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物理:2011年上海高考

高中物理:2011年上海高考

高中物理:2011年上海高考
高中物理:2011年上海高考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 卷(1—4页)和第II 卷(4—10页)两部分。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共56分)

考生注意:

1. 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

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 第I 卷(1—20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

的小方格用2B 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已知E a 和

E b ,电势分别为φa 和φb ,则( )

(A )E a >E b ,φa >φb (B )E a >E b ,φa <φb (C )E a <E b ,φa >φb (D )E a <E b ,φa <φb

2.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

3.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 )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 )改用X 射线照射 (C )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 )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4.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 ,在此过程中,

其压强(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始终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5.两个相同的单摆静止于平衡位置,使摆球分别以水平初速v 1、v 2(v 1>

v 2)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它们的频率与振幅分别为f 1、f 2和A 1、A 2,则( ) (A )f 1>f 2,A 1=A 2 (B )f 1<f 2,A 1=A 2 (C )f 1=f 2,A 1>A 2 (D )f 1=f 2,A 1<A 2

6.右表是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该电路是( )

(A ) (B ) (C ) (D )

a

b a b

O V

7.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①置于大量水中;②密封于铅盒中;③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则( )

(A )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 )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C )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 )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8.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f (v )表示v 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

T Ⅰ,T Ⅱ,T Ⅲ,则( )

(A )T Ⅰ>T Ⅱ>T Ⅲ (B )T Ⅲ>T Ⅱ>T Ⅰ (C )T Ⅱ>T Ⅰ,T Ⅱ>T Ⅲ (D )T Ⅰ=T Ⅱ=T Ⅲ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9.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

(A )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 )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 )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 )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10.两波源S 1、S 2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

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A )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 (B )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 (C )a 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D )a 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11.如图,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

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

的夹角为α,船的速率为( )

(A )v sin α (B )v sin α

(C )v cos α (D )v cos α

输入

输出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

1

≥1

1

&

(A)

(B)

(C) (D)

船 俯视图 人 v 岸 河 α O

f (v ) v Ⅰ Ⅰ Ⅰ 纸 铝 铅 三种射线 ①

② ③ a

1 2

12.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最高端向下

滑动时,( )

(A )电压表V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 读数变大 (B )电压表V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 读数变小

(C )电压表V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D )电压表V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

13.如图,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 与金属圆环b 同心共面放置,当a 绕O 点

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 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 ) (A )顺时针加速旋转 (B )顺时针减速旋转 (C )逆时针加速旋转 (D )逆时针减速旋转

14.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位于x 轴上,相对原点对称分布,正确描述电势φ随位置x 变化规律的是图( )

15.如图,一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于杆的中点,使杆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当杆与水平方向成60°时,拉力的功率为( )

(A )mgLω (B )32 mgLω (C )12 mgLω (D )3

6

mgLω

16.如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 、b 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N ,球b 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 。剪断连接球b 的细线后,在球b 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 ) (A )小于N (B )等于N (C )等于N +F (D )大于N +F

三.多项选择题(共1 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7.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 )、(b )、(c )所示的图像,则( )

(A )图像(a )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 )图像(c )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a b

O I b 60°

F ω

φ

x O φ

x O φ

x O φ

x

O (A ) (B ) (C ) (D ) V A P

R

E ,r

S a b

(C )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 )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18.如图,质量为m 、长为L 的直导线用

两绝缘细线悬挂于O 、O?,并处于匀强磁场中。当导线中通以沿x 正方向的电流I ,且导线保持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磁感应强度方向和大小可能为( )

(A )z 正向,mg IL tan θ (B )y 正向,mg IL

(C )z 负向,mg IL tan θ (D )沿悬线向上,mg

IL

sin θ

19.受水平外力F 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

-t 图线如图所示,则( )

(A )在0~t 1秒内,外力F 大小不断增大 (B )在t 1时刻,外力F 为零

(C )在t 1~t 2秒内,外力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 )在t 1~t 2秒内,外力F 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20.如图,磁场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在竖直方向均匀分布,水平方向非均匀分布。一铜制圆环用丝线悬挂于O 点,将圆环拉至位置a 后无初速释放,在圆环从a 摆向b 的过程中( ) (A )感应电流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再逆时针 (B )感应电流方向一直是逆时针 (C )安培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

