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至电化学)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至电化学)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至电化学)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至电化学)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周火盛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C —12

H —1 O —16 Na —23 N —14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Mg (OH )2和Al (OH )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 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 和Al 2O 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

B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H7N9时有病例报告,卫生部门强调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个人也应加强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可以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

C .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D .碘的升华、溴水中萃取溴、石油的分馏均是物理变化 2.关于胶体的认识以及应用不正确...

的是 A .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B .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 10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 .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D .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3. 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 .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 .Na 2O ,NaOH ,Na 2CO 3,NaCl ,Na 2SO 4,Na 2O 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

C .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

D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有一种氧化物 4.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O 2分子比例模型:

B .NH 4I 的电子式: N H

[H + -

C .乙烯的结构简式:C 2H 4

D .NaH

5.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甲基(-14C 1H 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8N A 、9N A

B .标准状况下,11.2L 氯仿中含有

C -Cl 键的数目为1.5N A

C .8.7gMnO 2与40mL 10mol/L 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为0.1N A

D .1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Na 2O 2,失去2 N A 个电子

6.20℃时,将某盐R 的溶液蒸发掉10 g 水后恢复到20℃,需再加6 g 盐R (无水),溶液即达饱和,若将原溶液蒸发掉30 g 水,只需加1 g 盐R 就可在20℃时达饱和。则20℃时盐R 的溶解度是

A .20 g

B .25 g

C .30 g

D .35 g

7.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A .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

B .操作②:使用CCl 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C .操作③:吸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D .操作④: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8.下列各组离子在对应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 .水电离出的c(H +)=10-12 mol·L -1的溶液:K +、Cu 2+、SO 32-、MnO 4-

B .与铝粉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Na +、SO 42-、HCO 3-、Cl -

C .含有大量ClO -的溶液:H +、I -、SO 42-、Cl -

D .pH=12的溶液:K +、Cl -、SO 32-、SiO 32-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FeSO 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 4Fe 2++O 2+4H +

4Fe 3++2H 2O

B .过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钙反应:Ca 2+

+2HCO 3-+2OH -

===CaCO 3↓+CO 23-

+2H 2O C .182H O 中投入Na 2O 2固体:2182H O +2Na 2O 2===4OH -

+4Na +

+18O 2↑

D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 3+

+4NH 3·H 2O===AlO 2-+4NH 4++2H 2O

2NO3—+12H++10e-=N2+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源正极为A,电解过程中有气体放出

B.电解时H+从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移动

C.电解过程中,右侧电解液pH保持不变

D.电解池一侧生成5.6g N2,另一侧溶液质量减少l8g

11.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①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NH4)2CO3三种固体受热后生成CO2的质量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⑥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大

A.只有②⑥B.只有②⑤C.只有①②⑤D.只有②③④⑤1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C是金属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和-1;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D两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A、B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E

B.对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 > E

C.B与C、B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E

13.用下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14.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 B.0.6mol C.0.8mol D.1.0mol

15.已知:H2O(g)═H2O(l)△H1=﹣Q1kJ?mol﹣1(Q1>0)

C2H5OH(g)═C2H5OH(l)△H2=﹣Q2kJ?mol﹣1(Q2>0)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1(Q3>0)

依据盖斯定律,若使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0.5Q2-1.5Q1-0.5Q3B.0.5(Q1+Q2+Q3)

C.0.5Q1﹣1.5Q2+0.5Q3 D.1.5Q1﹣0.5Q2+0.5Q3

16.强酸性溶液X中可能含有Na+、K+、NH4+、Fe2+、A13+、CO32-、SO32-、SO42-、C1-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肯定存在Na+、Fe2+、A13+、NH4+、SO42-

B.气体F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D

C.沉淀C一定是BaSO4、沉淀G一定是Fe(OH)3 、沉淀I一定是Al(OH )3

D.X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A13+、Na+、K+和C1-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9分) 已知NH3是一种重要的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某校化学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按有关实验原理和装置,进行氨的制备及性质的探究实验。请你分别参与甲、乙、丙、丁、戊组的实验探究,并根据题目的叙述及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装置和试剂来制取氨气。

①甲组实验装置是a,实验试剂是。

②乙组实验试剂是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实验装置是(填编号)。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

(2)丙、丁两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方法来探究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①丙组用A装置,加热铂丝一段时间后,通入NH3和O2,写出装置A硬质玻璃管中发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并且要求用双线桥

...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②丁组用B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气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红热的铂丝插入B装置的锥形瓶内,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包括H+、OH-、。

(3)戊组的同学按照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及速率:

NH3、NO混合气体

【设计实验方案及操作】若控制其他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分别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过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中,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应该测定。

18.(11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甲为常见金属单质,甲和丁的稀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①检验丙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试剂为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②向含n mol丁的稀溶液中加入m mol单质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还原产物只有上述无色气体),则n:m可能为__________(填代号)。

