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居环境 本土建筑

人居环境 本土建筑

复兴中国居住文化

全国房地产设计联盟转自:中国房地产报时间:2007年8月29日8:58

居住文化是住宅建筑的灵魂,是住宅品质的综合体现。

为了更好地传承并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打造符合中华文明特色和现代人居方式的责任建筑,8月4日,由中国房地产报联袂新浪网、和讯网,在绿城御园的名流会所共同举办了“中国居住文化复兴论坛”。一些房地产行业领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御园,共同探讨“复兴中国居住文化”这一博大精深的话题。

而在3年前,时任建设部副部长的刘志峰在题为《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中国特色的居住文化》的文章中指出,居住文化要融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斯时,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正在叩访北京三山五园的那块土地——现在已经“长出”御园。“赋予将要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建筑以灵魂,是先于工程建设考虑的重点。”宋卫平在“御园”的早期策划会上曾如是表示。

居住文化的探索是一项长期任务,在一些建筑过分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在功能、缺乏文化内涵等情况下,如何从零星的“标志”、“元素”运用阶段,走向系统、深入的居住文化建设阶段,由绿城打造的北京御园提供了一个复兴中国居住文化的范本。

李安纲:营造心灵家园

什么叫居住,居住很简单,我们有一个肉体,而肉体一定要有一个归宿,这叫家园,肉体的家园,是我们世俗的家。但是中国人还有一套精神体系,精神也要家园。所以中国向来所有的家园都是依据身心两方面的安宁而设置的。

什么叫文化,文化是一个集团,一个单位,一个个人与另一个单位集团和国家区别的标志,这就叫识别标志,什么叫文,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胸前解开,露出纹身,就是文。什么叫化,就是教化,就是能够让人住在房子里,能够得到安心,得到升华,同时显示出气质,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御园有一个宗旨叫营造人心灵的家园,这个非常好。中国居住文化如果让人心不安的话,就会闹心,所以房子的前提是安心,御园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御园是怎么写的呢?一边是卸,这个卸字是休息的意思。御园除了皇家御用之外,更关键是御的本意是放下、休息的意思。

我们的文化识别标志到底是什么,这就牵扯到细胞。住在这个房子里决不仅仅是夫妻俩,还牵扯到时代的传承,牵扯到遗传基因,除了生理基因就是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就是内在所有的软件。

中国人过去的居住是以天地为本,所以沟通天地是最根本的。因此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才是根本。但是现在的许多装修往往崇尚西式的豪华,虽然有些是可以,但如果没有软的文化因素,就失去了真正存在的价值。

圆明园有外在的西化,但里面藏有中国人的东西,里面的细胞是中国的。御园加入中国的文化,让能买得起这样房子的人追求自己文化的提升。如果请来的贵客除了看到西式的华贵之外,没有看到中国文化的贵族气质,那么就有所缺憾,所以御园把这个补进去,就恰巧是中国居住文化的复兴。

张颐武:召唤灵魂的居所

近30年来,中国居住文化有一个巨大的提升和改变。这个阶段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以大房子为中心,作为一种典范高端居住文化,这是我们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从过去的五六十平方米,到现在的三居室、四居室,我们自己没有发展出一套经验。二是房子大了以后,里面该怎么办?一开始大家意识并不清晰,吸取外来的文化,而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发展空

间。

中国开始在尝试用高端产品作为范例提升整个居住文化。目前,政府比较关心的是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政策问题,但市场可以关心整个建筑文化的提升,用高端产品带动中端,再带动低端。

中国高端产品的建筑解决方案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中西合璧。圆明园是个范例,从它的图纸上可以看到欧洲古典建筑最好的表现,经中国工匠创造性地修改后就成了中式的。中国建筑需要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中西合璧。另一个是古今合璧。我们需要在中西和古今之间寻找到中国居住文化的定位,利用历史最好的资源。

与很多项目不同,御园位于中国皇城北京上风上水的区域,被三山五园所环抱。这个独特的区域有很多历史遗迹,特别是圆明园和颐和园。御园借的外面的景也都是很中国的,比如玉泉山和万寿山,与西方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结合起来,过渡非常平顺。比如御园门口的喷泉,就很类似奥黛丽·赫本的电影《罗马假日》里的广场。

老百姓需要一些高端房子做示范,这样才能把这个境界提升起来,因为更多的年轻人会以这些高端房子作为榜样,因为他们会有一个梦。御园可以作为一个范例,来召唤灵魂的居所,不仅仅是身体的居所。

陈世民:用建筑复兴居住文化

现在建筑界经常提到拯救建筑文化失落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已经从粗放阶段走到品牌阶段,怎么走向品牌呢,就需要有文化内涵的提升。建筑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现在却没有很好地发掘出来。作为文化崛起的中间力量,建筑文化负有重大的历史责任。

