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宋秀岩2012年6月15日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宋秀岩2012年6月15日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宋秀岩2012年6月15日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宋秀岩2012年6月15日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

(2012年6月15日)

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昨天和今天上午,在一天半时间里,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主席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各自实际,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在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方面的创新举措和亮点工作。同时,全国妇联还将各地报送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发给了同志们。从总体上看,大会发言重点突出、各有侧重、富有特色,既有成功的探索、取得的成效,又有经验的梳理、理性的思考,充分展示了妇联组织立足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妇女群众的丰硕成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中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是妇联组织职能作用在基层工作中充分发挥的生动写照,更是广大基层妇联干部心血和汗水的结晶。通过交流,同志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汲取了营养,达到了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等一会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同志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全面推进新形势下的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把妇联组织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下面,我代表全国妇联书记处,讲三个问题,与同志们共同研究探讨。

一、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些年来,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三八”重要讲话精神,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根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基层、服务妇女”的工作宗旨和“使广大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工作理念,着眼于农村、社区等基层广大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妇联基本职能和组织优势出发,着力推动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工作载体、工作方法的创新,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为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总结各级妇联组织的做法和经验,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源头推动,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环境不断优化。各级妇联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争取立法决策机构的支持,推动出台了扶持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女性进村“两委”等一系列法规政策;有的推动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农村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关爱服务等工作纳入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和政府民生工程;有的从当地民生需求出发,积极推动免费婚检服务、百万家庭低碳行等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紧紧依靠党委和政府帮助基层妇女群众有效解决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抓住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的重大机遇,从源头上全面推进为基层妇联组织解决“一个阵地、一个岗位、一元钱”问题,有的省区市推动把“妇女之家”建设纳入党委和政府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有的省区市申请政府专项资金为社区妇联购买公益岗位,目前已在全国

农村和社区建立“妇女之家”67.7万个,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妇女人均一元钱给妇联增拨了专项工作经费,26个省区市为社区妇联购买公益岗位近1.3万个,为妇联组织更好地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与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两个职能作用,积极构建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联手推动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了联系和服务基层妇女群众的强大合力。

二是坚持立足实际,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特色更加鲜明。各级妇联紧紧围绕全国妇联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农村妇女工作扎实深入,有的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广泛开展新型女农民培训;有的以“巾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为抓手,引领妇女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的推动建立党政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促使农村“出嫁女”土地权益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有的全面开展村规民约修订工作,积极维护农村妇女合法权益。社区妇女工作日趋活跃,有的把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推介、小额贷款发放等工作都集中到社区开展,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有的充分发挥“知心大嫂”、“老娘舅”等的作用,在基层妇女群众中有效开展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工作;有的在空巢老人家里安装“巾帼爱心呼唤器”,提供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有的在“妇女之家”开设姐妹悄悄话室、爱心传递站、四点钟服务等,在努力满足不同妇女群体需求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多姿多彩,有的以“靓丽工程”

为载体,引导少数民族妇女提高生活品质;有的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在各族妇女群众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有的把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参与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管理的切入点,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工作,以其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基层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

三是坚持探索创新,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手段日益丰富。各级妇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妇女群众思想脉搏,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使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展现出勃勃生机。在联系基层妇女群众方面,既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面对面地了解妇女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同时又注重借助网络、微博、电子信箱、手机短信等新媒体,积极打造“网上家长学校”、“网络问政”、“女性e天地”等工作新平台,与基层妇女群众建立了更加畅通便捷的沟通交流渠道。在组织基层妇女群众方面,既不断赋予“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双合格”家庭等传统品牌新的内涵,同时又创造性地开展妇女议事会、妇女理事会、留守妇女互助组、巾帼志愿服务等工作,有的地方在社区组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海选活动,激发了基层妇女群众自主参与、自我提高的热情。在服务基层妇女群众方面,以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等工作为重点,推出了一大批惠及妇女儿童的实事项目;以妇女信访代理和协理、12338维权服务热线为创新点,积极构建集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帮困救助于一体的维权服务新模式;以妇女儿童公益慈善平台为依托,面向妇女儿童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

救助活动。这些创新实践,增强了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四是坚持强基固本,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基础得到巩固。各级妇联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破解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取得了可喜成果。基层组织设臵形式不断创新,有些农业大省大力发展“妇联(妇代会)+合作经济组织”、“妇联+产业(企业)妇代会+专业妇女小组”等组织模式;有些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探索在园区、市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建立区域联合妇委会或设妇女工作站;有的主动跟进社区网格化管理改革,积极推进把妇女组织建在网格上。“妇女之家”蓬勃发展,由挂牌成立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进,由农村和社区基本全覆盖向女性集中的其他一些领域拓展;有的积极筹措资金,采取“以奖代投”等方式加强“妇女之家”软硬件建设;有的地方量化“妇女之家”内容,组织什么活动、开展什么工作上榜公示;有的地方把服务寓于细微之处,在“妇女之家”建立了“妇联干部责任公示牌”、“困难妇女档案”、“妇女心语桥”。通过这些举措,使妇联组织这个“无形的家”在基层真正建起了“有形的家”。基层妇联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100%的社区妇联配备了公益岗位,许多地方100%的村妇代会主任进了村“两委”,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是坚持求真务实,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受益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各级妇联大力推动解决事关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经过几年不懈努力,自上而下合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已在基层全面开花,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累计发

放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640多亿元,获贷妇女150多万人,直接扶持或带动600多万妇女创业就业;在完成三年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启动了新一轮更大范围的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向5000多名贫困患病妇女发放了5600万元救助金;新一轮换届的省100%的村委会中都有女性,比例比上次换届时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国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22.12万个,实现了留守妇女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已募集资金7000多万元,在首批覆盖西部11个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使23万婴幼儿受益的基础上,今年将实现覆盖面扩大一倍;“母亲健康快车”已在各地配发900多辆,覆盖近千个县区。各地妇联因地制宜开展的特色工作也在基层取得了扎实成效,有的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连续多年为贫困单亲母亲援建住房,使数千户贫困家庭受益;有的组织上百万城乡妇女从事来料加工、手工编织,帮助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和居家灵活就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儿童的问题;有的在信访老户中开展心理疏导和家庭关爱服务,使上访频率明显减缓。这些工作促进了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整体活跃,赢得了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基层妇女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部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如果把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比作百花园,那么各级妇联组织的探索实践就是一朵朵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鲜花,把这个百花园装点得姹紫嫣红、异彩纷呈。在此,我代表全

