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图文素材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图文素材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图文素材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图文素材

山西太原晋祠

这是山西太原的晋祠。

山西太原晋祠,在今天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之前。据说是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造的。北齐时曾改名大崇皇寺,唐贞观年间仍改名晋祠,以后历代都多加修葺。617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反隋,据说,李渊和次子李世民起兵前,曾去晋祠祈祷过。

晋祠铭碑

这是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祠里的铭碑。这块铭碑是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御碑。铭碑上刻有晋祠修建的历史以及唐太宗为唐高祖歌功颂德的文章。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 北师大版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2.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感悟盛唐雄风的深刻内涵。 【自主学习】 一、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______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________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 2、纳谏:唐太宗虚心纳谏,并能_________。他鼓励臣下直言,______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_________。 3、用人:他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贞观新政 1、原因: (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措施(新政内容): (1)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_____________制。三省中,________替皇帝起草政令,________负责审核,最后交由_________执行。_______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2)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_______________,规定_____________的方式代替服役,使__________逐渐松弛。 (3)法律上:唐朝在_____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 。 (4)文化上:进一步完善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唐朝科举分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________,经济___________,国力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材料一 魏征 唐太宗 你知道材料中唐太宗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你能举出两个是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第2课时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当堂训练及答案中图版

第2课时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当堂训练及答案 【知能点一】隋亡唐兴 1. 年, 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朝定都。 2. 李世民继承皇位后,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着名的。 3. 隋朝的起止年代是( ) ~618年~589年~618年~626年 【知能点二】贞观之治 4. 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和善断大事的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 ,将一大批人才汇聚到他的麾下。 5. 先后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死后被唐太宗誉为“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房玄龄 B. 魏征 C. 褚遂良 D. 杜如晦 6.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 当贤明君主 B. 减少决策失误 C. 笼络人才 D. 维护封建统治 7. “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唐太宗在其统治期间( ) ①知人善任,善于纳谏②体恤百姓,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善于吸取隋亡教训,努力改善统治④免除天下人的田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8.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过本条目后写的学习笔记,其中有一些错误,请你帮他改正过来。隋文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隋末农民大起义。589年,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世民,建立唐朝,定都洛阳。他退位后,武则天即位,这位杰出的帝王励精图治,从谏如流,使唐朝国运蒸蒸日上,逐渐走向繁荣。 (1)错误: ;改正: 。 (2)错误: ;改正: 。 (3)错误: ;改正: 。 (4)错误: ;改正: 。 (5)错误: ;改正: 。 【知能点三】女皇帝武则天 9. 年, 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 10. 历史上的“武周政治”是指( ) A. 周文王统治时期 B. 周武王统治时期 C. 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统治时期 D. 武则天统治时期 11. 被称为有“贞观遗风”,其统治为唐朝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作用的人物是( ) A. 唐高祖李渊 B. 唐中宗李显 C. 女皇帝武则天 D. 唐玄宗李隆基 12.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来了无数史学浓厚的兴趣。在武则天统治时期,除了滥用酷吏颇遭诟病外,史学家们对她实行的很多措施都持肯定态度,这些措施 包括( ) ①继承唐初以来的政治制度,大力推行、完善科举制②经济方面,努力发展农业生产 ③着力选拔人才,任用贤能之士④统治后期出现了“安史之乱”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13. 下列人物中,属于武则天统治时期开始选拔任用的有( ) ①狄仁杰②魏征③张柬之④姚崇⑤宋璟⑥房玄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14. 唐朝历史上,有些皇帝在掌握权柄后,对曾经激烈反对过自己的政敌,并不是一概封杀或者弃而不用,反而破例加以重用。有过这种做法的皇帝是( )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案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课程标准]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评价唐太宗, 教学目标: 知识识记 ①记住唐太宗李世民的主要政绩; ②记住“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能力培养 ①通过对唐太宗的分析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通过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节课的讲述,联系以前的历史,说明杰出人物对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②唐太宗的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即使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教材重点、难点: 1、重点是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2、难点是分析“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用投影仪出示以下材料: 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天下刚定,就大修宫殿,劳民伤财,恐怕您比亡国之君隋炀帝都不如。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生气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素从容地说:“若是这座殿修成,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唐太宗听后十分震动,终于接受了张玄素的意见,还奖励了他。事后唐太宗对人说:“唯唯诺诺的人再多也不如一个能说出逆耳之言的忠臣。”上述材料表现了唐太宗一种什么品质?他统治的时候唐朝出现了一种怎样的局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单点评后总结:正是由于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所以在他

