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语》论文

《论语》论文

《论语》论文
《论语》论文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结交朋友的标准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首先,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这一点颇合上述交友的目的。

其次,我们要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我将孔子这六类人的对举看作是对第一条标准的具体化,也是交朋友的道德底线。我觉得以上这两条标准非常符合孔子对“仁”的追求。从“恭、宽、信、敏、惠”这些“仁”的细目来看,“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道德品质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实践“仁”德,在交友方面也渗入了他的这一标准。直、谅和多闻分别从立身、对人和学识三个方面对选择朋友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又完备的要求。

第三,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观上也有体现。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可这毕竟非常理想化,反映在现实中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也要结交狷介者,优势互补。这样,我们就可避免偏执。

另外,《论语》中还有另两处相关的记载,我觉得更为重要。一处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这里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我觉得,这一段语录对我们自身提出了要求。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建立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使自己能群,能让人接受。要做到这一点,恭敬有礼是基本的条件。此外,这段话还扩大了选择朋友的范围,提出了与人交往应有的气度。我觉得子夏是相当有胸襟的。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容我成为他的朋友?同样,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成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线,“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点可以和另一处对读:子夏之门人问交友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

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外围的朋友,工具性越重。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赏异己,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好比矛盾的双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三、与朋友交往时的准则

首先,朋友相交重在一个“信”字。曾子曰:“……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我觉得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没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来朋友。不过有时越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越难以做到,越难以做到这要求就变得越高。当一个人真正做到最基本的要求时他所达到的价值层面是最高的。

第二,对朋友要宽容,在朋友有难或犯错时要帮助朋友。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过,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君子周急不继

富。”(雍也)朋友的价值在关键时刻最能显现出来。我想,这也是“信”所要求的。一个忠诚的朋友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对方。

第三,要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朋友关系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真正的朋友之间用不了太多客套。但那并不是亲密无间。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再怎么认同,两个人总还是不同的个体。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两个人挨得越近矛盾就可能越大,就好像挤公共汽车。我们都需要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空间。从朋友间的交往来看,稍微疏远一点给双方都留出了余地。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距离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另一方面,我们还可利用这种空间交更多的各种类型的朋友。把握好与朋友的距离就能把握好交友的质和量。有的人只有泛泛之交却没有知心朋友,有的人只有少数几个知心朋友,交友面却很小。他们都没有处理好交友的距离感。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关于颜回,《论语》有以下记载:

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知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罕: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勤勉好学,学有所成,品行高尚,一生兢兢业业努力实践孔子学说的人。对他的记载有几处很值得玩味。一是孔子说他“不愚”。孔子并没用“敏”、“惠”等字眼,而用“不愚”,说明颜回资质并不特别高。二是说他对自己并没什么帮助,无论自己说什么,颜回都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孔子还是很看重这个学生的,颜回死时,孔子极度伤心,大呼“天丧予”。颜回也对孔子充满了感情,孔子受困时,他对孔子说,您还没死我怎么敢死。我觉得,对于孔子来说,颜回就是自己的翻版。他眼见自己的学生一步一步跟自己越来越象。面对这种情景,我想孔子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的就是颜回了。颜回即使并不意识到自己了解孔子,他的行为也体现了他已把握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和这样一个学生在一起,孔子应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但孔子并没有过明显的表达,甚至还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可能是因为颜回太像自己了。只有在颜回死后,孔子才意识到失去颜回意味着什么,叹息道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并对学生说我不为颜回哭为谁哭?孔子是否觉得颜回之死意味着自己理想人格之死,意味着镜中自己的死呢?再也没有人可以像颜回那样勾起孔子的共鸣了。

关于曾参,《论语》有以下相关记载:

