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报告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报告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报告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报告

目录

1概述 (2)

1. 1工程概况 (2)

2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3)

2.1观测点的布置 (3)

2.2观测频次 (8)

3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9)

3.1水准基点的布设 (9)

3.2工作基点布设 (9)

4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11)

5观测精度 (13)

6沉降观测实施要求 (13)

7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管理 (15)

8质量保证措施 (16)

8.1仪器的质量控制 (16)

8.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 (17)

8.3 质量保证体系 (17)

1概述

1.1工程概况

立交桥,全长95米,最大跨度25米,箱梁截面采用直腹式单箱双室截面。顶板宽11.5-9.0m,底板宽8.5-6.0m,梁高采用1.5m。箱梁翼缘宽度为1.5m,翼缘根部厚0.45m,端部厚0.2m ;桥梁横坡为2.0%,底板平行于顶板,基础采用旋挖灌注桩。墩身结构为方形桥墩结构、桥台为一字形桥台,本工程桥墩1#、2#、4#和0#、5#桥台设置承台、墩身观测标,根据本桥的工程实际情况。墩台高度在5?6m之间。选在在每个墩台设置一个观测点,7个墩台共设置沉降观测点7个,5个承台,每个承台设置2个观测标,共设置10个,2个桥台,每个桥台,每个桥台设置2个观测标,桥台沉降观测标4个。

1.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

2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鼎山大道与塔坪路交叉口立交工程跨鼎山大道立交桥的观测范围内容主要是墩台的沉降观测,梁体徐变变形、梁体变形。

2.1观测点的布置

2.1.1墩台沉降变形观测点按照《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沉降观测点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承台观测标,一种是墩身观测标。承台观测标主要作用是作为首次观测的观测点,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承台观测点布置2个,分别在左侧小里程角上与右侧大里程角上。台身观

测标设置4个在台四角,桥台沉降观测标布设见附图,墩身观测标设置1个在墩身一侧,高出地面1米?桥墩沉降观测标布设见附图。

图2.1.1五号桥台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216. 099承台观測标4--1 A

桥販此刘标4-1

由合现测标4——1

LT LJ pr 240. 788^2-1C.H78

A

?、

艸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賈图1=50

图2.1.2四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二—

弋I墩粱厨捂

桥燉观SB标

3—1

E f a,

地面

\\\\

图2.1.3三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范文范例参考指导

图2.1.4 二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用台观测标1一一1

IJ魚合观测标1——;

地血

\\\\\\\\\

桥墩观测标

1_1

?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5 一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总结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起点位于**市外环路北端附近的国道321上,里程为K0+000~K6+624.054。K0+000~K1+400为市政道路,一般路基宽度为60m,跨***高速路的分离式立交桥宽为50米。在K0+700~K0+786.5处设置变宽段,此处压缩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绿化带,渐变为50米宽,与桥梁宽度一致,车行道保持不变。K1+000 ~K1+200处设置渐变段,该路段内路幅宽度逐渐变化,路基宽度从50m渐变为24.5m。由于该路段正好处于圆曲线上,因此在K1+200~K1+400段设置过渡段,该路段范围内路幅宽度为24.5m,设计时速为60Km/h,过渡段后路段按一级公路设计,设计时速为80Km/h。线路通过区域有鱼塘、水田、菜地,地基沉载力较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路堑高边坡地段设计要求进行锚杆框架及方格浆砌片石防护处理。 为及时掌控路基填挖方的沉降、位移情况,指导路基施工过程,保证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和路基稳定性,有效控制路基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2《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

2.3《工程测量规范》 2.4《公路路基横断面图》 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 3.1控制和保证路基过程质量,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地段不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涵背过渡段不大于8cm)。 3.2.通过连续、正确、完整、系统的观测和分析,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施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以确保路基和路面的完成时间。 3.3确保路基稳定和施工安全 4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4.1 观测内容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填方段的基底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路基本体沉降观测;挖方段的水平位移观测;路隧、桥涵、路堤的过渡段沉降观测。 4.2观测断面设置 4.2.1基底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要求,沿线路方向每隔5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路堤填筑施工前,在基底地面的线路中心线位置埋设一个沉降板,并进行首

