学科,若其基本假设与实践相符合,则依此逻辑建立起来的学科必有一定的科学性。纵观规制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理性假设是其基本假设,该假设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转换,与现实世界更加贴近,使规制经

济学日益科学化。

1890年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之后,自然垄断成为当时支持规制的第一个正式论据,市场失灵因而成为政府规制的一个逻辑起点。但依此建立的传统公共利益规制理论,却因忽视“政府规制能否达到立法设定的经济效率和目标”这一命题而遭到质疑。因此,在规制经济学发展初期,其关注的重心是政府的“规制动因”问题,由此演绎出规制依据所指向的不同“利益”目标。这是由传统公共利益规制理论和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共同完成的,二者皆基于“完全理性”的假设。20世纪70年代以来,规制经济学更加关注利益目标下的规制过程与行为,其基本假设相应地由“完全理性”假设转换至“有限理性”假设,形成了以激励性理论为主的新规制经济学时期。这一演进过程反映了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核心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分析经济现象、指导政府政策的传统优势日渐式微;而基于有限理性的委托—代理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新兴理论工具,参与塑造了规制经济学的基本形态,并且正在渗透和影响着规制改革的未来。

(一)“完全理性”假设下的传统规制经济学

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雏形是在19世纪中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最初的规制理论主要分析铁路的市场功能和对其的规制效应,以及对经济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这些分析成为规制经济学的基础。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的强化规制,激励经济学家从公共利益角度,利用最优静态均衡条件对自然垄断产业规制进行分析,这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成为规制研究的主流。之后,经济学家又将外部性和信息等引入对市场失灵及相关规制的分析,从而使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确立了规制经济学规范分析的基本模式——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公共利益规制理论假设政府是完全理性的。即政府是“道德人”,将公共利益最大化视为自身行动和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完全的充分有序的偏好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无所不能;同时,政府对所规制对象的有关情况具有完全信息,无所不知,因而可以代表公众对市场做出一定理性的计算,使这一规制过程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进而,公共利益规制理论在“市场自行运行失灵”、“政府是慈善的、无所不能的和无所不知的”、“规制有效率”三个基本假设之下,认为政府应公众关于矫正市场活动无效率和(或)不公平的要求而提供有效率的规制。相应地,该理论主要包括两大研究内容:一是对自然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的认定;二是寻求“最优”政策来矫正市场失灵。Hantke-Domas指出,在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创立之前,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原理几乎主宰了经济政策的思想。⑥

20世纪70年代,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将“规制者为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本身以及标准的供求方法引入规制研究的探讨领域,形成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施蒂格勒认为,规制起源于产业利益集团要求实现其利益而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⑦进而,在克鲁格所提供的“寻租”这一革命性的研究视角启发下,⑧基于新政治经济学思想和方法的规制理论产生并渐入主流。⑨伴随着实证研究的推动,规制的研究成果从此逐渐系统化,并被分离出来,最终发展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经济学科。此后,Peltzman、⑩Becker、(11)McChesney、

(12)Ellig(13)等许多学者沿用并拓展了这一分析范式,形成了规制俘获理论、规制经济理论、新规制经济理论、内生规制变迁理论等一系列分支理论。其代表性理论——规制经济理论在否定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基础上,将政治行为纳入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框架下,使得规制变成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很好地解释了利益集团如何控制或影响规制。新规制经济理论则强调规制者的主动作用,即政治家不仅是面对竞争性的私人需求进行财富再分配的中间人,而且是自身需求的独立

行为人,除“创租”外,还考虑依其他方式从私人那里获利,从而构建“抽租”模型。而内生规制变迁理论的贡献,在于将规制动态变革纳入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之中。

综上,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同样建立在通过理性选择行为谋求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即基于“政府的基础性资源是强制权”、“规制的需求者与供给者都是经济人”两个基本假设,指出利益集团寻求保护私人利益而要求规制,自利的政治家或规制机构为获取自身利益(“创租”或“抽租”)而提供规制,二者的交互影响成为规制的动因。在这里,政府规制具有为了财富再分配而俘获政治程序的“特殊利益”性质。

总体来看,在传统规制经济学阶段,公共利益规制理论发展到利益集团规制理论,虽然对于规制者的利益目标设定不同,但前者的“道德人”与后者的“经济人”都遵循了“完全理性”假设。并且,规制动因由“矫正市场失灵的公共利益”递进到“为财富再分配而俘获政治程序的特殊利益”,将“经济人”假设引入对政治家和利益集团的分析中,寻求规制供求双方的最优化行为,这一演变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趋近于现实,从而实现了规制经济学在同一研究假设下的向前推进。

(二)“有限理性”假设下的新规制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规制研究对于规制过程和行为的关注,使得规制研究更加注重识别各种规制失灵和提高规制效率,推动“有限理性”逐渐成为新规制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设相比较,“有限理性”假设与关于人类决策行为的认知更加贴近,即决策者必须通过搜寻才能获得选择

的可行办法,关于行动可能产生的结果的知识很不完备且不准确,并且决策者时间和注意力有限,因而只能采取期望中满意的行动。(14)在“有限理性”视角下,规制经济学脱离了在沿革的传统阶段寻求约束条件下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本路径,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了以信息不完全为决策基础的激励性规制理论,从而步入新规制经济学阶段。

概括而言,激励性规制理论不再像传统规制经济学那样关注特定的规制制度,而是在机制设计文献传统下,以刻画最优规制为目的,进行规制激励机制设计。它试图采用新的模型,全面描述规制者和企业的目标、信息结构、工具和约束;信息结构和规制方案尽可能反映现实世界可观测的契约成本。由此发展出了两大理论分支。第一个理论分支仍将政府看成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者,但在此前提下考虑规制者的信息不完全,主要是规制者与被规制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克服传统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缺陷,在委托—代理分析框架下设计一系列规制激励模型。发展至今,规制激励模型对于信息结构的处理已经由外生变量转向内生化。第二个理论分支则打开政府这个“黑箱”,承认规制者可能被受规制企业或其他利益集团俘获或收买而与之合谋,重点研究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利益冲突的决策结构及其行为,即私人部门的利益是被排斥还是被整合进规制决策过程。该理论最早的系统表述由Laffont与Tirole完成。(15)后来,Laffont 等人在相关文献中进一步阐述该理论。他们认为,利益集团要影响政治决策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决策影响其自身利益,而利益集团之所以有力量影响政治决策,源于规制活动中有其切身利益;当切身利益大于或等于用于俘获规制者的成本时,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就会发生。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减少或阻止规制者被俘获的激励模型。这些模型主要包括利益集团与规制者无合谋的规制模型、利益集团与规制者合谋下的规制模型、多重利益集团存在时的规制模型等。(16)

