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冲刺班公共基础知识

冲刺班公共基础知识

冲刺班公共基础知识
冲刺班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授课

一、考试范围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省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考情分析

范围广、难度大

三、关于复习的两个看法

1、不可能也没必要做到完美

2、思路比方法更重要

四、目前来看,时间紧,任务重,抓重点

1、时政党的重要会议、文件、新闻

2、法律宪法行政法

3、经济中国经济问题

4、历史重大事件、人物、著作

5、科技中国科技、生活科技

五、我能做的和想做的

1、指明考点

2、迅速解疑

【科技-真题-单选】关于科学家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

B.道尔顿提出了分子说

C.高斯创立了解析几何

D.爱迪生发明了炸药

A

【科技-真题-单选】下列情境不可能发生在 19 世纪的是( )

A.杰克打电话约玛丽一起去看电影

B.史蒂芬逊乘火车到斯托克顿旅行

C.约翰乘电梯登大楼楼顶拍照留念

D.汤姆通过广播收听葛底斯堡演说

D

【科技-真题-单选】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 )。

A.20 世纪50~60 年代B.大跃进时期C.20 世纪60~70 年代D.文革时期

【科技-真题-单选】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

B.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

C.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

D.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

B

中国科技

1.两弹一星

2.神州号飞船(2008:“神舟”7 号: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翟志刚)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继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国、苏联之后)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3.生物技术

4.卫星技术

5.国家科技计划

1.基础理论计划:1997 年 3 月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月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 计划””。

2.应用科学计划

(1)星火计划: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

(2)丰收计划:加快农牧渔业科研成果的普及推广应用加快农牧渔业科研成果的普及推广应用,促进农牧渔业丰收,振兴农业。

(3)燎原计划: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提高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

3.高新技术发展计划

(1)863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发展的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发展的计划,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提议 1986 年陈芳允提议

3月启动实施。

(2)火炬计划: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 1988年 8 月实施。

四、科技奖项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荣获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2000年度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度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4 年度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年度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

科学理论

【真题 2010-单选】关于宇宙的起源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A.黑洞理论B.大爆炸理论C.暗物质学说D.能量守恒定律

【例题2012-单选】下列网络技术中下列网络技术中,不属于数据安全技术的是(

A.网络防火墙

B.数字媒体技术

C.数字签名技术D.数字水印技术

B

【例题-单选】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太阳能B.核能C.潮汐能D.水能

B

生活科技

一、物理

1.直线传播:

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3×108 米/秒。

生活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月食和日食等。全食、偏食、环食

2.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向,又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当物体表面凸凹不平时发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当物体表面凸凹不平时发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生活应用:对镜梳妆;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挡风玻璃倾斜安装。

3.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生活应用:水中捕鱼、磨冰取火磨冰取火。

注:凸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投影仪、放大镜

凹透镜:近视镜、手电筒反光镜

【真题-单选】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

A.月全食B.日全食C.月环食D.日环食

C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史

一、原始社会

1.巫山人:距今204 万年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在重庆巫山县。

2.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3.北京人:距今约71-23 万年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黄河流域)

4.母系社会

(1)河姆渡人:距今约六千多年距今约六千多年;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

(2)半坡人:距今约五六千年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市半坡村。

(3)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河南渑池县仰韶村。

5.父系社会:山东泰安大汶口山东泰安大汶口、山东章丘龙山。

农业:最早种植粟和水稻、、大豆

注: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则属于青铜文化。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 年。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 16 世纪至公元前上下延续近14 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

【2013 真题-文化】下列历史文化遗址位于我国最南边的是()。

A.半坡遗址B.周口店遗址C.河姆渡遗址D.大汶口遗址

C

二、夏(前 21 世纪—前16 世纪,夏禹至夏桀,470 余年)

1.都城:安邑(山西夏县))。

2.政治:禅让制、成汤灭夏

三、商(前16 世纪—前11世纪;;商汤至商纣,600余年)