建筑文化不只是一个产品的文化,还牵涉到一个企业的文化,也包括企业带头人的文化,他的内涵,他的修养,才能体现这个产品。所以从这点看御园的开发商绿城集团很有品位。

目前市场上对中国居住文化的发掘比较少,且在认识上也有很多误区,所以总觉得中国自己的东西比较落后,比较闭塞,一谈中国建筑就是亭台楼阁。

一个社会和一个居住建筑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五个基本的因素。第一,社会的意识;第二,经济发展的水平;第三,科学技术材料的使用;第四,地域气候特色;第五,民族的生活习惯。

当今居住文化的特色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强调和谐,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建筑的和谐共处关系。人们在追求物质空间的同时,还要强调精神空间,这种居住文化要使人感觉到生活在里面赏心悦目。心灵的宁静,才能够安居乐业,这一切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激发创造力。

复兴居住文化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休闲,还可以发掘传统居住文化的特点,同时也不妨广泛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特色,加以融合。现在任何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建筑文化的发展,绝对是一个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有发展和创新。

御园总体布局很好,0.68的容积率,能够做到在周围大环境下有一个良好的中环境,室内的小环境也是不错的,这是很有成效的,而且用了很多西方建筑语言。

聂梅生:居住文化是一种茶韵

“御园”这个名字很吸引人。我觉得御园项目能盛得住“御园”这两个字,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御园的整体设计风格是新古典主义。它必须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无论从生活的舒适度和健康指标,包括住宅的品质和科技都要比一般的产品好。这样才能体现御园的价值。真正最后能无价,能传世,就是精神层面上的,甚至成为一个文化保护单位。如果御园在若干年以后也成为一种遗产,就达到了一种境界,因为它旁边的都是遗产。

比如,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古城至今没变,很窄的胡同,但里面确实是现代生活,而且那块地方房价非常贵。相反,后来建造的那些现代房子却没有那么贵。

居住文化可以推升产品的后期价值,如果体现了文化,那就是建筑师的功力,因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文化氛围。

居住文化好比茶文化。大碗茶就是大碗茶文化,有那么个群体形成它的一套文化,如同人们在旅游时看到很多民俗文化村就可以想到,它一定和当地的民俗有关系。

御园已经到了一种神韵,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比如品茶,品铁观音很难说是一种味道,这就是一种茶韵。

所以现在谈居住文化在中国是很重要的,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居所,营造不同的文化,最后传承,从现在传到未来,最后成为历史。我很希望御园,将来百年以后,能成为一个历史,把文化也传承下去。

徐卫国:推崇批判的地域主义

我比较推崇批判的地域主义这种学术思想。批判这个词最早是康德提出来的,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唯心主义的哲学,针对之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批判。另外一层含义是20世纪初,法兰克福一个学派针对当时的现代化提出的激烈批判,它实际上是反对现代化带来的文化趋同。

中国居住文化对待传统的态度上也有这两层含义,一是对传统的批判,一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趋同的建筑文化的批判。

什么是传统的地域主义,或者传统的继承方式?简单地说,比如今天的市场有很多复古的建筑,比如北京四合院,苏州民居移植到北京,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非常明显,把这些四合院原原本本地搬过来,好像营造一个传统文化,其实这正是传统主义批判的对象。

这种完全的复古就像拍电影做了一个布景,只是营造了一个气氛而已。今天所需要的居住形式和传统的居住形式文化不一样,所以批判的地域主义首先对这种做法开始批判,因为它太虚假了。

第二种批判是文化趋同的形式批判。它的对象很明确,就是现代的一些居住区,横平竖直的板楼,回家都不容易找到门,为什么呢?因为太趋同了。

批判的地域主义推崇结合房子所处的地段和场地等环境条件。结合环境条件创造出与环境对应的居住形态,为居民服务。这种建筑强调与环境的关系,建筑的形象与环境特色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反映出所处环境的特点。

批判的地域主义具有开放性、适应性,作为它所继承的传统,本身对传统的态度应该是开放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这种传统,对其他的文化、优秀的精华要采取开放吸取的态度,也就是说不排斥其他先进的文化精髓,把这些精髓结合到特定的居住形态当中。

批判的地域主义把对于时代技术、时代文化的接受态度,和把建筑形态的实现、设计建立在对时代精神、时代技术和时代文化吸收的基础上。所以,如果把这几方面融合起来,这个建筑形态的结果就会有一种陌生感,这种形象是批判的地域主义所推崇的形态。

就御园而言,很符合这种批判地域主义的思想。首先就是它特定的环境,带有皇家气息。三山五园,西山特定的自然环境,御园很好地结合了它们,这种思想就是批判地域主义所推崇的思想。

实际上,三山五园在这个地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北京的海淀区其实比北京其他地区地势低了50公分,它的特点是地下水丰沛,适合造园,再加上西山的自然风光,形成了优美的居住环境特色。而御园结合了这种自然环境特点并且做的非常出色。

