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文献综述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文献综述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文献综述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文献综述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近几年来,城市化议题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并没有产生如西方曾经碰到的农民市民化的结果。本文综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就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制约因素、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今后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供参考。

【关

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性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

目“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以苏南为例”课题的阶段

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06BSH022。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农民工”这个词表

明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而是一种社会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农民”表明的是他

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农民”

这种身份与“工”这种职业的独特结合,他们的户口在农村,

但其所从事的职业已经摆脱了农业活动,他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城市人。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迈出了快速发展的步伐。市民化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表现形式也开始了反复的演进:对农民进城由限制到放松,于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城市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群体。由于农民工从事的是职业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农业活动,而且长期居住在城市,所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在所难免。

一、农民工市民化现状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离农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工克服各种障碍

最终逐渐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现象。它包括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职业由次属的、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转变成首属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农产业工人;二是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三是农民工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市民化;四是农民工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城市化。由于种种障碍的存在,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农民工成为游离城市生活的边缘群体,其边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化水平很低,表现为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还仅仅限于经济上的交换关系,即农民工付出劳动然后获得相应的一份报酬,这仅是城市对农民工的经济吸纳,而从

城市社会的其它方面来看,农民工实际上是被拒于门外的。这就是城市对农民工的“经济吸纳,社会拒入”的现状。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方法,对农民工市民化状况进行研究,得出了相同结论。徐志通过对福州市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发现,农民工家庭已改变某些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市文明体系靠拢,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在职业、经济收入等方面还大多处于较为明显的低下水平,直接妨碍了他们在社会层面与城市人的交往和接触;在社会层面上与城市人交往的困难,又直接妨碍了他们在文化层面上与城市文明的融合。

钱文荣对浙江省杭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金华等地的20个城市(镇)

进城农民工同时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对于融入城镇有着强烈的愿望,但是有一定比例的市民对农民工存在着排斥心理,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着很多障碍。

张时玲对安徽农民工的调查、周晓虹对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进行的个案对比研究,都得出当前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存在一定的障碍。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

国内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群体正在向市民化的转变,但是这一转变受到农民工自身因素、社会制度性因素和来自其他人为因素的制约,使农民工

市民化受阻,其中制度性因素是农民工市民化受阻的最根本的原因。如果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不利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将成为泡影。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民工市民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综合学术界的研究,农民工自身因素主要包括:落后的思想意识,较低的文化水平,乡土性的社会网络等。

(一)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农民工进城务工,与生活在封闭乡村里的传统农民有所不同,他们自主性大大提高,婚姻家庭的观念更加开放,获得了一些较为现代化的观念,但对所在城市没有归属感,普遍存在过客心理。所谓过客心理指的是外来者对所生活工作的城市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权利义务观念比较淡漠,缺乏对城市的热爱和责任感,进而与这个城市以及城市中的市民产生一种疏离感。

朱考金对在南京市务工经商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因经济因素的驱动,农民工委身于被歧视、被排斥、工作没有保障、权益没有保护的城市里,城市没有给他们以安全感、成就感,更没有归属感,真正使他们具有归属感的还是他们的故土。这种感受使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复杂的过客心理。在调查中,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的有59.2%

,认为自己“已经是城里人”的有15.6%

,“说不清楚”的有21.8%,这说明大部分人还是把自己定位为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显示出一种定位模糊的趋势,自我认知并不清晰,具有较为明显的边缘人的特征。

农民工的过客心态,也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因为只有具有家园意识的人,才会有主人翁的意识,关心和参与家园的建设。由于土地牵制和户籍的限制,大多数农民工将自己的未来定位于农村,加上城市中偏见与歧视的客观存在,促使农民工对城市形成过客心态,缺乏“主人翁”意识,城市再美丽,建筑再雄伟,环境再干净,那也是城市人的城市,与我农民工无关。

农民工的这种思想意识使得他们对城市缺少归属感和责任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融人城市社会,进行全方位的互动,不愿意主动地吸纳城市的文明,而对之采取一种怀疑的或是敬而远之的态度,这也阻碍了自身市民化的进程,也就是说,这种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和农民工的

市民化.

另外,城市市民、政府官员和企业从业者错误的思想认识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对城市市民来说,长期的城乡隔绝和二元社会结构,使市民

在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优越感,认为农民工干重活、脏活、累活缺少权益保障是应该的,而城市居民享有特权与福利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对农民工一方面是接纳心态,因为农民工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意做、而社会又急需的累活、脏活、险活;另一方面是拒绝的心态,在他们看来,农民工进城妨碍了他们的利益,害怕他们抢夺了工作机会,也担心会影响市容和社会治安。

另外,城市政府出于代表辖区市民集团利益的考虑,既需要大批的“农民工”进城,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和

城市社会的发展,又担心让“农民工”这一具有无限供给潜力

的庞大群体充分进城,转化为城市市民,“自由而平等”地与

城市市民进行全方位的竞争,无疑会对城市市民带来巨大的冲击,不利于城市经济体制的平稳转轨和城市社会的稳定。对企业来说,农民工的到来带来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不必承担农民工医疗工伤住房方面的保险支出,不少企业对农民工缺乏起码的尊重和保护,导致农民工的收入长期被拖欠。总之,农民工、城市居民、流入地政府以及企业人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二)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素质和乡土社会网络是阻碍其市民化的直接因素

综合学术界研究,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劳动技能缺乏是阻碍其市民化的直接因素。文化水平低和劳动技能缺

乏使其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繁重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这种职业上的同质性又限制了其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扩展。