(D )安培力方向始终沿水平方向

第Ⅱ卷(共94分)

考生注意:

1.第II 卷(21-33题)由人工阅卷。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第ll 卷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试卷上,用铅笔答题或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一律不给分(作图可用铅笔)。

2.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

本大题中第22题为分叉题,分A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 类题计分。 21.如图,当用激光照射直径小于激光束的不透明圆盘时,在圆盘后屏上的阴影中心出现了一个亮斑。这是光的_______(填“干涉”、“衍射”或“直线传播”)现象,这一实验支持了光的_________(填“波动说”、“微粒说”或“光子说”)。

a b

O I O O′

z y x θ θ

(a ) (b ) (c ) O 1 v

2

22A 、22B 选做一题

═══════════════════════════════════════════════════════════ 22.A.光滑水平面上两小球a 、b 用不可伸长的松弛细绳相连。开始时a 球静止,b 球以一定速度运动直至绳被拉紧,然后两球一起运动,在此过程中两球的总动量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机械能_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

22.B .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微小的阻力,轨道半径将缓慢减小。在此运动过程中,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将_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其动能将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

═══════════════════════════════════════════════════════════ 23.如图,在竖直向下,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长为l 的绝缘轻杆可绕

固定轴O 在竖直面内无摩擦转动,两个小球A 、B 固定于杆的两端,A 、

B 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m 1<m 2),A 带负电,电量为q 1,B 带正电,

电量为q 2。杆从静止开始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做

功为_______________,在竖直位置处两球的总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

24.两列简谐波沿x 轴相向而行,波速均

为v =0.4m/s ,两波源分别位于A 、B 处,

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当t =2.5s 时,M 点的位移为_______cm ,N 点的位移为

_____cm 。

25.以初速为v 0,射程为s 的平抛运动轨迹制成一光滑轨道。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轨道顶端滑下,当其到达轨道底部时,物体的速率为_______,其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五.实验题(共2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括号内。)

26.(5分)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 的

挡光片A 、B 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Δt 1和Δt 2,则小车加速度a =______________。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 )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 )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 )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27.(5分)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Ⅰ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Ⅰ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Ⅰ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改正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4.8×10-3ml ,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40cm 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 。

l /2 A B O A B d b b

A

2.0 -2.0 y /cm v B 1.0 M N 0.5 v x /m O

28.(5分)在“研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实验(见图(a))中,得到E -

1

Δt图线如图(b)所示。

(1)(多选题)在实验中需保持不变的是()

(A)挡光片的宽度(B)小车的释放位置

(C)导轨倾斜的角度(D)光电门的位置

(2)线圈匝数增加一倍后重做该实验,在图(b)中画出实验图线。

29.(9分)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

际电流表G1内阻r1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

择的仪器如下:

①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约300Ω),②电流表G2(0~10mA,内阻

约100Ω),③定值电阻R1(300Ω),④定值电阻R2(10Ω),滑动变阻器R3

(0~1000Ω),⑤滑动变阻器R4(0~20Ω),⑥干电池(1.5V),⑦电键S及

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在空格内填写序

号)

(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3)补全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

(a)

E

1/Δt

O

(b)

mA mA

待测电流表

G1

G2

P

S

(4)根据I 2-I 1图线的斜率k 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共50分)

30.(10分)如图,绝热气缸A 与导热气缸B 均固定于地面,

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两气缸内装有处

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开始时体积均为V 0、温度均为T 0。缓慢加热A 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 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

1.2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气缸A 中气体的体积V A 和温度T A 。

31.(12分)如图,质量m =2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 处,A 、B 间距L =20m 。用大小为30N ,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 0=2s 拉至B 处。(已知cos37°=0.8,sin37°=0.6。取g =

10m/s 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 ,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 处,求该力

作用的最短时间t 。

32.(14分)电阻可忽略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长s =1.15m ,

两导轨间距L =0.75m ,导轨倾角为30°,导轨上端ab 接一阻

值R =1.5Ω的电阻,磁感应强度B =0.8T 的匀强磁场垂直轨道平面向上。阻值r =0.5Ω,质量m =0.2kg 的金属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从轨道上端ab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底端,在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Q r =0.1J 。(取g =10m/s 2)求:

(1)金属棒在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的功W 安; (2)金属棒下滑速度v =2m/s 时的加速度a ;

