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红楼梦》第一回诗歌翻译比较

《红楼梦》第一回诗歌翻译比较

《红楼梦》第一回诗歌翻译比较
《红楼梦》第一回诗歌翻译比较

《红楼梦》第一回诗歌翻译比较

Kevin, Kitty, Jessica 于 2005-09-24 发表在红楼艺苑 - 品读红楼

摘要:

在当前日益迅速的全球化与文化融合的背景下,翻译者们本着尊重和保存民族文化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性。本文通过对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某些诗词翻译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如何在翻译中保存和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问题。《红楼梦》的两位译者,杨宪益和霍克斯,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在翻译中分别采用了异化为主和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杨采用了更多的语意翻译和文本翻译,而霍克斯采用了更多的交际翻译和工具翻译。本文根据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从三个元功能角度,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两个翻译大家的译文作了初步的比较。

关键词:《红楼梦》《好了歌解》翻译文化比较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思想性最高、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古典主义小说。《红楼梦》诗词是《红楼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地分析《红楼梦》诗词及其在《红楼梦》全书中的作用,对于全面、深入地探讨这部古典杰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以及其诗词的不同英文翻译版本是很有意义的。

《红楼梦》第一回中除《好了歌》之外,还有两首诗是很有指点意义的,它们分别是《青埂峰顽石偈》和《好了歌解》。本文重点对《好了歌解》的杨、霍两种译文版本做出比较。

《红楼梦》第一回: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青埂峰顽石偈》是曹雪芹为《红楼梦》写的一首序诗。

这首诗带有浓厚的愤世嫉俗的色彩,表面上是写顽石的怨恨慨叹,而实际上寄寓着作者的自我剖白,它点出了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的基本立场和用意。曹雪芹透过“康乾盛世”表面繁荣安定的现象,敏锐地看到了封建阶级的“天”已残破,这就是他对封建末世的基本特征的深刻概括。但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不仅仅看到封建阶级的“天”已经残破,他还深切体会到了封建阶级的“天”已经无法修补。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必然衰亡,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的认识,不但使他对封建社会做出了最后的判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且他在《红楼梦》里描绘了一副中国封建社会衰亡史的生动画面。然而,曹雪芹对封建宗法制度的背叛,对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怨恨,以及对渺茫未来的向往,还不可能改变或是脱离封建地主阶级这个基本政治立场。“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这种既惭愧,又惶恐,外加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依稀可闻,这正式曹雪芹只想“补天”,而

不想也不愿意“翻天”或“变天”的复杂心情。他的不得“补天”之恨,最终形成了一首凄惨的挽歌,贯穿于《红楼梦》全书始终,并且对《红楼梦》全书的其他词曲做出了总的引领。但有一点我们应当指出,雪芹在这首《青埂峰顽石偈》中所表现出来的“无才补天”和“枉入红尘”怨恨心情,乃至于对往日贵族之家豪华生活的眷恋于悼念,实质是不愿封建制度没落和崩溃的思想流露,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还存在着对往昔的无限留恋之情。

在《红楼梦》第一回的这四首诗中,除了《青埂峰顽石偈》,还有一首诗歌体的韵文,《好了歌解》,是对甄士隐听到《好了歌》后,结合自己的遭遇对其做处的自我对人生的感想。《好了歌》和《好了歌解》,包含着虚无主义的消极因素,却对《红楼梦》的全书的主题思想理解有着特定的作用。

《红楼梦》第一回:士隐听了,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首先,这首歌讲的是“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但更侧重于“好便是了”,这种“了”蕴涵着极其厚重的宿命论的意义。而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也正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好”而“了”,从兴盛到衰亡的命运过程。虽然这首歌带有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却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和人生规律的深刻认识。虚无主义是没落阶级的思想意识,是麻醉人的精神包装,即便是在曹雪芹时代也是反动的思想。在曹雪芹的思想意识中产生了这样的思想,乃是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落后意识的涤荡末尽的表现,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动荡不定的政治风云在他身上的表现,是他在动荡中找不到自我的而感到困惑的反映。这就决定了他尽管把政治热情倾注在反封建正统势力的社会力量一边,但却不能为这种社会力量找到现实出路,甚至认为这种社会力量与封建正统势力斗争的结果只会是同归于尽。

关于《红楼梦》的翻译最具有代表性的翻译家一共有两人,分别是中国翻译家杨宪义夫妇和英国本土翻译家David Hawkes。他们对《红楼梦》的翻译各有特点,各有针对,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比较一下他们两种对《好了歌解》的翻译效果和特点。

杨氏夫妇译本:

Mean hutsand empty halls

Where emblems of nobility once hung;

Dead weeds and withered trees,

Where men have once danced and sung.

Carved beams are swathed in cobwebs

But briar-choked casements screened again with gauze;

While yet the rouge is fresh, the powder fragrant.

The hair at the temples turns hoary for what cause?

Yesterday, yellow clay received white bones; Today, red lanterns light the love-birds’ nest; While men with gold and silver by the chest

Turn beggars, scorned by all the dispossessed.

A life cut short one moment makes one sight,

Who wo uld have known it’s her turn to die?

No matter with what pains he schools his sons.

Who knows if they will turn to brigandry?

A pampered girl brought up in luxury

May slip into a quarter of ill fame;

Resentment at a low official rank

May lead to fet ters and a felon’s shame.

In ragged coat one shivered yesterday,

Today a people robe he frowns upon;

All’s strife and tumult on the stage,

As on man ends his song the next comes on.

