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波前像差与视觉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波前像差与视觉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波前像差与视觉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波前像差与视觉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波前像差与视觉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波前像差视觉质量研究进展

像差在物理光学上已不是一个新概念,近几年来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推广,由其引发的术后夜间视力下降、对比敏感度下降、眩光等一系列问题将像差与屈光手术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将这一物理光学的基本概念带入了一个新舞台,波前像差检查技术的出现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视觉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方法,现将像差、视觉质量有关内容及他们的关系综述如下。

1 像差概念和波前像差概述

实际工作中光学系统所成的像与近轴光学(Paraxial Optics,高斯光学)所获得的结果不同,有一定的偏离,光学成像相对近轴成像的偏离称像差。光的传播是以波的形式振荡向前的,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波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周围扩散,假设该点发出的光波在某一时刻停滞不前,所有光点形成的一个波面,就像战场阵地上士兵组成的阵,因此称为波阵面(wavefront),直译为波前。当该球面波向周围扩散传播没有遇到人和不均匀的阻力时,其波面即为理想波面,是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一个球面;而实际上该球面波向周围扩散传播时将

受到介质中不均匀的阻力,其波面应为实际波面,是以非理想像点为中心的一个波面,理想波面与实际波面之间的光程差(optical path difference,opd)即称为波阵面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直译为波前像差[1]。

根据人体生理学,对于人眼系统,其像差主要来源于其光学系统的缺陷:角膜和晶状体的表面不理想,其表面曲度存在局部偏差;角膜与晶状体、玻璃体不同轴;角膜和晶状体以及玻璃体的内含物质不均匀,使折射率有局部偏差。各种光通过人眼的折射率不同,不可避免地产生色差。研究显示各种像差对人的视觉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正常人眼的像差中,球差和色差是影响视网膜成像的重要因素。而像散和彗差等轴外像差居于次要地位[2]。在瞳孔小于3 mm时,人眼的像差主要是离焦、散光、彗差、球差等常规的像差,当瞳孔增大超过7.3 mm时,影响人眼的视觉质量和视网膜分辨率的主要原因是非常规像差[3]。单色像差和瞳孔的大小(即调节作用)有明显相关性,随调节程度加强像差明显升高,而且对于PRK、LASIK术后大瞳孔(7 mm)患者像差明显高于小瞳孔(3 mm)的患者[4]。这些结构上的偏差使得经过偏差部位的光线偏离理想光路,以至物体上一点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不是一个理想的像点,而是一个发散的光斑,其结果是整个视网膜像对比下降,视觉模糊。实践证明,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对人眼光学系统特性的传统评价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 视觉质量

目前公认的评价视觉质量的指标包括视力、对比敏感度检查和主

观感受。对比敏感度对人眼视觉质量的评估比视力要灵敏。视力是在高对比度下测得的对比敏感度函数上的一点,即中央视力[5],反映的是黄斑中心凹对高对比度目标的空间分辨力,在视觉生理上它远不及对比敏感度反映得全面,如在临床上有些患者自觉视力已下降,而视力仍是正常值1.0[6]。

长期以来视觉功能是以视力作为代表的,视力测定实际上是对一定距离内人眼分辨空间最小两点间距的黄斑中心凹的中心视力,是对高对比、小目标的分辨功能。随着我们对人眼视觉质量的不断重视,单纯提高视力己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较高视觉及生活质量的要求。

1956年Schade首先提出对比敏感度,将空间光栅用于分析视觉系统的信息传递特性。Compbell等[7]认为视觉系统中存在多个空间频率通道,每个通道只对很窄的空间频率带发生反应。1984年,Peny 将灵长类动物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为P、M两类。P细胞较小,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小细胞层,对高空间频率、低时间频率刺激敏感;M细胞较大,投射到外侧膝状体的大细胞层,对低空间频率、高时间频率刺激敏感。

人眼要觉察到有对比度的存在,必须到一定的对比度阈值,而对比度阈值的倒数即称为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它是辨认在平均亮度下两个可见区域间差异的能力,是人眼对刚好能识别出的某一空间频率(视标大小,粗细)的黑白相间光栅或条纹闭(对比度阈值)的倒数。对比敏感度函数是以空间频率为横坐标,以对比敏感度为纵坐标,将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连成曲线,也称对比敏

感度曲线,正常人CS的F曲线呈倒u形,即中频区高,两边(低、高频区)低的形态[8],低频区主要反映视觉对比度情况,高频区主要反映视敏度情况,中频区集中的反映了视觉对比度和中心视力综合情况。主观感受包括视近物疲劳、视物重影、眩光、暗视模糊或驾驶困难、其它视物不适等。

3 总像差与高阶像差的改变及与视觉质量的关系

Kaemmerer等[9]研究发现40岁以上的正常眼波前像差较其以下年龄组的眼显著增加,表现在三阶像差(特别是垂直彗差C7)及球差(C12)随年龄变化而改变。考虑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密度不断增加,晶状体内各成份折射率梯度发生变化,晶状体的球差逐渐由负向正转变,尤其在年龄超过40岁后,晶状体对整体像差的补偿作用减少甚至消失,进而人眼出现对比敏感度和视力下降。

Chalita等[10]指出准分子屈光手术后总像差减少而高阶像差增加是由于低阶像差(包括倾斜和离焦)占总像差的绝大部分,而高阶像差仅有一小部分,故术后总像差减小从另一角度证明了LASIK的有效性。引起高阶像差增加的原因很多,包括角膜的非球面性改变、术后角膜的修复过程、晶体的调节等。LASIK术后总体像差减少,而高阶像差增加,与视力无明显相关性,总像差的改变,与术前屈光度存在线性相关,但高阶像差的变化与其无明显相关,提示了并非所有的高阶像差都会影响视觉质量,有些高阶像差甚至对视觉质量的提高是有益的[11-13],因此可以解释很多具有超视力的飞行员也可检测到较大的高阶像差。因此,目前很多屈光手术专家认为,减