沉降观测成果报告9# -

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 梅家塘小区9#楼 沉降观测工作报告 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6月

工程名称: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梅家塘小区委托单位: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管委会 设计单位:湖北天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审定: 审核: 校核: 编写: 主要观测人员: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观测目的 (4) 三.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4) 四.观测仪器及设备 (5) 五.观测依据 (5) 六.基准点及观测点布置 (5) 七.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 (5) 八.观测成果 (6) 九.结论 (6) 附后: 1. 基准点、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 沉降观测成果表

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 梅家塘小区9#楼 沉 降 观 测 工 作 报 告 一.工程概况 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河西工业园梅家塘小区工程位于蕲春县河西工业园,本工程地上总建筑面积98936㎡,规划净用地面积77975㎡,主要结构形式采用框架及框架剪力墙。其中9号楼建筑层数17F 。 受蕲春县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由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完成本工程各楼沉降变形观测工作。 二.观测目的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使用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为了解施工及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须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测量其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三.沉降观测的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精度级别的选定原则,确定本工程各栋建筑沉降观测等级为二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 ,观测指标及技术要求如下: ① 往返较差 、附和或环线闭合差:n b a h 0.1≤∑-∑=?,n 表示测站数; ② 前后视距 :≤50m ; ③ 前后视距差 :≤2.0m ;

沉降观测报告材料(实用模板)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一.工程概况: 简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地基,高度,建筑面积,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等级,设计的沉降观测要求,观测点建立时间,观测周期,观测等级等。 二. 沉降观测采用的规及标准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12897-2006;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 50007-2002)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5《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8-2007 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三. 沉降观测依据及要求 依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及沉降观测施工规、规程做观测详细说明。 四. 观测目的及要求: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构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建筑沉降观测能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等数据。 五. 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1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埋设沉降观测水准基点,所埋基准点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JGJ/T8-2007中的规定进行建立。基准点的个数,可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合理布设。本建筑共埋设4个基准点,高程系统采用假定高程BM1=?m,也可采用施工区域国家高程系统,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绝对高程值。基准点的建立必须用高精度水准仪引测,经过闭合、平差计算而来,并定期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至提交报告时基准点稳定可靠,符合规要求。 2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JGJ/T 8-2007中的规定,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进行,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位置。点位设置的高度应有利于观测,且不影响施工的原则,并有利于长期保存。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点上。每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平面图上,都合理设置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沉降观测实习报告

沉降观测实习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毕业实习报告学生姓名:包韬昌 学号: 专业:工程测量与监理 指导教师:王建强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江西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 东华理工大学高职院 目录 3 3

4 5 7 8 9 5 7 8 绪论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是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兴建了大量、复杂和精密的工程建筑物,为使这此工程建筑物安全、可靠地运行,为民造福而兴起的。近20年来,高层建筑如春笋般兴建。在这些建筑物及其设备运营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形边。这种形变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与运营期间,必须对它们进行监视观测。了解建筑物变形的成因非常重要。 建筑物变形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建筑物的自重、使用中的动荷载、振动或风力等因素引起的附加荷载,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地下水位的升降和它对基础的侵蚀作用,地基土在荷载与地下水位变化影响,产生的各种工程地质形象,温度的变化,建筑物附近新工程对地基的扰动等。 建筑物变形的主观原因主要有:地质勘探不充分与结果不准确,设计错误,施工质量差,施工方法不当等。