To take strange parts as home

Is folly past compare;

And all our labor in the end

Is making clothes for someone else to wear.

David Hawkes的译本如下:

Mean hovels and abandoned halls

Where courtiers once paid daily calls;

Bleak haunts where weeds and willows scarcely thrive Were once with mirth and revelry alive.

Whi lst cobwebs shroud the mansion’s gilded beams, The cottage casement with choice muslin gleams. Would you of perfumed elegance recite?

Even as you speak, the raven locks turn white.

Who yesterday her lord’s bones laid in clay,

On silken bridal-bed shall lie today.

Coffers with gold and silver filled:

Now, in a trice, a tramp by all reviled.

One at some other’s short life gives a sigh,

Not knowing that he, too, goes home to die!

The sheltered and well-educated led,

In spit of all your care, may turn out bad;

And the delicate, fastidious maid

End in a foul stew, playing a shameful trade.

The judge whose hat is too small for his head

Wears, in the end, a convict’s cangue instead.

Who shivering once in rags bemoaned his fate,

Today finds fault with scarlet robes of state,

In such commotion does the world’s theater rage;

As each one leaves, another takes the stage.

In vain we roam:

Each in the end must call a strange land home.

Each of us with that poor girl may compare

Who sews a wedding-gown for another bride to wear.

纵观杨氏夫妇和霍氏的两种不同版本的翻译,基本上维护了曹雪芹想要表达的相成强烈对比的诗歌表现形式。

“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过程并非始于构筑译文的表层含义。译者应该首先分析译文的语用含义,即原文作者借助译文意欲达到的交际目的”(陈刚、胡维嘉,2004)。从翻译的意念功能上来说,二者都较好的也比较准确的表达了作者对同一事物的天壤之别的比较,同时也对人世间的巨大反差和世态炎凉用英文向读者传递。

语篇功能主要是强调翻译要尽量忠实或是接近原文的所要表达的信息,即传达原文的文字和文化内容。从语篇功能上来看,首先从形式上来讲,杨氏和霍氏都把这首古诗体的韵文翻译成了诗的形式,同时都把每一阕以四句为一组独立的译群,表达一组相对独立的意思。在这一点上和曹雪芹的原诗保持一致,同时,两组翻译都十分注意对所要表达意思的英文单词上的选择。比如“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一句,杨氏的翻译是:“Mean hutsand empty halls

Where emblems of nobility once hung;

Dead weeds and withered trees,

Where men hav e once danced and sung.”

在翻译“陋室空堂”时,他用了“empty”一词,把它翻译为了“空的,没有东西的”意思,而曹雪芹的对“空”原意则是“被遗弃的”,有“衰败”之意。而霍氏则选用了“abandoned”一词,则更贴切地理解了曹雪芹对“空”地用意,更为准确地表达了“事过境迁,衰败”地隐含意思。而在翻译“当年笏满床”,时,两个人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意译的表达方法,翻译成为“曾经是达官显贵居住过的地方”,而避免了直接翻译成“满床的笏”。这样的翻译处理使英语读者更能够直截了当的理解“笏满床”所隐含的中国文化含义。再有,再翻译“曾为歌舞场”一句,杨氏夫妇采用了直译法“Where men have once danced and sung”,而霍氏则把它翻译成“Were once with mirth and revelry alive,----人们高高兴兴的举行宴会的地方。”。比起杨氏的“大家唱歌跳舞的地方”,霍氏的翻译里蕴涵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把中文中的“歌舞”理解的更加透彻和宽泛。所以霍氏的译文是:

“Mean hovels and abandoned halls

Where courtiers once paid daily calls;

Bleak haunts where weeds and willows scarcely thrive

Were once with mirth and revelry alive.”

既然《好了歌解》是一首古诗体的韵文,那么它必然是以带有韵脚的骈文形式出现。在杨氏和霍氏的翻译中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同时也想尽办法极力表现这一点,尽量做到对原文的忠实,和形式上的统一。在处理韵脚上,杨氏的处理方法是隔句压韵,同时隔段换韵的方法,也就是“B-A,C-A;D-B,E-B”式。例如“ sung-hung; gauze-cause; nest-dispossessed”。在霍氏的翻译译文中则采用了欧洲比较流行的“二一律”,即“A-B;A-B”韵脚。例如“halls-calls; thrive-alive; beams-gleams; recite-white”.etc 。在这种韵脚处理方式上,音乐性更强,同时给读起来给加朗朗上口。而杨氏夫妇的隔句压韵、隔段换韵法,主要突出的是诗歌韵文的建筑美,给读者以结构性更强的特点。