近年来,以环境规制为典型代表的社会性规制理论也呈现出由“完全理性”假设向“有限理性”假设的转换。排污权交易等激励性规制工具在环境规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社会性规制理论,弥补了之前大量采用以命令和控制为主的规制政策的缺陷。以上研究趋势表明,随着理性假设条件的放松,规制理论与规制实践更加贴近,规制经济学渐趋科学与实用。

三、规制经济学演进中的范式分立与整合

大部分科学研究工作都是范式化研究。当既有范式难以对不断新生的社会实践问题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时,就会导致该学科的“范式危机”,进而可能出现“范式转变”,理论科学随之发生革命。(17)在规制经济学演进过程中,也曾出现过“范式危机”,即“利益集团”范式对“公共利益”范式的挑战。但与库恩预言的“范式危机”之后即发生替代性的“范式转变”不同的是,“利益集团”范式产生以后,“公共利益”范式并未消失。相反,两大范式同时分立于传统规制经济学阶段,并在新规制经济学中得以整合。这一推进过程,主要归因于规制经济学研究方法由以规范分析为主过渡到实证分析为主的“革命”,从而导致了规制经济学方法论意义上的分裂与汇合。

(一)传统规制经济学阶段的范式分立

在传统规制经济学阶段,“公共利益”范式曾是其主导范式。由于该范式下规制理论严格假设规制是一种外生变量,并且忽视“政府规制能否达到立法设定的经济效率和目标”这一关键性问题,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理论预见仍未得到系统验证。于是“规制政策效果的检验和试图回答政府干预是否有效”这一研究主题兴起,其与新政治经济学有关思想和方法相契合的结果,便

是“利益集团”范式登上规制经济学的历史舞台。

“利益集团”范式的规制理论出现,首先源于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使系统验证规制政策效果成为可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实证研究对于推动规制经济学的范式演进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施蒂格勒开辟的基于三个假设之下关于政治行为的标准经济学供求分析框架,使得规制变成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奠定了规制的实证经济学理论基础,从而实现了规制经济学内的一场由规范分析到实证分析的真正革命。(18)自此,实证研究成为规制经济学的一种主流研究方法。一些经济学家纷纷证明,实践中可能产生规制无效率或不合意间接效应。进而,寻求规制政策的政治原因作为规制实证分析的直接产物,成就了传统规制经济学阶段的范式演进。以“利益集团”范式的规制经济理论为典型代表,规制经济学对规制展开了关于政治行为的经济分析,如权力关系和追逐稀缺资源的自利的经济和政治竞争。由此,衍生出一个“官僚形成”的理论模型,用来解释现实生活中规制机构和规制数量的增加,以及合谋关系的成长。诸如此类的关于规制行为及其动态变革过程的研究和分析,带来了规制经济学理论上和经验上的革命,催生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利益集团”范式。

“利益集团”范式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利益”范式的“范式危机”,但并未彻底取而代之,其主要原因在于“利益集团”范式的规制理论存在显著缺陷。比如,由于忽视信息不对称,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权力只能外生给定,并独立于规制制度的设计,致使模型不能用来讨论不同制度如何影响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效率。此外,作为其代表性理论的规制经济理论还内含了这样一个命题:放松规制的时机在于从规制中受益的利益集团相对影响力下降,使得规制成本或需求条件发生了变化,如减少“搭便车”问题的新机制或新技术的发

明。这一放松规制原理在现实中遭遇到了许多与之不符的案例,因而受到严峻挑战。两大范式分庭抗礼的格局由此而生。

(二)新规制经济学阶段的范式整合

从表面上看,规制经济学内并立着两大范式,从而造成其作为一门学科缺乏内在的统一性,但这并未危及规制经济学本身的存续。最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激励性规制理论的兴起。激励性规制理论从两方面超越了传统规制经济学。第一,坚持“公共利益”范式的激励性规制理论,突破传统规制理论信息完全的假设,在假设规制者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者的条件下,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引入规制决策的程序中,也就是引入规制制度的设计中。(19)第二,吸收了政治学中前沿的规制体系非整体观,打开政府这个“黑箱”,将其分为国会和规制者两层,承认规制者可能被企业或其他利益集团俘获或收买而与之合谋,从而发展了一种具有三层科层结构的利益集团政治的委托—代理理论,因而采用和坚持了“利益集团”范式。不仅如此,在这个三层的委托—代理框架下,国会作为委托人,被假设为社会福利最大化者,这实际上又坚持了“公共利益”范式。

因此,在“利益集团”范式主导的激励性规制理论框架下,实际上还存在着“公共利益”范式。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范式整合”。

四、规制经济学核心理念的演进:规制与竞争从二元对立到互补融合

整个20世纪贯穿着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大流派对于如何定位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的尖锐斗争,步入21世纪,全球性经济危机进一步使两大流派

的争论升级。衡量政府与市场各自作用范围的尺度及其规制边界,成为当前经济学的研究焦点。从政府的定位看,近30年来,新政治经济学所包含的主要分支——公共选择、产权经济学、法和经济学或法律的经济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新经济史学,都对规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在规制政策选择中引入政治权力、法律、文化习俗,将不同制度安排内生化,使得规制分析跳出了将制度环境隔绝于外的新古典理论的旧窠臼。因此,规制经济学在基本假设、研究范式演进的同时,也始终在寻求规制之外的制度力量与规制之间的平衡。总体来看,规制经济学对于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之间关系的解读,正在从传统规范视角的二元对立走向制度分析的融合互补。

(一)传统规制理论中规制与竞争的二元对立

长期以来,无论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还是利益集团规制理论,皆采用将实证结果与规范的最优结果相比较的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因而分别得出相关“现实市场与理想政府”或“现实政府与理想市场”的基本结论。一方面,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认为,由于存在市场失灵,现实市场因而不是最优的,得出政府规制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水平的结论;另一方面,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则通过比较引入政府规制前后市场交易的不同绩效,得出规制存在引起市场效率扭曲的结论,由此提出限制政府规制的主张,并且推动了放松规制的浪潮。实际上,这两类分析往往都被卷入寻求经济效率的帕累托空想网。从已有传统规制理论的逻辑推演过程来看,规制研究经常以静态的新古典主义分析为基础,在纯粹静态的均衡模型中,寻求规制政策某种形式上的最优。然而,这些模型的二阶条件,并不能评估市场边际变化或现行规制是否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效果。因此,追求“理想政府”或“理想市场”的规制理论都只是难以证实的假说,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规制与竞争二元对立这一核心理念也必然面临转向。

