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6第六章 群体行为的基础

6第六章 群体行为的基础

6第六章 群体行为的基础
6第六章 群体行为的基础

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

第一节群体的概念和分类

一、群体的概念

群体是一个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结合体。作为群体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是群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

群体的特征

1.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2.他们思想上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他们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3.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种任务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有时二者兼而有之。

1.安全需要

2.地位需要

3.自尊需要

4.归属需要

5.权力需要

6.目标实现需要

二、群体的分类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正式文件明文规定,有固定的编制、明确的职责分工、具体的权力和义务、有“领导-被领导”的形式,在正式群体中人们从事的是由组织目标规定的行动。

?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之外自发形成的群体,它没有明确的组织,没有编制和特定的领导人,不是以某种正式规定为基础,而是建立在相互好感,心理相容、同情、友谊、思想一致的基础上,是个人友好关系的体现。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情感密切

2.传递信息迅速

3.信念一致

4.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

5.正负功能

(二)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三)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四)参照群体

(五)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

(六)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

二、间断-平衡模型

用于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

这种群体并不遵循上面介绍的模型,它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活动序列:

1.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了群体的发展方向

2.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

3.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会发生一次巨大转变,转变发生于群体生命周期的中间阶段

4.转变激起群体内的重大变革

5.转变之后群体第二阶段的活动又会依惯性进行

6.群体最后一次会议的特点是显著加快活动速度

一、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工作群体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们是更大组织中的一部分,每个工作群体都要受到来自群体外部各

种因素的影响。

1.组织的整体战略。它规定着组织的目标,以及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组织所追求的战略会影响到组织中各种工作群体的权力和资源的分配。

2.职权结构。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

3.规章制度。组织通常会制定规则、程序、政策、工作说明书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群体遵循着一种标准化的顺序进行发展,我们称这个序列为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但是对于那些

完成具体任务并有着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来说,它遵循着完全不同的模式。

一、五阶段模型

群体的发展过程遵循着五个明显的阶段:

1.形成阶段。群体在目的、结构、领导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成员们?°摸着石头过河?±,

确定哪些行为能够被群体接受。

2.震荡阶段。突显内部冲突的阶段,抵制群体对个体施加的控制,由谁控制群体的问题上发生冲突。 3.规范阶段。发展了密切的群内关系,表现出了内聚力和认同感,对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 4.执行阶段。群体的主要精力从相互认识和了解进入到当前的工作任务上。

5.解体阶段。为解散做准备。

第二节 群体发展的阶段

为什么有些群体比另一些群体更容易成功,这个问题包括了以下一些变量:群体成员的能力、群体

规模、冲突水平以及成员为了遵从群体规范而承受的压力。

第三节 群体行为的解释

4.规模。有些组织规模较大,盈利丰厚,资源丰富,决定着给工作群体分配的各种资源也很充裕,对群体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

5.员工录用过程。一个组织在员工录用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决定着该组织工作群体中成员的类型。6.绩效评估和奖励体系。组织绩效评估方式及组织所给予奖励的行为都会影响到群体成员的行为。7.组织文化。它规定了员工的哪些行为可以接受哪些行为不可以接受。

8.工作的物理环境对群体行为有重要影响。

二、群体成员资源

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中每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

(一)知识、技能和能力。通过评估成员个体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可以部分地预测出群体的绩效。成员的能力可以使我们间接判断出他们在群体中能够做什么,以及工作效果如何。在高绩效工作群体中,人际交往的技能很重要(冲突管理、协作性解决问题、沟通)。

(二)人格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格特点更可能对群体生产率、群体士气和内聚力产生积极影响,这些人格特质包括:社交性、主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这些人格特质通过影响群体成员在群体内部的互动方式从而影响到群体绩效。

三、群体结构

群体结构塑造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使我们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大部分个体行为以及群体绩效。(一)正式领导。

(二)角色。指人们对于在某一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人们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要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关键在于弄清他现在扮演的角色。不同的群体对个体的角色要求不同。1.角色知觉。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景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2.角色期待。在某个特定情景中,别人认为你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如果管理层没能满足员工的角色期待,就会对员工的绩效和工作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员工没能满足管理层的角色期待,结果会是可能受到某种形式的处分甚至解雇。