少医源性球差比追求更小的高阶像差更有意义。

4 术后Zernike函数项的改变及与视觉质量的关系

Zernike函数值C1-C27代表实际波阵面与参考波阵面的距离,在前为正,在后为负,故比较大小时以绝对值为准。在术后,由于屈光手术矫正了包括球柱镜在内的低阶像差,使得总体像差减小,但高阶像差增大;尤其是代表彗差的C8和代表球差的C12。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大的球差和彗差又有减小[14]。研究表明,波阵面像差的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泪膜的状态、瞳孔直径、调节、屈光度、屈光间质的透明性、年龄等各方面,例如瞳孔大小可影响像差的大小,当瞳孔散大时,光线经过切削区和非切削比度[15],这即为在较小的切削区和较大的瞳孔直径下夜间视力存在眩光和光晕现象的原因。在大瞳孔下,像差的影响因素增加约10~20倍[16]。在一些研究中术后代表近视、远视的离焦C4减小,且与术前的SE存在线性相关性,证明了LASIK的有效性,代表y、x方向彗差的C7、C8和4阶球差C12均增大,C8增大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C7减小、C12增大者与视觉质量的关系较为密切,证明4阶球差C12并未影响视觉质量,甚至对视觉质量是有益的,需提高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明确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基于波阵面像差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波阵面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希望在治疗近视、散光的同时,将整个屈光系统的像差都加诸在角膜上解决,而事实上很难做到,因为影响像差的很多因素如屈光间质密度的改变、晶体的调节等,都不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且手术的同时改变了角膜中央凸、周边平的非球面状

态,打破了眼整体的像差平衡,人为的引入了球差[17-18]。于是光物理学专家将Q值的概念引入到准分子屈光手术中来,希望通过保证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形态的一致性来减少影响视觉质量的医源性球差[19]。

综上所述,波前像差仪可以精确、快速、敏感地反映人眼屈光系统的光学特点,已成为研究人眼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工具,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实验中。在屈光手术中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年龄、瞳孔直径、调节、屈光不正、镜片、泪膜的稳定性、晶状体的透明性都会对波前像差造成影响。目前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在屈光不正的治疗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但它与视觉质量的关系以及各个像差与视觉质量的关系仍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需要更多的工作以完善计算方法以矫正高阶像差,使其在眼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勤美.屈光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3.

\[2\] 瞿佳.视光学理论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222.

\[3\] 周天翔,瞿佳.波前理论在视觉质量方面的应用及其意义.眼视光学杂志,2002,2(3):182.

\[4\] He JC,Burns SA,Marcos S.Monochromatic aberrations in the accommodated human eye\[J\].Vision Res,2000,40(1):41-48.

\[5\] Seiler T,Kaemmerer M,Mierdel P,et al.Ocular optical aberrations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for myopia and myopic astigmatism\[J\].Arch Ophthalmol,2000,118(1):17-21.

\[6\] 江扬子,王勤美.近视散光眼高阶像差和视觉质量的关系\[J\].眼视光学杂志,2002,12,4(4):198-200.

\[7\] Campbell FW, Robson JG.Application of Fourier analysis to the visibility of gratings\[J\].J Physiol,1968,197(3):551-566.

\[8\]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53-795.

\[9\] Kaemmerer M, Mrochen M, Mierdel P, et al.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Tscherning aberrometer\[J\].J Refract

Surg,2000,16(5):S584-587.

\[10\] Chalita MR,Chavala S,Xu M,et al.Wavefront analysis in post-LASIK ey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visual symptoms, refraction, and topography\[J\].Ophthalmology,2004,111(3):447-453.

\[11\] 朱映芳,郭小健,王华,等.准分子激光原委角膜磨镶术对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影响\[J\].眼视光学杂志,2005,7(1):11-14.

\[12\] 金红颖,王勤美,王丹梅,等.LASIK术后眼波前像差的变化\[J\].眼科研究,2004,22(2):183-186.

\[13\] 金红颖,王勤美,王丹梅,等.角膜屈光手术对眼波前像差的影响\[J\].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28-334.

\[14\] 王金颖,王勤美,王梅,等.LASIK术后眼波前像差的变化\[J\].眼科研究,2004,22(2):183-186.

\[15\] Roberts CW,Koester CJ.Optical zone diameters for photorefractive corneal surgery\[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3,34(7):2275-2281.

\[16\] Hjortdal J,Olsen H,Ehlers N.Prospectiv randomized study of corneal aberrations 1 year after radial keratotomy o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J\].J Refract Surg,2002,18(1):23-29.

\[17\] Hersh PS,Fryk,Blaker JW.Spherical aberration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and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Clinical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modeps of etiology\[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3,29(11):2096-2104.

\[18\] Mok KH,Lee VW.Effect of optical zone ablation diameter on LASIK-induced higher order optical aberrations\[J\].J Refract Surg,2005,21(2):141-143.

\[19\] Somani S,Tuan KA,Chernyak D.Corneal asphericity and retinal image quality:a case study and simulations\[J\].J Refract Surg,2004,20(5):581-585.