国妇联书记处,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特别是常年辛勤工作在农村和社区、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付出大量心血和汗水的广大基层妇联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二、总结提升、开拓创新,努力把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国际形势越是复杂多变,我国社会越是深刻变革,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要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基层是一切工作的承载者和落脚点,基层稳则全局安,基层活则全盘活。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党的群众工作全局、服务于广大妇女群众的迫切需求,是各级妇联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特别是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以及至立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臵来抓,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进一步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妇联工作的重心下沉到基层我们这次会议所交流和研究的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主要是农村、社区的妇女群众工作。农村和社区是整个社会组织结构的最基层,也是妇联组织开展妇女群众工作的主战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社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农村,女性已占农村劳动力的65%以上,在有

些地方甚至超过了70%,她们不仅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而且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主导家庭邻里和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把她们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不仅关系她们个人增收致富、家庭和睦,而且关系整个新农村建设。在城市,以“单位”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管理体制逐渐被打破,不同层面的女性越来越多地汇聚到社区。一方面,社区管理的很多工作都是女性在挑大梁,社区开展的很多活动都是女性在唱主角;另一方面,不同女性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聚集在社区,与之相关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也交汇在社区。充分发挥女性在社区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协助党和政府把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社区,是妇联组织的重要职责。

我们要从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从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妇联系统各级领导机关在指导思想上,应进一步强化基层意识,坚持把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放到党的群众工作大局中去思考、放到妇联工作全局中去谋划,把基层妇女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妇联工作的重要尺度,始终做到重视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依靠基层、加强基层、支持基层。在工作决策时,应调研先行、问计基层,充分考虑不同妇女群体的利益需求和基层妇联组织的承受力,使决策更好地体

现妇女群众意愿、符合基层工作实际。在资源配臵中,应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积极为基层争取政策、资源和项目,把更多的力量投向基层,投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投向困难妇女儿童群体,投向资源相对匮乏的基层妇联组织。

不同层级的妇联组织在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中应该有不同的定位和工作侧重点。全国妇联应当发挥好“龙头”作用,多在调查研究、源头参与、宏观指导、统筹协调、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上下功夫,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基层出思路、寻良策、教方法、做示范、创条件上。省、市、县一级妇联应当发挥好“中枢”作用,既抓好上级部署的落实,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又承上启下,指导、带动、支持下一级特别是农村、社区基层妇联组织开展工作。乡镇、村、社区一级妇联处在基层工作第一线,是妇女群众工作的“桥头堡”,应当把全部精力放在为基层妇女群众提供服务上,通过帮助解决一个一个具体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一个一个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基层妇女群众真实感受到妇联组织就在身边。通过各级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把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落实到基层,另一方面把动员组织广大妇女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半边天”作用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二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把妇情民意掌握在基层

妇女群众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要想了解妇情民意,离不开基层这片土壤。只有接地气、走进妇女群众之中,才能充分了解妇女群众的呼声意愿,才能做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决策,才能有效地指导基层妇

女群众工作实践。反之,就会出现上面热热闹闹、下面冷冷清清、工作做不到点子上、走不进妇女群众心坎里的情况。

这些年,各级妇联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普遍建立了基层妇女群众需求调查制度、基层妇联工作联系点制度,许多地方对不同层级妇联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时间、联系妇女群众的人数、走访家庭的户数、调研成果的转化都作出了具体规定。特别是今年年初全国妇联部署在县以上妇联组织中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以来,各级妇联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有的建立了妇联干部直接联系妇女群众制度,组织开展“一联五”活动;有的印发“妇情日记”,妇联干部人手一册,随时记录妇女群众的需求;有的分期分批组织妇联干部集中进村入户、蹲点调研,都收到了很好效果。我们要认真总结和坚持这些好做法好经验,建立和完善经常性走访联系基层妇女群众的工作机制,使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成为妇联组织特别是妇联领导机关的一种工作常态。

深入基层的目的是为了摸清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了解妇女群众的呼声,掌握妇女群众的需求,以使我们的工作更符合基层的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深入基层,要带着真感情,真正深入到基层妇女群众中间,面对面地倾听她们的需求和对妇联工作的意见、建议,从她们的呼声期待中找到妇联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深入基层,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真正扑下身子,既要到工作搞得好的地方去,发现和总结创新的探索、成功的经验,在面上加以推广,更要到条件艰苦、工作上还有困难和问题的地方去,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

题,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深入基层,要带着问题下去,或者就某一妇女群体的重点难点问题到基层摸清实情,或者就某项工作的推进到基层了解进展情况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或者就某个工作难题到基层寻求破解的办法。深入基层,既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注重分析和研究问题。对属于个案性的、妇联组织自身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要拿出办法,抓早抓小,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对涉及面比较广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出规律,提出对策建议,以专题汇报、信息专报、调研报告、议案提案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有关部门反映,积极争取源头上的支持。全国妇联将定期组织开展优秀调研报告评选工作,以促进提高各级妇联组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水平,不断增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进一步加大办实事力度,切实把妇女群众“三最”利益问题解决在基层

调研中,基层妇女群众普遍反映,她们最渴望的就是自己的诉求有人听、碰到的难题有人管、合法权益有人维护,最希望的就是能为她们多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好事实事。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一定要牢牢抓住利益问题这个“牛鼻子”,更加积极地回应妇女群众的呼声要求,更加主动地解决妇女群众的现实困难,通过办一件件好事实事,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不断赢得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的信任。

这些年,全国妇联部署开展的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农村妇女

“两癌”免费检查试点、女性进村“两委”、“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行动”、“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等重点工作之所以在基层受到普遍欢迎,就是因为抓住了党委和政府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抓住了基层妇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了妇女群众发展,在维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中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对这些重点工作,要不变主题不变调,锲而不舍地持续抓好落实,使之覆盖到更广泛的妇女儿童群体。同时,要注重发现政策推进、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入了解基层妇女群众的受益情况以及她们的新需求新期待,及时向上级反映,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促进重点工作在基层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目前,大多数省区市按照妇女人均一元钱给妇联增拨了专项工作经费并纳入了财政预算,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绕妇联工作的瓶颈问题,大大提高了妇联组织为基层妇女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和实力,使我们对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有了更大的动力和更坚定的信心。各级妇联要统筹规划、加强论证、选好项目,每年抓住制约当地妇女儿童发展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办好一两件实事,一年一年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确保把来之不易的经费用在基层妇女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在最能让广大妇女群众得实惠的地方。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抓住有利时机,继续推动把那些妇联组织正在实施的、覆盖面比较广、在基层见效比较明显的实事项目纳入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民生工程,努力惠及更多的基层妇女儿童。

四是进一步创新载体和品牌,切实让妇联的组织优势彰显在基层

在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扎根在妇女群众之中,和妇女群众最贴近,对基层情况最了解,破解难题的办法最管用,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充满着鲜活的实践。近年来,全国妇联通过梳理提炼基层经验,有重点地选取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载体,在全国推广,得到了各地妇联的积极响应,促进了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创新发展。

