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译著_朝花夕拾_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译著_朝花夕拾_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译著_朝花夕拾_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译著_朝花夕拾_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2010年8月

Journal of G uangdong U ni vers ity o f Techno l ogy(Soci a l Sciences Editi on) Aug .2010

收稿日期:2010 01 02

作者简介:车明明(1965 ),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化与翻译。

译著 朝花夕拾 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翻译分析

车明明 李忠玉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 要:文章拟从一全新的视角,即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以译品 朝花夕拾 为例,对杨宪

益、戴乃迭对该书的翻译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译作的成功和译者做到了多维度适应性选择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鲁迅作品 朝花夕拾 汉译英 杨宪益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多维适应性选择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23X (2010)04 0073 04

一、引言

朝花夕拾 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写于1926

年2月至11月间,共10篇。

鲁迅的文章素以犀利深刻著称,含有丰富的思想和意蕴,且语言洗练、富含古今文化。译其作品无疑对译者是一挑战,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成功地翻译了鲁迅全集。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 祝福 等6篇鲁迅小说均作为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课程教材。对于杨先生的翻译成就, 中国翻译词典 作了权威评价:!杨宪益系我国当代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自20世纪40年代起,他即与夫人密切合作,译出了大量卷帙浩繁的经典名著,将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逐一向外国推介,同时,因他精通多种外文,又把世界各国的文学瑰宝,译介给中国读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1]

2004年胡庚申博士在其著作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中提出了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学说,把达尔文的生物!适应、选择?学说引入了翻译界,指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译文的结果。!翻译适应选择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翻译做出了宏观的解释,以!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为其核心内容,用自然界的互连规律、!汰弱留强?的自然法则和!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和阐述,证明!适应、选择?学说确实可以用来解释和阐述翻译活动的本质、过程、翻译的原则、方法和译评标准。该学说认为翻译实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在翻译方法上,译者要重点关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

度?最高的翻译。

[2]

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3]

同一切语言交际活动一样,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N ida 在他的 翻译新视角 (A Fresh Look at Translation)论文中说过,翻译过程中的!译者要做出成千上万次的涉及选择与处理的决定,以适应另一种文化,适应另一种语言,适应不同

的编辑和出版商,最后还要适应读者群。?[4]

可以这样说,从所译文本的取材到译语词汇句式的运用,翻译行为的每一个阶段无不涉及对多种选择的确定。在选取源语材料时,需要确定材料选自的国别、原作者、具体文本等,选取材料后,译者即面临对自身文化立场、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总之,无论是!译什么?,还是!怎么译?,都涉及译者如何选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杨宪益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1.译者对作者、读者、委托者等外部需要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作品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翻译观。1951年杨宪益夫妇接到中国外文出版社的邀请来到北京,当时外文出版社(现中国外文局前身)刚刚创立英文版 中国文学 杂志,这标志着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的开始。鲁迅是中国的民族魂,杨宪益本人非常喜爱这位作家,翻译了包括 朝花夕拾 在内的鲁迅的

多部作品。!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这与杨宪益的民族主义情怀完全吻合,恰好解释了杨宪益偏爱鲁迅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杨宪益钟爱鲁迅的著作,不仅因为相同的民族主义情结,而且因为杨宪益在翻译理念中所体现出的民众与现实的立场与鲁迅的翻译观是基本一致的。鲁迅认为,翻译并不是某些少数精英用来体现自己超人学识的工具,而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杨宪益也有相似的翻译思想。戴乃迭和杨宪益都很喜欢鲁迅作品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洗炼的笔法。由于研究、熟悉鲁迅,他们翻译的鲁迅作品深刻而传神,在国内外翻译界皆享有盛誉。

正如外文出版社在出版前言里所说,他们的英译作品,不但有对外译介中国文学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国内英文学习者、爱好者及英译工作者,都是极有价值的读本。

2.译者对自身能力的适应性选择

傅雷先生曾说过:!译事##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的个人气质、艺术功力、行为习惯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会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出来,直接影响到译文的形成。[5]

杨宪益先生学贯中西,通晓古今,深谙历史典籍,文学造诣深厚,从先秦文学到现当代文学,跨度之大、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深,中国翻译界无人企及。白话文中他最推崇鲁迅的作品,正因为他敬佩鲁迅的精神,在追求人性的解放,追求民主,唤醒麻木的同胞等许多方面与鲁迅深有同感。杨宪益钟爱鲁迅的著作,不仅因为相同的民族主义情结,而且因为杨宪益在翻译理念中所体现出的民众与现实的立场与鲁迅的翻译观是基本一致的。通过积累和实践,他语言文化基础坚实,文学、文化兴趣浓厚,感悟能力敏锐,百科知识丰富,跨文化比较视野宽广,能直接领悟和传达最本原、最深刻的文化意蕴与精神。他与外籍夫人中西合璧,更加充分展示了翻译大家的优势。可以说,杨宪益对鲁迅作品的翻译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是对自身能力的适应与选择。