一.实习名称:沉降观测实习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实验课堂理论外,还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控制网的建立、数字化成图软件的应用。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实习时间: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 四.实习单位: 江西煤田地质局测绘大队 五.实习内容: 主要做过地形测量,土方测量,工程放样,水管长度测量,沉降控制点布设以及沉降观测。 建筑物地基和基础变形观测 (1) 基坑回弹观测在基坑开挖前、中、后期,测出事先埋设在基底面上的观测点,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高程变化。开挖前和开挖后两次的高程差为基坑的总回弹量。 (2) 地基分层沉降观测测出埋设在不同土层上的观测点因荷载增加而引起的高程变化,以求得各土层的沉降量和受压层的最大深度。 (3)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测出建筑物或基础上的观测点,因时间推移或因地基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高程差异,比较不同周期的观测值即得沉降量。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XXXXXXXXXXXXXXX合同 DX桩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工程名称:XXXXXXXXXXXX大桥 委托单位:XXXXXXXXXXXXXXX 编制: 审核: 审定: XXXXXXXXXXXXXXX 2011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概述 (2) 1、工程概况 (2) 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2) 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3) 1、观测点的布置 (3) 2、观测频次 (3) 三、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7) 1、水准基点的布设 (3) 2、工作基点布设 (3) 四、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4) 五、观测精度 (6) 六、沉降观测实施要求 (7) 七、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管理 (8) 八、质量保证措施 (9) 1、仪器的质量控制 (9) 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 (9) 3、质量保证体系 (9) 九、保护措施和制度 (10) 1、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 (10) 2、监测点及元器件的保护标识 (10) 3、保护奖罚措施 (10)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多节挤扩灌注桩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又称“DX”桩,是贺德新先生在总结了国内外桩基的基础上以新的理念于1998年研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挤扩桩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它以其成盘腔的可靠性,对称性和稳定性,合理地实现了由桩身、承力岔、承力盘和桩基共同承载的,使摩擦桩成为摩擦兼多端支点承的新桩型。这种桩型改变了桩周土的受力状态,较大限度地挖掘了地基土的潜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桩的承载力,通过几年来大量实践证明“DX”桩在同类桩型中,具有显著优势。XXXXXXXX 合同位于XXXXXXXX,本标段中XXXXXXXX大桥桩基础均采用此种技术,其中XXXXXX大桥桩基XXX根。 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通过沉降观测,可以监测结构物的沉降变形情况,为今后的工程设提供参考数据。 目前,“DX”桩在山东省、陕西省、天津等地获得建设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并已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次沉降观测的目的就是为“DX”提供沉降变形提供可靠的数据,使这种新型的技术在XX市场得到更好的推广,在XX高速公路中的到更多的应用,发挥其优越性,减少工程建设资金投入。 沉降观测的依据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 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2、建设单位提供的沉降观测基准点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单位提供的二个沉降观测控制点:BM1、BM2。其高程分别为:2093.185米、2093.929米。 二、工程概况 D-1#楼、D-S1#楼、D-3#楼、车库四。D-1#楼建筑面积23410.99m2,D-S1#楼建筑面积2319.21 m2,、D-3#楼建筑面积21884.73m2,车库总建筑面积51307m2。各工程项目概况如下表: 项目概况、名称D-1#楼D-S1#楼D-3#楼车库四标段 建筑层数地下3层,地上 27层地上3层地下3层,地上27 层 地下2层 建筑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等级一级二级一级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50年50年50年 建筑分类一类二类一类特大型汽车库 耐火等级地上一级,地下一 级二级地上一级,地下一 级 地上二级,地下 一级 建筑性质高层商住楼多层商业高层住宅楼地下车库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7度7度7度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丙级甲级乙级 基础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 桩筏基础现浇钢筋混凝 土条形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桩 筏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 条形基础 地基持力层端承摩擦桩,桩端 持力层4层砂砾3层砂砾端承摩擦桩,桩端 持力层4层砂砾 3层粘土层

三、人员及仪器的配备 1、测量人员配备 为了满足本工程测量全面、有序的开展,将投入以下测量人员,组成本工程施工 测量组。 序号姓名学历施工年限职务近期施工工程 1 大专11年组长 2 大专3年测量员 3 大专4年测量员 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的监督实施。 2、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沉降观测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盒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仪,轴线投设用经纬仪,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本工程拟投入测量仪器如下表: 仪器名称型号数量是否检定用途 经纬仪TDJ6E 1 已检定,证书编号:14121103 角度测量水准仪AT0-32 1 已检定,证书编号:14122502 沉降观测 注明:仪器必须在检定证书规定的有效日期内使用。 四、观测点的设置 1、制作方法 沉降观测点大样见下图: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