总结各地的创新创造,在农村、社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中,我们希望把以下四项工作打造成叫得响、影响大的新品牌。一是妇女信访代理和协理工作。妇女信访代理和协理工作是妇联组织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协助党和政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情绪理顺在基层的重要载体。一些地方开展妇女信访代理和协理后,信访群众中妇女比例明显下降,妇女进京上访人数大幅减少。各地应借鉴这一做法,从本地实际出发,通过开展妇女信访代理和协理,主动掌握妇女中的大事小情,把握基层妇女群众的心理和诉求特点,从解决小矛盾、小纠纷入手,以疏导代理为主,把妇联开展的多样化维权服务融入妇女信访代理和协理工作,推动完善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协作机制,努力做到化解一个矛盾、和谐一个家庭、促进一方稳定。二是妇女议事工作。妇女议事会或理事会是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制度创新之举,是推动城乡妇女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有效实践形式。我们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这项工作,并积极探索将这一工作从村、社区向其他妇女群众分布比较集中的领域拓展,吸引更多妇女群众参与,做到议题来自基层妇女、议事依靠基层妇女、

办法产生于基层妇女、问题解决惠及基层妇女,充分发挥妇女群众在基层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三是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工作。开展农村留守妇女互助,是基层妇女群众自己的创造,也是当下解决农村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的一种有效形式。去年四月,全国妇联推广开展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工作以来,各地迅速行动,互助组不仅在农村留守妇女中组建,而且向其他层面拓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妇女互助组内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支持它们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活动,同时又为其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为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和权益保障提供多样化服务。四是巾帼志愿服务工作。巾帼志愿服务彰显了女性的特点和风采,凸显了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和创新的独特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到去年底全国实名注册的巾帼志愿者超过了220万人,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服务队有数十万支。我们要继续在全社会打响这一特色品牌,引导广大巾帼志愿者并带动更多的基层妇女群众,把好事实事做在家庭和社区,把服务他人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让巾帼志愿服务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广大妇女群众是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主体,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必须发动妇女群众自己来做。各级妇联要切实把基层妇女群众的参与率和受益面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把握妇女群众的需求和心理,增强工作的兴趣性和吸引力,激发妇女群众参与的内在活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妇女群众在城乡社区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将其作为基层妇联工作的延伸。要善于运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注重在普通妇女群众中精心培育和着力挖掘先进典型,用典

型的力量示范带动更多的妇女群众。

五是进一步建好用好管好“妇女之家”,切实让妇女群众工作活跃在基层

建设“妇女之家”这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在基层引起了强烈反响。基层党政领导认为,“妇女之家”建设促进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提高了村和社区活动场所的利用率。基层妇联干部反映,“妇女之家”是新时期妇联组织形态的创新,是联系、凝聚、服务基层妇女群众最有效的抓手。基层妇女群众说,“妇女之家”让我们心里有了着落、有了寄托,感受到了妇联组织的关爱、姐妹互助的亲情。在建“家”的过程中,各地在如何用“家”、管“家”上也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妇女之家”建设在各地发展还不平衡,有的牌子挂起来了,但经常性工作没有开展起来,联系和服务妇女的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妇女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还不高。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成绩、发现不足的基础上,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妇女之家”建设再上新水平,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农村、社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有效阵地。

要以创新的思路进一步建好“妇女之家”。在巩固发展农村、社区“妇女之家”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妇女之家”向各领域拓展,努力做到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在哪里,“妇女之家”就跟进到哪里,以“有形的家”为支撑,发展壮大妇联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妇联门户网站和社会女性网站的优势作用,探索建立“网上妇女之家”,搭建覆盖面更广、互动性更强、传递更加迅捷的综合服务平台。

要以创新的办法进一步用好“妇女之家”。“妇女之家”建起来,不能成为“空架子”,要真正发挥作用。总结各地妇联的探索,用好“妇女之家”关键是要落实“三进”:一是推动妇联各项工作进“家”。切实把“妇女之家”作为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最前沿阵地,把教育培训、创业就业、综合维权、家庭教育、文化体育、婚姻家庭、帮扶救助、留守流动妇女儿童关爱等妇联组织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妇女之家”,为基层妇女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使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真正体现在基层,使“妇女之家”这个有形的“家”真正成为妇女群众心中的“家”。二是促进妇联工作载体进“家”。在“妇女之家”普遍建立“一站、一线、一队”,即妇女儿童维权站、12338维权服务热线、巾帼志愿服务队,使“妇女之家”联系妇女群众有渠道、服务妇女群众有依托。三是吸引基层妇女群众进“家”。为了让广大妇女群众了解“妇女之家”、走进“妇女之家”,总结各地的经验,“妇女之家”应该实行“五亮”,即亮牌子标识、亮组织架构、亮工作职责、亮干部身份、亮活动内容。通过“五亮”,让基层妇女群众更加清楚地知道妇联组织设臵在哪里、妇联活动开展在哪里、自己有难处可以去找哪里,使“妇女之家”开展的工作和活动既一目了然,又自觉接受妇女群众的监督,不断增强“妇女之家”对基层妇女群众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要以创新的机制进一步管好“妇女之家”。把“妇女之家”建设纳入妇联工作考核内容,健全管理、服务、学习、活动等各项规章制度,建好妇情民意台帐和日常工作台帐,努力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和高

效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妇女之家”的建设水平。

六是进一步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把妇女群众工作根基夯实在基层

农村、社区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是做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主要力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在基层妇女群众中落实,妇联组织全部工作要在基层妇女群众中见效,归根到底要靠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面临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基层妇女群众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面临的任务越来越艰巨,抓好妇联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目前的妇联组织架构主要是依托行政层级而建的,在传统体制下,这种架构有着明显的组织优势,但在就业市场化、择业自主化、人口流动性增大的情况下,妇联组织上大下小、基层薄弱、覆盖妇女群众不广的问题日益显现。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根本要求出发,从最大限度地组织妇女、最大限度地服务妇女的工作任务出发,进一步加大基层组织创新力度。坚持纵向继续向下扎根、横向进一步向社会各领域拓展,在片区、楼栋、单元等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位,在新兴领域和女性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探索灵活多样的基层组织设臵形式,使妇联组织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社会末梢、延伸到各个角落的妇女群众,不断扩大基层妇女组织的覆盖面。当前,一些地方党委和政府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枢纽作用,凝聚和带动其他女性社会组织,

