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_反实在论_还是_实在论_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_反实在论_还是_实在论_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_反实在论_还是_实在论_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_反实在论_还是_实在论_

心理科学进展 2004,12(2):312~ 319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 

 

杨莉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南京 210097) 

 

摘 要“反实在论”与“实在论”之争是当前有关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争论的核心。批判者指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反实在论”,社会建构主义者则竭力澄清自己的“实在论”立场。该文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一个芜杂的思想体系,任何一种简单的结论都难免失之武断,妨碍对它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把握社会建构主义关键在于对“现实”的理解,社会建构主义的“现实”是统一了主客体的生活的现实,它对主客关系的超越对现代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实在论者,了解实在论特有的问题和局限性,有助于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参与这场争论。. 

关键词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实在论,反实在论。 

分类号 B84-09

“社会建构论”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影响广泛又极具争议的一种研究取向。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是该取向在心理学中的反映。其核心纲领包含“批判”、“建构”、“话语”、“互动”四个层面:首先,批判现代心理学的主客二元对决、反映论的认识论、个体主义和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否定心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坚持心理的社会建构性质;第三,话语是社会建构的媒介,将话语分析纳入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社会建构通过人际互动过程实现,主张心理学的研究重心应由内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转向个体外部人际关系和互动。 

1 “反实在论”与“实在论”之争是有关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争论的核心 自从格根1985年发表“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主义运动”以来,心理学围绕社会建构主义的批判和争论不绝于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批判和争论呈现混乱或无政府状态。表现为:首先,批判没有单一的“靶子”。由于对“什么是社会建构主义”缺乏统一的界定和认识,批判者往往出于各自特定的立场或批判目的,针对某种特殊版本的社会建构论展开批判,以至于“有多少版本的社会建构主义就有多少种争论的立场”[1]。其次,争论的焦点异常分散。所涉及到的问题大体包括:社会建构主义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社会到底建构了什么?语言的指涉性(referentiality)问题;社会建构主义自身的逻辑统一性问题;社会建构主义是否滑向极端的虚无主义或怀疑论?是否导致相对主义的劫掠?什么是理论的“真”?什么是道德的“善”?如果一切真和善都是人为建构的,还有什么东西可追求?社会建构主义是仅限于认识论,还是同时具有本体论意义?等等。

收稿日期:2003-06-30 

通讯作者:杨莉萍,E-mail:lpy2908@https://www.sodocs.net/doc/7a19128591.html,;电话: 025-*******

第12卷第2期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 -313-

近2年,随着批判和争论的不断深化,人们渐渐认识到,在上述批判和争论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社会建构主义究竟怎样看待人的认识与外在世界的关系问题,换言之,社会建构主义究竟是“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对该问题的认识将直接或间接决定其它问题的答案。承认社会建构主义是“实在论”,意味着社会建构的只能是对客观对象的信念或认识,而不是客观对象本身;语言的指涉性和社会建构主义的内在统一性得以保留;真和善仍有其客观、绝对的标准;社会建构主义也就只能囿于认识论领域。而假定社会建构主义是“反实在论”,就是说它认为社会不仅建构了对现实的认识,而且建构了现实本身;语言与对象之间的指涉关系、真与善的客观标准均被取消;社会建构主义就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本体论意义。正因为此,2001第3期、2002年第5期《Theory & Psychology》先后两次发行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专刊,都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讨论。

实在论(realism)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哲学观念,是人类理解或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在历史上有过多种形式,如古代素朴唯物主义实在论,近代形而上学实在论,二十世纪早期的新实在论,以及当代科学实在论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实在论内涵不尽相同,甚至有时相互冲突。但在最基础、最根本的层面,都坚持外部世界或人的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相信它们是独立于人的表征之外的客观存在。

实在论与唯心主义对立无疑,但是不能把实在论简单地理解为唯物主义。因为哲学历经衍变,包括古典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现代哲学的人本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及最新的语言哲学研究等,已经使得现代哲学与原来意义上的唯物、唯心对立拉开了距离。唯物、唯心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它们原有的界限一再被突破。现代哲学以“实在论”、“反实在论”取代“唯物论”、“唯心论”,正是要体现这种历史的超越。