目录 文字部分 一、概述 (1) 二、观测目的 (1)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 4.1、基准点的布设 (1)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2) 五、沉降观测 (2) 5.1、仪器与观测 (2)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2) 5.3、水准线路的观测限差 (3) 5.4、观测时间 (3)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3) 6.1、沉降量及倾斜度分析 (3) 6.2、时间-荷载-沉降关系分析 (4) 七、沉降数据评价 (4) 八、结束语 (5) 图表部分

一、概述 受委托,我公司对位于榆林市高新产业园区高新第六小学一号楼进行了沉降监测工作,该楼长73.8m宽17.6m,地上十层,地下一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片筏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二、观测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

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GX1,GX2。详见附录2(基准点及观测点示意图) 。其高程系统为独立高程,其中GX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GX1高程值是以GX2为基准,用高精度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其编号为1、2、3、4、5、6、7、8、详见附录2(基准点及观测点示意图)。 五、沉降观测 5.1、仪器与观测 仪器采用日本拓普康AT-G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测微仪,其精度为: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0.40mm/Km,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精密铟钢尺施测。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等精度观测,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第3.0.4条及表3.0.4规定,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时,对应的变形测量级别为二级,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并以其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沉降观测报告(施工单位版)

河北衡水建设工程 沉 降 观 测 报 告 中建五局建设有限公司

1、工程概况 河北衡水建设工程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本次沉降观测建筑为生活工艺用房,层高为9层。按有关规范规定,建筑物施工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观测等级为二级。 此次观测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作自2016年3月23日开始观测,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累计观测10次。应委托方要求,提供沉降观测竣工报告。 2、沉降观测目的及要求 建筑物沉降是建筑整体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建筑沉降观测能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等数据。 3、沉降观测依据 本次测量主要依据以下规范及设计要求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JG32/J 18-2006 5、《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05 4、观测点布置 4.1、基准点布置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本控制点,所埋基准点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中的规定进行建立。本建筑共埋设3个基准点,高程系统采用假定高程BM1=1962.6m,并定期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至提交报告时基准点稳定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4.2、沉降观测点布置 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中的规定,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进行,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位置。点位埋设的高度应有利于观测,且不影响施工的原则,并有利于长期保存。针对本工程,共布置观测点8个,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

公路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公路工程项目名称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项目部 XXXX年XX月XX日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为新增国道主干线XXX胶南至海晏公路的重要关联路段,本项目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Xkm,施工范围为:KXX+000~KXX+000,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本标段工程量主要有:路基主线XXXXkm、匝道XXXXkm,主线大桥XX座、通道桥XX座、匝道中桥XX座,涵洞XX道,分离式立交XX处,互通式立交XX处,服务区XX处。 二、编制及测量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1); 5、设计图纸; 6、设计院交桩成果; 7、控制点加密成果。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标段所有高填深挖路段。 四、观测目的及范围 1、观测目的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路基及高边坡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边坡和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高填土和深挖方速率。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全线施工质量。 2、观测范围 本标段的范围KXX+000-KXX+000,包括KXX+677-KXX+000,323M的高填土路基; KXX+000-KXX+659左侧深路堑;KXX+103-KXX+655右侧深路堑;KXX+755-KXX+019左侧深路堑;KXX+267-KXX+444左侧深路堑;KXX+469-KXX+589左侧深路堑; KXX+210-KXX+390左侧深路堑;KXX+703-KXX+906左侧深路堑;KXX+219-KXX+424右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连镇铁路LZZQ-5标沉降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3)《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4)《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7)《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8)《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 (9)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修订版); (10)高邮特大桥、路基等相关图纸文件; (11)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 (12)连镇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2、工程概况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位于江苏省南北纵向中轴线上。线路北起苏北连云港市,沿宁连高速公路引入淮安市,与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并行,向南经苏中扬州市,跨长江后止于苏南镇江市,正线全长304.883km。 连镇5标地处扬州境内,起讫里程为DK177+218.46-DK205+504.97,全长28.287km。其中,DK177+218.46-DK179+282.375为界首站和区间路基段,高邮特大桥(DK179+282.375~DK203+866.39)全长24.584km。本标段桥梁占比87.85%。