从整体上来看,农民的文化素质,仍存在一个庞大的文盲、半文盲阶层。首先表现在文化程度低,其次表现技术素质低。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2%,初中文化程度的49.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9%,大专学历的仅占0.6%。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而稳定的职业是实现农民工城市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民工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转移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农民能否变市民,“乡下人”能否成为“城里人”,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的整体素质状况。大量事实证明,进城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取得市民资格的重要条件,决定着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整体素质高的农民,进城后一方面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容易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另一方面又容易融入市民社会,培育市民观念,承担市民义务,得到市民认同,简言之,容易取得市民资格。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之所以不快,主要障碍之一就在于

我国农民工的整体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不高,转移能力弱,进城后就业竞争力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低,思想价值观念落后,生活方式传统也不利于其融入到城市社会生活中去,使其市民化面临着种种障碍

农民工自身素质普遍比较低的这种状况决定了其所从事职

业的相似性,即大部分从事体力性劳动和服务性行业。这种职业上的同质性又决定了其社会网络的同质性,使其社会网络和人力资本难以扩展和优化。这反过来又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阻碍了市民化进程。

渠敬东指出,农民工的社会网络是围绕着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同质关系构成,并影响农民工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中国的乡土社会历来重视亲缘和地缘关系。这种对亲缘、地缘关系的重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成为一种“习性”,这种“习性”没有因生活地点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动或职业由农民到工人的变动而改变。大量的调查显示,在农民工生活和交往中,乡土社会网络起着重要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减少了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互动,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社会。李培林指出,流动民工在社会位置变动中对血缘、地缘关系的依赖,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节约成本,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选择。这种以初级群体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能使刚进城的农民工很快适应

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其沦为城市化失败者,但却保护了

农民工身上所具有的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阻碍着其对城市的认同与归属。

(三)制度障碍

除了农民工自身因素外,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制度性因素。我国学者认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以及教育制度,并且认为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都根源于城市的二元化户籍状况。这种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已成为制度性排斥的基础性制度。

1、户籍制度障碍

建国后,我国户籍制度和其他一些配套的制度和政策架构起“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社会结构,把城市和农村、城

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区隔开来,户口成为一种身份标识,农村居民无法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改革开放以后,户籍制度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松动,农民有了职业选择的自由,但是国家的许多制度安排仍然立足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民的身份使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方面受到差别性对待和集体排斥,阻碍着他们向市民角色的转换。任远,邬民乐、指出,在城市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流动人口面对的是一系列有别于城市居民的制度,如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二元化的城市制度生存环境根源于城市的二元化户籍状况。城市相关制度被人为地

贴上了“户口”的标签,使得原本应当与户籍无关的制度却与户籍的性质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户籍制度已经超越其本身单纯的人口登记和统计的功能,成为上述城市制度的“母体”,并成为制度性排斥的基础性制度。

户籍制度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屏蔽”(social-closure)制度,即它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户籍制度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城市农民工身份与职业、角色的背离。城市农民工通过职业非农化的过程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

角色转换,但从身份上看,他们依然是农民。也有学者认为把农民工身份定为“准市民”或“准农民”比较准确。

李强指出,以户籍管理制度为标志的城乡分割制度是农民流动的最大制度成本,也是城市化及城市融入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和建立在户籍之上的城市各种制度构成了流动人口

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性障碍,学界对此已基本形成共识。

可见,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对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工业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它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巨大障碍,它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分成了两大具有完全不同权益的社会集团。以至形成巨大的城乡差别,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实现。2、土地制度障碍

卢海元认为,现行的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有助于保持

农村的稳定,但由于没有合理的土地转包制度,部分已经以经营非农产业为主的农民工,或者已经在城里工作和生活的农村居民,不得不继续耕种那一小块土地。陈丰认为,现有的土地政策一方面使农民难以脱离土地,另一方面却又使部分希望扩大耕作面积、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民缺乏必要的土地集中。目前农民进城后在就业、教育等方面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而且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因此这一群体尽管逐渐从纯农民中分离出来,但又不得不依赖那一小块土地作为最后的保障。

颜秀金认为,土地使用的自由转让成为必要。但我国目前土地流转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对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规定。这样,承包的小块土地在成为农民“保命田”的同时,也把农民束缚在农村土地之上,成为套住农民的枷锁,使之难以舍弃土地这条“根”,难以勇敢地走出农村,迈向城市。

当前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把“农民工”禁锢于农村土地之上,拒之于城市大门之外,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拦路虎”;而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又把“农民工”束缚在农村土地之上,难以舍弃农村的那条“根”,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绊脚石”。这一拦一绊,就影响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

3、社会保障制度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基本上不加考虑。城市职工普遍享受着住房、劳动保护、医疗、养老、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等待遇,而农民工却被排斥在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体制之外。他们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上,大多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只能凭借劳动力在城市中谋生,除了劳动报酬外,几乎不享受任何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我国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城市居民的明显倾斜。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尝试为农民工提供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障,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农民工的高退保率不仅表明政策制度安排的缺陷,而且反映出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较好地接纳这一群体。因此,缺乏社会保障的农民工并没有真正割断与土地的联系,摇摆于城乡之间,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制度性断裂,其主要表现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的排斥。占全国人口近

70%的农村人口,除个别情况外,基本上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益处。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农民工转向对宗族的依赖,形成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始终把自己定位“局外人”,

以农民的身分来解释现实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4、就业制度障碍

1957年12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各单位从农村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城市“一切部门的劳动调配必须纳入计划,增加人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调配”。“不得私自介绍农民到城市和矿区找工作”。从此就建立起了城市居民优先就业的不平等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流动和迁移政策的逐步放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体制,但城市内部传统的就业方式、就业观念等还缺乏实质性的改变,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远未实现。此外,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还必须交纳一定的费用,办理“暂住证”、“务工证”等各种各样门类繁多的收费项目,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成本。