三、操作层面的!三维?适应性选择

就翻译的操作层面而言,翻译的选择更是显得具体而细微。如句式的选择,语气的选择,情感意义的选择,词汇色彩的选择,可以说,大到句式,小到词字,乃至一个标点,都有可能需要译者在对各种因素的权衡中,在!译与不译的尴尬处境中,在异同与得失之间?,做出积极的选择。[6]由于!语言、交际、文化、社会?是通常重点考虑的视角,因此不论是译者的适应还是译者的选择,上述因素都是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具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文化、社会等不同方面的适应和选择。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同时在译者适应与选择过程中发挥作用。

1.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任何交际活动都有一定的交际目的。杨宪益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向西方介绍中国灿烂的文化,让西方读者通过译介来了解中国。为了达到这个交际目的,他基本上选择了异化翻译;为了便于广大读者,他选择了较为通俗的词汇和语言,译笔准确流畅,极少有阅读译品的生涩感。在 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的许多书籍和典故恐怕连很多中国人都难解其意,但一看杨的译作,心底豁然开朗。

如在 阿长与<山海经>篇中,!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机的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杨这样译的,!but h is w as t h e on ly st u dy where I cou l d find Lu Ji s Co m m entari e s on the F l o ra and Fauna i n the!Book o f Songs,?and m any other strange titles.?!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 尔雅音图和 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 点石斋丛画和 诗画舫。?杨译为!A fter this I began seriousl y co llecti n g illustrated books.I acqu ired the Phonetics and Ill u stra ti o ns for!E rh Ya?and Ill u strati o ns to t h e!Book o f Songs.?I also had the Painti n gs Co llected by D ian sh izhai and A Sh i p l o ad of Painting and Poetr y.?!后记?中杨将 资暇集译为Notes f o r Idle M o m ents,将 非麻胡译为R efuti n g the V ie w that M a Shum ou W as a H un。在!二十四孝图?中,将 太平御览译为The I m perial Encyclopedia of t h e Taiping E ra。从杨对书名的译介,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了中西交际而作的适应选择转换。这样翻译阐释的恰到好处,既

2010年8月 Journal of G uangdong U ni vers ity o f Techno l ogy(Soci a l Sciences Editi on) Aug.2010

能让读者接受,又能保留别于西方的!异质?,使读者理解之余有所企盼。

无常篇不是简简单单的!鬼?故事,鲁迅试图提醒我们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无情的世界里,我们究竟如何珍惜人间的感情?杨深谙原文寓意,将篇名译为!W u Chang or Life-Is-T ransient?,做到了在效果上既形似又神似,更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因为只保留前面的译名会使西方读者迷惑不解,进而影响他们阅读该文的兴趣,后面的译名同时起到了注解的作用,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2.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首先要深入研究、全面理解原著,对原著的总体风格???艺术流派、文体风格、语言风格等等,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为自己的译笔译风选定一个适当的基调?。翻译是对语言的转换,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是成功的翻译活动不可缺少的。在 无常篇中,杨有这样一段翻译:

##The M audgalyayana tr um pet a lso w a iled on in pr o test aga i n st this unendurab le w rong.

So W u Chang m ade up h is m i n d:

!No w I sha ll let no m an o f,f

Not though he is behind w all o f bronze or iron,

Not though he is a k i n s m an o f the e m peror!...?

!Though he has resent m ent in his hear,t he doesn t b la m e the unexpected blo w.?

我们再看原文:

##目连瞎头也冤苦不堪似的吹着。他因此决定了:???

!难是弗放者个!

那怕你,铜墙铁壁!

那怕你,皇亲国戚!

####?

