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药学解表药本人手打

中药学解表药本人手打

中药学解表药本人手打
中药学解表药本人手打

一解表药

麻黄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辛,味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

肺平喘,利水

消肿

1,外感风寒

2,咳嗽气喘

3,风水水肿

煎服,2—9

表虚自汗阴虚盗

汗及肺肾虚喘者

均慎用

桂枝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辛甘温归

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文

通经脉,助阳

化气

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

痛证。3痰饮心

悸。4蓄水证

煎服,3-9g

外感热病,阴虚

火旺,血热妄行忌

用。孕妇及月经过

多者慎用

紫苏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唇形科植物紫苏

的茎,叶。叶称苏叶。茎称苏梗辛温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行

气宽中,解鱼

蟹毒

1,感冒风寒。

2,脾胃气滞,

胸闷呕吐。3,

鱼蟹中毒致呕

煎服,

5-9g,不宜

久煎

生姜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辛温,归肺脾

胃经

解表散寒,温

中止呕,温肺

止咳

1,风寒感冒,

脾胃寒症。2,

胃寒呕吐。3,

肺寒咳嗽。4,

半夏南星及鱼

蟹毒

煎服,

3-9g,或捣

汁服

本品助火伤阴,热

盛及阴虚内热者

忌服

防风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辛甘微温,归

膀胱,肝,脾

祛风解表,胜

湿止痛,解痉

1,外感风寒。

2,风疹瘙痒。

3,风湿痹痛。

4,破伤风证

3-10g,入

煎剂,酒剂

或丸散用

主要治外风,凡

血虚发痉及阴虚

火旺者慎用

荆芥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唇形科一年生

草本植物荆芥带花序的全草或穗辛微温,归肺,

肝经

祛风解表,透

疹消疮,止血

1,外感风寒。

2,风疹瘙痒。

3,麻疹透发不

畅。4,疮疡初

起有表证。5,

出血

3-10g,不

宜久煎。用

于止血需

炒碳

无论风寒风热,

均可配伍使用

香薷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唇形科植物石香

薷的干燥地上部分辛微温,归肺

脾胃经

发汗解表,化

湿和中,利水

消肿

1,夏季乘凉饮

冷,外感风寒

暑湿2,水肿,

小便不利

3-10g,利

水消肿需

浓煎

发汗力较强,表

虚自汗者慎用

羌活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伞形科植物羌活

及同属植物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

辛苦温,归膀

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

风胜湿止痛

1,外感风寒。

2,风寒湿痹。

(主要驱散上

半身的风寒)

煎服,3-9g

温燥之性较烈,饮

血亏虚者慎用,用

量过多会导致呕

白芷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伞形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根辛温,归肺胃,

大肠经

解表散寒,祛

风止痛,燥湿

止带,消肿排

脓,通鼻窍

1,外感风寒。

2,阳明头痛,

3,牙痛,风湿

痹痛。4,鼻渊,

带下症。5,疮

疡肿毒

煎服,3-9g阴虚血热者忌服

细辛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马兜铃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辛温归肺肾心

解表散寒,祛

风止痛,温肺

化饮,宣通鼻

1,外感风寒。

2,少阴头痛,

鼻渊牙痛,风

湿痹痛。3,肺

寒咳喘

1-3g,散剂

每次服

0.5-1g。可

研末吹逼

或外敷

阴虚阳亢头痛,

阴虚肺热咳喘忌

用:用量不宜过

大;反藜芦

苍耳子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菊科一年生草

本植物苍耳的果实

辛苦温,有小

毒,归肺经

发散风寒,宣

通鼻窍,祛风

湿,止痛

1,外感风寒。

2,鼻渊。3,

风湿痹痛4,风

疹瘙痒,疥癣

麻风

3-10g,煎

服,或入丸

散剂

血虚头痛不宜

用。过量易中毒,

引起呕吐,腹痛,

腹泻。

薄荷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唇形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薄荷和家薄荷的茎叶辛凉。归肝肺

疏散风热,清

利头目,利咽

透疹,疏肝行

1,外感风热,

温病初起。2,

麻疹初期,风

疹瘙痒。3,肝

气郁滞,胸闷

3-6g,不宜

久煎

表虚自汗者不宜

胁痛

牛蒡子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菊科两年生植物牛蒡的成熟种子辛苦寒,归肺

胃经

疏散风热,利

咽透疹,宣肺

祛痰,解毒消

1,外感风热,

温病初起。2,

麻疹初期,风

疹瘙痒。3,热

毒疮肿,痄腮

6-12g,炒

用使苦寒

及滑肠之

性稍减

能滑肠,气虚便溏

者慎用

蝉蜕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蝉科昆虫黒蚱羽化时的蜕壳甘寒,归肺肝

1疏散风热,利

咽开音,明目

退翳,息风止

痉,镇静安神,

透疹

1,风热温病

初起咽痛喑哑

2,麻疹初期风

疹瘙痒3目赤

目翳多泪4急

慢惊风破伤风

5小儿夜哭

3-10g,煎

服或做丸

散,一般用

量宜小,止

痉则量大

孕妇慎用

桑叶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桑科落叶小乔木桑树的叶苦甘寒,归肺

肝经

疏散风热,清

肺润燥,平抑

肝阳,清肝明

目,凉血止血

1,外感风热温

病初期。2,肺

热咳嗽,燥热

咳嗽。3甘样眩

晕。4目赤昏花

5,血热妄行

5-9g,煎

服或入丸

散。外用煎

水洗眼

蜂蜜可增强润肺

止咳的作用

菊花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菊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菊的头状花序辛甘苦,微寒。