在“二元体制”构架下,农民工进城打工首先遭遇的就是就业歧视。农民工从制度上被排斥在城市部分就业岗位之外。这使得农民工只能进入城市的“第二劳动力市场”,即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即便如此,许多农民工还面临着随时被解雇的命运,使农民工经常面临着失业风险。

就业制度的种种歧视性规定,加大了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的社会风险。城市政府因为面临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加的压力而又对城市户籍以外的人员作出了种种限制。当前城市就业政策几乎完全将农民工排除在城市正式的就业体系之外,使得他们只能在体制外寻找那些几乎不受任何保护的边缘职

业和底层职业,而一些城市针对农民工制定的带有明显歧视性的用工规定,又在相当程度上加大了他们的失业风险。

可见,由于不平等的就业制度的存在,使农民工很难在城市里找到一份理想的、稳定的职业,使其很难在城市里立足,阻碍了其市民化的进程。

5、教育制度障碍

教育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妨碍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限制或剥夺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虽然近几年来,一些城市也开始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但只是刚刚起步,且受益面很小。二是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受到种种歧视,使得农民工倍感无奈,其子女倍受伤害。

从基础教育来看,国家每年几百亿的教育经费几乎全部用于城市,而广大农村则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办学。据统计,2005年全国15岁以上的文盲达8699.2

万人,其中75℅分布在农村。教育环境、设施建设、教育师资的配备,农村也远远低于城市,农村教育机制的不完善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农民工的子女要在城市上学,往往需付出远远高于一般城市学生的费用,无形之中,农民工的子女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就比城市人子女机会。

一旦农民工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就会影响其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其很难在城市里立足,进而也使农民工市民化受到了限制。

(四)组织因素和政策上的不利影响

1、组织上的障碍

农民工被各种组织排斥在外,成为一个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的社会群体。“他们已成为一个与市民和农民均不同质的群体,构成我国目前的第三元,据调查,农民工只有

11.9℅的人加入城市的各种组织

。由于农民工不是城市居民身份,他们就没有资格在城市组建组织,而城市居民之所以能参加组织,因为他们大多由单位作基础,我国整个组织体系是通过单位实现的,没有单位的人基本上不能组建民间组织,国家规定民间组织是要挂靠在正式单位那里,否则得不到批准。

由于农民工被排除在城市社会的各种组织团体之外,没有保护自己就业权利的能力。从而使得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使得违反劳动工资政策,任意压低、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农民工在城市长久居住下去的信心和希望,从而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2、政策上的障碍

各地对农民工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措施,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央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开了绿灯,但是,由于我国实行是统一决策,分级管理的体制,地方政府出于对

自身多方面利益的权衡考虑,最终出台那些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政策,从而使中央决策受阻。因此,在对待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上,城市政府作为城市市民利益集团的代表,势必会以保证本市市民的充分就业、市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及市民社会保障的完善为重要目标。从而对在客观上对这一目标的实现造成了潜在的“威胁”的农民工实行抑制、排斥和

歧视性的政策。

政府对农民工实施什么样的政策,也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地方政府一般是站在城市市民的角度上来实施政策,对农民工的市民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一)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现行户籍制度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如就业、保障、教育等制度性的弊端,给予农民工平等的国民待遇,这是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所达成的共识胡平认为,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和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等权利的区隔,导致农民工在城市中无法获得合法性的身份。因此,要实现从农民身份到市民身份的转换,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以居住和职业来划分农业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制度,保障公民正常迁移和择业的权利,使国民不分地域享受平等待遇,还应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

各种限制,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要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有条件、有步骤地将进城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纳入到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中。聂洪辉指出,要给农民工以平等的公民待遇从而促进他们对城市社会的融入,最重要的是消除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这些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制度主要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最大障碍。户籍制度不改,农民工就永远不能转为正式工人,永远只能当农民工,融不进城市社会,因此必须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其对农民工的种种直接和间接的限制。

(二)政府和社会要转变观念,尊重农民工,同时也要发挥媒体的作用,改变市民对农民工的刻板印象,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胡平认为,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它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因此,城市政府和社会应当及时转变观念,认识到现在进城农民工中的不少人已经是城市的“准市民”并必将成为城市社会的正式成员,摒弃歧视、排斥农民工的政策与心态,要实行积极的农民工管理政策,接纳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给予他们以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城市居民待遇。

媒体应加强对农民工的整体宣传,客观地介绍他们在城市建设中做出的贡献,以强化广大市民对农民工的正面印象;同

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进城农民与原有市民的交流活动,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三)农民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扩展和优化自身的社会网络,使自己顺利地适应城市生活,积极地实现市民化

在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农民工自身的行为和选择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农民工自身较低的素质会限制其在城市中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农民工群体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主动进行再社会化,重新学习城市生活所必需的生活技能、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积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克服传统观念和习俗的束缚,转变生活方式,塑造现代人格,通过努力实现向上流动和市民化。

一个劳动者要参与就业竞争就必须具备更多的文化基础知

识和职业技能。这就需要学习接受专门的职业培训。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城市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才能在城市中站稳脚跟,实现向新市民的转化。由于农民工自身因素的限制,其社会网络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小、紧密度高、趋同性强、异质性低,也影响着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因此,构建农民工社会网络资本的积累和形成机制,改善农民社会资本匮乏和质量低下的状况,也是促进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

四、小结

目前学术界对农民工市民化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

成果学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水平还比较低,造成这种状况影响因素有制度性因素、农民工自身的因素和来自其他人为的因素。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一些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除了这些制度性因素外,农民工自身的因素也是使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受阻的一个很

重要的因素,比如,农民工较低的文化水平、保守的思想意识、乡土的社会网络等。另外,城市市民的观念和城市政府的政策也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至于如何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水平,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和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彻底打破城