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学习借鉴这一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妇联组织对各类女性社会组织的指导、示范和服务,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基层妇联工作力量不足是制约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深入开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但另一方面,城乡基层妇女中又蕴藏着大量的各类人才,她们渴望妇联组织发挥她们的作用,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够把她们吸纳到农村、社区妇联组织中来,成为基层妇联干部,既可以解决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充分调动妇女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延长妇联工作手臂,真正做到群众工作群众做。近年来,一些地方妇联打破体制局限,积极探索将活跃在基层的女能人、女带头人、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巾帼志愿者等各方面女性骨干吸纳为社区妇联执委、常委、副主席或者是村妇代会委员、副主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要认真总结推广这些经验,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联”字优势,善于发现和团结那些在群众中有威信有影响、热心为妇女服务的各方面女性骨干,为她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借助她们的力量,把不同层面的妇女群众凝聚在妇联组织周围,引领广大妇女听党的话、跟党走。

广大基层妇联干部工作在一线,非常辛苦,县以上各级妇联要高度重视和关心爱护基层妇联干部,注意倾听她们的心声,设身处地地体察她们的难处,真切关心她们的身心健康,尽力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为她们开展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提高自身素质,是基层妇联干部胜任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关键。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妇联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通过典型示范、案例教学、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帮助她们提升工作能力,使她们成为基层妇女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带头人,成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中坚力量。

做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是妇联组织永恒的课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特点和规律,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支持基层妇联组织和干部因地制宜、先行先试,以更加创新的精神、思路、举措和办法扎扎实实做好联系和服务基层妇女群众的各项工作,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大力宣传、推广和运用基层工作优秀案例,用基层的经验来指导基层的实践。要充分运用社会主流媒体和妇联报刊网络,进一步加大宣传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力度,为基层妇联组织创新创造营造良好的环境。总之,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水平。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认真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今年已经过半,要顺利完成全年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各级妇联要牢牢把握工作主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年工作的落实。

要做好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各项工作。各级妇联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总体部署,结合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扎实推进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为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

做好妇联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总结工作,大力选树和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引导各行各业妇女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再建新功。要认真学习贯彻日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召开的学习时代楷模座谈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大力宣传包括张丽莉同志在内的各类时代楷模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优秀精神品质,在广大妇女中兴起学习时代楷模的热潮,为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作贡献。要以“科学发展、辉煌成就”为主题,充分运用妇联组织的工作载体和舆论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宣传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发展和妇联工作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党的十八大之后,要在广大妇联干部和妇女群众中迅速组织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工作,切实把广大妇女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

要落实好全国妇联十届四次执委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上半年,各级妇联认真贯彻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以及至立同志在执委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执委会议对全年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推动工作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在距年底还有半年时间,各级妇联要对照执委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认真做一下梳理,从自身实际出发,进一步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和督查,切实把执委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实好,争取新的更大成绩。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现状思考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现状思考 王秀娥 鄂尔多斯历来有着基层群众文化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整体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一些旗区文化站、室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配合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与时俱进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群众文化活动,为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镇社区文化活动蓬勃兴起,从活动场所、设施、人员、活动范围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面貌。有的旗区文化站舍面积达到一千多平米,大多内部设施基本完善,在原有图书阅览室、电影放映室、娱乐室等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多功能活动室、电脑室、健身房、台球、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制度健全,服务规范,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更为突出的是,在我市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具有城市化特征的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兴起。大多数城市街道文化站常年开展辖区内文化活动及有一定影响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特别是各大节日和市内举办诸如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期间都有相应配套的群众文艺表演活动,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自编自演节目。这些新面貌和新气象都是过去我们开展小康文化工程、三级文化网络活动时所没有的。这些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往往都能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的乡镇文化站在举办各类文艺活动的同时,还组织小型业余文艺宣传队,采取国办民助、企业赞助

等融资方式,长年为广大农牧民开展演出服务,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歌舞、小品、快板、等形式反映当代各项方针政策,配合旗、镇各项中心工作进行政策法规、科技时事等方面的宣传活动,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以群众文艺宣传演出活动为龙头,配合和带动多门类,多层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是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亮点。如开展各类文艺竞赛、业余歌手大赛、棋类、球类比赛、中小学生艺术作品大赛、外请文艺团队演出、村镇干部专场文艺演出、举办反邪教图片展、放映各类电影等。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的餐饮娱乐业的发展。 村嘎查、文化室、文化户普遍水平提高。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农村牧区村嘎查群众文化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文化活动内容、内涵的丰富和品位、质量的提高上。文化室除原有的图书阅览、电视、棋类设施外、大多都配备了电脑、VCD、照像、摄像、体育健身等活动器材。文化户也在原来只有一些乐器、图书、电视的基础上增添了电脑、音像等先进设备。村嘎查文化室、文化户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原有的群众自娱自乐无偿服务的基础 上拓展了一定的经营项目。如开展“农牧户家庭民俗文化游”项目,以种养殖业为主转为现在的吃文化饭,利用当地优越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开发传统蒙古族生活、祭祀习俗等文化资源,开展旅游文化和餐饮文化经营活动。这是新时期农村牧区村嘎村文化室、文化户发展的一个动向。

群众工作方法

新时期如何提升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能力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公安机关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在“三基”工程建设中,公安部把“会做群众工作”作为苦练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说明了当前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习、研究并更好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一步提升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是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提升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能力的基本涵义和现状 公安群众工作是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际工作中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和保护群众。所谓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具体讲,是指一个民警的理念、意识、心态和知识、本领、技能在群众工作中的综合需要和具体体现。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理论思维能力、处理公务能力、驾驭事务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公共关系协调能力、公正执法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当前基层群众工作薄弱,基层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不强,原因有主现的、有客观的;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确实不好做、难度增大。一是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引起群体性事件多发。这一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公安机关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简单、办法不多,基层民警的工作能力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二是我国正处于刑事案件高发期,引起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安全诉求度增大。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财、物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使社会治安变得越来越复杂,案件持续高发使群众缺乏安全感,而部分群众把治安状况不好的责任归咎于公安机关,使警察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三是城市化发展,引起人际关系日趋淡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大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群众社会活动范围和区域日益分散化、多元化,人际关系逐渐冷漠,基层民警深入群众工作经常遇到“敲不开门、进不去屋、唠不上喀”,给开展群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部分群众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的传统思想日益淡化。四是公安机关的非警务执法活动增多,引

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陈文祥 近年来,随着先进文化理念的深入人心,基层文化工作总体呈日新月异、方兴未艾之势。人们富而思文、富而思学、富而思乐,已成为当今农村现代农民新的流行风。然而,与真正的先进文化要求相比,仍有一些不良因素制约着我国乡镇先进文化建设的步伐。据笔者调查思考,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瓶颈。 一是阵地在萎缩。2002年,全国乡镇机构改革,基层文化阵地起了质的变化。有的不愿背“文化”这个靠财政供养的包袱,将其晾在一旁,甚至关门歇业;有的重抓有效益的有线电视而轻视文化;有的人为了偿还过去文化建设中所欠债务,不惜杀鸡取卵变卖少得可怜的固定资产;有的人错误认为“文化”建设得不偿失,将仅有的文化阵地用来办企业、租赁搞创收等等,不一而足。而作为最最基层的村组文化阵地,随着撤村并组的改革大多数村部文化活动室,连块牌子也不复存在了。 二是人才在流失。在我国农村,会吹拉弹唱的文化人,曾经风光无限。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加之文化、广电行业的合并,这些基层文化人才,在大批的悄悄地流失。有的因工资长年支不出不得不外出谋生;有的因工作环境不宽松工作无法开展不得不改换门庭;有的因文化工作清苦报酬低而另谋高就。更多的因为没性质没编制而被扫地出门,而作为农村“泥腿子”文艺人才,绝大多数受经济利益驱动而大量改换门庭另谋出路。