A.3:2 B.4:1 C.5:1 D.3:1

③常温下,丁的浓溶液可存放于甲制作的容器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为氯碱工业的产品,含丙的某种药品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①鉴别等浓度的乙溶液和丙溶液,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代号)

A.NaOH溶液B.CaC12溶液C.稀硫酸D.澄清石灰水

②将甲、乙、丙三种溶液混合,向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为22mL(标准状况),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19.(8分)图中C至L分别表示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物质,E、F、I在通常情况下是气体单质,其中E有刺激性气味,X、Y是常见的金属单质。W是由甲、乙元素按1∶1的比例组成的,其中甲元素的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的一半,乙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水已从图中略去)

填写空白:

(1)E是___________(化学式),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K+G H+J+C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W+L J+C+I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分离H和J(写出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分) A是有机羧酸盐HCOONa,B、C、D是常见化合物;A、B、C、D焰色反应呈黄色,水溶液均呈碱性,其中B的碱性最强。X、Y是最常见的氧化物且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它们的晶体类型相同。C受热分解得到Y、D和X;B与C反应生成D和X。E由两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3,将E投入X中得到B和气体Z,Z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1)E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Y的电子式是。

(2)X的沸点比同主族同类型物质要高,原因是。

(3)写出E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在D的饱和溶液中不断通Y析出C的离子方程式。

B与C反应生成D和X的离子方程式

(5)A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根据2A→P+H2↑得到P,P溶液中的阴离子通常用CaC12使之沉淀,P的化学式,此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1.(13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80 g·L-1 NaOH溶液是指80 g 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80 g·L-1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将NaClO3氧化成ClO2c.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3)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

(4)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5)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6)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

a.Na2S b.Na2O2c.FeCl2

(7)从吸收塔出来的溶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

a.蒸发浓缩b.蒸馏c.过滤d.灼烧e.冷却结晶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9分)

(1)①

②;

(2)①②

(3)

18.(11分)

(1)①;②;

③。(2)①;

②,。

19.(8分)(1),

(2)

(3)

(4)

20.(11分)

(1),

(2)

(3)

(4),

(5),

21.(13分)

(1)(2)(3)

(4);

(5)

(6)(7)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A、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生成的的水为气态,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为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有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正确;B、近年来禽流感病毒H7N9时有病例报告,卫生部门强调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个人也应加强消毒预防,其中消毒剂可以选用含氯消毒剂、酒精、双氧水等适宜的物质,正确;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错误;D、碘的升华、溴水中萃取溴、石油的分馏,没有生成新物质,均是物理变化,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及应用。

2.B

【解析】

试题分析: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会是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生成白色沉淀,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 10 m).若形成分散系,则该分散系就属于胶体,错误;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使胶粒的斥力减小发生聚沉,因此会产生沉淀,而后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沉淀逐渐溶解,正确;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聚沉,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正确。

考点:考查关于胶体的认识以及应用的知识。

3.C

【解析】

试题分析:A、无机酸的酸酐是酸性氧化物,但有机酸的酸酐不一定是氧化物,如乙酸的酸酐为(CH3CO)O,故A错误;B、NaCl不含氧,NaOH,Na2CO3,Na2SO4,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2

C、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当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当处于中间价时即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处于元素的最低价态,故只有还原性,但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处于最高价态,如Fe2+,处于铁元素的中间价态,就即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正确;

D、同种化合价对应的氧化物不一定只有一种,如+4价的氮元素的氧化物有NO2和N2O4,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酸酐的概念、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以及价态问题。

4.D

【解析】

试题分析:A、碳和氧位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碳的原子半径较大,CO2分子比例模型:,故A错误;B、NH4I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乙烯的结构简

式为:CH2=CH2,故C错误;D、NaH中氢离子得到一个电子,核外两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用语。

5.A

【解析】

试题分析:A、1mol甲基(-14C1H3)中含有8mol中子、9mol电子,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8N A、9N A,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氯仿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11.2L氯仿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8.7g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为0.1mol,40mL 10mol/L的浓盐酸中含有氯化氢0.4mol,消耗0.4mol氯化氢能够生成0.1mol氯气,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反应停止,所以反应生成的氯气小于0.1mol,生成的氯气分子数小于0.1N A,故C错误;

D、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N A个电子,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6.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20℃时,“将某盐R的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恢复到20℃,需再加6g盐R 达到饱和”,“若将原溶液蒸发掉30g水,只需加1g盐R就可在20℃时达饱和”,则该温度下20g水溶解5gR正好形成这饱和溶液,该温度下R的溶解度为:S=5g÷20g×100g=25g,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溶解度的计算。

7.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于连通氢气发生装置的导管在液面以下,燃烧的氢气在液面上,所以可以防止点燃不纯氢气时发生爆炸,该操作是从氨气角度考虑,错误;B.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错误;C.水层在下层不能防止倒吸,应该使用四氯化碳,该操作不正确,错误;D.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操作正确,不是防止漏水,这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的知识。