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颜回比起来,我觉得曾点更透出一股灵气,一语道出孔子一以贯之的东西。但“先进”的“参也鲁”似乎与之又有矛盾。我不知应做何理解。这且不说,最后孔子的“吾与点也”颇有意思。我觉得如果说面对颜回,孔子感到的是同质的认同,那么,面对曾点,孔子感到的则是一种异质的认同。有人认为“吾与点也”道出了孔子退隐的心声。我觉得这种理解自有他的依据。曾点异于他人的理想恰恰从反面填补了颜回“非助我者”的空缺,给孔子一个异质的启示和选择。

论语论文 经典中的人生智慧感受

我读《论语》——经典中的人生智慧 论语乃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作,其中简洁且精炼的句子,蕴含着治国治民、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方面的人生大智慧。我就论语中第一章学而里的第八小节谈谈我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对此的解读如是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先说说第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重”字由“壬”和“里”构成。“壬”意为掌握并肩任,“里”意为居里、故里,可以理解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和存在的本质。可见“重”所表现的就是肩负着的人类重大的道德使命,如果看成动词的话,也是君子对自身所具备的道德品质的重视。即使是一个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如果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珍贵价值不加重视,那么他在社会生活中就不可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获得应有的影响力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就本句话,我非常同意钱穆先生的解读,能肩负起人类道德品质的人必然是厚重的、稳重的。人不厚重,则失威严,就不为人所敬重,就很难树立威信。君子的威严出自哪里,就是平时的庄重稳重。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英雄无言,平色生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英雄不用说过多的言语,他的威严是靠平日里的庄重的脸色,稳重的行为展现。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威严的气质,能让人不自觉地尊重敬重他。 从古到今,对“学则不固”的理解有很多种。有一种说法说“固”是指“坚固”,另一种认为是“蔽”的意思。在《论语注疏》中,孔安国注:“固,蔽也。一曰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人们应当学习先王之道,以至博闻强识,则不固蔽也。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道理也。明须敦重也。”而有的人认为,此句里面应有一个逗点,即“学,则不固。”那么意思就是:从事于学,则不会有“固”的弊病。因为“固”在《论语》里面几乎全是负面的意思。例如孔子四绝中的“毋固”;“固”有鄙陋、无知、顽固、蔽固的意思。还有人却认为这里漏掉了一个“不”字。没有这个“不”字,语言及逻辑结构就不具对称性,加上这个“不”字,其良好的对称性就立即出现了,这是古今中外所有作者写作时努力追求的美。(《发现论语》)在我看来,可以先从字形入手来解读。首先,这个“固”字,是由一个“口”与一个“古”组成,许慎注曰:“四塞者,无罅漏之谓。”固,凡坚牢曰固,又事之已然者曰固,即故之假借字也。从字形入手,当为固字的本义。由此引申,则有“坚固”、“执一不通”、“鄙陋”“本然”“已然”“常然”“固然”“固守”等义。(《康熙字典》)所以,对“固”的解释,“坚固、固守”和“蔽、鄙陋”本是一致的,区别就是前者是就其积极的意义而言,坚固,不易受侵害。而后者则是就其消极的方面而言,在思想上的固则为固守己见、执一不通。我认为,从知识论角度看,知识的增加无论对个人还是人类总体而言都是无止境的,因此须夯实基础,然后不断地添砖加瓦,所以要讲要“坚固”。而如果把“学”仅仅限定在现有的知识的范围内,则无法体会对生活、生命的更高层次的感悟。而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就必须认识到现有知识的不足、弊病与局限性,懂得变化,懂得发现,懂得延伸,君子必须“无固行”才能“时中”,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与领悟。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此处的“无友不如己者”一句成

多线程论文

一.线程的创建: 1. 2. 3.