!难?者,!今?也;!者个?者!的了?之意,词之决也。!虽有忮心,不怨飘瓦?,##

译者深切领会上下文的联系并悟透其中之意,巧妙地对译文进行了重组。将鲁迅在原文中对!难?和!者个?的解释直接放在上段中,似行云流水,自然又贴切。我们注意到杨把这里的!你?转换成了!他?,也是对英语语言习惯做出的适应转换,和前面的!no m an?在指称上相一致。

另外,在 阿长与<山海经>篇中,不识字的阿长把哥儿告诉她的 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杨利用h ills and seas和ho l y seas有点谐音,将!三哼经?译为!Book ofH oly Seas?,无疑也是译者对语言维层面所做的适应性选择的典型例子。

3.对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杨宪益说过他很注重翻译中的!信?与!达?,其中与他尊重各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遗产密切相关。对文化的尊重在他的译作中表现为,只要有可能就在译作中保留原作的特有文化,因为他关注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如在 父亲的病篇中,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知道这是中国很形象的富含智慧的俗语。用英语来意译的话,其意为!It tur ned out to be easily acquired after an exhausti n g hunti n g.?为了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丰富的文化,杨采用了直译:

You wear out iron shoes i n hunti n g round,

W hen all the ti m e it s easy to be found!

又如,在 琐记篇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译为!On W ho kno w s H is Own Streng t h and That o f the Ene m y Is Inv i n c i b le i n Battle?;!嚼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论?译为!One Con tent w ith Che w i n g C abbage Root C an A cco m plish A ll th i n gs Under H eaven?。

可见,从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视角来解释,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不论是归化还是异化,都可以看做是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翻译策略的选择。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代表?的身份,在翻译过程中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适应性选择。

四、结语

杨宪益的翻译,既体现了他对文学作品翻译时的选择标准,同时也说明了他努力适应读者需要的明确目的,因而整合适应度高。希望本文采取的新的理论视角对翻译研究的探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3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79,220

[3]EUGENE A.N I https://www.sodocs.net/doc/7c11264793.html,nguage Cu l ture and Translati ng[M].上海: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3

[4]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M].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383

[5]许 钧.翻译思考录序[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4

An Analysis ofM ulti di m ensi onal Adaptive Selection of T ranslati on

i n Da wn B l osso m s Plucked at D usk

C H E M i n g m ing,LI Zhong yu

(Co llege ofH u m anities&Fo re i gn L anguages,X i an U n i versity o f T echno l ogy,X i an,Shannx i710054,P.R.Ch i na)

A bstract:Fro m such a ne w perspective o fmu lti di m ensional adapti v e se lecti o n o f translati o n as adaptation and se lection,th is paper proves that the success of the translation is c l o sely li n ked to the translator s adaptive se lecti o n fr o m mu lti di m ensions by ana lyzing the version o fD a w n

B losso m s P l u cked at Dusk translated by Yang X ian y i and G ladys Y ang.

K ey words:w or ks by Lu Xun;Da wn B losso m s Plucked at Dusk;Eng lish version;Yang X i a n y;i translati o 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ecolog ical env ironm ent o f translati o n;adaptive selection fro m m u lti di m ensions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贾俊兰) (上接第47页)

A R evie w of R esearches on Touris m Cri m es at H o m e and Abroad

SANG X i a

(Schoo l of Econo m y and M anage m ent,X ianni ng Co ll ege;X ianning,H ube i437100,P.R.Ch i na)

A bstract:Touris m cri m es refer to the v i o lation o f the ri g hts of tourists,loca l i n hab itants of the tour i s t resort and touris m serv ice agenc ies,t h e destructi o n o f the tour ist env ir onm en,t tourist faciliti e s and tourist resources,or the behaviors that hinder the deve l o p m ent o f touris m.The fore i g n literatures of touris m cri m esm ai n ly m an ifest t h e re la tionsh i p bet w een the cri m es and touris m acti v ities,t h e c lassification o f tour i s m cri m es,the regu l a r pattern,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 m cri m es and t h e i m pact o f cri m es on the touris m,etc.The do m estic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study and e m pirica l study o f touris m cri m es and the ir i m pact on the deve l o pm ent o f touris m industry.These researches prov i d e a t h eoretica l basis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ouris m cri m e and the coun ter m easures.This paper po i n ts out so m e research trends on touris m cri m es.

K ey words:touris m cri m es;at ho m e;at abroad;rev ie w of researches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邹 红)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

阅读《朝花夕拾》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欣赏精彩片段; 2、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 教学重点: 1、了解全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鲁迅其人与时代背景 1、指名学生介绍鲁迅,教师视情况补充。 2、指名学生介绍《朝花夕拾》,教师视情况补充。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典型的江南水乡——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881——1936,先后在南京、日本、北京、厦门等地学习、教书;1927年10月到上海,直到逝世。肺病,55岁。几十万人自发为其送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10篇。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基本写于1926年。当时鲁迅在北京工