8.D

【解析】

试题分析:A、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MnO4 ̄能氧化SO32 ̄,碱性时Cu2+与OH ̄反应生成Cu(OH)2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与铝粉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碱性,HCO3 ̄既能与H+反应,也能与OH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I ̄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pH=12的溶液呈碱性,各离子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9.A

【解析】

试题分析:A、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Fe2+在H+条件下被O2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正确;B、过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 ̄+HCO3 ̄=CaCO3↓+H2O,错误;C、O2中的O元素来源于Na2O2,不是18O,错误;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Al(OH)3沉淀,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0.C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示意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装置,右侧为含NO3—的酸性工业废水,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O3—+12H++10e-=N2+6H2O,为阴极,生成氮气,则B电极为电源的负极,A为电源正极,正确;B、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电解时H+从质子交换膜左侧向右侧移动,正确;C、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O3—+12H++10e-=N2+6H2O,消耗H+,pH增大,错误;D、右侧电极反应为:2NO3—+12H++10e-=N2+6H2O,n(N2)=5.6g÷28g/mol=0.2mol,则电子转移2mol,左侧发生电极反应为:4OH ̄—4e ̄=2H2O+O2↑,溶液减少的质量为O2的质量和移动到右侧的H+质量和,m(O2)=2mol×1/4×32g/mol=16g,m(H+)=2mol×1g/mol=2g,所以左侧溶液减少18g,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及应用。

11.B

【解析】

试题分析:①Na2CO3受热不分解,受热后生成CO2的质量不相等,故①错误;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转移,所以可以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②正确;③在水中能否完全电离可以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不是熔融状态,故③错误;④不能与金属元素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有很多,它们与同主族金属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和金属钠一样,但它不是金属,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都是正价,故④错误;⑤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故⑤正确;⑥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硬度大,熔点低,故⑥错误;所以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分类以及有关概念的辨析。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是H;B是B;C是Na;D是S;E是Cl。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小,原子半径就越大;不同周期的元素,元素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就越大,所以元素的原子半径:A<B<E<D<C ,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E>D,所以对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E > D ,错误;C.B与C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Na2O、Na2O2,前者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与D形成的化合物Na2S、Na2D2,前者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所以其中化学键类型不一定相同,错误;D.在这五种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的是E,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E,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的原子结元素的位置及性质的关系的知识。

13.A

【解析】

试题分析:A、加热过程中的热空气、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氢气都能使肥皂水冒泡,所以肥皂水冒泡该

反应不一定发生,故A错误;B、NH4Cl+Ca(OH)2NH3↑+CaCl2+H2O、NH3+H2O?NH3.H2O?NH4++OH-,氨水溶液呈碱性,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C、2NaHCO3Na2CO3+CO2↑+H2O,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①

中一定发生反应,故C正确;D、溴的四氯化碳褪色说明有不饱和烃生成,所以①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及反应现象。

14.C

【解析】

试题分析:Cu与硝酸发生反应时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与硝酸得到电子变为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时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n(Cu)= 51.2g÷64g/mol=0.8mol,则n(e-)=1.6mol. 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而NaNO3中N的化合价和HNO3中N的化合价相同,所以没有电子得失;而NaNO2中N化合价为+3价,是由HNO3中的+5价变为+3价,所以产生的NaNO2的物质的量是n(NaNO2)=1.6mol÷2= 0.8mol,即生成NaNO2为0.8mol。故选项是C。

考点:考查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的知识。

15.D.

【解析】

试题分析:①H2O(g)═H2O(l)△H1=﹣Q1kJ?mol﹣1(Q1>0),②C2H5OH(g)═C2H5OH(l)△H2=﹣Q2kJ?mol﹣1(Q2>0),③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1(Q3>0),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3﹣②+③得C2H5OH(l)+3O2(g)═2CO2(g)+3H2O(l)△H=(﹣3Q1+Q2﹣Q3)kJ/mol,即1mol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则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0.5×(3Q1﹣Q2+Q3)kJ=(1.5Q1﹣0.5Q2+0.5Q3)kJ,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16.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强酸性溶液中CO32-、SO32-、NO2-不能存在;②X溶液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生成沉淀C是BaSO4,说明有SO42-存在;硝酸被还原生成气体A为NO,说明有还原剂Fe2+存在,(即3Fe2++4H++NO3-=3Fe3++NO↑+2H2O).③溶液B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G为Fe(OH)3;生成的气体F为NH3,说明有NH4+存在.④溶液H通入CO2生成沉淀I,由于前面加入过量的Ba(NO3)溶液,引入了大量Ba2+,所以沉淀I中一定有BaCO3,又由于前面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A13+,所2