其次御园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对传统的继承不仅仅是局限于中国传统,它把代表传统西方文化的精髓结合进来,把西方古典的形式作为建筑的形态。

陆皓:建筑师要关心现代居住生活

中国居住文化复兴和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可以放在一个现代世界闻名的范围内来考虑。除了谈论中国文化之外,建筑师要更多关心现代人的居住生活、居住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

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讲,建筑师可能更关心每个项目所在的地域,大到城市,小到周边的区域,再小到每一个单位,单位周围形成一个整体环境关系,一层一层,最后到每一个阶层的环境关系上来,这可能就是绿城设计上最需要考虑和重视的一个方向。

事实上我接触御园项目大概有3年了,我们从最初到后来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式,最终

形成了现在的布局。御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极具特点的皇家气韵是我们所考虑的。

现在御园每一个单元的设置都跟日常所见的住宅感觉不同。御园的厅堂层次、通道和退景的

位置,以及各个空间互相融合的手法,都不仅仅只是简单地解决一个住的问题,我们希望能给住

在御园里的每个人提供不同的场所,让他们在不同的场所中形成不同的活动。

御园在客厅的外面还营造了不同大小的室外场所,把空间延伸到每家各自室外庭院中去,这

些庭院和每个组群庭院之间发生互动。

每一个组群之间跟组群的中心又发生空间转换。每个组群又互相形成了一个中心的大型花

园,在花园中特别强调了跟周围的山,包括玉泉山、颐和园、西山等各个视点的相互应接关系。

关于建筑形式,我个人不是特别看重什么形式采取什么风格,但会非常在意有关形式语言的

准确性。我觉得不管做哪种建筑风格,需要的是语音的准确,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建筑有一个世界

级的水平,不然就是空话。

胡安东:文化藏于细节之中

御园的居住文化体现在细节之中。环保电瓶车接送和融雪技术,很好地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

来。

关于财智阶层和居住文化的关系,我想起了一个系列纪录片《大国崛起》,就是居住文化是

对外交流的窗口。在欧美国家大家看到的中国城、唐人街,它们往往以中国传统的方式演绎我们

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这说明了什么呢。中国文化里加了很多新的财富理念和新的智慧理念,这个

要求我们不管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工程实践者或是媒体传播者都要更新这个观念。

中国的居住文化既要有小桥流水,也要有很多节能环保和对环境影响的因素。这样才能体现

中国居住文化的提升。在美国看到的唐人街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牌楼,同时还有一个中国龙的龙

脉精神。

绿城作为中国居住文化的南派为什么到北方来,说明中国现在的南北居住文化的交流也是在

不断发展和创新之中。

御园可以邀请一些国内外友人作为一个中国居住文化的典范来观察它。这些都需要财智阶层

来创新和改造。

(编辑:sjlm)

对中国居住文化的思考

张永梅

摘要: 文章通过对中国居住文化发展史的回顾与分析,针对目前房地产热引起的居住文化问题,提出中国居住文化发展之路:尊重自然生态、塑造地域特色、充实文化内涵、建设经济适用房、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关键词: 居住文化传统居住文化中国居住文化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正在持续稳定地发展,城市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期,人民的居住条件日益改善,到2004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3平方米左右,城镇住房短缺问题基本解决,居民居住“总体小康”目标基本实现。居民的住房观念和住房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生存型需求向舒适型需求转变,从物理空间需求向生活质量需求转变,逐步成为居民住宅需求的重要特征。未来居住环境开发趋势是什么?建设部刘志峰副部长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居住文化论坛”上的致辞中指出:“居住文化是住宅的灵魂,是住宅品质的综合体现。居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提高住宅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住宅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满足居民住房需求的必然要求,是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中国居住文化发展史

1.1 居住文化概念

“文化”二字最早源自“人文化成”一语。人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人,其本质在于人是社会文化的存在。人的生命过程是社会文化持续发展的产物。居住是自产生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居住的发展自始至终无不印刻着人类的文明与智慧,同时,居住也烙下了人类社会的痕迹。居住文化是一个民族特定居住生活方式的整体。它既包括物质的硬件,又包括知识、精神的软件,是人类在居住范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2 中国传统居住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之居住文化博大而精深。中国地域广阔,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因而有着各具特色的居住文化。如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土窑、皖南徽派建筑,其形制各具特色,都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1.2.1传统居住文化的构成

传统居住文化是传统住宅建筑及其周围物质要素共同营造的一种生活环境,相对于规模大、密度与容积率高、居住高度集中的现代城镇住宅区环境而言,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构成特征与文化内涵。

从物质要素来讲,居住环境包括自然和人工的物质实体,自然的物质实体包括气候、地理、水文、地质、土壤、地形、植物等,人工的物质实体包括路径、种植、堆山、叠石、水池等。从社会构成来讲,我国传统住宅可分为百姓住宅、文人住宅、官商住宅等,直至王宫府邸。

