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内外连锁经营发展现状概述

国内外连锁经营发展现状概述

国内外连锁经营发展现状概述
国内外连锁经营发展现状概述

国内外连锁经营发展现状概述

本文分别就国内外连锁经营的现状进行了论述,以明确连锁经营在商业大环境下的地位和作用,引发业内人士对于连锁经营这一经营模式的重视。

标签:连锁经营发展现状连锁商店零售业

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连锁经营发展的历程,突出了其规模化、网络化和规范化的特点,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良好借鉴。

1国外连锁经营发展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连锁经营发展最为完善和成熟的国家。随着美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其商品和服务市场日趋成熟化和丰富化,其连锁经营产业开始萌芽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于1859年开设了第一家连锁店,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连锁店,其创始人乔治·吉尔曼和乔治·哈特福特将其公司命名为“大美国茶叶公司”,并将其公司定位为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于一体的综合类连锁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大美国茶叶公司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和通讯设备进行物流配送,极大地提升了产品流通效率。这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效地提高了其运输效率,提升了经济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其连锁公司的发展壮大。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连锁产业国际化逐渐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这不仅有利于密切各产业间的联系,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整体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与美国相比,欧洲连锁经营发展同样创造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欧洲第一家连锁经营企业是建于1862年的无酵母面包公司。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开始迅速复苏,百废待兴。七十年代后,欧洲经济步入一个平稳较快发展的阶段。与美国连锁业不同的是,欧洲的连锁经营是以连锁商店为主的连锁产业链。这种发展模式很好地适应了欧洲经济的发展特点,有效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从欧洲连锁经营产业的结构来看,目前英国连锁产业以服装业和食品产业为主,并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垄断销售网络。

德国和荷兰作为欧洲连锁商店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其在欧洲市场上影响力巨大。目前德国著名的连锁商店有卡尔斯塔特百货公司、“阿尔迪”(ALDI)连锁商店、麦德龙等,它们共同代表着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和方向,并逐步形成了结构完善、发展成熟的商业集团。

在法国,家族企业连锁产业所占比例较大,且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这些家族公司将发展连锁商店作为其主要发展战略。如欧洲最大的连锁购物中心打法耶特目前在法国拥有60家连锁店,各店的经营特色略有不同。其中,巴黎总店的面积最大,为5万平方米,而其他分店的门店面积则为

国内外分组密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分组密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引言 密码(学)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主要由密码编码技术 和密码分析技术两个分支组成。密码编码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寻求产 生安全性高的有效密码算法和协议,以满足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密 或认证的要求。密码分析技术的主要任务是破译密码或伪造认证信 息,实现窃取机密信息或进行诈骗破坏活动。这两个分支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依存,正是由于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才推动了密码学自 身的发展[6]。目前人们将密码(学)理论与技术分成了两大类, 一类是基于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分组密码、序列密码、公 钥密码、认证码、数字签名、Hash函数、身份识别、密钥管理、 PKI技术、VPN技术等等,另一类是非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 信息隐藏、量子密码、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理论与技术等。 在密码(学)技术中,数据加密技术是核心。根据数据加密所 使用的密钥特点可将数据加密技术分成两种体制,一种是基于单密 钥的对称加密体制(传统加密体制),包括分组密码与序列密码, 另一类是基于双密钥的公钥加密体制。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分组密 码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 国内外分组密码研究的现状 2.1 国内外主要的分组密码 美国早在1977年就制定了本国的数据加密标准,即DES。随着 DES的出现,人们对分组密码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已有大量 的分组密码[1,6],如DES的各种变形、IDEA算法、SAFER系列算 法、RC系列算法、Skipjack算法、FEAL系列算法、REDOC系列算 法、CAST系列算法以及Khufu,Khafre,MMB,3- WAY,TEA,MacGuffin,SHARK,BEAR,LION,CA.1.1,CRAB,Blowfish,GOST,SQUA 算法和AES15种候选算法(第一轮),另有NESSIE17种候选算法 (第一轮)等。 2.2 分组密码的分析 在分组密码设计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分组密码分析技术也得 到了空前的发展。有很多分组密码分析技术被开发出来,如强力攻 击(穷尽密钥搜索攻击、字典攻击、查表攻击、时间存储权衡攻 击)、差分密码分析、差分密码分析的推广(截段差分密码分析、 高阶差分密码分析、不可能差分密码分析)、线性密码分析、线性 密码分析的推广(多重线性密码分析、非线性密码分析、划分密码 分析)、差分线性密码分析、插值攻击、密钥相关攻击、能量分 析、错误攻击、定时攻击等等。 其中,穷尽密钥搜索攻击是一种与计算技术密不可分的补素密码分 析技术,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密码分析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破 译DES的算法。在DES最初公布的时候,人们就认为这种算法的密钥 太短(仅为56bit),抵抗不住穷尽密钥搜索的攻击。因此,1997 年1月28日,美国colorado的程序员Verser从1997年3月13日起, 在Internet上数万名志愿者的协同下,用96天的时间,于1997年6

