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巧用“心理效应”激发学习动力

巧用“心理效应”激发学习动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f11699708.html,

巧用“心理效应”激发学习动力

作者:郝梦颖

来源:《文理导航》2011年第19期

一次对20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中,学生自认为学习动力不足的占37.8%,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占34%。学习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困扰家长和孩子的首要心理问题。从心理机制上来说,学习动力不足是心理效应的产物。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心理效应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对待学习动力不足问题,我们要从心理效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

一、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几种心理效应

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逐步产生和深化的过程,是几种心理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几种心理效应我们必须高度关注,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策。

(一)高原效应。学习的“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时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对应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主要原因:随着学习层次的

逐步提升,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要求、教育教学方法及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课程门类突然增加,且教材内容多、跨度大、要求高,一时难以适应,会产生高原效应。就其本身而言,高原阶段是学习进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也是影响学生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轻度的“高原效应”,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它可以增加个体的兴奋度和反应敏感度。但是程度过于严重的“高原效应”则会产生负面作用。如果学生在高原效应期没有得到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没有跨过“分水岭”,学习兴趣就会急骤下降。

(二)超限效应。心理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产生超限效应一般是由于过度期望和过度批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就更高。有些家长把子女的成功与否同自己的荣辱甚至家庭的显赫与衰败系于一身,寄厚望于孩子。学生犯了错误或没有达到家长的教育要求,就狠狠批评,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批评,这种过度的期望、苛刻的教育要求,使得学生对家长极不耐烦,就会越来越厌烦学习,甚至会演变成敌对心理。

(三)破窗效应。当建筑物的一扇窗子或一块玻璃被人砸碎,如果不及时补上,其他的玻璃将碎得更快。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因此,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