1.2.2传统居住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典文化素以其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审美理念、隐喻手法而独树一帜。强烈的人文意识、细腻的审美体验、曲折的隐喻手法,构成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价值取向。

以皖南古村落解析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居住形态中,皖南古村落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类型之一。其村落布局依山临水,空间变化富有韵律,街坊小巷幽深宁静,水口园林景色如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山墙造型别具一格,雕刻装饰精致优美,室内陈设古朴雅致,体现了皖南古村落在人居环境营建方面的杰出创造才能和成就,有很高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西递和宏村保持了完整的古村落原型,有精良的建筑艺术和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设计,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有着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西递、宏村于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1年5月被中国政府列入国保单位。其居住文化内涵如下:1.2.2.1强烈的人文意识体现

皖南古村落是以徽文化和徽商造就的,具有典型地方文化特色。徽文化源远流长,她源于公元前600年左右,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皖南古村落大都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为单位聚居。从皖南古村落的选址、布局、建设、装修,到人们的习俗、观念、思想、行为,都是在徽文化的指导、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物质空间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完美结合。

1.2.2.2细腻的审美体验

西递、宏村的水、街、巷空间和村落空间富于特色,建筑形体优美,装饰之石雕、砖雕、木雕工艺精湛。

徽州民居造型优美。其粉墙黛瓦马头山墙。层楼、叠院、天井无不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表象特征。星罗密布的建筑群在青山绿野的背景衬托中给人以质朴、清淡之感和环境的高度统一。

1.2.2.3曲折的隐喻手法

宏村建设注重风水,规划成牛形平面,表达了农耕民族对牛的特殊情感;西递是黟县在外经商人数最多的村落,明清之际村落的形态有意识地发展成船形,意在祝愿外出之人一帆风顺。徽商多是儒商,皖南民居在建筑装饰方面颇有讲究。一般大门均用黟县青石做框,上部嵌门罩,多砖石雕刻,以花鸟虫鱼或历史场景为题,有所寓意。室内木雕、摆设也隐寓着主人的思想和生活观念。

1.3 建国后中国居住文化发展

建国后中国住房建设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78年为第一阶段。多为分散建设的低层或多层住房,一般设施简陋,标准低,只满足居住最低需求。

1979年—1984年为第二阶段。建设标准有所提高,强调套型和必要的功能,住宅环境有所改善。

1984—1993年为第三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建设方式上采用了“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建设标准上强调“功能设施完善,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

1994年始进入第四阶段。1994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重大科研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形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1996年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2],对住宅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同时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保证措施。

以中国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之一——合肥市琥珀山庄小区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人们对居住文化的追求。琥珀山庄位于合肥市区西,紧靠旧城,毗邻环城公园,景色宜人,交通方便,基地地形起伏、狭长,呈不规则带状。规划因地制宜,建设顺应地势的道路系统。布局采用组团式,力求简洁、布局合理的功能结构。规划中利用地形建半地下室、下沉式广场,保留部分现状水塘作为小区活动中心的游园,利用紧靠环城公园用地布置高中档华侨公寓和独院式住宅,既实用又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不仅如此,建筑充分利用坡屋面改变当时合肥市住宅建筑千篇一律的现象;还有其叠落式住宅,妥善解决了地形高差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室外环境,形成山庄风貌。合肥市琥珀山庄是传统居住文化与现代居住文化的良好结合。

1.4 中国居住文化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民族身分证的中国建筑文化在今天面临着多方面的危机,包括在欣欣向荣的房地产市场中地域文化的失落、全球化对地方文化的冲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特色的忽视等。我们的城市开始趋同,城市失去了个性,甚至一些居住区开始洋化、刮欧州风。由于房地产开发的火爆,而房地产开发商对居住文化的修养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城市居住文化建设出现了混乱,出现了一些低品质的居住小区。我们需要对居住文化进行深入反思,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居住文化之路。

2、对中国居住文化发展史的思考

2.1居住文化发展的几个阶段

住宅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原始的简易防御阶段,到基本需求安置阶段,再步入健全功能普及型阶段,而今已进入舒适环境小康阶段。中国居住文化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映射着时代发展各阶段的特征,是历史的见证。中国之居住文化发展史是城市政策、经济、文化发展在住宅这一最广泛的建筑型制上的体现,居住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人类社会的总体价值取向。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封建时代在住宅建筑上体现的是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体现着当时的社会风情和人们的生活追求,这些在前述的皖南古村落中都有着明显的反映。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仍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如古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我们现在所呼吁的尊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纯朴体现。

