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罗马帝国的兴衰教案

罗马帝国的兴衰教案

罗马帝国的兴衰教案
罗马帝国的兴衰教案

从共和国到大帝国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罗马民族的尚武精神

2、罗马的扩张繁荣

难点: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探讨

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古罗马帝国疆域变迁史》

师:古代罗马曾是世界上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在发展扩张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罗马的兴衰史!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记录重要的时间点,并结合书本上的知识点完成古罗马兴衰的年代

(一)追根溯源------罗马的兴起

师:公元前8世纪,罗马在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半岛(也叫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出示意大利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位置)

师:古代罗马是以罗马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那么你知道罗马城起源的传说吗?(出示罗马城的起源幻灯片)(此处请学生读母狼乳婴的故事!)(或者视频)

师:罗慕洛就是古罗马的第一个国王。从罗慕洛开始,直至以后200年时间内,先后有七个“国王”统治着罗马,称为“王政时代”。这一时期是罗马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国王”其实是部落联盟首领。

师: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忍无可忍之下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以后,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戕害人民的国王,罗马人决定不再设立君主,而采用贵族共和制。从此,公元前509年罗马转入了共和国时期。

(二)选择共和------罗马的扩张

师:什么是共和呢?(共和这个词起源自拉丁文res publica,意思是“公民的公共事务”,指的是:1、国家和政府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的。2国家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人不是世袭的,而是选举产生)那我们去看看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机关吧:

(出示材料)

1、公民大会通常只是每年召开一次,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执政官

2、执政官是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实施。执政官有12名扈从,每人配有象征权力的“法西斯”。

3、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成员包括奴隶主贵族和前执政官,拥有宣战、媾和、征募军队、财政核算、批准立法等内政外交大权。

师:你能猜猜哪个机构的权力最大吗?(学生可同桌讨论)

师: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核心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但是这三个机构相互制约,没有哪一个机构更没有哪一个人能在国家大事上独断专行的做出决定!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的“民主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

导出民主:问:罗马的民主与雅典的民主有何不同?(可讨论完成)

古罗马与雅典的民主制之比较

同时代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实行君主专制统治。罗马的民主制BC509—BC27;春秋战国BC770—BC221(BC221秦始皇统一六国)

师:罗马与雅典的民主制各有特色,尽管他们的民主都有着不足与局限性,但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这样的民主思想,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

师:在民主思想发展的同时,还有一种特质在罗马民族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精神对罗马共和国的发展扩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什么精神呢?(尚武精神)出示罗马龟甲阵图3-8和罗马战士图。

师:这一特征与上节课中希腊半岛的哪个城邦国家相识呢?(斯巴达)

罗马是个尚武的民族,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勇敢,他们的军队作战不仅英勇,而且战术高超。他们的兵种配备非常合理,有骑兵、步兵、机械兵、工兵等,具有协同作战的优势。因此罗马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大。罗马的执政官就带着这支强大的军队南征北战,不断的开疆拓土。

(出示地图:师生共同了解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世纪的版图。)

师:随着不断地对外战争,共和国的版图不断扩大但是在这种扩张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原来的共和政体能维持吗?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量使用奴隶的庄园出现了,奴隶制获得了充分发展,小农经济开始瓦解,共和国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亦随之崩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材料二:罗马的共和国的民主权利只授予罗马公民——不包括奴隶和被征服地区的民众,掌握政权的一小撮元老贵族只考虑罗马城邦奴隶主的利益。新兴阶级即

骑士及被征服地区的贵族拥有大量的财富却没有相应的政治权利。(政治利益分配不均衡)

材料三:随着共和国的扩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对奴隶的压榨越加深重,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使奴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了。虽然最后历时两年的斗争失败了,但是这一次奴隶起义带给了奴隶主深深的震撼!!(“角斗士”课本P22)

师:你觉得原来的共和政体能维持吗?你的判断是?(共和体制越难以应对这种局面。)假如继续实行共和制你认为会产生什么后果?

师:共和国后期动荡的局面客观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集权专制的政权来加强统治。苏拉和凯撒先后实行了军事独裁统治,但真正建立罗马帝国的是屋大维,苏拉和凯撒为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选择帝制-------罗马的繁荣

师:我没问你首先来介绍一下屋大维(插图《屋大维》)

屋大维(前63——公元14年):罗马元首,恺撒的甥孙,恺撒收养他为义子,并指定他为继承人。公元前27年1月,称“奥古斯都”开创了罗马帝国。屋大维还接受“元老院首席公民”(即“元首”)和元帅的荣誉称号,独揽了罗马的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大权。

师:在元首制下,元老院受元首控制。屋大维集军政、宗教、司法大权于一身,实际上他就是皇帝。屋大维统治时期就是罗马帝国的开始。

师:其实罗马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可以说是人类民主制度的倒退,历史的倒退。那为什么会在古罗马会出现这一种现象呢?(鉴于屋大维能镇压奴隶和保卫奴隶主的利益。只要我们从当时哪些情况触动了奴隶主的利益角度去思考,就不难理解共和国被帝国取代的原因。)

罗马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的原因:①城邦的基础被破坏。罗马的共和政体是在城邦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邦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小农。当大量使用奴隶,奴隶制充分发展,意大利的地产日益集中于人数不多的大土地所有者手中的时候,小农经济瓦解了,城邦的经济基础也就崩溃了,因而,城邦也必随之灭亡。共和制的倾复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②原来的元老院不能代表整个地中海地区奴隶阶级的利益,它只能代表局部奴隶主的利益。经过公元前三至二世纪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罗马从一个小城邦发展为统治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的霸国。原来极少数元老贵族把持的元老院已不足以代表整个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以及广大海外领地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广阔范围的奴隶主要求废除一小撮元老贵族操纵政权的局面。③共和国城邦公民权的保守性已不利于罗马对整个地中海地区的统治。在地域辽阔的帝国内部,罗马公民权的授予则非常保守,这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罗马对整个帝国辽阔领土的统治。④原有的国家机器不能充分发挥执行镇压奴隶,维护统治之任务。内战时代的一系列事