从翻译的人际功能上来讲,两位作者都注重了和读者的交流,特别是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人际交流,即跨文化的人际交流。跨文化交流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流。(胡文仲,2004)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的诗词韵文中,有许多的地方都蕴涵着深层的文化含义,比如在《好了歌解》之中“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的“紫蟒”一词则是古代大官穿的官服上面的朝补,象征着官位显贵。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清醒的理解到这一词的文化含义,如果没有认清的话只是从字面意思理解翻译,难免闹出笑话。同时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然也就担任起文化交流的使者的角色,这也就要求翻译者对源语和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霍氏的确更多的遵循了读者至上的原则,使读者更多得了解了中国的文化,译文流畅易懂。同时,相比之下,杨氏的译文则更加的凝练持重。从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来看,杨氏和霍氏虽然各自为政,但各有千秋。杨氏霍氏都有保持原汁原味的地方,但两者借妙语惊人,妙趣丛生,翻译功底略见一斑。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鸿篇巨制,其文学上的欣赏价值也是及其可观的。作为中国文化的大百科全书式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了中国的诗词文化。在《红楼梦》的不同翻译版本中,杨氏和霍氏各有千秋,作为翻译大家的他们,为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翻译,作为一门学问,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桥梁,应该有更多的理论出现,同时也应该有更多的优秀译者从事这门研究。翻译,同时也是一种选择,不同的翻译从事者对同样的源语会根据不同的读者和语境作出不同的选择,我们在这里只是做出了简单的评比。随着以后更多的理论学习和翻译实践,我们一定会对翻译科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刚、胡维嘉,《翻译功能理论适合文学翻译吗》,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2、丁广惠,《红楼梦》诗词评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

3、王士超,《红楼梦》诗词鉴赏,北京出版社,2004

4、何继红,《红楼梦》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板),2004

5、区卫华,《红楼梦》之诗词文化内容的翻译,2003.6

6、李柯平、伍先禄,试译霍氏《红楼梦》的翻译功能观,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9

7、杨丽,《红楼梦》两种英文译本诗词曲赋典故的跨文化翻译比较研究,2003.6

8、孙文侠,《红楼梦》诗词翻译中的风格传递,2004.1

9、王静,文化比较与译者的文化取向——《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

10、钟书能、区卫华,《红楼梦》诗词中文化信息的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红楼梦》英译诗词赏析

《红楼梦》英译诗词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共约170首。不同译本采用了不同的体裁翻译,一些英译本采用自由体进行翻译。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红楼梦》英译诗词赏析,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红楼梦》英译诗词赏析 例1、冯紫英唱曲 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精灵;——你是个神仙也不灵。 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你! 杨译:You can bill and you can coo, Be an imp of mischief too, But a fairy? No, not you, As my word you doubt. Ask around and you’ll find out I love you. yes, I do! 霍译:You’re so exciting, And so inviting; You’re my Mary Contrary; You’re a crazy, mad thing. You’re my goddess, but oh! You’re deaf to my praying: Why won’t you listen to what I am saying? If you don’t believe me, make a small investigation: You will soon find out the true depth of my admiration. 解析:1)对于这段唱曲,两位译者的译文不论是风格还是遣词造句上差别较大。原文小调活泼俏皮,霍译不免有些沉闷臃肿。此外,investigation、admiration这类大字眼用在民间小调上似乎并不适合。反观杨译,弃“形”求“神”,整个译文节奏轻快,押韵得当,朗朗上口。 2)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刁钻古怪鬼精灵”的处理,霍译其中的“刁钻古怪鬼精灵”被霍克斯译成了“Mary Contrary”,“Mary Contrary”来自英国的一首儿歌,所谓contrary, 指她颇难相处,难按常规捉摸,在这一点上,接近原文的“刁钻古怪鬼精灵”。霍克斯

使用谷歌在线翻译看学术论文

如果想利用谷歌来翻译英文文献,简便方法是直接将英文文献名输入谷歌搜索栏 可以看到第三个结果就是我们要阅读的那篇文章,标题下面有“翻译此页”,点击即可翻译全文,优点是可以像论文页面那样看,缺点是无法与原文对应着看,结果如下:

通常我用更细致的翻译方法,步骤如下: 1.谷歌在线翻译网址: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 界面如下: 左边是待翻译文字,右边是翻译结果。 左边方框上面一行最好选择“检测语言”,这样就不用管输入的是什么语言了;右边选中文(简体) 2.取一段待翻译内容从原文复制粘贴到上图左边空白方框中,结果自动出现在右边浅灰色方框 将鼠标光标放在翻译结果的一个词上,那个词会变成黄色,同时它对应的英文也在左边方框变成黄色。这时如果觉得这个词翻译的不正确,就鼠标左键单击它一下,会出现这个词的其他涵义,可以看看其他涵义怎么样,如下图:“本文认为”---》“本文重在探讨”。另:这里谷歌把class都翻译成了类而不是阶级。