反实在论(anti-realism)可以回溯到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学说,经过贝克莱“我思故我在”及休谟不可知论的发展,到康德的“物自体”其思想大体形成。康德的“物自体”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认识的界限。作为前者,“物自体”独立于我们的感官之外,为感官提供材料,作为后者,“物自体”本身是无法认识的,我们只能认识它们在感官中的呈现即“现象”。康德为人类理性划定的这一界限是现代反实在论的牢固基石,后者更进一步指出,不仅“客观世界是怎样的”我们不知道,而且由于它与我们“无关”,大可忽视其存在。这是以现代方式对客观实在的否定。

反实在论一般被理解为一种本体论,它与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有密切的逻辑联系。因为否定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承认有对于客观世界的唯一准确的反映或描述即“真理”。正由于反实在论总是与相对主义结盟,许多人便在同等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因此关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实在论—反实在论”之争其实也是“实在论—相对主义”之争[2]。

2 批判者的声音: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反实在论” 

对于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批判和斥责一直高过支持者的呼声。究其原因,正如《Theory 和Psychology》杂志主编Stam(2001)所说,“一旦一个人确立了实在论立场,社会建构主义立刻就被置于反实在论的地位。有了这样一个标的,要想说明它的哪些言论符合反实在论

-314-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的标准因而是错的,仅仅是个引证的问题”[3]。

纽约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Greenwood(1992)在选择用以取代经验主义的心理学方法论时,在社会建构主义与实在论之间做了比较。他认为,心理学家之所以不愿意接受社会建构主义,是因为它否认自然科学和心理科学中理论描述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要求以自然和心理世界中独立存在着的事实来检验理论描述的真假。他指出,“社会建构论者否认理论命题能够提供对于外在世界的准确描述,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可能在现实与我们对它的描述或概念之间做任何比较”[4]。

Bradley(1998)在《重构心理主体》中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话语占据了当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因为“它被许多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是唯一存在的现实”。他进一步指出,对于社会建构主义而言“有关心理的谈话被视为一种文化的创造物,一种被话语塑造的副现象。只有话语是真的,任何其他的事情都相对于话语。所以,主观现实、人的经验和心理都不可能是真的”[5]。

除了上述直接指认社会建构主义为反实在论外,还有一种批评将矛头指向社会建构主义反实在论之“言”与实在论之“行”之间的逻辑矛盾。如Maze(2001)指责社会建构主义一方面“否认有任何独立的被指涉的现实的存在,否认任何宣称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却又“视话语为客观实在,并假定自己关于话语的陈述是真实的”。Maze指出,如果社会建构主义想要做出任何断言,它实际上已经私下里接受了真与假的区分。社会建构主义因此必然陷于两难:如果它坚持否认客观事实和真理的存在,就没有理由要求任何人相信它自己的任何观点是“对的”。反之,如果它坚持自己对于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取消”现实和真理[6]。

Nightingale与Cromby(1999)认为, 对语言和话语的高度关注曾经为社会建构主义赢得了声誉,它在消除和解构主流心理学的霸权方面确实取得了成效,但完全否认文本之外的存在,只能作为社会建构主义早期用以解构的工具,从近期发展来看,它给社会建构主义带来的问题远胜于它所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对客观现实与真理的否定最终将使社会建构主义成为自我解构的利器。在他们看来。社会建构主义应该在保留人的行为与心理状态的社会历史性的前提下,放弃反实在论和极端的相对主义立场[2]。

此外,在社会建构主义内部,有少数心理学家欣然承认社会建构主义的相对主义及反实在论立场。如Edwards 等人(1995)在《死亡与家俱:修辞学,政治学和神学抵制相对主义的最后防线》一文中,就公开为反实在论和相对主义鼓与呼。他们称反实在论与相对主义是“学术立场的典范”,是人的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唯一适当的基础”。为了说明相对主义的价值,他们首先列举了社会科学中最常被用来抵制相对主义的最后两道防线:要么用手敲着桌子证明它“确实存在”,要么举证死亡、痛苦和疾病是“客观事实”。Edwards 等随即指出,家俱和死亡的“真”并非来自于它们本身,相反,它们都是社会的建构[7]。