以这里也不能确定沉淀I中有A1(OH)3;溶液J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J中有Na+,但由于前面加入过量NaOH溶液,引入了较多的Na+,因此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Na+;因为焰色黄色能掩盖紫色焰色,所以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有K+;另外,上述实验过程还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C1-。A、X中肯定存在Na+、Fe2+、NH4+、SO42-,Al3+不能确定,故A错误;B、气体F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D,即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4NH3+5O24NO+6H2O,故B正确;C、沉淀I中一定有BaCO3,又由于前面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存在A13+,所以这里也不能确定沉淀I中有A1(OH)3,故C错误;

D、溶液J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J中有Na+,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检验。

17.(9分)(1)①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1分)

②b(1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浓氨水后,放出大量的热,促使NH3的挥发,溶液中OH-浓度增加,使

NH3+H2O NH3·H2O NH4++OH-向生成NH3移动,加快氨气逸出。(1分)

(2)①(2分)② NH4+、NO3-(2分)

(3)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甲组实验装置是a,该装置适宜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气体,则在实验时应该使用的试剂是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②乙组实验试剂是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由于NaOH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把氨水加到NaOH固体中时溶解放热,会加快一水合氨的分解,产生氨气,温度升高,

氨气挥发更快,而且NaOH固体在氨水中溶解,OH-浓度增加,使NH3+H2O NH3·H2O

NH4++OH-向生成NH3移动,加快氨气逸出。因此溶液中实验装置是b; (2)①丙组用A装置,加热铂丝一段时间后,通入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NH3被氧化为NO,在装置A硬质玻璃管中发生氨

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②丁组用B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气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红热的铂丝插入B装置的锥形瓶内,在装置中NH3被氧化为NO,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NO2,NO2与氨水中的水发生反应产生硝酸与NO,硝酸与氨气反应产生NH4NO3,该物质是容易溶解的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NH4+、NO3-,所以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包括H+、OH-、NH4+、NO3-;(3)若控制其他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分别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过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中,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应该测定溶液变为红色所需要的时间。

考点:考查氨气的制取原理、催化氧化的的电子转移表示、方案的设计的知识。

18.(11分)(1)①硫氰化钾;(1分)②B、D;(2分)③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或常温下,浓硝酸使铁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2分)(2)①B、C;(2分)②H++OH-=H2O;CO32-+H+=HCO3-,(2分)0.1mol/L。(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若甲为常见金属单质,甲和丁的稀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则甲是变价金属Fe,丁是HNO3,产生的无色气体是NO; 乙是Fe(NO3)2;丙是Fe(NO3)3;①检验丙溶液中金属阳离子Fe3+的试剂名称是硫氰化钾,若溶液变为红色,就证明含有Fe3+,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若加入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就证明含有Fe3+;②Fe与稀HNO3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可能是: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或Fe+4HNO3(稀)= Fe(NO3)3+2NO↑+2H2O;Cu+4HNO3(浓)=Cu(NO3)2+NO2↑+2H2O 若恰好发生第一个反应,则n:m=8:3;若恰好发生地二个反应,则n:m-4:1,若两个反应都发生,则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在8:3~4:1之间。所以可能的情况是4:1和

3:1 ,选项是B.D;③常温下,由于Fe遇浓硝酸会在金属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金属起到了保护作用,即发生钝化现象,所以丁的浓溶液可存放于甲制作的容器中;(2)若甲为氯碱工业的产品,含丙的某种药品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则甲是NaOH,乙是Na2CO3,丙是NaHCO3,丁是CO2;

①鉴别等浓度的乙溶液和丙溶液,A.若NaOH溶液二者都无现象产生,不能鉴别,错误;B.若加入CaC12溶液,前者产生白色沉淀,后者无现象,可以鉴别,正确;C.若加入稀硫酸,由于碳酸钠与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在第一步反应中不能产生气体,后者加入后马上产生气体,所以可以鉴别,正确;D.若加入澄清石灰水,都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鉴别,错误;②在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CO32-+H+=HCO3-;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为22mL(标准状况),n(CO2)=0.022L÷22.4L/mol=0.001mol,根据方程式HCO3-+H+=CO2↑+H2O可知发生该反应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001mol,其体积是10ml,所以c(HCl)= 0.001mol÷0.01L=0.1mol/L。

考点:考查物质的推断、性质的验证、物质的鉴别、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量的计算的知识。

19.(8分)(1)Cl2(1分)第四周期第Ⅷ族(1分)

(2)3AlO2-+Fe3++6H2O=3Al(OH)3↓+Fe(OH)3↓(2分)

(3)4Na2O2+4FeCl2+6H2O=4Fe(OH)3↓+8NaCl+O2↑(2分)