2.2居住文化应适应时代的发展

中国现代居住文化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道路。大规模的真正意义上的居住区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始起步,但由于国家百废待兴,经济落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居住文化体现的是解决基本的居住需求。直到19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的高品质需求提到日程上。为此建设部于1994年进行了首次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工作,原建设部部长侯捷为此题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从此中国居住文化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良好居住社区的建设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当时一些颇具特色的居住小区,如合肥市琥珀山庄小区、上海恩济里小区等,其规划手法和设计理念对现在的居住小区设计都有着一定影响。如果说中国古代之传统居住文化体现的是儒学思想,那么建国后居住文化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与探索。住宅建设在吸收传统居住文化思想基础上,借鉴了国外,如苏联、英国等国设计经验,并体现了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理念追求。小区规划力求作到延续城市文脉、保护生态环境、组织空间序列、设置安全防卫、建立服务系统、塑造宜人景观,为居民提供舒适、方便、优美的外部生活环境。

2.3现阶段居住文化出现的误区

由于房地产业的大发展,居住文化呈现出盲目趋同现象,房地产商所看到的是眼前经济收益的多少,他们并不关心所开发建设的居住区是否与城市相协调,是否有长久的生命力,是否促进居住文化的发展。而我们的管理者又难以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在一个楼盘里一个组团宣扬英国风格、另一个组团又宣扬巴黎风格,显得不伦不类。就连房地产开发用以宣传的楼盘名称有的也让我们哭笑不得,象“国际花都”、“世纪阳光”等等,有的竟叫“曼哈顿”,他们想要说的也许是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而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去研究世界居住文化,甚至连中国的居住文化内涵都不了解。现在的房地产开发过于为经济所牵制,居住面积越做越大,房型变化上却缺少研究;以局部的景观设计来代替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追求,以一个个封闭的小区隔离与城市的融合,阻隔小区与小区间的交往与设施共享。不仅如此,现在居住区建设还使城市出现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这在许多大城市都有所反映,如合肥市较为明显的是城市东区(瑶海区)居住人口相对贫困,而城市西区(蜀山区)居住人口相对富裕。

3、中国居住文化发展之路探索

3.1 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之路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中国居住文化首要解决的问题。

人是自然的产物。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旦我们漠视自然、盲目改造时,自然将会无情地给我们以惩罚:因为水土流失和人们不科学地用水,黄河几乎每年发生断流,长江也已变成“黄河”,并且常年成灾;因为氟利昂的广泛使用,使南极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而产生“空

洞”,造成全球变暖,冰山加快融溶,海水可能在未来的百余年内上涨并淹没世界上相当多的发达地区。诸如此类现象已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尊重自然,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住宅是人类各类建筑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住宅在建设时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保护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吸取古人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宝贵经验,体会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并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为责任,而不去一味追求眼前的、少数人的利益。

说到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在居住文化建设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再造自然生态环境,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植树种花,而是在追求生态景观效果的同时,注意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去再造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让鸟语花香充溢我们的生活环境。

3.2 走塑造地域居住文化特色之路

塑造地域居住文化特色是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途径。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南北气候差异很大,不同的地域、气候、资源条件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居住文化特征。其无论是在总体布局上、建筑形式上以及内含的地方风俗、习惯上都有较大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姿的居住文化资源,也正是这种差异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地域特色居住文化一般总是与其特定的地域环境相适宜的,与地方风土人情相联系。如皖南多山、水,因而其居住环境建设在因山借水方面有较深造诣,皖南山青水秀,其建筑形体轻巧,掩映于群山之中,如陶渊明所赞之“桃花源里人家”。这是皖南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而北京,地势开阔,又为京城,其建筑布局一般较规矩,建筑体量较皖南民居大,“北京四合院”便是北方民居的典型代表。由此可见南北居住文化的差异,它们各具特色,都是我们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地域特色居住文化的弘扬可以使我们的居住文化永葆青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有个性的,也才能成为世界的。虽然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高度发达,技术手段在不断更新,而面对“千城一面”的现象,人们在呼唤传统的地域文化。在中国,我们的经济实力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城市建设的吸引力不可能靠现代化摩天大楼来创造,我们要扬长避短,应该在建设地域特色居住文化上下功夫,

把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发扬光大,以特色来增强城市建设的品位,提高其竞争力。

地域特色居住文化的建设不是照搬老祖宗的东西,而是去深切领悟其真实内涵,结合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将其发扬光大。

3.3 走充实文化内涵的文化发展之路

文化发展之路是未来居住文化建设的重点。人类的文明是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住宅区位的选择上,除了注重商业环境、交通条件以及物业管理等因素外,更多地关注起小区的文化氛围。

展望未来,文化内涵的充实将是住宅区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人们需要在住区内得到精神的满足,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住宅不只是一种工业品,它还是一种文化产品。在整个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包含了相当丰富和复杂的文化内容,从选址、策划、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到材料选择、文化设计、物业管理、营销过程和推广方式,文化都无时不在。人们的观念在影响居住文化,居住文化的发展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中强调“先进性文化的代表”为我国居住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内容,积极引导居住环境中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4 走经济适用之路