3.角色冲突。当个体面对相互之间存在分歧的多种角色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个体所面对的两个或多个角色期待是相互矛盾的)心理学的模拟试验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非常迅速的。

(三)规范

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它让成员知道自己在特定情景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群体规范被群体认可并接受就成为影响群体成员行为的手段。

群体规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成文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首例)。

典型的群体一般有两种规范。分别是行为规范和绩效规范。群体想要调节的一种行为是人们在群体会议中的参与程度。群体往往利用绩效规范来调节每个工人的产量和工作的时间。

群体规范并不规定成员的一举一动,而是规定群体对成员行为可以接受和不能容忍的范围。

规范与组织中规章制度不同的地方:它们大多不成文,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被群体成员所接受和执行以后才能被认为存在。

(四)群体压力和从众

?群体压力:指在群体内,当个人的意见和多数成员的意见不一致时,会感到心理紧张,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它不同于权威命令,也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一种群体的舆论和气氛,它对个体心理上的影响和压力比权威命令还大,使个体感到不能违抗,应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

?从众: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从众行为的积极作用:从众行为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因此一个先进或落后的群体就会影响到其个人行为。

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一是倾向于舆论一致,这种压力容易窒息成员的独创性。二是容易导致群体决策过程中的“群体意识”。

(五)地位

在理解人类行为方面,地位是一项重要因素。与其他成员相比,地位较高的群体成员具有更大的

自由度,产生偏离群体规范的行为。他们比地位低的同伴更能抵制群体规范和从众压力。

重要的是群体成员相信群体中的地位等级是公平的,如果成员感到群体中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就会引起群体内的失调状态,并导致各种各样的群体行为。

(六)群体规模

?就完成任务来说,小群体比大群体速度更快,如果解决的是复杂困难的任务,大群体比小群体做的更好。

?大群体(成员超过12人)有利于获取各种渠道的信息,如果群体的目标是搜寻和发现事实,则规模较大的群体更有效率。另一方面,较小群体在利用这些信息从事生产方面效果更好(7人左右的群体在采取行动时效率最高)。

?社会惰化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一个人单独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

原因是:一种可能,群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就可能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这样才会感到公平。另一种解释是责任扩散,由于群体活动的结果无法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投入和群体产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活动的效率就会降低。

?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比偶数的群体更有利;5-7人组成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比更大或更小一些的群体更有效。

(七)群体构成

大多数群体活动需要具有多种技术和知识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异质性群体(由相互差异很大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可能拥有多种能力和信息,工作效率会更高。

多样性带来了冲突,激发了创造性,导致了决策水平的提高。

如果群体由经历十分不同的人组成,员工的离职率较高,因为成员之间比较难以沟通。

(八)群体内聚力

内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

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1.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

2.外部威胁

3.群体规模

4.奖酬体制

5.班组的组合

6.与外界的隔离

7.群体的绩效

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中所建立的绩效规范和目标。(如图:凝聚力与生产率受诱导影响的结果)

四、群体的互动过程

群体互动过程对于理解群体行为非常重要。社会惰化现象表明了群体互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损失,但群体互动过程也可能带来积极的结果即群体作为整体的产出可能大于群体成员个人产出之和。

(一)协同效应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单个物质产生的作用之和。

负向协同效应(社会惰化现象)。

正向协同效应。如实验室中应用研究小组来完成工作任务,利用成员的多种技能从事一些个体单独无法从事的研究。

(二)社会促进效应

指在别人面前个体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倾向。研究表明,当别人在场时,个体从事简单的、常规性的任务会更快更精确。如个体从事的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复杂工作,别人在场可能会对

绩效水平造成消极影响。

一个人对某项任务非常熟悉,别人在场时可能做的更好;对于自己不太熟悉的任务,别人在场时会降低自己的工作水平。因此对简单的任务进行集体培训,对于复杂的任务进行个别辅导,会使群体互动过程收获最大化。

五、群体任务

群体规模和绩效的关系受到群体任务的影响。

群体互动过程与群体绩效和群体成员满意度的关系受到群体从事的具体任务这一变量的调节和影响。

群体任务分为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任务越复杂,群体从成员对各种方法的讨论中得到的收益就越多,如果群体成员的任务相互之间依赖性很强,他们就需要更多的互动、有效的沟通和最低水平的冲突,应该与群体绩效更为相关。