统治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盛世局面—贞观之治,板书课题,并解释“治”的意思是政治清明、治理有序。这样的盛世局面我们还学过哪些?下面,我们先了解李世民的有关材料(板书) (二)唐太宗李世民 1、李世民即位前的事迹。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智勇兼备,文武双全,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为夺取皇位继承权,他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不久,他又迫使李渊退位,于626年即皇位。通过这段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当今社会应该树立公平竞争、共同进步意识,然而从“骨肉相残”我们又认识唐太宗的缺点,但比起他后来的政绩是微不足道的。(板书) 2、唐太宗的政绩。 提问隋朝灭亡的原因引入唐太宗是如何吸取隋亡教训的?让学生通过看课本P9小字部分后讨论并回答。 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的千军万马中,看到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中摧枯拉朽的作用,君主应该心存天下百姓,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注意节俭。 举例“唐太宗患有气喘病,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精简机构(可援引P5右下小字部分); 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可引导学生阅读P18第二段小字部分); 开放对外交流(可援引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加以说明)。 通过这些众多的史料,证实唐太宗在位期间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板书): (三)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1、知人善任。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端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材料二:隋末农民战争起义爆发后,魏征曾在李密属下任职。后随李密降唐。一度又为窦建德所俘,窦氏败亡后,再次归唐。为太子李建成所赏识,引荐任太子洗马,曾劝太子早图计谋除李世民。玄门之变后被擒,太宗见他临危不惧,又深知他的才干和为人,便任他为谏议大夫。

历史贞观之治练习题

历史贞观之治练习题 1.唐朝建立的时间是( ) A.589年 B.581年 C.605年 D.618年 2.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 4.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bull;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5.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 后的作用

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能力提升 1.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 ) ①秦朝②西汉③西晋④东汉⑤隋朝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2.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②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④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为宰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称赞 ( )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4.下列史实中不属于唐太宗在位时发生的是( ) A.任用姚崇、宋王景为相 B.重视文化教育,设州县学校 C.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D.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5.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 ①都是开国皇帝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提倡节俭④都比较有作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的远古人类 1 杂的﹑高级的生物,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明白的道理:科学的发现是以事实为依据,以奉献为代价的。 2、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 3、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是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人类。P4-6 地点: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人特征;a、北京人能直立行走b、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c、使用天然火,d、过着群居的生活 f、北京人上肢的进化比头部快,因为手直接从事劳动。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 一、北方农耕文化 P8-9 时间:约距今8000年前后地点:黄河中下游地区代表:西安半坡遗址 条件:气候温暖、土地肥沃,适宜粟、黍等旱地作物的生长 标志:这一地区的原始先民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开始步入原始农耕文化特点: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白菜、芥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 二、南方农耕文化 P10-11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条件: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的种植 特点: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制造陶器。 三、新石器时代:南、北方先民已会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考古学上称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 四、原始聚落 1、原因:农耕文明以后,早期人类慢慢的向适宜耕作的山前、低地迁移。随着谋生方式的变化,他们告别原先居住的洞穴,搭建住所,形成原始聚落。 2、概况:a、当时北方气候干燥,人们居住的一般是半地穴式的房屋。b、南方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炎热,房屋多采用干栏式建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资料和注释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资料和注释 李渊的家世和在隋朝的职位 李渊的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祖父李虎在北周代魏之际,有“佐命功”(辅佐帝王创业之功),故北周建立后,李虎虽死,仍追封为唐国公。父李昞袭爵,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柱国大将军等。李渊生于长安,7岁时袭封唐国公。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所以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是“隋室之近亲”。隋炀帝继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615年,李渊受命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次年拜太原留守。(太原郡治所为晋阳,在今山西太原。) 李渊起兵的酝酿和经过 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613年征高丽之役,李渊督运于怀远镇,路过涿郡,与宇文士及深夜密论时事,开始有起兵反隋夺取天下之志。616年李渊奉诏为太原留守,以王威、高君雅为副。太原是军事重镇,兵源充足,粮饷丰沛,可以“食支十年”。李渊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将长子建成留在河东,命其“潜结英俊”;携次子世民至太原,命其“密招豪友”,积极准备起兵。李世民结交晋阳宫监裴寂、晋阳令刘文静等暗自部署力量。617年初,李渊使刘文静伪造敕书,说炀帝要发太原、马邑等几郡民年二十以上五十以下全部当兵,年底集中涿郡,将攻打高丽。于是群情激愤,马邑刘武周乘机起兵,引突厥攻占汾阳宫。李渊借机募集新兵,并密召长子建成、四子元吉等急赴晋阳。炀帝派遣监视李渊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虽迫于非常形势同意李渊自行募兵,但眼看上万新兵云集,怀疑李渊有异志,便暗中策划晋祠祈雨大会,想把李渊父子诱骗至晋祠,伏兵杀害。晋阳乡长刘世龙得知此事,因感李渊不以其出身微细,以礼相待,立即将此事报告李渊。李渊父子决定先发制人,于617年五月起兵晋阳。旧史所说李世民暗中在晋阳部署宾客,准备起兵,而李渊不知其事。等到李世民把计划告知李渊,李渊大为惊骇,甚至要执李世民送官治罪。这是不可信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把李世民说成李唐王朝的真正奠基人,使他的皇位获得合法性。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当然,年轻的李世民见事敏速,行动大胆,劝李渊早日举兵,可能纠正过李渊行动过于迟缓的弱点。在李渊的授意下,他在组织起兵方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这些我们也是应该承认的。 李渊父子得知王威、高君雅“欲因晋祠祈雨,为不利。”(《资治通鉴》卷183)617年五月伏兵于晋阳宫城外。次日清晨李渊和王威、高君雅同坐视事,刘文静引开阳府司马刘政会进来,说有密状告人谋反。李渊故意示意王威取状先看。刘政会说:“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李渊看状,上写:“威、君雅潜引突厥入寇。”高君雅发现已陷入对方圈套,大呼:“此乃反者欲杀我耳。”刘文静等立即执王、高二人入狱。恰巧突厥数万人扰晋阳,众人以为是王威、高君雅所勾引,李渊于是斩王威、高君雅,铲除障碍,公开起兵。六月,建成、元吉等始至晋阳。 起兵后,李世民倡议北结突厥,以解后顾之忧,并凭借突厥兵马壮大声势。李渊亲笔致书突厥,卑辞厚礼,遣使驰送始毕可汗。向突厥称臣,请始毕出兵相助,约定“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突厥送马千匹来太原互市,并答应出兵相助。七月,李渊以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自己与建成、世民率领三万大军誓师南下。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机进兵关中。沿途队伍不断壮大,十一月,李渊命建成、世民四面进攻,遂克长安。 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617年11月李渊攻克长安,与民众约法十二条,除去隋朝苛政,迎代王侑即皇帝位,是为隋恭帝,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遥尊炀帝为太上皇。隋恭帝以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次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杀隋炀帝。五月,隋恭帝禅位,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定都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课后练习四十七