还有一个用法即上图黑底白字方框显示的可以拖动翻译结果中的一个词,使文章重新排序。我觉得这个没必要,因为句子顺序不对不影响理解。 3.小工具 上图最下边一行左边有一个小图标,右边有四个小图标,用法如下: 1)左下角那个是全选,可以把翻译结果全选中后复制粘贴到其他地方。 2)右下角第一个小喇叭图标是朗读(这个学术用处不大,但是可供娱乐)如: 选择翻译德语到德语→复制黏贴下列字段到翻译框: pv zk pv pv zk pv zk kz zk pv pv pv zk pv zk zk pzk pzk pvzkpkzvpvzk kkkkkk bsch→点击翻译结果框的“朗读”→可以听到吭哧吭哧的音乐~~ 3)右边第二个图标是显示字词的用法,很好用的~~但是不能在翻译一段话时使用,只能翻译一个词时用,如: 直接从网上找出例句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诗词意象翻译的比较研究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诗词意象翻译的比较研究 王 军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由于意象在诗歌创作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怎样在诗歌翻译中处理它就成为一个重要议 题。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诗词篇篇精品,意象丰富,比较杨宪益夫妇和大卫?霍克思的两个英译本对诗词意象的处理,发现各有特色,怎样结合两者的长处,是译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红楼梦;意象;诗歌翻译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754(2005)04-0110-03 ①参见敦诚《四松堂集》。昌谷:唐诗人李贺,家居昌谷(今河南省宜阳)。诗集《李长吉歌诗》亦名《昌谷集》。破篱樊:《四松堂集》嘉庆刊本及《熙朝雅颂二集》作“披篱樊”。破,披,义同。篱樊,亦作“樊篱”,篱笆,喻前人的诗歌境界。收稿日期:2005-05-06 作者简介:王军(1977-),女,四川邻水人,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我国伟大文学家曹雪芹因其未完成之巨著《红 楼梦》闻名,然而也正是由于这部小说的巨大成功掩盖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才华。其生前好友敦诚曾盛赞曹的诗学禀赋:“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藩 篱。”① 《红楼梦》前80回中近200首诗词,或铺陈,或衔接,为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诗词本身更是光彩夺目,美不胜收。曹不惜笔墨,大量采用“风”“花”“雪”“月”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行将没落的盛世图景,读来令人慨叹唏嘘。在20世纪70年代,《红楼梦》有了两个英文全译本,分别由英国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思和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及其夫人译出。这两个译本与以往译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充分再现了小说中的诗词部分,处理方法各有千秋,可圈可点。本文试图从意象的角度对这两个译本的诗词部分做一粗浅比较,以求教于方家。 一、红楼梦诗词中的意象 意象(image )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再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用语言媒介表现出来的物象,是主观的意(情思)和客观的象(景物)的有机融合。[1] 对于诗歌这种十分讲求形象思维的文学形式来说,意象是其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其灵魂———意境的重要载体,也是诗人独特风格的有力体现。袁行霈先生曾说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他诗赋中的香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 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像、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 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2] 《红楼梦》诗词 中大量“风”“花”“雪”“月”“金”“玉”“春”“秋”意象的 出现虽然主要是服务于小说主人公们表达其伤春悲秋、怀金悼玉之用,但一定程度上也可说体现了作者忧郁细腻、华美深沉的风格。 一般来说,意象选取和安排的方式或手法有三种:赋,比,兴。《红楼梦》诗词更多的是用到前面两 种。“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诗集传》 )。也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情感的特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物象直射出感情来。如“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赋象有一般陈述如上例,也有铺排陈述,如晚唐诗人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及马志远的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红楼梦》第18回黛玉所做“杏帘在望”有两句即取此法:“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菱荇”、“鹅儿”、“燕子”、“稻花”等意象的铺陈令一片美丽丰足的田园风光跃然纸上。 《红楼梦》诗词中的意象更多用的是“比”这种营构方式,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将青丝、雪这样的 第25卷 第4期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8月Vol.25 No.4Journal of Guangdong Education Instit ute Aug. 2005

十个最流行的在线英汉翻译网站准确性评测对比

Facebook、Digg、Twitter、美味书签(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很多名声大噪且已逐渐步入主流的网络服务都是从国外开始引爆的,而即便是抛却技术上的前瞻性,仅从资源上来看“外域”的也更丰富.当网友们浏览国外网站时,即使有些英文基础,也大都或多或少要使用到翻译工具.在线翻译显然是最便捷的方式,目前提供此类服务的网站有不少,但机器智能翻译尤其考验真功夫,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用户的阅读效果.在这里我们将全面网罗十个颇有些关注度的在线翻译服务,试炼其翻译质量、速度等各方面的表现. 参评在线翻译 1、Google翻译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language_tools?hl=zh-CN 2、Windows Live在线翻译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Default.aspx 3、雅虎翻译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 4、爱词霸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trans.php

