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04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第04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第04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第04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一、判断题

1.地面水水体的概念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

2.在河流的托马斯修正模型中增加了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修正。

3.环境污染后,后导致被污染水体生物种群内总的生物种类下降,而耐污型种类的个体数增加。

4.S-P模型用于描述一维稳态河流中的BOD- DO 的变化规律,它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迁移、扩

散和降解等多种运动模式。

5.S-P模型用于描述湖泊水库中的BOD- DO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二、问答题

1.常见的水环境质量指数有哪些?

2.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污染恶化过程包括那几个过程?

3.简述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变化

4.试列出一维河流的水质模型方程及河流处于静态时方程的解。

5.何谓湖泊(水库)的分层的箱式模型?

6.何谓湖泊(水库)的“翻池”现象?

7.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那些内容?

8.简要说明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和调查时间要求。

9.如何确定水环境影响的等级?

10.说明污染物在水体自净机理?

11.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有那些内容?

三、计算题

1.有一条比较浅而窄的河流,有一段长5km的河段,稳定排放含酚废水Q h=0.10m3/s,含酚浓度为

C h=5mg,/L,上游河水流量为Q p=9m3/s,河水含酚浓度为C p=0,河流的平均流速为v=40km/d,

酚的衰减速率系数为k=2 d-1,求河段出口处的含酚浓度为多少?

2.有一条河段长7.5km,河段起点BOD5的浓度为7mg/L,河段末端BOD5的浓度为5mg/L,河水

平均流速为15km/d ,求该河段的自净系数k 1为多少?

3. 一河段的K 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E =19440m 3/d ,

BOD 5(E )=81.4mg/l ,河水Q P =6.0m 3/s ,BOD 5(P )=6.16mg/l ,u=0.1m/s ,K 1=0.5/d 。

①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混合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 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 5浓度是多少?

②如果COD Cr (E )=100 mg/l ,COD Cr (P )=12 mg/l ,K C =0.3/d ,其它数据同上,计算COD Cr 浓度。

4. 已知某一个工厂的排污断面上为30mg/L ,DO 为7mg/L ,受纳废水的河流平均流速为20km.d -1,

河水的k 1=0.75 d ,k 2=1.15 d -1,试求:

(1)距离为5km 处的BOD 5和DO 的浓度。

(2)若沿途没有其他的污染源排污,何处河水BOD 5恢复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地表Ⅲ类水质中BOD 5=4mg/L 、氧气的饱和溶解度Ds =10 mg/L )

5. 在忽略污染物的降解,污水在河岸边排入河流,河流二为均匀流场的稳定态方程的解为:

??

???????????? ??--+???? ??-=x D u y B x D u y u x D uh Q y x C y y y 4)2(ex p 4ex p /42),(22π ①若某断面上河对岸浓度达到同一断面最大浓度的5%,定义为污染物到达对岸,求解此段这一距离L b 。

②若断面上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之差不超过5%,可认为污染物均匀混合。地段面与由排放点的距离称为完全混合距离Lm,求解Lm 。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解

一、判断题

6.地面水水体的概念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Y)

7.在河流的托马斯修正模型中增加了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修正。

(N)杜宾斯—坎普修正模型

8.环境污染后,后导致被污染水体生物种群内总的生物种类下降,而耐污型种类的个体数增加。

(Y)

9.S-P模型用于描述一维稳态河流中的BOD- DO 的变化规律,它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迁移、扩

散和降解等多种运动模式。(N)忽略了污染物的扩散模式

10.S-P模型用于描述湖泊水库中的BOD- DO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N)描述河流的

二、问答题

12.常见的水环境质量指数有哪些?

①内梅罗污染指数

②分级评分法

③布朗水质指数

④罗斯水质指数

⑤W值水质评价

13.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污染恶化过程包括那几个过程?

(1)溶解氧下降过程

(2)水生生态平衡破坏过程

(3)低毒变高毒过程

(4)低浓度向高浓度转化过程

14.简述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变化

环境介质是指在环境中能够传递物质和能量的物质。典型的环境介质是大气和水,它们都是流体。污染物在大气和水中的运动具有相似的特征。污染物进入环境之后,作着复杂的运动,随着介

质的迁移运动,污染物的分散运动以及污染物质的衰减转化运动。

15. 试列出一维河流的水质模型方程及河流处于静态时方程的解。

一维河流静态水质模型基本方程可得:

KC x C u x

C D t C x x -??-??=??22 一维河流静态水质模型方程:

???????????? ??+-=x u D k D u C C x x 2104112ex p

当忽略扩散效应时:

C=C 0exp(-k 1x/u)

符号说明:(略)

16. 何谓湖泊(水库)的分层的箱式模型?

湖泊的分层的箱式模型用以近似描述湖水水质分层状况下污染物的变化规律的模型。分层箱式模型把湖泊的上层和下层各视为完全混合模型。

分层箱式模型分为分层期(夏季)模型和非分层期(冬季)模型,分层期考虑上、下分层现象,非分层期不考虑分层。

17. 何谓湖泊(水库)的“翻池”现象?

湖泊在湖深的铅直方向上还存在着水温和水质的分层。夏季的气温高,整个湖泊处于稳定状态。到了秋末冬初,由于气温的急剧下降,会出现表层水下沉,导致上下层水的对流。湖泊的这种现象称为“翻池”。翻池的结果使水温飞水质在水深方向上分布均匀。

18. 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那些内容?