二.T imer传统定时器: 1. 2. 三.线程互斥技术synchronized:

1.线程安全问题可以用银行转账问题解释。 2. static class Outputer{ public void output(String name){ int len = name.length(); synchronized (Outputer.this){ for(int i=0;i

论语的思想世界论文

“《论语》的思想世界”通识课课程论文序号: 题目:浅析《论语》中的孝及其对后 世中国社会影响 学号: 姓名: 学院:

题目:浅析《论语》中的孝及其对后世中国社会影响 姓名:学号: 摘要:《论语》是中国古代著作的瑰宝,告诉我们如何“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如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等。其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孝道系统,。当今社会,面对《论语》及其背后的儒家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并传承这种孝道。 关键词:《论语》孝儒学孔子 一、前言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语录,其中阐述的仁、德、学、治国之道,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乃至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初期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打天下”,而赵普帮助宋太祖赵匡胤打下了江山,由此可见古时《论语》作为治世之书的重要性和博大精深可见一斑。本人现将从《论语》中对于孝道的阐述、《论语》中孝道对后世中国社会有利的影响、《论语》中孝道对后世中国社会不利的影响,这三方面并结合当今社会孝道文化来阐述个人的见解。 二、《论语》中对于孝道的阐述 《论语》全文多次出现孝字,或者谈及涉及孝的内容。在为政篇中有“子游问孝”、“子夏问孝”、“孟武伯问孝”、“孟懿子问孝”,学而篇中亦有多处孔子弟子问孝。而据统计,《论语》一书中出现“孝”字13处,虽然这些文字分布的比较涣散且没给“孝”下明确的概念,但每段话都从不同角度对儒家倡导的孝行作了解释说明。综合分析来看,可以大概分为赡养、敬爱、守礼三方面。 赡养是孝道的物质标准。为子之道,则需使老者有所衣、有所食、无所忧,这是放之四海而皆需的原则。古代十大孝子中,仲由百里负米、每见佳肴而感双亲不能同食的故事广为流传。民间也有“有酒食,先生馔”的优良传统。从物质上赡养父母或长辈,即孔子所谓“能养”,这是孝应有之义。但是,孔子认为,仅能在物质上赡养父母,这还不能说尽了孝道,孝道的关键还在于主体有一种孝敬之心,没有孝敬之心,则物质上的赡养便与对动物的“能养”一样,根本无法将人与

读《论语》小论文

《论语》读书报告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家族中年龄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老二,春秋时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其父叔梁纥,其母颜氏名徵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深入透彻地研究和了解,而研究孔子的思想,主要的材料就是儒学经典――《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易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孔子和各学派在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论语》以记言为主,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句话给我的理解是本句有三个重点。一是要时常温习学了的知识,而学习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二是交朋友要适合自己,尽量志同道合,这样交流起来有共同点也不容易发生分歧,而这种朋友又不会常遇到,若有志同道合的人

来,一定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三是遇事要淡定,不能太急躁,对人谦和温驯,这才不愧为一个有得的君子。我曾见过另一种解释:“学”是指学说或主张;“时”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这三句话是前后相互连贯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到我这里来讨论,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总之这一条总会有我们能学到的东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到不愿再提起的句子,讲的也是极其通俗的道理,可是我们明白了它的意思,却常常没有按照这样做。我们有时会因为写作业时觉得难而空着,到了学校又来不及问同学就去抄,或是因为实验误差太大而偷偷的修改实验数据……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有时学习所需要的就只是一种最基本的求真实精神。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个人认为这种传统思想对于生长在信息社会的我们应该适当摒弃,我们应该尽量多的去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全面的发展才会更适应这个信息化而变化又快的社会,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正确地向自己的理想迈进。当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也认为有专心干自己分内的事,不要总是多管闲事的意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孝却在褪色,孝是

经典文化阅读关于论语的一篇论文

《论语》与孔子 摘要· 《论语》…论?理论,理论人生,理论孔子儒家思想,理论人生沧桑百态。自古文学家孔子,受万民敬仰,成立儒家思想,得意门生队排长龙。作为一部先圣的经典,《论语》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是说不尽的。 正文· 《论语》简介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是孔子讲的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

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及一些书本),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