经济适用的住宅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实力还不强。这就要求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过于追求奢侈的居住条件,不要搞“小区景观公园化,住宅装修宾馆化”,我们可以把节省下来的钱投资到工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上,投资到教育、军事等领域,使国家进一步富强起来,而不追求一时之享受。

经济适用一方面要考虑建造成本的经济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建成使用后维护成本的经济性。不搞奇花异草、名贵建材等华而不实的事,不搞投资过大且不易维护的住区景观设计。

经济适用房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应大力提倡,因为我国许多人经济还不富裕,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

展,一些新增的城市人口,他们还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他们的购房能力是有限的。

3.5 走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之路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为此,居住区建设要对弱势群体采取一定保护措施,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这一方面,现在我们做得还较少,也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这方面的问题已出现,如社会老龄化问题。我国在1999年已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3],而且在家养老者占大多数。

因此,必须强化居住的“为老、助老和照料”为重点的服务功能,以满足老年人及其群体的“老有所医、所学、所为、所乐”的各项需求,向“健康老龄化”的目标迈进。居住区规划对老年人的关照主要体现在配套公建、绿地系统和道路系统等方面,主要规划手法包括补充完善医疗保健设施、建立健全医护设施、充实文化体育设施和设置老年专业服务设施;增加绿地面积,扩大老年人及其群体所需的户外活动公共绿地;强调方便、安全、便捷和舒适的步行系统等。在单体住宅设计中还要考虑一定数量的老少住宅套型和老年公寓式住宅套型。

再有我国的居住区多是封闭型的,尤其是高档小区更是戒备森严。如何在保证住户安全的前提下,让小区内环境成为城市共享空间,服务于更多的市民是居住文化应探讨的问题。

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是社会公德的体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居住文化建设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6 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之路

居住文化是动态发展过程,因此要本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思想。

与时俱进就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理论认识。时代发展了,我们不能还用老的方式、方法来进行住宅规划、设计,那样必然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要求。例如,私人小汽车的拥有量不断提高,那么规划小区配建的机动车停车位标准就要相应地提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宽带网已进入小区,我们就要完善住宅区的信息服务设施,使住宅小区不仅为居民提供既安全又开放、信息灵通、通讯便捷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提供了居家经商等办公条件。

创新是指理论上、技术上的突破。理论创新要求居住小区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对理论实施效果进

行检查验证,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切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理论方法;技术创新要求住宅建设加强高新技术应用。中国一年的建设量巨大,而建材的耗费则更大,由于技术的落后,致使我们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为此,我们要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纵观中国历史,居住文化的发展之路是曲折的,我们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着一些失败的教训。而今,面对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住宅建设数量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居住文化面临着观念的整合,怎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居住文化之路?我们期望看到中国居住文化风刮起来,希望如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司马云杰在他的著作《文化价值论》中所写道的:“中国文化一旦完成了现代化的价值体系转换,一个深厚博大的文化必将出现于东方世界。”

有人说,住宅构成了社会的写照,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和心灵的寄托。

在我眼里,住宅是梦开始的地方。这些会说话的木石,凝固着人们的需要、感情、审美、希望和追求。

相信许多人儿时一定背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典故成为教育家为孩子择居的经典,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语录也试图证明环境对人性格命运之间某种的联系。

唐怀素在著名的《论书贴》中潇洒地写道:“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环境对人的影响之重要尽显其中。

深谙中国古代文化的曹雪芹,也在大观园中精心营造了贾宝玉和群钗的居住环境。贾宝玉的怡红院,典型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满身的脂粉气;潇湘馆清静幽雅,“一带粉墙,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竹遮映。”除了脱俗的黛玉,谁有资格堪居此地?只有藤没有花的蘅芜院正是宝钗冷静圆滑性格的写照;而李纨的稻香村,貌似质朴无华的农家居舍,却恰如其分地衬托出她寡居的身份。

一直以来,我还在纳闷,宋代文学达人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多么经典的居住硬条件,怎么就没有成为当时房地产商的广告语呢?

在中国的传统语境里,建筑是文化和艺术,充满着温情与意蕴。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那么,按理想主义者的理解,民居就应该是这些音符组合中最富有人文情感和美学意蕴的乐章。

必须的。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

什么样的居住环境才能真正适合人们的身心休憩?

什么样的居住环境才能真正达到人们的精神需求?

而我们目前又处于一个怎样的居住环境?

研究表明,在城市单元楼里长大的少年,性格上常会出现孤僻的特点,他们不善于交际,不少人还有自私的毛病。结论是,在四合院或者大杂院里长大的幼儿比囚于单元楼里的幼儿更善于与人交往。于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居住环境对孩子会产生哪些心理影响,我们怎样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历史发展到今天,建筑究竟是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钢筋水泥与玻璃幕墙吗?理想的民居究竟什么样?是现代带有囚禁意味的火柴盒吗?