三是经费在减低。“有钱上项目,没钱排节目”。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普通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农村经济建设成了第一要务,各层各级干部,整天想的、忙的全是办工业、上项目、抓经济,而对文化建设;有人认为文化建设有效益也是社会效益,往往吃力不讨好,不如重“工”轻“文”;有人认为文化建设是软指标,投入少点无关紧要;也有人认为搞文化建设难出成果、难出政绩,没出息。不如其他见效快。于是乎,人们重视文化建设的热度就弱了,标准就低了,经费投入“短斤少两”成了通病,经费一年比一年低也成了流行病。 四是活动在减少。“活动,活动,不活不动,一活就动。”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自然也变得愈来越高。而有的地方至今广播不响,有的地方长年听不到锣鼓响,有的地方甚至全年搞不上一二次文化活动,于是,一些脱衣舞、荤段子等社会“丑文化”便在农村粉墨登场,这不正是群众文化生活贫乏所致吗? 上述情况表明,乡镇文化建设尽管主流是好的,但的确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扬长克短,才能使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才能使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发挥它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与体会,为此建议: 一、以人立文。从工作实践来看,从事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人是第一关键。俗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立好文化这张牌,选人用人至关重要。无论是从事文化建设的人,还是领导文化建设的人,都必须具备精通文化、酷爱文化的素质。在一个乡镇,要挑选一名直至数名素质全面的文化人,能胜任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口的文化生活服务和

基层群众工作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基层群众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调研报告(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关于新形势下农村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各种矛盾日益暴露,村群众工作的难度也日益增大。特别是在当前,我街道正处于城镇化大力推进的关键时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相继凸现,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冲击很大。作为我们农村基础干部,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现状,着重把握工作原则,找准工作着力点,提高工作水平,强化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 今年1—9月,我街道共发生不稳定因素5起,矛盾纠纷756起(20XX年1-9份不稳定因素2起,矛盾纠纷628起),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150%、20%。这表明近年来,虽然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村党组织、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基层干部的法律知识有了全面提升,做群众工

作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是民间纠纷依然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而且有突发和恶化的趋势,给当前我街道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许多无形压力和严重阻碍,稳定工作依然是当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新形势和时期下,农村基层干部在做好群众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客观和主观问题,群众工作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长期而艰难的任务。 (一)从思想意识上看,群众工作不想做。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已不是简单而单一的纠纷,许多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上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普法教育涉及面广、内容新,许多基层干部自身法律意识不强,政策法规掌握不多,害怕面对群众,认为做群众工作会得罪人,能推则推,能避则避,不想做 群众工作,往往是一、二个群众来说事,根本不当一回事,随便应付了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等到十几个人来说了,才慌了手脚。还有一些干部工作开展不够大胆,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有的干部作风不够深入,接触群众少,不了解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经验,造成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隔阂,严重影响开展群众工作。 (二)从能力水平上看,群众工作不敢做。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

浅议基层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浅议基层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党章明确规定“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做好新时代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难题,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基层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标签:基层干部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在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当前我们强调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着力把握两点: 一是想事、做事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在实际工作中,对干群矛盾问题,要相信群众,做群众“有理推定”。群众找政府反映问题,本身就是信任政府的一种表现,无论有理还是无理,先设“有理”,就会耐心倾听,而倾听是解决的前奏;对群众反映干部问题,要尊重群众,做干部“有过推定”,要相信“有过”才会“有访”,这样就能不断给自己敲响警钟,及时检讨工作失误,努力达到群众满意。对解决干群矛盾,要依靠群众,做“有解推定”。这样,就不会推诿扯皮,有利于促进职能部门恪尽职守。 二是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标准。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既要符合上级政策,更要达到群众满意。符合上级政策是基本要求,达到群众满意是最高准则。一些基层干部整日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但老百姓却不领情。我们一定要深刻反思这些现象,工作中不仅要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更要用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 二、要在学习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工作中,经常听到有的基层干部说:“我不是不想把工作做好,实在是力不从心”,“我想过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总觉得使不上劲”。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干部的“知识储备”不够用,出现了“本领恐慌”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把握群众脉搏,不了解群众需求,不熟悉群众语言,不掌握工作方法,不会与群众打交道,不敢与群众面对面,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基层干部不想做、不会做、做不好群众工作。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的途经很多,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学习,要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只有学深、学透、学精、学通,才能养足底气,只有养足底气,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如何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测绘09-2班程波3090508203 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 我认为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集中体现主要就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组织。所以我们的群众自治制度的重心也应该是如何加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组织的民主性和公正性上。 目前我国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许多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执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实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居民委员会的任务重而且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市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一般都有50项之多,有的甚至达上百项。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大多数居民委员会扮演着“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既管公婆打架,又管夫妻离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角色。一些城市基层政权组织把本来不属于居民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都交给居民委员会办理,有的甚至将居民委员会当成其下属机构来对待。所以我们要尽快完善与界定居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将政权组织与群众自治组织严格区分开来。 二、工作条件差、待遇低。许多地方的居民委员会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固定的办公用房、无必需的办公设备、无必要的活动经费,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委员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我认为各级政府应当鼓励与扶持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与改进,让群众自治制度真正的办实事、办好事,真正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没有经济实力,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无法实行居民的自治。大多数居民委员会都是靠出租办公场地或者是街道办事处的拨款来勉强维持日常开支。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加强大家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识和了解,让所有人都参与起来才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办法。 四、干部结构不合理。目前居民委员会的干部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年轻人由于不愿意做居民委员会日常事务中那些婆婆妈妈的繁琐事情,一旦有年轻人来居民委员会工作,便立刻成了新闻媒体追逐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应该完善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的选举制度。 当前在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在实际中,有的乡镇政府仍视村民委员会为其当然的下属机构,按照行政管理方式来对待村民委员会,一般都是通过对村民委员会发布各项指令和进行具体的工作指导来领导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这个问题主要是农村居民对自己手中的权利认识不够充分,对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不了解,才会使得村名委员会被当地政府机构所利用。我觉得应该在我国广大农村普及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让每一位农民都知道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有权利行使自己的管理权。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要真正发展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就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基层民主落实好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了,百姓就会心顺气畅,这必将有利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构建。