国内外密码学发展现状

国内外密码学发展现状 简述国内外密码学发展现状 一、近年来我国本学科的主要进展 我国近几年在密码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下面我们将从最新理论与技术、最新成果应用和学术建制三个方面加以回顾和总结。 (一)最新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学者在密码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序列密码方面,我国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研究工作,其中有两个成果值得一提:1、多维连分式理论,并用此理论解决了多重序列中的若干重要基础问题和国际上的一系列难题。2、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曾肯成提出了环导出序列这一原创性工作,之后戚文峰教授领导的团队在环上本原序列压缩保裔性方面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2)分组密码方面,我国许多学者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吴文玲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分组密码分析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对NESSIE工程的候选密码算法NUSH的分析结果直接导致其在遴选中被淘汰;对AES、Camellia、SMA4等密码算法做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攻击轮数屡次刷新世界纪录。 (3)Hash函数(又称杂凑函数)方面,我国学者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尤其是王小云教授领导的团队在Hash函数的安全性分析方面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建立了一系列杂凑函数破解的基本理论,并对多种Hash函数首次给出有效碰撞攻击和原像攻击。 (4)密码协议方面,我国学者的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重置零知识方面的研究:构造了新工具,解决了国际收那个的两个重要的猜想。

(5)PKI技术领域,我国学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冯登国教授领导的团队做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KI模型框架,提出了双层式秘密分享的入侵容忍证书认证机构(CA),提出了PKI实体的概念,形成了多项国家标准。该项成果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量子密码方面,我国学者在诱骗态量子密码和量子避错码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在协议的设计和分析方面也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 (7)实验方面,主要有郭光灿院士领导的团队和潘建伟教授领导的团队取得了 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的“量子政务网”和“量子电话网”均属世界首创。 (二)最新成果应用进展 2009年是我国《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发布实施10周年。10年来我国的商用密码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可信计算和WAPI方面的密码应用。 (1)通过在可信计算领域中的密码应用推广,推出了我国自主的《可信计算密码支撑平台功能与接口规范》,大大提升了我国密码算法的应用水平和密码芯片的设计和研制水平。 (2)我国自主研发的宽带无线网络WAPI安全技术,弥补了同类国际标准的安全缺陷,形成并颁布了两项国家标准;其中的加密算法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分组密码算法SMS4。该成果2005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二、密码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密码的标准化趋势。密码标准是密码理论与技术发展的结晶和原动力,像AES、NESSE、eSTREAM和SHA 3等计划都大大推动了密码学的研究。 (2)密码的公理化趋势。追求算法的可证明安全性是目前的时尚,密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可证明安全性理论、安全多方计算理论和零知识证明协议等仍将是密码协议研究的主流方向。

国内外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密码技术现状 密码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基于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公钥密码、分组密码、序列密码、认证码、数字签名、Hash函数、身份识别、密钥管理、PKI技术等)和非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信息隐形,量子密码,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理论与技术)。 自从1976年公钥密码的思想提出以来,国际上已经提出了许多种公钥密码体制,但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RSA;另一类是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比如ElGamal公钥密码和影响比较大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由于分解大整数的能力日益增强,所以对RSA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目前768比特模长的RSA已不安全。一般建议使用1024比特模长,预计要保证20年的安全就要选择1280比特的模长,增大模长带来了实现上的难度。而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公钥密码在目前技术下512比特模长就能够保证其安全性。特别是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的计算要比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的计算更困难,目前技术下只需要160比特模长即可,适合于智能卡的实现,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际上制定了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标准IEEEP1363,RSA等一些公司声称他们已开发出了符合该标准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公钥密码,另外在公钥密码的快速实现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比如在RSA的快速实现和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的快速实现方面都有所突破。公钥密码的快速实现是当前公钥密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包括算法优化和程序优化。另一个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是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的安全性论证问题。 公钥密码主要用于数字签名和密钥分配。当然,数字签名和密钥分配都有自己的研究体系,形成了各自的理论框架。目前数字签名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普通签名和特殊签名。特殊签名有盲签名,代理签名,群签名,不可否认签名,公平盲签名,门限签名,具有消息恢复功能的签名等,它与具体应用环境密切相关。显然,数字签名的应用涉及到法律问题,美国联邦政府基于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问题制定了自己的数字签名标准(DSS),部分州已制定了数字签