有关论语的论文

理想之光 翻开《论语》,我们会发现,朴素的字句后常常闪耀着一种理想之光。 《论语-子函》中记录了孔子这样一句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流传很广泛,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志向很重要,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所以孔子在教授学生的时候,经常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理想。在《论语-先进》中有一个少有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记载了孔子是如何跟弟子们一起畅谈理想的。原文是这样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我们把这段翻译一下就是这样的:这一天,孔子的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很随意的跟他们讲,不要认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在我面前讲话。我平常老是听见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的志向啊。假如现在有人了解你们,准备启用你们,你们能做什么呢? 子路是个急性子,听老师这么一说,就不佳思索的回答说:“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按说子路的理想比较远大,对于那么看重礼乐治国的孔子来说,假如自己的弟子真的可以取得这样的业绩,可以是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他应该感到欣慰才对。没想到孔子的反应不仅是淡淡的,而且还有些不屑。“夫子哂之”,微微冷笑一下,未置可否,接着问第二个学生:“冉求,你的理想是什么?” 冉有名求。他的态度比起子路要谦逊很多,没有敢说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事。他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他的意思是说,在物质层面可以做到百姓富足,但是要万众齐心,对国家有信念,做到

关于论语学习文章5篇

关于论语学习文章5篇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让我们一起随着论语,一起跨越千年时空,找寻孔老夫子留给我们的智慧。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论语学习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论语学习文章1 童年时读《论语》,不知其意,体会不到妙处;少年时读《论语》,觉得蛮值得荒唐言,认为它早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而今我再次捧起《论语》的时候,对千年古人的智慧油然起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反复品味着这句话,说不出的意蕴在心中环旋。一直以来,我认为学习是功利的,学习就是为了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我把学习当做任务一样完成,久而久之,觉得学习很累,很有负担。但是当我几天没有学习之后,莫名的空虚感围绕在我身旁,感觉自己已经退化成动物,没有了思想。于是我读了一些书,读完之后,内心无名的欣慰。是啊!时常学习,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读来五味杂陈,孔子告诫了人们几千年的诚信无价,现在我们仍然陷在诚信危机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先告诫了我们几千年,我们还是处在诚信的危机之中呢?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像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軏一样,是行走不了的。在我从小的学习中早已熟知

这样的道理,可一旦出现了要舍我利益而维护诚信时,我们犹豫了,我们想到了如果舍掉我们的利益,那么我们会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之中生活,最后我们选择了舍信求利。但是我们却在这一过程中的得到了很多痛苦和惩罚:朋友的疏远,亲人的离开,社会的混乱,我们自身的健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一句份量何其重的警告啊!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读到这句话时,只是慨叹古代的外交辞令要经过多少人的心血和付出!当再读这句话时,心中更是敬佩:治理一个国家需要有一整套严谨的系统流程,需要有严密的制度和人们各司其职,这样,国家才能顺利运行进而国泰民安。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是不会因为这个人的言论好就荐举他,也不会因为这个人言论不好就全盘否定他。我想,世间能有几人做到这样的公正不阿,我们习惯性崇拜有才能的人而忘记了他品德的好坏,也常常因为这个人品德不好而否定了他的才能,我们难以做到对一个人的客观公正,君子恰恰就做到了这一公正判断,所以君子的身边常常芝兰芳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做起来很难,可能是人的天性使然吧!我们常常会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事情等费尽心机地丢给别人,然后轻轻松松地在一旁看那个人的笑话,更有甚者还戴着一副为别人好的虚伪面具。《论语》中,孔子把这句话尊为人生最高境界之一恕的本义,可想而知,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