件表明,在奴隶制社会各种固有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激化的新形势下,共和制度已不能充分执行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职能,已不适应加强奴隶主专政的需要,不能适应意大利和各行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因而,建立在军事统治基础上的帝国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帝国终于取代了共和制度。

师:屋大维在执政期间实行了多项改革,建立了通行全境的新币制,引入公共服务体系,废除了旧有的财税包征制,赋予城市和行省更大的自治权,同时,他还鼓励将过剩的自由人口分配到各行省,从消除了社会冲突和动乱的根源。这些措施使得帝国最初的两百年间,不仅在2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而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海;并且局势稳定、经济繁荣,罗马步入最辉煌、最昌盛的“罗马和平”时期。

(图片:罗马帝国疆域图,指出这些疆域在现在分别是哪些国家:主要包括今天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西班牙、葡萄牙)

罗马迅速成为地跨三洲大帝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依靠军事征服,军力强大,战士勇猛,战术高超是其战无不胜的重要保证。

师: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罗马城、贸易图)

材料一:罗马是帝国的首都,也是地中海地区最壮丽的城市。在屋大维时期,罗马已经完成了许多壮观的建筑。新的元老院会厅,纪念恺撒的庙宇,以及广场等等,都先后兴建起来。为此,屋大维不无得意地夸耀说,是他把一座由砖头砌成的罗马城变成了大理石的罗马。据估计,帝国早期的罗马城大约有100万人口。材料二: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公里。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师:修建如此恢弘的建筑恐怖需要不少人吧!这么多人从哪里来?是像我们古代征收徭役一样吗?(徭役是平民、自由民≠奴隶)不是,是让奴隶建造。

师:随着统一帝国的巩固,随着奴隶制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奴隶生活水平和法律地位的提高,罗马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空前繁荣又促使商业贸易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贸易图)

师: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贵比黄金。即便如此,丝绸仍然大受罗马贵族的热捧,身为贵族如果没有一件丝绸那么你就会是贵族中的土包子。

商旅往来,络绎不绝。为了贸易,商人们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远达北欧、印度、斯里兰卡、甚至中国。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桓帝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西来,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师:同学们能从材料中找出罗马帝国的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吗?(1、疆域继续扩大2、经济发展、3、城市建设4、交通道路建设:条条大路通罗马5、商业发达)

师:当然罗马帝国在扩张疆域、征服其他民族的过程中,各地人民的反抗也不断涌现,如:公元1世纪居住在西亚巴勒斯坦一带的犹太人被罗马征服,往后犹太人多次发动了起义。非常不幸的是,这些起义都被镇压下去了,被镇压的民众感到了绝望,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耶稣身上,这就产生了基督教。

材料一:罗马帝国分裂图(公元3、4世纪帝国外部蛮族的进攻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军队。)

材料二:帝国境内的起义与反抗此起彼伏。参加者有奴隶、隶农和农民他们袭击大庄园、打杀大土地所者、烧毁奴隶名单。罗马皇帝派兵镇压,几经血战,起义虽遭失败,但其余波仍在时起时伏的激荡着。

材料三:帝国晚期,大多数平民蜕化,脱离生产,无所事事,成了无业游民。他们醉心于向政客出卖选票,鼓噪于市,滋扰事端。政治日益黑暗,贪污、腐败成风。军纪松弛,战斗力下降。公民风气日益败坏,堕落,放荡,生活日益沉沦。奢侈的生活,摧毁了罗马人传统、优良的道德精神。那颗为国家奋斗,谦虚,诚实的进取心渐渐泯灭。

提问:罗马帝国衰亡原因是什么?

师:200年的和平发展后,强大帝国从3世纪开始由于内外交困,开始走下坡路。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继续存在了一千年。西罗马以罗马为中心,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进攻下灭亡。

(四)拓展与延伸

师:今天的课我们读一部古罗马的兴衰史,我们目睹了其兴衰和灭亡,你能谈谈古罗马的兴衰对我们今天的世界有什么启示吗?如果你还想更多地了解古罗马的兴衰历史,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两个小视频——BBC: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和电影《罗马帝国兴亡史》。

板书:年代尺东罗马灭亡

罗马城建立

前8世纪中期

前509 年

罗马共和国成

前3世纪前

2

73

27

395

476年

西

1453年

4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新人教版 (2)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了解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历程和基本社会特征。 2.了解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以及帝国发展的脉络。 3.通过讲述罗马帝国,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罗马帝国,客观上促进了多种文明的融汇,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重点 罗马帝国的兴衰。 难点 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探讨。 关于古罗马城的建立有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拉丁姆地区亚尔巴·龙加城的国王本来是努米托,但他的弟弟阿穆略使用阴谋,篡夺了王位,并将他女儿的两个孩子投进水中,所幸的是一只母狼喂乳汁养活了他们。后来,双婴又被一位善良的牧人收养。他们长大成人后,得知了身世,便杀死阿穆略,使努米托重登王位。后来,他们在台伯河畔母狼喂养他们的地方建了一座新城,最后以哥哥的名字罗慕路斯来命名,简称为“罗马”。这就是罗马城的由来。为了表达感念之情,罗马人精心制作了一个饲养着一只母狼的永久性兽笼,置放在市政厅前面最显眼的地方,他们还将母狼的形象镌刻在罗马的城徽上,是为罗马狼。今天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见证罗马的历史。 一、罗马城邦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1,了解罗马城邦兴起的自然环境及时间(自然环境: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时间:公元前1000年)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史料1共和国建立。