(4)NaOH、CO2;①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滤渣得Fe(OH)3

②向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过滤洗涤滤渣得Al(OH)3(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框图中各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及题意可知:X是Al;Y是Fe;W是Na2O2;C是NaCl;D 是NaOH;E是Cl2;F是H2;G是NaAlO2;K是FeCl3;L是FeCl2;J是Fe(OH)3;I是O2;H 是Al(OH)3。(1)E是Cl 2,F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Ⅷ族; (2 K+G H+J+C的离子方程式是3AlO 2-+Fe3++6H2O=3Al(OH)3↓+Fe(OH)3↓;(3)W+L J+C+I的化学方程式是4Na2O2+4FeCl2+6H2O=4Fe(OH)3↓+8NaCl+O2↑;(4)Al(OH)3能够与强碱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而Fe(OH)3不能与强碱发生反应,所以分离H和J所用试剂是NaOH、CO2,操作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滤渣得Fe(OH)3;②向滤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过滤洗涤滤渣得Al(OH)3。

考点:考查物质的相互转化、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混合物分离方法及试剂的的选择的知识。

20.(11分)

(1)离子键(1分)(1分)

(2)水分子间存在氢键(1分)

(3)Na3N+3H2O==3NaOH+NH3(2分)

(4)2Na++CO32-+H2O+CO2====2NaHCO3↓(1分)

HCO3-+ OH- == CO32-+H2O (1分)

(5)P的化学式Na2C2O4(2分), 是(2分)

【解析】

试题分析:A是有机羧酸盐HCOONa,B、C、D是常见化合物;A、B、C、D焰色反应呈黄色,水溶液均呈碱性,则可推知化合物A、B、C、D均为含有Na元素的碱或强碱弱酸盐,B的碱性最强,则B为

NaOH;X、Y是最常见的氧化物且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它们的晶体类型相同,则X、Y应为H2O和CO2中的一种,由C受热分解得到Y、D和X;B与C反应生成D和X,可推知C为NaHCO3,D为Na2CO3,

即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NaOH=Na2CO3+H2O,故X为H2O,Y为CO2.E由两种元素组成,式量为83,将E投入H2O中得到NaOH和气体Z,Z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可知气体Z的相对分子质量=0.76×22.4=17,则Z为NH3,由该反应:E+H2O→NaOH+NH3↑,可推知E 由Na和N两种元素组成,可确定E是Na3N。

(1)上述分析可知E为Na3N,含有离子键,Y为CO2,电子式为。

(2)X为H2O,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主族同类型物质。

(3)E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3N+3H2O=3NaOH+NH3↑。

(4)D为Na2CO3,其饱和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析出C为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O32-+H2O+CO2=2NaHCO3↓;B与C反应生成D和是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

(5)反应2HCOONa→P+H2↑得到P,P溶液中的阴离子通常用CaC12使之沉淀,由守恒可知P为Na2C2O4,反应中有单质氢气生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电子式及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

21.(13分)(1)2mol/L (1分)(2)c(1分)(3)Na2SO4(1分)

(4)2NaOH+2ClO2+H2O2=2 NaClO2+2H2O+O2(2分);防止H2O2分解(2分)

(5)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其它有合理答案均可)(2分)

(6)b(2分)(7)a、e、c(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浓度g/L表示1L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的多少,80g/LNaOH溶液表示1L氢氧化钠溶液含有80gNaOH.令溶液体积为1L,则80gNaOH的物质的量为80g÷40g/mol=2mol,所以该溶液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2mol÷1L=2mol/L;

(2)由信息②可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应是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故选:c;

(3)反应中SO2被氧化生成硫酸,因此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硫酸钠;

(4)根据流程信息可知,吸收塔内生成NaClO2,所以一定有ClO2→NaCl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气产生,反应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 NaClO2+2H2O+O2;H2O2不稳定,温度过高,H2O2容易分解,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

(5)NaOH过量则溶液呈碱性,但考虑到该溶液有强氧化性,选择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会遇到氧化褪色问题,故生产中主要是用pH计连续测定溶液pH;

(6)还原性要适中,还原性太强,会将ClO2还原为更低价态产物,影响NaClO2生产;方便后续分离提纯,加入试剂不能干扰后续生产.Na2O2溶于水相当于H2O2.Na2S、FeCl2还原性较强,生成物与NaClO2分离比较困难,故选:b;

(7)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只能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方法,通过过滤得到粗晶体.所以操作顺序为ace。