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质评价、底质评价、生物评价。

在以上湖泊环境质量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在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湖泊的环境质量等级。

19. 简要说明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和调查时间要求。

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包括:①环境水文条件;②水污染源;③水环境质量。

调查时间由评价地方确定:

①一级评价: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

②二级评价:枯水期、平水期;

③三级评价:枯水期。

20.如何确定水环境影响的等级?

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具体判据:

⑴项目污水排放量;

⑵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将污染因子分为①持久性污染物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水体酸碱度④热效应等四个类型,污水包含的污染类型越多污染物就越复杂。

⑶受纳水体规模;

⑷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评等级划分原则为

①污水量大、水质复杂,等级高;②水域规模小、水质要求严,等级高。

21.说明污染物在水体自净机理?

水中污染物浓度自然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机制有三种。

(1)物理净化:物理净化是由于水体的稀释、混合、扩散、沉积、冲刷、再悬浮等作用而使污染

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2)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由于化学吸附、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水解等过程而使污染物浓度降

低。

(3)生物净化:生物净化是由于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22.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有那些内容?

⑴明确工程项目性质

⑵划分评价等级;

⑶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⑷建设项目工程污染分析;

⑸项目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⑹提出控制方案和环保措施。

三、计算题

6.有一条比较浅而窄的河流,有一段长5km的河段,稳定排放含酚废水Q h=0.10m3/s,含酚浓度为

C h=5mg,/L,上游河水流量为Q p=9m3/s,河水含酚浓度为C p=0,河流的平均流速为v=40km/d,

酚的衰减速率系数为k=2 d-1,求河段出口处的含酚浓度为多少?

解:较浅而窄的河流可以按照一维河流模型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污水与河水可迅速地混合

均匀,排放点的酚浓度就等于:

q Q q

C Q C C ++=21

)/(055.01

.099

010.05l mg =+?+?=

对于一维河流模型,在忽略扩散时,可降解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可表示为:

)]

/(ex p[)(10u x k C x C -=

将各量数值带入得 ??

? ???-?=4052ex p 055.0C =0.0428 (mg/l) 河段出口处的含酚浓度为0.0428mg/l 。

7. 有一条河段长7.5km ,河段起点BOD 5的浓度为7mg/L ,河段末端BOD 5的浓度为5mg/L ,河水

平均流速为15km/d ,求该河段的自净系数k 1为多少?

解:按照一维河流模型S-P 模型进行分析。河流中的 BOD- DO 的变化规律为:

?????--+--==----)()(//2101/0/02121u x k u x k u x k s s u

x k e e k k L k e C C C C e L L

由第一方程可得:

???

? ??=211ln C C x u k ,将各量的数值带入方程式,得: 11673.00.50.7ln 5.715-=??

? ??=

d k 8. 一河段的K 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E =19440m 3/d ,

BOD 5(E )=81.4mg/l ,河水Q P =6.0m 3/s ,BOD 5(P )=6.16mg/l ,u=0.1m/s ,K 1=0.5/d 。

①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混合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 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 5浓度是多少?

②如果COD Cr (E )=100 mg/l ,COD Cr (P )=12 mg/l ,K C =0.3/d ,其它数据同上,计算COD Cr 浓度。 解:①混合均匀后,水中的BOD 浓度

q Q q C Q C C ++=213600/24/194406616.63600/24/194404.81+?+?=

=8.88 (mg/l)

在忽略扩散时,一维河流模型有:

)]/(ex p[)(10u x k C x C -=

??? ?

?????-?=2436001.01000105.0ex p 88.8=4.98 (mg/l) 河段混合断面10km 处的BOD 浓度为4.98mg/l 。

②混合均匀后,水中的COD 浓度

q Q q C Q C C ++=213600/24/1944066123600/24/19440100+?+?=

=15.2 (mg/l)

在忽略扩散时,一维河流模型有:

)]/(ex p[)(10u x k C x C -=

??? ?

?????-?=2436001.01000103.0ex p 2.15=10.7 (mg/l) 河段混合断面10km 处的COD 浓度为10.7mg/l 。

9. 已知某一个工厂的排污断面上为30mg/L ,DO 为7mg/L ,受纳废水的河流平均流速为20km.d -1,

河水的k 1=0.75 d ,k 2=1.15 d -1,试求:

(1)距离为5km 处的BOD 5和DO 的浓度。

(2)若沿途没有其他的污染源排污,何处河水BOD 5恢复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地表Ⅲ类水质中BOD 5=4mg/L 、氧气的饱和溶解度Ds =10 mg/L )

解:按照一维河流模型S-P 模型进行分析。河流中的 BOD- DO 的变化规律为:

?????--+--==----)()(//2101/0/02121u x k u x k u x k s s u

x k e e k k L k e C C C C e L L

(1)距离为5km 处的BOD 5和DO 的浓度。

将各量的数值带入方程式,得距离为5km 处的BOD 5=24.9mg/l 和DO=3.31 mg/l

(2)根据第一方程式,当L=4mg/l 时,带入上式

)(km k u L L x 7.5375

.020430ln ln 10=?=?= 计算获得,距离排污口53.7km 处,河水的BOD5恢复到地表Ⅲ类水水质。

10. 在忽略污染物的降解,污水在河岸边排入河流,河流二为均匀流场的稳定态方程的解为:

?????????????? ??--+???