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当代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思潮,已有不少文本译成中文,亦有中文评论性文章出现,其中与本文论旨密切相关的有苏国勋先生的“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和美籍

第12卷第2期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 -315-

华人学者曹天予的“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二者首先都肯定社会建构主义深化了我们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同时又都对社会建构主义的反实在论和相对主义立场持批评态度。苏国勋先生在文中指出,“与现象学和常人生活方法论不同的是,它(社会建构论)的目的在于论证,不仅社会实在是社会建构起来的,自然实在也同样如此”[8]。曹天予则指出,“根据这种学说,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决不是存在于世界之中的事物的表象,相反,它是我们社会的建构”。他随后质疑,“为什么你的(指社会建构主义)建构物对于其他人的也许是与你相冲突的建构物拥有特权呢?”[9]。

3 支持者的声音: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实在论” 

这种声音主要出自社会建构主义者对批评的回应或答辩。事实上,与其说社会建构主义者自认“是实在论”,毋宁说他们更想说明自己“不反实在论”。特别是对于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Gergen而言,因为他既不承认自己反实在论,也不接受实在论,他一再宣称社会建构主义在本体论上保持“缄默”。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社会建构主义者希望澄清或证实自己的实在论立场。

Gergen(2001)指出,将社会建构主义视为“反实在论”是一种误解,批判者没有注意到他于多处、多次对“指涉性(referentiality)”的描述[10] 。譬如,在1994年的《现实与关系》一书中,他用7页的篇幅阐述了共同体内部经验真理的生成,以及以何种方式语词能够被视为对独立的现实提供图示。他的结论是,“在一个由科学家共同体所建立的话语——行为——对象的传统内部,起论断作用的理论的相恰性(relevance)是非常重要的” [11] 。这里的“相恰性”即是指理论对于对象的指涉关系。在1999年的《社会建构主义导论》一书中,针对真理的游戏,他再次指出,“游戏需要的不仅仅是语词和行动,在特定的背景中,我们典型地需要各种各样的客体” [12] 。

针对有人质问“我们怎么能怀疑物质现实的存在?”,“你能说污染、贫穷和死亡不是真的吗?”,“你能说不存在一个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建构了它吗?”,格根反驳说,社会建构主义从未否认污染、贫穷和死亡。它只是提出,每当我们开始说或者开始思考某一“客观事实”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话语的世界,或者说进入了一种传统、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指涉。格根指出,坚持语言对于世界的构成性并不必然否认对象之于现实的构成性。社会建构主义承认客体的存在,但它更强调,语言是以“对于我们来说,它(对象)是什么?”的方式创造了客体的世界,而人们总是将语言的现实当成客观的现实[10] 。

Liebrucks(2001)认为,澄清社会建构主义立场的关键在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的建构,而什么不是[13] 。他指出,社会建构主义在两种意义上使用“社会建构”的概念:其一,话语的社会建构,其二,实体的社会建构。话语代表着人们关于世界的信念或观念,所以,将话语视为社会的建构并无新意。实体的社会建构相对比较激进,因为“实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指“现实”自身被建构,而不仅仅是信念、观念被建构。社会建构主义正是在这里容易被误解。

-316-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Liebrucks指出,社会建构主义将实体作为社会的建构是有限制的。在其创始人Berger 和Luckmann那里,“实体”仅限于指社会制度和人,不能用于自然。在心理学中“实体”主要指“精神现实”。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本意在于强调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现象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由于心理现象只能与特定的社会实践相联系而存在,个体的心理功能与行为方式是社会以话语为媒介塑造的,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造物”[13]。

Liebrucks进一步指出,社会建构主义从未宣布自然界及其因果关系是社会的建构,也没有说“一切现实”都是社会的建构。相反,从一开始,社会建构主义就强调自然对社会建构所给予的种种限制。他因此得出结论:“将社会建构主义放在反实在论的框架内难以理解;社会建构主义与实在论是相容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多元视角与实在论的结合”[13] 。