考点:考查题以学生比较陌生的亚氯酸钠制备为背景,以过氧化氢法制备亚氯酸钠为主线,考查学生阅读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浓度概念的理解、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的运用、有关实验操作和简单实验设计能力考察以及在新情境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2),池鱼思故渊 (3)地崩山摧壮士死,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相逢何必曾相识 (6)沧海月明珠有泪, (7)人生如梦, (8)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1.21 出题教师陈自钦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Br—8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合理的是: A.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是SO2 B.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森林的乱砍滥伐 C.黄河水是由浊液、胶体、溶液组成的混合体系 D.工业上用硅制造光导纤维 2.以下有关氧化物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一定能和水反应B.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D.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 3.下列物质中,见光不易分解的是 A.HClO B.AgBr固体C.MgCl2D.浓HNO3 4.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钠常保存在煤油中 B.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C.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盛液溴的试剂瓶里应加水液封 5.下列说法中(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不正确的是 A.0.0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数目为0.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11.2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N A C.0.5molA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 A D.常温常压下,32 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 A 6.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是 A.Si B.S C.N D.Fe 7.下列选项的括号内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 ..的是 A﹒二氧化氮中混有NO(水) B﹒石英中混有石灰石〔盐酸〕 C﹒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浓硫酸) D﹒氨气中混有水蒸气(碱石灰)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A.硫酸与氯化钡在溶液中反应:Ba2++SO42BaSO4↓ B.用Cl2将苦卤中的Br—氧化:Cl2+Br—=Cl—+Br2 C.小苏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OH—=CO2↑+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201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Al 27S 32Cu 64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 A.B.C.D. 2.下列关于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碱都含氢元素B.酸都含氧元素 C.盐都含金属元素D.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 3.下列是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和HCl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A.新制氯水中只含Cl 2 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增大 2

4.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是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氧化产物 D.还原产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 L B.1mol H 2 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1 L0.5 mol·L-1的 MgCl 2 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为0.5N A(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D.在标准状况下,总质量为28 g的N 2 和CO的混合气体,其体积约为22.4 L 6.0.8 g某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8 B.16 C.64 D.160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可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B.胶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通常大于100 nm C.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mol·L—1FeCl 3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制得Fe(OH) 3 胶体 8.现有NaOH、 Na 2CO 3 、 Ba(OH) 2 三种溶液,选用一种试剂把它们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 A.稀盐酸 B.稀硫酸 C.BaCl 2溶液 D.Na 2 SO 4 溶液 9.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离子 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SO 4 2-离子C.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u2+离子 D.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CO 3 2-离子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 H 2SO 4 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 2 ↑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 2SO 4 反应:Ba2++SO 4 2-=BaSO 4 ↓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32-+2H+=H 2 O+CO 2 ↑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2015年高考重庆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5年高考重庆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D 解析:考察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概念。打磨磁石制指南针,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选择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 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 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B 解析:考察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A,稳定性:HBr>HI;B,P、Si同周期,酸性:H3PO4>H2SiO3;C,MgO不与NaOH溶液反应;D,考虑,硝酸氧化二氧化硫,只产生BaSO4沉淀。选择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C.25℃时,0.1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0. 1mol 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C 解析:考察离子平衡。A,醋酸属于弱酸,加入少量醋酸钠抑制了醋酸的电离,错误;B,恰好反应生成硝酸铵,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PH<7,错误;C,硫化氢属于弱酸,硫化钠属于强电解质,等浓度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正确;D,AgCl和AgI的K sp不相等,c(Cl-)不等于c(I-),错误;选择C。 4.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生命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 .丙酮酸 B .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4.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A .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 .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 .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 .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5、下列有关ATP 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ATP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 ② ATP 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 ATP 水解一般指ATP 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 ATP 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⑤ ATP 在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是能量的“携带者”和“转运者”,有“能量货币”之称 A .①③ B . ③⑤ C .②④ D .④⑤ 6、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 ∕L 和400mmol ∕L 的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 的速率都是10mmol ∕min ,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细胞吸收M 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7、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芽胞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萌发形成新的菌体,它是细菌的有性生殖方式 。 B.质粒是许多微生物细胞内独立于拟核外的能自主复制的DNA 分子。 C.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含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菌核糖体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8.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 .接种特效疫苗 B .设立隔离病房 C .注射相应抗体 D .室内定期通风 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 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 .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班级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 化学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39 Fe 56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烟火璀璨耀首都,火树银花庆国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联欢晚会上,最后的烟花表演用璀璨的焰火点亮了北京的夜空,惊艳了无数国人。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 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3Cu C.水银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3.下列制备实验中的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 Zn+H2SO4= ZnSO4+H2↑ B.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C.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D. CaCO3 +2HCl=CaCl2+H2O +CO2↑ 4. 某国外化学教材中有一张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插图,由图可知:在该反应中 A.被氧化,做氧化剂 B.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C.被还原,做氧化剂 D.化合价升高,发生还原反应

2015年高考化学试题专题 电化学知识

电化学知识专题 高考重要考点 1、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 2、电化学的应用(电镀池、氯碱工业、粗铜精炼、金属的电化学防护等) 一、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 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1、由组成原电池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如果两极是由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时,一般情况下相对活泼 的金属是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是正极(注:此判定为默许规则,一定要注意实际情况,如:Mg—Al—NaOH,Al才是负极;Al—Cu—浓硝酸,Cu才是负极);如果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导体(或金属氧化物导体)作电极,金属是负极,非金属导体(或金属氧化物导体)是正极。 2、根据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发生的位置判定,发生氧化反应的极(或在该极处失电子)为负极,即(负失氧); 发生还原反应的极(或在该极处得电子)为正极,即(正得还)。 3、根据电子流出或电流流入的电极为负极,相反为正极。 4、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流动方向判断:阳离子移向的极为正极,阴离子移向的极为负极。 5、根据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现象判断。溶解或质量减轻的电极为负极,有气体或金属析出的电极为正极。 三、常见的几类电池 1、锌—锰干电池,以NH4Cl为电解质溶液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Zn —2e- =Zn2+正极:2MnO2 +2NH4+ +2e- =Mn2O3+2NH3↑+H2O 总反应:Zn +2MnO2 +2NH4+ =Zn2+ +Mn2O3 +2NH3 ↑+H2O 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 +2OH-—2e- =Zn(OH)2(s)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 +H2O(l) +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