1.都城:亳(河南商丘)后迁至殷(河南安阳),后迁至殷

2. 政治:武王伐纣、盘庚迁都至殷盘庚迁都至殷。

3.文化:青铜文化:后母戊鼎后母戊鼎(注:夏已使用铜器)、甲骨文、金鼎文

四、西周(前11 世纪—前771 年年;文王、武王至幽王,200 余年)

1.都城:镐(陕西长安)

、厉王专利、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前 841 年)2.政治:分封制、成康之治、

3.经济:井田制

五、春秋(公元前 770 年—前476 年,295年)

1.东周:自前771-前256(自周平王至周赧王自周平王至周赧王)定都洛邑(河南洛阳),500 余年。余年2.政治

(1)春秋五霸:齐桓公(管仲新政、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管仲新政)

(2)晋楚征霸:城濮之战(山东山东)晋文公;鄢陵之战(河南)

(3)吴越争霸:吴:阖闾、夫差夫差、伍子胥、孙武

越:勾践卧薪尝胆

3.经济:铁器出现。初税亩

【真题 2009-单选】从2006 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 2600 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B.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C. 秦朝的按亩纳税D. 西汉的编户齐民

A

【2014 上-真题】关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东起古长安(今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把古代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的国际陆路通道伯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的国际陆路通道。

B.“丝绸之路”起初为丝绸贸易而开通起初为丝绸贸易而开通,17 世纪,意大利人皮罗德首次将之称为““丝绸之路”,即被广泛接受

C.“丝绸之路”是指始于古代中国是指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欧洲和美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D.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途径 17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

A

【真题2014-单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风熏得游人醉,”诗句中的“汴州”指的是()。

A. 开封

B. 安阳C.洛阳D. 许昌

A

世界史

一、世界文明起源(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

1.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 3500 年, 文字 :象形文字历法:太阳历建筑: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数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的面积

2.古印度:印度河流域

数法

3.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 3500 年文字:楔形文字历法:太阴历、星期制。建星期制

约公元前 2500 年文字:梵文数学:发明阿拉伯数字和通用计

筑:空中花园数学:60 进位法。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

典。

二、宗教

1.佛教: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印度乔达摩古代印度乔达摩?悉达多;《佛经》;否认神的存在

2.基督教: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圣经》;一神论耶稣、信徒最多

3.伊斯兰教:7 世纪;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穆罕默德;《古兰经》一神论(安拉)

注:佛教与中国:佛教于东汉传入我国佛教于东汉传入我国,民族化过程中,形成中国佛教宗派,,如:净

土宗(起步于汉晋慧远大师,唐善导法师发扬光大、唐善导法师发扬光大)禅宗南北朝达摩祖师东渡中国起始,(南北朝达摩祖师东渡中国起始

大盛于唐六祖惠能大师) 法相唯识宗、法相唯识宗(唐玄奘法师)。

【真题2012-单选】关于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一神论宗教B.都以亚洲为发源地

C.基督教产生时间最早D. 目前佛教信仰人数最多

B

第一章马哲

一、哲学

1.哲学“philosophy”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统一的。

2.哲学与具体科学

关系:一般与个别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爱因斯坦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东西。

二、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 :

①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是否存在同一性问题

三、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一)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

l.“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2.“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王阳明)”

3..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 )的思想。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B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典型观点:

l.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

2.万物皆是一理(程颐)

3.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黑格尔)

4.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

5,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万物皆备于我

B.吾心即宇宙

C.理在事先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D

(二)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视为世界本原。

局限性:

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并有可贵的辩证法思想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点

D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作为世界的本原。

主要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懂辩证法)、不彻底性(历史观是唯心的)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统一性原理

下列观点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 )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的古典哲学(直接来源: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2.政治经济学 :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英、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法:圣西门、傅立叶

英:欧文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阶级性、实践性(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革命性、科学性

阶级性和实践性是最显著的特点

3、马克思的重要理论贡献

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

【真题2014-马哲】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是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是( )