(二)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规制与竞争互补关系的尝试

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来,除利益集团规制理论以外,“规制政策效果的检验和试图回答政府干预是否有效”的研究主题,还派生出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逐渐成为规制经济学研究相对活跃的一个领域。该理论不断产生新的分支理论,主要包括特许经营权竞争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标尺竞争理论等。总体来看,这些理论力主在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领域,以各种形式的市场竞争替代传统的政府规制。但研究发现,规制更是竞争产生自治和福利的前提,竞争对于规制的替代都只能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更多地是发挥对于规制的互补作用。比如,特许经营权在完全规制与完全竞争之间的谱系中最为接近规制一端。它能否达到社会合意的效果,由竞标阶段的竞争是否充分、中标后中标者如何经营、重新竞标阶段的竞争是否有效等诸多因素决定。可竞争理论意在行业通过引入进入者的潜在竞争来威胁在位者,使在位者采取社会最优化的行为,解决自然垄断问题,最终以可竞争替代规制。由于其假设严重脱离现实,鲍莫尔等人后期对其予以修正,认为可竞争理论“可以作为政府规制的指南,而不是取消政府规制”。

(20)标尺竞争被引入规制领域,(21)是要解决规制者对被规制企业缺乏信息的缺陷,借助被规制企业与同类其他企业或影子企业的间接竞争达到提高经营绩效的目的。这种间接竞争可直接为政府实行价格规制提供依据。从不同规制理念出发,反映实践中放松规制的活动,各理论分支在完全规制与完全竞争为两端的谱系中进行若干中间定位的尝试。

(三)制度分析方法引入:规制与竞争融合关系的确立

基于规制失灵的现实,规制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从更广泛的规制环境制度层面

深入探求规制与竞争的关系。一方面,制度分析方法延续了有限理性关于规制者既不全知、也不全能、甚至也不善意的认知,挑战传统规制经济学中“道德人”和“经济人”理性假设的霸权地位;(22)另一方面,作为规制经济学新的研究进路,制度分析摒弃了既往研究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对立的二分法,将市场和政府统一起来分析规制制度与市场机制、法律体系以及各种非正式制度安排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研究视角不仅与当今的经济性规制实践已由“放松规制”转向“再规制与放松规制并存”的趋势相契合,而且为理解现实环境复杂的制度生态打开了广阔空间。

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分析社会福利在新旧制度或制度修改上存在的绩效差别,既提升了实证研究在规制经济学中的地位,又奠定了规制经济学中制度分析的基础。Bickenbach等将市场和政府规制都视为契约以及对契约的治理结构,(23)指出市场与政府规制之间的比较,实际上是对约束条件下次优的有效制度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的结果取决于在市场和政府规制中哪一种方法能更有效地治理这些关系。Pistor和Xu把私人诉讼和政府规制同样视为一个社会拥有的立法和执法手段,对它们之间的权衡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24)Shleifer等人提出的公共实施理论汇集以上观点,将一个社会对经济活动实施控制的制度安排归结为市场竞争秩序、私人诉讼、规制型国家(或公共强制)以及国家(或政府)所有制,指出各类制度安排将依据社会成本在无序和专制之间进行权衡,“制度可能性边界”被用来表示其中的替代关系。(25)此外,近期还涌现出了一批关注信任等社会资本与政府规制政策之间相互替代影响的文献。

以上制度分析路径及其观点的重要启示在于,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以及各种私人治理机制各自具有其功能局限性以及制度特征的差异乃至冲突,在此前提下,新的核心理念强调,一个合意的、有着较好社会经济绩效的规制目标的实现,

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相互补充、相互牵制,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参与各方的行为,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最佳的社会经济绩效。

五、规制经济学演进中的规制目标沿革及其晚近发展

在规制经济学研究演进的过程中,伴随着市场失灵与规制范围向环境、健康与安全保护等问题的扩展,规制经济学研究由“政府—市场”框架转向“政府—市场—社会”框架,(26)规制的公共利益目标逐渐凸显并得以回归。在价值目标趋于一元化的基础上,社会性规制理论得到长足发展,这是规制经济学晚近发展的一条逻辑主线。

从政治学或行政管理学的角度来说,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政府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政府规制的目标就是保护和实现公共利益。这一目标取向集中体现在最传统的规制理论——公共利益规制理论之中。该理论指出,政府规制目标是“矫正市场失灵所带来的无效率和(或)不公平问题”,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即实现公共利益。然而,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打破了传统理论关于规制的公共利益目标信仰,通过引入政府(或规制者)是“经济人”的假设,指出规制目标实现的是利益集团的利益,从而实现财富再分配。当规制理论发展到激励性规制理论时,对政府“黑箱”假设的革命使得两种规制目标并立于同一个理论框架下。即政府分为规制者和国会两层,规制者虽以自身福利最大化为目标,但国会却能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规制目标。而在重新检点规制者行为目标时,“自利”这一假设显然过分狭隘,一些最新的实证研究表明,规制者往往努力保护或增强自身的声誉。不仅如此,还受到“政府应做什么”概念框架演变的影响,规制者也会关注不断扩大的公共品范围,从而加深对于公共利益目标的认识。当规制理论发展至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规制经济学重拾公共利益目标,因为无论是作为竞争的前提还

是竞争的结果,规制者都要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因此,随着第五次规制研究主题的更迭——市场失灵与规制范围的扩展,环境、健康与安全保护问题以及基于此的社会性规制理论的兴起,规制的公共利益目标最终得以回归。

社会性规制理论的长足发展源于社会性规制实践的持续推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公众健康、安全及环境等领域的规制日益强化,Crandall 和Lave于1981年首次使用“社会性规制”这一概念(27)来概括上述领域的规制。社会性规制的广泛实施使环境质量和健康、安全风险得以改善,但同时增加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28)也加大了政府运行成本。于是,社会性规制的成本与效率问题成为社会性规制研究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经济性规制大规模放松,但社会性规制下降幅度并不明显,以至于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性规制在整体规制产业中所占比例超过了经济性规制。理论界将更多目光转向社会性规制的机制设计,经济激励方法被引入社会性规制的研究领域。(29)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性规制在实践中更注重于以成本收益分析作为实施前提,大量研究将经济、社会绩效作为制定健康、安全和环境规制的基本评估标准。(30)