Edley(2001)认为有必要区分认识论和本体论意义上的两种社会建构主义。他认为二者的混淆常常被某些人为了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而加以利用,最终导致无休止的争论。他赞成社会建构主义是“认识论的”,应该是“描述”具有建构的性质,而不是被描述的或超越描述的“实体”具有建构的性质。他认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得出结论:在语言之外没有理解世界之路,我们不能观察现实然后将它们翻译成语词。从认识论立场上可以说,现实不可能存在于话语之外等待被公正地表征,相反,它既是话语的对象又是话语的结果[14]。

Edley认为,将社会建构主义视为反实在论的错误在于将“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于文本之外”做了本体论的而不是认识论的理解[14]。这样的理解本身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它引导出一个逻辑矛盾,即断言“文本之外无他物”说明这里存在着一个事实,并暗示做出这种断言的人知道这一事实。对社会建构主义做认识论的理解可以避免这一矛盾。第二,确实找不到社会建构论者明确否认存在话语之外的现实的例子,能找到的都是实在论者对它的解释或推导。

Edley还指出,指责社会建构主义否认话语之外的存在,实际上是利用了人们熟悉但却具有欺骗性的表征与现实之间的分离。其中隐含着“如果主体经验是话语的产物,它们事实上就不是真的”。他提醒这种思想已经过于陈旧、落伍了[14] 。当代哲学倾向于认为,在语词和世界之间、物质与符号之间没有清楚的分界线。是“话语”将如同树、房子那样“真实”的各种现象带入了现实的存在,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正是这一新的哲学理念的反映。 

4 对争论的进一步思考 

首先,我们认识到,社会建构主义是一个芜杂的思想体系。表现在:其一,对“什么是社会建构主义?”尚无定论。有人自称为社会建构论者,却不被其他社会建构论者接受;有人拒不承认自己是社会建构论者,却被贴上社会建构论的标签大加挞伐。其二,社会建构主义缺乏内在统一性。它被认为是后现代文化思潮在心理学中的体现,但它的许多方面却仍遗留着“相当的”、甚至有时是“彻底的”现代主义特征[3]。其三,尽管对社会建构主义的“家族相似性”有过不少抽象,但作为现实而存在着的却是多种形式的、不同版本的社会建构主义。其四,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会建构主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经

第12卷第2期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 -317-

种种变化,甚至于后期思想可能是对前期的否定,更加剧了社会建构主义思想的复杂和混乱。

面对社会建构主义这样一个“模糊标签”,任何一种简单的结论,说它是“反实在论”或者是“实在论”,都难免失于武断,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妨碍对它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尽管一时得不出确切结论,这场争论的意义仍不容低估。它带给我们换位思考的机会,使我们既可以站在主流心理学(实在论)的立场上认识和思考社会建构主义,又能够站在社会建构主义的立场上重新审视主流心理学。借助于一正一反的双向思维,我们或许可以超越长期主导着我们的思想意识的现代主义的某些局限性。这样的思想解放正是当前心理学研究所急需的。

第二,理解社会建构主义的关键在于对“现实[reality]”的把握。通常我们是在“表征”的对立面上定义现实,“现实”是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的客观实在,是我们反映的对象和认识的源泉。在这种意义上,“现实是社会(共同体)的建构”这一社会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确实难以摆脱反实在论的嫌疑,因为它似乎否定了现实的自在性、独立性和客观性。如果现实是被社会或共同体通过话语“攒”出来的,或者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产物,理论就无所谓真假,道德就无所谓善恶,社会建构主义也必然陷入怀疑主义和相对论的泥潭,并最终自我解构。

然而,社会建构主义的“现实”却另有它意。Berger和Luckmann(1966)在社会建构主义的经典著作《实体的社会建构》中以“现实是由社会建构的”为开篇,但他们随即解释说,这里的“现实”需打上引号,因为“现实”这个词在哲学、日常生活、社会学中有不同的用法。他们特别强调自己是在社会学意义上使用“现实”这个词,即视“现实”为“人们眼里或心目中的事实或真实”,其用意在于凸显社会的相对性[15]。