作,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进步学生,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支持学生,受到通缉,四处躲藏,后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备受保守势力的排挤。苦闷,愤懑,正如《小引》中所说:“浪迹天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于是便想起了往事。) 二、《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 1、童年的温馨,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 ①《小引》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无限的趣味……” ③《狗·猫·鼠》(喜欢小动物) ④《无常》对民间艺术、地方习俗充满兴趣。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2、童年的压抑与伤害 ①《五猖会》中“背书”一段(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3、青年时代冲破家庭束缚,探求、抉择人生道路 ①《琐记》学地学、矿物学(金石学)、赫胥黎《天演论》 ②《藤野先生》到东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从此走上文学道路,毕身以唤醒国民精神为己任,同反动落后作斗争。 4、怀念亲人师友 ①喜欢的人(“无常”、长妈妈……) ②敬重的人(藤野先生、寿镜吾) ③同情的人(范爱农)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1-12)

制作时间:2004年7月21日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第1-12期) 作者:snowry_yhn 编辑、制作:yangbb 第1期 MAVERICK (2) 第2期 FBI & SLOAN-KETTERING (3) 第3期 AMA (4) 第4期 GATT (5) 第5期 WESTERN (6) 第6期 GIS & YANK (7) 第7期 GILTS (8) 第8期 JV (9) 第9期 AT&T (10) 第10期 GDP (11) 第11期 MAFIA (12) 第12期 GURU (13)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制作时间:2004年7月21日[yangbb语] 终于完工了,而且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就把这个包子作为生日 礼物送给自己吧!呵呵,好高兴啊! 其实做包子真的是件比较苦的事情,而且体力劳动远大于脑力劳动。但是我想,如果自己辛苦做出来的包子没有人分享,那才是真正 可悲的事情。所以沪友一定要支持我们的劳动啊! 还有两点提醒一下(不要骂我啊,我马上就说完): 1.本文档版权归沪江所有,尊重原创,请网友在转载时注明出处,非常感谢! 2.本文档按A4幅面制作,有条件的网友可直接打印。 [snowry_yhn语] 了解英美文化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翻译! “白象牌运动鞋”怎么翻译呢?是“White Elephant Sports Shoes” 吗?大家知道White Elephant 在英语中是什么意思吗?”yellow pub lications"又该怎么翻译呢?是"黄色出版物"吗? 由于缺乏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而造成的误译、谬译或交际中断经常发生。我们这个栏目就是希望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基于snow的实际水平,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第1期 Maverick Maverick