教师: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对。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史料2公民大会通常只是每年召开一次,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执政官。执政官是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两个执政官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实施。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成员包括奴隶主贵族和前执政官,拥有宣战、媾和、征募军队、财政核算、批准立法等内政外交大权。 教师:罗马共和国哪个机构的权力最大?(学生可同桌讨论) 教师: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核心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在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3.《十二铜表法》 史料1如图。 史料2“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教师:为什么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 学生:《十二铜表法》是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但它的颁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所以仍可以说是平民的胜利。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精选(一): 最后在下线的前夕看了《大明宫》,由大明宫遗址公园投资金铁木导演的剧情纪录片。国庆前最后一个周末的电影院里空空荡荡,一共只有五个人。 唐朝,又是那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唐朝。虽然大明宫已经变成了一片连地基都找不到的废墟,仍然值得让人哪怕在废址上修公园评logo地把它铭记。那是中华民族在全盛时期的标记,也是一千年来再未超越的悲哀。占地五百个足球场的大明宫,花了高宗年间十五个州税赋收入和百官一月薪俸的大明宫,拥有中国到目前为止最宏大单体建筑——麟德殿的大明宫,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到延英殿的大明宫,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大明宫,那一个后宫的太液池,就能比得上多少个明清故宫后花园的规格。含凉殿上的飘飞裙角,太液池中的春雾秋风,梨园舞台上的太白豪饮,明皇月宫,此刻都只但是是中华民族再未复制的完美。我们只能听听辛酸的《梦回唐朝》,想象世界中心的长安的八方宾客海容百川,《大明宫》就是这样一部预设立场的纪录片,并非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讲述故事。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中国人能够在回首那些巅峰的年代时能够做到客观,因此与其说这是纪录片,不如说是宣传片。影片的3D技术对大明宫的重建可谓用心良苦,虽然我无从比较,但是完全能够感受到“飞重檐以切霞,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的大气稳重,而人物的加入也让影片更为生动,尤其开元盛世时时官员“凌晨上朝,那灯笼中流动的灯光彷佛长安城里的繁星”那样的细节。只是一向站在歌颂和怀念者的角度痛惜一千年多前的繁华,从立场上就失去了纪录片创作者的眼光。作为对建筑的赞美无可非议,但升华到历史的怀念

就让人觉得多少有点遗老遗少了。毕竟过去的事情不能以对错来评判之,要不然《罗马帝国兴衰史》也不会成为经典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每个人看了之后都会想去西安的,大明宫这个宣传算是成功的。 纪录片大明宫影评精选(二): 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2000字幻城经典语录 大唐,这一个在国人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朝代,这一个令世人最为景仰的朝代,这一个造就了无数传奇的朝代,如今或许只能在那泛黄的纸上依稀地探寻出往日的盛世气象。 繁华落尽,一切已烟消云散。那充满着诗人慷慨情怀的唐诗,而今只能在学堂里听着稚童读诵出来,诗中那激扬的气魄已不复寻;那罗衣飘飞的曼妙舞蹈,那盛世丝竹管弦的美妙交响,却早已经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或许残留了一丝的吉光片羽;那威严宏伟的皇家建筑,那玲致精巧的宫阙楼阁,都已成断壁残垣,在风吹日晒之中铭刻着世间变迁。 大明宫,那盛世大唐所最雍容大气的皇宫,那象征着大唐气度的皇宫,如今只是在西安北部残存着过往岁月的一些遗迹。三倍于凡尔赛宫,五倍于故宫,十二倍于克里姆林宫,十三倍于卢浮宫,大明宫这座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宫殿群落,我们只能透过这些具体的数字和抽象的比较在脑海中想象那恢宏的气势,那庄严的气魄。励志短文 但是由著名导演金铁木执导的大型纪录片《大明宫》透过声色影像把我们带回了那一个美丽而奢华的朝代,那一个一去不复返的盛世帝国。 历史总是记录在那泛黄的书画之中,画纸上那滚滚烟尘的金戈铁马,那罗衣飞扬的美丽仕女,那身着奇装异服的众多使节,那轻歌曼舞、丝竹管弦齐响的热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一个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哪一个国家? 生:亚历山大帝国。 古罗马帝国就是地域辽阔的庞大帝国,而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天我就一起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起领略古罗马法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罗马城邦 (一)罗马的兴起、征服与扩张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时间,理清本课脉络。 提示: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文法; 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 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 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世纪——罗马帝国进去黄金时期; 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 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重点了解三次布匿战争。 提示: 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败 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 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4.教师讲述:布匿战争是罗马对外扩张中发生的重大战役。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隶制国家,它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逐渐富裕强大起来。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场与迦太基的残酷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称“布匿战争” 5.问题思考:布匿战争有何影响?你如何看待古罗马的对外扩张?(第一问由学生生看书回答,第二问可联系今天的中东局势引导学生讨论)提示:影响——罗马共和国争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

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介绍_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讲解

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介绍_波斯帝国和罗 马帝国讲解 罗马原来只不过是意大利中部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却迅速崛起,发展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版图辽阔的大帝国。今天给大家精心挑选了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波斯帝国波斯主要用来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地区,从前以“Persis”和“Parsa”闻名。这两个词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这个地区的印欧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后他们被亚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发生在公元前844年亚述国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波斯是众多古代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但直到三世纪,这一文明才正式以波斯帝国的名号出现于历史舞台。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旧称译音。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全盛时期领土东至巴基斯坦,西北至土耳其、欧洲的马其顿、色雷斯,西南至埃及。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古国。波斯人属印欧语系的一支,约公元前二千年代末叶从中亚一带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尔斯地区—),有十个部落(六个农耕,四个畜牧)。曾一度处于米堤亚统治之下。前550年,居鲁士领导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亚王国,建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说始于前558),定都苏萨,是为波斯帝国之始。继而向外扩张,征服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等地,又向东占领大夏(巴克特里亚)、粟特等,但在和北方游牧部

落马萨盖特人作战时居鲁士失败被杀。其子冈比西即位后,率兵征服埃及(前525),因发生高墨达政变,(前522),返国途中暴卒。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起义,夺得政权;实行巩固中央集权的改革;继续扩张领土,帝国疆域东起印度河,西至爱琴海及非洲东北部(埃及)。前五世纪初(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波斯不断西进导致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后以波斯失败告终。波斯的统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断反抗,境内经常爆发反波斯统治的起义。前四世纪以降,国势转衰(前404-前343年埃及曾获独立)。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彻底打败,前330年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古代波斯是东方专制政体的典型,帝国期间西亚各地奴隶制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波斯文化多受两河流域文化影响,使用楔形文字,造型艺术有较高的成就,如波斯波利斯的百柱厅、浮雕和壁画等均甚著名。帝国都城有苏萨、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和埃克巴坦那。产生于伊朗高原的琐罗亚斯德教,大流士一世时被定为国教,并广泛传播;后传入中国,称为袄教或拜火教。 波斯帝国又称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从美索不达米亚横跨到印度,由里海伸展到波斯湾,势力扩及的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首都苏萨。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国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包括70个民族,5000万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知道罗马城的兴起;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2.通过阅读教材说出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过程;了解罗马帝国的兴盛基本史实,知道罗马帝国的衰亡的原因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史实。 3.通过探究说出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那些具有现实意义? 重点: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和罗马帝国. 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导入新课:德国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朽的罗马法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罗马是怎样用武力和法律来征服世界的. 讲授新课 一、罗马城邦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1-23页找出下列问题: 1.罗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2.说说罗马城的兴起; 3.列举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统治及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4.说出罗马的扩张过程和共和国的衰落。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地理环境: 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地形特点对农业的影响: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出现: 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罗马共和国 (1)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2)统治制度: a.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