论语论文

1. 《论语》的文本价值 《论语》是由孔子的门人及其再传弟子辑录而成的,是一部采用语录体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也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虽然《论语》一书成于很多人之手,着作年代有先有后,其间相隔不止三、五十年,但近年来学界已经考察论证认为《论语》的编撰始于春秋末期,成书在战国初期。这是上古汉语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段上承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汉语形式,下启秦汉上古汉语的成熟时期。因此《论语》较多地保留了这一时期汉语的语音、词汇还有语法方面的语言要素。 先秦时期,传世的典籍有代表性的着作有《尚书》、《诗经》、《楚辞》、《论语》、《孟子》、《庄子》等等。而《论语》是先秦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语录体散文着作之一,绝大部分篇幅记录的是孔子和孔子一些弟子的口头语,因此它集中地、忠实地、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先秦口语用词和一般词汇的特点。我们详细地研究分析《论语》的词汇、语法特点,可以使春秋战国时期口语的大致面貌显得更为清晰,同时对《论语》副词系统的全面分析也可以为上古汉语副词发展脉络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促进汉语语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论语》是我们了解先秦口语状况的不可多得的文献,具有重要的汉语语言学的研究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非常有利于我们考察汉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的演变和发展。 2. 专书语法研究的意义 专书语法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础,也是现代语言研究的一种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达成了一致看法,认为要总结汉语发展的规律,了解汉语在不同时代的特点,一定要做好专书研究工作。郭锡良先生在《四十年来古汉语语法述评》一文中曾强调“汉语语法史需要建立在专书语法研究、断代语法研究的基础之上。”[1]杨伯峻先生在《<左传>虚词研究》序中说:“我始终认为写一部汉语史虽然是必要的,却不是一人一时所能写好的。它不仅需要作汉语语法的断代研究,还要在某些地区方言中作特异的语法研究。”[2]他认为专书、专题研究会给汉语史的撰写奠下基石。鉴于此,本文选择专书作为研究

《论语》论文

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人,要么是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多么优秀,这样的人是自负,要么是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多么冤枉,这样的人是自怜。总而言之,他们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这样的人多是内向性格,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己身上。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的人,多是外向性格,注重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他们眼界开阔,洞悉时务,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公认的成功。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论语》这一句就是对“知人者智”的惮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那一个成熟的人该如何去做呢,又该害怕什么呢? “患不知人也”,“患其不能(知己)也”。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担心自己不能了解别人,担心自己不去了解别人;担心别人不能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给别人机会了解自己。 这里所有说的都是一个主观的努力的问题,而不是被动的,虚妄的去祈求别人的了解与别人无所不能的体贴与漫柔。很多结了婚的人都会说:你怎么不了解我。又或想对方一点都不理解我,一定是不爱我。这些都是反面的被动的思想。是把自己放在一个被选择,被讨好的,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地位之上。这是一种“人不知而愠之”的思想,是一种希望别人“巧言令色”的想法。 人不知而愠之,望别人巧言令色,最后的结果当然也就是与“鲜矣仁”的人在一起了,跟一个“鲜矣仁”的人相处的人,还要求能得到幸福与美好的生活,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孔子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必需的心态。我觉得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要求太多,自己应该多付出,多容忍。是啊,如果每个人都能抱以这种心态去与人交往,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别人的知己,同时自己也可以成为每个人的知己。但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很多人都愿意去进入别人内心世界去看个究竟,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和他成为好朋友,然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的是你的努真诚,忍耐和体谅。淡然这一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现在越来越相信不论你想得到什么(光明的前途,坚固而真诚的友谊,美好的恋情,甚至是和谐的家庭),你都要用你的真心,尽自己的努力,踏踏实实的去付出。(我说的付出包括很多,绝不仅是指一味的感情上的付出,更不是指钱财上的给与!更多的是一种宽容,信任和体谅。)有的时候人很烦恼,其实这些烦恼不是别人给的,正因为自己想得到得太多。而忘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了并该怎样做事情。当然,我说的付出是有一定前提的,任何人都不能无条件的付出,不是自私,而是出于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同时这也是你做好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 年轻人嘛,还是应该有点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无论是对学业,友谊,亲情,恋情,还是自己 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做的是,努力的去了解别人,并且努力的去让别人了解自己,因为有爱心的人一般都是“觉得:完善了的自我,那是世故圆滑的我,这样的我,不是真实的我。失去本真的东西,是我所鄙夷的;于是,我继续地保持,我的原生态。”