乡二元结构,消除现行户籍制度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如就业、保障、教育等制度性的弊端,给予农民工平等的国民待遇,消除制度上的弊端的同时,努力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使农民工克服过客心态,改变城市居民和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态度,这是学者们在这一问题上所达成的共识。

在归纳学术界观点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者们对农民工市民化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衡量农民工市民化的水平方面缺乏量化研究,这样就难以保障研究的客观性、准确性,研究成果不具有可比性。对于如何提高

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方面,大多数学者只是概括地提出了宏观方面的解决措施,而对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研究不足,致使一些措施难以落到实处。

最后,学者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比较泛化,没有遵循具体条件具体分析的原则,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巨大,农民工市民化必须依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来展开,因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市民化模式。不同模式所依据的基础条件、动员机制、实施路径与策略倾向的抉择等都会各不相同,因此,应该加强对不同地区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模式作深入具体地研究。

(作者: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硕士学位论文 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姓名:于乾顺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杨文健 20070301 摘要 农民工市民化,狭义是指城市农民工在身份上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 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广义是指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必将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农民工在城市里的边缘化现象依然突出,而且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和各种观念制约,以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藩篱的阻碍,未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依然步履维艰。针对农民工市民化遭遇的种种困境,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应对策。对策要求必须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彻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壁垒,积极促进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实现其政治、社会地位的提升;必须加强就业制度创新,建立城乡一体化和谐平等的就业体制,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同时要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实现农民工收入的增加和经济地位的提高;必须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落实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下;必须落实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深化义务教育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必须推进城市化发展,拓展农民工市民化的居留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必须统一社会各阶层思想认识,建立正确的市民化观念,优化农民工市民化舆论环境。文章最后以江苏省苏南地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力图通过这一典型的实证,来证明前述解决对策在突破农民工市民化困境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困境、对策 Abstract Peasants engineering citizcns,in a narrow Sell∞,means the process for them to get the same and equal social rights and identities as urban citizens.In a broad sense, it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dentity,status,value,rights and producing and lifestyles to the urban citizens in an all-round way,which helps to realiz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modem urban civilization.Peasant workers engineering urban citizens will help to benefit the income of peasants,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improve the peasants in an all-round way,solve the present

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对策措施 (1)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身份壁垒,让农民进得来现行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民与市民分割的根本原因。必须进一步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实现身份转变扫清障碍。一是改革附加在户籍上的就业、社保、教育等功能,让农民与城市市民享有同等待遇。二是对入户主城区、6 个区域中心城市、区县城、中心集镇的农民,实行分类指导,降低学历和收入等入户门槛。在此基础上采取梯级推进方式,逐步放开小城镇、县城、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户口自由迁徙,最终实现在全市范围内的户口自由迁徙。 (2)完善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让农民留得下要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潜在转移群体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有效整合劳务、教育、劳动等部门农民工培训项目和资金,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学校提供培训资源、农民自主选择培训”的培训机制; 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就业意向等,量身订做培训方案,变短期培训为中长期培训,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转移就业的竞争力和稳定性,真正让农民有一技之长,在城镇能稳定就业。 (3)健全社会保障及救济机制,推行以承包地换社会保障,让农民稳得住建立完善的、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及救济制度,消除转移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他们自愿放弃在农村拥有的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等资源,自愿转为城镇居民。一是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实行以经济补偿或换取社会保障的形式,鼓励进城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 鼓励支持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农村土地流转集中利用和以土地入股、合资合作的形式流转土地; 探索在农村征地中,划出一定比例的土地作为集体资产,用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期发展权和公共建设需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处置处分权的统分结合机制; 建立农村土地荒芜处置办法,收取荒芜费,提高农村土地闲置成本,促进土地的退出、流转和利用。二是探索建立农民宅基地期权制度。参照重庆市国有土地级别规定,将全市各区域农村宅基地合理确定级别参数,并以此将全市宅基地面积折算为全市流通使用、不改变原有用途的土地使用期权指标。 (4)改革现行住房政策制度,推行以宅基地和农房换城镇住房,让农民住得起建立有利于农民进城的住房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民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径。安居才能乐业,也才能自觉融入城镇,真正成为城镇的一员。①固定住所既可是一定面积的自购房,也可是一定面积、租赁一定年限以上的租赁房。②探索建立农民宅基地及住房处置机制,增强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后解决住房的能力。③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后,按规定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廉租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补贴制度等待遇。 (5)推进立法进程,创造公平法制环境,让农民成为城镇居民有法可依加快立法进程,是推进农民成为城镇居民的重要保障。在立法指导思想上,要树立城乡一体的观念,不能有人为的歧视和政策障碍。要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和出台推进农民成为城镇居民的法规和政策。要针对农民进城后的社会保障和各项经济、政治权利保障,以及农民宅基地、农房、承包地等问题制订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各项保障措施和行为,明确农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承包地换社保的具体处置程序,以及农民个体、集体、区县乡镇政府以及相关单位的权利、义务和关系 三、政策思考 虽然广州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 年1 月21 日)上走

如何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如何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经济学08-2班孙涵我国农民工问题上出现一个新的发展动向即第一代农民工逐渐变老,退出城市,“第二代农民工”悄然出现在城市舞台上,并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由于第二代农民工身上反映出许多独特的新现象、新特征、新问题,使得这一群体成为我们特别值得研究的对象,成为政府、媒体和学界近几年倍加关注的热点。 市民化问题应当来说是一个综合性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因此学术界对这一研究比较集中一些。其中,武汉大学刘传江教授的研究及观点颇具代表性。他在《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等文中,对农民工市民化命题的提出及界定、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重要性与进程、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挑战与对策等作了系统的学术研究。当然,也有不少论文直接探讨了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当中的一些具体性问题,如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距离、城市适应与融合问题、第二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定位问题。 第一,农民工市民化命题的提出及界定。农民工市民化命题的提出源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从理论层面来看,主要基于我国城乡人口转移“先从农民到农民工”,然后“再从农民工到市民”的“中国路径”,以及经典的教科书理论上的“一步转移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城乡人口转移的“中国路径”所面临的理论困境。因此,需要我们用“农民非农化理论+农民工市民化理论”的“两步转移理论”取代传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或“农民市民化”的“一步转移理论”。从实践层面来看,“农民工