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平

抑肝阳,清肝

明目,清热解

1,外感风热,

温病初期。2,

肝阳眩晕,肝

风实证。3,目

赤昏花。4,疮

痈肿毒

5-9g,煎服

或入丸散

疏散风热用黄菊

花,清热明目用白

菊花,清热解毒用

野菊花

蔓荆子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马鞭草科落叶小

灌木植物单叶蔓荆和蔓荆的果实辛苦平归膀

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

利头目,祛风

止痛

1,风热感冒,

头昏头痛。2,

目赤肿痛,耳

聋耳鸣3,风湿

痹痛

5-9g,煎服

或浸酒

柴胡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伞形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苦辛微寒。归

心包络。肝,

三焦,胆经

和解退热,疏

肝解郁,升举

阳气,截疟

1,表热,少阳

证。2,肝郁气

滞。3,气虚下

陷。脏器脱垂。

4,寒热疟疾

3-9g,解表

退热生用

量稍重。疏

肝应醋制,

升阳酒制

或生用轻

本品性升发,故真

阴亏损,肝阳上升

之证忌用

升麻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毛茛科多年生草

本植物大三叶升麻或兴安升麻的根茎辛甘微温,归

肺脾大肠胃经

发表透疹,清

热解毒,升阳

举陷

1表证2麻疹不

透3齿痛口疮,

咽喉肿痛,温

毒发斑4气虚

下陷,脏器脱

垂,崩漏下血

3-9g,发表

透疹,清热

解毒生用,

升举清阳

用炙麻黄

具升浮性,阴虚阳

浮,咳满气逆,麻

疹已透忌用

葛根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葛的根辛甘凉,归脾

胃经

解肌退热,生

津止渴,升阳

止泻透疹

1,外感发热,

项背强痛2,麻

疹不透3热病

9-15g,解

肌退热,透

疹,生津宜

口渴阴虚消渴4热泄热痢脾虚泄泻,降压生用;止泻煨用

藁本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

湿止痛

1,风寒感冒,

太阳头痛。2,

风寒湿痹

辛夷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

1,风寒感冒。

2,鼻塞鼻渊

葱白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

寒通阳,解毒

散结

1,感冒风寒2,

阴胜格阳。3,

疮疡肿毒

淡豆豉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辛甘,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宣发郁热

1,外感表征。

2,热病烦闷

浮萍

药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辛寒,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利

水消肿,透疹,

祛风止痒

1,风热感冒2,

麻疹不透3,风

疹瘙痒4,水肿

尿少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一、A1 型题?(1) 细辛的性味是: ? A、辛,微温? B、辛、甘,微温?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答案 C ?(2) 细辛的功效是: ?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答案 C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E、以上均不是?答案 D ?(4) 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 A、白芷?B、藁本?C、苍耳子 D、辛夷? E、细辛?答案 E ?(5) 解表药主要用于: ?A、风寒或风热表证?B、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肺气不宣咳嗽?D、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E、风湿性关节疼痛 答案 A ?(6)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 A、桂枝? B、荆芥?C、防风 D、麻黄?E、羌活?答案D?(7)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 ?A、黄芪?B、木通、? C、麻黄?D、茯苓? E、白术?答案 C ?(8) 桂枝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答案B?(9) 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麻黄 B、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B?(10)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 A 温通经络?B、温经散寒? C、温经通阳?D、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答案 C ?(1l)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桂枝? E、郁金 答案 D (12)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生姜?B、厚朴?C、砂仁 D、紫苏?E、香薷?答案 D ?(13) 紫苏的功效是: ? A、发汗平喘 B、发汗利水?C、发表行气? D、发汗通阳? E、祛风胜湿?答案 C (14)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A,麻黄?B、桂枝?C、荆芥?D、紫苏?E、防风、?答案D (15)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 A、荆芥?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答案 D ?(16)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 ? 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 答案E (17)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 ?A、细辛?B、羌活?C、桂枝 D、白芷 ' ? E、荆芥?答案 E (18) 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 ?A、白芷?B、防风? C、荆芥?D、羌活? E、紫苏?答案 D ?(19) 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 、 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答案 D (20) “风家润剂”指何药? A、麻黄?B、桂枝?C、紫苏? D、羌活? E、防风?答案 E ?(21) 风寒所致巅