《论语》研读论文

《论语》研读论文 赵宏飞 (电气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22号) 摘要: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关键词:治学养生孝道为政仁爱信用 论语所记录的孔子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首先,孔子讲究孝道,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 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不过,你发现没有: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 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须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记得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像其他父母一样,这种操心往往太过份了。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不过现在离家远了,才感觉到父母对自己关爱是那么的深。 所以我的感觉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几乎是一种天性,尤其在中国,不怕父母对子女没有爱,只怕爱得太浓。但是中国的父母不象外国人那样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况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所以有时我甚至感谢那样的一次病痛,让我能

论语论文

《论语》论文 论《论语》中的孝 姓名:唐子陌 学院:XXXXXXX 专业:XXXXXXXXXX 班级:20xx级 学号:1234007 手机号:159XXXXXXXX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内容 (2) 摘要:“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所提倡的行为,所 谓“百行孝为先”,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对孝的重视。而我们的传统孝道又是以孔子的孝道思想为基础的,孔子作为对孝道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孝道观自建立起就对中国人的行为、情感、思维方式以及中国社会的进程有着极深的影响,直至今日,孔子的孝道观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论语》孔子孝文化 正文内容: “孝”,从字义上解释是指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是指子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的、家里长辈的意愿,这是一种稳定的伦常关系。而真正意义上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则是以“敬”为前提的,作为子女、晚辈,对“敬”

的最好表达就是所谓的“顺”,即“孝顺”、“孝敬”,故孝的本质是也就是“顺从”。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也就是说,那时的华夏先祖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而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就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思想家。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是对其弟子子游发问的回答,夫子在这里突出的一个“敬”字,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要对父母尽孝,不能只是赡养父母,不仅要物质上赡养,还要在态度上恭敬,是应该让父母过的舒适开心,故夫子的孝论并不单纯是指赡养行为,更重要的,夫子认为孝是一种内在情感,一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这是夫子对孝行的那种较高层次要求的体现。无外乎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根本内容。夫子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必须拥有一颗仁爱之心的。夫子的“仁爱”思想,不仅仅是指“亲其亲”,而且还指“泛爱众”,即泛指爱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可以是地位显赫的高官,也可以是碌碌无闻的平民;既可是品行优秀的人之骄子,也可是恶贯满盈的坏人。夫子认为,一个人只有有了仁爱之心,才会去真心实意地孝敬父母。夫子的弟子有若曾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夫子及其门生把行孝作为为仁的前提条件。一个奉行孝悌之道的人,是不太可能存心去冒犯长辈和上级的;一个人不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却又喜欢犯上作乱,

《论语》论文

浅谈《论语》的交友观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当然,朋友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孔子的行动好象就是有子的话的注释。安葬无可归的朋友,看似普通却体现了孔子对朋友朴实深厚的感情。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朋友的作用大致粗分至此,因为牵扯到朋友的种类,很多话不及细说,下文再谈。 二、结交朋友的标准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

《论语》思修论文

摘要: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这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君子内心完善,伟大而高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是一个梦想,一个目标,及时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当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关键词: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正文:“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我们把孔子对于金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可以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析上的要求。 第一,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做一个内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为君子的前提。这也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修炼内心,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始终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善良的人的内心要宽厚,为人处事上很多细节不要太计较,不要好高骛远,做好自己的事。 第二,君子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在孔子心中,君子,不仅仅是一个好人,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就诠释了大丈夫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道理。这份担当,亦可用后人的另一句话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人在显达的时候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在窘迫的时候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这就是君子。 第三,君子要有恒心。每一个人走上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种理想和憧憬,希望有能够有所作为。但是这些理想在现实中会意义破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恒心”不够。如果我们真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及时没有达到“无恒产而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起码离君子鸡精不是很远了。 第四,君子要“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做到“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容易和别人一起合作,一起共事。 第五,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他的内心无比的坚定、刚毅。《圣经》上说世界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射出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个所以一个真君子,总是先把事情做到,然后再去说。 第六,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智慧的人能洞察幽微,能够微知著,能够审时度势。所以没有困惑;而仁者能够胸怀天下,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没有忧愁;勇者能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能够无所畏惧。因此孔子认为君子需达到这三达德的境界。 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其中,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君子与小人在行为上存在差异。小人做事时只求利益,不顾其他的是,而君子办事时讲道义。正如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从中可以看出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