本标段共有9联连续梁,1孔现浇简支箱梁,3座刚构-连续梁桥,桥梁其余部分采用721片32m和24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通过。一分部管段内包含路基和2座刚构-连续梁桥,二分部管段内包含5联连续梁,三分部管段内包含4联连续梁和1联刚构-连续梁桥。 桥梁基础采用打入法PHC-800-130管桩基础和钻孔灌注桩,桩基直径采用1.0m、1.25m、1.5m、2.0m。桥梁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桥台采用矩形桥台。 涵洞孔径采用1.5-6.0m,采用圆涵、框架涵结构,兼顾排水、交通等功能。 3、沉降观测的意义 有碴轨道对桥梁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了沉降量的计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使结构物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通过对设计沉降的验证和修改,分析、预测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合理确定轨道的铺设时间,确保设计目标顺利实现。 4、沉降观测的范围和内容 (1)沉降观测范围:DK171+218.46-DK179+100段站场路基(其中,D K177+527.15-DK177+604.85为子婴干渠中桥、DK178+713.15-DK178+846. 85为龙翔大桥)、DK179+100-DK179+282.375段区间路基、路基段落内的涵洞、高邮特大桥的所有墩台及梁体。 (2)沉降观测的内容:路基、涵洞、桥梁的垂直位移监测和水平位移监测。

沉降观测总体报告(竣工必须检测的报告)

车间辅楼建筑物沉降观测总体报告 工程名称:二期项目车间辅楼 建设单位:上海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有限公司 检测类别:沉降观测 观测人员:张炜 审核人员:吴浩杨剑 检测日期:2015-08-04~2016-03-05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观测目的 (1) 三、观测依据 (1) 四、观测仪器设备及观测方式 (1) 五、观测方案 (2) 六、观测成果 (3) 七、结论 (5)

一、工程概况 ****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二期项目车间辅楼由****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投资建设,受********有限公司的委托,拟由湖北省**测绘院承担该工程的沉降观测任务。 二、观测目的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结束以及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沉降限度内的变形属于正常现象,一旦超过了某个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及周围人员的安全。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施工及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必须要对建筑物进行长期持续的沉降观测,测量其沉降量、沉降速度,为建筑物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三、观测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2007)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四、观测仪器设备及观测方式 本项目采用徕卡DNA03精密数字水准仪进行观测,采用aBFFB的测量方法。

五、观测方案 1、观测级别及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精度级别的选定,确定本工程建筑沉降观测等级为二级,观测点测站高度中误差不大于±0.5mm,观测指标及技术要求如下:闭合差:≤2,L表示线路总长度;前后视距:≤50m;前后视距差:≤1.0m;前后视距累积差:≤3.0m;视线高度:≥0.3m;水准仪精度:不低于DS1级别。 2、基准点及观测点的布置 基准点布置: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具体要求,基准点布置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位置。结合本测区实际情况,为便于沉降观测作业以及基准点间的互相校核,在测区周边区域共布置3个基准点,标志规格及埋设按照水准测量规范执行,点位选定后独立埋设。 沉降观测点布置:为了防止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的破坏,保证观测的效果和质量,将观测点布置在承重柱距离地面0.5m 的位置,并做好保护措施。 二期项目****车间辅楼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1