中药学解表药归纳总结

解表药 1.含义: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2.共性 (1)药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且药物大多质轻(多为花、叶类)而清轻上扬宣散;其归经主入肺、膀胱或肝经,偏行肌表。 (2)功效:使初入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而主具有发汗解表作用。 相关功效释义: 1)发汗解表: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具有使患者发汗或微发其汗,使表邪随汗出而解,从而控制疾病转变的作用,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意思。古时称其为“开鬼门”,鬼(同魄)门即指汗孔,“开鬼门”,即指发汗。 2)发散风寒: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温,人肺与膀胱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温散寒邪的药物,具有治疗风寒表证的作用,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 3)疏散风热: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凉,人肺与肝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凉散热邪.其发汗、发散之力均较发散风寒药为弱的药物,具有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的作用,如桑叶、菊花、蝉蜕等。 4)发表解肌:即具有治疗外感表证初起有汗的功效。有辛温解肌,如桂枝;辛凉解肌,如葛根。也可以说是比发汗而较弱的解表作用。 (3)适应证:主要用于外感六淫之邪,病位浅在肌表肺卫肌肤所致之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其中尤以恶寒为表证特征。表证又分表寒(风寒表证),表热(风热表证),表虚(气虚表证、阳虚表证、阴虚表证、血虚表证),表实(风寒夹湿表证、风寒表实证)等见下表 (4)有功效及适应证:借其辛散、宜肺、散表、达表透邪之功,有的解表药兼有宣肺利尿,宣肺止咳平喘,宣毒透疹,祛风胜湿止痛,解表消疮等作用,故还可分别用于水肿、尿闭因肺气不宣者.咳喘.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风湿痹痛或头痛身痛,疮疡等疾病的初起阶段而兼表证者。值得注意的是,若上述病症不具备初起而兼表证的前提条件,则不可用,因里证而不能发汗解表。 相关功效释义: 1)宣肺利尿:即具有恢复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开肺气而利水湿的功效,适用于表证咳嗽气喘而有水肿.浮肿以上半身和面部为甚,小便不利,量少色深黄,腹部胀满,伴有咳嗽气喘或有寒热,苔白滑,脉浮滑,如麻黄桂枝等药物。

中药学

《中药学》 第八章解表药 一、基本理论 (一)定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二)特点: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 (三)主治:解表药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证而兼有表证者。 (四)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解表药必须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不同而恰当选择,配伍用药。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邪。故除针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不同,相应选择长于发散风寒或风热的药物外,还有解表药与祛暑、化湿、润燥药的不同配伍。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不同,解表药还须分别与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补养药配伍用药,以扶正祛邪。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应同时配伍清热解毒药。 2、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不要用量过大,发汗太过,以免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又汗为津液,血汗同源,因此,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 3、使用解表药还要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同样,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4、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五)分类:根据解表药药性及临床应用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一、整体概说: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等风寒表证。部分药物还可用治痹证及喘咳、水肿、麻疹、疮疡初起兼有风寒表证者。 二、药物详解 (一)麻黄与桂枝 1、麻黄《本经》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为辛温解表要药。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紧的感冒重证,即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用于咳嗽气喘。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一、A1 型题 (1) 细辛的性味是: 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 C.辛,温,有小毒 D.辛,温 E.辛、苦,温 答案 C (2) 细辛的功效是: 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 C (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A.苍耳子 B.辛夷 C.白芷 D.细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D (4) 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A.白芷 B.藁本 C.苍耳子 D. 辛夷 E.细辛 答案 E (5) 解表药主要用于: A.风寒或风热表证 B.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 肺气不宣咳嗽 D.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E.风湿性关节疼痛 答案 A (6)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A.桂枝 B.荆芥 C.防风 D.麻黄 E.羌活 答案 D

(7)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 A.黄芪 B.木通. C.麻黄 D.茯苓 E.白术 答案 C (8) 桂枝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 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 答案 B (9) 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麻黄 B.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 B (10)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A 温通经络 B.温经散寒 C.温经通阳 D.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 答案 C (1l)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 A.益母草 B.丹参 C.赤芍 D. 桂枝 E.郁金 答案 D (12)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生姜 B.厚朴 C.砂仁 D.紫苏 E.香薷 答案 D (13) 紫苏的功效是: A.发汗平喘

《中药学》教材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浮萍木贼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第五节清虚热药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 第二节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第一节袪风寒湿药 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第二节袪风湿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第三节袪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鹿衔草石楠叶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 陈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 山楂神曲麦芽稻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芜荑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 第三节收敛止血药 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 第四节温经止血药 艾叶炮姜灶心土 第一节活血止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天无枫香脂 第二节活血调经药 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第三节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 第四节破血消癥药 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 第一节温化寒痰药 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猫爪草 第二节清化热痰药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 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 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 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