市民化”命题的提出是基于进城农民工现实的生存状况及其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他把农民工市民化界定为“离农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克服各种障碍最终逐渐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现象,包括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职业由次属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转变成首属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农产业工人;二是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三是农民工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市民化;四是农民工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城化。” 第二,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重要性与进程。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加速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中,第二代农民工是市民化意愿越来越强烈、市民化过程最为迫切,同时也是比较容易融入城市被市民化的群体。随着第二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他们长期不能迈过“市民化”这道门槛,积累到一定时期、发展到一定程度极易成为“问题农民工”,进而引发成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城乡的社会稳定。如何来评价当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刘传江、徐建玲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指数定义为留城意愿率(W)与留城能力指数(A)乘积的平方根。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进一步建立了一个反映农民工市民进程的测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外部制度因素、农民工群体市民化进程和农民工个体市民化进程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有详细的二级指标和具体的量化计算方式。运用该指标体系并结合相关调查数据测算的结果显示第一代农民工处于市民化的初步阶段或称之为低市民化进程阶,第二代农民工处于中市民化阶段。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调查报告 ——基于对鄂巴蜀农民工的调查 摘要:农民工市民化对于统筹城乡和谐发展,解决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弊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调查报告基于对鄂巴蜀农民工的调查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表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认同体制性遗忘 改革开放以来,从东部沿海开始,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第三产业对工人和服务人员的极大需求与农村劳动力过剩,种地收入较低的现实催生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截至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14533万人。同时,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代际更替,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通常我们也将其称为‘新生代农民工’”[1]。农民工在为城市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却与城市居民在身份、地位和权利上存在着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埋下了农民工反社会心理的隐患,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农民工市民化的含义 市民化问题是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加速的进程中产生的,最初出现的是“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市民化是指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2],这种表述没有囊括农村的闲置劳动力(无地可耕的农民),以及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因而不能直接阐释“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本文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分析是基于郑杭生老师的定义,“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 Farmer 或Cultivator) 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Peasant) 在向市民( citizen) 转变的进程中, 发展出相应的能力, 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3]这样,在分析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由农业生产活动转变为非农生产过程中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还要充分联系农民工的户籍问题。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来自湖北省黄冈市与钟祥市,四川三台县和重庆潼南县共计75名农民工,其中黄冈市14名,钟祥市25名,三台县28名,潼南县8名。前三地的农民工的情况,均为同学在自己家乡就近统计调查所得,潼南县的农民工全部是出生于80年代后期的新生代农民工。 2. 2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份,回收75份,有效问卷65份,问卷有效率为86.7%,问卷的调查数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了汇总与分析。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在潼南县的同学,对5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期对他们融入城市的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2. 3基本情况

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解决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涵义已经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性,接着结合当前形势,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说明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着挑战与问题以及中央解决此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农民工问题不仅涉及其自身的问题,而且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可以说,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三农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许多学者的综合调查,个案研究,本文对农民工的概念做如下说明:一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并且拥有少量的承包土地,但主要在非农产业领域工作,家庭基本生活的来源是打工收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二是指原籍为农村,失地后成为市民靠打工收入为生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基本特征有: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工作;打工收入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市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在农村拥有少量土地的经营权,但也有一些农民工已经出租甚至转让了对土地的经营权;并没有摆脱几千年的“农民”身份,而是一群具有产业工人外表的“农民”。 现阶段我国的农民工大体上包括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由于城市发展而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两个方面。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分为两方面:异地转移,从相对落后的农村到城市打工;就地转移,直接在乡镇企业工作。 市民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它既指地域空间的转移、从事职业的转变,也强调在转移、转变过程中,行为方式、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方面接受现代城市文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1) (一)农民市民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1) (二)农民市民化还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 (三)农民市民化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 二、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2) (一)户籍制度和就业政策的限制 (2) (二)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2) (三)农民工自身素质的限制 (3) (四)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3)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解决对策 (3) (一)放宽户籍制度 (3) (二)完善社会保障 (3) (三)提高农民工素质,培养农民工新市民意识 (4) (四)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4) 参考文献 (4)

摘要: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社会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农民工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趋势在增强,所谓农民工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农民离开土地和家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家产业,其身体、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这一趋势的出现,使农民工问题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觉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农民工市民化,接下来主要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 一、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 (一)农民市民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我国现阶段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但农民增收的效果不明显。农村劳动力过多,人均支配的土地资源太少,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无疑是最根本原因。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现阶段在乡镇企业不可能更有效吸收大规模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力根本出路在于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这样一方面使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依靠城市非农产业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农民市民化大幅度减少农民,把闲置的土地资源适度集中到农民手中,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才能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收入。所以依靠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来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发展的出路之一。 (二)农民市民化还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当前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又在于农业现代化。而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农民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又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只有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城镇中获得稳定的职业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和贫困问题;只有把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商业中来,才能实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文献综述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文献综述 【内容提要】近几年来,城市化议题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是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并没有产生如西方曾经碰到的农民市民化的结果。本文综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就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制约因素、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今后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性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 目“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以苏南为例”课题的阶段 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06BSH022。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农民工”这个词表 明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而是一种社会身份与职业的结合,“农民”表明的是他 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农民”