六、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群体提供了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综合多个个体的资源。

2.群体能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增加了观点的多样性,导致更高质量的决策。

3.群体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

缺点:

1.与个人单独决策相比需要更多的时间。

2.群体内部存在从众压力,导致不同意见受到不同压制。

3.群体决策受到责任不明的影响。

(二)群体决策的两个副产品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1.群体思维: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由少数派提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严重影响到群体绩效。(作为群体的一员,人们更愿意与群体保持一致)

建议:

1)监控群体规模。当群体超过十人时,个体可能会更少感到个人责任。

2)鼓励群体领导者扮演公正无偏的角色。

3)任命一名群体成员扮演“吹毛求疵者角色”。

4)激发人们对于各种备选方案的积极讨论。

2.群体偏移

在群体决策过程中,成员倾向于放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了上风,形成了保守偏移,但是更多时候群体更容易向冒险转移。

原因:

1)群体讨论中成员越来越熟悉、融洽、更加勇敢和大胆。

2)群体决策分散了责任,使任何人都不必最终承担后果,所以更冒险,导致决策最终失败。

3)群体决策究竟是向更保守还是向更冒险方向偏移取决于全体成员在讨论时的倾向性。

(整)第六章 社会群体(11.8)

1 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如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群体是氏族、家庭群体。 社会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所组成,但不能说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可以称为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第一,群体成员必须由某种纽带联系起来,这种纽带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结果,社会关系又以不同的性质构成不同的社会群体。 第二,群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持续的相互交往的活动,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聚在一起的人群不能称为社会群体。如电影院里的观众等 第三,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心里行为的相互影响或学习,会产生或遵守一些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和态度。群体成员有共同的兴趣和厉害关系,并遵循一些模糊或明确规定的行为规范。 2 社会群体有哪些类型? 答:社会群体的类型很多,在实际研究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社会群体划分成不同的类型。(1)根据维系群体成员的纽带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社会群体划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血缘群体包括:家庭、氏族、部落等;地缘群体包括:邻居、老乡等;业缘群体包括:各种各样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等;现代社会中三种群体并存且协同发挥作用,但业缘群体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2)根据社会关系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将社会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是按正式的社会规范建立起来并受正式规范所制约的;而非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则具有非正式化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正式群体处于主导地位而非正式群体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正式群体如学校、公司等;非正式群体如邻里、老乡等。 (3)根据群体成员的归属标准来划分,可以将社会群体划分为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前者是指成员所在的群体,后者是指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的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产生重大影响的非所属群体。根据群体成员的不同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而同一参照群体在不同时期也可能发生变化;往往参照群体跟所属群体是同类群体,但也不排除例外。(4)根据群体成员的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群体划分为基本群体和社会组织。基本群体也称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它是指成员之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的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较浓厚的情感色彩的群体。社会组织也叫次级群体,它是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群体;它的成员间关系较间接,情感色彩较淡薄,公务性较强。 3 什么是基本群体?基本群体有哪些特征?(05简答) 答:基本群体又称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基本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库利所指的初级群体的概念主要指人们在成长过程最初加入的群体,它对于个人的人性和个人理想的形成起到最初的作用;属于这种群体的有家庭、儿童游戏群体。后来一些社会学家将这个概念扩大到人际关系紧密的其他群体,特别是将工作小组归入基本群体的范畴。这两种解释都是可以的,都具有各自研究价值和意义。基本群体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规模较小。基本群体大多是小群体,成员相对是彼此能够有足够机会接触和交往的重要保证。 第二,面对面的互动。初级群体规模小,成员之间能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这样能加深成员间的相互了解,促进相互关系。面对面的的互动是基本群体产生、形成和发展额重要条件。