沉降观测施工实施方案

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2 标项目二分部 沉降观测培训方案 新建沪昆铁路在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形式时,要求线下工程工后沉降必须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需要,而沉降观测及其分析评估作为判定线下工程工后沉降是否达到设计预期值的唯一依据,是决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的关键。要做好线下工程工后沉降的预测,就必须对线下工程进行精确、系统的沉降变形观测,并对观测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为了保证新建沪昆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的顺利完成,制定本培训及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 成立沪昆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室、各架子队沉降变形观测组两级组织机构。 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作为一级观测机构,由经理部总工师牵头,设一名观测室主任,全面负责观测资料管理工作。 各架子队沉降变形观测组设在所在架子队技术室,由各队技术主管牵头,设组长 1 名,每组至少配 4 人(至少 4 名专职测量技术人员)。每个架子队设一个组,主要人员应固定,直到本项目所有观测内容结束。各级机构中主要人员应具备基本的电脑(Excel等软件)操作能力和数据统计分析能 二、职责划分 (一)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职责

1、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主要负责制订全标段的观测管理制度,完成观测方案设计,制订观测作业指导书,组织各架子队观测组编制观测计划,并对各队之间的接口进行协调;组织对管段内沉降观测人员进行培训。 2、观测室主任负责组织其他成员对观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系统评价,并对最终结果负责。 (二)各架子队观测组职责 1、各观测组具体负责编制其管段内的观测计划,完成所有测点的布置、埋设,并做好日常保护工作。 2、按照观测频率要求,完成所有观测项目的观测、数据采集、整理、初步分析,并将该数据上报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局经理部沉降变形观测负责人。 3、各观测组必须下辖一定数量的工人组建成专业工班,专门负责测点埋设和观测设备的巡守保护,确保变形观测点按时、准确埋设,观测设备保护完好、不丢失。 4、每个路基工点,在埋设智能数码传感观测元器件前,要修建牢固的房屋,对智能数码传感器的有线传输设备(如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等)进行集中安置、保护。 三、测量仪器配置表及管理 一)主要仪器配置表

沉降观测阶段报告

沉降观测阶段报告一、工程概况 受横山县教育局委托,由我公司对其正在建设的横山县职教中心实训综合楼主体进行沉降观测。本工程为6层全框架结构,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共埋设12个观测点。本次总结时间自2015年09月27日起至2016年04月01日止,观测时间共计187天。目前建筑物主体保持正常,现将历次观测情况进行阶段总结。 二、作业依据: 1. 行标《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国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4.甲方有关技术要求; 三、观测内容: 1.该建筑区域布设3个水准基准点; 2.该建筑布设12个沉降观测点. 四、沉降观测的实施 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以基准点A1标高为起算点,经过其它2个基准点作闭合水准测量。得出其它基准点的高程。并且对这3个基准点进行定期观测监控。 本楼的沉降观测每次从基准点A2出发,经过12个沉降观测点再闭合

至A2点(即每次沉降观测用同一个基准点起算)。沉降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作业,一测站的观测次序为“后、前、前、后”。外业观测仪器采用中纬电子水准仪(ZDL700)配合铟钢水准尺进行观测(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3MM),该仪器能实现自动观测、记录、储存及平差。 每次外业结束后,将水准仪中数据传输到微机上,采用威远图公司的建筑物沉降分析系统ST4.31版软件进行沉降分析和成果输出。 后附以下成果: 1.沉降观测记录表; 2.T-S(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3.T-V(时间、沉降速率)曲线图; 4.等沉降曲线图; 5.沉降观测点及基准点布置示意图; 6.变形分析结论。 五、结论 本工程沉降观测自2015年09月27日开始,至2016年04月01日为止。期间共进行了10次观测。 该工程共布设12个观测点。 观测结果:沉降量最小的观测点为C2,沉降量为4.100mm,沉降量最大的观测点为C1,沉降量为4.600mm,平均沉降量为4.4mm;速率最小的观测点为C2,速率为0.022mm/d,速率最大的观测点为C1,速率量为0.025mm/d,平均速率量为0.023mm/d。相邻两点沉降差最大点为C1-C2,

公路沉降观测方案

318国道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及配套工程南浔段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项目负责:汪道静 编写: 邱良鹤 审核:王志刚 审定:郭云飞 提交单位: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项目部 提交时间:二〇一五年九月