5、百度词典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 6、海词在线翻译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 7、金桥翻译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 8、谷词在线词典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 9、木头鱼在线翻译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translation/ 10、nciku在线词典 网址: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 一、翻译质量比拼 单词翻译 测试项1:日常用语 翻译单词:boil 参考释义:煮沸 测试结果: 1、Google翻译:沸腾、煮沸等 2、Windows Live在线翻译:煮沸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词中的“八百里”“斫”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两首词的结尾在写法上各有不同,请任选一首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1)八百里:酒食;斫:砍。 (2)甲词“可怜白发生”,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写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作者还没帮助君王完成大业,就老了),直接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乙词结尾运用了想象、用典、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手法,委婉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解析】【分析】(1)“八百里分麾下炙”意思是“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八百里:酒食。“斫去桂婆娑”意思是“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斫:砍。 (2)甲诗,结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直抒胸臆,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乙诗,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直下看山河”“斫去桂树”等词句,表现了坚定的报国理想: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入侵中原的外敌势力,把光明带到人间。 故答案为:⑴八百里:酒食;斫:砍; ⑵甲词“可怜白发生”,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写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作者还没帮助君王完成大业,就老了),直接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乙词结尾运用了想象、用典、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手法,委婉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分析; ⑵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目的论视角下浅析《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 目的论视角下浅析《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研究 作者:乔丹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3期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富含意象。伟大的诗人总能凭借意象的各种组合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本文选取“意象”这一极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概念作为研究《红楼梦》诗词英译的切入点,以功能学派目的论为分析框架,对两个英译本意象转换的得失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探索了《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的另一蹊径。 关键词:目的论、《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 引言 众所周知,《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可谓是一朵绚丽的奇葩,在书中,作者曹雪芹透过薛王贾史四家的兴衰描绘了没落王朝各个阶层的人生百态,后人常常将其奉为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管是对于专家学者还是普通读者,《红楼梦》都有着无法忽视的深远影响,它独特而恒久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研究者,随着《红楼梦》研究课题的蓬勃发展,“红学”也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开始着手翻译《红楼 梦》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的翻译工作由他的女婿约翰·阂福德完成。这部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的译本由企鹅出版集团发行。同年代末期,翻译家杨宪益和妻子戴乃迭也完成了整个巨著的翻译工作。这本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的译作由外文出版社发行。诗词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尽管穿插诗词是我国古典章回小说创作的一大传统,但其他作品中常常用于开头和结尾,起总领或是总结作用,或是作者用以感慨评价。《红楼梦》诗词一部分具有相似的功能,另一部分则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按头制帽,诗即其人”的特色为其他章回小说诗词所不具有。在霍克思之前,从未有译者能完整译出《红楼梦》的诗词。 针对《红楼梦》诗词翻译这一问题己有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在前,赵雨柔以《石头记》诗词意象翻译为中心,通过分析霍克思针对不同语境下意象的翻译方法,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的文化起源,她从霍克思译本《红楼梦》诗词意象和翻译方法出发,将诗词意象和翻译方法按直译、转换、增译和减译四种翻译方法分类,并选取代表性的意象分别在中西两个文化语境下对其进行文化溯源。她指出评价一部译作,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文本语境、译者个人动机、目标受众群体等因素评价一部译作的真正价值。武华慧以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诗词翻译进行了研究,并认为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霍克斯版《红楼梦》力求将原作带给他的快乐传达给西方读者,因此他更多地采取了归化的策略。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但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却实现了作者最初的翻译目的;而杨宪益的版本主要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留中国传统元素,将中国文化内涵忠实地传达给西方读者。张蕾讨论了“红诗”译作的意境美和情趣美,认为

北京2020届高三二模《红楼梦》练习含解析

北京2020届《红楼梦》练习含解析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 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笺送与他。宝玉 因道:“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蛛妹去的,可好些了,你偏走来。”翠墨道:“姑娘好了,今儿也不吃药了,不过是凉着一点儿。”宝玉听说,便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 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一面说一 面就走,翠墨跟在后面。 (1)古人书信往来,其中颇多讲究。文中加横线的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谨奉B.不才 C.巾帼D.蒙 (2)依据这一封信,下列评述探春特点的词语,不当的一项是( ) A.文采斑斓B.儿女情长 C.风雅有礼D.志高自信 2.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1)这段话是小说中哪个人物安排的? 答: (2)在这些处置措施中,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知识?请简要分析。 答: 3.《红楼梦》中一些主要人物进入回目,作者往往在其名字前加一个字,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敏探春”“酸凤姐”“贤袭人”“勇晴雯”“慧紫鹃”等。请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一字评”的理解。 答:

4.《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文字,高鹗对曹雪芹的原稿进行了修改。有人认为从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来看,这样改并不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将十六出俱已看完 ........。但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 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道: ....。”(曹雪芹稿) .....“.果然有趣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 .......。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 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 .......。(高鹗稿) 5.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③“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 答: 6.《红楼梦》第十八回中写贾元春游赏大观园时,“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并要求诸姊妹和宝玉给大观园中富有特色的建筑题匾赋诗。这些居所,后来分给黛玉、宝玉、李纨、宝钗等人居住。居所的名称、环境与居住者的性格有怎样的关联?请任选一处居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答: 7.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贾宝玉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

文学翻译视角下的《红楼梦》赏析

文学翻译视角下的《红楼梦》赏析 本文从文学视角赏析了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的《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英文译本,对其译本中语言的运用,诗词、歌曲和酒令的翻译及文化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解析,提出作者的观点:译文不仅必须具有与原创作品一样的文学功能,而且要全面再现原文的审美意义,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充分领略原文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文学翻译的内在要求,因此文学翻译不仅需要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意境,还要尽可能彻底地保留原作的美学价值。 标签:文学翻译;艺术意境;审美意义;美学价值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我国文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享有崇高的地位。它对于研究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文化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这部著作现在已经有各种文字的译本。就《红楼梦》的英文译本来看,现在主流的译本有共有7种,本文笔者就霍克斯对于《红楼梦》的第二十八回的翻译,管窥蠡测,略探其翻译风格。 一、译者简介及《红楼梦》英译概况 大卫?霍克斯是英国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ArthurWaley)的学生,1948年至1951年曾在北京大学做过研究工作。1955年以论文《楚辞的年代及作者考》获得博士学位。曾任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教授。霍克斯在进行《红楼梦》的英译翻译的时候把《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分为五卷。第一卷出版于1973年,名为“黄金时代”,共二十六回;第二卷名为“海棠社”,包括了从二十七回到五十三回;第三卷是从五十四回到八十回,名为“预兆”;标题为“泪债”的第四卷包括十八回。最后的二十二回构成了霍译本的第五卷,标题为“梦醒了”。 二、赏析霍克斯的翻译(下简称霍译本) 1、霍译本中语言的运用 在语言运用这个层面上,古今中外的译家们都提出过各自的见解,如严复先生的“信、达、雅”,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鲁迅先生的“兼顾两面”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以及英国学者泰特勒的三原则和美国学者奈达博士的“对等”原则。但对于文学翻译来说,仅仅忠实与通顺是不够的,其目标是全面再现原文的审美意义。这样的目标决定了译者的翻译过程也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霍克斯在对《红楼梦》进行翻译的时候特别注重细节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在选词上能够通过使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本回的翻译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典型的例子。如:在“Meditation on the fate of the flo wers had had led her to a contemplation of her own sad and orphaned lot,…”一句中,通过运用“orphaned”,译者形象真实地向读者展示了黛玉的身世及其当时的心境。又如:在“ ‘Pshaw!’She said crossly to herself.‘I thought it was another girl,but all the time it was that cruel,hate——hateful…’”,在本句“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中的“短命”译者并没有翻译为”short-lived”或者在别的译文中出现的”wretched”,而是使用了” hateful”一词,在展示林黛玉对贾宝玉怨恨的同时又很清晰的反映出其内心世界中对于贾宝玉的爱意。同时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顺,了解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在一些人称代词的处理上,霍克斯直接的把他们翻译为被指代的名字。如:文中的“宝玉向黛玉说道:‘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中的“二姐姐”直接被翻译为“Feng”;“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中的“太