朝花夕拾阅读检测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阅读检测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 A、周树人 B、鲁迅 C、周豫才 D、周作人 2、《朝花夕拾》是一本( A )A、散文集B、论文集C、文学评论集D、杂文集 3、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 A、浙江杭州 B、浙江温州 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 A、“我家的”后面 B、“我家的”前面 C、“我家的”左面 D、“我家的”右面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A) A、少年 B、青年 C、壮年D老年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D) A、学堂名 B、书房名 C、书院名 D、私塾名 7、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 8、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 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 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久D藤野严久郎 10、《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 C ) A、日本 B、仙台 C、北京 D、仙台医专 11、《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 A、《莽原》 B、《申报》 C、《奔流》D《晨报副刊》 12、《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A) A、《朝花夕拾》 B、《花边文学》 C、《旧事重提》 D、《伪自由谈》 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B) A、12 B、10 C、14 D、8 14、《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 A、写作过程 B、编纂过程 C、修改过程 D、构思过程 15、《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 A、本书的写作过程 B、本书的编纂过程 C、本书的修改过程 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 16、《狗?猫?鼠》是一篇(B) 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 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 A、养狗 B、养猫 C、养隐鼠 D、都不是 18、《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A) A、一种人 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 主备人:郭颖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略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多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积累及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1.简洁导入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 读书方法介绍:读书“三功” 诵,不是看,而是声情并茂地念。疑,不是一般地想,而是追问作者,同作者探讨。评,不是复述,而是评价优劣得失,揭示艺术规律。具备了这三功才能读出智慧,读出境界,读出一个灿烂的自我。 4.掌握一些有关阅读散文的方法。 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三、深入文本了解背景 四、合作交流概括内容 1.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 《朝花夕拾》目录: (1)小引(2)狗?猫?鼠(3)阿长和山海经 (4)二十四孝图(5)五猖会(6)无常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父亲的病(9)琐记(10)藤野先生(11)范爱农(12)后记 2. 小组讨论,畅谈喜爱篇目; 3.踊跃演讲,发表独到见解。 五、联系作品,分析人物 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并讲述。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Introductory Remarks ①.White elephant昂贵而无用的东西 ②.Yellow publications低级趣味出版物 ③.Lame duck跛鸭:不能连任的人 ④.Disinformation假情报 ⑤.Hegemony势力范围 ⑥.Mentor保护人 ⑦.Deep throat秘密消息的来源 ⑧.Paint lily多此一举 ⑨.Smoking gun确凿的犯罪证据 ⑩.Be in high cotton兴隆 ?.Barter trade交换贸易 ?.BBS电子布告栏系统 ?.Anonymous remailer匿名转信站 ?.Cybersalon网络咖啡厅 ?.Cyberspace网络世界 ?.Online prank网络恶作剧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络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 ?.Mitnick affair米尼克事件 21.World Wide Web万维网,全球信息网 22.Cellular phone蜂巢式移动电话 23.Genetic engineering遗传工程 24.The economics of Cloning复制人的经济分析 25.G-7七大工业国集团 26.Reaganomics里根经济学 27.Junk bond垃圾债券 28.Face the music了解美国军队惩罚违纪士兵的方式方法 29.Talk turkey了解美国白人的伪善 30.Come down to the brass tacks了解美国工人的过去 31.Go to the dogs了解英美人破产的辛酸 32.Samaritan源自《圣经》中,指乐善好施者 33.Green Berets指头戴绿色贝雷帽的美国特种部队 34.An Eagle Scout指美国的飞鹰童子军 35.American Dream表意是“美国梦” 36.Forbes list指美国《富布斯》富翁排行榜 37.Madison Avenue是麦迪逊大街,代指美国广告中心 38.A rags-to-riches legacy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指“留下一笔‘白手起家发财’的遗产” 39.Social Security指美国的“社会保障条例” 40.Medicare指美国为65岁以上的老人专设的“老年保健医疗制” 41.Negative income tax指美国社会的“最低收入补贴” 42.A scapegoat替罪羊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七上名着《朝花夕拾》测试题 一、填空 1、《朝花夕拾》原名《》。“朝”的意思是,“夕”的意思是。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和《》。请简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 “、、”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4、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之类。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5、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的照片。 6、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7、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 8、鲁迅原名是我国着名的家、家、家 二、简答题 1、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 2、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老师? 3、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 4、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有哪些? 5、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6、《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 7、《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哪个城市? 8、《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9、请写出有关朝花夕拾的对联: 《朝花夕拾》试题参考答案

朝花夕拾选择题

朝花夕拾选择题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朝花夕拾》——单选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 A、周树人 B、鲁迅 C、周豫才 D、周作人 2、《朝花夕拾》是一本(A) A、散文集 B、论文集 C、文学评论集 D、杂文集 3、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 A、浙江杭州 B、浙江温州 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 A、“我家的”后面 B、“我家的”前面 C、“我家的”左面 D、“我家的”右面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A) A、少年 B、青年 C、壮年D老年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D) A、学堂名 B、书房名 C、书院名 D、私塾名 7、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 8、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 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

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久D藤野严久郎 10、《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C) A、日本 B、仙台 C、北京 D、仙台医专 11、《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 A、《莽原》 B、《申报》 C、《奔流》D《晨报副刊》 12、《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A) A、《朝花夕拾》 B、《花边文学》 C、《旧事重提》 D、《伪自由谈》 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B) A、12 B、10 C、14 D、8 14、《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 A、写作过程 B、编纂过程 C、修改过程 D、构思过程 15、《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 A、本书的写作过程 B、本书的编纂过程 C、本书的修改过程 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 16、《狗·猫·鼠》是一篇(B) 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 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 A、养狗 B、养猫 C、养隐鼠 D、都不是 18、《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A) A、一种人 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 19、《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A)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广告翻译策略1.

2007年12月号中旬刊文教资料摘要:广告翻译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是跨国文化的商品营销宣传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在坚持一般性翻译原则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和消费心理,同时采取灵活的策略,使翻译的广告具有推销能力、记忆价值、注意价值和可读性。 关键词:广告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策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商品流通更加频繁,有更多的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因此,商品的广告宣传在对外贸易中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告翻译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为广告翻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它不是简单的语言互换,它可以冲击产品输入国消费者固有的传统文化心理,影响其购买决策,从而影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商品的销量。所以我们在进行广告翻译时,必须具有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掌握灵活的翻译策略,达成两种文化的和谐。 一、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的翻译 广告语言的跨文化研究揭示了语言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文化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语 言既可以表达文化模式、 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可以反映某一特定文化的世界观”。(Brow nd,1980语言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中西国际广告的跨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广告文化属亚文化,是依附于主体文化的。随着世 界经济的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国际交流的增多,世界正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广告文化的融合也在所难免。