(3)为求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 m ,有同学解答如下:由动能定理W 重-W 安=1

2

mv m 2,……。

由此所得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并完成本小题;若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答。

33.(14分)如图(a ),磁铁A 、B 的同名磁极相对放置,

置于水平气垫导轨上。A 固定于导轨左端,B 的质量m =

0.5kg ,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将B 在A 附近某一位置由

静止释放,由于能量守恒,可通过测量B 在不同位置处的速度,得到B 的势能随位置x 的变化规律,见图(c )中曲线

Ⅰ。若将导轨右端抬高,使其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如图(b )所示),则B 的总势能曲线如图(c )中Ⅰ所示,将B 在x =20cm 处由静止释放,求:(解答时必须写出必要的推断说明。

取g =9.8m/s 2)

I 1

O

a

B 30° b

R

A B L

m 导轨 x A B

(a) 导轨 x

A

B (b)

A B

(1)B 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

(2)运动过程中B 的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

(3)图(c )中直线Ⅰ为曲线Ⅰ的渐近线,求导轨的倾角。

(4)若A 、B 异名磁极相对放置,导轨的倾角不变,在图(c )上画出B 的总势能随x 的变化曲线。

x /cm

O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5.0 10.0 15.0 20.0 Ⅰ

(c)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答案要点

第I 卷(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C 2.D 3.B 4.A 5.C 6.D 7.D 8.B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9.D 10.B 11.C 12.A 13.B 14.A 15.C 16.D

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ABD 18.BC 19.CD 20.AD 第II 卷(共94分)

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个空格2分。)

21.衍射,波动说 22A.守恒,不守恒 22B .增大,增大 23.(q 1+q 2)El 2

,(q 1+q 2)El +(m 2-m 1)gl 2

24.2,0 25. gs

v 0

v 0

1+(v 02/gs )2

五.实验题(共24分)

26.(1)b 22d [1(Δt 2)2 -1

(Δt 1)2 ] (2)BC (3分)

27.(1)Ⅰ在量筒中滴入N 滴溶液 (1分) Ⅰ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1分) (2)1.2×10-9 (3分) 28.(1)AD (3分)(2)见图(2分)

29.(1)③,⑥ (各1分) (2)见图(2分)

E

O

(1分) 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 1,G 2读数I 1,I 2。(1分) (4)r 1=(k -1)R 1 (3分) 六.计算题(共50分)

30.(10分)

设初态压强为p 0,膨胀后A ,B 压强相等

p B =1.2p 0 (1分) B 中气体始末状态温度相等

p 0V 0=1.2p 0(2V 0-V A ) (3分)

∴V A =7

6

V 0 (1分)

A 部分气体满足 p 0V 0T 0 =1.2p 0V 0

T A

(4分) ∴T A =1.4T 0 (1分) 31.(12分)

(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L =1

2

at 02 (1分) ∴a =2L t 02 =2×20

22 m/s 2=10m/s 2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F -f =ma (1分)

f =(30-2×10)N =10N (1分)

∴μ=f mg =102×10

=0.5 (1分) (2)设F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 ,小车先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匀加速t 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t?秒到达B 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 Fcos37°-μ(mg -Fsin37°)=ma (1分)

∴a =F (cos37°+μsin37°)m -μg =(30×(0.8+0.5×0.6)2

-0.5×10)m/s 2=11.5m/s 2

(1分)

a?=f

m

=μg =5m/s 2 (1分)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at =a?t? (1分)

mA

mA

待测电流表

Ⅰt?=a a? t =11.55 t =2.3t (1分)

L =12 at 2+1

2

a?t?2 (1分)

Ⅰt =2L

a +2.32a? =2×2011.5+2.32a ×5

s =1.03s (1分) (2)另解:设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 ,相应的位移为s ,物体到达B 处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 [Fcos37°-μ(mg -Fsin37°)]s -μmg (L -s )=0 (2分)

Ⅰs =μmgL

F (cos37°+μsin37°) =0.5×2×10×2030×(0.8+0.5×0.6) m/s =6.06m/s (1分)

由牛顿定律

Fcos37°-μ(mg -Fsin37°)=ma (1分)

∴a =F (cos37°+μsin37°)m -μg =(30×(0.8+0.5×0.6)2

-0.5×10)m/s 2=11.5m/s 2

∵s =1

2 at 2 (1分)

t =2s a =2×6.0611.5s =1.03s (1分)