最新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课后练习四十七 第1题【单选题】 《西游记》描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历尽艰辛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这里的“西天”是指( ) A、天竺 B、新罗 C、新疆 D、西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至今依然屹立在云南大理的古建筑,见证了当时汉族与南诏的友好交往。南诏是下列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 A、苗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彝族和白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唐朝以她博大的胸怀,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鉴真东渡日本 B、新罗遣唐使来华 C、玄奘西行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王朝,曾先后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并在西域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其共同意义主要在于( ) A、加强经济交流 B、削弱地方权力 C、抵御外来侵略 D、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学习过本课的你知道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吗( ) ①皇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②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③在边疆地区设立管辖机构;④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物,激化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隋唐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最准确的应概括为( ) A、繁荣与开放 B、光照四邻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对外交流的频繁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唐朝创立的制度中,用于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称为( ) A、安西都护府 B、和亲 C、羁縻州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解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华东师大版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识记唐太宗李世民德为政特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等。 2.知道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 重难点 重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难点:贞观之治局面出现得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 唐太宗李世民:626年即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627~649) 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马周 虚心纳谏:魏徵 评价: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史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新课导引 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 天下刚刚平定,就大修宫殿,劳民伤财,恐怕您还不如亡国之群隋炀帝。 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生气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 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不经意从容地说:“若是这座宫殿修成,您 和桀、纣也差不多了。”唐太宗听后十分震动,终于接纳了张玄素的意 见,还奖励了他。事后唐太宗对人说:“唯唯诺诺的人再多,也不如一 个能说出逆耳之言的忠臣。” 〔思考讨论〕 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在他统治时期,唐朝呈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局面?如何评价唐太宗? 四、教材精华 知识点1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前的事迹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的政绩。 626年,李世民皇们,次年,改年号为贞观(627~649年)。他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意识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他经常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变小能覆舟。”贞观年间,群臣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为唐代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2 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知人善任 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即位之前,就收罗了不少文武人才。他用人不计资历和名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他任用富于谋划的房玄龄和善于决断的杜如晦,还有出身贫贱但才华横溢的马周等。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 唐太宗强调君臣关系如同“元首”与“股肱”的关系,必须同心同德,才能合成完备的一体。 虚心纳谏 唐太宗自知君主不能遍知天下事,要治理好国家,需要倾听不听的意见,集思广益,择善而从。他唐太宗与 贞观之治 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教案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即“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的政策,并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它上乘繁盛一时的隋朝下启开元盛世,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盛世局面,这一时期中国与外国友好往来,中国文化转播世界,影响深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学习本课中我们要掌握的知识有:唐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贞观之治”的含义,“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对唐太宗有一定的了解,和这种盛世局面的表现,最后对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认识及评价。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等。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贞观之治”这一课程中,我们要对唐朝的建立有一定得了解,同时对于“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自主探索,让学生假设如果自已是唐太宗,你会怎样治理国家;最后对女皇武则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应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问题,多角度的去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次课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任人为贤的气度,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告诉学生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也要关注民生、节约自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社会的方展贡献一份力量,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的含义及出现的原因,和“贞观之治”这种盛世局面的表现。 难点:如何客观的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 四、教法设计