发展至今,社会性规制理论聚焦于所有可能发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行为主体的活动,将治理这一市场失灵视为社会性规制的动因,且更注重政府横向制约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了社会性规制动因理论、环境规制理论、职业安全与健康规制理论、产品安全规制理论等基本框架。没有规制的市场在保护环境、工人和消费者的个人安全与健康等方面,不能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政府干预才能使之更有效率。

作为社会性规制的主要研究领域,近30年来,环境规制理论在规制权力配置结构的福利影响、政策工具选择及其模型化、政策修订的经济绩效评估方法等

方面展开了探索。(31)之前的环境规制研究,致力于运用福利经济学的总量控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践中的污染税、补贴、排污费等价格规制政策通常可以视为庇古税理论的应用。(32)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随着科斯产权理论在环境规制领域的普及应用以及激励性规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3)非传统的规制工具被引入环境规制中,可交易排放权的使用和发展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激励性工具创新。(34)此外,将污染许可证与污染税或补贴相结合,形成混合激励型规制政策,(35)或将激励型规制工具与传统的控制型规制工具进行效率对比等,都是在探索如何减轻规制机构负担和提高规制效率。20世纪90年代至今,统计测度、计量分析、效率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被普遍应用于环境规制绩效的评估上。其中,早期的绩效实证研究集中于单纯的收益类指标,如污染物的排放数量指标、(36)污染密集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指标(37)以及污染密集产业的发展指标(38)等。近期环境规制绩效研究主要集中于成本与收益指标同时兼顾的相对效率评价,即利用DEA方法。(39)

由于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衍生的风险,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以及风险交流组成的风险分析,成为现阶段社会性规制为解决安全领域问题而进行理论建模与实践应用的前沿领域。(40)其中,风险交易理论和方法对生命的评估,注重个人对预防风险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比较,因而为规制经济学所运用。风险交易理论将个人的生命价值定义为个体为预防一项死亡而愿意支付的价值。Viscusi等人近年来围绕生命价值测度展开的一系列深入研究及其丰硕成果,为健康与安全风险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研究美国安全规制改革后指出,市场、规制机构的直接规制以及个人抚恤金所导致的激励,共同影响和支配健康和安全水平。与这一改革历程相伴随,经济学家关于雇主和工人在市场行为中自发体现的对死亡风险支付意愿的考察,间接得出的生命统计学价值(Value of a Statistical Life,VSL),构成了迄今为止安全规制方面实证基础的核心内容。

例如,Kaplow、(41)Evans和Smith(42)等对于VSL的收入弹性进行实证;Aldy 和Viscusi、(43)Hammitt和Haninger(44)等探讨年龄与VSL变动之间的关系。目前的测算方法主要是劳动力市场模型、经验估计模型以及市场调查法;与此同时,VSL测算结果也被各国政府广泛应用于医疗、安全及环境等政策的制定和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性规制政策的效果往往同时表现为经济性和社会性两方面,对于社会性效果的测度依然较为困难。同时,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例如,对于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规制效果的研究就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全面测度社会性规制政策效果是目前社会性规制理论进行领域拓展与方法创新的重要方面。

总之,在规制经济学演进的晚近阶段,政府规制的公共利益目标重新得以厘定。社会福利最大化价值理念的内涵被进一步拓展为:既包括资源配置有效率,又体现维护公平正义——财富等经济价值的公平分配和环境正义等社会价值的公平分配。实现公共利益目标的路径可以被归结为:克服自然垄断,实现资源配置有效率;克服外部性,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克服信息不对称,保障信息劣势方的权益。(45)

六、规制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本部分尝试从规制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概念范畴三个方面剖析规制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展望其学科发展方向。

(一)规制理论研究方面

传统的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近年来重新彰显,但其理论缺陷尚未彻底解决。首先,公共利益的概念已然受到来自公共选择学派的强烈批判,并深刻地影响了规制经济学的演进路径。该学派曾指出:“即便承认政府规制的目标就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理论仍没有提供一种机制,使社会福利(公共利益)最大化行为转化为立法行动。”(46)因此,建立一种使“公共利益”目标转化为立法行动,进而转化为规制行为的机制是规制理论的第一个发展方向。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最主要的缺陷在于,它关于“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的权力是外生给定的,并独立于规制制度的设计”的假定,致使模型不能用来讨论不同制度如何影响利益集团的政治影响效率。要弥补这一缺陷,就必须将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引入到对规制决策程序的制度设计中。在这方面,利益集团范式下的激励性规制理论有所改进,但还远远不够,典型表现为:目前比较前沿的规制委托—代理研究多涉及三层科层结构——委托人(国会)、监督者(规制机构)、代理人(受规制企业或其他利益集团)下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而没有涉及更为复杂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同时也不适用于多种制度背景下的委托—代理结构。这预示着规制理论的第二个发展方向。

在激励性规制理论那里,大部分的激励性规制机制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之上,如规制者与被规制者的共同知识、承诺与信息租金的存在等。这些非现实假设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激励机制设计的普适性,使新规制经济学屡遭批判。(47)大部分激励机制的缺陷还在于其设计的复杂性,致使理论上的有效机制在实践中不易被广泛应用。这样,激励性规制机制假设的放松和机制设计的实用易行,当是规制理论发展的第三个方向。

国际经济法就业前景

如果亲真的想学国际经济法,推荐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现在这几个学校里面是真的有专业的,有实务经验的国际经济法的老师。亲问国际经济法好找工作吗,我只能说比较难找该专业的工作,一般都是当律师,进公检法,银行,外企法务或公司职员。很多学这个专业的人都转行了,我以前大学的专业就是这个,现在也变了。当然这要看个人啦,也有人坚持学这个,到后来发展的很好的。亲自己考虑考虑吧。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非师范)专业该方向在法学专业内设置,为法学专业内的培养方向。为适应中国加入WTO 后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求,本方向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涉外经济法律并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的高级涉外法律专门人才。本方向学生毕业后以涉外法律事务为主要职业,可在涉外行政和司法部门、涉外经济贸易企业、涉外律师事务所、涉外司法案件等领域工作。本方向除开设普通法学专业课程外,还会加强对外语、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增加双语课程的覆盖率。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和涉外经济法律的专业知识,接受法律思维和涉外法律实务的专业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学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涉外事务的实践能力。国际经济法方向的学生毕业后以涉外法律事务为主要职业,可在涉外行政和司法部门、涉外经济贸易企业、涉外律师