新版《中药学》中药功效

《中药学》中药功效总结 第八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胡荽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桱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寒水石清热泻火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鸭跖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泄肝火、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苦豆子清热燥湿、止痛杀虫 三棵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马尾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热解暑 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清心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野菊花清热解毒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兼解汞毒 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金荞麦清热解毒、清肺化痰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中药学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归纳

解表药 ①发散风寒药,多辛温: 麻黄:辛微苦温。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寒表实证)(发汗解表生,止咳平喘炙) 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宜伤阴动血,孕妇及月经过多忌) 紫苏:辛温,肺脾。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不宜久煎) 荆芥:辛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生用),止血(炒用)。(不宜久煎)荆芥穗长于祛风 防风:辛甘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辛苦温,膀胱肾。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肺胃大肠。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阴虚血热忌) 生姜:辛温。肺脾胃。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助火伤阴,及阴虚内热忌) 细辛:辛温小毒。肺肾心。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阴虚阳亢者,肺燥伤阴者忌不与藜芦) 香薷:辛微温。肺脾胃。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肺胃。发散风寒,通鼻窍。(包煎) 藁本:辛温;膀胱。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者忌) 苍耳子:辛苦温。小毒。肺。发散风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葱白:辛温。肺,胃。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②发散风热药:多辛苦而偏寒凉 薄荷:辛凉。肝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体虚多汗者忌) 蝉蜕:甘寒。肺肝。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肺胃。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气虚便溏者忌)。 桑叶:甘苦寒。肺肝。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肺燥多蜜制) 菊花:辛甘苦,微寒。肺肝。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甘辛凉。脾胃。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肝胆。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麻疹已透,阴虚火旺,阴虚阳亢忌) 蔓荆子:辛苦微寒。膀胱肝胃。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苦辛凉。肺胃。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木贼:甘苦平。肺肝,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寒凉沉降入里 ①清热泻火药:多苦寒或甘寒。清气分药。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锻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 寒水石:辛咸寒。心胃肾。清热泻火。 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泻火中长于清润) 栀子:苦寒,肺三焦。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脾虚便溏者忌) 夏枯草:苦辛寒。肝胆。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脾胃虚弱者慎) 芦根:甘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脾胃虚寒者忌)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孕妇忌) 竹叶:甘辛淡寒,心胃小肠。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甘淡寒,胃小肠。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决明子:甘苦咸。肝大肠。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②清热燥湿药:苦寒性大,燥湿力强,过服伐胃伤阴,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津伤虚寒,津伤阴损者忌,必要时与健胃药或养阴药同用 黄芩:苦寒。肺胆脾胃大小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偏去肺火)(苦寒伤胃) 黄连:苦寒。心脾胃胆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泄中焦胃火)(久服伤脾胃,脾胃虚寒,阴虚津伤者慎用) 黄柏:苦寒,肾膀胱大肠。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偏下焦相火,除骨蒸) 龙胆草:苦寒,肝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脾胃虚寒,阴虚津伤者慎用)秦皮:苦涩寒。肝胆大肠。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脾胃虚寒忌)白鲜皮:苦寒。脾胃膀胱。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苦参:苦寒,心肝胃大肠膀胱。清热燥湿,杀虫,利尿。(脾胃虚寒忌,反藜芦) ③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心肝。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忌) 玄参:甘苦咸寒,肺胃肾。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脾胃虚寒忌,反藜芦) 牡丹皮:苦辛微寒,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孕妇忌) 赤芍:苦微寒,肝。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水牛角:苦寒,心肝。清热凉血,解毒定惊。(血热妄行吐血) 紫草:甘咸寒,心肝。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脾虚便溏者忌) ④清热解毒药:寒凉。易伤脾胃 金银花:甘寒,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疏散表热之效强) 忍冬藤:又名银花藤,甘寒。肺胃。清热疏风,通络止痛。常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 连翘:苦微寒,肺心小肠。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脾虚虚寒及气虚脓清者忌) 蒲公英:苦甘寒,肝胃。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过量可导致缓泻) 大青叶:苦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大血藤: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止痛 鱼腥草:辛微寒,肺。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不宜久煎,虚寒及阴证疮疡者忌) 射干:苦寒,肺。清热解毒,消痰,利咽。(孕妇忌) 白头翁:苦寒,胃大肠。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外痈适量,虚寒痢疾忌)山豆根:苦寒,有毒。肺胃。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过服用易导致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用量不宜大,脾胃虚寒者慎). 马勃:辛平。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止血。(风寒缚肺咳嗽失音者忌) 板蓝根:苦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体虚而无实火者忌,脾胃虚寒者肾) 青黛:咸寒,肝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散剂,丸剂,外用适量) 土茯苓:甘淡平,肝胃。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肝肾阴虚者忌,忌茶)贯众:苦微寒,归肝脾经,有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止血宜炒炭,忌油腻,脾胃虚寒,孕妇忌)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虚寒者忌) 败酱草:辛苦微寒。胃大肠肝。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脾胃虚寒,食少泄泻忌) 野菊花:辛苦微寒。肝心。清热解毒(长与消疮痈肿毒)。 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小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白蔹:苦辛微寒,心胃。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脾胃虚寒者忌,反乌头) 绿豆:甘寒。心胃。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半边莲:辛平,心小肠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虚证水肿者忌) 熊胆:苦寒,肝胆心。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内服控制剂量,容易对胃肠道和肝肾有损害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胃大小肠。清热解毒,利湿通淋。(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 漏芦: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通经下乳,舒筋通脉 清虚热药:寒凉。用于肝肾阴虚,也可用于实热证 青蒿:苦辛寒,肝胆。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 地骨皮:甘寒,肺肝肾。凉血除蒸,清肺降火。(外感发热及脾虚便溏者忌)白薇:苦咸寒,胃肝肾。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 银柴胡:甘微寒,肝胃。清虚热,除疳热。(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 胡黄连:苦寒,肝胃大肠。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脾胃虚寒者忌) 泄下药:主归大肠经 ①攻下药:苦寒沉降入胃大肠。胎前产后以及月经期忌 大黄:苦寒,脾胃大肠肝心。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祛瘀通经。(怀孕,月经,哺乳期间忌) 芒硝:咸苦寒。胃大肠。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烊化(孕妇及哺乳其忌) 芦荟:甘寒,肝大肠。泻下通便,清肝,杀虫。(入丸散,外用适量,孕妇食少便溏者忌) 番泻叶:甘苦寒。大肠。泻下通便。(后下) ②润下药:味甘质润。入脾,大肠 火麻仁:甘平,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 郁李仁:辛苦甘平,脾大小肠经。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孕妇忌) ③峻下逐水药: 甘逐:苦寒,有毒。肺肾大肠。泄水逐饮,消肿散结。(虚寒及孕妇忌。内服醋制。不与甘草) 牵牛子:苦寒;有毒。肺肾大肠。泻下逐水,祛积杀虫。(不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大戟:苦寒,有毒。肺脾大肠。泄水逐饮,消肿散结。(虚弱及孕妇忌,不于甘草同用) 芫花:辛苦温,有毒。肺脾肾。泄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虚弱及孕妇忌,不与甘草) 巴豆:辛热,有大毒。胃大肠。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不与牵牛子) 祛风湿药:多辛苦,性或温或凉。 ①祛风寒湿药:辛苦温,肝脾肾 独活:辛苦,微温。肾膀胱。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多治头痛属少阴,偏祛下半身湿痹)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