社会建构主义决不可能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地否认外部世界的存在。正如Gergen(1999)所说,“无论什么东西,它在那里就在那里”。社会建构主义要说的是,“每当我们明确地表达什么——真的或客观的事实——我们就进入了一个话语的世界。……即便只是提出‘是否存在真实的外在世界’这个问题,就已经预设了二元论,即有一个内在主观的世界在头脑中,有一个客观的世界在外面。”而社会建构主义就是要强调,“我们常常忘记了我们是在特定的传统中言说”[12]。很显然,Berger和Luckmann的“人们眼里或心目中的事实”与Gergen“言说的事实”是一致的,都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客观现实”,而是“经验的现实”。

现代心理学是典型的主客思维,其中主体心理与客体对象彼此外在、对立,并借助于认识的桥梁作用实现统一。遗憾的是,以主客体的对立统一来解释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早已走进绝境。理论上说,人不可能超出自己的经验之外关照“客观事物”,我们所谓“现实”只能是被我们意识到的,或呈现于我们的意识之中的现实。从实践方面看,以主客关系为基础的科学心理学由于远离现实生活,已经陷于意义危机。社会建构主义的“现实”是统一了主客体的“生活现实”,而不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客观现实”。它对主客思维框架的超越对现代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18-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第三,暂且不论社会建构主义究竟是“实在论”还是“反实在论”,有一点不得不承认,我们多数人是站在实在论立场上,立足于对真理的追求而参与争论的。换句话说,我们大多是实在论者。我们假定社会建构主义要么是“实在论”,要么是“反实在论”,其中必有一种而且只能有一种“客观事实”。理论的真或假、对或错需要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反映”这种客观事实,有能力通过对理论的检验获得真理,并且视争论为通向真理之路。

站在实在论的立场上看,社会建构主义对客观性和真理的否定必然陷入逻辑矛盾,因为任何时候,一个人真诚地说出任何事情,意味着他认为他所说的这件事是真的。社会建构主义否认客观性,否认真理,那么它所说的又是什么呢?社会建构主义如果想要人接受它,就得证明自己较之它所批判的理论更合理、更真实,而这样做的基础已经被它自己解构了。

但是,社会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实在论的基础并不比社会建构主义稳固。实际上自康德的现象学开始,实在论的困难已日渐昭彰。主要问题在于有关认识与对象、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的所谓“第一原理”得不到证明。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开始思考,就进入了表征的世界。我们所认识的永远只是表征中的事物,纯粹客观的世界在或不在,是这样还是那样,我们不得而知。因此面对实在论的质疑,社会建构主义可以反戈一击:把你的客观性证明给我看!

认识实在论自身特有的问题和局限性,有助于避免先入为主和争论中的“一边倒”,使我们能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参与这场争论。至少不能因为社会建构主义“反实在论”就简单地予以全盘否定。恰恰在这一点上,社会建构主义倒是可取的,它揭示了实在论的问题,却从未打算取缔实在论。要使争论真正深入并产生建设性效果,需要思想的解放和真正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 Nightingale D J, Cromby J.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s Ontology. Theory & Psychology, 2002, 12(5): 702

[2] Nightingale D J, Cromby J. Social Constructionism Psychology: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9. 6~13

[3] Stam. H J.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nd its Critic. Theory &Psychology, 2001, 11(3):295.

[4] Greenwood J D. Realism, Empiric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onism. Theory &Psychology, 1992, 2(2):138

[5] Bradley B. Two ways to talk about change: ‘the child’ of the sublime versus radical pedagogy. In: Bayer B M, Shotter J ed. Reconstructing the Psychological subject. London: Sage, 1998. 68

[6] Maze J R. Social Constructionism, Deconstructionism and Some Requirements of Discourse. Theory Psychology, 2001,11(3): 393~417

[7] Edwards D, Ashmore M, Potter J. Death and furniture: the rhetoric, politics and theology of botom-line arguments against relativism. 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 1995,8 (2): 25~49

[8] 苏国勋. 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 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 中国社会学(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2003.3~26 

[9] 曹天予. 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个批判性评论.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4, 92(4): 1~9

[10] Gergen K J. Construction in Contention. Theory Psychology, 2001,11(3): 420~421

[11] Gergen K J. 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84~90

第12卷第2期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 -319-

[12] Gergen K J.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222~242

[13] Liebrucks A. The Concep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eory Psychology,2001,11(3):363~391

[14] Edley N. Unravell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 Theory Psychology,2001,11(3):433~441

[15]Berger P L, Luckmann 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66. 1~3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sychology: ‘Anti-realism’ or ‘Realism’?