波前像差仪在眼科的应用现状

波前像差仪在眼科的应用现状 摘要】眼科屈光手术的发展使波前像差仪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对临床常用的 波前像差仪的原理和波前像差仪的应用领域加以综述。 【关键词】波前像差仪;原理;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8-129-03Application of Wavefront Aberration in ophthalmologyGuo-Feng Fang1, Ya-Qin Jiang2,Xu-Dong Huang3AbstractRapid development of ophthalmic refractive surgery lead to aberrometer used widely, the review is to introduct principles andapplications of Aberrometer.KEYWORDS: aberrometer; Principle ;clinical application 引言随着眼科学的发展,人们日趋关注对视觉质量的研究,通过矫正像差 来改善视功能[1, 2]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怎样精确地测量像差显得尤为重要,波前像差仪可作为一种客观的检查仪器, 检测人眼的像差, 分析人眼光学系统中存 在的各种像差并评价人眼的成像质量[3]。 波前像差仪的分类和原理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波前像差仪中,设计原理主要包 括Hartmann-Shack(H-S)原理、光路追迹原理、Tcherning 原理或视网膜检影原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即选择性地监测通过瞳孔的部分光线, 将其与无像差 的理想光线进行比较, 通过数学函数将像差以量化形式表达出来[4]。 1.Hartmann-Shack 原理假设眼睛是无像差的正视眼,射入眼内的光束从眼睛 出射的是平面波前,若出射波是平面波,光线就会聚焦在光轴的焦点上,否则将会 根据局部波前的倾斜程度和方向发生位移。CCD 相机上的不规则点像阵列,与理想 位置点像的偏差及显微透镜的焦距, 推导出主光线斜率和波前的整体形式。这种 波前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为:黄斑下脉络膜的干扰产生的散射会引起干扰性的回波,激光光源中的小斑点、黄斑部被照亮的程度以及质量,也是限制波前检测的准确性 的因素。而采集频率的提高有助于波前探测达到一个理想的程度[5]。代表仪器包 括WASCA 波前像差仪、Mult ispot-1000波前像差仪和Zywave 波前像差仪。 2.光路追迹原理由红外激光束(波长785nm )发出的平行激光光束经瞳孔进入 眼底, 由CCD 相机采集视网膜图像。屈光介质的存在使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光线发 生偏移, 其偏移可以通过投射在视网膜上的格栅观察到, 根据偏移的结果计算出相 应的波阵面像差。该系统逐点连续性的扫描,限制了实时性方面的应用[4],可在人眼调节状态下进行测量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瞳孔[7]。代表仪器是ITrace 波前像差仪。 3.Tcherning 原理视网膜检影原理据测得的时间差来计算人眼的波前像差。 与光路追迹原理比较,其测量像差的范围更广, 分辨率更高。但不可避免双通道 引起的偏差的影响,逐点连续性的扫描,同样限制了其实时性方面的应用[4]。代表仪器OPD-ScanARK-10004波前像差仪在眼科的应用1.泪膜视物模糊是干眼症的症 状之一,泪膜的厚度或规则性的改变会导致眼像差的增加[9]。波前像差仪的应用 可以定量评价视觉质量以及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效果[10]。Robert Montés-Micó等[11]发现干眼症患者有更多的像差,包括高阶像差、彗差和球面像差,并指出角 膜表面泪膜的不规则性导致像差的出现。Kaevalin Lekhanont 等[8]选取50 位干眼 症患者,对患者随机选取一只眼滴入0.18%低渗透明质酸钠溶液,另一只眼滴入0.9%生理盐水,测量结果发现,透明质酸钠并不能减少干眼症患者的高阶像差。 2.白内障波前像差仪在白内障方面的应用价值广泛。 2.1 观察早期晶状体混浊变化及评估早期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王开杰等[12]对

眼科营销方案

黄石中心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 市场营销方案 一、市场现状 目前黄石只有爱尔医院涉足该市场。据调查,爱尔眼科在该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每年多达1000余例患者前往该院实施准分子激光手续。据专业人士测算,年手术300台次即可保本。虽然上述医院运作时间较长,但我院屈光门诊引进的是目前最先进的设备,采用的是最先进的诊疗技术。加上我院在鄂东南地区的品牌影响,我院屈光门诊的设立必将对我市眼科市场带来有力的冲击,形成新的市场格局。 二、营销目标 面对竞争激烈的黄石眼科准分子激光医疗市场,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就机会而言,我们必须对现有技术<最先进)、现有设备<最高端)进行科学包装,并加以及时到位的广告营销宣传。同时注重内部服务质量提升。通过全方位地宣传和整合黄石城区及周边乡镇协作体的渠道资源,建立眼科与病人及家属良好而和谐的医患关系,确立眼科诚信而优质的服务形象,快速激活我市眼科存量市场或眼科存量市场的重新洗盘,形成我院独具特色的眼科服务市场。 三、营销重点 <一)媒体营销 1、《新闻直通车》及《黄石新闻》两档直播新闻 <1)《黄石新闻》前后15秒品牌广告

《黄石新闻》介绍:属于时政新闻,收看群体固定,并且成为了黄石市民生活的一部分。经过改版后栏目收视率高。 <2)《新闻直通车》中插播15秒品牌广告 《新闻直通车》简介:是我台一档高收视率的民生新闻栏目。该栏目关注民生,表达民意,体现民情。由于该栏目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很受到黄石观众的喜爱。 2、移动电视 黄石广电?移动电视的公交移动电视经过数年的发展平台不断拓展,终端数量不断增多,截止2018年底,已经拥有12条城市公交线路,近300台收视终端,占全市公交线路和公交数量的60%以上,是黄石地区唯一拥有无线数字电视传播技术和合法节目播放的公交移动媒体平台。<2路、5路、7路、11路、13路、14路、15路、16路、22路、23路、24路、25路) 3、黄石周刊 《黄石周刊》<原《黄石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92年元月,十九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声屏、面向社会、服务读者”的办报宗旨,以“服务读者,丰富百姓生活”为己任,努力探索百家之精华,成一家之特色。《黄石周刊》被评为鄂东南家庭生活第一报,黄石地区时尚家庭生活读本,中国城市广播电视报六十强。它是鄂东南地区版面最多的报纸,也是鄂东南地区唯一一家采用铜版纸作封套、内芯全