1.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人的 价值通过“ 内省”、“克己”来表现。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规范自觉能力,形成中国人内倾的性格。而西方人是外倾的性格,更注重产品广告的外在形式,讲感观效果。 2.不同的心理结构 中国国民稳固的心理结构,以“仁”、“务实”、“忍耐”为基本内容,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具体表 现为大统一观念:重权威、 轻事实;从众心理:重群体、轻个体;小农意识:重实惠、轻意念;人情至上:重道德、轻效果;平均主义:重搭配、轻竞争。而西方人的心理结 构较复杂松散,“ 人本”、“认知”、“行为”为其基本内容,形成西方特有的文化心理。 (二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广告翻译中经常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以致产生交际误解,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1.文化差异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 广告中的商品介绍最重要的是传递信息,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面对同一商品的介绍,应当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透过产品的表象,抓住其本质,保证产品形象与信息准确传递。例如:中国的“金丝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朝花夕拾》名著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朝花夕拾》名著试题(整理) 一、填空题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 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作品。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封建孝道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小学生粗粗的《儿童世界》与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进行对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4 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躲

避流言和中伤。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英文,一天教授汉文,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五猖会》。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急于看戏,父亲却要我背书,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他的来历是民间传说。 7、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

朝花夕拾练习题问题详解

朝花夕拾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字, 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 的家、家和 家。 2、《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 表时,题为《》,是鲁 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集, 共篇,是一部蕴含着 和的作品。其中的和 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 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

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进行对 比,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 忆,着重分析了《二十四孝图》中、、等孝道故事,揭示了。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 乡的原因是。为了 “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这个 学堂四天教授,一天教授,因为感到“不合适”和 “ ”,他随后又考入

了,在这个学堂里,他 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 是,首次知道赫胥黎、 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 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 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 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 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本文记叙作 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 突:我,父亲却要 我,让我感到痛苦, 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

的,含蓄地批判了 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 叫,黑无常又叫,人们喜爱的是。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他的来历 是。 7、鲁迅在《》一文中讲述了在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 ,回国后,他将 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

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8、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 (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二 是。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 一、书册名片: (一)版本推荐商务印书馆出版2015年8月第一版经典名著大家名作 (二)内容梗概 作品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描绘了清末民初的活画面,充满了鲁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狗?猫?鼠》通过描写 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揭示了那些“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阿长与山海经》通 过记叙作者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经历,刻画了长妈妈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和深切怀念。《二十四孝图》击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批评了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描述 了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的“无常”形象,讽刺了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 人君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述了作者童年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在三味书屋乏味的学习生活,表现了儿童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孩子天性的束缚。《父亲的病)通过对庸医行医表现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庸医害人的本质。《琐记》介绍了作者离家求学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的愿望。《藤野先

生)回忆了自己留学的所见所闻和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怀、教诲,赞扬了藤野先生的伟 大人格,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恋之情。《范爱农》通过范爱农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三)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三)文学地位 《朝花夕拾》的含义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 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这部作品跟鲁迅一直以来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文风截然不同。 其一,《朝花夕拾》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几乎包括了文化的方方面面。且不说 它在思想、教育、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礼仪制度、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方面的 明显反映和折射,就是政治、军事、技术,也程度不同的有所涉及。《朝花夕拾》的十 篇文章,还有它的《小引》和《后记》,无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野蛮的封建伦理,愚弱的国民精神,陈旧的教育模式,荒唐的陋规恶习,骗人的庸医医道等方面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否定和批判。