318国道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及配套工程南浔段路基 沉降观测方案 ?1工程概况 318国道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工程起点在、两省交界处,项目起点与老318国道(桩号约为K119+000)相交,向北通过南浔跨线桥与规划道路相接,向过南浔五桥互通跨长湖申Ⅲ级航道,终点接申苏浙皖至申嘉湖高速公路连接线,与湖盐公路相交,终点桩号为K33+164,主线全长33.164公里,旧馆连接线长约2.3公里,升山连接线约1.0公里。设计速度主线为80公里/小时,连接线为60公里/小时。 ? 2 技术标准及依据 ?1、《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F10-2006)。 ? 3 水准基点的布设、施测 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其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基准,各路段由其水准基点构成水准闭合环。本工程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使用Trimble Dini0.3mm型电子水准仪,配合条码式铟瓦水准钢尺进行施测,业使用NASEW V3.0软件进行平差。 ? 3.1水准基点的布设 为保证观测值的可靠性,在施工区域外的位置进行埋设。水准基点标识设置如下所示:

? 3.2水准基点的施测 本工程采用单程双测的方法对各路段的水准基点进行闭合水准测量,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下载至计算机,使用NASEW V3.0软件进行平差。 数据分析表明,本次水准观测精度完全满足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所有水准基点在观测期间均稳定可靠,未发生任何失稳现象,为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依据。 ?4沉降观测 ? 4.1沉降板的布设 沉降观测采用布设沉降板进行观测,沉降板布置在左路肩、路中、右路肩三处。桥头路段布设1-2个观测断面;箱涵路段布设1个观测断面;一般路段布设间距为100-200m。沉降板布设示意图如下: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星河城南区6#楼沉降观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星河城南区6#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11906.74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剪力墙结构。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图纸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 5.1、仪器与观测 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0.32mm,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观测精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新泾路东延工程(苏虞张~塘桥北环段)(K0+235~K4+443.59) 沉降观测 施 工 方 案

新泾路东延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2年8月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一、总则: 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中的变形动态,道路的变形监测工作是评价道路路基处理方式适宜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该工程项目所处的区域和地质情况,需要客观、科学地了解和掌握路基沉降的原因、搞清填筑材料、填筑高度与路基沉降的关系、路基的沉降规律,为减少或消除路基沉降引起的质量病害和指导路基、路面施工提供依据,保证道路的正常施工与运营。 二、编制依据: 1、新泾路东延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4-2006;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三、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技术要求: 1、观测断面设置桩号: K1+200、K1+250、K1+300、K1+745、K1+795、K1+900(河塘)、K3+460、K3+560、K3+640、EK0+060(河塘)、

FK0+280(河塘)、K2+054(箱涵) 、K2+407(箱涵) 、K2+924(箱涵) 、K4+020(箱涵) 、K0+594(箱涵),设置沉降板。 以上沉降断面的设定均根据本工程堆载预压段落设置。 本工程堆载预压段落为: ①、K1+180-K1+310、K1+735-K1+960、 K3+460-K3+570、K3+630-K3+700锡十一圩大桥及规划桥两侧高填方段落; ②、EK0+042-EK0+160、FK0+200-FK0+355互通区 匝道段; ③、K2+054、K2+407、K2+924、K4+020等4道箱涵, 堆载至河道两侧河岸线外侧各5m; ④、K0+594(8*4.5m)箱涵,堆载范围为箱涵加两侧开 挖回填宽度。 以上堆载部位堆载高度2.5m。 2、沉降位移观测点布设 本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布设根据不同地质情况、不同部位变化情况设置3种断面类型: (a)断面一:一般堆载预压段,沉降观测板在每个断面设置3处,分别位于路中和两侧路肩位置处; (b)断面二:堆载预压段且为河塘部位,仅在路基中心布置一个观测沉降板;