组织行为学纲要_第六章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

本章主要介绍群体的涵义、特征、功能、类型、历史、互动、理论,以及决定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制约群体行为的外部因素、群体工作设计等内容。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涵义 群体是指组织中由一定数量的成员根据组织设计的要求和组织体制的规定,按照组织运行程序和分工协作关系的需要,组合而成的分层次、分职能的人群集合体,它是组织运行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组织与个体之间保持正常关系必要的中介体系,具有群体共同的职能目标、行为规范、隶属关系等。 1.群体的属性 1)基本属性:组织内部的人群集合体。 2)功能属性:组织运行的基本表现形式,组织与个体之间必要的中介体系。 2.群体的形成 1)形成的原因:组织运行程序和分工协作关系的需要。 2)形成的方式:组织设计的要求和组织体制的规定。 二、群体的特征 (一)合成性 ——群体总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组合而成的,没有成员的组合也就没有群体的存在,所以人群合成的客观事实就成为群体存在的基本特征。 (二)职能性 ——价值特征群体是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根据组织运行的程序和专业分工的要求所设置的具体职能单位,每一个职能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职能目标和职责功能,失去了职能目标和职责功能的群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价值,所以实现职能目标、发挥职责功能就成为群体形成和发展的价值体现,而每一个群体的职能目标的轻重、履行职责的绩效也就成为衡量各群体价值高低的客观标准。 (三)多维性 ——由组织的构成要素和运行程序形成的纵横交织的结构关系,使组织中的群体形成了多维性的表现特征,群体既有纵向的层次区分,也有横向的部门划分,而每一个群体又都处在纵横交织的结构关系的特定结合点位上,由此就形成了群体在组织立体式结构中纵向的一维性、横向的二维性、交叉的三维性等多维性的表现特征。 (四)隶属性

第六章 群体概述

第六章群体概述 个体、群体和组织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群体对于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组织行为都具有重大的影响。研究群体行为,首先须要从群体的含义、特征、类型和功能入手。 第一节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一、群体的含义 群体是指一群有共同目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一般说来,小至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家庭,大至一个民族,都可以称为群体。在这里,我们所指的群体,往往是那些比较具体、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直接影响的群体,即小群体。 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结成了固定的社会关系,而具有社会关系的人们进行共同活动的社会共同体就是群体。群体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就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众多的群体。群体活动特征并非人类所特有,其他动物也有这种生活特征。生物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生活在地球上的50多万种昆虫中约有1.5万种是过群体生活的,并有简单的分工,如在1万种黄蜂中,就有1000种是过群体生活的,并有运水、找粮、搬泥、看护等简单的分工。至于鸟类成群栖息和猿类结群而居的群体活动则更为人们所常见。总之,群体活动是整个动物界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人类的群体与一般动物的群体有不同,一般动物群体生活是遗传的结果,而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社会性。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通过对群体的剖析,发现在任何一个群体中,都存在

着相互联系的三个要素:活动、相互作用、感情。 (1)活动。一个群体能够持续存在,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群体只有通过一定的活动才能表明自己现实的存在。 (2)相互作用。群体成员在活动中,彼此交往,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彼此的行为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感情。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群体内的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群体之间,会形成一定的思想情绪和情感反应,而且这种情绪和情感又会反过来影响群体的活动和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构成群体的三个要素,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如图6—1所示。 群体之所以产生和存在,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特殊的形成原因,这些原因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第一.在个人层次上,群体是人进行社会化、人生存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个体只有在群体中进行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社会化的人:个体在很小的时候,社会就期望他参与群体,学习群体规范;等到个体产生了明确的自主意识,他就开始自觉的参与社会群体。个体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对群体生活的倾向是群体形成的原因之一。 第二,在群体的层次上,群体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群体能使人们完成

社会学概论第6章

社会学概论第6章

第六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群体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社会互动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近、接触等方式而发生的交互作用的过程。 二、社会互动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 社会互动的过程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阶段: 1.接近和接触阶段。 2.理解与了解阶段。 3.调整与反应阶段。 影响社会互动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第一,生物因素。 第二,心理因素。 第三,社会因素。 第四,文化因素。 三、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理论 所有的东西都是符号对符号认识越多,人们进行互动越顺利 1、乔治·米德 米德强调自我,认为我们经常与“自我”交流,认为人类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意义的影响,,并且多数文化意义是有象征性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自己的交往过程,按照符号进行交往,所有符号都有文化意义上的特征,互动是以有意义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 2、郝伯特·布鲁默 布鲁默在米德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互动的3个原理 (1)、我们是根据我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规定我们对它的行动 (2)、我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3)、在任何情景下,我们都经历内部解释过程 按照互动论的观点,在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考虑与其他人在同一社会情景下的行动和思想一致,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阐释他人行为的象征意义。 3、威廉·托马斯 在进行多数日常活动时,我们一般假定:不仅对语言及其他具体符号,而