基于人眼视觉的图像质量评价

基于人眼视觉的图像质量评价 上周读了Visual Signal Quality 和一些基于人眼视觉的质量评价文献,对预处理前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有一些想法。 大多数人对图像质量的感觉主要受到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颜色、清晰度的综合影响。评价的目的是判断图像是否需要增强,然后对相应指标进行增强处理。 1)颜色方面:我们在描述一件彩色物体时,通常是通过它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进行综合评判的。人眼对亮度较敏感,所以把亮度分离出来,单独判断。 2)亮度:通过原图像与参考图像的亮度对比函数表示原图像偏亮或偏暗。 3)对比度:通过原图像与参考图像的对比度对比函数表示图像是否过度拉伸。 4)清晰度:梯度信息可以很好的反映图像中微小的细节反差和纹理特征变化,因此可以用来评价原图像的清晰程度。 5)权重:由于人眼对亮度、对比度、清晰度敏感,对色差信号的敏感程度偏低。所以四者分配的权值不同。 6)使用11×11 且σ2=1 的高斯低通滤波器,对彩色待评价图像进行模糊滤波处理,得到对应的模糊图像,并将其作为参考图像。 流程图: 原图像 参考图像 CSIM 色度比较函数 饱和度比较函数 GSIM模式 亮度比较函数 对比度比较函数 梯度比较函数 主要目的:明确原图像具体指标(亮度、色度、饱和度、模糊、对比度)的失真,便于接下来的图像预处理。 书中的一些方法如VIF(视觉信息保真度)、S-CIELAB模型等也能够评价图像的质量,但是不能明确指出图像具体哪方面出现问题,不利于接下来的预处理。适合最终的质量评价(颜色预处理完成后)。 CSIM算法和GSIM算法步奏如下: 1)输入原图像,使用11×11 且σ2=1 的高斯低通滤波器,对彩色待评价图像进行模糊滤波处理,得到对应的模糊图像,并将其作为参考图像。 2)转换色彩空间RGB-HSI,提取色调H,S,计算色调相似度、饱和度相似度。 3)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计算亮度相似度、对比度相似性、梯度相似性。 因为接下来的图像预处理主要是针对图像的亮度、色度、饱和度、对比度、清晰度方面,所以我没有把图像的失真类型都考虑进去。 老师,您能不能帮忙看看哪些地方存在问题,麻烦您了。 户尊兰 2015/5/26

波前像差简介 (2)

常识综述从人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密度推算出人眼的极限视力可达3.0甚至更高,但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对远视力的需要逐渐下降,以及角膜和晶状体等器官的光学性能退化等原因,导致出现各种像差,因此人眼的理想视力只有1.5或更差,并且这些像差不能被现有的眼镜和隐形眼镜矫正。 波阵面像差(波前像差)原本是一项天文学技术,其发展由来已久,主要用来纠正天文望远镜等的像差,以便能更清晰地观测到更远距离的天体。像差理论做为研究非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础早已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光学精密仪器,当波前像差技术应用于眼科后,才与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关系密切。 目前波前像差仪有很多种,可分为客观法和主观法两类。客观法根据其设计原理,又可分为:出射型像差仪、视网膜像型像差仪和入射可调式屈光计三种类型;主观法即心理物理学检查方法。 客观法的优点是快速、可重复性及可靠性好,但需使用较亮的照明光线,大部分还需要散瞳;主观法无需散瞳,可在眼睛存在调节的状态下检查眼的像差,但需对患者进行训练,检查较慢,可重复性较客观法差。无论是主观法还是客观法像差仪,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选择性地监测通过瞳孔的部分光线,将其与无像差的理想光线进行比较,通过数学函数将像差以量化形式表达出来。下面根据其设计原理来逐一介绍。 一、客观式像差仪 1 基于Schack-Hartmann像差理论而建立,见图6-1。Schack-Hartmann波阵面感受器通过测量眼底的点光源反射出眼球的视网膜像来测量波阵面像差。即,使一条细窄光束进入眼球,聚焦视网膜上,光线从视网膜上反射出眼球,穿过一透镜组,聚焦在一个CCD上。如受检眼无像差,则反射的平面波聚成一个整齐的点阵格子图,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刘 江 苏未曰 摘要:本文是在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人眼视觉理论和各种图像质量评价的主客观方法进行分析。利用小波变换与人眼视觉系统的多通道特性相匹配的特点,结合对比敏感度函数的带通特性和DCT域加权处理的方法,建立一个利用MATLAB语言实现的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图像质量模型评价。 关键词:数字图像;人类视觉系统;小波变换;多通道;对比敏感度 The Methods of Based on the HVS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Liujiang Su Weiyue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human visual theory and the various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s of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and it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wavelet transform match the features of human visual system multi-channel,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with the band-pass,and the DCT territory weighting processing, it will use the MATLAB to establish an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which based on HVS. Keywords: Digital Image; Human Visual System; Wavelet Transform; Multi-channel;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1前言 在遥感影像产品大量应用, 新的影像处理方法不断涌现的同时, 对如何评价遥感影像的质量问题却缺乏全面、客观和统一的方法, 影像质量的好坏常常是依靠观察者的主观感觉, 不但缺乏准确性, 而且也不适应海量数据处理的需要。同时评价方法的非客观与非准确性, 也使提高影像质量成为空谈。遥感影像作为一种产品, 对其质量的评价, 必将随着遥感影像应用的进一步深入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2 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主观评价方法主要是主观平均分(MOS),客观方法主要有均方误差(MSE)、峰值信噪比(PSNR)、信息熵。 1、主观评价方法 主观评价方法就是让观察者根据一些事先规定的评价尺度或自己的经验对测试影像按视觉效果提出质量判断,并给出质量分数。在具体作法上,可在一定的光照、视距、分辨率大小等条件下,由一组专家和非专家观察者分别对所评价的同一图像进行打分,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得出一个总的评价结果。主观评价主要有两种尺度,即绝对尺度和相对尺度[2],所谓绝对尺度就是对给定影像给出绝对的质量评分结果,而相对尺度就是确定某影像在一批相比较的影像中的相对质量尺度。主观方法相对于客观方法更有说服力,因为图像最终的服务

OQASTMⅡ欧卡斯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OQAS TMⅡ(欧卡斯)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技术参数 *1. 测量参数:PSF(点扩散函数)、MTF(调制传递函数)、SR(斯特列尔比)、OSI(客观散射指数)、VA(100%、20%、9%对比度视力)。 *2. 测量分析功能:客观视觉质量测量、客观散射指数测量、人工晶体和自然晶状体调节幅度测量、客观检测泪膜功能、客观验光、对比度视力检测。 *3. 检测原理:780nm点光源,双通道技术。 4.PSF三维侧面图分析参数:width at 50%(arc min)、width at 10%(arc min) 5.测量范围:+5D ~ -8D S.E.(包括散光在内的高度屈光不正可额外加镜片来矫正) 6.屈光矫正允许误差:+/-3.0D 7.重复性:+/-0.10D 8.精确度:+/-0.10D 9.自然瞳孔直径测量:全自动 10.精确度:+/-0.1mm 11.人工设定瞳孔直径:2 ~ 7mm 12.泪膜功能检测时间:20秒 13.影像捕捉时间:240ms 14.激光二极管波长:780nm 15.激光功率选择:全自动 16.瞳孔平面最大激光能量值:0.02mJ/cm2 17.最佳聚焦位置:全自动 18.注视目标:景物 19.XY转换:操纵杆 20.尺寸:530 x 427 x 526 mm 21.工作面积:2.5 m2 22.重量:15Kg 23.提供功率:220/240 V ~ 50/60 Hz 24.操作温度:+10 oC ~ +40 oC 25.湿度:30% ~ 70%