《中药学》习题:解表药(一)、A1型题 (2)细辛的功效是: A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B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 D .发散风寒,胜湿止痛_ 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答案C (3)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 A .苍耳子 B .辛夷 C.白芷 D .细辛 E.以上均不是答案D (4)以下药物中内服用量最小的是 A .白芷 B .藁本 C.苍耳子 :D.辛夷 E.细辛 ?答案E (5)解表药主要用于: ,A .风寒或风热表证 .B .水肿初起兼有表证 C.肺气不宣咳嗽 _ D.麻疹初起透发不畅 _ E.风湿性关节疼痛答案A (6)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作用的药是: A .桂枝 B .荆芥 C.防风 D.麻黄 E.羌活答案D

精选文库 E.白术 答案C (8)桂枝的功效是: A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C.发汗解表,温经止血 D.发汗解表,温补脾肾 E.以上功效均不是 答案B丨 (9)表虚有汗,恶风发热当选用: A .麻黄 B .桂枝 C.防风 D,紫苏 E.黄芪 答案B (10)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 A温通经络■ B .温经散苻 C.温经通阳 D .温通血脉 E.行气化痰 C.赤芍 D.桂枝 E.有B金答案D (12)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 A .生姜 B .厚朴 C.砂仁 D .紫苏 E.香薷 答案D

精选文库 (13)紫苏的功效是: A.发汗平喘 B .发汗利水 C.发表行气 D .发汗通卩厂 E.祛风胜湿~ 答案C ■ (14)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 A,麻黄 B .桂枝 C.荆芥 (15)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 A .荆芥 B .紫苏I C.生姜 D .香薷 E.白芷 答案D (16)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 A .桂枝 B .紫苏 C.羌活 D .麻黄 E.荆芥I 答案E I 答案E (18)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 A .白芷 B .防风I C.荆芥 D .羌活 E.紫苏 答案D (19)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 A .白芷

中药学总结归纳

中药学总结归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药功效总结 第一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胡荽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桱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第2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寒水石清热泻火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苦豆子清热燥湿、止痛、杀虫 三棵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马尾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清心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 野菊花清热解毒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中药学》解表药习题