英汉翻译的差异

地域政治与社会生活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柔Shall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译文: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你更可爱,更温柔:暴风摇撼五月钟爱的嫩芽,而夏日的周期太过短暂)。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和感受是不相同的。在中国,情人象夏日,有你受的。 风俗习惯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同一件事物, 不同的文化背景, 看法大相径庭。在汉文化中龙(dragon) 凤( phoenix) 是一个图腾形象。在封建社会, 龙比喻是皇帝, 凤比喻皇后, 帝王成婚称龙凤呈祥。在汉语中, 龙和凤都用于好的意思。如龙凤, 龙虎、凤毛、山窝里飞出金凤凰。汉语中还有不少表示欢乐、愿望而气势磅礴带龙的成语: 龙飞凤舞、龙盘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攀龙附凤、望子成龙。龙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顶礼膜拜的, 所以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在圣经中, 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n tan) 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 总是代表邪恶, 令人感到恐怖。说一个人象龙不是一句好话, 尤其是讲女人象龙, 指的是又凶恶又歹毒、令人讨厌。She is a bit of a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 (她是一个很专横跋扈的人)。Phoenix 在西方的传说中是一种鸟, 在沙漠中生存了五、六百年后, 将自己烧成灰烬, 然后从中又诞生一只的Phoenix, 所以英语中Phoenix, 有再生、复活的意思。英语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西方人把狗当作宠物来养,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所以, 英语中大部分用狗的形象词语比喻的是普通人的形象, 毫无侮辱的意思。如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He works like a dog.他干得十分卖力。Dog doesn’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Y ou lucky dog . 你这个家伙真走运!中国人当然也养狗, 但对狗的看法大不相同, 与狗的成语总是含贬义, 表示坏人恶行,典型的如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长不出象牙来、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狗改不了吃屎、狗娘养的、狗屁等。孔雀(peacock) , 汉文化中,peacock 是吉祥的象征, 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傣族人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在英语中, 孔雀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 强调它骄傲的一面。如: He attempted to peacock his way through the world。他想名扬世界。Mary was peacocking about in the classroom. 玛丽在教室里趾高气扬地走来走去。 3宗教信仰与历史典故、谚语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宗教信仰不同, 典故、谚语的来源不同。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蔚为壮观。大多数西方人信基督教, 崇拜的神称为上帝(God) , 上帝只有一个, 但包括三个位格(Person) 即: 上帝圣父(God the Father)、上帝圣子(God the Son )、上帝圣灵(God the Holy Ghost ) , 统称为三位一体(Trinity). 这三位不是三个神, 而是同具一个本体的独一真神。中国有盘古开天、道教的玉帝, 有佛教的阎王和观音(Buddhism Guan Ying, the Goddess of Mercy) 有神话的龙王。典故、谚语是每个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常在不自觉运用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谚语。中国人常说“东施效颦”“叶公好龙”“真是马后炮”“原来又是个空城计”。中国人的典故多来自于《诗经》和中国的四大名著等。西方人的典故则来自于《圣经》和莎士比亚及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若缺乏对中西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谚语的个性深刻了解, 难以翻译出词语中的文化内涵。比如“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t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 ”要翻译出这个句子, 首先要弄清上帝之创造(Creation of God)。上帝用六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第一天, 创造光, 划分昼夜。第二天, 创造空气, 划分天地。第三天, 划分海陆, 使陆地长植物。第四天, 创造日月星辰, 划分季节。第五天, 创造鸟类与鱼类。第六天, 创造昆虫、兽类, 并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第七天, 安息日(Sabbath)。其次要明白(clay) 指的是人体(clay figure)。据圣经记载, 上帝用泥土造一个人形, 再在人体的鼻孔吹一口气, 人体就

朝花夕拾2018测试题及答案.doc

七上名著《朝花夕拾》测试题 一、选择: 1、《朝花夕拾》是一本() A、散文集 B、论文集 C、文学评论集 D、杂文集 A 2、鲁迅先生的籍贯是() A、浙江杭州 B、浙江温州 C、浙江绍兴D浙江嘉 兴 C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 A、少年 B、青年 C、壮年D老年 ) A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 A、学堂名 B、书房名 C、书院名 D、私塾名 D 5、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 A、本城书塾B B、东京“清国留 学生速成班”、南京水师学堂D、仙台医专 D 6、《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 A、《莽原》 B、《申报》 C、《奔流》D《晨报副刊》 A 7、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 A、12 B、10 C、14 D、8 ) B 8、《狗·猫·鼠》是一篇() A 叙事散文B议论散 文 C抒情散 文 D 杂文B 9、《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 A、养狗 B、养猫 C、养隐鼠) D、都不是 C 10、《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 青年责任的前辈”是() A、一种人 B、两种人 C、三种人 D、四种人 A 11、《山海经》是我国的一部()

A、地理著作 B、天文著作

C、神话(文学)著作 D、历史著作 A 12、《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何种思想的著作() A、封建孝道 B、封建迷信 C、因果报应 D、都不是 A 13、下列神话不是出自《山海经》的是() A、精卫填海 B、夸父追日 C、大禹治水 D、愚公移山 D 14、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A、《狗 ?猫?鼠》 B 、《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15、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D ) A、子路负米 B、刻舟求剑 C、拔苗助长 D、智子疑邻 A 16、《五猖会》写的是一种() A、迎神赛会 B、祭祀活动 C、民间艺术 D、杂技表演 A 17、举办“五猖会”的地点是在() A、绍兴城西关 B、绍兴城东关 C、绍兴城南关 D、绍兴城北关 B 18、“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是() A、五通神 B、五种人 C、五种动物 D、都不是 A 19、《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 A、一个人 B、一种鬼神 C、一个形容词 D、一种动物 B 20、《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 、先生不重视自己 C、想拯救国民的精神 D、生活条件太差 C 21、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朝花夕拾选择题