基层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文化建设是边防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面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提高边防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在上级的要求下,在总队党委、支队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各边防派出所不断加大对基层警营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成效显著。但就当前的情况看,基层文化建设仍然远远落后于边防工作的其他方面。 一、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基层单位领导和官兵重业务实绩而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基层文化工作不是边防的中心工作,导致一些单位领导没有把基层文化工作摆到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对如何搞好基层文化建设,没有一套周密的计划,存在着无从下手,应付检查的现象。个别官兵认为基层边防派出所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者 ,整天的工作都是处理一些渔船民违章、打架斗殴、盗窃伤害的案件 ,文化建设得再好 ,对提高侦查办案能力毫无裨益 ,是一项“无用功”。同时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延伸到渤海湾以及唐山海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占地赔偿引起的上访事件与日俱增,基层单位和民警工作多压力大,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有充足时间和精力开展警营文化建设。 (二)官兵对现有的警营文化兴趣不高,警营文化的氛围不浓。部队政策的改变致使大量的“80末”大学生参军入伍,来自大中型城市的他们,表现出来的第一符号就是信息多样化,而现有的部队文化的内容、形式、状况难以跟上这种渴求的需求。并且,在互联网的诱惑下单调老套的警营活动已经没有可比性。“一张桌子一盘棋,不是下棋就升级,篮球比赛周周齐”,已经让官兵们感到了索然无味,它们已经不是基层文化娱乐活动的一项内容,而是上报政工信息的一种工具。 (三)官兵对基层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曲解文化内涵 ,对文化形式理解趋于肤浅。基层文化深层次的内涵没有被充分认识和理解 ,基层文化只是被理解为业务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演出 ,停留在“吹拉弹唱”的层面 ,仅仅是官兵业余生活的丰富和点缀以及迎合上级工作的一项内容。文化建设常常游离于部队建设和业务建设之外 ,远没有作为一项战略“品牌”来大力建设 ,严重影响了基层文化作用的发挥。 (四)缺少文化氛围。少数基层干部抓此项工作的方法不多,将文化修养置于脑后。公安边防工作是压力密集型的职业 ,大量的工作和具有危险性的任务以及各种繁复的考察指标 ,使得官兵始终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 ,加上警力不足、机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 ,基层官兵没有多少机会进行学习、修整、补充和提高 ,造成官兵文化知识学习心态疏松惫懒 ,部队内部文化建设蔚然成风的局面始终没有形成,不能把基层文化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全面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基层警营文化建设存在“三多三少”现象 1、闲置多,使用少。少数条件好的单位对娱乐室的硬件建设投人相当的财力、物力,设施配备比较齐全,但维护保管不善,利用率不高。有的娱乐室、图书室上级检查时才打开,设备缺少必要的登记和专人管理,使得图书破损无人补缺、健身器材损坏无人修理、乐器锈渍斑斑无法使用,一些文体器材由于不会使用成为摆设,俱乐部应有功效不能发挥和体现。 2、群众多,骨干少。部分单位警营文化氛围不浓与缺乏一支稳定的文体骨干队伍有关,与没有形成挖掘、培养新人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关。一些基层单位“学歌靠唱机”、“打球靠体力”,警民共建搞得好的靠关系。文体人才的缺乏,正在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工作发展和提高的瓶颈。 3、活动多,效果少。一些基层警营文化活动搞了不少,但活动不“活”,活动所体现的思想性、时代特征、警营特色不够鲜明,缺乏新意,没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直接影响了活动效果。 二、基层警营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队工作任务重与组织文化活动难之间的矛盾。随着唐山海域及沿海高速发展,当前我辖区正处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7-12-11T16:06:18.7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陈振业 [导读]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搞好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推进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而开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长安镇人民政府宣传文体局 523841 摘要: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搞好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推进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而开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基层群众;群众文化;重要性 基层群众文化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与我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紧密相连。基层文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我国发展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发展基层文化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基层群众的生活,提升基层群众的素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深入开展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追求“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就是要求文化活动合适,而群众文化活动正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对构建和谐社会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 基层文化的建设是为民服务,基层群众能够在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够在通过参与基层文化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生活,在活动参与中实现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政府通过基层文化建设,在农村建立文化馆和图书馆,能提高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通过提高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能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构建一个与当代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 3、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 受不良风气影响,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呈现出下降趋势,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削减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4、满足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 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精神需求,如果缺少了这种粮食,就会觉得精神饥饿,无法得到满足。满足这种饥饿状态的业余文化需求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强文化活动工作的建设,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基层文化建设队伍薄弱 当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队伍由基层群众组成,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效率低下。 1、文化活动过于形式化和单一化 如今,一些农村文化活动过于形式化,缺乏引导性和亲民性,一些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文化产品的供给,同时一些活动程序比较复杂,导致基层人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大幅降低。基层管理人员应该组织多样化且符合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提高基层人民对活动的参与度。 3、地方政府对基层文化群众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同时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文化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政府的资金投入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特色,政府对不同地方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应有所不同,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文化资金投入。 三、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确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向 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当然它的发展也是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所以它的最终发展成果应该是与全民共同分享。群众文化的出发点应该把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作为出发点,要考虑到群众对这种文化的需求度,欢迎度和满意度。它的服务对象始终都是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要坚持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来树立群众的观点。所采取的任何形式和活动,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来衡量,群众满意工作就达标。 2、深化改革,加快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活动的有效管理。第一,实行持证上岗,每一个岗位都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把责任规范起来,这些基层文化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通过相应的资格检测,条件合格的方可上岗;第二,建立有效积极的激励政策,开展招聘会,落实各项社保待遇,明确工作的性质和职责,用考核的方式吸引那些优秀的人才来加强文化专业技术的力度,充实群众文化的队伍;第三,把民间的文化队伍和业余的文化团体发展和培育起来,组织起业余文化团体的琴棋书画、摄影等协会,健全社区文化志愿者制度。把专业文体团队的民间艺人和退休人员都充分利用起来,鼓励他们发展文化活动,制定相关的优惠鼓励政策,对优秀人才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辅导,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道德素质的发展。 3、突出文化活动地方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想要群众文化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性;想要群众文化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必须让它得到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第一,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推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体现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之一,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倡导和群众对理想的追求、陶冶情操等也是属于群众文化时代性的体现。群众文化的中心工作是以政府为中心、以服务广大基层群众为中心、以围绕党委为中心、以三个文明建设为主旋律来展开工作;第二,尊重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群众文化发展方