A.坚持先驳论

B.坚持不可知论

C.离开了社会实践,没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没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D.认为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必然的知识不可能来自经验认为一切具有普遍性的必然的知识不可能来自经验C

五、唯物论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提出这一物质定义的是:( )

A.费尔巴哈

B.黑格尔

C.列宁

D.马克思

C

2.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

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真题-单选】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发展

D.辩证性

B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的

3) 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注:静止是认识的基础和起点

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客观和主观的关系

【多选】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 思维运动的主体是思维

D.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ABD

【单选】“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这一诗句体现了:( )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大全(pdf豪华版)

公共知识笔记大全(pdf豪华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着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历年公共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历年公共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的练习是有效提高考试成绩的方法之一,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历年公共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历年公共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一)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任务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 )之风等四风问题。 A、奢靡主义 B、腐败主义 C、冒进主义 D、跃进主义 2、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人刺杀,被杀害的斐迪南大公是( )王储。 A、意大利 B、英国 C、普鲁士 D、奥匈帝国 3、复印机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出( )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氮气 4、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 ) A、非赢利性 B、平等性 C、公平性 D、普遍性 5、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 ) A、黄山市 B、歙县 C、安庆市 D、黄山区 6、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替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故本题答案为A。 2、【答案】D。解析:1914年,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C。解析:在复印机工作时,因静电作用会导致复印室具有一定的臭氧。臭氧具有很高的氧化作用,可将氮气化成氮氧化物,对人的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性。臭氧的比重大、流动慢,加之复印室内因防尘而通风不良,容易导致复印机操作人员发生复印机综合征。主要症状是口腔咽喉干噪、胸闷、咳嗽、头昏、头痛、视力减退等,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水肿,同时也可引起神精系统方面的症状。 4、【答案】A。解析: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非赢利性上。故本题答案选A。 5、【答案】A。解析: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地级黄山市(俗称大黄山市)。 6、【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代替人民当家作主,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根本上确立人民享有管理和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 历年公共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二) 1、关于云计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公共基础知识之简答题汇总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要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首先,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使得我们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充分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要努力适应时代的需要,及时解决时代发展中的新课题。其次,与时俱进必须把握规律性。把握规律性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所谓创新决不是主观任意的创造,而是符合严格的科学性要求的创造性活动。就社会领域内的创新活动来说,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就是要不断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在新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规律。再次,与时俱进必须富于创造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关键在于创造出新的东西。 4. 怎么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指: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即是否为真理的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唯一性: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实质上就是判定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简单地说,认识指导实践,如果实践成功,得到了预想的结果,说明指导实践的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辨证统一性: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且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实质实践标准的过程性、局限性,即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5 .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 . 什么叫实是求是?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打印版)

公共基础笔记 第三部分法律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5、宪法的基本理论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正面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 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 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 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P3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P3 2.2三者关系: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教学实践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 和要求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作用与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3.教育的形态: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代 社会的教育。 P4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 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5 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 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P6 (二)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 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P7 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手段和技术现代化P8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8.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昆体良的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2)独立形态时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 - 1 -

重庆教师公招考试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目录: 题库套卷(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题库套卷(四)...................................... - 2 - 题库套卷(五)...................................... - 9 - 题库套卷(六)..................................... - 16 - 题库套卷(七)..................................... - 24 - 题库套卷(八)..................................... - 32 - 题库套卷(九)..................................... - 39 - 题库套卷(十)..................................... - 47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一) ................... - 53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解析(二) ................... - 60 -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题库套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 C )的新学习方式。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 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2.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B )。 A.统一性 B.适应性 C.规范性 D.选拔性 3.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篷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 D )。 A.劝其退学 B.取消学籍 C.让其自由发展、成长D.送专门学校使其继续接受教育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C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D.充分发挥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应由谁来承担责任? ( B ) A.司机负责 B.所在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所在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6。下列选项中体现了“问题解决”的是( C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美人鱼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7.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迁移的是( D )。 A.学生学习解决一元二次方程,老师测验一元二次方程 B.学生学习古诗文后,老师让学生默写 C.学生刚学习一篇文章,老师带领学生用真实情景演示出来 D.学生学习一位数加法,作业是两位数加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B )。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般责任 D.行政责任