贞观之治历史教案

贞观之治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 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 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 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 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 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 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 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卷D卷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7七上·靖江期中)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 . 白渠 B . 郑国渠 C . 都江堰 D . 大运河 2. (2分) (2017七下·卢龙期中)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②大明宫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③家中摆着唐三彩④农民用筒车灌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3. (2分) (2018七下·东台月考)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A . 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B . 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 . 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 . 统一了女真各部 4. (2分) (2016七上·无为期末) 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A . 李时珍——《本草纲目》 B . 徐光启——《农政全书》 C . 贾思勰——《天工开物》 D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2分)(2016·金华) 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其共同意义在于()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削弱地方权力 C . 抵御外来入侵 D . 维护国家统一 6. (2分)(2018·南通) 《马可·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汉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告价,竟与纯金无则。这一记载佐证了() A . 宋明南方商业的繁荣 B . 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元代繁华的都市生活 D . 宋元海外贸易的发达 7. (2分) (2017七下·河源月考) 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A . 张骞

初一历史 第2课贞观之治

初一历史第2课贞观之治 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 学习目标 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 一、唐朝的建立 _____年,隋朝灭亡。李渊进入_________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后传位________,即唐太宗,年号_________。 二、“贞观之治” (一)、贞观之治的原因 1、唐太宗治国思想 唐太宗认识到 。 2、唐太宗治国政策和措施(贞观之治的内容) ①经济上: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②政治上:合并州县、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房谋是________,杜断是________,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_________。(二)唐太宗治国政策和措施的结果(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国力。历史上。 三、女皇武则天 1、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国号______。 2、武则天统治政策和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则天统治政策和措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 1.列举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2.为什么说武则天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共同之处。 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贞观之治” 习题

第2课贞观之治 一、选择题 1.618年,建立唐朝的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2.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3.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4.唐太宗实行的下列措施中,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是() A、轻徭薄赋 B、 C、重视纳谏 D、加强中央权力 5.下列被唐太宗重用的人才是() ①魏征②房玄龄③杜如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A、魏征B、杜如晦C、姚崇D、李靖 7.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笼络人才 B、维护封建统治 C、做一代名君 D、减少决策失误 8.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9.“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②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③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④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加强行政职能⑤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0. 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11.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贞观之治》知识点整理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 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 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 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汉武帝唐太宗 政治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对抗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日期班级组别姓名评价________ 【自主学习】 1. 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2.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 3.贞观新政 【课中交流】 1.绘制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说明三省的职能。 2.“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朝时一位著名皇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著名皇帝”是谁? (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的?这样做出现了什么局面? (3)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目标检测】 1.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 2.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D.“开元盛世” 3.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4.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注:基本上是一人说了算。),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注:集体讨论,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制约)。”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5.《新庸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这表明 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替缓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教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请回答:(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创立?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3)“科第之设”这一制度能被后世继承的合理因素是什么? 【我的收获与困惑】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华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提要 七年级上册共五个单元,讲述从远古到隋以前的中国历史。 一、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讲的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共3课。第1课《中国远古人类》的重点是北京人及其生活状况。因为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北京人的遗骨比较完备,既有头盖骨,又有肢骨,同时又遗留了大量的石器,还有用火的痕迹、灰烬尘等等,有比较全面的材料来揭示北京人的生活,可以使学生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另一些问题让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概念即可。如人类的起源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学术界仍有很多争论,教师只要让学生知道人是从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神创造的即可。关于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只要记住170万年以前元谋人就在我国境内活动了。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我国南北两大区域都有相当发达的农业文化,北方以黍米为主(以半坡为代表),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以河姆渡为代表)。教材分别介绍了南北不同的农耕文化的特点,以及他们发展的高度(包括他们的房屋建造等等)。 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这一课吸收了考古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我国境内在五六千年以前,东西南北中各地都有相当高度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在起源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通过各地不同的原始民族、原始文化汇合汇聚在一起,然后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在课文的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炎帝和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认为,在中华民族的聚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文化,说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仅仅是从血缘角度或种族角度来讲的,而且还包括文化。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主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国家起源,一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变革。 国家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初一学生不易理解,主要让他们知道,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国家的过程中,原先通过原始民主方式(禅让制)来更替领导权的方式变化了,变成了世袭制,再加上国家机器、军队、监狱等,国家产生了。 在夏商周更替过程中,有一个难点需要把握的,那就是宗法制度。自商周以来,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在整个社会当中起了重大作用,对我国后来的历史、社会发展都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到了后来,虽然严格的宗法制度不存在了,但是宗法观念、宗法组织的影响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如果能够将这个问题讲清楚,或者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对后来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就可以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当然,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宗法制度比较抽象,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小制作的题目,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去了解这个问题。这个小制作是让学生填写家庭亲属世系表,通过他们的调查去了解自己家庭的发展:从我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我、我的子孙,然后我的旁系,怎样形成一个亲属集团。如果学生能自己把这个制作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