让我们扫描一下,现实版的居住环境中缺少了哪些传统元素?或者说哪些曾经令我们的祖先引以为自豪的元素正在悄声无息地与我们渐行渐远?

毫无个性、千篇一律的住宅楼在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气候特征的地域遍地开花,喝高了,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家。用水泥和防盗门窗隔开的一个个家庭,邻居多年,有可能没有搭讪过一句话。

我们的肢体只会踩油门和刹车,却忘记了腿还可以用来奔跑;我们的眼睛只能盯着电脑屏幕,却忘记了可以遥望湛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草原;我们的后代可能在若干年之后会奇怪地问自己的父辈,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发小”为何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怎么可能?

为什么那个叫梭罗的美国人走入森林后会引起轰动?为什么瓦尔登湖会获得如此众多读者的拥趸?

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无法给我们一颗安静而纯粹的心灵。一切曾经美好的事物,可能会随着人们功利目的下的发展而消逝,瓦尔登湖只能成为记忆,而且会慢慢淡去,直到人们再也无法回忆起她的模样。

在花钱买时间,花钱买空间,花钱买安静,花钱买健康的时代,有一种东西花钱是买不来的,那就是文化。

居住文化是什么?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清楚。

我只清楚芸芸众生,现在根本无法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无论是住宅还是心灵。更不可能有一方真正的山水。当然,除了把高楼阳台上安置满各种绿色植物(如果这也算是大自然的话)。你就是再喜欢自然山水,却不可能真正归隐田园,只能偶尔低吟“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当然是在无菊无山的情境之下。

我们的四合院哪儿去了?我们的地坑窑还在吗?我们的神垕镇现在还好吗?

现在房地产商广告中最有视觉冲击力的莫过于“某某国际城”“加州风情小镇”“巴黎春天”等等西洋景,听起来感觉真是不错,高贵、尊雅、身份、权利、金钱,一个都不能少。但还是少了一样——人本化的居住意境。这里有的只是对物质奢华的追求。

中国文化倡导的“诗书名世清白人家”的居住意境,我们民族真正需要的文化精神在这里已经被忽略的无影无踪。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一个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一个没有了自己民族特色的国家与城市,很难说会有美好的未来和对外竞争力。

国家与城市现代化都离不开文化,民族的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如何沿承历史的文脉,让我们的居住环境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难以破解的课题。此题很宏大,也很深奥。如果能为解开这道难题带来一星半点

儿的思路,那么,我们就会固执地认为,此次邀请省内专家学者来漫谈居住文化缺失的话题就有一星半点儿的意义,倘若如此,我们将感到莫大的欣慰与荣耀。

居住之殇

一场关于中国城市居住文化缺失与复兴的自由漫谈

全文撰稿/特约主笔:素一编辑:晓波插图:秋裤摄影:陈更生/哪吒/善图哥

时间 2011年6月17日

地点瓦库

嘉宾

吕红医建筑学博士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城乡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牛宁建筑保护和规划专家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特聘教授

张保盈河南省旅游专家委员会专家郑州文交所首席执行官

张得水研究员河南省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吕军辉副研究员河南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

刘阳魅力中国杂志社社长

后访嘉宾

孙广举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河南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李蓬河南商报社社长

徐益明信和(郑州)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什么世界是方的?因为地球是方的。为什么地球是方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盒子里。

这个城市,整个一个大模具,把我们的居住,浇铸成一模一样的。建筑和人的关系,已经非常固化,你花了半辈子的血汗钱,买了套房,但不可能对自己的住宅提什么个性要求。想有个性,只能自己关起门来装修。

《魅力中国》:这个时代,何以如此居住

还记得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吗?那里的清新、亮丽和神奇曾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尤其是院墙之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的情形,令多少孩子神往。

小时候,我们的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家一个院子,前庭、后院、树木、花草,一砖一瓦皆是史,一草一木总关情。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精神之间,和谐美好,妙趣横生。虽说那时经济并不发达,家里唯一的电器也就是那只灯泡,但却能给人以温暖。

现如今,住宅已从最初仅满足人们生存、居住需要的单一功能发展成为集居住、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产品。可现在的城市小区,到处是冰冷的钢筋水泥、紧锁的房门和冷漠的邻里关系。

今天请几位来,就是想聊聊,中国人的生活原本不该是这样的啊,中国人的居住形态也从来就不是这样的啊,怎么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就陷入了这种居住的境地?想回到过去,是痴人说梦?还是现在的重建是为了将来的再拆迁?我们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吕红医:现代民居的前世今生

在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的今天,似乎各种风情的居住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各种选择的可能性。然而,却是中国居住文化最为贫瘠的时代。

中国古人真的是非常了得,早在三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宅经》曾对人们的住宅给出这样的定义:“宅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三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甚至可以清楚地触摸到先人们对于居住文化深刻而独特的思想脉搏:住宅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之枢纽;住宅是彰显社会伦理秩序之楷模。