教育公共基础 知识点总结.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总结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7、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8、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9、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10、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1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1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 CA×100。 1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

和准备律。 1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1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方面。 1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等方面。 1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教育_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 2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2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22、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23、“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24、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5、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6、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27、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2019年整理】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 填入括号内。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对于该自由贸易区说法错误的是(B)。 A.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B. 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C. 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D. 由中国和东盟12国共同组成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B)。 A.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B.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程序性的法律关系 C.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诉讼法律关系 D.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行政复议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 3.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一般应为()。 A. 1人至2人 B. 2人以上 C. 3人以上单数 D. 5人以上单数 4.“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5.王某为某机关宣传处干事,申请辞职时未获批准,王某不服,则其可以在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内向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A. 15日 B. 20日 C. 30日 D. 60日 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7.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应当不低于人民币()。 A. 300万元 B. 3000万元 C. 500万元 D. 5000万元 8.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 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9.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则()。 A. 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 B. 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 C. 将该古玩出售,价款由李某子女、马某子女共同继承 D. 如李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10. 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 A. 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 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 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11.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 A.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B.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C. 国有企业的改革 D. 调整生产力的布局 12.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

最新《公共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法理 ●法的概念: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法的特征:1、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2、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3、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4、规定权利和义务 ●法的本质: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 法的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法的发展水平。法律离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 ●法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 ●法对微观经济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节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哦的各种纠纷,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的关系:法受政治制约(政治关系发展、整体改革、政治活动的内容),法服务于政治(调节阶级间、阶级内关系,维护社会关系、社会秩序;打击制裁违法犯罪,调整公共事务关系,维护公共秩序) ●法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相同点(内容实质方面联系):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经济基础、社会目标等 区别:意志属性、规范形式、调整范围(不尽同)、实施方式、稳定性程序化程度 ●法与党的政策相互作用: 一、法的制定:1、政策是立法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2、发将政策转为形式合理效力普遍的行为规范 二.发的实施:1、政策变法,使正统,又反之约束政治活动 2、法的实施借助政策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民主是法制产生的依据、力量源泉,决定了法制的性质和内容 ●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法律规范的形式上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和地方政府)。 ●宪法:根本大法,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全国范围内生效;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为宪法、法律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凡具有规范性的也属于发的渊源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市、国批的较大市),适用本地方。 ●规章:1、部门规章:指由国务院各部委+中银+审计署+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为:宪法、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2、地方规章:政府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市、经济特区所在市、国的较大市)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区域内生效 ●特别行政区法: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国际条约:与民法规定不同的,适用国际条约,但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关系三要素(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客体(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物、精神产品、人身、行为)、内容(权利义务) ●权利能力:能够才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能力;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的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行为能力必须以权利能力为前提,无权利能力就无法谈行为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生于成立,终于解体 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有权利能力,未必有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况,分为:完全、限制、无行为能力人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最新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及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P3)※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2、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及教学组织的规范) 3、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德育) 二、教育的要素(P3-P4)※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受教性(受教性是人的身心发展和动物的省心发展的本质区别)。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及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及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三、教育的形态 含义:由教育三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及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没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生产及生活高度一体化(人类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促进人类教育文明的发展。 (二)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2018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2018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一、单选题(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3月29日在京召开。批示指出:_____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 A、质量发展 B、教育发展 C、科技发展 D、人才发展 2、我国首个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重大基础科研项目“______”于3月20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奠基,正式启动了其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A、千人计划 B、天琴计划 C、火炬计划 D、星火计划 3、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_____,国家主席签署第43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A、反恐怖主义法 B、反家庭暴力法 C、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D、慈善法 4、2017年4月24日是我国首个“_____”。 A、中国无车日 B、中国航天日 C、中国环保日 D、中国低碳日