事务所、涉外司法案件等领域工作。(一)国家法律部门、监管部门。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二)外交部、商务部、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馆、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等单位。如乌干达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三)国际贸易公司、进出口公司。(四)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等。(五)国内民营企业、经济金融机构等。(六)法律研究部门、教学单位等。

经济学发展历程

经济学发展历程:政府与市场 1自由市场经济与看不见的手 1.1 “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Adam Smith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 如果每个人都是自利的,那么,社会的福利怎么能够保证? 在市场的“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每个人在追求自己个人私利的同时,也就无意识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1.2斯密定理与分工及经济增长 国民财富增长的秘密:分工 1?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更大的产量 2?更大的产量则带来更高的工资,并增加人均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3?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财富的增长,并随之带来资本的积累,而资本的积累则又进一步促进分工“斯密定 理”:市场的范围会限制分工的程度 原因:交通成本和政策 1?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早期的增长找到了原因 2.为鼓励市场开拓和国际贸易的政策找到了基础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 决定分工模式的“比较优势”学说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 《经济学原理》:完整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 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 建立了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的竞争均衡分析 坚定了人们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首次系统地将数学分析工具用于构建完整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框架 2自由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经济学 1929-1933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经济的衰退和经济学家的恐慌 萨伊(Say):“萨伊定律” 生产将会自动地产生需求,当供给者得到收入时他就会去买同样多的 东西 市场将始终是平衡的,经济危机只会是短暂的

卜理工具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1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宏观上的供大于求的原因:价格 短期内,当市场供大于求时,价格具有向下调整的刚性,使得商品滞销、工人失业不能通过价格调整而及时消除 供大于求的原因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消费和投资两大需求都增长不足,生产的持续增长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经济危机便产生了 2.2政府干预与宏观经济政策 如果要使经济很快走出低谷,只能依赖政府干预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直接增加有效需求 通过增加货币供应而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投资 缓解供求不均衡的局面 “乘数效应”:有效需求增加一一扩大劳动力需求一一减少失业一一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一一增加有效需求理论影 响 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直接将国家引上了政府干预的道路 货币和财政政策找到了理论的支撑 3资本主义矛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剩余价值、利润和剥削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价值,而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低于它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产生资本主义生产 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 基础:劳动价值论(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 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 马克思(Karl Marx ) 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必将带来资本主义的矛盾 在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中,资本家只能通过资本扩张来追逐更多的利润,造成劳动和资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

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最令人激动的领域,并被视为哥白尼式的革命。新制度经济学的革命使经济学的潮流从政策建议转向了经济解释,这种转变引起了对经济现象的重新认识和对研究目的的重新确认以及对效率含义的重新评价。由于关注范围的广阔和文献的庞杂,更主要的是由于其内部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别和异议,新制度经济学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明确统一的范式。因而适时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从总体上把握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脉络和发展方向,成为一项迫切而有价值的工作。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当回顾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必须将视角推向历史的纵深。 1.制度主义的先驱 制度经济学的先驱可以追溯到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包括大卫?休谟、亚当?弗格森和亚当?斯密(柯武刚和史漫飞,2002:39-40)。他们揭示出了运行中的经济,或者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制度基础及其演化的性质。而涂尔干和孔德的社会学传统也是制度研究的重要起源(汪丁丁,2002:200-201)。特别是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通则》中将社会学定义为关于制度、制度发生和制度职能的科学,并给出了制度学的研究方法。孔德则保持了与经济学的密切联系,并通过英格拉姆等英国历史主义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埃克伦德和赫伯特,2001:343-344)。 理查德?琼斯在1833年的一篇演讲被霍奇森认为是制度主义方法论的源头(霍奇森,1984)。琼斯认为,如果经济学家认为可以从一个很小的一般假设集合出发,推导出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原理,他们就是自欺欺人,而以这种方式得出的一般原理也缺乏一般性。因此,经济学家不应通过抽象和演绎获得结论,他们必须“看和观察”(Look and See),把他们的研究建立在最广泛的历史和统计研究上。 对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全面批判始于德国历史学派。老的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罗雪尔反对将经济学作为狭隘定义和抽象演绎的政治经济学,而应与其他社会科学尤其是法理学紧密联系,但其原理并不具有广泛的普遍性,而仅仅适用于特定的时期和地点。作为青年德国历史学派的领袖,施莫勒用历史和人类文化学的方法处理各种主题,拒绝推理的作用,仅仅坚持在无限的历史变动中的客观和记录下来的东西。熊彼特将施莫勒视为美国制度主义之父。由于无法提供指导和限制人类日活动的原理,历史主义是一口无泉之井(埃克伦德和赫伯特,2001:211)。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历程、方法论和研究纲领 欧阳日辉 徐光东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不容忽视和令人激动的领域,但新制度经济学内部没 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范式。新制度经济学在坚持正统的新古典理论硬核的同时,不断修正新古典 理论的保护带。由于制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新制度经济学的进步需要方法论上的多元论,或者说 对各种方法论的兼收并蓄。新制度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奥地利经济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充 分整合现有各个流派制度分析的资源,将被新古典抽象掉的不确定性、无知、错误预期和法律与制 度框架还原到现实中,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关键词:制度;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 Key Words: Institutio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Methodology 作者简介欧阳日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徐光东,国家发改委 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新制度经济学重点总结