? ??-=x D u y B x D u y u x D uh Q y x C y y y 4)2(ex p 4ex p /42),(22π ①若某断面上河对岸浓度达到同一断面最大浓度的5%,定义为污染物到达对岸,求解此段这一距离L b 。

②若断面上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之差不超过5%,可认为污染物均匀混合。地段面与由排放点的距离称为完全混合距离Lm,求解Lm 。

解:①污染物到达对岸前,计算本岸C(L b ,0) 时可不计对岸的反射项。而污染物到达对岸C(L b ,B),只需要考虑一次反射。

对岸浓度为最小浓度,将y=B 带入的

)exp(24exp /4224)2(exp 4exp /42),(222Z A x D u B u x D uh Q x D u B B x D u B u x D uh Q B L C y y y y y b -=???? ?

?-?=??

???????????? ??--+???? ??-=ππ

本岸浓度为最大浓度,将y=)带入的

))4exp(1(44exp 1/424)02(exp 40exp /42)0,(222Z A x D u B u x D uh Q x D u B x D u u

x D uh Q L C y y y y y b -+=??

???????????? ???-+=?????????????? ??--+???? ??-=ππ

使用上式计算浓度,并按定义C(L b ,B)/C(L b ,0)=0.05 带入

)1(025.02/)1(12)

exp()

4exp(1()exp(2)4exp(1()exp(2),()0,(444

f f f f f Z f Z Z Z A Z A B L C L C b b +?=+?==+-==-+-=-+-=λλλ

利用迭代法计算得出:f=0.025

y

y b b y D u B D u B L L D u B 2220675.04)025.0ln(025.04exp =-==???? ?

??- ②同理,只需要考虑一次反射计算本岸浓度C(L b ,0)和对岸浓度C(L b ,B),并按定义C(L b ,B)/C(L b ,0)=0.9,解出的混合距离L m 为:

利用迭代法计算得出:f=0.47241

y y m m y D u B D u B L L D u B 222333.04)47241.0ln(47421.04exp =-==???? ?

??-

水环境容量计算

水环境容量计算 水环境容量是水体在环境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分为稀释容量(稀E )和自净容量(自E )两部分: 稀释容量: ()r b Q C S E ?-?=4.86稀 式中:稀E -稀释容量,kg/d S -水质标准,mg/L ; b C -河流背景浓度,mg/L ; r Q -河流流量,m 3/s 。 自净容量: ??? ? ??-?-u kl t e SQ E 8640014.86=自 式中:自E -自净容量,kg/d S -水质标准,mg/L ; t Q -河流流量+废水流量,m 3/s ; l -河段长度,m ; k -综合衰减系数,1/d ; u -河流流速,m/s 。 水环境总容量:自稀E E E += 本次选取环境总量控制因子为COD 、NH 3-N 和TP 。 根据规划要求,区内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后进入园区新建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尾水排入兴隆河。污水处理厂排入兴隆河的污水总共为1.2万t/d 。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浓度COD 为60mg/l 、NH 3-N 为8(15)mg/l 。 本次评价选取兴隆河排污口下游约4000m 河段计算环境容量。 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选取见表1。

表1 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选取表 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背景浓度 背景浓度选取排污口附近断面现状监测浓度平均值:COD 17mg/L、氨氮0.63mg/L、TP 17mg/L。 (2)计算结果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单位:kg/d (3)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50%水环境容量可用于接纳本区域排污量。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提出解决方案。