住宅小区沉降观测总结报告

1、工程概况 受某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某小区进行基坑变形监测。拟建的某小区(高层部分)场地位于某处。场地地貌属湟水河南岸Ⅰ级阶地后缘。地形南高北低,场地南段最高点高程:1978.45m左右,北段最低点高程:1975.10m。场地最大相对高差达 3.35m。场地不受泥石流及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影响,无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依据地勘报告,场地与基坑支护有关的岩、土层类型: 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5层,其中5个主层2个亚层,场地上部为①层耕土,②层黄土状土,③层饱和黄土,中部④层为第四纪全新世(Q4al-pl)冲洪积形成卵石, 下部⑤层岩性为第三系早更新统(E3m)吗哈拉沟组的泥岩组成,各层岩性特征如下: ①耕土(Q4ml): 黄褐色,成分以粉土为主,含有植物根系及碳屑等成分,腐植质成分含量高,稍湿-湿。该层厚度:0.30~0.60m,平均0.39m;层底标高:1974.60~1978.15m,层底埋深:0.30~ 0.60m,平均0.39m。 ②黄土状土(Q4al-pl):黄褐色,以粉土为主,混少量粉质粘土,土质较均一,孔隙发育,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湿—湿、可塑,该层具有湿陷性,该层分布连续。厚度:

1.40~3.20m,平均 2.29m;层底标高:1972.45~1976.45m,层底埋深:1.90~ 3.50m。 ③饱和黄土(Q4al-pl): 黄褐色,以粉土为主,混少量粉质粘土,土质较均一,孔隙发育,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饱和、可塑—软塑,该层分布不连续,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厚度: 0.70~2.60m,平均 1.74m;层底标高:1970.35~1974.15m,层底埋深:2.90~5.70m。 ④卵石(Q4al-pl):灰色—青灰色。卵、砾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岩、花岗岩,灰岩及片麻岩等。据颗粒分析计算各粒级评均值为:漂石、卵石含量占52.20~65.50%,一般粒径2--20cm,最大漂石长轴直径达60cm以上。砾石占28.6%,粗砂占5.56%,中砂占4.95%,细砂及泥质占3.97%。卵石、砾石多为次圆状,少量为棱角状,磨圆度中等,分选性较差,大小混杂,颗粒表面微风化-中等风化。由卵石,漂石组成骨架,砂砾石充填于骨架空隙之间,该层局部夹有0.1~0.4粗砂透镜体。该层不易钻进,无胶结,属稍密—中密的卵石层,该层分布稳定,顶面分布有起伏,厚度:3.10~6.80m,平均4.47m。层底标高:1966.37~1969.90m,层底埋深:6.00~10.50m。 ⑤-1强风化泥岩(E3m):砖红、青灰色,夹少量石膏及芒硝,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具水平层理,岩体风化成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节理、裂隙间泥化程度强烈,岩心破碎,部分地段上部0.5-1.0m 左右为全风化,具有粘性土特征,可塑,很湿。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破碎,岩石质量指标(RQD)为25-50。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总结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 二、工程概况......................................... 2 ..... 三、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3??…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3…… 五、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5) 六、沉降观测......................................... 6 ..... 七、位移观测......................................... 8 ..... 八、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1- 九、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2- 十、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 13… 十^一、测量管理制度 .................................... 13 ??…

一、编制依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8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都江堰崇义镇大桥村安置房B标段工程 工程地点:都江堰崇义镇大桥村 建设单位:都江堰土地储备中心 设计单位: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约1.9万川,包括:5座(6层)住宅楼;2座(3 层)商业楼。工程内容包括:基础、主体施工、室内装修、排水工程(排水工程至(含)化粪池止)和防雷工程等设计图纸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1、建筑设计简介 1、7、8、10#楼:建筑面积14773.15 m2,框剪结构6层,由三个个对称的单元通过一条变形缝连在一起。首层标高-0.050m ,二层标高为3。二至六层层咼为3m ,最咼点17.950m。 2#楼:建筑面积为2459.7 m,框剪结构6层。首层标高-0.050m ,层高 3.0m ,二至六层层高3m ,最高点17.950m。 4座:建筑面积为1676.23 m,框剪结构6层,首层标高-0.050m ,层高 3.0m ,二至六层层高3m ,最高点17.950m。 商业一:建筑面积2566.04 m,框架3层。首层标高-0.050m , 2层标高 4.2m ,二层标高4.2m ;三层层高3.9m ,最高点16.8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