1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问题。 2马克思的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马克思注重制度分析并吧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变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3制度分析的三种方法:①科斯,诺思的交易成本方法②布坎南托利森,塔洛克的寻租方法③奥尔森的分利集团方法。 4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①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来研究人。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类历史上制度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双重动机均衡的结果。②第二个假定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交换形式中由于参加者很多,同一项交易很少重复进行,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人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有限的,人不肯能无所不知。③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析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5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一是人的因素:①有限理性②机会主义。二是与特定有关的交易因素:①资产专用性②交易的不确定性③交易频率。三是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 6总量交易与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的变化趋势: 7产权的功能:产权不是一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产权并不意味着享有者可以为所欲为,他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驶其权利,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各项交易实质上都是产权交易。①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②激励和约束③资源配置 8科斯定理:①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有利状态②在正常交易费用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同效率③在正常交易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9企业制度的三种组织行形式:①业主制。②合伙制。③现代公司制 10现代企业的产权结构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①现代公司的产权结构:股份公司不同于业主制和合伙制的最主要差异在两方面一是所有权归属是典型的集体所有,即股权(所有权)结构分散化二是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②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1股份公司通常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之间,以及三种不同的角色承担风险的所有者,发挥战略决策作用的董事会,执行和承担经营管理的总经理及高级管理层。2股份公司中经营者与所有者目标分离问题解决:两种途径①激励(年薪制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管理层收购)②约束-公司治理(内部通过设计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将形成相互配合,协调制衡的机制。外部: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 11公用地悲剧:公共资源的自由使用会毁灭所有的公共资源。实质上是产权界定不清情况下每个人都想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出现的集体悲剧 12寻租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一是把企业家引导到非生产性活动中,从而大大降低了一国科技竞争力二是产生了寻租成本,导致社会资源的无谓损失。(寻租社会成本;①为获取和保持垄断权,寻租者所进行的努力和支持,即这些企业和个人向政府开展各种各种游说活动的支持费用,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②政治创租所需的费用,即政府官员为获得潜在垄断者的支出或对这种支出所作反应的努力。③寻租造成的垄断和资源配置的扭曲,也是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三是把社会精英集中到非生产性活动中,大大降低了一国未来的竞争实力 13为什么少数人的利益集团一般处于有利地位:大集团由于成本难以分担,个人贡献难以监察而造成的普遍搭便车行为阻止了集体行动的实现。小集团容易实现集体行动,一是成员数量少,相互之间易于监督,而且个人的行动对实现集体收益影响明显,有利于克服搭便车的行为。二是因为成员人数少,联系机密,社会激励与社会压力能有效控制搭便车行为,三是成员人数少,较之实现的集团总利益,集团的总成本更小,个人在集团收益所占的份额可能大到足以弥补由他个人提供全部集体收益所付出的成本,从而激

概论国际经济法_2

概论国际经济法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货物、资本、服务、技术、人员等的全球自由流动,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经济问题。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国际经济法的存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呈现出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国际投资便利化、国际金融市场化、国际税收法定化和国际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自由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势头高涨,特别是在WTO的推动下,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 世贸组织成立后,继续为其成员扩大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其秉承着互惠原则,是互惠贸易成为多边贸易谈判及成员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与其他成员实现经贸合作的主要工具。因为有世贸组织机制作保障,多边贸易自由化给某一成员国带来的利益远大于一个国家自身单方面实行贸易自由化的利益。 同时,TPP的出现,一方面为贸易和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需要加以应对的新的贸易问题。TPP谈判的停滞对未来亚

太构建FTAAP或许是一个不利的消息,但对陷入僵局的WTO多哈回合谈判却更是一个机遇。TPP谈判不仅能够为现有的多哈回合谈判提供关税减让和市场准入方面的经验借鉴,也可以在经济层面上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做出贡献,侧面助力贸易自由化进程。 二、国际投资的便利化 近年来,国际投资条约的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同时20国集团(以下简称G20)不断进行开放并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及东盟十国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以下简称RCEP)的不断深入,国际投资环境形势大好,各国投资越发便利。 新出现的双边投资条约(以下简称BIT)增加了有关非投资的敏感问题,不再一味追求投资保护及自由化,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及劳工问题。非政府组织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范本更是表达了使国际投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意愿,鼓励采用包含投资者的环境保护义务甚至投资者母国责任的范本。 同时,RCEP16国领导人的联合发表声明也为RCEP谈判注入了新的动力。众所周知,由于亚洲双边自贸协定数量众多又缺乏统一的自贸安排,且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的差异巨大,因此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始终缓慢。而RCEP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局面设计的,它

经济学各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方向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专业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特定经济制度下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学科,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对于把握现实经济运行的规律,理解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发展趋势,以学好各门应用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这种领先地位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自1996年以来,本学科点的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重要刊物上每年都有论文发表,多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5项成果获孙冶方经济学奖,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本专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工作者,许多成为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骨干、领导者。多年来主要流向国家政策研究部门、政府部门、重点科研院所。近几年来,毕业生也进入新闻、金融、出版等部门。 020104 西方经济学 目前,各大院校与西方经济学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西安交通大学大学为例,该专业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及其动态研究、微观经济学理论及其发展动态研究和西文经济学说发展历史的研究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体系相互依存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急需既熟悉中国国情,又深谙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专门人才,这里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意义来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一)积极借鉴,为我所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我们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市场经济在我国还处在婴儿期,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浅显,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二)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西方经济学不单单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还是很多经济贸易领域专业的基础,譬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应该是一个越做越值钱的行业,因为经验在积累。现在出口增长比较活跃的省份,如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对该专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国家放宽企业的进出口权后,许多中小企业有外贸自营权。他们很需要该专业人才,踏踏实实地做外贸业务。而且该专业发展前景广阔,是最有可能自己开公司当老板的专业。西方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横向发展诸多相关领域,这样一来就业渠道自然就多,大显身手的机会也就越多。

新制度经济学_知识点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 概念: 制度(诺思):包括人类设计出来的用以型塑人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正式规则(制度):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主要是政府、国家或统治者)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正式制度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它们是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确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非正式规则(制度): ;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重要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 放弃完全信息假设、完全理性假设和确定性,继承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均衡分析。新制度经济学修改了新古典理论生产函数,把制度作为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章 概念: 理性: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 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重要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分析的假定有哪些? (1)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包括知识和计算能力两方面的局限性,它非常关心的是实际的决策过程怎样最终影响作出的决策。 (2)有限理性 (3)机会主义倾向 如何理解制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1)制度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 (2)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 第三章 概念: 社会资本:主要指社会联系或网络、准则以及信任,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它促进了协会成员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并最终能对经济绩效产生作用。 合作剩余:社会主体之间形成合作、建立产权制度时的总产出与不合作时总产出之间有一个差额,也就是制度的红利。 囚徒困境:在“囚徒困境”的游戏中,有两个对策者,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合作或背叛,每个