且还包括日常社会场景,别人与我们都使用同样的定义。多数共享定义,或者说“情景定义”,是在无意识中领会的,这种关于定义的共识是人类互动的关键。作为美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的托马斯指出了共享定义的重要性:如果人们将某种情景定义为真实的,那么情景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 二、拟剧论(戈夫曼) 这种观点把人们看成戏剧中的演员,按照戈夫曼的观点,当人们扮演角色时,他们的表演是由观众来判断的,所以人类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即为了使他人按照我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 人类互动的特点是印象处理,希望别人按自己的愿望行为,当第一印象起作用时,人们往往制造一种印象,目的是为了控制互动者。印象管理可能有目的,但不管目的是什么,它总是为了使行动者能更好的控制别人的行为。 三、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 本土方法论认为任何人的互动都由一种民间规则支配着,互动双方都具有对事件常识性的知识和假设,以此解释互动双方的常用规则。本土方法论跟拟剧论一样关注人们在社会情景下为了制造印象而使用的一些技巧,但其关心的是人们形成相互理解的原因:正是人们对情景具有相同的假设,才使人们顺利的进行互动。 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等,这一理论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得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下面是几个有关的命题: 基本命题: 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该行动。 刺激命题:如果某种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相同,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或类似的行动。 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和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的酬赏,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来说就越没有价值。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题目

Chapter6Conformity and Obedience 3#409名词解释 1、Conformity: 2、Obedience: 3、Autokinetic phenomenon 4、Informational influence 答案:1conformity:a change in behavior or belief as the result of real or imagined grop pressure. 2obedience:acting in accord with a direct order or command. 3aotokinetic phenomenon:the apparent movement of a sationary point of light in the dark. 4informational influence:conformaity occurring when people accept evidence about reality provided by other people. 填空题 1、()is acting in according with a direct order or commend. Answer:Obedience 2、()is conformity that involves both acting and believing in accord with social pressure. Answer:acceptance 3、()is conformity that involves publicly acting in accord with an implied or explicit request while privately disagreeing. Answer:compliance 4、()experiment refers to autokinetic phenomenon. Answer:Sherif’s studies of norm formation 5、()occurs when people accept evidence about reality provided by other people. Answer:informational influence. 单选题

6第六章 群体行为的基础

第六章群体行为的基础 第一节群体的概念和分类 一、群体的概念 群体是一个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人群结合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结合体。作为群体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是群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 群体的特征 1.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2.他们思想上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他们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3.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种任务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有时二者兼而有之。 1.安全需要 2.地位需要 3.自尊需要 4.归属需要 5.权力需要 6.目标实现需要 二、群体的分类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正式文件明文规定,有固定的编制、明确的职责分工、具体的权力和义务、有“领导-被领导”的形式,在正式群体中人们从事的是由组织目标规定的行动。 ?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之外自发形成的群体,它没有明确的组织,没有编制和特定的领导人,不是以某种正式规定为基础,而是建立在相互好感,心理相容、同情、友谊、思想一致的基础上,是个人友好关系的体现。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情感密切 2.传递信息迅速 3.信念一致 4.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 5.正负功能 (二)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三)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四)参照群体 (五)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 (六)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