26.检测分析数据和图像自动保存、快速分析、容易查找、容易对比、彩色打印。 27.图像采集、分析和结果显示,快速、直观;视网膜影像动态记录标识,自动选择最佳分析图像, 并标记已经查看过的图像;最佳视觉化影像定量分析工具:缩放、旋转、剖面和度量。

波前像差仪的标准操作规程

波前像差仪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SOP编号:SOP-YK-YQGL-005-1 页数:3 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 (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签名、日期)生效日期:颁发日期: 仪器型号:Wavelight ALLEGRO ANALYGER 1071-1-704德国 一、用途 检测屈光系统的像差,引导个体化手术。 二、结构 1.彩色显示屏 2.电脑主机 3.波前像差检查系统

三、操作方法 1.开机 1.1连接UPS后打开计算机开关,打开像差仪开关,进入波前监测系 统。 1.2调整头架位置,去掉镜头盖。 1.3进入病人资料系统,点击新病人,根据检查结果输入病人资料。 注意确认病人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防止重名。 1.4注意术前和术后检查次数的正确输入。 2.检查 2.1病人散瞳2次后,瞳孔直径7mm以上进行检查。 2.2调整病人头位,使其保证为水平位置。 2.3每眼每次检查4次为益,从中选择理想图像。 2.4注意是否为中心测试。建议X轴Y轴在0.05以内,Z 轴在0.08 以内。

2.5注意泪膜的完整性,建议在瞬目后拍摄。 2.6图像中心良好标志:十字在瞳孔中心,虚线在瞳孔缘,X,Y,Z 轴在允许范围内。 3.结果分析 3.1初始图象是否为中心,各点分布是否均匀。 3.2X,Y,Z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3.3临床检查屈光结果与像差结果的差异。 3.4均方根的结果在光学区为4mm时小于0.24。C7,C8,C12过大 时,均方根小于0.24也应个体化切削。 四、维护 1.操作时不要震动机器。 2.每个月建议进行测试眼的矫正。 3.连接UPS后使用。

波前像差历史、测量及其描述方法

视觉波前像差的研究及新进展 传统的人眼视觉光学系统的成像问题,均为近轴光线的成像,即为理想的光学成像,但是在实际的人眼成像系统中往往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人眼光学系统本身存在波前像差。随着眼视光学和相关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波前像差测量仪器和图形重建技术的突破,使得波前像差理论由单纯的物理光学概念成为可以影响人眼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并成为激光矫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焦点,在眼科界逐渐被认识且被不断推广。 一、历史回顾 波前技术在激光视力矫正手术问世之前很久就已经出现了。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发现人眼存在单色像差。约400年前,Scheiner在试验中发现,存在屈光问题的眼睛在通过前方2个孔洞看远方的一个物体时会将其看成2个物象,如果3个孔洞,则会看成3个物象。这是观察到的最初级的像差。然而,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对人眼光学系统特性的传统评价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直至近代物理学研究发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研究光粒子性的领域属于几何学范畴,光的波动性领域则属于物理学范畴。 几何光学是光学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在几何光学中,仅以光线的直线传播为基础,研究其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例如反射和折射定律。但是有些光学现象,例如衍射、干涉和偏振,不能由反射和折射定律解释,却能很容易由光的横向波动性特征解释,热辐射、光电效应等亦为粒子特性。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可以完整评价和描述人眼成像偏差。 Hartman- Shack波前分析仪最早出现的原因是为了天文学的需要。 1900年,天文学家Johannes Hartmann发明了一种测量光线经 过反射镜和镜片的像差的方法,这 样就可以找出反射镜和镜片上的 任何不完美和瑕疵。Hartmann的方 法是使用一个金属圆盘,在上面钻 规则间距的孔洞,然后把圆盘放在 反射镜或镜片的前面,最后再记录 位于反射镜或镜片的焦点的影像。因此,当光线经过一个完美的反射镜或镜片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规则间距光点的影像。假如影像不是规则间距的影像,那么就可以测量出反射镜或镜片的像差。