《朝花夕拾》 ——单选题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 A、周树人 B、鲁迅 C、周豫才 D、周作人 2、《朝花夕拾》是一本(A ) A、散文集 B、论文集 C、文学评论集 D、杂文集 3、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 A、浙江杭州 B、浙江温州 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 · A、“我家的”后面 B、“我家的”前面 C、“我家的”左面 D、“我家的”右面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A) A、少年 B、青年 C、壮年D老年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D) A、学堂名 B、书房名 C、书院名 D、私塾名 7、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 8、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 A、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 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 < 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久D藤野严久郎 10、《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C ) A、日本 B、仙台 C、北京 D、仙台医专 11、《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 A、《莽原》 B、《申报》 C、《奔流》D《晨报副刊》 12、《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A) A、《朝花夕拾》 B、《花边文学》 C、《旧事重提》 D、《伪自由谈》 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B) A、12 B、10 C、14 D、8 14、《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 ) A、写作过程 B、编纂过程 C、修改过程 D、构思过程 15、《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 A、本书的写作过程 B、本书的编纂过程 C、本书的修改过程 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 16、《狗·猫·鼠》是一篇(B) 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 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

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 2 汉英植物隐喻对比研究 3 哥特电影的黑暗之美-市场与文化的交接 4 论中国特色文化政治经济词汇和缩略语的英译策略 5 腐朽世界中的纯洁品质——解读《雾都孤儿》中费金的善与恶 6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7 词汇和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影响及应对策略 8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 9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 10 西方骑士精神与中国侠义精神的比较研究—以《亚瑟王之死》和《水浒传》为例 11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2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13 The Comparison between“the Mean”of Confucius and“the Mean”of Aristotle 14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Rebecca Sharp in Vanity Fair 15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16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17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18 奥巴马演讲词的人际意义研究 19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20 标记信息结构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21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围城》的幽默翻译 22 中美文化差异对其商务谈判的影响 23 旅游英语翻译的研究 24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25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 26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 27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8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29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30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31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32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 33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34 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性异化——解读https://www.sodocs.net/doc/7c11264793.html,wrence《儿子与情人》 35 An Analysis of Life and Death in Mrs. Dalloway 36 小学英语语法任务式教学 37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38 从文化角度浅析新闻英语的翻译 39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翻译 40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41 浅析《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根源 42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朝花夕拾》推荐名著阅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学习用浏览、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书籍。 3、熟读《朝花夕拾》中的精彩片段,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鲁迅,掌握全书内容,提高理解水平。 2、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古往今来,有很多读书的至理名言。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二、合作交流 (一)、教师介绍《新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名著。 冰心《繁星》《春水》 施耐庵《水浒传》 鲁迅《朝花夕拾》 老舍《骆驼祥子》 吴承恩《西游记》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尔基《童年》 罗曼·罗兰《名人传》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二)、介绍叶圣陶谈读书。 1、靠自己的力量阅读 2、阅读要讲究方法 (三)、读书要讲究一定方法,老师介绍三种读书方法。 1、浏览:就是我们所说的“随便看看,随便翻翻”。即自主的、没有很强目的性的大略阅读。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如作者、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大小标题等。 1、《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 1926年间。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2、这十篇分别包含: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范爱农》《藤野先生》小结:浏览之后,要做进一步阅读,介绍第二种读书方法 2、略读:略读法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_ 学号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引言 (4) 一、绪论 (6) (一) 文化的概念 (6) (二) 翻译的概念 (6) 二、分论 (6) (一) 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7) 1 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7) 2 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8) (二) 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6) (三) 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0) 三、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核心,也是文化赖以语言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信息和思想的交流,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再创造,而不是文字上的对译。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不言而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本文在阐述文化和翻译概念的基础上,试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因素;影响

Culture is a complex conception. Langu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It is the core of culture. Translation is a transfer activity of two languages. It is the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thoughts, but not the direct translati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mean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In fac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tool for us to communicate. This article tries to point out the problem, what cultural factors should be noticed during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ncluding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life-style, outlook on values in foundation of explaining idea of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ultural Factor;Effect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