罗马景点介绍

Fontana di Trevi许愿泉 也叫特莱维喷泉,这个名字指的是在喷泉处会聚的三条道路tre vie(估计应该就是英文中的Three Way)。公元前一世纪,罗马执政官阿格里帕Agrippa,由20公里外筑水道引水入罗马,解决150万市民饮水之苦,许愿泉就是当时市中心最大出水口。倚着Poli宮南墙而立的巨大海神雕刻,是13世纪教皇命Nicola Saivi尼古拉沙维设计完成的巴洛克式杰作。喷泉的中心有一尊“海洋之神"(尼普顿)的塑像,两侧是骑着马的半人半鱼海神,分别象征着暴风雨中的大海(左边)和风平浪静的大海(右边)。海神后面的雕塑代表这健康和富足,组成三角墙的雕塑则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礼物。 Basilica di San Pietro (圣彼得大教堂) 世界第二大教堂,天主教的圣地之一。这里有多件重要的艺术珍品,而且教堂本身的艺术价值也是绝对的无与伦比。教堂的名字来源于耶稣的门徒圣彼得。因为圣彼得对上帝坚信不移,于是耶稣就称其“磐石彼得”,那块磐石就在这里。 圣天使城堡 是公元139年罗马皇帝哈德连为自己和其后代皇帝所建的陵墓,巨形城墙修建在圣彼得大教堂东面的台伯河岸。6世纪,教皇Gregory一世在堡顶竖立持剑的大天使雕像,用以「对抗」当时流行的黑死病,遂有圣天使堡之名。目前,内部有专门收藏从罗马到现在之武器的博物馆(Museo Nazionale di Castle Santa Angelo)。城堡上圆下方,外围城墙是五角星形,造型伟岸坚固,仿佛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连接城堡与台伯河对岸的圣天使桥是贝尼尼的作品,被称为罗马最美丽的桥。桥上有12尊天使塑像,每一位天使手中都拿着一种耶稣受刑用的工具。城堡里有一条秘密走廊—梵蒂冈通道(Passetto di Borgo),全长约800公尺,直接通往梵蒂冈官邸,供教皇危急时逃生之用。城堡里的房间和通道布局犹如迷宫一般。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的兴衰 有关罗马起源的传说是这样的:特洛伊城失陷之后,一位名叫艾涅阿斯的英雄率领着幸免于难的特洛伊人飘洋过海,来到意大利中部的拉丁姆平原。艾涅阿斯的子孙们在拉丁姆平原世代为王,直到罗慕洛斯和雷慕斯推翻阿穆略的统治,并在母狼哺育过自己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新城,是为罗马。 罗马在起源方面不像希腊和东方国家那样有一个古老悠久的文明源流,它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而是一种强制性的混杂产物。 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是由王政时期到共和国早期到公元前2世纪末开始的政治改革到共和国向帝国的演变。 王政时期(前8世纪-前6世纪) 由于特别缺乏原始时代遗留的古物,罗马文化的起源问题至今仍处于扑朔迷离之中。 据推测,来自小亚细亚的入侵者埃特鲁斯坎人约在公元前800—700年间征服了台伯河北部地区和拉丁姆平原,公元前7世纪以后,又征服了罗马,建立起一个王国,此即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期”。 在“王政时期”,发生了很多典型的历史大事。 前753年: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建立罗马市(ab urbe condita) 前753年-前715年:国王罗穆卢斯在位。 前715年-前673年:国王努玛·庞皮留斯(Numa Pompilius)在位,创建了元老院和祭司团。 前672年-前535年:四位国王相继在位 前535年-前509年:末代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在位。 前509年:塔克文被驱逐,罗马共和国建立。 而王政时期之后,便到了共和国早期的寡头政治 其主要特征是: 库里亚大会仅保留宗教方面的职能。 少数贵族家族控制着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元老院,并产生出两个为期一年的行政首长——执政官。 公元前470年左右,平民迫使贵族同意设立保护平民权利的保民官,保民官对贵族们制定的侵犯平民权利的法律有否决权。 公元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把以往由贵族们随意解释和滥用的习惯法变成了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的成文法,从而使法律成为一种公正的约束力量。 公元前287年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特里布斯会议(即平民会议)的决议无须经过元老院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这些胜利成果使平民与贵族在一段时间内(公元前3-前2世纪)携起手来,创造了一种较民主的政治气氛。 到了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革拉古兄弟的两次改革均以失败告终,平民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终于演成不可调和之势,激起了内战,并导致了军事独裁制的出现。 苏拉独裁后出现的“前三头同盟”(克拉苏、庞培、恺撒)第一次公开地表露了骑士阶层对元老院权力的蔑视。 恺撒死后,屋大维(前63年-前14年)依凭着与恺撒的亲戚关系跃居高位,与恺撒部将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反对元老院的“后三头同盟”。镇压了刺杀恺撒的共和派贵族力量。 在屋大维执政的40多年时间里,他虽然没有公开称帝,而是谦虚地自称为“第一公民”,但是他却已经在共和国的旧瓶中装上了专制主义的新酒。

罗马帝国手游霸服攻略(中R)