5、对在全党开展“_____”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_____”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 A、三严三实 B、两学—做 C、四个全面 D、五大发展理念 6、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_____将合并实施,并将确保参保职工生育待遇水平不降低。 A、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B、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 C、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D、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 7、用于清偿债务、缴纳租金、缴纳税款的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手段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8、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趋势为( )。 A、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B、由质量向数量的转变 C、由产业向个体的转变 D、由技术进步向投资拉动的转变 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 )的精神状态,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团结奋发 D、荣辱与共 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体现是( )。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全讲解

公共基础笔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1)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3)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3) 第一节教育概述 (3) 第二节教育的发展 (4)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5)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7)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7) 第二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7)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8)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功能 (8)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 (8)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8)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9) 第一节教师 (9) 第二节学生 (10) 第三节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10) 第四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10) 第五章课程 (11) 第一节课程概述 (11) 第二节课程改革 (13) 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14) 第六章、课堂教学 (15) 第一节教学 (15)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17) 第三节教学策略 (18) 第七章、学校德育 (19) 第一节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19) 第三节德育过程 (19) 第三节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20) 第四节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20) 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1) 第一节班级概述 (21)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与原则 (21)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22)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22) 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22)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22) 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 (22) 第三节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四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25) 第一节学习概述 (25) 第二节学习理论 (25) 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30) 第一节学习迁移 (30) 第二节记忆 (31) 第三节遗忘 (32) 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3) 第一节学习策略 (33) 第二节知识 (34) 第三节技能 (36) 第四节问题解决 (36) 第五节品德 (37) 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8) 第一节学习动机 (38) 第二节归因 (39) 第三节注意 (40) 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 (40) 第一节人格差异 (40) 第二节认知差异 (41) 第三节学困生 (41) 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2)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42)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42) 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44) 第一章法与教育法 (44) 第一节法的概述 (44) 第二节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44) 第二章教育法律关系 (45) 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类型 (45) 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46) 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46) 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46) 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 (47) 第一节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类型 (47) 第二节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 (47) 第三节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48) 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 (48) 第一节教育立法 (48) 第二节教育法规实施 (48) 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 (49) 第四节法律制裁 (49)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50)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总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考察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汇总 1、2016G20峰会在( )举行 A、北京 B、大连 C、海南 D、杭州 2、2015年是亚非会议召开60周年,首届召开亚非会议的地点是( )。 A、吉隆坡 B、万隆 C、新加坡 D、雅加达 3、2015年,中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 )湿地资源面积居全国第一。 A、浙江 B、青海 C、湖南 D、新疆 4、截止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共有( )个。3月31日前以及当日提交加入申请的国家均已经过多边征求意见的程序,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A、47 B、50 C、57 D、64 5、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迎来2、0 时代。加上上海,我国由南到北四大自贸区连点成线,勾画出改革开

放、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A、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 B、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 C、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D、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6、2015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 ),为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媒体通报,着重分析食品生产全部过程,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生产加工各个环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A、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B、降压让生活更美好 C、老龄化与健康,口号是健康相伴,活力常在 D、城市化与健康 7、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践行的改革开放其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其本质和核心是( )。 A、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B、国家权力的互相制衡 C、保障公民权利合理分配 D、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2020年全国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及答案(六)

2020年全国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 拟卷及答案(六)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知识的不同状态和表述形式,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 A )。 A.程序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普遍原理知识 D.抽象知识 2.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 )。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 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3.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D )。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D.基本要求 4.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D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D.掌握学习 5.我国于( B )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A.1984年B.1986年 C.1988年 C.1990年

6.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 )。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育法的书 7.某实验室老师在学生做实验时,离开实验室接听私人电话,学生在老师离开之后,随意触碰老师的实验用品,导致学校实验室失火,幸而没有人员伤亡。该老师的行为( B )。 A.触犯了刑法 B.属于不作为侵权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D.没有违法 8.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 A.无差别原则 B.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C )。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10.我国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作出了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C )。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