《中药学》解表药习题 第八章解表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柴胡 B.辛夷 C.升麻 D.生姜 E.白芷 答案:D 答案分析:生姜辛散温通,能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其止呕功良,随证配伍可治疗多种呕吐,故素有“呕家圣药”之称。其它四味解表药都没有止呕功效。 2.羌活的性味是: A.辛、甘,温 B.辛、苦,温 C.辛、涩,温 D.辛、咸,温 E.辛、酸,温 答案:B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确定的。羌活为常用的辛温解表药,辛散发表,味苦除湿,温能散寒,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故答案应选择B。

3.桂枝治疗风寒表虚证,宜配伍: A.麻黄 B.白术 C.附子 D.白芍 E.细辛 答案:D 答案分析:桂枝辛甘温煦,甘温通阳扶卫,其开腠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而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故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之功。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均宜使用。如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散风寒;若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肌;若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每与麻黄、附子、细辛配伍,以发散风寒,温助阳气。故答案应选择D。 4.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是: A.麻黄、荆芥 B.香薷、紫苏 C.生姜、桂枝 D.麻黄、香薷 E.防风、白芷 答案:D 答案分析:解表药中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共有麻黄、香薷、浮萍三味药,其他解表药没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故答案应选择D。 5.治疗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宜选用: A.荆芥 B.香薷 C.桂枝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题库:解表药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题库:解表药 一、A1 1、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疗巅顶头痛的是 A、藁本 B、防风 C、细辛 D、辛夷 E、荆芥 2、既能解鱼蟹毒,又能理气安胎的药物是 A、生姜 B、香薷 C、紫苏 D、辛夷 E、白芷 3、用治邪热壅肺之咳喘、气急,宜选哪组药物 A、半夏、天南星 B、陈皮、半夏 C、麻黄、石膏 D、白芥子、莱菔子 E、杏仁、白果 4、麻黄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疮 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C、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通阳散结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化湿通淋 E、发汗解表,利水平喘,散寒止痛 5、麻黄是治疗下列哪一种病证之要药 A、风热表证 B、风寒表证 C、风寒有汗表虚证 D、风寒无汗表实证 E、风寒挟湿表证 6、外感风寒挟湿之头痛、头重、身重应首选哪味药物治疗 A、香薷 B、桂枝 C、麻黄 D、羌活 E、生姜 7、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 A、荆芥 B、防风 C、香薷 D、紫苏

E、桂枝 8、下列病症除哪项外,均可用防风治疗 A、外感风寒,头身疼痛 B、风寒湿痹,肢体疼痛 C、风疹瘙痒 D、湿热痹证,痉厥抽搐 E、破伤风症,角弓反张 9、既能祛风解表,又能透疹消疮的药物是 A、桂枝 B、荆芥 C、羌活 D、防风 E、白芷 10、外感风寒表证、外感风热表证均可使用的药物是 A、麻黄、桂枝 B、紫苏、生姜 C、细辛、白芷 D、荆芥、防风 E、羌活、独活 11、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麻黄、荆芥 B、香薷、紫苏

C、麻黄、香薷 D、紫苏、生姜 E、荆芥、防风 12、解鱼蟹中毒最宜用的药物是 A、生姜、白芷 B、紫苏、半夏 C、紫苏、生姜 D、生姜、葛根 E、葛根、菊花 13、既能发汗解表,又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生姜 E、白芷 14、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物是 A、柴胡 B、辛夷 C、升麻 D、生姜 E、白芷 15、紫苏与生姜都具有的功效是

中药学解表药归纳总结

?解表药 1。含义: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得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2。共性 (1)药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且药物大多质轻(多为花、叶类)而清轻上扬宣散;其归经主入肺、膀胱或肝经,偏行肌表、 (2)功效:使初入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而主具有发汗解表作用。 相关功效释义: 1)发汗解表: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具有使患者发汗或微发其汗,使表邪随汗出而解,从而控制疾 病转变得作用,达到早期治愈疾病得目得。这就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得意思。古时称其为“开鬼门”,鬼(同魄)门即指汗 孔,“开鬼门”,即指发汗。 2)发散风寒: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温,人肺与膀胱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温散寒邪得药物,具有治疗风寒表证得作用,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 3)疏散风热: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凉,人肺与肝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凉散热邪. 其发汗、发散之力均较发散风寒药为弱得药物,具有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得作用,如 桑叶、菊花、蝉蜕等。 4)发表解肌:即具有治疗外感表证初起有汗得功效。有辛温解肌,如桂枝;辛凉解肌,如葛根。也可以说就是比发汗而较弱得解表作用。 (3)适应证:主要用于外感六淫之邪,病位浅在肌表肺卫肌肤所致之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其中尤以恶寒为表证特征、表证又分表寒(风寒表证),表热(风热表证),表虚(气虚表证、阳虚表证、阴虚表证、血虚表证),表实(风寒夹湿表证、风寒表实证)等见下表 各类表证症状得要区别