罗马帝国手游霸服攻略 1、提前准备好很多罗马帝国手游礼包(越多越好,大号不能用是小号用,尤其是送10个精 锐投石的强权礼包,如4399、九游、37555等登陆签到获得,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完胜之战 等均统用),尽量选择周一、周二的开服日(以避开钱多的没边的大R玩家),新注册一九 游账号11:00准时进服(便于领初冲100%返值),一进游戏及时推出引导,直升主基地、兵营,升到8级后第一时间建军团,后充值10元,后主升、主城、神殿,神殿达到条件后尽快建筑学(5级开放)、战斗经验(9级开放),后联系代充加微信好友领毁灭者礼包,充值10086元(初次代充反之比较客观,预算初次投资一万,后期陆续送礼包充值2万,总共投 资三万),钻到位后聚宝盆活动,领东西,买100钻威望(每日必买)升级职务,后买五组 精锐投石车,后及时用钻刷日常任务(只做四星、五星的任务,用钻刷,如遇竞技场、造两 个兵、升级装备两次等则不用钻秒,土豪可只做五星),完毕后可领军团福利、打军团战场,将声望值最高等级,后及时刷战斗经验值最高级别(主城、神殿升等级用钻加速,战斗经验 也用钻加速),期间主升建筑经验至最高(用钻加速)。后商城买30分钟的攻防卷轴吃掉打战役模式,直至打不动为止(每关只打一次,一直往前冲,一星、三星经验都一样的,期间 要升统率调整最大战力,即在损耗85%以后可等待战力提升,如18级逐步开启雕像,24开 启将领,统率提升、技能中投石强攻、命中提升、神殿投石精制、投石护甲等,如竖杜巴进 攻失败卡),后酌情买体力刷世界资源矿等级(即打下矿来直接返回),当矿等级足够高时 进行采集(如采白银)。到达22级时花光幸运币探宝(此时会出黄金兵),注意招募卷轴等有了立刻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出重投)。后做七日核心任务等(造初投)、主线任务,主 城升级不要停,建筑位买到最大,尽可能不要停(繁荣并加带兵量),矿的选择金矿、石矿、木矿比例为6:5:4,升级时均匀升级,目的是增加繁荣度,金矿繁荣度增加的多。 2、第一日技能建议升投石强攻20级,后升命中(为第二天任务做准备),往后需:主闪避、命中,辅投石强攻、暴击,最次投石补给、抗暴(刷日常任务会给大量技能点,遇见500钻 的技能包一律买,且侦查礼包微、升级补给箱、紫雕碎片箱、雕像补给箱、将魂、神将魂买,且紫雕碎片箱、雕像补给箱必须等到60级以后攒此类箱子多了一起开);下午13:00-14:00 酌情建一V4小号,此时很高的几率抽到紫武(大号往往得不到),日后军团争霸用,把所 有红包发给他,按照大号模式发展(不用钻加速建筑时间、科技升级时间)。 3、升级发展核心要围绕声望,刷日常任务得声望、技能书最好持续到60级时再停止(每天 需近千钻),关卡教条S级将领要第一时间升到三级最高(需要的将魂可买SS将领招募卷 轴如20%升级雕像加成的、升级统率加成的碰碰运气,招到不好的SS将领则分解,升级关 卡教条、采集将领至三级最高),凯撒、贝利萨留、雷姬拉均留用,待日后充值1000元送闪将岚恩、命中将道恩是充值获得,优先升级闪将岚恩至三级,后升级命中将道恩、凯撒。装 备升级主首位攻击,辅主首位命中、暴击、闪避、其余五战位的闪避,七日后有紫装自选箱(自选三件、附大量升级材料)礼包遇见一定全买,但该礼包邮件只提取一个,待日后出紫 装升级加成50%活动时再提取使用。极限探险中的收获邮件也是不要提取,待雕像升级加成 时使用,(该两活动开服约一个月后出,此时需将紫雕碎片箱等开了)。当岚恩升到三级后,一旦凑够四个状态兵(弑魂之怒、鬼泣神弩等),则可构建闪避阵容,岚恩为主将领,道恩、凯撒为副将,第一战位黄金投石(满)、第二战位黄金投手(满)、后四战位为终极状态兵,以此阵容参加团战、探险(为了极限探险可酌情对其它战位升级攻击、命中)。 4、第三天晚上0:00拉霸,若第一个拉则会出现得到的兵非常差,建议拉霸高峰1-2小时后 小号先拉,后大号再拉霸,且拉霸一旦开始就不要停止中断(中断了不易出黄金投石,疑似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品教案(师生互动型)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品教案1(师生互动型) 课程标准: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学习目标: 了解罗马的兴起过程、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能够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 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罗马发展历史;《十二铜表法》。 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二、讲授新课: (一)罗马城邦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说罗马城邦的地理位置。 提示: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罗马城邦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畔。 2.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征服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地中海。 3.提问: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情况是怎样的?举出相关史实,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并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进行对比,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 提示:国家统治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事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平民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否决权等。总的来说,就是贵族共和和平民民主。