32.(14分)

(1)下滑过程中安培力的功即为在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由于R =3r ,因此 Q R =3Q r =0.3J (1分) ∴W 安=Q =Q R +Q r =0.4J (2分) (2)金属棒下滑时受重力和安培力

F 安=BIL =B 2L 2v

R +r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mgsin30°-B 2L 2v

R +r

=ma (3分)

∴a =gsin 30°-B 2L 2v m (R +r ) =10×0.5-0.82×0.752×2

0.2×(1.5+0.5)

m/s 2=3.2m/s 2 (2分)

(3)此解法正确。 (1分) 金属棒下滑时舞重力和安培力作用,其运动满足

mgsin30°-B 2L 2v

R +r

=ma 上式表明,加速度随速度增加而减小,棒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无论最终是否达到匀速,当棒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一定为最大。由动能定理可以得到棒的末速度,因此上述解法正确。 (2分)

mgS sin30°-Q =1

2 mv m 2 (1分)

v m =2gSsin30°-2Q

m =2×10×1.15×0.5-2×0.40.2

m/s =2.74m/s (1分)

33.(14分)

(1)势能最小处动能最大 (1分) 由图线Ⅰ得

x =6.1cm (2分) (在5.9~6.3cm 间均视为正确)

(2)由图读得释放处势能E p =0.90J ,此即B 的总能量。出于运动中总能量守恒,因此在势能最

小处动能最大,由图像得最小势能为0.47J ,则最大动能为

E km =0.9-0.47=0.43J (2分) (E km 在0.42 ~ 0.44J 间均视为正确) 最大速度为

v m =2E km m =2×0.43

0.5

m/s =1.31m/s (1分)

(v m 在1.29~1.33 m/s 间均视为正确)

x =20.0cm 处的总能量为0.90J ,最大位移由E =0.90J 的水平直线与曲线II 的左侧交点确定,由图中读出交点位置为x =2.0cm ,因此,最大位移

Δx =20.0-2.0=18.0cm (2分) (Δx 在17.9~18.1cm 间均视为正确)

(3)渐近线Ⅰ表示B 的重力势能随位置变化关系,即 E pg =mgx sin θ=kx (2分)

Ⅰsin θ=k

mg

由图读出直线斜率k =0.85-0.30

20.0-7.0

=4.23×10-2J/cm

θ=sin -1

(k ×102mg )=sin -1( 4.230.5×9.8

)=59.7° (1分)

(θ在59°~61°间均视为正确)

(4)若异名磁极相对放置,A ,B 间相互作用势能为负值,总势能如图。 (2分)

E /J

O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5.0

10.0

15.0

20.0

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1、试卷的总体情况

试卷以2011年上海市考试手册为依据,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注重对中学物理教学形成良好的导向作用。以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在考查学生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试卷结构与2010年相同。总题数为33题,约4900字,阅读量、计算量与去年相当。试卷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识点占《考试说明》中所列知识点的72%,试卷估计总体难度为0.69(103.04分),且有一定的梯度。难度适中的题目(在0.6―0.8之间)共90分(占60%),难度系数大于0.8的题目共34分(占22%),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概念与方法的基础性考题共114分(占76%)。

2、试卷的主要特色

试卷重点关注试题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主题的结合,关注新教材体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特点,把考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试卷中。

试卷的单选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较广,有力学、静电学、直流电、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在思维和分析能力的要求上也略高于去年。而填空题的难度略低于去年。今年的实验题仍然注意了对规定实验的考察,并且重点考察了学生是否亲手做过相应的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实验的重视,而非为应付考试而纸上谈兵。

为了对今后中学物理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进一步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今年物理试题继续保持了前两年对课本的重视程度。如第1、2、3、6、8、17、21、26、27、28等题均来源于高中物理试用本教材的内容,其目的是希望高中物理教学或复习不要抛开课本而沉湎于题海之中。

试卷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体现了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考察,如第20、25、32题。在学习高中物理时要求学生把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以物理图象的形式,简单、直观、正确地展现出来,并能通过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还原、理解简单的甚至比较复杂的物理模型及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有关这方面的能力在今年的试卷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如第19、24、28、33题。命制这些试题的目的,旨在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教材,重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