密码学及其研究现状(2014年)

密码学及其研究现状(2014年) {摘要}: 密码系统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加密算法是一些公式和法则,它规定了明文和密文之间的变换方法。由于密码系统的反复使用,仅靠加密算法已难以保证信息的安全了。事实上,加密信息的安全可靠依赖于密钥系统,密钥是控制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的关键信息,它的产生、传输、存储等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密码技术安全网络密匙管理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如今,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保密性、完 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都需要采用密码技术来解决。密码体制大体分为对称密 码(又称为私钥密码)和非对称密码(又称为公钥密码)两种。公钥密码在信息安全中 担负起密钥协商、数字签名、消息认证等重要角色,已成为最核心的密码。 密码是通信双方按约定的法则进行信息特殊变换的一种重要保密手段。依照这 些法则,变明文为密文,称为加密变换;变密文为明文,称为脱密变换。密码在早 期仅对文字或数码进行加、脱密变换,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语音、图像、数据 等都可实施加、脱密变换。 密码学是在编码与破译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 应用,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尖端技术科学。它与语言学、数学、电子学、声学、信 息论、计算机科学等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它的现实研究成果,特别是各国政府 现用的密码编制及破译手段都具有高度的机密性。 进行明密变换的法则,称为密码的体制。指示这种变换的参数,称为密钥。它 们是密码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密码体制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四种:错乱--按照 规定的图形和线路,改变明文字母或数码等的位置成为密文;代替--用一个或多 个代替表将明文字母或数码等代替为密文;密本--用预先编定的字母或数字密码 组,代替一定的词组单词等变明文为密文;加乱--用有限元素组成的一串序列作 为乱数,按规定的算法,同明文序列相结合变成密文。以上四种密码体制,既可单 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以编制出各种复杂度很高的实用密码。 当前,公钥密码的安全性概念已经被大大扩展了。像著名的RSA公钥密码算法、 Rabin公钥密码算法和ElGamal公钥密码算法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有些公

国外RFID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外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技术预见通讯2008年第8期(总第175期) RFID射频识别技术被公认为是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已经得到业界高度重视。近年来,RFID技术应用发展迅速。 一、发展现状 RFID射频识别技术正在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RFID射频识别技术正在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的领域。各国政府、零售业巨头、IT 业著名厂商给予高度关注,并且大力支持甚至给于巨大的投入,全面推动RFID电子标签产业快速发展。由于发达的国家RFID电子标签工作开展得较早,所以在标准、技术、产业链及应用方面都已经比较完备,并且仍在发展中。发达的国家在核心技术尤其是在芯片技术上目前已经提供了相对完备的产品线,并且由于技术进步和RFID电子标签工艺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应用推广进入了良性循环。 随着全球产品电子代码中心推出第2代超高频(UHF)RFID电子标签标准(EPCG2)作为欧美地区的新标准,各大供应商的EPCG2芯片纷纷亮相:飞利浦公司推出UCODEEPCG2芯片;Impinj公司推出Monza芯片和读取器平台;TI也推出EPCG2产品,并且实现量产。相对于第1代标准,EPCGen2具有若干优势,例如,中心频率在900MHz,使读出速率达到500~1500标签/秒,反向散射数据速率提高到650kbps,扫描范围提高到30英尺。许多高科技公司,包括英特尔、微软、甲骨文和SUN等,正在开发支持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专用的软件和硬件。 二、发展趋势 RFID射频识别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跨学科的专业领域。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大量的来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的技术(例如,高频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半导体技术、数据保护和密码学技术、电信技术、制造技术等)综合起来。过去的十多年,RFID射频识别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的溯源和防伪应用领域。而随着技术进步,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可预计,在今后的几年中,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总体而言,RFID射频识别技术当前发展趋于标准化、低成本、低差错率、高安全性、低功耗。具体表现在,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标签产品将达到:芯片所需的功耗更低,无源标签、半有源标签技术更趋成熟;作用距离更远;无线可读写性能更加完善;适合高速移动物品识别;快速多标签读/写功能;一致性更好;强场强下的自保护功能更完善;智能性更强;成本更低。读写器性能将达到:多功能(与条码识读集成、无线数据传输、脱机工作等);智能多天线端口;多种数据接口(RS232,RS422/485,USB,红外,以太网口);多制式兼容(兼容读写多种标签类型);小型化、便携式和嵌入式,以及模块化;多频段兼容;成本更低。管理系统将达到:高频近距离系统具有更高智能、安全特性;超高频远距离系统性能更完备,系统更完善。标准化将达到:标准化基础性研究更深入,也更成熟;标准化为更多企业所接受。系统和模块将达到:可替换性更好,也更普及。自2007年起,RFID 射频识别技术单品级应用是全球最大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市场。 据预测,到2009年,全球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市场的规模将由2004年3亿美元增至28亿美元。如果目前有关RFID电子标签的单个条款能得到广泛接纳,RFID射频识别技术单品级的应用市场份额有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1年中将有超过万亿的邮件使用RFID电子标签。这将是继零售供应链RFID电子标签产品的应用之后,全球使用RFID射频识