中世纪历史简介

意大利中世纪历史背景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意大利这个概念在中世纪根本就是地理概念,无所谓王朝什么的。所以我只能给你列出在现在意大利国境范围内存在过的王国。 东哥特王国493-555,被优士丁尼大帝给灭了,意大利基本上从此就陷于分裂:南方被拜占庭控制(但时间不长),北方是伦巴德王国(后来被查理曼在774年给征服了),罗马附近则因为丕平献土的原因属于教皇的势力范围。而西西里地区则更是几易其主,一度被阿拉伯人占领。 后来,查理曼死后,根据凡尔登条约,他的三个孙子平分了他的领土,长孙罗退尔既得到了大概可视作“意大利”地区的土地,而且继承了皇帝的称号。罗退尔死后,他的土地又被瓜分,南方基本就可视作意大利的北部地区。 在整个的中世纪,意大利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共和国(这都算不上朝代吧),比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等。同时,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也有一些小型的王国,公国割据一方:北方有萨伏依家族统治的萨伏依公国、米兰公国,南方有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后来的两西西里王国。近代之后,经过意大利复兴运动,以撒丁王国为中心完成了意大利统一,这才基本上产生一个统一的王朝---萨伏依王朝。而意大利历史上好像也只有这一个统一的王朝,它在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建立之后被推翻。 宗教 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中,政教矛盾一直存在,政权与教权一直是此消彼长,处于激烈的斗争中。开始,罗马教皇和神职人员总是从属于世俗的君主或领主的。但到十一世纪末,其地位大大改观。教会利用世俗封建主的相互格斗和厮拼而有力的增强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希求确立对整个欧洲的统治。不过世俗的皇帝和君主们是不甘心充当教会走卒的。他们对教会的支持与合作,说到底,无非是个利用。所以,一旦他们感到教会势力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时候,便要采取断然措施相抗衡,以至于不惜诉诸武力,总之,在中世纪,教会权(神权)与王权之间的斗争是尖锐复杂、旷日持久的,二者之间的斗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是五至八世纪的酝酿期;第二阶段是九到十三世纪,教权高涨,与政权形成对垒之势,期间教权达到颠峰状态,随后便开始由胜转衰;第三阶段是随着君主国家的形成和各国人(和谐)民民族意识的萌发,王权逐步得到加强,教权节节败退,王权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San Francesco di Assisi 圣方济各又称亚西西的圣方济各(San Francesco di Assisi) (生于1182年意大利亚西西,卒于1226年10月3日) 成立方济会又称"小兄弟会"。他是动物、商人、天主教教会运动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 (照约旦·卡塔尔拉尼的记载是1209年), 玛窦福音第十章第九节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使他决定终生要神贫. 那段福音的故事是耶稣告诉他的信徒要他们出去宣扬天国的来临, 他们宣扬时不需要带钱, 连走路的拐杖都不用带, 而且他们也不要穿鞋. 他穿著粗布衣服, 赤脚, 而且照著圣经的说法连拐杖也没有, 四处呼吁大家要反省悔过. 很快的城内有名望的人士伯纳多·昆特瓦雷把所有财产都贡献出去来跟随他, 而在一年内陆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分析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分析 频繁的内战令罗马人怨声载道,罗马人民希望有一个新的整体来取代旧的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帝国就应运而生。可是罗马帝国还是衰落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自身内部原因和外界因素,而占主导的内部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共和国在罗马内战时期已经不可挽救的颓废了,整个社会都在肆无忌惮的腐化堕落,虽然当前罗马的政体是帝国主义,可是却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罗马的腐败,反而使腐败变得更加根深蒂固、变本加厉。 这个腐败之风从元老院到平民,不是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就是公开贿赂人心或结党营私,整个罗马帝国变得乌烟瘴气。奥古斯都定下的制度只是暂时阻止罗马衰落的脚步,他死后,继任的皇帝都是昏庸无能之辈,他们只懂吃喝玩乐,完全忽略治理国家,坐吃山空,傍着前人留下的财富,挥霍无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些只顾酒池肉林的皇帝,全城百姓就“理所当然”的腐败堕落。结果加速罗马帝国的衰落。 我认为,其实在另一方面也说明罗马人的自负骄傲心理,从平民到皇帝,没有前瞻意识,没有居安思危的心理,总想着自己是强悍的一组,飘在云端就忘了下落的危险,所以,罗马人民的心态也加剧帝国动摇。 第二,罗马帝国衰落的关键原因是军队、兵制蜕变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我认为这是罗马帝国覆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军队混乱,既不可攻,也不可守。 整个罗马由之前的好斗功利到现在的腐败堕落,军事制度的改变可以说是主要原因。罗马共和国早期实行公民兵制,那时从军对罗马人来说是一种权利,只是罗马公民才拥有的,而且武器由自己提供,战事结束就回家休息。崇尚武力的罗马人就开始到处扩张版图获得财富,这样的军队虽然是非职业化可是一旦战斗,数量庞大,而且上下一心,最富有战斗力。但是随着战线拉长,而公民权又限于罗马人,这就出现兵源短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募兵制出现了,使得罗马军队成为与社会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军队的出现又导致军队成分改变,由有财产的公民变得是罗马的无产者。可是这些无产者不再关系荣誉,更多的是瓜分战利品的权利,他们变得只对将军忠心而非整个罗马共和国,从这里开始,罗马的根基就开始动摇了,因为一个国家的军队不是众志成城而是各为其主。再到罗马帝国时期,这种由罗马无产者为主的职业志愿军又被外族人和奴隶组成的雇佣军所取代。罗马公民必须缴纳军事费用来养雇佣军,而那些被罗马政府的外族人就伺机寻找反抗的机会,雇佣军随时可以调转枪口攻击罗马。而实际上,后来的罗马也证实这点,皇帝成了军队手中的傀儡,谁满足雇佣军谁就是主。 而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军事防线都没有了,根本没有能力反抗,最后只能在别人股掌中衰落,罗马就是这样,三次兵制的改变实际上将罗马从一个英勇善战的国家推向一个任人鱼肉的砧板上。 第三,我觉得,罗马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文化浸养,靠战争形成的国家,也就是说,罗马人民的文化素养是比较低的。他们因为内战等原因缺乏公共教育,一个没文化的人比一个有

胡适如何怕老婆

书里书外 柳已青文 胡适14岁时,就奉母命与江冬秀订婚了。他18岁时,母亲命他由上海回家结婚。他因家中没钱办婚事,自己也没钱养家,就以求学要紧,坚决地拒绝了办这桩喜事。直到他由美国回来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年已27岁才完婚。写诗说: 记得那年。 你家办了嫁妆, 我家备了新房 只不曾捉到我这个新郎。 这十年来, 找了几朝帝王, 看了多少世态炎凉。 锈了你嫁妆剪刀, 改了你多少嫁衣新样, 更老了你和我人儿一双。 只有那十年的陈爆竹, 越陈便越响。 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在那个亦旧亦新的时代,颇受人关注。在民国史上,也有研究的价值。这里说一说胡适惧内逸事。 胡适生逢卯年,是属兔的。他太太江冬秀是寅年生的,属虎的。小兔自然怕老虎,