二、间断-平衡模型 用于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 这种群体并不遵循上面介绍的模型,它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活动序列: 1.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决定了群体的发展方向 2.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 3.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会发生一次巨大转变,转变发生于群体生命周期的中间阶段 4.转变激起群体内的重大变革 5.转变之后群体第二阶段的活动又会依惯性进行 6.群体最后一次会议的特点是显著加快活动速度 一、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工作群体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们是更大组织中的一部分,每个工作群体都要受到来自群体外部各 种因素的影响。 1.组织的整体战略。它规定着组织的目标,以及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组织所追求的战略会影响到组织中各种工作群体的权力和资源的分配。 2.职权结构。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着群体的正式领导者和群体之间的正式关系。 3.规章制度。组织通常会制定规则、程序、政策、工作说明书等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群体遵循着一种标准化的顺序进行发展,我们称这个序列为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但是对于那些 完成具体任务并有着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来说,它遵循着完全不同的模式。 一、五阶段模型 群体的发展过程遵循着五个明显的阶段: 1.形成阶段。群体在目的、结构、领导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成员们?°摸着石头过河?±, 确定哪些行为能够被群体接受。 2.震荡阶段。突显内部冲突的阶段,抵制群体对个体施加的控制,由谁控制群体的问题上发生冲突。 3.规范阶段。发展了密切的群内关系,表现出了内聚力和认同感,对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 4.执行阶段。群体的主要精力从相互认识和了解进入到当前的工作任务上。 5.解体阶段。为解散做准备。 第二节 群体发展的阶段 为什么有些群体比另一些群体更容易成功,这个问题包括了以下一些变量:群体成员的能力、群体 规模、冲突水平以及成员为了遵从群体规范而承受的压力。 第三节 群体行为的解释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章节题库-社会学概论第六章至第九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一、名词解释 1.初级群体(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研;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复旦大学2013年研;华中农业大学2015、2011年研) 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2.次级群体(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是指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3.初级社会群体(吉林大学2017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答:初级社会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首先提出,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 4.非正式群体(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研)

答:非正式群体是指正规化程度低,群体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成文的规定)的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5.内群体(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 答: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以内群体为中心。内群体的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1906年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内群体与外群体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体的感情。 6.参照群体(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2011年研) 答: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二、简答题 1.简述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研) 答: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划分可以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传播学教程第六章(20200626004739)

第六章 第一节: 1、试述群体的社会功能。 答:群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简言之即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局部社会“。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之际,首先是作为局部社会——群体的一员出现的,一个人不能做一个合格的群体成员,同样也做不了合格的社会成员。群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个人的行为。因此,群体对社会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不仅如此,群体还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能够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社会工作和事业。因此,群体同样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群体对个人成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什么是群体意识?它是如何形成的? 答: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群体意识无疑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来说,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另一方面,信息的流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拥有传播的机会等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双向性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一句话,群体的凝聚力更强。 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具有什么功能? 答: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每个群体都有一般成员承认并且拥护的规范体系,成员个人的群体归属意识越

第六章 社会群体

经济政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案第六章社会群体 课程名称:社会学 授课导师:毕天云 职称:教授

第六章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第一节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 1.社会群体的不同理解 社会群体是从英语“social group”一词翻译过来的,有人翻译为“社会团体”或“社会集团”,在社会学界通用的翻译是“社会群体”。 关于社会群体的具体涵义,在社会学的研究中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一是把社会群体解释为社会。如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把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翻译为《群学肄言》,他所说的“群”,就是指社会。 二是把社会群体理解为社会类属。如前苏联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曾经认为,社会阶级、民族也是社会群体,妇女、男人,青年人和老年人等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的结合体都是社会群体。社会类属是指具有某些相同属性的人们的集合。如“农民工”、“干部”、“学生”、“商人”、“男人”、“女人”、“军人”等等。 三是把社会群体解释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认为社会群体是社会上大小不一、繁简不同的各种社会构成单位,如家庭、邻里、学校、工厂、企业等。 四是把社会群体仅仅理解面对面直接互动的小群体。如美国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霍曼斯,认为一个群体就是由一些在一定时间内经常交往、面对面直接互动的人群,即社会群体就是“直接接触”的群体。如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社会群体涵义学者为数不少。 2.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结合起来并共同活动的个人集合体,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这一界定说明:第一,社会群体是一个客观的社会实体,不是一种“名称”或“标签”。第二,社会群体是通过社会互动产生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互动是形成社会群体的基本途径,社会关系是维系社会群体的纽带;第三,社会群体既不是个人,也不是社会,而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是构成社会的一种单位。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社会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结合而成的,但并非所有的人群都可以称为社会群体。一般来说,只有具备下列几个要素或特征的人群才能称为社会群体: 1.具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即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成员,并且每个成员都能明确的意识到自己所属的群体以及自己在群体中地位和角色。明确的成员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对群体的隶属关系,即每一个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所属的群体,并能通过自己的言行、思想、观念等与其他群体的成员区别开来。另一方面是群体内部的成员关系。在群体内部,任何成员都有自己的地位和角色,并通过地位和角色与其他成员发生一定的联系或关系。这种关系既可以是横向的平等关系,大家处于相同的地位;也可以是纵向的不平等关系,处于不同的地位等级。