(4)有功效及适应证:借其辛散、宜肺、散表、达表透邪之功,有得解表药兼有宣肺利尿,宣肺止咳平喘,宣毒透疹,祛风胜湿止痛,解表消疮等作用,故还可分别用于水肿、尿闭因肺气不宣者、咳喘.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风湿痹痛或头痛身痛,疮疡等疾病得初起阶段而兼表证者。值得注意得就是,若上述病症不具备初起而兼表证得前提条件,则不可用,因里证而不能发汗解表、 相关功效释义: 1)宣肺利尿:即具有恢复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开肺气而利水湿得功效,适用于表证咳嗽气喘而有水肿.浮肿以上半身与面部为甚,小便不利,量少色深黄,腹部胀满,伴有咳嗽气喘或有寒热,苔白滑,脉浮滑,如麻黄桂枝等药物、 2)宣毒透疹:“肺合皮毛”,若外感表邪而致麻疹,风疹,疹子应出而未出或出而不畅 之时,采用辛散解表得药物,宣发其肺气,使疹毒之邪从皮毛透发于外,使疹出顺利,不致发生变证。 3)解表消疮:若疮疡初起而兼表证,则可通过解表药得开宣肺气、达表透邪之功以消解疮疡。 4)通窍止痛:指苍耳子、辛夷、白芷等药物,具有能使鼻窍通畅而达到消除因风邪阻塞而致鼻渊所引起得头痛、鼻塞流涕得功效。 5)穴肺利咽:一般具有辛凉性味,入肺经,具有消除风热表证或沮病初起而引起得发热,咽喉疼痛得功效,如薄荷,牛蒡子、蝉蜕等。 6)升举阳气:具有解除脾胃气虚而下陷得功效。如用柴胡、升麻配伍人参、黄芪等药物,能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出现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 (5)分类:表证主要由风邪所致,但风邪却常由夹寒与夹热之不问,故而解表药除了共具有辛味外,分别还具有温性与寒性。其中辛温入肺或膀胱经者,善于发散风寒;辛凉入肺或肝经者,又长于疏散风热,故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疏散风热药两类。其中若寒、温药性不明显,或性平得解表药,则随配伍既可用于风寒表证,又可用于风热表证、 (6)选用及配伍原则 1)针对外感风寒,风热得不同,分别选用发散风寒药或疏散风热药、 2)随兼夹证,季节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不同等而选用或配伍用药:①如夹湿者,选用兼能祛风湿得发散风寒药;②痹病初起,选用兼能祛风胜湿止痛得解表药,并配伍祛风除湿药; ③暑多夹湿,暑季可配伍祛暑化湿药;④秋多兼燥,秋季可配伍润燥药:⑤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热

中药学归纳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功效归纳 发汗解表1,较强:麻黄、羌活、桂枝、香薷、细辛2,较弱:葱白、生姜3,常用温和:荆芥、紫苏、防风 止咳平喘化痰:麻黄、生姜、细辛、胡荽 利水:麻黄、香薷、桂枝 透疹:荆芥、胡荽、柽柳 止头痛:1,前额头痛:白芷2,后头痛:羌活3,颠顶头痛:藁本4,少阴头痛;细辛 止痹痛:羌活、藁本、防风、桂枝、苍耳子。尤适上肢痹痛的有:桂枝、羌活、桑枝(去风湿药)及姜黄(活血化瘀药) 通窍止痛疗鼻渊: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 止呕:生姜、紫苏梗 疗疮解毒:白芷、生姜汁、紫苏叶 常用要药 发汗解表之峻药:麻黄 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呕家圣药:生姜 暑月要药:香薷 疗鼻渊头痛之要药:苍耳子、辛夷 有毒药物:1,有小毒,细辛2,有毒:苍耳子 常用配伍药对 发汗解表:1,表实无汗:麻黄与桂枝2,表虚有汗:桂枝与白芍3,风寒或夹湿:荆芥与防风4,轻症:生姜与大枣、生姜与葱白 止咳平喘:1,风寒实喘:麻黄与杏仁2,风热实喘:麻黄与石膏3,寒饮:干姜与细辛、半夏 胜湿止痛:1,羌活与防风2,羌活与独活 疗鼻渊:苍耳子与辛夷 疗寒饮呕吐:生姜与半夏 第二节疏散风热药 按功效归纳 疏散风热常用药:薄荷、桑叶、菊花、蔓荆子、蝉蜕 利咽: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 明目:桑叶、菊花、蝉蜕、木贼、白蒺藜(平抑肝阳药) 透疹:麻黄、葛根、蝉蜕、牛蒡子、浮萍、白蒺藜清利头目:蔓荆子、薄荷、菊花、桑叶 升阳:柴胡、升麻、葛根 疏肝:柴胡、薄荷、白蒺藜 常用要药 宣肺疗哑之要药:蝉蜕 疏肝解郁之要药:柴胡 升举阳气之要药:升麻、柴胡 常用配伍药对 疏散风热:1,桑叶与菊花2,薄荷与牛蒡子3,金银花与连翘 利咽:薄荷与牛蒡子、蝉蜕 疏肝:1,柴胡与薄荷2,柴胡与白芍、当归 辛凉透疹:葛根与升麻 升阳举陷:柴胡与升麻并配人参、黄芪 和解少阳:柴胡与黄芪 除烦:淡豆豉与栀子 明目:1,风热目疾:桑叶与菊花2,肝虚目疾:菊花与枸杞子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功效归纳 清热泻火:1,力强:石膏、栀子2,次之:知母、寒水石3,温和:芦根、天花粉、竹叶。从性味上看,辛寒清气者石膏,甘寒清气者知母,苦寒清气者栀子 清肝热:1,代表药:夏枯草、栀子、龙胆2:明目:决明子、青箱子、密蒙花、谷精草;并联系解表药中的木贼、桑叶、菊花、蝉蜕;平肝熄风药中的石决明、珍珠母、蒺藜、羚羊角等。 清肺胃热: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 清心热:栀子仁、竹叶卷心、莲子心、犀角 清胃生津:知母、芦根、天花粉、葛根 清热除烦:石膏、栀子、芦根、竹叶、淡竹叶 解暑:鲜荷叶、西瓜翠衣、绿豆、鲜金银花 抗肿瘤:夏枯草、天花粉 常用要药 清解阳明经气分实热要药:石膏、知母 清热除烦之要药:栀子 疗瘿瘤瘰疬之要药:夏枯草 清肝明目:疗目珠疼痛之要药:夏枯草