所以有流传胡适怕老婆的笑话。 有一次,胡适接到朋友自巴黎寄来的十几个法国铜币,因钱上有“P.T.T”三个字母,谐音恰为“怕太太”,乃戏赠友好成立“怕太太会”,作为会员的证章。 古旧书商魏广洲讲过胡适买书,因惧内而不能痛快地付书账的尴尬。 胡适常买书,对旧书商很客气,但家中的财权掌握在夫人手中。先生爱买书,太太不爱给钱,书账能拖就拖,实在拖不下去了才出手还账,还账时嘴里还牢骚埋怨不断。大家佩服胡适,但做他的买卖要和把钱抠得紧的胡太太打交道,大多感到麻烦不痛快。 胡适在《胡适留学日记》中有一节“余之书癖”。在旧书肆贱价购得两本原版世界名著——H·A·泰纳的《英国文学史》和吉本的《罗马帝国兴衰史》,胡适在日记中记下来,以志沧桑之慨,“吾有书癖,每见佳书,辄徘徊不忍去,囊中虽无一文,亦必借贷以市之,记之以自嘲”。 对于爱书、购书有癖好的人来说,最痛苦、最无奈的事莫过于面对梦寐以求的书,而囊中羞涩。琉璃厂的书商给胡适送他想要的书时,面对的不是无钱买书之虞,而是如何动员太太痛快地付钱。胡适真是好修养,任凭他的太太怎样发牢骚、如何抱怨他买书,也不会冲她发脾气。他的所为真是“P.T.T”俱乐部成员的楷模。难怪胡适晚年说:“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我冒昧地猜想,是不是和胡适惧内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经历有关呢? 岂止是买书惧内,还有饮酒,也怕老婆。当然这可能是巧妙的托辞。1931年春天,胡适由沪赴平,路过青岛,杨振声、梁实秋邀请他到青岛大学演讲。讲题是《山东在中国文化里的地位》,就地取材,对于齐鲁文化的变迁,儒道思想的递演,讲得头头是道,孜孜不倦,听众无不欢喜。当晚,青大设宴,有酒如渑。当时,青岛大学的八位教授、老师经常聚会,名为酒中八仙,30斤花雕一直喝到酒坛见底。胡适看到他们划拳豪饮的场面,连忙从袋里摸出一只大金戒指给大家传观,上面刻着“戒酒”二字,是胡太太送他的。闻一多见状,笑呵呵地说:“不要忘记,山东本是义和团的发祥地之一。”胡适以遵夫人之命为借口,作劝酒的挡箭牌,好在朋友也明白他的处境,也不勉为其难。而事实上,除非身体情况不允许,“胡先生酒量不大,但很喜欢喝酒”。(梁实秋语)胡适惧内,我以为,一是他深刻洞察了人类婚姻的本质和他所处的情状;二是他的确离不开他的太太,有爱有责任。尽管胡适的身边不缺少红颜知己,也有婚外恋情,比如,韦莲司和曹诚英,但胡适与江冬秀牵手一生,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对曹诚英有这样刻骨的相思,胡适还是没有离开江冬秀,当然这不是惧内能解释的,这是胡适的理性。胡适先生惧内,从来不掩饰这一点,且常拿来自嘲,自嘲是一种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西方文化历史的简介

一,“西方”和“西方文明”的概论 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许多新词汇,大多与两个人相关,一个是严复,一个就是梁启超。如果说严复创造的许多新词汇后来还基本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话,那么,梁启超在清朝末期创造出的许多新词汇,语义则往往是飘忽不确定的。梁启超早在30岁之前就因为参与变法运动而闻名中外,他当时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召感力是十分大的。但是,他这样的年纪,常常使他自我把握不准一些词汇的语义内涵,这,可以通过他的许多著作看得很清楚,大概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通过梁启超的创造而后来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行的许多新词汇,曾经给中国思想文化界造成过许多麻烦,这一点,现在的人们应该高度注意到。 “西方”一词在中国语境中本是个纯粹的地理概念,并不指国家文明文化。19世纪末期,张之洞等人将欧洲地区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称之为“西学”,大意是指“西边国家的文化”的意思。 1896年,23岁的梁启超开始在《时务报》上发表长篇连载时评《变法通议》,当时,他将我们现在所说的欧洲定名为“泰西”,“泰西诸国并立,大小以数十计,狡焉思启,互相猜忌,稍不自振,则灭亡随之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但是,他又在该文中说:“然则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所改造,改而施之西方,与改而施之东方,其情形不殊,盖无疑矣。”(同上),他这里说的“西方”,同样是指的欧洲国家的意思,这样,“泰西”和“西方”的指意就重复了。后来,人们在传播梁启超思想的时候,慢慢的约定俗成,就将“西方”指意成为了“欧美国家文明”。这就是说,我们现在从文明文化角度所说的“西方”,是由梁启超最先创造的。 也许令许多人所想不到的是,现在中国文化人经常挂在嘴里的“西方文明”,无论在中国词典里还是外国词典里,都是没有的,这个组合词汇至今尚还“年轻”! 我们中国人现在常常说的“西方文明”,主要产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与当时中国留学日本的人员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人物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影响相关。日本的“文明(ぶんみぃ)”一词,是直接从中国《易经》里取出来的汉字,仿汉语发音,意思也与中国易经中说的“文明”涵义相近。但是,中国历史上很少使用“文明”一词,而福泽谕吉在他的著作中使用的“文明”一词,则主要是指与一种文化相应的历史社会形态,当时一些留学日本的中国人将“文明”词汇引入进了中国,这真可谓是“出口转内销”。之所以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热衷于谈论“西方文明”,这和当时社会上的文化人普遍关注和比较中国与欧美国家的文明文化的异同性质问题直接相关。但是,当时人们常说的“西方文明”,却与西语中的occident(欧美国家)还不是一回事情,却与外国人说的hesperiacivilization (西方的文明,意指希腊语境中的“罗马社会,此语境产生在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很相似。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崇拜西方的中国人接受了一些妄自尊大的西方学者的思想价值观,所以,他们往往认为“西方文明”这个词汇指意着人类的“先进文明文化”内涵,这就如同德国哈拉尔德·米勒说的那样:什么是“西方文明”?对于一些具有冷战思维的西方人来说,这个答案是清楚的,“…西方文明?的特征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人权、市场经济、现代化技术、典型的民主制度、公民权。…西方文明?所代表的是文化的多元性、政教分离、自由和宽容。……但是,现代所谓标准的西方民族国家,原先其实也是个人化的武力垄断,直到后来才变成现行的民主政体。”(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文明是谁—从“西方文明”的起源说起》新华出版社)。这就是说,将“西方文明”指意成为“先进、政教分离、民主、人权、现代化技术”等这样的概念,这纯粹是一些具有典型的冷战和霸权思想的西方人的思想,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明文化”的概念,这,是今人所应该弄清楚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简单说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事件及人物。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3.认识罗马帝国危机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罗马发展历史、《十二铜表法》 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罗马城邦 1.时间、地理位置:公元前__1000__年,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公元前__509__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__公民大会__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部法被称为《__十二铜表法__》。 4.罗马共和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奴隶起义是__斯巴达克__起义。 知识点二罗马帝国 5.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建立者是__屋大维__,他首创了“__元首制__”。 6.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__地中海__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知识点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7.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__476__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罗马的起源