文学术语翻译(谷歌翻译)

十四行诗是一首抒情诗,包括一个单节14抑扬格五音线连接的复杂的押韵。用英文写的十四行诗中的诗韵有两种主要模式。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名字命名的)包括一个倍频程(8线),押韵abbaabba和一个sestet的(6线),押韵cdecde 或cdccdc。倍频程的sestet的转变往往与“转向”的说法或心情的诗。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其最大的医生的名字命名的)包括三个绝句和最后的对联,押韵ababcdcdefefgg。“转向”最后的对联,有时可能会达到一个警句。有一个显着的变体,斯宾塞斯宾塞十四行诗,其中每首四行诗联系起来,未来持续韵:ABAB BCBC CDCD EE。有三个著名的十四行诗在伊丽莎白时代- 斯宾塞的Amoretti,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悉尼的星者和Stella序列。 颂:一些长度,复杂的抒情诗,以崇高的有尊严的生活,本来是唱的主题。颂诗是写一个特殊的场合,,兑现一个人或一个赛季或纪念事件。 头韵,头韵或初步韵是指相同的声音,通常声母的字或重读音节中任何相邻的序列的重复。 英雄对联(英雄双韵体)是一个押韵的对抑扬格五音线。它是由乔叟作为一个主要的英文诗叙事和其他种类的非戏剧诗歌的形式,它占主导地位的18世纪英语诗歌在19世纪初的重要性下降之前,特别是在教皇的诗歌。 斯宾塞节是9行节押韵的ABAB BCBC C,斯宾塞发明的。第一八是抑扬格五音线,最后一行是一个抑扬六步格线。 意识流: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在清醒的头脑来形容不间断的流,这是一个短语,它已被用来描述现代小说的叙事方法。它始终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作家的青睐和采用这种技术。 是一种常用的抑扬格五音韵律线,在传统的诗歌和诗剧。这个术语描述特定的节奏,在该行建立。这种节奏的测量音节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的音节被称为“脚”。“抑扬”,描述了脚的类型,即(英语,非重读音节重读音节)。“五音”字表明,这些“脚行有五个。” 无韵诗(无韵诗)是在无韵抑扬格五音步诗。它是在一些英国最伟大的诗歌,其中包括威廉·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诗歌形式。 象征主义:象征主义的写作技巧使用符号。这是一个文学运动在19世纪,并极大地影响了许多英语作家,尤其是诗人,20世纪后半期出现在法国。它使诗人压缩成一个图像,甚至一个字一个非常复杂的思想或一套想法。这是一个最强大的,诗人创作中采用的设备 唯美(唯美主义)文学运动在19世纪,那些相信“为艺术而艺术”的功利学说的反对,一切都必须在道德上或实用的。沃尔特·佩特和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运动的关键数字。 具有讽刺意味的(反讽)之间的差异是什么,是什么意思的表达。 戏剧性的独白(戏剧独白)的一首诗,在一个充满诗意的扬声器地址的阅读器或内部监听器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①,岂能愁见轮台月②。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②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磧西经过此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別之意。 B.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2)诗歌从哪些方面写李副使“英雄—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寒食还陆浑别业①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②。 【注】①陆浑别业:宋之问早年在洛阳为官期间,公务之暇,常前往此地消闲度假。②典出《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平,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古代一种木制的玩具)而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雪,形象地写出洛阳满城飞花、缤纷如雪的美景。 B.诗歌第二句与首句形成对比,说明山中景色与洛阳城的不同,花朵才刚刚绽放,可尽情欣赏。 C.颔联紧扣标题中的“还”字,诗人早上告別洛阳城中的美景,晚上就看到了陆浑别业的美景。 D.诗人在寒食节回到陆浑别业,山中不但春景迷人,而且春酒醉人,让诗人不禁生出归隐之情。