论语选修课论文例

君子的养成 ----《论语》给我的人生启示【内容摘要】《论语》中很多地方提到了君子,不难看出君子对儒家是多么重要。君子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现在它依然对我们做人有着深重的影响。从论语对君子的表述中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学会了待人接物的礼节等等。本论文主要讲述论语中君子思想对做人的教育与影响。 【关键词】论语,孔子,修身,恻隐之心,仁爱。 时光流逝,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经得起长时间的实践考验的经典。《论语》这部儒家学派的巨著,两千多年来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包含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伟大思想,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知识和智慧、高尚的理想以及不朽的真理”。○1几千年下来,人们仍然尊奉孔子,甚至当代许多国外的学者也提出,有必要在这个过分现实,过分功利的社会大力推行孔子的思想。孔子从各方面教育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修身养性......他提出‘仁‘的思想,做君子的准则,对中华名族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行为起到了巨大影响。儒家提倡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则,至今值得我们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和日常准则。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2可见世人对论语的评价,它不只教人修养,更可以作为治理天下的宝典。

我认为《论语》是在教人如何做一个君子。“孔子在论语中对于孔子下了一个定义,又从多方面去说明它”○3书中‘君子’一词出现的次数最多,可见做君子对儒家是多么重要。君子对自身要求是很高的,不管是‘学’上的,‘孝’上的,‘礼’上的,‘政’上的,和其他方面都是很严格的。 学而第一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这一点恐怕就很难做到了。‘不愠’就是没有丝毫的生气,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被别人误解,被冤枉的情况,这个时候有几个人能做到没有一点儿生气呢?至少最让我生气的就是被冤枉了。这一点能做到的话,无论是自己的内心,还是现实意义上,都是好的。这样既能使自己过得没那么多烦恼,也能显示自己的风度。但是“巧言令色,鲜矣仁”要求君子不能巧言令色,这样不符合现在对人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圆滑’之类的现实的要求。这样,做君子可能会自己使自己的路不太顺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要求君子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无能为耻,要德才兼备。”○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是建立在有才能的基础之上的,求己不求人。以此观点,现在的专攻‘人际关系’的人都算不上君子,可现实是会‘求人’的确是一种才能呢,而且是很实用的。如果选择做君子,当然就区别于小人,那么君子不求人,似乎有一些极端,现在就被看作异类了。这样的君子似乎与大众格格不入,要做到‘和而不同’可是相当不易啊。可见用世人的眼光,做君子是很令人痛苦的事啊。

论语与儒家文化论文

浅谈《论语》中“礼”的作用 摘要:一本《论语》道出了文化的经典,《论语》是孔子儒家文化的体现,恰恰如此,《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至今影响着我们代代人,本文从《论文》出发谈谈《论语》中的礼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礼作用 春秋末期,一个极度混乱的时代,礼崩乐坏,周王室已经无法恢复它的权力和威信,周王朝的天下,周王室的制度,也名存实亡。中原各国战乱不断,各国的人民早已无法正常安定下来。孔子正是出生下这样的时代,仿佛是命中注定,而他的一涉足,就是整个人生。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说:“我对禘礼,只待香酒初献灌之后,便不想看下去了。”孔子是如此的失望,可见当时的礼的状况。他崇拜周王室的礼仪制度,周王室的文化,于是,他致力于实践,对君王大夫的劝导,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试图挽救周礼。礼也成为《论语》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一个字眼。然而礼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礼在传统文化里,有很多方面的意义。从三条(天地,祖先,圣贤)之礼方面去了解,它具有宗教的意义。此为它也有制度的意义,即所谓礼制,礼制是历代法典的基础。”(1)可见礼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礼作为一项制度,必定有维持稳定,安定社会的作用,同时其目的也必定是向统治者靠拢,保护统治者的利益。礼具有宗教意义,不仅是一项传统,是统治者想根深蒂固于人民思想的一项宗教礼仪。