这种身份与“工”这种职业的独特结合,他们的户口在农村, 但其所从事的职业已经摆脱了农业活动,他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城市人。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迈出了快速发展的步伐。市民化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表现形式也开始了反复的演进:对农民进城由限制到放松,于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城市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群体。由于农民工从事的是职业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农业活动,而且长期居住在城市,所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在所难免。 一、农民工市民化现状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离农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工克服各种障碍 最终逐渐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现象。它包括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职业由次属的、非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转变成首属的、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农产业工人;二是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三是农民工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市民化;四是农民工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城市化。由于种种障碍的存在,目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农民工成为游离城市生活的边缘群体,其边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化水平很低,表现为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还仅仅限于经济上的交换关系,即农民工付出劳动然后获得相应的一份报酬,这仅是城市对农民工的经济吸纳,而从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综述 韩佳宏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 6500092 ) 摘要: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评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排斥;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639 (2008) 02-0054-04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和破解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协调与处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关系,促进城镇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评析,以促进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 1.研究现状 1.1.社会排斥概念的界定 学界目前对农民工社会排斥研究中的社会排斥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王刚认为:社会排斥是部分社会成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使其被排除在主流群体之外的一种系统性过程,其结果是这一部分群体丧失参与主流社会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机会,从而处于一种被孤立、被隔离的状态。 周奎君认为:社会排斥是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的排斥。 杨冬明和张卉认为:社会排斥由游戏规则造成,研究社会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修订游戏规则,使其尽可能惠及下一个社会成员而趋于更合理更公平。 景小芬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集团等施动者的作用而使全部或部分社会成员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 张家伶指出:社会排斥是指由于制度机制系统化地拒绝向某些社会群体提供资源,使之不能完全参与社会生活,因社会制度安排等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过程,国家在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政策上没有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对待。而往往给予了很不公平的待遇,使之处于边缘化状态。 成华威和崔永军认为:社会排斥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并且这种排挤如何通过社会的“再造”而又累积与传递。 李景治和熊光清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各种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 学者章娟认为:社会排斥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产物,是社会弱势群体因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而被主流群体排斥及边缘化为劣势群体的机制、状态和过程,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单指物质层面,而且拓展到政治、社会关系、文化和福利制度,以及个人、群体、空间、精神、理与符号等层面;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状态和过程。 1.2.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形式 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形式是学术界研究中讨论比较多的领域,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九种形式: 1.2.1.经济排斥。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差别对待、消费市场的拒入和经济收入困乏即贫困三个方面。 第2卷第2期铜仁学院学报 2008年 3 月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07-04-10 基金项目:本文系笔者参加的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边疆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农民参与机制研究——社会政策的视角”(批准号:07BSH025)的子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佳宏(1983-),男,云南禄丰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07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影响因素研究余京津

Vol.9No.5 2012年5月 第9卷第5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May.2012一、前言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特殊群体,也是学界、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群体。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农民工”一词正式进入了国家政策文件,获得了政策层面上的认可,“进城务工农民被称为农民合同制工人,简称‘农民工’”(参见:1991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令第87号:《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第一章第二条)目前在城市中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2亿,这一批人为我国的城市发展做出了了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贡献已经有结论性的共识,同时也关注到农民工在城市受到户籍制度限制、缺乏社会保障支持、经济生活水平偏低等多方面问题。进入21世纪,在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0%多的大背景下,城市化与市民化进程不均衡,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凸显出现,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 二、文献回顾 国内最早提出农民市民化的是黄祖辉等学者,1989年他们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一文中提到这一概念。但此后研究几乎空白,形成1989、1994、1999年3个断点,从2001年开始,文献资料才逐年增多。最近几年学界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讨论较为热烈,笔者将其归纳为身份认同、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和整体市民化程度三个视角,并且这三个视角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自我认同影响社会融合水平,社会融合水平又是整体市民化程度的重要体现。 农民工市民化这一命题本身就包含了从农民向城市市民的身份转换,因此农民工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倾向就成为市民化程度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对身份认同进行操作化时,有的学者采用的是“您现在不务农了是否还觉得自己是农民”(彭远春,2007;王春光,2001),有的学者则采用的是“你是否认为自己是本地人”来衡量(任远、乔楠,2010,人口研究)。这两个典型问题也体现了身份认同的两个向度。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任远、邬民乐, 2006)。社会融合建立在对自我身份的正确认知之上,其融合 程度又影响市民化程度。张文宏等人指出,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应该包括四个部分:文化融合、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经济融合(张文宏、雷开春,2008)。面对城市化研究社会整合 层面上的不足,王春光提出“半城市化”概念(王春光,2006)。任远等人则认为现有多数研究将社会融合看作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忽略了对流动人口感知到的城市的研究(任远、乔楠, 2010)。整体市民化程度研究视角也是本文所采用的一个视 角,目前已有的研究并不是特别多,因为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农民市民化,这就包含了失地农民市民化、政策性移民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等多个群体,专门研究农民工整体市民化的也就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笔者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首先是缺少整体性视角,更多地停留在个体心理层面,未能从宏观程度把握,更不能以量化的形式把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显示出来;其次在研究中探寻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影响因素时,大多数还是分散的、孤立的因素列举,像提到人力资本就是简单的受教育年限、社会资本就是有没有城市居民朋友等,缺少系统性因素研究(其实象人力资本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测量系统);最后,在前面两个不足基础上的实证定量研究,就会因为因变量的测量尺度太低和重要自变量的纳入不足,导致模型解释力不够。 三、主要概念和研究假设(一)主要概念 关于农民工的认识虽已有共识,却还没有一个严格确切的定义,由于在当下话语背景中对这一名词所包含的贬义色彩,更是有很多学者呼吁取消这一称呼。本文为了将农民工群体和“外来人口”、“流动人口”等群体区分开来,将其定义为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或非农领域)务工的劳动者。这是一个广义的农民工概念,既包括了跨越本县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员,也包括在本县务工经商的农村户籍人员和保留农村户籍的大中专毕业生。 市民化是本文的核心概念,也是学者讨论的热点。参考有关学者的市民化观点,结合农民工的特殊状态,笔者提出农民工市民化就是指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居住、生活并融入城市,脱离农民的职业和身份,真正实现从外在资格和内在素质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和结果。因为农民工市民化要经过几个阶段:职业非农化、居住城镇化、生活城市化,所以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存在差异。 (二)主要研究假设 1.人力资本假设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余京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 要:本文以2009年九城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人 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两大假设,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均有促进作用,并且探讨了每项资本的具体影响因素。因此,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培育再生性社会资本成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16··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提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难题及其原因,探讨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社会、经济、制度及自身身心素质等深层次障碍,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策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镇化,加快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不断满足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但由于城乡文化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等问题的存在,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和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本文探讨如何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更大潜能。 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新生代农民工既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又与城市市民有着较大的差别。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针对这部分80后、90后农