华东师范大学版本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使用火d,能否直立行走 3,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d,环境优美 4,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5,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制的"水"是指 a,长江b,珠江c,雅鲁藏布江d,黄河 6,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是 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 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 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 9,"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 a,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c,云贵高原d,河南安阳 10,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 11,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a,韩国b,宋国c,赵国d,魏国 12,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a,伊尹b,姜尚c,管仲d,商鞅 13,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b,魏c,齐d,燕 14,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b,李悝c,李冰d,诸葛亮 15,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名医是 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 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17,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 a,哥白尼b,孔子c,拉伯雷d,屈原 18,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 19,"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a,庞涓b,孙武c,韩非d,孙膑 20,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

历史人物:“贞观之治”

历史人物:“贞观之治”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601-636),小字观音婢,姓名于史无载。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长孙皇后是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生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 大业五年(609),长孙晟去世,长孙无忌兄妹与高氏被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得舅父高士廉收容。大业七年(611),在高士廉安排下,时年十三的长孙氏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秦王妃,李世民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去世后谥号为“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明大义,生活节俭,是一个非常贤惠的皇后。她与唐太宗感情极好,唐太宗的第一个(即太子承干)和最后一个子女〔即新城公主〕都是她所生。在她死后,李世民未再立皇后,并亲自抚养她所生的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二人。 李世民常与长孙皇后讨论国家大事,起初她以自己是一介女流为由不肯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后在李世民的一再请求和命令下终肯为他出谋划策。长孙皇后多次让其兄长,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的长孙无忌向李世民辞官,同时也多次劝李世民不要重用她哥哥,准其辞官。她语重心长得告诫长孙无忌,前朝外戚掌权多危害社稷,切不可重蹈覆辙。在妹妹的告诫下,长孙无忌多次向太宗请辞,为此李世民向皇后解释说他用长孙无忌并非因其为皇亲国戚,而是因为他的才能。然而在长孙皇后的一再请求下,李世民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求,在长孙皇后在世时她哥哥始终没有执掌大权。 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对贞观之治的出现居功甚伟。长孙皇后在位期间,积极履行皇后职务,曾两次行先蚕礼。她利用自己对李世民的影响力,多次为朝臣、宫人化解危机,平息李世民的怒火。她去世以后,晋阳公主曾短暂扮演了这一角色,但随着晋阳公主的很快夭折,朝中宫中很难有人再对李世民有足够的影响以调解周旋他和臣子的关系,以至于有侯君集等人的悲剧出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点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点复习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就是唐高祖。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626年,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 )措施: 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贡献: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发展科举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 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女皇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农业措施: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

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 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名臣:姚崇、宋璟 )措施: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贡献: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在他统治的前期,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兴盛的原因 原因:1)国家统一;2)统治者励精图治、善于用人;3)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经济;4)民族关系友好;5)对外交往友好;6)注重创新等。2 唐朝兴盛的启示 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注重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处理好民族关系、对外积极主动交往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注重人才培养和选用是社会发展的保障。21co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