环境水利学问答题

环境水利学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66分) 1.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评的目的是要保证拟建工程贯彻执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环境管理方针。通过评价预测拟建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提出环境对策,以保证拟建工程影响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评价结果也为领导部门决策(拟建工程的可行性、方案论证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有哪些?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编制评价工作大纲,二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几种?各有哪些优点? ⑴清单法:是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把某项水利水电工程各种有关影响以表格形式列出,并常附有定量计算和环境参数的解释与说明,通过各类影响值的分析或运算进行影响评价。⑵Leopold矩阵法:主要优点是可以用做影响识别阶段的筛选工具,并且可以对影响项目和产生影响的主要工程行动之间的关系有清楚的显示。⑶叠置(图)法:优点是通过叠图可以直观地、清楚地显示每一个地理单元的信息群,便于发现矛盾,权衡利弊和进行调整。⑷网络法:通过完整的网络系统表示影响的原因与结果,从初始行动开始,向所有可能的组合放射,终结于评价出可能的环境影响。一定程度的网络分析对于评价环境因素不是太多的建设项目是很有用的。⑸投资—效益分析法: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比较普遍地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中。⑹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一种既能反映明确边界特征,又能反映模糊系统特性的分析评价方法,提出有量值比较概念的综合评判结果。 ⑺赋权关联度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4.跨流域调水工程环境影响有哪几部分内容?各有什么影响? ⑴对调出地区环境影响:①调出地区在枯水系列年,河流径流不足时,调水将影响调出地区的水资源调度使用,可能会制约调出区经济的发展。在枯水季节更可能造成紧邻调出口的下游地区灌溉、工业与生活用水的困难。②调出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改变了原有河床的冲淤平衡关系,可能使河床摆动,河床淤积加剧;流量减小使河流稀释净化能力降低,加重了河流污染程度;另外也会影响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关系。③若调水过多便会减少河流注入海湾的水量,使海洋动力作用相对增强,淡水与海水分界线向内陆转移,影响河口区地下水水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1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3.1评价方法分析 1.单因子评价法 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单因子评价法的实质是评价过程采用变权来处理评价因子,对污染最重因子赋以100%权重。因此,该方法未考虑水质评价全部因子的贡献,水质监测信息未充分利用。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水质评价结果是差的,表现为过保护。有时会由于过于严格的要求把水域使用功能评价得偏低各评价参数之间互不联系,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但该方法评价过程简单,无需复杂计算。 以金沙江流域铁路桥断面为例,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Ⅳ类,定级项目为石油类,但其他7项污染因子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再如新濉河大屈断面,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劣Ⅴ类,定级项目为氨氮,CODMn也超标(Ⅳ类),BOD5、石油类、挥发酚、汞、铅这5个项目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DO好于Ⅱ类水质标准。按4种分级评分法评价,铁路桥断面均评价为Ⅰ类,大屈断面则评价为Ⅲ类(灰色关联)、Ⅴ类(模糊综合)、Ⅰ类(物元可拓)、Ⅱ类(标识指数)。比较各种方法评价结果,如果按单因子评价法,将这两个断面评价为Ⅳ类和劣Ⅴ类结果偏严。因此,当仅有1项指标污染较重时,分级评分法较为合适;当有2项以上指标污染较重时,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偏松,标识指数法和灰关联分析法 2.污染指数评价法 污染指数评价法是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与其评价标准之比作为该项目的污染分指数,然后通过各种数学手段将各项目的分指数综合而得到该水体的污染指数,以此代表水体的污染程度。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使水质评价污染指数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包括简单叠加指数、算术平均值指数、均方根指数、最大值指数、内梅罗指数等。 111简单叠加指数 选定若干评价参数, 将各参数的实际浓度Ci和其相应地评价标准浓度( Coi) 相比,求出各参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中国环境规划院李云生 2004.5 ?基本涵义 ?计算模型 ?计算步骤 ?校核方法 第一部分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涵义 容量涵义 技术指南中的概念定义 ?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 ?从上述定义可知,水环境容量主要决定于三个要素:水资源量、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排污方式。 要素之一:水资源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量是水环境容量基础; ?为了确保用水安全,水环境容量计算采用的是较高保证率的水文设计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量都用来计算环境容量。 要素之二:水环境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体现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需求,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态度:开发、利用或保护。 ?已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要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规范功能区达标标准; ?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可不进行容量计算;若考虑计算,按较高功能标准进行(II类)。 要素之三:排污方式 ?排污口沿河(或其他水体)位置布设,对河流整体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 ?排污口排放方式(岸边或中心,浅水或深水),对局部的污染物稀释混合影响很大; ? ? 第二部分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 ?1、流域概化模型 ?2、水动力学模型 ?3、污染源概化模型 ?4、水质模型 1、流域概化 ?将天然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概化成计算水域,例如天然河道可概化成顺直河道,复杂的河道地形可进行简化处理,非稳态水流可简化为稳态水流等。水域概化的结果,就是能够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质变化规律。同时,支流、排污口、取水口等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也要进行相应概化。若排污口距离较近,可把多个排污口简化成集中的排污口。 2、水动力学模型 ?最枯月设计条件

电大环境水力学作业题.

环境水利学 形成性考核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班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使用说明 本考核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环境水利学”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环境水利学》教材(许士国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 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和调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保证。 “环境水利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学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水利的发展过程,认识水环境干扰与变化的规律,掌握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其评价方法,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课程主要包括:环境水利基础知识;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水环境的修复与管理;水质模型与水环境容量;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了解水利工程的环境管理等内容。为从事与环境有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紧密联系水利水电建设实际,同时由于国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建设坚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课程相关内容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另外,环境水利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除了水利工程技术,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课程内容也比较多,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开放式教育是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在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业余学习为主要方式,旨在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本形成性考核册的编写,考虑到学员的能力和环境,贯彻以“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介绍学科最新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计分作业方式进行形成性考核。全部课程要求完成4次计分作业,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1~2章、3~4章、5~6章和7~8章。学员应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每次计分作业满分为100分,由教师按照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分数,并按4次作业的分数计算学员的计分作业总成绩。因各次作业量不同,应按4次作业的加权平均分数计算总成绩(即形成性考核成绩),计算公式为: 形成性考核成绩 = 计分作业总成绩 = 第1次作业分数╳0.2 + 第2次作业分数╳0.3 + 第3次作业分数╳0.3 + 第4次作业分数╳0.2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 环境水利学作业一