红楼梦经典语句英译

《红楼梦》熟语英译三十例 1. 至午后,金桂故意出去,让个空与他二人,薛蟠便拉拉扯扯起来。宝蝉心里也知八九了,也就半推半就。 译文:After lunch, Chin-kuei deliberately went out to clear the coast for them both, and Hsueh Pan started making advances to Pao-chan. Well aware of that he wanted, she only made a show of resisting. 2. 咱们家没人,俗话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晓华(六十七回) 译文:Our family’s short-handed and, as the proverb says, “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We don’t want to find, when the time comes, that we’ve forgotten this, that and the other, so that people laugh at us. 3. 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义新奇,别开生面了。(六十四回) 译文:And these five Cousin Lin has written today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fresh and original, but goes as slowly as unraveling a concoon?” 4.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译文:Haven’t you heard the saying:“Illness comes as fast as a wall falling down, but goes as slowly as unraveling a concoon?” 5. 姐姐博古通今,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儿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一套。这叫做“负荆请罪”。(三十四) 译文:Why, cousin, surely you are sufficiently well versed in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to know the title of that opera. Why do you have to describe it? It ‘s called “Abject Apologies”. 5. 虽才干优长,未免贪酷,且侍才侮上,那同寅皆侧目而视。(十五回) 译文:But although his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 were outstanding, these qualities were unfortunately offset by a certain cupidity and harshness and a tendency to use his intelligence in order to outwit his superiors; all of which caused his fellow officials to cast envious glances in his direction. 7. 说着,就自己举手,左右开弓,自己打了一顿嘴巴子。(六十八回) 译文:He raised his hands and slapped himself on both cheeks. 8. 我们没事评论起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里跳不出一个来的。妙在个人有个人的好处。

红楼梦诗词题

文学典故题 (《红楼梦》专题) 1、“可叹停机德”其中的典故个历史上哪个人物有关? A、谢道韫 B、孟母 C、班昭 D、乐羊子 答案:玉带林中挂 2、请根据以下字,识别一句七言诗词 答案:千里东风一梦遥 3、请根据以下字,识别一句五言诗词 答案:离合岂无缘 4、请根据以下字,识别一句五言诗词

答案:送我上青云 5、请根据以下字,识别一句七言诗词 答案:彩线难收面上珠 6、“香融□□酒,花媚□□人”请在空格内填上字。 答案:金谷、玉堂 7、“一片砧敲□□白,半轮鸡唱□□残”请在空格内填上字。答案:千里、五更 8、“粉堕□□州,香残□□楼”请在空格内填上字。 答案:百花、燕子 9、“柳丝□□自芳菲,不管□□与李飞”请在空格内填上字。答案:榆荚、桃飘 10、“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人”请在空格内填上字。答案:葬花 11、“□□照壁人初睡,□□敲窗被未温”请在空格内填上字。答案:青灯、冷雨 12、请对出“花谢花飞花满天”的后一句。 答案:红消香断有谁怜 13、请对出“皮里春秋空黑黄”的前一句。 答案:眼前道路无经纬

14、请对出“片言谁解诉秋心”的前一句。 答案:满纸自怜题素怨 15、请对出“得志便猖狂”的前一句。 答案:子系中山狼 16、请问:下列哪句诗是王熙凤说的? A、一把辛酸泪 B、一夜北风紧 C、一轮才捧出 D、一载荡悠悠 答案:B 17、请问:下列哪句诗不是描写黛玉的? A、世外仙姝寂寞林 B、玉带林中挂 C、一个是阆苑仙葩 D、晓来谁染霜林醉 答案:D 18、“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说的是下面哪个人物? A、贾兰 B、贾雨村 C、姣杏 D、夏金桂 答案:C

林妹妹说英语:《红楼梦》精彩译文赏析-翻译文化.doc

伦敦大学教授英译《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的旷世巨著,大陆、香港、台湾都曾改编拍成电影,家喻户晓。50年代大陆拍摄的《红楼梦》在香港创下了连映二百多天的纪录,至今仍未有一部电影可以打破该纪录。 五四运动后不少白话文作家都歌颂过《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小说。红学专家,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红学佳作,淙淙汩汩,源源不绝。 五六十年代多位中外学者就曾经把《红楼梦》英译,介绍到西方国家去,但由于种种问题,都只是节译而已。 直至70年代有一位牛津大学的讲座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竟然不惜辞去职务,专心埋首于全部《红楼梦》的英译。他的译笔功力深邃,英文写得非常流畅。 请先欣赏霍克斯在《红楼梦》英译本自序中的最后一段感人的话: "My one abiding principle has been to translate everything-even puns. For although this is ,in the sense I have already indicated, an 'unfinished' novel, it was written (and written) by a great artist with his very life blood. I have therefore assumed that whatever I find in

it is there for a purpose and must be dealt with somehow or other, I cannot pretend always to have done so successfully, but if I can convey to the reader even a fraction of the pleasure this Chinese novel given me , I shall not have lived in vain." 中国曹雪芹英国霍克思 撰写《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的曹雪芹,堪称中国文学史的奇才,数十年来无数作家学者都把这部经典名作奉为圭臬,推崇备至。 70年代著名学者胡菊人先生在其专栏里就写过这样一段话:“在技巧上我们可以说自清末至'五.四'直至今天,在中国而言,无人能与曹雪芹并肩。他的技巧,尤其在肌理上,细心研究,令人惊骇,以为是神鬼写下的文墨。” 曹雪芹如果九泉下有知,欣悉二百余年后西洋竟然出了另一位奇才,连大学教授的高职也辞去,在家中孜孜不倦十五载,把他的作品全部译成蟹形文字,介绍到西方国家,必定会含笑引为同调! 这位西洋奇才就是前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 这里介绍霍克思译红楼梦,是希望大学翻译系的同学能观摩

google搜索在翻译中的应用

Google翻译搜索使用技巧系列一:“相关搜索”和“猜测搜索” 从Chen Zhong-hung这个名字谈用google搜索人名 今天在做英译中翻译时碰到了这个Chen Zhong-hung,原文是“Chen Zhong-hung, counsellor in the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of the Taiwan ...”。 初步判断此人应该姓“陈”,由于这篇新闻出自外国人之手,“Zhong-hung”到底是什么?不得而之。 使用google搜索,前几个结果是: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徐斌, 马健康, 陈忠航, 唐泽波, XU Bin , MA Jian-kang , CHEN Zhong-hang 第3个结果也是陈忠航。 显然,这些结果与台湾没有任何联系。