中药学归纳

1 功效归纳 发汗解表1,较强:麻黄、羌活、桂枝、香薷、细辛2,较弱:葱白、生姜3,常用温和:荆芥、紫苏、防风 止咳平喘化痰:麻黄、生姜、细辛、胡荽 利水:麻黄、香薷、桂枝 透疹:荆芥、胡荽、柽柳 止头痛:1,前额头痛:白芷2,后头痛:羌活3,颠顶头痛:藁本4,少阴头痛;细辛 止痹痛:羌活、藁本、防风、桂枝、苍耳子。尤适上肢痹痛的有:桂枝、羌活、桑枝(去风湿药)及姜黄(活血化瘀药) 通窍止痛疗鼻渊: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 止呕:生姜、紫苏梗 疗疮解毒:白芷、生姜汁、紫苏叶 常用要药 发汗解表之峻药:麻黄 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呕家圣药:生姜 暑月要药:香薷 疗鼻渊头痛之要药:苍耳子、辛夷 有毒药物:1,有小毒,细辛2,有毒:苍耳子 常用配伍药对 发汗解表:1,表实无汗:麻黄与桂枝2,表虚有汗:桂枝与白芍3,风寒或夹湿:荆芥与防风4,轻症:生姜与大枣、生姜与葱白 止咳平喘:1,风寒实喘:麻黄与杏仁2,风热实喘:麻黄与石膏3,寒饮:干姜与细辛、半夏 胜湿止痛:1,羌活与防风2,羌活与独活 疗鼻渊:苍耳子与辛夷 疗寒饮呕吐:生姜与半夏 第二节 疏散风热药 按功效归纳 疏散风热常用药:薄荷、桑叶、菊花、蔓荆子、蝉蜕 利咽: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 明目:桑叶、菊花、蝉蜕、木贼、白蒺藜(平抑肝阳药) 升阳:柴胡、升麻、葛根 疏肝:柴胡、薄荷、白蒺藜 常用要药 宣肺疗哑之要药:蝉蜕 疏肝解郁之要药:柴胡 升举阳气之要药:升麻、柴胡 常用配伍药对 疏散风热:1,桑叶与菊花2,薄荷与牛蒡子3,金银花与连翘 利咽:薄荷与牛蒡子、蝉蜕 疏肝:1,柴胡与薄荷2,柴胡与白芍、当归 辛凉透疹:葛根与升麻 升阳举陷:柴胡与升麻并配人参、黄芪 和解少阳:柴胡与黄芪 除烦:淡豆豉与栀子 明目:1,风热目疾:桑叶与菊花2,肝虚目疾:菊花与枸杞子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功效归纳 清热泻火:1,力强:石膏、栀子2,次之:知母、寒水石3,温和:芦根、天花粉、竹叶。从性味上看,辛寒清气者石膏,甘寒清气者知母,苦寒清气者栀子 清肝热:1,代表药:夏枯草、栀子、龙胆2:明目:决明子、青箱子、密蒙花、谷精草;并联系解表药中的木贼、桑叶、菊花、蝉蜕;平肝熄风药中的石决明、珍珠母、蒺藜、羚羊角等。 清肺胃热: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 清心热:栀子仁、竹叶卷心、莲子心、犀角 清胃生津:知母、芦根、天花粉、葛根 清热除烦:石膏、栀子、芦根、竹叶、淡竹叶 解暑:鲜荷叶、西瓜翠衣、绿豆、鲜金银花 抗肿瘤:夏枯草、天花粉 常用要药 清解阳明经气分实热要药:石膏、知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