矿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 总论 1.1 地下水质量标准 评价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标准值见表1。 表1 地下水质量标准 1.2 环境保护目标 地下水环境保持《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具体的保护目标情况详见表2和附图XX(环境敏感点分布图)。 表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3地下水评价等级 由于开采过程需要抽排水,可能会引起局部的地下水位下降,同时由于矿体的开挖扰动、废石和矿石的堆放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下水的水质,因此本项目属于Ⅲ类建设项目。 (1)根据Ⅰ类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矿区主要含水岩组为基岩构造裂隙含水岩组,其岩性为下奥统黄隘组泥质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页岩和砂岩等组成,厚约800多米,分布在矿区约90%的地方。经试验,该岩层的渗透系数K为0.00066m/d(7.64×10-7cm/s)。从勘察钻孔的静止水位判定,本区地下水位埋深11.16~35m。因此,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 评估区围只有一些季节性的溪沟,大气降雨是评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它主要通过表层下渗补给地下水,赋存于下伏的基岩构造裂隙中。大气降水除少量沿岩石裂隙或孔隙往地下渗透以外,绝大部分均沿山坡流入矿区小冲沟处。可见,建设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不易”。 矿区围无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但矿区外围的塘梨山屯、红星屯等村民以井水为主要饮用水源。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 项目经中和处理达标后外排的生产废水(含矿井涌水)的量为75m3/d,因此,污水的排放强度为“小”。 根据矿石的毒性浸出结果,浸出液呈碱性,因此其主要污染物为酸碱度,推测生产废水的污水复杂程度为“简单”。 对照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按Ⅰ类建设项目的分级判别,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见表1-3)。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赵君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E-mail:zsmzyq@https://www.sodocs.net/doc/7913279018.html, 摘要:一维稳态条件下计算水环境容量的3种方法,即段首控制方法、段尾控制方法和功能区段尾控制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劣及其相互联系,针对曹娥江支流--长乐河的具体情况,采用段首控制对其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系统地将各方法的物理含义及其适用奈件推广到实际中。计算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水环境容量;段首控制;段尾控制;功能区段末控制 1 计算方法 1.1基本概念和方程 水环境容量是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具有资源性、区域性、系统性、发展需要性四个基本特征,其大小主要与水域特性、环境功能要求、污染物质以及排污方式有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入流污染物的稀释能力以及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时空分布。由于河流具有对污染物质的稀释、输移、降解能力,因此河流环境容量可分为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输移容量:污染物在水体中随水流的对流运动产生的输移量,它只与水力要素和水质目标有关,因此输移容量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较大的输移容量并不代表较大的允许排放量。对保守物质来说,河段总的环境容量只由输移容量组成。 稀释容量:当水体本底水质浓度低于水质标准时,由于对流及扩散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逐步均匀分布到整个水体,其浓度达到标准浓度的限值时,水体所增加的污染物容量。稀释容量在数量上等于标准浓度时的输移容量与本底浓度时输移容量的差值,也称差值容量。 自净容量: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称为自净容量。自净容量是反映水体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也称同化容量。自净容量是水环境容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关键在于自净容量的计算。它是可不断再生的量。 河流是我国最常见、最基本的纳污水域。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占在我国的很大的比重。污染物进入河流后,在一定范围内经过平流输移、纵向离散和横向混合后达到充分混合,或者根据水质管理的精度要求,允许不考虑混合过程而假定在

(打)《环境水利学(本科必修)》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水利学(本科)》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画√。错误打×。每题4分。小计20分) 1.在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洪水流量为设计流量。( ) 2.液体中水的表面张力最大。( ) 3.河流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弱,生化作用相对强。( ) 4.功能一级区划中,水质污染严重,现状水质较差的城镇河段应划为开发利用区。 5.环境管理制度已经逐步走向法律化、政策化。(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小计30分) 1.用于水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分析法,另一类是( )法。 A.称量分析法 B.滴定分析法 C.仪器分析法 D.物理分析法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循环途径,最基本的也是与环境关系最密切的三种物质的循环是( )。 A.氧、硫、氮 B.水、碳、氮C.水、硫、磷 D.氧、碳、铁 3.最容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的水体是( )。 A.河流 B.湖泊 C.海洋 D.地下水 4.当研究河段的水力学条件满足( )时,可考虑应用零维水质模型。 A.非恒定非均匀,洪水波 B.恒定非均匀,形成污染带 C.恒定均匀,充分混合 D.恒定均匀,非充分混合 5.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一般不应超过( )度。 A.1 B.5 C.15 D.30 6.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 )。 A.该物质在当地水体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 B.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 C.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 D.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 7.移民安置目标的评价指标中的关键指标是生产指标和( )。 A.生活指标 B.资源指标 C.生态指标 D.公共设施指标 8.天然河流中污染物质的基本扩散包括( )。 A.分子扩散 B.分子扩散与紊动扩散 C.紊动扩散 D.分子扩散与热扩散 9.一旦被污染,最不易治理、水质恢复最慢的水体是( )。 A.河流 B.湖泊 C.海洋 D.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一、二级)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 (一、二级评价参照) 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月 目录

1总论 (3) 编制依据 (3) 1.1.1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技术规范及技术导则 (3) 1.1.2工作技术资料及文件 (3) 地下水环境功能 (3) 评价执行标准及保护目标 (3) 1.3.1评价执行标准 (3) 1.3.2保护目标 (3) 地下水评价等级 (4) 1.4.1评价工作定级 (4) 1.4.2评价范围 (5) 1.4.2.1Ⅰ类建设项目 (5) 1.4.2.2Ⅱ类建设项目 (5) 1.4.2.3Ⅲ类建设项目 (5) 2拟建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6) 3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7) 3.1.1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7) 3.1.2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7) 3.1.3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8) 3.1.4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8) 3.1.5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 (8)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9) 3.2.1污染源整理与分析 (9) 3.2.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11) 3.2.3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12)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13) 4.1.1预测范围 (13) 4.1.2预测时段 (13) 4.1.3预测因子 (13) 4.1.4预测方法 (14) 4.1.5预测模型概化 (1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4) 4.2.1评价范围 (14) 4.2.2评价方法 (14) 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5) 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对策 (16) 环境管理对策 (16) 6评价结论与建议 (17)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DOC 19页)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行)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 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 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 2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 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 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湖泊水质?)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