第六章 群体规范

第六章群体规范、群体沟通与非正式群体 重点掌握:掌握群体、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从众行为、顺从行为、群体内聚力、非正式群体概念;五阶段模型和间断-平衡模型。 掌握:群体概念特征;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非正式沟通的定义与形式。 了解:群体结构与群体规范的相关知识;群体行为的解释;PAC理论;对非正式沟通的对策。 一般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特点、功能;相互作业分析理论 主要知识点 一、群体 1、群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种组合,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 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解释: ①群体中的成员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 ②群体中的成员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他们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 ③为完成共同的目标,群体中的成员会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群体类型 正式群体:正式文件明文规定,固定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的职责分工。 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文件规定,成员关系带有情绪色彩,共同的兴趣,能满足相互需要而结成伙伴。 注意:在一定条件下,非正式群体可以转化为正式群体。 3、群体发展模型 五阶段模型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过五个阶段,分别是: ①形成阶段(Forming):这阶段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群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 ②震荡阶段(Storming):群体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对群体加给的约束,仍然予以抵制。而且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争议,主要矛盾是竞争领导角色和目标冲突。

③规范化阶段(Norming):群体成员间形成亲密关系,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内聚力。 ④执行任务阶段(Performing):群体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接受。成员注意力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 ⑤终止阶段(Adjouring):群体开始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首要任务,注意力放到了群体的收尾工作。 简单讲,形成阶段就是走到一起,称为一员;震荡阶段就是内部冲突,领导确立;规范化阶段是大亨共识,形成凝聚力;执行阶段是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中止阶段是准备解散,新的开始。 间断-平衡模型认为,以接近中间的某个时间作为分水岭,群体发展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平衡阶段。第一阶段群体运行处于平衡阶段,群体首先界定任务,确定目标。当群体发展到它的寿命周期的中间阶段时,就进入效率更高的第二阶段——新的平衡阶段。群体成员感到时间的压力和完成任务目标的紧迫,他们认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必须对原有的运行方式作出某些改变。于是群体就放弃旧的思维方式,采纳新的见解。最后,以冲刺迅速完成任务而宣告结束。 4、群体结构:指群体中成员的地位与角色的不同构成。 同质性,指群体成员在性别、年龄、个性、职位、专业、经验等方面都比较接近; 异质性,指群体成员在性别、年龄、个性、职位、专业、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不同。 注意:同质群体更容易沟通,更适合于发挥不同个体的创造性和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 群体结构变量 ①正式领导,即明确的正式领导。 ②角色,指对占据群体中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 A. 角色同一性(Role Identity):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B. 角色知觉(Role Perception):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行为反应的认识,是对期望的行为反应。

第六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群体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群体概念 2、了解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 教学重点:了解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 教学难点:了解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区别。 教学时间:2节课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一、复习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公平理论 二、群体及其类型 群体是具有相同利益或情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某种方式相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构成要素:(1)依赖性(2)共同的意识、信仰、价值观和规范 群体意识是群体存在的关键因素。概念 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一)正式群体概念,举例:单位、学校、学校里的班级、工会小组、企业部门。 (二)非正式群体 1、什么是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四个特点: (1)自发性:自发组织,成员在群体中体验到归属感、认同、同时表现自己、完善自己 (2)成员的交叉性:一个人可以同时加入好几个非正式群体,比如一个员工爱好广泛,参加了羽毛球协会,同时爱好爬山,参加了登山协会,他还爱好唱歌,参加了合 唱团。算一算自己属于几个非正式群体 (3)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核心人物不是任命产生的。而是在长期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这样的人一般具有组织管理能力和影响力,且善于调解成员关系。 (4)排他性和不稳定性:对外部成员淡漠疏远甚至排斥。同时当群体内出现意见不统一,或矛盾分歧时,一旦调解无效,就会有成员退出或群体解散,甚至重新组合, 产生新的非正式群体。 2、形成原因 (1)时间空间条件 时间条件是指有共同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或是某些共同工作和活动的时间。空间条件是指彼此生活、工作地点比较接近,或是共同的。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来说,时空条件完全是外部的,但却是必需的。如果能控制这种条件,也就从一个方面控制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2)由于某种利益或观点上的一致性