2020年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冯登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信息保 密性发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而又发展为"攻(攻击)、防(防范)、测(检测)、控(控制)、管(管理)、评(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交叉学科领域,它要综合利用数学、物理、通信和计算机诸多学科的长期知识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进行自主创新研究,加强顶层设计,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协同的解决方案。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安全的研究更强调自主性和创新性,自主性可以避免陷门",体现国家主权;而创新性可以抵抗各种攻击,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 就理论研究而言,一些关键的基础理论需要保密,因为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距离很短。现代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其核心问题是密码理论及其应用,其基础是可信信息系统的构作与评估。总的来说,目前在信息安全领域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密码理论与技术; 2)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 3)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 4)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5)网络安全与安全产品。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在以上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外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密码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基于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公钥密码、分组密码、序列密码、认证码、数字签名、Hash函数、身份识别、密钥管理、PKI技术等)和非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信息隐形,量子密码,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理论与技术)。 自从1976年公钥密码的思想提出以来,国际上已经提出了许多种公钥密码体制,但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RSA;另一类是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比如ElGamal公钥密码和影响比较大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由于分解大整数的能力日益增强,所以对RSA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目前768比特模长的RSA已不安全。一般建议使用1024比特模长,预计要保证20年的安全就要选择1280比特的模长,增大模长带来了实现上的难度。而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公钥密码在目前技术下512比特模长就能够保证其安全性。特别是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的计算要比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的计算更困难,目前技术下只需要160比特模长即可,适合于智能卡的实现,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际上制定了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标准IEEEP1363,RSA等一些公司声称他们已开发出了符合该标准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公钥密码,另外在公钥密码的快速实现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比如在RSA的快速实现和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的快速实现方面都有所突破。公钥密码的快速实现是当前公钥密码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包括算法优化和程序优化。另一个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是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的安全性论证问题。 公钥密码主要用于数字签名和密钥分配。当然,数字签名和密钥分配都有自己的研究体系,形成了各自的理论框架。目前数字签名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普通签名和特殊签