群众工作的方法

群众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作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主动将自己融入到群众之中,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心贴心的交流,实打实的服务,全面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准确把握群众工作规律,探索实践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笔者现结合十多年来的群团工作经验,现列举十种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是用倾听去关注。倾听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生命线。倾听贯穿群众工作的始终,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必须课。五年前,有个老大爷,经常拿着写着造林模范字样的一块白布来找我,说他原是广东一个国营林场的职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荣获当地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但由于文化大革命,他的荣誉称号和奖章都丢了,让我们认定他是劳动模范,我们就按他说的,向当地工会组织发去了确认函,但对方回复劳模名单中没有此人,我就向这位大爷说明了情况,他就是不认同,我一遍遍开导他,他反反复复找我十多次,最后,老爷子终于说话了:“其实也想开了,是不是劳模不重要,关键有人听我唠唠就行了”。到现在为止,这位大爷没事遛弯的时候,还经常找我去说道说道,不过说完也没什么要求就走了。其实,我们在做群众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也不一定非要给职工群众做什么具体的事情,能够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听他们讲讲自己的事,与他们一起回忆一下那段忘不掉的经历,也许就是最大的帮助。 二是用热心去交流。热心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新常态。当我们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时,我们就要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带着满腔热情的与职工群众沟通交流,用我们的热心去温暖群众的心,这样好多工作就好办了许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强力推进,拆迁工作成为了当前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全国各地都相继报道了一些“最牛钉子户”,诚然,老百姓不愿拆迁,最重要的是赔偿问题不能达成一致,但与拆迁人员的工作态度也不无关系,拆迁人员将心比心态度好拆迁工作进展就快,拆迁人员就事论事态度生硬拆迁工作进展就慢。比如,某地张某的房屋列为拆迁范围,拆迁人员与他沟通多次,他父母和妻子都同意了,他还是不同意,最后,拆迁人员只有每天到他家去走一趟,说成说不成总是笑脸商量,三个月后的一天,张某终于同意拆迁了,最后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我真服你们了!”群众工作就是这样,热心不仅仅是对群众,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自己的热心能坚持多久,你的群众工作就能做多久。 三是用行动去表达。行动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牛鼻子。作为领导干部,只要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点事情,群众就会认可我们、信任我们、拥护我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平时做的工作是“花架子”还是“动真格”,群众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来不得半点含糊。焦裕禄同志能够作为领导干部的楷模,是因为干出来的。试想,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对上一脸媚笑,对下横眉冷对,这样的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姿态,怎肯俯下身子踏踏实实为群众谋事办事?在群众之中又会有怎样的威信?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又怎能增强?我们要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俯下身子全身心多为群众服务,让群众通过我们的作为更加坚定地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用真情去倾注。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溶化剂。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只要能感觉到与群众的心连在一起,一切工作也就容易了许多。平时那些带着真情做好的每一件小事,也许就是我们真情倾注的具体体现,当贫苦家庭的孩子因交不起高昂学费而面临辍学时,我们帮其申请到了国家助学金;当一线农工因上年种植亏损交不起今年生资费时,我们帮其申请到了农资贷款;当职工长期卧病在床家庭生活难以维持时,我们带着慰问品走到其床前嘘寒问暖;当职工面对成堆的农副产品卖不掉时,我们积极帮其联系客商集中收购;当职工群众有困难找到我们时,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无需问为什么,只要真情倾注了就会做好的。 五是用道理去说服。道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好多事情,话说开了就没事了。关键是怎么去说,怎么深入透彻地说,这就需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做铺垫,需要我们对相关理论、政策吃准吃透,才能做到以理服人。面对群众,要注重平等交流,不说官话、大话、套

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修改版)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自治制度立法不完善 村民自治条文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条文放在宪 法的同一章节之中,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认为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一级基层政权,享有国家的行政管理权,实际上村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府机关。 我国刑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较少,使得村民自治中违法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治,极大地阻碍了村民自治。 (二)现行制度设计难以实现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的较好衔 接。 在很多情况下,乡镇政府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对村民委员会从产生到日常工作进行干预和控制,把村委会视同自己的行政下级或派出性机构,变“指导”为事实上的“领导”。 案例: (1)湖北省南漳县某城关镇,以“减轻农民负担”为由,擅自对全镇21 个村的村委会干部进行清编整顿,其中清退村委会干部30人,清退村民小组长34人,违反了法律规定和人民群众的意愿,结果被推上了被告席。 (2)重庆市巫山县官阳区,在1998年底至1999年初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4名被群众推选走上村委会主任岗位的村干部,因为不是乡镇领导“圈定”的人选,上任后总是得不到区、乡主要领导的支持。1999年11月前后,这4名村委会主任,终因与直接领导发生分岐而被免职。 (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原则不能落到实处 在民主选举方面,存在"富农"干政现象,有的富农利用金钱优势拉帮结派、贿赂各级党政干部、操纵选举结果,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独霸一方的恶势力"自治制度"; 在民主监督方面,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形同虚设,甚至根本就没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但是没有真正履行起职责,对于持有不同政见的村民或者村民代表提出的村务批评和建议置之不理,造成村民对村务公开产生怀疑,甚至引起群众上访。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何改善