电大《环境水利学》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环境水利学》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画√,错误打×。每小题3分,小计15分) 1.在推求河流水环境容量时,应选择洪水流量为设计流量。( ) 2.液体中水的表面张力最大。( ) 3.河流水环境容量的特点就是混合稀释相对作用弱,生化作用相对强。( ) 4.功能一级区划中,水质污染严重,现状水质较差的城镇河段应划为开发利用区。( ) 5.环境管理制度已经逐步走向法律化、政策化。(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小计30分) 1.资源水利的核心是( )。 A.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B.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C.注重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 D.工程的技术可行性 2.水体中某污染物的本底值就是( )。 A.该物质在当地水体没有受到污染影响时的含量 B.该物质在过去的背景值 C.该物质在规划阶段采用的值 D.该物质在底泥中的含量 3.最容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的水体是( )。 A.河流 B.湖泊 C.海洋 D.地下水 4.当研究河段的水力学条件满足( )时,可考虑应用零维水质模型。 A.非恒定非均匀,洪水波 B.恒定非均匀,形成污染带 C.恒定均匀,充分混合 D.恒定均匀,非充分混合 5.用于水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分析法,另一类是( )法。 A.称量分析法 B.滴定分析法 C.仪器化学法 D.物理分析法 6.水利建设对环境的负效应有( )。 A. 减轻能源污染 B.创造旅游环境 C.改善生态环境 D.蓄水淹没影响 7.水利水电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最基本、最传统、最常用的一种是( A.清单法 B.网络法 C.叠图法 D.投资一效益分析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习题

1.试分析水资源与水的自然循环的关系。 2.试分析水体污染与水的社会循环的关系,以及产生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 3.试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4.试述水污染控制工程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和地位。 5.水体自净能力、水环境容量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有怎样的关系?试举例说明之 6.试归纳污染物的类别、危害及相应的污染指标。 7.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过程分氰化和硝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能否同时进行,为什么?生活污水水质指标中BOD5是和哪个阶段的需氧量相对应? 8.试简述BOD、COD、TOD、TOC的内涵,根据其各自的内涵判断这四者之间在数量上会有怎样的关系,并陈述其原因。 9.废水处理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它与处理单元及核心单元、核心设备间有怎样的关系? 10.什么是废水处理的级别?对于城市污水而言,通常有怎样的级别划分? 11.为什么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通常有哪几种具体的预处理方法? 12.某企业生产废水排放量为60m3/h,其浓度变化为每8h一周期,每周期内的小时浓度为30、80、90、140、 60、50、70、100mg/L。试求将其浓度均和到70mg/L所需要的均和池容积及均和时间。 13.某酸性废水的pH值逐时变化为4.5、5、6.5、5、7,其水量的逐时变化依次为5、6、4、7、9m3/h,废水排放标准为pH=6~9,问完全均和后是否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14.试说明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各适用在哪些场合?15.设置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16.水的沉淀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试分析球形颗粒的静水自由沉降(或浮上)的基本规律,影响沉淀或浮上的因素有哪些? 17.水中油珠的密度ρs=800kg/m3,直径众=50μm,求它在20℃水中的上浮速度? 18.某废水的静置沉降试验数据如下表,试验有效水深H=1.8m,污水悬浮物浓度C0=300mg/L,试求u0= 19.悬浮物浓度为430mg/L的有机废水进行絮凝沉降试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试求沉降时间为60min、深度为1.8m时的悬浮物总去除率。 20.沉砂地的作用是什么?曝气沉砂沧的工作原理与平流式沉砂池有何区别?

环境水力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对线性问题应用叠加原理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多个污染源输入时,可分别计算每个污染源的浓度响应,再进行浓度叠加 B. 对空间起始分布源输入,可将起始分布源分解为若干瞬时平面源,再对每个瞬时源引导的浓度进行求和 C. 对恒定连续源输入,可将连续源按时间分解为若干瞬时源,再对每个瞬时源引导的浓度进行求和 D. 断面上某点流速可分解为平均速度、偏差速度和脉动速度之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扩散方程实质上是质量守恒原理在环境水力学中的应用 B. 宽浅型河流的分散系数一定与河流水深成正比 C. 误差函数)(z erf 始终是增函数 D. 分子扩散系数z y x D D D ≠≠,即不符合各向同性 3、上游来水COD Cr (u)=14.5mg/L ,Q u =8.7m 3/s ;污水排放源强COD Cr (e)=58mg/L ,Q e =1.0m 3/s 。如忽略排污口至起始断面间的水质变化,且起始断面的水质分布均匀,则采用完全混合模式计算得到其浓度为( )。 A. 20.48mg/L B. 17.98mg/L C. 18.98mg/L D. 19.98mg/L 4、下列不属于瞬时源浓度解的有( ) A.?? ????-=222exp )0,0,(z z y H U m x c σσσπ B. ?????????? ??++???? ??-= )exp(442),(0 D xu Dt ut x erfc Dt ut x erfc c t x c C. ?????????? ??---???? ? ?+-= Dt b ut x erf Dt b ut x erf c t x c 442 ),(0 D. ( ) ?? ????++--= Dt z y ut x Dt M t z y x c 4)(exp 4),,,(2223 π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理过程: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稀释和自然沉淀过程 B. 化学过程:指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的理化性质变化等化学反应,对水体净化起作用的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生物自净过程:微生物在溶解氧充分的情况下,将一部分有机污染物当食饵消耗掉,将另一部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的简单无机物 D. 紊动扩散:指水流的紊动作用引起的水中污染物自低浓度向高浓度区域扩散过程 6、河流稀释混合模式中,点源稀释混合模型是( ) A. ()Q W Q Q c Q c c s e e u u 4.86+ += B. ()()e u e e u u Q Q Q c Q c c ++= C. d t k c c 101+= D. ?? ???? -=V x k c c 86400ex p 10