于是,不妨从“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下手,通过google搜索得知“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是台湾“陆委会”。 重新用google搜索“陆委会陈”,结果是:陈江会,'陈'在google 中往往是'陈云',还是无法得到正确结果。 再看此人的title:“counsellor ”,估计是顾问,于是再搜索:“台湾陆委会顾问陈”,终于,在第8个搜索结果中出现了蛛丝马迹: Untitled document - 繁 - [ 转为简体网页 ]从蔡之中陈崇弘新职看「陆委会」职务轮调. 台湾「陆委会」昨日下午举行港澳处及澳门 .... 记者会组团赴香港了解及采访立法会选举情势,陈崇弘作为参访团的顾问,却无法 ... https://www.sodocs.net/doc/7d13694739.html,.mo/wa/2004/11/20041102a.htm - 10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于是,再搜索“台湾陆委会陈崇弘”,得到结果: 陈崇弘之所以在「陆委会」内出任职责之一是与记者打交道、组织记者会,其下设有新闻礼科部的联络处处长,看来是与他曾做过记者〔《台

(语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南湖早春①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彭蠡湖,即鄱阳湖。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呈现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阳光返照早春的鄱阳湖岸。 B. 颔联描绘了一幅杏花漫野、湖水阔远、水苹茂盛的美丽图景。 C. 颈联描写大雁低飞,略显慵懒、笨拙,黄鹂出展歌喉,舌涩口拙,尚不能婉转高歌之态。 D. 尾联间接抒情,点明诗人心情消沉郁闷的根本原因是衰老多病。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颔联中色彩对比鲜明,红绿相映,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 B. 前三联都是写景,先动后静,动静相生,使全诗视觉与听觉。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 C. 诗歌着重选取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鹂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意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 D. 诗歌以乐景衬哀情,用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南湖早春美景反衬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悲哀。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D项错误。应为:直接抒情。 (2)B项错误。应改为:前三联都是写景,首联先动后静,动静相生。颔联是静景,颈联是动景。全诗视觉与听觉。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具体分析为:首联“风回云断雨初晴”描绘了春风吹散阴云的动景,“返照湖边暖复明”描绘了风回云断雨初晴的静景,动静结合描绘南湖雨后阳光翻找的优美景色;颔联诗人运用“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描绘南湖早春万物萌发生机的优美景象。是静景;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是动景。 故答案为:⑴D;⑵ B。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即可,一般用原诗词中的词语回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_红楼梦_诗词曲赋两种英译文的对比和赏折

《红楼梦》诗词曲赋两种 英译文的对比和赏折 朱 晓 茜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我国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传世之作,曹雪芹把复杂的生活现象成功地描绘下来,组成了一幅广阔的时代画卷。《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在我国广为流传,在世界文坛上也颇受瞩目。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四种文字的53种不同译文在世界各地发行。仅英文就有两种全译本,一种是英国大卫?霍克思(译前八十回)和其婿明菲尔德(译后四十回)的T he Story of the Stone;另一种是我国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 ansions。 霍克思在译《红楼梦》之前曾译有屈原、杜甫等人的作品。他的中文修养相当好,不但能用中文写文章,而且还能写中国旧体诗。为了潜心翻译《红楼梦》,他辞去了牛津大学讲座教授的职务,并且仔细研读过许多红学专家如俞平伯、吴世昌和赵冈等的著述。 杨宪益夫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翻译家,他们学贯中西,几十年如一日,密切合作,辛勤劳动。除《红楼梦》外,还翻译过《阿Q正传》、《老残游记》等著作,共有上千万字的译著。 因此,霍克思、杨宪益这两个译坛高手的《红楼梦》英译本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兴趣和重视,并且受到一致称赞。他们的译文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本文拟从两位译者对《红楼梦》

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七年第三辑 经验与教训,供翻译工作者参考。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他小说也有把诗词组织在故事情节中的,比如小说中某人物所写的与某事件有关的诗等等,但在多数情况下,则是可有可无的闲文。这些无关紧要的附加文字,删去后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有时倒反而使小说文字更加紧凑、干净。有些夹入小说的诗词曲赋,虽然在形容人物、景象、事件和渲染环境气氛上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总不如正文重要,有些读者不耐烦看,碰到就跳过去,似乎也没有多大影响。《红楼梦》则不然。它的绝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或者等于没有看到那部分的情节。以《十二钗图册判词》为例,判词中作者预先隐写了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暗中预示了一些故事情节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如果我们跳过去不看,那么我们顶多知道宝玉做了一个荒唐的梦,甚至自己亦如置身梦中。《红楼梦》判词的这一特点,要求译者将原文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译文读者。我们来看霍克思和杨宪益的翻译。 例一 副册判词之一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第五回) 霍译:Seldom the moo 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 And days o f brig 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 A no ble and aspir ing mind, In a base-born frame confined, Your charm and w it did only hatred gain, And in the end you w ere by slanders sla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