波前像差简介

常识综述 从人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密度推算出人眼的极限视力可达3.0甚至更高,但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对远视力的需要逐渐下降,以及角膜和晶状体等器官的光学性能退化等原因,导致出现各种像差,因此人眼的理想视力只有1.5或更差,并且这些像差不能被现有的眼镜和隐形眼镜矫正。 波阵面像差(波前像差)原本是一项天文学技术,其发展由来已久,主要用来纠正天文望远镜等的像差,以便能更清晰地观测到更远距离的天体。像差理论做为研究非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础早已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光学精密仪器,当波前像差技术应用于眼科后,才与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关系密切。 目前波前像差仪有很多种,可分为客观法和主观法两类。客观法根据其设计原理,又可分为:出射型像差仪、视网膜像型像差仪和入射可调式屈光计三种类型;主观法即心理物理学检查方法。 客观法的优点是快速、可重复性及可靠性好,但需使用较亮的照明光线,大部分还需要散瞳;主观法无需散瞳,可在眼睛存在调节的状态下检查眼的像差,但需对患者进行训练,检查较慢,可重复性较客观法差。无论是主观法还是客观法像差仪,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选择性地监测通过瞳孔的部分光线,将其与无像差的理想光线进行比较,通过数学函数将像差以量化形式表达出来。下面根据其设计原理来逐一介绍。 一、客观式像差仪 1 出射型像差仪 基于Schack-Hartmann像差理论而建立,见图6-1。Schack-Hartmann波阵面感受器通过测量眼底的点光源反射出眼球的视网膜像来测量波阵面像差。即,使一条细窄光束进入眼球,聚焦视网膜上,光线从视网膜上反射出眼球,穿过一透镜组,聚焦在一个CCD上。如受检眼无像差,则反射的平面波聚成一个整齐的点阵格子图,每一个点的图像准确地落在相应透镜组的光轴上。而当受检眼有像差时,则生成扭曲的波阵面,从而出现扭曲的点图像。通过测量每一个点与其相应透镜组光轴的偏离,就可计算出相应的波阵面像差。基于此原理的像差仪包括WASCA像差分析仪(Zeiss公司),Zywave像差仪(博士伦公司),Aberrometer (爱尔康公司)等。 2 视网膜像型像差仪 以Tscherning像差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光线偏移而得出结果。 图6-2基于Tscherning原理的像差测量示意图 它是由倍频Nd:YAG激光(532 nm)发出的有168单点矩阵的平行激光光束经瞳孔进入眼底(彩图10),由连接计算机的高敏感度的CCD采集视网膜图像(彩图11)。由于屈光介质存在像差,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光线达到视网膜后?生偏移,其偏移可以通过投射在视网膜上的格栅观察到,通过视网膜图像分析受检眼的光学像差,即,将视网膜图像上的每个点的位置与它们在理想状态下的相应位置进行比较,根据偏移的结果计算出相应的波阵面像差。基于此原理的像差仪包括Allegretto像差分析仪(Wavelight公司)和视网膜光线追踪仪(Tracy 公司)等。 3 入射可调式屈光计 以Smirnov-Scheiner理论为基础,其方法是通过对进入中心凹的每一光线进行补偿调整使之在视网膜成像完善。其原理与临床应用的屈光计、检影镜很相似,所有进入视网膜的光线都向中央一点会聚,通过在各轴向上对瞳孔的快速裂隙扫描而实现,眼底反光被CCD捕

视觉环境评价方法

视觉环境评价方法 GB/T 12454—90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7—31批准 1991—03—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评定室内视觉环境质量的差不多方法与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启用后的建筑设施室内以阅读、书写、或类似活动为要紧作业内容的工作场所视觉环境的评价。 2 评价方法 本方法藉助评价问卷考虑视觉环境中多项已知的阻碍人的工作效率与心理舒适的因素,确定各个项目偏离中意状态的程度,进而通过评分系统算出各个项目评分以及一个视觉环境指数,用以指示视觉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总的质量水平。 2.1 评价问卷 评价问卷涉及视觉环境中十项已知的阻碍人的工作效率与心理舒适的因素,每个项目包含“中意”、“不太中意”、及“不中意”三种可能状态,由评价人员使用问卷进行现场观看与推断,投票确定各个评价项目所处的条件状态。评价问卷形式见表1。

表1 评价问卷 a.请利用那个问卷评价一下那个室内的视觉环境状况。 b.请先对室内做一次总的观看,然后任选一个工作位置就座,逐项填写问卷。 c.请从那个室内的实际用途动身进行一切推断。依照自己的观看与感受,选定每个项目所处状态,投票或划勾。最好加注具体意见。 评价场所:评价时刻: 评价人员:

2.2 评分系统 对评价项目的各种可能状态,按照它们对人的工作效率与心理舒适的阻碍的严峻程度给予逐级增大的分值,用以计算各个项目评分;对问卷的各个评价项目,依照它们在决定视觉环境质量上可能具有不同的相对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值,用以计算视觉环境指数。各个项目权值及各种状态分值见表2。

表2评分系统 评价场所:评价时刻; 评价人员:

波前像差与视觉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波前像差与视觉质量关系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波前像差视觉质量研究进展 像差在物理光学上已不是一个新概念,近几年来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推广,由其引发的术后夜间视力下降、对比敏感度下降、眩光等一系列问题将像差与屈光手术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将这一物理光学的基本概念带入了一个新舞台,波前像差检查技术的出现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视觉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方法,现将像差、视觉质量有关内容及他们的关系综述如下。 1 像差概念和波前像差概述 实际工作中光学系统所成的像与近轴光学(Paraxial Optics,高斯光学)所获得的结果不同,有一定的偏离,光学成像相对近轴成像的偏离称像差。光的传播是以波的形式振荡向前的,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波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周围扩散,假设该点发出的光波在某一时刻停滞不前,所有光点形成的一个波面,就像战场阵地上士兵组成的阵,因此称为波阵面(wavefront),直译为波前。当该球面波向周围扩散传播没有遇到人和不均匀的阻力时,其波面即为理想波面,是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一个球面;而实际上该球面波向周围扩散传播时将

受到介质中不均匀的阻力,其波面应为实际波面,是以非理想像点为中心的一个波面,理想波面与实际波面之间的光程差(optical path difference,opd)即称为波阵面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直译为波前像差[1]。 根据人体生理学,对于人眼系统,其像差主要来源于其光学系统的缺陷:角膜和晶状体的表面不理想,其表面曲度存在局部偏差;角膜与晶状体、玻璃体不同轴;角膜和晶状体以及玻璃体的内含物质不均匀,使折射率有局部偏差。各种光通过人眼的折射率不同,不可避免地产生色差。研究显示各种像差对人的视觉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正常人眼的像差中,球差和色差是影响视网膜成像的重要因素。而像散和彗差等轴外像差居于次要地位[2]。在瞳孔小于3 mm时,人眼的像差主要是离焦、散光、彗差、球差等常规的像差,当瞳孔增大超过7.3 mm时,影响人眼的视觉质量和视网膜分辨率的主要原因是非常规像差[3]。单色像差和瞳孔的大小(即调节作用)有明显相关性,随调节程度加强像差明显升高,而且对于PRK、LASIK术后大瞳孔(7 mm)患者像差明显高于小瞳孔(3 mm)的患者[4]。这些结构上的偏差使得经过偏差部位的光线偏离理想光路,以至物体上一点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不是一个理想的像点,而是一个发散的光斑,其结果是整个视网膜像对比下降,视觉模糊。实践证明,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对人眼光学系统特性的传统评价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2 视觉质量 目前公认的评价视觉质量的指标包括视力、对比敏感度检查和主