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学军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 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是时, 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 一。又邀阍闼②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 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新唐书·卷一五八·列传第八十三·张建封传》) 【注】①马燧、李灵耀、杨炎、卢杞均为人名。②阍闼:宫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显:显扬 B、希烈数败王师,张.甚张:张狂 C、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何:怎样

高考电化学历年真题汇编练习版

2009-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电化学基础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 +O 2+2H 2O =2Fe(OH)2; ②4Fe(OH)2+O 2+2H 2O =4Fe(OH)3; ③2Fe(OH)3=Fe 2O 3+3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2.(09安徽卷?12)Cu 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 2O 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 +H 2O Cu 2O +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 .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 2O 生成。 2.(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 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 6 L 3.(09浙江卷?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 —ion 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 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 +2Li 0.35NiO 2 2Li 0.85NiO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 ? e -=Li + B .充电时,Li 0.85NiO 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 .放电过程中Li + 向负极移动 4.(09广东理科基础?34)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5.(09福建卷?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 3+ +2I - 2Fe 2+ +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 3+ 被还原 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 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6.(09广东化学?10)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 2(OH)3Cl 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 .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 C .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放电 充电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一年级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64 Zn:6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 .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原电池是把电能转为化学能的装置 B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3、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 22286 Rn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 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 A .136 B .50 C .86 D .22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 D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族 5、反应4NH 3(g)+5O 2(g) 4NO(g)+6H 2O(g),在5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 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

A v(O 2)=0,01mol/(Ls) B V (NO )= mol/(Ls) C V( H 2O)= mol/(Ls) D V(NH 3)= mol/(Ls) 6、下列关于元素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IIIA 族的 B 和Al 都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 B .IVA 族的 C 和Si 都能形成+4价的化合物 C .VA 族的N 和P 都能形成+5价的化合物 D .VIA 族的O 和S 都能形成+6价的化合物 7、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 .NaCl 和HNO 3 B .H 2O 和 NH 3 C .CaF 2和 CsCl D .CCl 4和H 2S 8、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 A. CH 4、NH 3、H 2 B. OH -、F -、Ne C. H 3O +、NH 4+、Na + D. O 2-、F -、Mg 2+ 9、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 .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10、 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 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银圈向上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

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化 学 2015.1.22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 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Ag 108 第I 卷(选择题,共42分) 本卷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请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1个选项。 1.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 B .电化学腐蚀一般可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 C .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 D .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其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2.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有机合成材料 B .棉布、羊毛和涤纶燃烧后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航天飞机上的陶瓷防护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甲基丙烷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B .OH 和CH 2OH 互为同系物 C .顺-2-丁烯与反-2-丁烯与氢气加成的产物不相同 D .CH 3CH CH CH 332H 5的名称为2-甲基-3-乙基丁烷 4.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r 2O 72- → CrO 42- B .HNO 3 → NO 2 C .SiO 2 → Si D .CH 3CH 2OH → CH 3CHO 5.下列事实对应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金属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Na + 2H 2O === Na + + 2OH - + H 2↑ B .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 C .将NaHCO 3溶液和过量Ca(OH)2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 2HCO 3- + Ca 2+ + 2OH - === CaCO 3↓ + 2H 2O + CO 32- D .将醋酸溶液滴到大理石上有气泡产生:2H + + CaCO 3 === CO 2↑+ Ca 2+ + H 2O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北京市昌平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10月28日]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案填写在机读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集合{} lg 0A x x =>, { }220 B x x x =-<,则A B ?= ( ) A . {}210x x << B .{}110x x << C .{}12x x << D .{}02x x << 2. 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2 20x ax a +-≥的解集是R ,q :01<<-a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w.w.w.k.s.5.u.c.o.m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 函数x x g x x f -=+=122)(log 1)(与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4. 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分别从事三项不同的工作,若这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选派方案共有( ) A .186种 B .31种 C .270种 D . 216种 5. 等差数列{ n a }中, ,数列022112 73=+-a a a {n b }为等比数列,且 77 b a =,则 8 6b b 的值 为( ) A .2 B .4 C .8 D.16 6. 右图是函数 2 ()f x x ax b =++的部分图象,则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 B . C . D . 7.设,a b R ∈,若3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b a 22+的最小值是( ) ()ln ()g x x f x '=+11(,)42(1,2)1 (,1)2(2,3)