浅析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向

浅析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须面对现实,调整、充实和提高“国际游戏规则”来协调和约束世界各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以求国际经济的有序运转。在这一背景下,分析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历史与未来趋势对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或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囊括国际贸易法学、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国际税法学等分支的庞大体系。布雷敦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国际经济法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随后60多年,随着国际经济情势的变化,国际经济法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 自乌拉圭回合结束后国际贸易法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时期,该回合通过了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了一系列多边贸易协定、协议、决议和谅解,并根据《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它标志着国际贸易法的新发展。 (一)贸易自由化是国际贸易法的必然选择。 贸易自由化,是指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国内立法和国际协议,逐渐减少对商品、服务以及与贸易相关的投资、知识产权等在国际间流动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其贸易的某些限制,以获取本国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过程。 目前,国际贸易法强调贸易的自由化,淡化国家管制法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在国际层面上建立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私法自治。但是,我们应看到,绝对地强调私法自治会使国际贸易失去公正性。贸易的自由化和公正性的结合在国际贸易法中应是统一的,否则,贸易自由化是不会持久或深化的。 (二)区域贸易协定的推进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CE 世界上的地位,世界人民见证着我们的点滴成长是不争的事实。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之前,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各国经济都在衰退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增长。虽然我国还有很多未完善的体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还是你们的。现在世界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祖国经济的腾飞。 正文 1、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三大主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 1.1、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明显地反映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深度与广度上。分析师们认为,未来十年人民币将加快国际化步伐,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外汇交易中的比重都将明显提高。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分析师们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预期,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 1.2、产业高级化 产业高级化表现在新产业的拓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两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将支撑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能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产业高级化还表现在,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将迅速崛起;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 1.3、市场深度化 市场深度化表现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百货公司”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形成,同时也表现为实体经济外延扩大化和服务高端化。分析师们认为,到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出口将占我国汽车产量比例的20%。 未来十年,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把网络生活推向新阶段,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城镇化率接近60%。 2、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的发展趋势 2.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今后10年,人民币

21世纪经济学5大发展趋势

21世纪经济学5大发展趋势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李晓西 趋势之一:主流经济学仍然在自我逻辑的基础上深化,或说仍然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比如,期权理论和货币区域理论先后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运用主流经济学基本理念,解释新的经济现象,仍然会推动经济学的发展。 趋势之二:各分支经济学如转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将得到较快发展,并推动基础经济理论的深化。转轨经济学反映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众多国家的实践.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中国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转轨经济学既表现出与现代经济学共同的—面,也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经验和理论。这如同当年的发展经济学一样,同样在丰富着主流经济学的内容,深化着人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而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包括中国加入WT0,使一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更紧密了,甚至融为—体了,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必将会引起相应经济理论的重大调整。因此,国际经济学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与基础经济学表现为更大程度的合二而—,影响着21世纪经济学的发展。 趋势之三;21世纪除经济学以外的人文科学,将与经济学进一步融合,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所讲的人文科学主要指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当然还有哲学。经济学从政治经济学中似乎独立出来的潮流,可能将出现反复,即政治经济学或经济政治学,将重新成为非常引入注目的显学。这一点,正如马克思当年所做的,在他的体系中融合了政治经经济学、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等众多学科的情况—样。

趋势之四:是自然科学对经济学的影响将难以达到2O世纪的深度和高度。比如,在20世纪,数学对经济学的影响很大。由于微积分产生而导致了边际经济,由于联立方程导致了均衡,由于线性代数导致了投入产出等。当然,还有物理和化学等的影响。这些影晌,对经济学几乎是根本性的改造。在21世纪,自然科学对经济学的影响相对可能呈下降趋势,这与上面人文科学影响可能情况是相反的。比如,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系统论、控制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等,对经济学的巨大影响没有持久下来。同样,计量经济学虽然发展很快,但其结果的可适用性,仍然没达到理想程度。原因之—是由于现实社会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获得正确的数字结果。而这要从人文科学上找出路。预计数学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将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在21世纪的中后期因新的突破而再次掘起。 趋势之五: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学构成重大挑战。建立在新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经济理念,已形成了对主流经济学强有力的挑战。有众多学者在总结基本理论观点的相异之处。这种挑战有两种,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新经济理念与传统经济理论逐步融合,合二而一,叫刷新经济理论。另一种可能性是,现在新经济中的一些经济现象,的确难以用传统经济学解释。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边际成本一定上升的理论出现失效。因此,有可能在这些理论观点基础上,形成经济学中新的板块。

新制度经济学试题1答案

5.三边治理:一种介于市场治理和专用性资产交易(双边)治理之间的中间形式。它不是直接诉诸法律来保持或断绝交易关系,而是借助于第三方(仲裁者)来帮助解决争端和评价绩效。 6.制度耦合:指的是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为了实现其核心功能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来激励与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制度耦合的情况下,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矛盾,没有互相冲突和抵制的部分,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制度结构的整体功能。 二、问答题(5*10=50) 1.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治理? 现代公司面临的问题是代理问题与代理成本。1’ 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有两条途径或思路:即激励和约束。对公司经理代理问题的“约束”思路,即“公司治理”。1’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约束股份公司经营者行为、减少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的一系列组织机构、制度安排和客观力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存在于公司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和制度安排,叫做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另一类是存在于公司外部的各种客观力量,叫做公司治理的外部结构。2’ 加强内部治理,就是以更恰当的方式组织好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相关的审计委员会,争取有责任心的大股东对公司的关注,保证企业的报告系统和审计系统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外界提供和披露系统的、及时的和准确的信息,保证经营者很好地履行对股东的责任,尽到作为代理者的义务。3’公司治理的外部结构包括一般少数股东以及潜在股东、资本市场、股票交易所等,以及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监督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外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治理结构的补充,其作用在于使经营行为受到外界评价,迫使经营者自律和自我控制。3’ 2.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 威廉姆森主要是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的。1’ 1.人的因素 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人”,而是“契约人”。“契约人”的行为特征不同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而具体表现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正是“契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3’

制度经济学知识点

交易成本(科斯《企业的性质》提出) 价格机制的运行并非没有成本(科斯) 一、交易费用的内涵 产权经济学的观点: 交易费用:指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 二、交易费用的成因 有限理性: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的行为特征。 机会主义:经济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随机应变,投机取巧,有目的、有策略的利用信息。 此时,怎样采取措施遏止机会主义也就有了经济意义,当然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成本。 资产专用性:是用来描述资产的可调配性的,是指在不牺牲其生产经营价值的条件下,某项资产能够被重新配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替代使用者重新调配使用的程度。 资产专用性划分为五类:地理区位的专用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物理资产专用性、完全为特定协约服务的资产以及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 与交易相关的资产的专用性越强,则交易关系的持续性就越重要 交易的不确定性:当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很高时,交易双方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就无法预期到,因而也就很难把未来的可能事件写入合约中。 交易频率:专用的治理结构需要成本,因此,必须有足够多的交易频率才能够回购投资成本。 三、应用:交易费用与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会达到这样的一点: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市场上完成这笔交

易所需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 哪些因素会导致企业规模变化 原因一:管理的成本变化 原因二:市场交易的成本变化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将许多纵向生产阶段之一内化为企业的一部分。 交易费用问世前:技术决定论和市场缺陷论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解释纵向联合现象,认为纵向联合的基本动力仍是现有的和潜在的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越高,市场交易的潜在费用越大,纵向联合的可能性就越大。 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动因 产业环境动因:供应商议价能力 产业环境动因: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路径