环境水力学案例分析

1、 某河段河水的水温为15 oC ,水力水质数据如下图,试计算距始端60,90km 处的 BOD 、DO 浓度值。 Q 11L 11O 11 解:此题不考虑弥散作用。使用Streeter-Phelps 模型: ) (211s O O K L K dx dO u L K dx dL u -+-=-=在上边界给定L(0)=0L ,O(0)=0O 的条件下,其解为: ) ()(//2 101/0/02121u x K u x K u x K s s u x K e e K K L K e O O O O e L L ------+ --== 水温T 与s O 的关系是:s O =T +6.31468 15度时s O =10.06 mg/L 在第一个断面,有01L = ,/8650.686400 400004040*0600*86400 40000 111 11L mg Q q QL L q =+ += ++01O = ,/9563.986400 400004040*1*86400 40000 111 11L mg O Q q QO O q s =+ +=++ x=60000m 时,L mg e L e L L u x K /58.332 .0/60000*86400/3.001/01601===-- O 60=L mg e e K K L K e O O O u x K u x K u x K s s /48.8)()(//2 1011/01212=--+ ----- 在第二个断面,先发生混合,然后衰减。 L mg q Q q L q L Q q L /2889.4)(2 12 26010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地下水不仅是工业、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关键的水资源组成部分。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力度,才能在有效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促进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地下水在建设中的意义 储存在岩石和土壤空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由于岩层的过滤和地表岩土的保护作用,地下水在水质和卫生条件方面都较地表水优越,因此地下水是工农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供水水源。尤其是华北、西北相对干旱的地区,地表水相对稀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就颇为重要。此外,地下水是一种天然的矿产资源;地下矿水还具有医疗价值,地下热水也是一项重要能源,观测地下水还可以预报地震,分析地下水还可作为找矿的标志。因此,地下水在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地下水同时又具有潜蚀作用,是造成岩溶、塌陷、管涌、滑坡等特殊地貌或灾害的主要营力,也会危及地下工程和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开发利用地下水时不能不对其有害因素予以密切关注和了解,进行有效的防治,还要防止地下水的污染。研究地下水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污染和破坏。如果地下水被污染和破坏就很难治理和恢复,有的甚至不能再恢复,因此要十分重视保护地下水资源。 2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各种因素 2.1建设工程的大范围开采 由于人们长时间使用和开采地下水,所以水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于人为的作用以及边界条件改变,使其他层面的水会流入含水层,一部分浸入含水层的水质量比较差,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在引水工程中,过滤网要是长时间使用就会生锈,而且引水工程输水管里面会析出一定的化学物质,会给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含水层水动力要是发生变化,地下水溶解物质化学平衡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水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产生全新的水化学环境,而且在含水层产生全新的物理化学反应。一些含有金属矿氧化物也会进入水中,在降落漏斗部分,氧化效果会提升,借助硫化物的氧化会将金属转化成易溶状态,迁移能力也会显著提升,进而流入含水层,地下水可溶性固体的高度也会显著提升。 2.2农业活动 2.2.1农业活动致使产生地下水污染问题 主要的体现就是地下水和一些废弃物溶混进而使地下水水质降低。其中就是

环境水利学习题

《环境水利学》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思考题 1. 环境与环境保护的概念是什么? 2. 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 3. 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内涵、区别与联系,怎样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 4. 水利发展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5. 现代水利与传统水利的差异有哪些? 6. 水利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 7. 环境水利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8. 环境水利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9. 环境水利学的任务与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习题 一简答题 1. 环境水利中,水体与水有何不同? 2. 据介质粒径大小,天然水可有哪些成分? 3. 体的凝聚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4. 体吸附起什么作用? 5. 价水质优劣的主要指标有哪些?为什么说氧平衡指标是影响水质变化的关键指标? 6. 么是生态系统?它有哪几部分组成? 7. 阐述食物链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所起的作用。 8. 态系统的功能通过哪些方面体现 9. 态平衡的含义是什么?

二填空题 1.液体中除汞外,水的最大,由此产生毛细、润湿、吸附等一系列界面物理化学现象。 2.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一是;二是。 3.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是水体具有能力的一种表现。 4.水体悬浮物和底泥中都含有丰富的胶体物质。由于胶体粒子有很大的表面积和带有,因而能吸附天然水中各种分子和离子,使一些污染物从液相转到固相中并富集起来。 5.在水质指标中,1l水中还原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毫克数称 为。 6.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河、湖、海等地表水的,植物叶面,使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然后又通过或其他降水形式重返地球表面,从而完成水的循环。 7.是导致湿地的形成、发展、演替、消亡与再生的关键。 8.以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在一起的链环称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 9.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和 。 10.如果水体中氮、磷的浓度过高,就会使浮游植物,造成水体的。 11.氧化还原反应是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参与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有电子得失而改变其化合价:失去电子的过程叫做,其化合价;得到电子的过程叫做,其化合价。 三选择题 1.在生态系统中,()是一级消费者。 A.狐狸B.狼 C.豹D.兔子 2.一个成年人体重中含有( )的水。 A.20%~30% B.40%~50% C.60%~70% D.80%~90%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 环办[2011]22号 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 为客观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规范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我部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附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二○一一年三月九日 主题词:环保地表水评价办法通知 抄送:机关各部门。 —3—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行) —3—

二○一一年三月 目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4—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环境评估报告-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0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0.1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10.1.1 地下水现状监测 10.1.1.1 监测点位布设 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地下水流向和当地井位情况,本工程共布设了两个地下水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见表10.1-1和图8.2-1。 表10.1-1 地下水现状监测点位布设情况表 10.1.1.2 监测时间及频率 监测时间为2010年8月22日-8月24日,每天一次。 10.1.1.3 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包括PH、总硬度、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砷、汞、铁、锰、氟化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共十四项,同时记录井深、水位。 10.1.1.4 分析方法 水样采集、保存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5750-2006),具体见表10.1-2。 表10.1-2 地下水监测与分析方法