-高考真题电化学

2013-2017高考电化学真题 1.【2017 新课标 1 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2.【2017新课标2卷】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 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l3++ 3e- ==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3.【2017 新课标 3 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 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x (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 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 Li2S2的量越多 4.【2017海南10】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 示,图中陶瓷在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b电极b为阴极 B.阴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 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 5.【2017 北京11】(16分)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取样时间/min 现象 ⅰ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ⅱ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min时加深 ⅲ120产生白色沉淀;较30min时量小;溶液红色较3 0min时变浅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基础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之一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C.电解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一定相等 D.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可对铜起保护作用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3.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 M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Ni(OH)2 + 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Ni(OH)2 + OH-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MH + OH-,H2O中的H被M还原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4.把物质的量均为的CuCl2和H2SO4溶于水制成100mL的混合溶液,用石墨做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电路中共转移个电子 B.阳极得到的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为 C.阴极质量增加3.2g D.电解后剩余硫酸溶液的浓度为1 mol/L 5.如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侧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而且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

最新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试题卷 时量:60分钟(必考部分)30 分钟(选考部分) 满分:100 分(必考部分)50分(选考部分) 必考部分 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 液 D.萃取 【答案】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NaOH的质量是40g B.1molCH4体积约为22.4L C.CO2的摩尔质量为44g D.1molH2O中约含6.02×1023个H 【答案】A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能通过半透膜 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答案】C 4.关于氧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D.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答案】A 5.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2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C.冷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答案】B 6.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案】D 7.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CO32-、NO3- B.Ag+、Na+、SO42-、Cl- C.OH-、HCO3-、Ca2+、Na+ D.Ba2+、Na+、OH-、SO42— 【答案】A 8.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滴管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答案】B 9.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 /mol D.32 g /mol 【答案】D 10.影响一定数量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分子的摩尔质量 B、微粒本身的大小 C、微粒的质量 D、微粒间的平均距离 【答案】D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材料) 3.20XX年11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卫 星,右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 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10.(20XX年高考天津理综)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3.正在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的长为L的列车,保持加速度不变,通过长度为L的桥.车头驶上桥时的速度为v1,车头经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列车过完桥时的速度为() A.v1v2 B.v22+v21 C.2v22+v21 D.2v22-v21 8.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 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 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5 m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4.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试题卷(化学科) 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l-35.5 Zn-65 Na-23 Ca-40 S-32 Cu-64 Fe-56 Al-2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早在远古时代,化学就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 B. 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证明化学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 C. 一次性筷子方便又卫生,且耗用木材不多,应提倡大量推广应用 D.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对水的需求 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主干可分为四个步骤: ①观察物质的外观;②实验和观察;③解释和结论;④预测物质的性质。 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②③ D. ④①②③ 3、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 B.属碱性氧化物 C.淡黄色固体 D.可由钠在空气中燃烧制备 4、下列物质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 漂白粉溶液 B. 双氧水 C. 次氯酸钠溶液 D. 干燥的氯气 5、2013年1月初华北地区连续5~6天出现大雾,致使高速公路封闭、飞机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做豆腐 B.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 观看电影时,从放映机到银幕有明显的光路 7、下列各组物质,按酸、混合物、碱顺序排列的是 A. 空气、硫酸铜、硫酸 B. 乙酸、空气、纯碱 C. 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 硝酸、蔗糖水、氢氧化铁 8、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H+、SO 4 2—、OH— B.Na+、Ca2+、CO 32—、NO 3 — C.Na+、H+、Cl—、CO 3 2— D.Na+、Cu2+、SO 4 2—、Cl— 9、下列图示与内容不相吻合的是() A.闻氯气的气味 B.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C.盛装浓硫酸的容器 D.证明氯气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10、用摩尔(mo1)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 长度 B. 质量 C. 物质的量 D. 电流 11、1mol H 2O中含有的H 2 O分子数约为() A. 3.01×1023 B. 6.02×1023 C. 3 D. 1 1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铁胶体 C. 蔗糖溶液 D. 氯化钠溶液 13、某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家中进行实验,按照图A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B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了。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2015年上海高考理综化学试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116 B. 中子数177 C. 核外电子数116 D. 相对原子质量293 2.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A. HClO B. NH4Cl C. HNO3 D. AgNO3 3.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关于该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可能有很高的熔沸点 B. 不可能是单质 C. 可能是有机物 D. 可能是离子晶体 4.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 单质沸点的高低 C.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5.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A. 还原性 B. 氧化性 C. 漂白性 D. 酸性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将Na、Na2O、NaOH、Na2S、Na2SO4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物质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7.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 A. NaOH B. KMnO4 C. KSCN D. 苯酚 8.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确 的是 A. 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 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 → H2O + O2 + Q 能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