基于模型辨识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模型辨识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自适应光学技术能够实时补偿光在传输过程中由传输介质引起的随机波前畸变,进而被广泛应用天文观测、空间目标观测和激光传输等系统。近年来,随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光通信、医学成像、激光加工等众多领域取得了进一步的应用。波前控制作为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校正性能。目前,大多数自适应光学系统采用的算法是简单且易于实现的比例积分控制,但是其控制参数调节多依赖人为经验,且控制性能和稳定性难以兼顾。虽然有很多自适应光学控制的算法被提出,如鲁棒控制、预测控制、最优控制等,但大多数局限于理论仿真和实验室研究,离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距离,少部分算法实际应用又具有局限性。目前,随着自适应光学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对控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控制算法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为了解决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控制难题,本文提出采用线性二次高斯控制方法。首先,针对线性二次高斯控制需要精度较高的被控对象系统模型问题,本文根据自适应光学系统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基于变量带误差模型的子空间辨识方法。利用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数据,建立了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所建立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准确度高,具有较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和鲁棒性。且该方法还可为其它模型类控制算法提供一种模型基础。其次,本文以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状态空间辨识模型为基础,采用采用基于状态调节的线性二次高斯控制技术。以最小化残余波前作为线性二次型性能指标,

通过最小化二次型性能指标,确定反馈控制规律的增益。根据入射波前的泽尼克多项式扩展形式和变形镜以及波前传感器的线性关系来定义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状态向量。而针对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初始状态未知问题,本文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和卡尔曼滤波状态对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状态向量作线性估计。通过求解状态估计和卡尔曼滤波器增益,以及最小化求解二次型性能指标得到的状态调节增益,可以实现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线性二次高斯闭环控制。数值仿真验证了线性二次高斯控制的可行性和波前校正能力。然后,通过静态波前和动态波前校正实验来验证了线性二次高斯控制的波前校正能力,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保持一致,证明了线性二次高斯控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了线性二次高斯控制校正后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要优于比例积分控制。而且在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响应速度、光斑抖动的抑制以及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等方面,线性二次高斯控制表现较为出色。最后,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系统噪声和高斯白噪声对自适应光学系统线性二次高斯控制波前像差校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了采用系统近似噪声作为测量噪声的线性二次高斯控制其波前校正效果提升明显。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系统噪声对线性二次高斯控制影响显著,若能准确获取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噪声统计模型,将有望进一步提高线性二次高斯控制在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像差校正能力。

波前像差简介

波前像差简介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常识综述从人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密度推算出人眼的极限视力可达3.0甚至更高,但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对远视力的需要逐渐下降,以及角膜和晶状体等器官的光学性能退化等原因,导致出现各种像差,因此人眼的理想视力只有1.5或更差,并且这些像差不能被现有的眼镜和隐形眼镜矫正。 波阵面像差(波前像差)原本是一项天文学技术,其发展由来已久,主要用来纠正天文望远镜等的像差,以便能更清晰地观测到更远距离的天体。像差理论做为研究非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础早已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光学精密仪器,当波前像差技术应用于眼科后,才与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关系密切。 目前波前像差仪有很多种,可分为客观法和主观法两类。客观法根据其设计原理,又可分为:出射型像差仪、视网膜像型像差仪和入射可调式屈光计三种类型;主观法即心理物理学检查方法。 客观法的优点是快速、可重复性及可靠性好,但需使用较亮的照明光线,大部分还需要散瞳;主观法无需散瞳,可在眼睛存在调节的状态下检查眼的像差,但需对患者进行训练,检查较慢,可重复性较客观法差。无论是主观法还是客观法像差仪,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选择性地监测通过瞳孔的部分光线,将其与无像差的理想光线进行比较,通过数学函数将像差以量化形式表达出来。下面根据其设计原理来逐一介绍。 一、客观式像差仪 1出射型像差仪 基于Schack-Hartmann像差理论而建立,见图6-1。Schack-Hartmann波阵面感受器通过测量眼底的点光源反射出眼球的视网膜像来测量波阵面像差。即,使一条细窄光束进入眼球,聚焦视网膜上,光线从视网膜上反射出眼球,穿过一透镜组,聚焦在一个CCD上。

有关ZEMAX零基础知识必备

单透镜设计 我们先为我们的系统输入波长,选择“系统(System)”菜单下的“波长(Wavelengths)”。 486,这是氢(Hydrogen)F谱线的波长,单位为微米。 波长用来计算近轴参数,如焦距,放大率等等。 “权重(Weight)”这一列用在优化上,以及计算波长权重数据如RMS点尺寸和STREHL率。 定义一个孔径。这可以使ZEMAX在处理其他的事情上,知道每一个镜片该被定为多大。由于我们需要一个F/4镜头,我们需要一个25mm的孔径 (100mm的焦距除F/4)。设置这个孔径值,选择“系统”中的“通常(General)” 菜单项,出现“通常数据(General Data)”对话框,单击“孔径值(Aper Value)” 一格,输入一个值:25。注意孔径类型缺省时为“入瞳直径(Entrance Pupil Diameter)”,也可选择其他类型的孔径设置。 在LDE中显示的有三个面。物平面,在左边以OBJ表示;光阑面,以STO 表示;还有像平面,以IMA表示。对于我们的单透镜来说,我们共需要四个面:物平面,前镜面(同时也是光阑面),后镜面,和像平面。要插入第四个面,只需移动光标到像平面(最后一个面)的“无穷(Infinity)”之上,按INSERT键。这将会在那一行插入一个新的面,并将像平面往下移。新的面被标为第2面。注意物体所在面为第0面,然后才是第1(标上STO是因为它是光阑面),第2和第3面(标作IMA)。 如果曲率中心在镜片的右边为正,在左边为负。这些符号(+100,-100)会产生一个等凸的镜片。 我们还需要在镜片焦点处设置像平面的位置,所以要输入一个100的值,作为第2面的厚度。 “光线像差(Ray Aberration)”,图形以光瞳坐标的函数形式表示了横向的光线像差(指的是以主光线为基准)。左边的图形中以“EY”代替εY。这是Y 方向的像差,有时也叫做子午的,或YZ面的。右图以“EX”代替εX,有时也叫做弧矢的,或XZ面的。此光学特性曲线表示出了一个明显的设计错误,光线特性曲线通过原点的倾斜表示有离焦现象存在。 为了纠正离焦,我们用在镜片的后面的Solve来进行。为了将像平面设置在