第6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

第6章群体心理与行为 1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1.1 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人们加入群体的动机 ?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 ?自尊需要 ?情感需要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 –群体三个特征: ?1.行为上有互动关系,发生相互作用; ?2.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遵守同一的规范; ?3.群体意识和归属感。有学者认为,群体意识是群体存在的关键因素。 –群体成员的心理特征: ?认为自己是群体的成员; ?其他人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 ?与群体的其他成员有着经常性的相互作用; ?成员之间互相制约; ?遵守群体的规范; ?追求共同的、相互依赖的群体目标; ?感到从群体的成员关系中得到需求的满足; ?有团结的集体知觉; ?面对其它的群体和个体,能团结一起;等等。 1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1.1 群体的定义 –群体成员心理特征的总和构成了群体的心理特征。 –群体的这些心理特征,阐明了群体成员与非群体成员的心理差别,也是对群体的边界所做的界定。 1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1.2 群体的类型 –群体的类型: ?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实际群体和假设群体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1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1.3 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分类

?根据成因分为6类: 1 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积极作用: –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满足员工的需要; –融洽员工的感情 –激励和培训员工 –保障员工的利益 消极作用: –干扰组织目标的实现 ?削弱管理者的权力 –控制和束缚员工发展和上进 2 群体行为模型 ?为什么有的群体比其他群体更易于获得成功? ?影响群体绩效和员工满意度的因素都有哪些? 3 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3.1 组织战略 ?3.2 组织权力结构 ?3.3 组织的正式规范 ?3.4 组织资源 ?3.5 人员甄选过程 ?3.6 绩效评估和奖惩体系 ?3.7 组织文化 ?3.8 物理工作环境 4 群体成员资源 ?群体成员资源,是指群体中诸个体特点的组合。 –能力:群体成员的智力和能力与群体绩效有关,但相关度不高,说明存在其他因素对群体绩效产生影响。 –个性特点:个性特征通过影响群体成员在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方式,将影响到群体的绩效。 5 群体结构 ?群体结构变量: –正式领导; –角色; –规范; –地位; –规模; –凝聚力;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六章-社会认知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六章社会认知 本章学习目标 1.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征 2.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3.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4.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5.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和基本模式 6.社会认知的几种归因理论 7.常见的归因偏差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ve),最初被称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用以指受到知觉主体的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影响的对物的知觉。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作为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即以人为对象的知觉,社会知觉服从于一般知觉所具有的普遍规律性,又具有一般知觉所不具有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指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属于人的思维活动的范畴。由此使社会知觉的内涵与性质更加明确,避免与传统心理学中作为感性认识活动一部分的知觉活动相混淆。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由于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着眼于对人及人与人关系的知觉感

受,因而不少社会心理学文献称之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社会知觉的刺激来源于社会客体。社会客体的涵义十分广泛,既包括他人、群体、人际关系,也包括认知主体自身。社会心理学所感兴趣的是作为知觉主体的个人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自我省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客体不仅要了解对方的物理特征,如高矮、胖瘦、衣着、相貌等等,还需要对客体的许多内在特点,如动机、能力、情感、意志等等作出判断,形成完整的印象。因此准确地说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性: (一)选择性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面临外界刺激,但是对于同样和同量的刺激,各人所作出的反应程度不尽相同。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并依此作出自己的反应:选择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大致说来,人们的认知选择决定两种因素:第一,以往对报偿和惩罚原则的体验。第二,刺激物的作用强度。如果某种刺激物能给主体带来愉悦,即带来报偿时,就会引发积极的认知倾向。相反,对于那些令人不快和压抑的人和事,个人将极力逃避或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刺激的强度也影响着认知者。一般说来,刺激量越大,越易引起认知者的注意,而微弱的刺激作用则可能使人毫无知觉。 (二)互动性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知觉者和被知觉者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不仅被知觉者影响知觉者,而且知觉着也会影响被知觉者,从而使社会知觉过程的发生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 (三)防御性 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防卫机能息息相关。个体在情绪困扰的状态下对于社会客体的反应,与在中性情绪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显然是不同的,换言之,情绪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