密码学及其研究现状

密码学及其研究现状 数学科学学院 07(1)薛雪 07211130 {摘要}: 密码系统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加密算法是一些公式和法则,它规定了明文和密文之间的变换方法。由于密码系统的反复使用,仅靠加密算法已难以保证信息的安全了。事实上,加密信息的安全可靠依赖于密钥系统,密钥是控制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的关键信息,它的产生、传输、存储等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密码技术安全网络密匙管理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如今,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都需要采用密码技术来解决。密码体制大体分为对称密码(又称为私钥密码)和非对称密码(又称为公钥密码)两种。公钥密码在信息安全中担负起密钥协商、数字签名、消息认证等重要角色,已成为最核心的密码。 密码是通信双方按约定的法则进行信息特殊变换的一种重要保密手段。依照这些法则,变明文为密文,称为加密变换;变密文为明文,称为脱密变换。密码在早期仅对文字或数码进行加、脱密变换,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语音、图像、数据等都可实施加、脱密变换。 密码学是在编码与破译的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尖端技术科学。它与语言学、数学、电子学、声学、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等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它的现实研究成果,特别是各国政府现用的密码编制及破译手段都具有高度的机密性。 进行明密变换的法则,称为密码的体制。指示这种变换的参数,称为密钥。它们是密码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密码体制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四种:错乱--按照规定的图形和线路,改变明文字母或数码等的位置成为密文;代替--用一个或多个代替表将明文字母或数码等代替为密文;密本--用预先编定的字母或数字密码组,代替一定的词组单词等变明文为密文;加乱--用有限元素组成的一串序列作为乱数,按规定的算法,同明文序列相结合变成密文。以上四种密码体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以编制出各种复杂度很高的实用密码。 当前,公钥密码的安全性概念已经被大大扩展了。像著名的RSA公钥密码算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终审稿)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 冯登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在不断的延伸,从最初的信息保密性发展到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而又发展为"攻(攻击)、防(防范)、测(检测)、控(控制)、管(管理)、评(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施技术。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交叉学科领域,它要综合利用数学、物理、通信和计算机诸多学科的长期知识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进行自主创新研究,加强顶层设计,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协同的解决方案。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安全的研究更强调自主性和创新性,自主性可以避免陷门",体现国家主权;而创新性可以抵抗各种攻击,适应技术发展的需求。 就理论研究而言,一些关键的基础理论需要保密,因为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距离很短。现代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其核心问题是密码理论及其应用,其基础是可信信息系统的构作与评估。总的来说,目前在信息安全领域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密码理论与技术; 2)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 3)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 4)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5)网络安全与安全产品。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国内外在以上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内外密码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密码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基于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公钥密码、分组密码、序列密码、认证码、数字签名、Hash函数、身份识别、密钥管理、PKI技术等)和非数学的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信息隐形,量子密码,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理论与技术)。 自从1976年公钥密码的思想提出以来,国际上已经提出了许多种公钥密码体制,但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RSA;另一类是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比如ElGamal公钥密码和影响比较大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由于分解大整数的能力日益增强,所以对RSA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目前768比特模长的RSA已不安全。一般建议使用1024比特模长,预计要保证20年的安全就要选择1280比特的模长,增大模长带来了实现上的难度。而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公钥密码在目前技术下512比特模长就能够保证其安全性。特别是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的计算要比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的计算更困难,目前技术下只需要160比特模长即可,适合于智能卡的实现,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际上制定了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标准IEEEP1363,RSA等一些公司声称他们已开发出了符合该标准的椭圆曲线公钥密码。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公钥密码,另外在公钥密码的快速实现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比如在RSA的快速实现和椭圆曲线公钥

信息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报告

信息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报告 摘要: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和度量方法以及信息的获得、传输、存贮、处理和交换等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在长期的通信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数学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论正逐渐突破香农狭义信息论的范围,发展为一门不仅研究语法信息,而且研究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科学。 关键词:信息论研究发展现状 在我国历史上,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疾足和驿马去完成。而到了近代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加工处理不断完善。首先,我国于1906年建立了邮传部,统辖轮船、铁路、电报、邮信四政。这对于信息传递工作加强了管理,促成了我国信息工作迅速发展;另外,我国近代社会,在交通工具上也发生了革命,轮船、汽车、火车相继问世,这对于信息传递速度的提高、传递时间的缩减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再者,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而电信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不断发展,标志着我国信息活动又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和我国一样,世界各国信息活动也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过程。总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信息活动也是不断发展的。但这种发展,突出地表现为随着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而产生的信息革命。大致认为,人类发展到今天,信息革命已发生了四次,现在正在进行第五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是以语言的产生、数的观念的形成为特征的;第二次信息革命是以文字、纸张的产生为特征的;第三信息革命是以印刷术的发明为特征的;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以电信传播技术的发明为特征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卫星的出现为特征的 信息论在国内外都有研究,也有一些建树,主要在信息熵、检测理论、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 在检测理论领域有基于信息熵的细菌 DNA序列分析: DNA序列承载着生物的遗传信息,信息熵作为对信息的一种度量,也被研究人员应用到DNA序列分析之中。分析DNA序列主要用于基因识别,信息熵在基因识别方面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