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发表时间:2017-06-06T11:00:45.697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2月作者:金向华[导读] 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起,红色文化就是党的力量之源和制胜法宝。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文化馆 摘要:群众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因此,有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抓住群众文化工作的三大重点,即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家庭文化。关键词:新形时期;群众文化;基层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人民的重大使命,这一使命向群众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的群众文化工作实践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抓住群众文化工作的三大重点,即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家庭文化。 一、红色文化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底色 自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起,红色文化就是党的力量之源和制胜法宝。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象征理想与激情的红色文化从民族的母腹里催生了无惧无畏的年轻政党。按照色彩心理学的观点,红色天生给人热情、有力、果断和凯旋的感觉。从精神文化层面看,红色则象征激情、勇气和理想,以及为此理想拼搏奋斗和勇于献身的伟大情操。 这种红色文化,既有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担当,也有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坚守。作为新时代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千万不可低估红色文化对广大群众、对整个时代、对民族和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工作中,群众文化工作者既要自上而下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文化,也要广泛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创造红色文化,上下结合,打造红色文化的新阵地。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激发广大群众的文化创造之心,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主动倾吐心声,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新的红色文化作品,以此推进群众文化工作,为中國的文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二、以传统文化为群众工作的基础 1、宽容包纳,做好青少年传统文化的引导工作 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部分青少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轻视民族传统文化,甚至恶搞传统文化。从群众文化本身的意义上说,被质疑的“萌文化”其实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青年文化,我们强行禁止显然是愚蠢的,道德教化可能也行不通。除了更深地加强两种文化对垒的沟壑,打压与说教绝对一无益处。因为一切以反主流为特征的新兴文化正是在主流的压抑与挤兑之中诞生并不断获取生命力的。对此,最有效且可行的态度,还是宽容,以及在宽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引导。因为一切自信的主流文化,一切有生命力的传统,都该有此气度与气派。就像大海容纳百川,也不拒绝一条调皮的小溪在流动中闪烁几朵浪花。 2、潜移默化,唤起年节文化的熏陶作用 但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工作中,诸多民族传统节日已经被人民群众所忽视,相反,一些“洋节”却广受追捧。比如,我们眼下的新年,“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薄,好像群众已经不再将“过大年”视作一件人生大事。比如过端午节,年轻一代只知道过端午要吃粽子,而对端午节赛龙舟、祭屈原等文化习俗不闻不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源于我国的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也就不那么奇怪了。这些都说明,一些群众的年节文化意识已经非常淡薄。在传统年节文化式微的同时,源于西方的诸多“洋节”文化却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情人节等。在商业文化的推波助澜下,洋节文化大有将传统节日取而代之的势头。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来说,这是不得不深思的现象,因为,这正是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只有解决年节文化式微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引起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 针对上述传统年节文化被群众忽视的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让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认识到年节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亲近年节文化。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发动群众,不断丰富、创新年节文化,让传统文化因子更鲜明地体现在年节中。 三、以家庭文化为群众文化工作的抓手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莫不注重子弟家教,讲究家风门风。我们如今讲继承传统文明,讲实现民族复兴,这是必须社会全员参与的大事。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与复兴,都必然要落实到生活日常与言行细节中,方能真正有效。而家庭,正是于自然而然的日常之中继承文化的最佳载体。在家庭这个亲和的小范围内,于吃穿住行、举止言动间浸染传统文化,熏陶仁义道德,落实礼仪规范,方是真的文而化之。 当前,笔者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发现,很多重视家教家风建设的家庭非常注重年幼子女的传统道德教育。如家长往往用传统经典中的《弟子规》《菜根谭》《颜氏家训》等读本来引导孩子完成最初的道德教育。这当然是值得嘉许的,但却又远远不够。并不是说《弟子规》等传统经典读物的教育能量不足,而是说子女通过言语阅读吸收得来的归根结底只是一种知识和理念,他们还远远缺乏一种激活这种知识、理念,使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力量。这种力量,只能从作为教育方的父母自身向善的行动中得来。父母只有以充分符合家教理念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才能自觉自愿地点亮那盏真善美的心灯。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沿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方针,积极开展富有民族特色、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文化活动,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进行有利的推广和宣传,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家庭文化三个重点入手,方能真正将群众文化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成向阳.从“玖球天後”看文化传播[N].山西日报,2014-11-19. [2]曹济槟.身教无声胜有声[N].山西日报,2017-01-10. [3]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 [4]金亚美.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

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政策思考 (2008-07-13 11:41:45) 转载 标签: 杂谈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政策思考 一、事件回顾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乡村自治的传统,家族是传统乡村自治的核心组织。为了维持以家族为核心的乡村自治,族田、族产、宗祠、家谱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中国共产党成为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在城市基层也设立了居民委员会,参政不再是少数富有阶层的专利,广大基层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1978年,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时指出,要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1980年前后,广西宜山等地农村出现了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村民委员会,负责调解邻里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发展生产,效果很好。这些不同于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新兴组织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人的注意,1982年宪法充分肯定了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到了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日渐成熟。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正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列,被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 二、相关评论

评论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当代中国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当代中国有三种形式的自治制度: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自决权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政治制度。二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自治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政治制度。三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基层民主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基层群众民主参与问题的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 评论二,基层群众自治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基层群众自治就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按照平等、选举、公开、监督、多数人决定、法治等原则,按照一定程序,民主选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领导人,对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规范和实践活动,表现为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及对干部的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其目的就是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有利于扩大、巩固地方政府、基层组织的权力来源与群众基础,改善地方政府、人大机关和群众自治体系之间的关系,在基层社会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从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基层社会政治生态。 评论三,当前中国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成就和问题并存。当前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在城市和乡村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即农村的村民自治和城市的居民自治。随着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的开展,各地城乡基层自治活动出现了各种实践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村委会成员的“海选”,村民代表会议的设立;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直选,等等。然而,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之间的矛盾形成的“两委”关系问题,乡—村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等等。更加严重的是,在许多乡村地区,农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供给不足,乡村发展陷入停滞,农业发展缓慢,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社会失序等“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城市居民自治工作也不容乐观,在多数城市的社区建设中,居民自治还没有很好地实行,社区建设在很多城区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政绩工程,城市基层自治组织行政化色彩浓重,难以实现基层民主的目标。 三、政策献言

关于群众工作心得体会3篇

关于群众工作心得体会3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群众工作心得体会3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篇一:群众工作心得体会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做好群众工作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法宝。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着重要做到“四真”。 一、对待群众工作要真心。包村干部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担负着维护一方平安、带领群众致富的重任。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充满激情为群众做好事,全力以赴为群众解难事,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 二、联系群众态度要真诚。古训云:“诚以待人、无物不格”。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首先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摆正位子,伏下身子,放下架子,减少官气,降低傲气,消灭霸气,主动与群众攀亲交友,以心换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其次要在言语上融入群众。与群众讲话、交谈,要态度和蔼,言辞恳切,说真话、实话、掏心窝子的话。善于站在群众的立场讲话,学会用群众的话说群众的事,用群众的语解群众心中的结。要在听取意见上尊重群众。对基层群众反映意见、建议,要热情接待,虚心倾听,坦诚面对,客观分析,及时研究解决。 三、解决群众问题要真实。为群众解决问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每一项事情要办好、办实、办出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为群众解决问题,切忌口是心非,开空头支票。为群众解决问题,不但重数量,更要重质量,立足具

体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急,逐步落实。要正确处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对那些条件允许、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当机立断,马上落实。 篇二:群众工作心得体会 书记在全市第六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多次语重心长地教育参训青年干部,要增强与群众的感情,要善于做群众的工作,要想方设法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做发展有实效、人民得实惠的事情,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人民群众的信任,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作为水务工作战线的一名青年干部,我对费书记的讲话感触颇深。水务一体化改革后,水务局的职能范围更大,建设任务更重,面临矛盾也更多,特别是众多水务工程项目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战线长、群众矛盾多,培养群众感情,善做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回想多年来在水务工程建设一线调处群众矛盾纠纷的经验教训,我认为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培养对群众的感情,特别是对农村群众的感情,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利益当成我们自己的利益。培养与群众的感情,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牢记宗旨,不忘根本,在内心深处拉近与群文秘杂烩风众的感情距离。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本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的父辈、祖辈大多出身工人或农民,脱离群众就是脱离亲人,必然会走向孤立和危险。 二是主动到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的工作中去锻炼。当前大学生做村官、进社区,机关青年干部下基层等都是培养群众感情、学做群众工作的好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