在统治者看来能够始终维持自己个人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从礼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礼的作用,通过我的学习和思考,我把礼的作用共分成了三个方面:政治大体系方面,社会环境方面,个人修养方面。这和徐复观先生《谈礼乐》里说的礼乐的作用有点相像。 礼在政治大体系方面的作用; 春秋末期,周王朝的延续,是一个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的封建体系,是一个统治者高于一切,贵族次之,人民最“贱”的社会。同时周王朝的坠落,各国为权力争夺,战乱四起。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孙氏以大夫而行天子之礼,此事可忍,何事不可忍。这是孔子不满于鲁君不能制裁其人的放肆。 孔子如此重视礼,可见礼必有上下之分,而不是孔子存心袒护当时的国君。就礼而言,礼之本在于人心之仁,违背礼之事情都是仁心的不善良的体现。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态,肯定会对社会的和谐产生负面的影响。 礼的存在进一步确定了封建的等级和层次。“各种实行礼的活动,其个性化得程度各不相同,个结果是,他们所确立的身份形成了层级系统。这些身份构成一种社会脉络,它通过各种顺应模式的协调而产生意义”(2)。 政治的关键仍然依托于传统的血缘关系,国就是家的一个放大。通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的确定,形成了有差别的等

《论语》论文选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从《论语》看当代复兴儒学为政治目的还是文化自身的需求 ——如何看待《论语》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二、选题依据(选题背景) 近代中国以来,出现了三次反孔的高潮:五四运动的反孔、毛氏的批林批孔、现代的随着在天安门立孔子像而出现的反孔。儒学在近代以来由于丧失了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封建制度,再加上西方工业文明大潮的涌入,古老儒学不得不失去了官学的地位。然而,正统地位的丧失并不代表儒学就此消亡,其思想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从未消失。这是因为儒家思想已沉淀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我们的民族文化心理深深植根在其中。80年代以来,复兴复学的思潮重新流入中国大陆,“复兴儒学”派提出,儒家思想具有永恒的价值,传统儒学可以作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动力,可以解决当代中国存在的一切问题。“永恒”和“一切”让不少人觉得太绝对,但不可否认,至少儒学对于当代社会仍是具备价值的。因此大打“复兴儒学”旗号的大军诸多,这让我们有些迷惘,到底复兴儒学是当政者的手段,还是我们民族文化自身建设的需要?《论语》是儒学文化形态的逻辑起点,因此谈儒学定少不了孔子,谈孔子定少不了《论语》。 三、选题目的和意义(与选题相关的前人研究现状简述和个人预期目的) 《论语》,一共二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其中不仅记载了孔子圣平重要的言行,甚至连他的饮食起居、生活细节也有所记述。《论语》作为涉及中国人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久远。在当代,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儒学有不同的见解,而《论语》更是作为代表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有褒亦是有贬,有推崇亦有打击。说法众多,我们唯有亲身去读,去体悟,方能有所分辨。 主要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 2、《孔子与中国文化》张岱年(《孔子研究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3、《孔子轮完全的人格》冯友兰 4、《儒家的政治哲学》杨玉清 5、《孔子》汤一介 6、《论孔子》乔长路 7、《论孔子的政治理想》刘祚昌 8、《孔子德治思想浅析》钱逊 9、《孔子研究》钟肇鹏1983年4月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说儒学四期》李泽厚译文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 11、《孔子学说精华体系》杜任之高树帜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12、《孔子之道与了<论语>其书》徐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 精读《论语》,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当代社会情况,分析《论语》的当代社会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