民工,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又叫民二代)”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拥有农业户口、流动到外地城市或城镇被人雇用从事非农工作的80后、90后,他们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需求,渴望继续学习,重视技能培训,强烈希望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并要求和城里人一样平等就业、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甚至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对城市社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2011年国家人口计生委10月9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大学生所占比例超过5%。报告关注的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在1980~1994年的80后、90后农民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76.3%不打算回户籍所在地,愿意回去的人中63.4%希望在县(市、区)就业。他们与农村生活渐行渐远,对融入城市有着更强烈的意愿和新的诉求。那么,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呢?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的转变,由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及由此获得的收入作为其收入的主要部分变为主 要从事非农产业及由此获得的收入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生活地域改变,由常年居住在农村变为大部分时间、甚至常年居住和

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基础建设也迅猛发展,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我国有 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并且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水平极低,不能满足生活 上和子女的上学需要,于是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 政治体制,在从传统社会像现代社会转变的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职业流动和社会身 份转变不一致、不协调,从而产生了我国特有的在城市从事劳动的农民即农民工。 因此关于农民工的医疗保险的研究涉及到各个方面。本文要介绍的文章是以下几个 方面:一、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研究;二、农民工医疗保障的障碍问题研究;三、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对策研究;四、国外关于农民工研究现状。 一、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研究 邵念、陈爱云指出“这一群体患病后不就诊、应住院不住院、住院后提前出院、选择低廉自我医疗措施的比例相当高。同时,他们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在城市中几 乎享受不到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在面临较大疾病风险时,就会陷入‘吃饭还是吃药’的两难境地”①。 王芳在《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城市中的农民工基本 没有医疗保险,大多数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单位的医疗保险待遇,而是完全依靠自 己有限的个人积蓄,这种依靠自身的保障是一种十分脆弱的保障,不利于促进社会 公平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②。 针对农民工目前这种无保障的现状,不少城市尤其是外来农民工比较多的经济 发达的地区,对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进行了探索。杨艳、陈立坤、唐荣分析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个城市为农民工提供医疗保障政策和措施后指出“这些政策都将农民 工当成可长期在同一个城市居住的人来对待,所实施的保障模式大致和城镇职工的 医疗模式相似。但是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不适合这些具有很强地区性 的保障政策③。 ①邵念、陈爱云.浅析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J].农民工医保,2010(10). ②王芳、卢祖洵、王红、肖峥山.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09(10). ③杨艳、陈立坤、唐荣.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探讨[J].北京市计划经济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

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和对策

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 本文以城镇化中的农民问题为切入点,从法律层面对农民市民化存在的制度障碍进行分析,探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制度、观念、社会问题,从而寻找出城镇化进程中有效加快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安排和对策,以上是本文的主要思路。因而,要为我国农民市民化寻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更加切实保障农民权利,就需要了解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障碍,探寻形成困境和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为农民转变角色成为市民寻找更加适合的社会环境,建立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以更好地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问题

目录 摘要 (1) 一、农民市民化的问题 (3) 1.1思想观念转变滞后 (3) 1.2就业不理想收入较低 (3) 1.3居住环境差 (4) 1.4社会环境不够包容 (4) 二、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原因 (5) 2.1制度缺陷 (5) 2.2思想文化障碍 (6) 2.3社会环境准备不足 (8) 三、农民市民化的对策 (9) 3.1完善土地征用及补偿制度 (9) 3.2构建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 (9) 3.3从身份到职业的转变 (10) 3.4增强农民法律意识 (10) 参考文献 (12)

一、农民市民化的问题 1.1思想观念转变滞后 费孝通先生提到过,“在我国的农村社会中,社交圈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入水一样,与其他人形成社交网络,跟团体中的分子不同,而是像水波,圆圈推,越推越远,越推越薄。” 自古以来,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就是以集体利益为先,忽视个人利益。在这样的传统意识的引导下,农民对于所处的周围环境都是消极适应的态度,而不去主动争取自身的权益,更加没有实现个人独立价值的理想。开放多元的城市生活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了个人至上的价值观,但物极必反,过度的推崇个人利益又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形成隐患。 有些农民,在土地被征收后,对突如其来的补偿款毫无计划性,贪图享乐,挥金如土,只顾眼前利益,不为未来的生活作长远打算,甚至有人不惜违法犯罪放高利贷,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导致的。此外,由于不具备市场理财投资知识和理念,他们不懂得将资金用于合法投资。很多农民一直都以种地为生,没有掌握其他职业职能,在进入城市后无所事事,四处游荡,缺乏生活来源的他们天然地对未来生活感到忧虑。如果没有政府的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以发泄自己对不公平待遇的不满情绪,这会给社会秩序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农民这样的不积极态度与负面情绪将破坏他们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降低对他们的信任,从而抵触市民化,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2就业不理想收入较低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但在现实中,农民的劳动权并没有得到切实的保护,出现了农民与城市市民“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加之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对农民就存在歧视的情况,这大大增加了农民在城市就业的困难。从农民自身角度来看,他们信息来源匮乏,自身学历不高,缺乏必要的工作技能,法律意识淡薄,只能从事一些没有较高工作要求的工作,而这类工作往往都收入较低,且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安全保障,多集中在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等地方。