基于全变分模型的视觉感知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第44卷 第1期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 ol.44 No.1 2015年1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Jan. 2015 基于全变分模型的视觉感知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吴亚东1,2,张红英3,4 (1.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2.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010; 3.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4. 西南科技大学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010) 【摘要】基于人眼视觉系统对图像边缘结构信息和局部亮度刺激敏感的假设,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变分模型的视觉感知图像质量评价PIQA 方法。该方法由边缘结构信息评价和局部亮度信息评价两部分组成。本文首先采用全变分模型描述失真图像与原始参考图像之间的图像结构信息变化;为测量亮度失真,又采用失真图像与参考图像之间的差值图像中封闭区域的能量函数来衡量人眼敏感的图像亮度信息。最后,采用3种标准图像数据库验证该评价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优于现有的图像评价标准。 关 键 词 能量函数; 人眼视觉系统; 感知图像质量评价; 全变分 中图分类号 TP394.1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1-0548.2015.01.013 A New Perceptual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Total Variation Model WU Ya-dong 1,2 and ZHANG Hong-ying 3,4 (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2. Fundamental Science on Nuclear Wastes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Laborator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3.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4. Robot Technology Used for Special Environment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human visual system(HVS) is sensitive for image structures (edges) and local luminance (light stimulation), we propose a new perceptual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PIQA) metric based on total variation(TV) model in spatial domain. In the proposed metric, the TV’s comparison between a distorted image and its reference image is applied to measure the extent of the loss of the imag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As a complementary part to measure the distortion, the energy of enclosed regions in a difference image is used to measure the missing luminance information which is sensitive to human visual syste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ric is validated with an extensive subjective datab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ric outperforms the state-of-the-art of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metrics. Key words energy function; HVS; PIQA; TV 收稿日期: 2014 ? 02 ? 25;修回日期: 2014 ? 11 ? 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0312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H32F02,2013BAH32F03);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1JQ0041, 11ZS2009);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13ZS0106) 作者简介:吴亚东(1979 ? ),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图像处理、可视化方面的研究.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在视觉处理算法中扮演着重 要角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人是图像信号的最 终接收者,最直观、最符合HVS 的图像质量评价方 法是主观测试评价,最常用的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方 法是平均意见打分(mean opinion score ,MOS)方法。 然而,该方法代价昂贵且费时,在实际图像处理应 用中不太实用。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不足,促 使研究人员在自动计算图像主观视觉质量的评价方 法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1-8]。 根据不同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可分为两大类:基于HVS 特性建模方法和图像信号驱动方法[1]。 基于HVS 特性建模方法综合相关心理学属性和生理学知识,包括时间、空间、色彩空间分解、对比度敏感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CSF)、亮度自适应以及掩模效果等[1],采用系统建模方法,建立图像质量评价模型。近年来,许多基于HVS 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2-3] 被提出,其中一些方法也考虑

波前像差技术的应用

波前像差技术的应用 眼科学运用波前像差的方法:波前像差即是由实际波前和理想的无偏差状态的波前之间的偏差来定义。人眼存在的像差有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低阶像差包括近视、远视、散光;高阶像差包括球差、慧差、不规则散光等。 波前像差技术在眼科的应用几乎都集中在屈光手术上。同PRK手术一样,LASIK术后像差的增加屡见报道。无论远视还是近视患者,屈光手术都引起了低阶和高阶像差的增加。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引起的像差增加和矫正患者原有的像差,在过去的两年里,波前像差引导的屈光手术已经有所开展,波前引导技术增加了对波前像差的矫正,但结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基于对一些涉及到年龄、调节和色像差等问题的基础研究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实现完美矫正的严峻挑战。现在尽管我们的技术远未达到实现完美矫正的境界,如何优化波前引导的屈光手术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自去年以来,人们已经观察到同正常眼相比白内障和青光眼术后眼的波前像差增加。今年亦发现行角膜切口和巩膜切口的白内障患者术后像差存在差别。这些结果提示手术有待改进,但相应的技巧还未实现。 补偿光学和检眼镜的结合为眼科医生和视光学医师得到清晰的视网膜像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这样一种装置已在一些实验室用于科学研究,但用于临床的这种仪器尚处于研制阶段。 在视光学领域,最近人们正在研究像差测量和传统验光的关系。人们亦发现波前像差能为传统的屈光不正提供良好的预测。接触镜能够影响波前像差,但是不同类型的接触镜有不同的效应,对于近视眼,RGP接触镜能够减少低阶像差,而软性接触镜则能导致更大的像差,且主要为高阶像差。总之,波前技术在眼科和视光学的临床应用正在蓬勃发展,前景广阔。 大家都是坐着接受术前检查而是躺着做手术,体位变化,眼位也会有变化,手术过程中眼球也会转动,这些都会影响手术质量。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虹膜定位能在准分子激光手术过程中自动跟踪记录。根据患者眼球的旋转运动,自动追踪和补偿旋转的角度,从原有的XYZ三维追踪,扩展为四维旋转追踪,为近视患者“量体裁衣”,进一步提高了个性化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散光、远视的精确性。每个人虹膜纹理都是不同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虹膜特征重复的案例,即使同一个人的左右眼虹膜特征也有很大区别。对于需要更高视觉质量的患者,虹膜定位是必须的,虹膜定位激光近视手术能降低手动定位的人为因素误差,使术后的效果更好。 传统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有一个隐忧,在手术过程中无论眼球在有意识或是无意识情况下任何的转动,都会造成检测数据与激光治疗吻合度的误差,而目前所有的术前检查都没办法躺着做,手术时却又要患者躺下治疗,无法准确把握患者的动态,可能诱发多余的像差,影响术后视觉质量,这就意味着即使运用精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