落入功能陷阱

进入近代,中国强调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变革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建筑上则是较为系统的引入西方建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经验,尤其是西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形式服从功能”思潮的影响,经过五六十年代对于苏联所谓共产主义的建筑形式的模仿(如郑州市国棉三厂的家属楼的设计),彻底变革了中国的居住文化传统。

二战后,德国面临如何快速建造大量居住建筑,以解决战后人民的居住问题。为了加快设计和建设的周期,他们通过将人们在住宅中的行为抽象为吃饭、睡觉、会客、如厕四种基本活动,并据此进行空间组合,从而形成标准的住宅户型。这一设计最大的弱点就是忽略掉居住者个体需求的差异性。

由于个体需求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在设计中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因而造成了世界各地建筑形式趋同,城市失去特色,住宅缺乏个性。

众所周知的原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历了文化的蜕变与空白时期,中国的居住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起被视为“四旧”而被彻底清除干净。

有意思的是,强调简化人们行为的功能主义的住宅形式,恰恰与当时强调统一的意识形态的政治体制不约而同,人们的精神生活连同家庭生活一起被公约到了极致。当对于自身居住文化和传统已全然不知或完全不知尊重的时候,当隐私、个性、个人情趣和修养都消失殆尽时,那些打着先进的、现代的旗号的流行时尚和主义乘虚而入,狸猫变成了太子。

标签与符号横行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建筑思潮开始在西方建筑界盛行一时。后现代建筑注重形式表现力,注重历史样式与符号的应用,以强调建筑自身的可识别性和文化特色。这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再一次不谋而合,于是,后现代主义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建筑界大行其道。

然而,当西方建筑界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反思之时,在中国广大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住宅建筑开发市场,却曲解和迎合了后现代主义,一时间,风格主义标签满天飞。为了提升商品住宅的商业价值,快餐式的文化注入成为趋势,贴着各种风格标签的地产项目在中国广为流行。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欧陆风情,最近几年的地中海风情、英伦风情、法兰西风情、维也纳风情等等,一应俱全。似乎这样还不过瘾,最近甚至流行将欧洲某个小镇全盘模仿过来。这些项目甚至被视为一些优秀设计案例,在设计院校中广为传授。

而购房者往往也趋之若鹜,似乎认为购得一套欧陆风情的房屋,便具备了英伦绅士、法国淑女的“范儿”。

在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的今天,似乎各种风情的居住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各种选择的可能性。然而,却是中国居住文化最为贫瘠的时代。一方面,我们对于传统的价值观和居住文化或无知或蔑视,另一方面,又拼命地抄袭西方传统居住建筑形式。通过地产界、策划界和设计界共同完成了一幕活生生的西方传统居住文化的“新殖民主义”的城市舞台剧,使得中国优秀的传统居住文化彻底灰飞烟灭。

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我们而言,家在哪里,这是个问题。

失去了个性的家园,意味着什么

千城一面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我们的城市被毁容了。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丧失边界和更新太快的东西,都是可怕的。现在,这两种“可怕”,都正在发生。

传统居住文化的自然观

吕红医:

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营造自己家园的吧。“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自然地理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的多样性造就了多彩的民俗民风,也形成了乡土建筑形态的丰富多彩。乡民们在进行乡土建筑营造中就地取材、采用造价低廉的工艺传统与营造技术,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一创意的灵感源自农耕民族朴素的生存逻辑;而户主与风水师、工匠共同谋划住宅的建设,村民共同参与建设的“换工”的营造方式,则保护和传承了地方营造技术与工艺传统,并在自然演进中形成让人叹为观止的居住文化特色。

比如,我国四合院的居住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陕西岐山的西周遗址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非常严整的四合院遗址,“前堂后室”的格局很好地体现了“内外有别”、“男女有别”的社会秩序。

四合院的显著标志就是对外一律不开窗洞口,以砖墙对外。而院内几乎没有墙,强调了以庭院为中心的其乐融融的家庭关系。同时,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四合院住宅也反映出中国文化中强调内敛、自省、注重精神生活和自身修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价值观。

可以说,中国的居住形态与文化反映了中国人对于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系统的思考,在居住建筑中传达出一种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牛宁:

中国传统讲建筑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人自身的密切关系。西方建筑学提的理论是“坚固、实用、美观”,他们只关注建筑本身,这实际上与中国的住宅建筑理念并不在一个层面上。

批发居住,批发生活

牛宁:

城市社区像一个能住人的“机器”,跟流水线一样,外观是一模一样的建筑,下了电梯走廊又是一模一样的门,喝醉酒回家都找不到门,为什么?太相似了。

吕红医:

30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几乎每个城市,每个居民,都陷入了这样的居住境地:生活被开发商复制,回家被钢筋水泥关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