毕业论文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综述》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新兴阶层,其社会保障权益也同样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权益正视不足和关注不够, 导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着各种方面的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 归根结底是在新形势下重新调整国家、企业和农民工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及早加以研究解决。加强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重大. 社会及政府应该把这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研究, 以期更加完善。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建设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而形成的特殊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队伍正迅速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10 年,我国农民工共计24223 万人,比上年增加1245 万人,增长5.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农民工最显著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不仅往返流动于城乡之间,并在单位之间、城镇之间频繁地变动工作岗位,而且外出的人群每年都在不断变动,新老农民工进行着代际更替。农民工总量一直保持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农民工就业类型看,有的属于正规就业,相当部分已 成为企业生产技术骨干,这些农民工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渴望长期留在

城镇工作和生活,但现在的城镇公共服务系统仍不能做到平等对待;有的属于灵活就业,工作极不稳定,随时可能返乡。从就业的行业分布看,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8%,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接近80%;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占到52%以上。显而易见,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对于在用人单位正规就业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问题,虽然国家尚未为其建立专门的制度,但在《劳动法》实施后,进入城镇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原则上也同样适用该法,应当参加法定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可以说,现行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在制度层面并不排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这部分人员参加各险种的通道是敞开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既有农民工就业状态不稳定而难参保等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有农民工对现行制度缺乏信任,用人单位怕参保增加人工成本,地方政府担心推进农民工参保会影响本地投资环境等主观方面的问题,还有现行制度不适合农民工(如门槛高、难转移等)方面的问题。 在城镇就业的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稳定工作。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以上的只占20%?30%。由于技能不高,又面对工资低、劳动强度大,且受到不平等对待,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多数人频繁流动。这一方面使经办的工作量倍增;另一方面,在农民工社保关系不便转移的情况下,增加了管理难度,凸现现有的信息系统不能适应需要;此外,高流动性还导致单位和本人都缺乏参保积极性,也给劳动保障部门缴费基数核定及监察执法等工作带来困难。 农民工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缺乏信任,对自己以后能否享受养老待遇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综述论文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姓名:何佳芳 学号: 20111104135 院系:经济学院 年级: 11 专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岳富贵 2012年6月 26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3)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研究 (4) (一)政策制度视角制度排斥 (4) (二)职业价值观视角职业期望高 (4) (三)就业机会视角就业途径受限 (5) (四)就业能力提升视角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5) (五)就业质量视角就业满意度较低 (5) (六)职业流动视角职业水平流动强 (5) 二、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5) 三、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6) (一)结合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 (6) (二)抓住时机加强对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 (6) (三)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 (7) (四)从法规政策上,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 (五)创造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制度环境 (7) 四、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展望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群体。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他们的出现,从客观方面来看是城市工业化对农民需求形成拉力;从主观方面来看,农业中的劳动力过剩形成农民外出务工的推力。①然而从2009年起,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严峻的就业压力对于农民工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结果造成了农民工这样的就业弱势群体大量返乡甚至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就业尤受关注。作为城市劳动力的补充力量,农民工群体形成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劳动者形象。实践证明,研究农民工现象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②因此,社会以及政府必须要加强帮扶力度,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对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金融危机,就业,对策 引言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金融业、IT业、出口制造和贸易业和房地产业是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行业,而出口制造、贸易业和房地产业这两个行业又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因此行业的萎靡意味着对农民工需求的巨大缩减,所以如何面对危机,化危为机为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既是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就业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现行政策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的原因。③因此,面对金融危机背景之下的农民工利益受损,合法权益受侵,以及诉求无法满足等问题,对为什么要保护农民工利益,如何加大对于农民工利益的保护力度,以及怎样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怎样满足中国底层社会群体争取“公民身份”的政治诉求的研究,成了社会和国家的重要研究课题。本问将针对该方

农民工市民化

【政治学与社会学类刊】 【打印】【保存】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述评与展望 朱勋克/汪雁/刘蕾 【专题名称】工会工作 【专题号】D422 【复印期号】2012年05期 【原文出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京)2012年3期第50~56页 【英文标题】Commentary on the Researches on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Citizenship 【作者简介】朱勋克(1977-),男,云南宣威人,博士,就职于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北京100048;汪雁(1974-),女,河南南阳人,博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48;刘蕾(1978-),女,山东寿光人,博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48 【内容提要】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是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现有研究内容丰富,研究方法趋于全面,实证调研分析显著增加。然而,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及其 市民化的研究也存在不足,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 完善。今后应从更广的学科范围、充分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 方法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重点包括: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 宏观背景进行深入、综合性的理论研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现行政策 进行评估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战略定位和制度设计的前瞻性、统一性问题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与其他群体之间及新生代农民工内部的比较研究。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citizenship is one of the critical focus issues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 current researches have rich contents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method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researches.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cro background, the current policies,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design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other groups.【日期】2012-03-20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述评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citizenship/commentary [中图分类号]D4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75(2012)03-0050-07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是我国新生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宝贵的人力资源。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同时,如何让他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