 

Yang Lip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210097)

Abstract: Now ‘anti-realism and realism’ debate has been the core of contentions about social constructionism Psychology. The opponents condemned social constructionism for its anti-realism, and in the meantime many social constructionists tried to clarify their realist position. We insist that : (1) In respect that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s an inconstant system, none of the straightforward judgment can abstain from arbitrary decision, and they will only prevent us from appreciat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 ultimately. (2) To realize social constructionism, we nee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reality’. Social constructionism treat ‘reality’ as ‘the reality in our beliefs’ or ‘the reality in representation’. This identification may help us to keep away from the simplification in critique. (3) As a realist, knowing the limitation of realism will make us reflect on and participate in the debate more rationally.

key words: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nti-realism, realism.

2018年4月自考00266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行为的主体是 A.人 B.社会 C.行动 D.物质 2.《被奴役的儿童》使用的方法是 A.生活史分析 B.文献法 C.跨文化研究法 D.观察法 3.同辈群体又称 A.同龄群体 B.大众群体 C.学校群体 D.邻里群体 4.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 A.政治社会化 B.经济社会化 C.道德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5.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始于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指的是认 知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自我控制性 D.完形性 7.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个现象是 A.假定作用 B.类化原则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8.总加量表法的发明人是 A.古德 B.李克特 C.苏西 D.塔南 9.规模小且互动性强的群体是 A.次属群体 B.首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比较的学者是 A.米德 B.库利 C.戈夫曼 D.班杜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社会心理学题目及答案讲课教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参考题目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变量:指一个具体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大小能够视察和测量。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对其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行为反应。 3、信度 :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量的分数是渴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可信的。 4、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的参加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使个体从自由人变成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5、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6、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7、态度 8、社会知觉:心理学术语,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的知觉,对群体成员和群体本身的知觉。

9、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根据的材料往往在时间上有绝对间隔,因而材料出现的次序对于印象形成作用不大一样。人都根据间隔段后面的材料形成印象,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10、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而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11、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的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所以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品质。 12、印象管理:指个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13、内隐社会认知: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些个体不能回忆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作用,是更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 14、刻板印象: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根据,称为刻板印象。 15、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16、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觉察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 1. (1分) 第一份专业经济心理学的专业杂志是哪一年创办的?() ? A. 1902 ? B. 1908 ? C. 1975 ? D. 1981 2. (1分) 以精神分析法研究经济心理学的是()。 ? A. 考托瑙 ? B. 拉扎斯菲尔德 ? C. 阿尔布 ? D. 迪希特 3. (1分) 关于性别角色的论述,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最接近中国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观念?() ? A. 本尼迪克特 ? B. 奥尔波特 ? C. 霍尼

? D. 帕森斯 4. (1分) 感知觉异常;逻辑思维紊乱;奇怪想法与信念;情感迟钝或倒错;明显怪异行为;明显退缩或社会隔离;兴趣、动机、意志力明显减退;学习工作能力明显下降;生活懒散、个人卫生或修饰明显受损等这些特征,是()的初期症状。 ? A. 躁狂抑郁症 ? B. 抑郁症 ? C. 精神分裂 ? D. 走火入魔 纠错 5. (1分)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的横向结构属于()。 ? A. 差序格局 ? B. 团体格局 ? C. 交换格局 ? D. 情感格局 纠错 6.