10.1.1.5 监测结果 监测因子监测结果见表10.1-3。 10.1.2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10.1.2.1 评价标准 本次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质标准进行现状评价。见表10.1-4。 表10.1-4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mg/L 10.1.2.2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进行评价,评价公式为: i i i S C P / 式中:P i ——指污染物i 的单因子指数; C i ——指污染物i 的监测结果; S i ——指污染物i 的所执行的评价标准。 对PH 值进行评价的公式为: P PH =(7.0-PHi)/(7.0-PHsd) PHi ≤7.0 P PH =(PHi-7.0)/(PHsu-7.0) PHi ≥7.0 式中:P PH ——指PH 值的单因子指数; PH i ——指PH 的监测结果; PH sd ——指水质标准中PH 值的下限;PH su ——指水质标准中PH 值的上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

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 6.1.1 建设项目分类 本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全部厂区由2口自备水井(供水能力80m3/h)供给;生产废水酸碱废水(脱硫用水、栈桥冲洗及煤场喷洒)、脱硫废水(中和处理后回用于灰渣加湿)、锅炉排污水(冷却后回用于脱硫工艺用水、灰渣加湿与煤场喷洒)、非经常性废水(锅炉酸洗废水、空气预热器冲洗水等,中和后用于煤场喷洒)不外排,循环冷却水排污水(950.4m3/a)和生活污水(480m3/a)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级标准的进水水质标准要求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鱼台绿都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处理厂集中处理。因此,本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项目属Ⅲ类建设项目。 6.1.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级别 6.1.2.1、项目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本项目(Ⅲ类)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6.1-1。 表6.1-1 本项目(Ⅲ类)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表

6.1.2.2、项目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Ⅲ类)评价工作等级见表6.1-2。 表6.1-2 本项目(Ⅲ类)评价工作等级表 综上可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

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6.2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6.2.1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6.2.1.1监测布点 根据评价区内地下水流向,在项目区等处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监测布点具体位置见表6.2-1及图6.2-1所示。 表6.2-1 监测布点具体位置表 6.2.1.2 监测项目 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氨氮、氰化物、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砷、汞、六价铬、铅、铁、锰、铜、锌、镍21项。同时测量水温、井深和地下水埋深。 6.2.1.3 监测分析方法 表6.2-2 地下水监测方法一览表

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_董飞

第25卷第3期 2014年5月水科学进展ADVANCES IN WATERSCIENCE Vol.25,No.3May ,2014 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 董飞1,2,刘晓波1,2,彭文启1,2,吴文强 1,2(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 2.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 摘要:为厘清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演变历史,探讨计算方法发展趋势,在系统调研大量水环境容量研 究文献基础上,详细梳理水环境容量从概念引入到研究至今的过程,归纳出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研究过程中产 生的五大类计算方法:公式法、模型试错法、系统最优化法(线性规划法和随机规划法)、概率稀释模型法和未确 知数学法。解析了各类方法的基本思路、产生过程及应用进展,评述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与国 外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基于水环境系统复杂性及中国水资源管理特点与应用需求,认为中国应强化对概 率稀释模型法、未确知数学法及随机规划法等3种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关键词: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概率稀释模型;系统最优化;未确知数学 中图分类号:TV131,X143;G353.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6791(2014)03-0451-13收稿日期:2013- 10-11;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0网络出版地址: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7913279018.html, /kcms /detail /32.1309.P.20140410.0950.010.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9230);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501- 004)作者简介:董飞(1983—),男,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域容量总量控制理论与方法等研究。 E-mail :dongfei99999@https://www.sodocs.net/doc/7913279018.html, 通信作者:彭文启,E- mail :pwq@https://www.sodocs.net/doc/7913279018.html, 环境容量是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实际应用问题之一[1]。水环境容量是环 境容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量总量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中国水环境管理体系从浓度控制、目标 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管理 [2]与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3],水环境容量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环境容量概念的引入,中国学者即开始了对水环境容量的研究[4]。在经 过短时期的对水环境容量基本概念的强烈争论后,迅速实现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化计 算的转变[5];同时注重吸收欧美等国的研究成果[6]。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水环境数学模型应用及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公式法 [7]、系统最优化法[5]、概率稀释模型法[6]、模型试错法[8]等计算方法,盲数理论等不确定性数学方法也引入其中[9]。在地表水方面,水环境容量计算中所用的水环境数学模型从Streeter- Phelps 简单模型[5]发展到WASP 、Delft 3D 等大型综合模型软件[10],计算区域从河段、河流发展到河口、湖库、河网、流域[11],计算维数从一维发展到二维和三维[12],计算条件从稳态发展到动 态[13],所针对的污染物从易降解有机物、重金属发展到营养盐等[7]。近年来,常见关于水环境容量总体研究进展的文献 [14-15],然而未有专门系统论述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的文献;同时,文献中通常将中国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分为3类或4类 [8,10],笔者认为这难以对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作全面概括,本研究旨在弥补这一不足。以地表水水环境容量为重点,兼顾海洋水环境容量,大量调研中外文献,系统研究中国在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面从起步到当前的各种方法;同时对照欧美国家的计算方法,对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进行重新归类。在解析各类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各类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作了评述。在比较分析国内外计算方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各类计算方法对复杂水环境系统的适应性及中国水资源管理特点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的需求,对中国今后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DOI:10.14042/https://www.sodocs.net/doc/7913279018.html,ki.32.1309.2014.03.0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