罗马帝国兴衰史[管理资料]

罗马帝国兴衰史[管理资料] :《罗马帝国衰亡史之两安东尼治下的黄金时代》[原创 2006-04-28 22:46:33] 英国历史家爱德华?吉本着《罗马帝国衰亡史》全书出版至今已逾二百年。我国出 版界传出它的一卷节编本中译本问世的信息,依然令人鼓舞。爱德华?吉本出身于 一个拥有大地产的资产阶级家族。据他追记,其家族在,,世纪时开始拥有土地。到,,世纪后期,其远祖已获得缙绅的称号。当时风气,农村殷实之家,大都把子弟送往城市习商。这个家族已有几代人到伦敦从事商业活动,并出现过一位周游西欧并远游美洲的旅行家。吉本的祖父爱德华曾任南海公司董事,由于一次船只失事而破产,但他东山再起,又复积资十万英镑。吉本的父亲亦名爱德华,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为托利党人,拥有缙绅称号,一度担任伦敦城的区长,并曾当选英国议会下院议员。吉本的母亲朱迪思?波顿为伦敦商人之女。吉本于,,,,年出 生于伦敦附近的帕特尼镇,是父母的长子。他后来在回忆录中颇以其出身门第而自豪:“我出生于一个自由而文明的国家,一个科学和哲学的时代,一个门第荣耀、 家资富有的家庭。”吉本幼年身体孱弱多病,母亲连生多胎,无力照管,幸赖姨母凯塞琳?波顿悉心看护,几次转危为安。他所受的初级教育很不完整,时常因病中断,,,岁丧母后,又一度辍学,幸赖他生性好学,又得姨母辅导,读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的人物传记,启发了对古典时期历史的兴趣。在入大学之前,他对希腊文和拉丁文都已打下良好基础。,,,,年吉本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当时只有,,岁。他对世界历史怀有很浓的兴趣,从古代而及于近代,几乎尽读所能得到的关于阿拉伯、波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着作,在他阅读的书单中也列入了中国史籍。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院生活使他失去学习兴趣。他更换了一位导师,这是一位“只记得薪俸,不记得职守”的人,对学生既不指导,也乏管理,虽同住一院,却只见过一面,俨然路人。吉本深感无聊,称这段日子为修道院生活,时常离校出

只要你的英语足够好

只要你的英语足够好 1.https://www.sodocs.net/doc/7910183123.html, 喜欢读英文书的朋友差不多都知道这个在线书库,该书库几乎每天都有新书增加进来,目前其所拥有的在线免费图书已超过2万本,内容涉及众多领域,阅读格式也多种多样。最好的是,你可以通过每本书所提供的链接,还能顺藤摸瓜地找到其他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在线书库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本文所提供的其他一些书库就是本人通过这一书库的线索找到的。 2.https://www.sodocs.net/doc/7910183123.html,/m/moa/ Making of America(MOA)是研究美国从南北战争到重建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的极佳的网上资源,当然其收藏内容远不止于此,欧洲各国的历史以及著名作家的经典著作也非常之多,比如英国湖畔派诗人的全集、休谟的英国史(6卷本)、基佐的法国文明史(8卷本)等等,而且所有图书皆为图形格式或PDF格式,并且都是扫描输入的,原汁原味。遗憾的是,出于版权保护的考虑,所收图书的作者差不多都是已故距今至少70年以上的。其中很多书都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遗憾之处是其PDF格式不能整本下载。 3. https://www.sodocs.net/doc/7910183123.html,/Posner/ 这里还要向大家极力推荐Posner先生的这个个人藏书网站,书籍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每本差不多都是善本,甚至可能有孤本。比如他所收藏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居然是第一个剧团演出本!吉本的《罗马帝国兴衰史》好像也是第一版的。所有图书皆为原书扫描输入,保留了这些善本书的全貌,非常值得藏书家收藏!缺点也跟MOA一样,不能整本下载。个人非常推荐!~ 4. https://www.sodocs.net/doc/7910183123.html,/details/texts Internet Archive也是一个不错的在线书库,其中的百万书库项目(Million Book Project)号称到2005年底要将百万册图书数字化,不过到目前为止该书库好像只有1万多本书,但这样的成绩也很不错啦。其中的很多书都有DjVu、PDF版,也有不少好书,值得一看。 5. https://www.sodocs.net/doc/7910183123.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7910183123.html,敢号称自己是“Great Books Online”当然有其理由,因为光它的“哈佛经典丛书”就多达100卷,哪位读者要是能将其读完,我看成为大师级人物应该不成问题。此外还有很多极有价值的百科全书和词典,比如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第六版)、美国文化遗产词典、名人名言词典等,所有的辞汇还都带发音,相当不错。 6.https://www.sodocs.net/doc/7910183123.html,/ 这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电子图书中心,你要是只看其书库分类目录,你肯定会怦然心动,感觉这个中心简直是一个宝库,然而遗憾的是,其中很多的东东只限于该校师生访问,并不对外。但是其对外的部分也算不错了,值得好好淘一淘。 7.https://www.sodocs.net/doc/7910183123.html,/index.shtml 这个经典作家书库收集的作家和书籍颇为不少,但大多以文学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它配有百科辞典功能,每本书中的很多词汇都可链接到辞书中,读者可听到该词的正规发音以及释义,有些书还有真人阅读片断,实为外语学习的好帮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