(1分) 下列哪位社会心理学对性别差异做过出色的跨文化研究? ? A. 奥尔波特 ? B. 霍尼 ? C. 米德 ? D. 海德 纠错 7. (1分) 下列心理学家中被认为是经济心理学的创立者的是()。 ? A. 弗洛伊德 ? B. 冯特 ? C. 塔尔德 ? D. 阿尔布 纠错 8. (1分) 考托瑙对经济心理研究的集中体现是《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他认为经济心理研究的重点应该是()。 ? A. 经济行为

? B. 决策行为 ? C. 心理预期 ? D. 非理性行为 纠错 9. (1分) 谨小慎微、敏感多疑、拘谨呆板、优柔寡断、心胸狭窄、求全责备、顾虑重重、自我克制、苛求自己、责任心过重、好玄想等这些特征是()的表现。 ? A. 癔病性人格 ? B. 强迫人格 ? C. 反社会型人格 ? D. 分裂人格 纠错 10. (1分) 拉扎斯菲尔德则主张在经济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以()作为研究的重点。 ? A. 经济动机 ? B. 消费行为 ? C. 消费潜意识 ? D. 经济习惯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

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也经常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完全处于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 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 纶,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 是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 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X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V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V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X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 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代表性的观点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 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 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4.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3.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A.父亲 B.朋友 C.外交官 D.妻子 2.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A.警察 B.朋友 C.外交官 D.法官 3.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4.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5.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6.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具有遗传性 D.文化具有整合性 4.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5.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3.规定性角色 答: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 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 ()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 ()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 ()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 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发动作用 B.创造作用 C.发展作用 D.制止作用 ()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 ()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 ()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 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 ()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 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 ()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 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 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 ()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

最新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答案资料

2018年10月28日星期日整理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1【单选题】威廉·詹姆斯认为,人具有把自己视为()看待的能力。 A、整体 B、主体 C、客体 D、个体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当一个人因为身体不好而感到焦虑时,这就是()。 ?A、自我概念 ?B、自我认知 ?C、自我意向 ?D、自我情感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自我意识有()种成分。 ?A、三 ?B、四 ?C、五 ?D、六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自我意识也可以叫自我。() 我的答案:√ 5【判断题】1790年,威廉·詹姆斯提出了自我意识的概念。() 我的答案:×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二)1【单选题】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自我部分被称为()。 A、公我 B、私我 C、盲点 D、无意识的自我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根据贝克的观点,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概念的关键词?() ?A、无辜 ?B、没有价值 ?C、有罪过 ?D、被剥夺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罗杰斯认为自我可以分为现实自我和()。 ?A、虚拟自我 ?B、完美自我 ?C、理想自我 ?D、生理自我 我的答案:C 4【判断题】在对社会化的研究中,父母养育孩子是无条件的。() 我的答案:× 5【判断题】詹姆斯认为自我意识包括生理(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精神)的自我。() 我的答案:√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1【单选题】重要他人是指,与自己有密切联系和()的人。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从属关系 D、利益关系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在()阶段,孩子开始把自己视为一种社会客体。 ?A、萌芽 ?B、准备 ?C、游戏 ?D、竞赛 我的答案:C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您生理上就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 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 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瞧,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就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就是对人的心理与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她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 与()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就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就是个体成人之 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就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她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她满腹经纶, 这就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就是社 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与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她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与()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就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 不发生改变 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 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 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社会心理学

大连大学 公选课社会心理学论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作者:吴谦 专业名称:环化学院环境工程 111班 2013年5月2日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摘要: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态度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体对别人的知觉判断,会影响学习的素的和效率。同时,态度能帮助个体决定加入何种团体,选择何种职业及坚持何种生活信念。 关键字:态度评价系统行为倾向习惯性反应 正文: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一般社会心理学者都把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及意向三个成分。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对象,必然是三种成分一致协调作用,并且比较持久稳定。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一种动机唤起的准备状态。社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态度决定着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选择。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的习惯性反应,即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往往会有一套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而这种定型的看法又常常阻碍一个人去正确辨别群体中的个性差异,以致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人对某事获得很强烈印象时,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当我们询问旅游者对某国的印象如何时,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的说:“那国家的人亲切有礼貌。”有的说:“太粗野了。”乍听起来,好像讲不同国家。前者可能遇到一个亲切有礼的店员,印象深刻的缘故;