浅析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探讨

浅析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探讨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法人和个人,以及在不同的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自成立以来,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国际经济实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并认为做一个简单的评论。 一、国际经济法学说 对于经济法的定义相关的学着们一直是争论不一的,从国际经济法律的意义上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大体的归类可以分出两种观点:(一)狭义:国际经济法,其要点如下: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公法的主体。这些国家的问题,要求国际组织以及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调整,因此它属于国际公法的范畴。这是国际公法的一个新的分支。(二):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代表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美国的杰塞普,杰克逊,洛文费尔德,日本樱井雅夫,小原干雄,以及大多数我们的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者。专业: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从事跨国经济往来的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法律规范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 二、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一)国际经济法的萌芽阶段 国际经济法在中世纪产生萌芽。在地中海沿岸欧洲国家与亚非国家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这是形成经济法的基础。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根据不同国家的商业规则,逐步形成的大致相同的商业习惯和相关的服务机构。这些条款引用了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处理与外国企业书面指引的规定,从各种商人法庭引用作为处理国际商务纠纷断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判例法或普通法。换句话说没有这些法律规范就没有现在的国家经济法。它是国际经济法的前身。 (二)二战期间国际经法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并逐渐的形成完善的体系。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跨越国界的货物和大量的流动性要求。许多国家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世界各地,世界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经济和贸易是前所未有的频繁和日益紧密的国际经济关系,因此国际经济法得到的空前快速的发展,新的体质应运而生。

新制度经济学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新制度经济学: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 不完全理论理性:诺思认为,人的理性不完全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单选 BBBCDCB 简答题 1、新制度经济学是怎样产生的? 1937年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发现”了交易费用,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制度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2、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NIE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经济学。 (1) NIE对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研究所使用的是“经济学”方法。 (2) NIE重点研究的是“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NIE不仅要对所有制度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的共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十分关注经济生活中对经济绩效至关重要的一些具体制度(如产权、契约、企业、国家等)的构成、运行、演进及其影响。 5、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有何修证和扩展? (1)对经济人假设的扩展——人既有利己主义的一面,也有利他主义的一面 (2)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 (3)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 7、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有什么联系? A 新制度经济学坚持新古典经济学个人理性主义前提下的均衡分析框架,坚持偏好、技术、禀赋三大结构,坚持完全竞争的工具性假设。 B引入交易成本范畴,拓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C 运用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制度作局不能均衡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以效率为标准,解释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变迁根据。 概括为: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修正、有发展的运用。 威廉姆森指出:“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他们正在做的乃是对常规分析的补充,而不是对它的取代”。 8、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什么关系? 差别:价值判断标准不一样、研究对象的把握不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态度不同、在理论一般性方面的区别 创新:分析方法上的创新、理论体系上的创新、基本理论范畴上的创新、研究领域方面的创新 关系: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修正”关系。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摘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的目的在于了解其本质特点及发展动向,找到中国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中趋利避害的途径。本文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分析了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新发展,并就中国的应对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背景;国际经济法 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国际市场的融合与统一,是指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及相应生产要素的交换已经扩展到世界范围。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各地区在相对统一的市场中开展经贸活动,这就要求市场制定出相对一致的规则,也就使包括国际经济法在内的各项国际法律也要具备一定的全球化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1.投资逐渐恢复,经济缓慢向好 虽然遭遇了2008年侵袭全球的金融危机,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以WTO为代表的各类国际经济及其他组织和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整体已经逐步走出了危机的阴影。随着投资逐渐恢复,全球经济大局势正在呈现出缓慢向好的态势。同时,由于“金砖”国家相对强劲的发展,近年来已经渐渐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发动机”,国际经济正在步入缓慢上升的通道。 2.自由贸易区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 出于合作对抗金融危机的目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紧以国际间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后续发展的步伐。多边化的全球贸易规模与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区正在成为当前全球最为活跃的经济活动区域,这促使一体化的国际间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超过三百个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已经将全球经济体系“分割”殆尽,当前绝大多数全球贸易均在这些区域内发生。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与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相互作用的同时活跃着全球贸易,但也因为不同国家和区域发展本质上不平衡造成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摩擦。 二、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新发展 1.统一化日益明显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希望对你有帮助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产业,简而言之,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等,这些都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具体对象。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的形成、发展和调整,也研究和分析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它既涉及了偏向宏观的经济问题研究,如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等;也涉及微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如企业的定价理论、企业的兼并、技术创新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欧美产业经济学中即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是市场运行,主要关注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过程具有密切关系,涉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我国50年代受苏联的影响,产业主要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改革开放后受日本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80年代末,欧美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中国,使得以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为主的欧美和以产业结构与政策为主的日本体系相结合。针对产业经济本身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规律,产业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等。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过度竞争或有效竞争不足的形成途径及消除方式;发现规模经济的形成原因及优点等等,从而根据不同的产业,分别制定正确的产业组织政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有利于有效的产业组织的形成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均衡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更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寻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并以此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产业的结构,也是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所在。进一步而言,研究产业经济学,探寻产业升级的规律和带动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利用合理的产业政策加以保护和扶持,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向更高的水平演进,以增强整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寻找产业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也是促使产业经济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动力之一。通过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求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并据此制定正确的产业布局政策,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产业政策实践的需要。通过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还有利于加强产业间的联系、发挥产业的协同效益,以及有利于确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 从理论上研究产业经济学,它的历史演进及流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个主要流派——哈佛学派,又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芝加哥学派,又被称为“效率主义”、新产业组织理论,被称为“行为主义”。前两者以传统理论为基础,因此也称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萌芽于英国,但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垄断乃至寡头发展,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普遍,垄断问题引起广泛讨论。在利用马歇尔冲突成果的基础上,斯拉法将马氏的垄断分析深化为不完全竞争理论、论述了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的不相容性,即“斯拉法冲突”。随后,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进一步丰富了垄断竞争理论。哈佛大学梅森和其学生贝恩最早在哈佛开设产业经济学课程,哈佛成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创立了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用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方法来对特定产业进行分析,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从70年代后期开始哈佛学派受到了严厉批评。在这一过程中,芝加哥大学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等对哈佛学派的观点展开了激烈抨击,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理论核心——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批评包括对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的批评。进入20世纪70年代,与前两个学派不同,新产业经济学派即不同意哈佛学派的观点,也不同意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因为哈佛学派所依据的关于垄断竞争的理论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们认为垄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