后者也许问路时遇到个粗野的小伙,惹得他一肚子气的缘故。每个国家都有亲切的人,也有粗野的人。可是人们往往对某事印象的强烈而以偏概全,产生误解,偏见。所以判断和选择时要冷静思考一下。态度影响学习的效率。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不一致时,这种态度将阻碍个体的学习,从而降低效率;而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一致时,这种态度将促进个体的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目学得好,不喜欢的科目学得不太好。这说明个体对与自己态度吻合的学习材料,容易被吸收、理解、记忆。而与自己信念、价值观相违背的学习材料,则被阻止、歪曲难以记忆。由此可见态度具有过滤作用。 态度可以帮助人忘却自己的缺陷或不敢面对的问题,即为了防护自我的形象从而减少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例如,种族歧视态度可以缓和自我脆弱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再如一般公司员工受上司责备时,也会发牢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无权拒绝上司的指示,顶多只能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在与同事用餐时发牢骚泄愤。以此来消除对自己能力不强的焦虑和自卑。 态度能够表达个人价值观。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追求美,那么对于艺术必然有正面积极的肯定态度;而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享受,那么必然向往舒适的生活,并对此持肯定态度。所以,我们能从一个人的态度看出他的人生价值观。 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所以,保持正确的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及答案10.1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1)社会 答: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2)文化 答: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3)人格 答:人格是一种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帮助个人决定在各种情境下的反应,因此行程包括内隐与外显过程在内的行为的一致性。 *2.简述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行为作为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具有如下特征: (1)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即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过程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即它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内在的体验过程是外在的表现过程的基础、潜在状态,或准备阶段。 (3)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包括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即它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行为;二是那类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行为;三是那类由各种有组织或无组织的群体所表现的行为。 第二章 *1.列举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取向(学科)。

答:社会心理学三种研究取向的三大母学科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学科,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心理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而文化人类学则是完全的人文学科。 2.列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拓展方法。 答:(1)一般方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现场研究法(包括访谈法和观察法)、文献研究法。 (2)拓展方法:博弈论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电脑模拟研究法。 第三章 1.名词解释: 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了解社会规则和约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及文化,逐步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程。 *2.简述影响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 答:(1)家庭。家庭式个体早起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起点,家庭环境之下的社会化的质量和效果将为个体以后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内部的教育和父母的思想以及家庭内部的关系特征都对儿童的性格特征和社会交往特点产生影响。学前期儿童的成长状况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器以后的社会化进程。次级社会化阶段中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仍会继续,个体将在自己独立的家庭中扮演丈夫、妻子等各种新的社会角色。总之,大部分个体终其一生都无法脱离家庭的影响。 (2)学校。学校是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体社会化影响最大的力量。在学校里个体将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价值和行为规范。学校中进行的社会化对个体的知识储量、技术水平、价值观和人格规范的塑造和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在学校中有利于他们理解角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学校中的集体类活动尤其是竞赛类活动利于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纠正自己的行为。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一群在年龄、兴趣爱好、地位、价值观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个体组成的关系相对亲密的群体。这类群体往往是非正式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同辈群体的特征一是有明显非主流性;二是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C、态度改变的过程 ?D、怎么样让人去改变态度 6.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的因素、认知对象的因素和()B ?A、认知环境的因素 ?B、认知条件 ?C、认知方式 ?D、认知内容 7.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8.广告对人的影响其实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9.社会认知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别人,认识人际关系规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1心理学研究通常是解释()之间的关系。D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变量 2相关的事件就()能够揭示因果B ?A、一定 ?B、不一定 ?C、有 ?D、没有 3我们搞心理测量,第一次测是得到这么一个结果,第二次找差不多同样的类型的人测,得到的结果大不相同。说明()C ?A、信度高 ?B、效度高 ?C、信度不够 ?D、效度不够 4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规律最重要是要寻找它()A ?A、产生原因 ?B、表现形式 ?C、造成后果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1. 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 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在1966 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 群体压力理论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 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 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 贝克威茨在1965 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 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 开始运用实验 B. 依靠生活经验 C. 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 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 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A. 社会性 B. 需要 C. 外界环境 D. 社会实践 E. 社会化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规范主要有()。 A. 报答规范 B. 模仿规范 C. 回报规范 D. 社会世界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