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生校园礼仪研究与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校园礼仪研究与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校园礼仪研究与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校园礼仪研究与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对于我们申报的《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可以说,我们是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定下来的。这要追溯到2008年和2009年。当时,我们学校的校长沈启平同志提出“学生的养成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老师们觉得“养成教育”,题目

太大,难于具体化,不好整。在这个“养成教育”的启发下,教务

主任蒋德发提出“学生的礼仪教育”的研究课题。经过反复讨论,

调查研究,把实验内容圈定在学生的升降旗礼仪、上学放学礼仪、

集队礼仪、课间活动礼仪和课堂礼仪等几方面。老师们认为这样的

课题,要做的事情很明确,对于我们没做过课题的学校来说,要容

易些。于是我们就向区教育学会申报了“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现在已经结题。在这几年里,经过对这个课题的实践与

研究,我们的老师尝到了一些甜头,感到做课题对于提高我们教师

的自身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也看到了在我们的

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礼仪方面的问题,因此认为有进一步深层

次地研究的必要。于是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和谐

德育研究与实验”大环境下提出了“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的研究与

实验”的子课题。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

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对“礼”做出创造性发展的关键人物是周公。周公在沿袭过去礼仪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制礼作乐”。周公首创的礼制号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中庸》),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军制、丧祭、冠婚、朝聘、饮食、射御、辞让到日用起居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而又严密的规定。

到了汉武帝时代,儒学独尊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被孔子及儒家后学所极力推崇的“周礼”,自然也就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最强劲的力量规范中国人的生活行为、思维方式、是非观念,从而将中国文化建构成一种礼仪文化。至此,礼仪逐渐地成为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准则,礼仪成为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尺度,成为和谐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手段,成为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而如今,国外公德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道德问题法制化。如以行为规范著称的荷兰,罚款项目不胜枚举:没带身份证看足球比赛要罚款80欧元;用望远镜偷窥罚65欧元;遛狗时不牵着狗、违反规定乱扔垃圾、用容易造成混乱的颜色涂抹房门等都要被罚款;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也曾对随地吐痰者处以相当300元人民币的罚款,一段时间后,在韩国随地吐痰的现象基本灭绝。

这些都为我们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对开展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版本。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2010年1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纲要》还对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作了明确要求。可见,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教育任务。人的思想道德的素质高低与好坏是通过人的礼仪道德来表现的。因此,作为教育和培养人的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礼仪道德教育尤其重要。从事礼仪教育的研究不能松懈。

第二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没有理由让它在我们的手中失传,我们必须让它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目前,我市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旅游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铜仁至梵净山精品旅游线”,而我们锦江小学正处在这条精品旅游线上,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的礼仪文明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铜仁人的形象,因此,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国家旅游城市”的环境下,加强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研究我们铜仁民族特色的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加强地方特色礼仪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第三是学生个体成长需要。

1、现今家庭教育中缺失礼仪教育。由于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许多人受到一切向“钱”看思想的影响和所谓“开放思想”的影响,在家庭中,忽视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很多人认为:在家庭中,说“谢谢”“对不起”等礼貌语,是客套话,没有必要。忽略了大人对小孩子使用文明语的影响力。其次是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孩子过宠,使得这些孩子养成以个人为中心、任性、不懂得尊重他人的许多不良习惯。学生的礼仪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是作为育人的阵地,必须承担起礼仪教育重任,必须加强礼仪教育方面的研究。

2、学生对礼仪行为的渴求。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尤其是在幼儿和少儿时期,还保存着那份纯洁美好的心灵,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放学的时候,我照例站在校门口护送学生,一个学生走到我的面前突然冲我说:“蒋老师,我最喜欢你站在校门口了。”我愣了一下,问他:“为什么?”这个学生说“因为你要和我们说‘再见’”。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愿望啊,这样要求,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但是如何来满足学生的这样的要求,如何让学生这样的愿望转化为行为,这就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学生这一美好的愿望增强了我们研究礼仪教育的信心,给了我们研究的动力。

因此,我们对学生礼仪教育的研究于社会、于国、于地方、于

学校、于学生都有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实验对象

一至六年级学生。

五、研究目标及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构建小学生礼仪教育及其文明素养培育的教育内容体系,探索校园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礼仪教育特有的校本教材。

(1)培养礼仪意识:使学生知道礼仪对于一个人生活的重要意义,一个知礼、守礼、行礼的人,才是一个道德高尚、文明的人。

(2)培养礼仪情感:激发学生对礼仪的认同感,知道一个遵守礼仪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不断强化礼仪的成就感,感受到礼仪的乐趣,从而自觉地实践礼仪。

(3)培养礼仪技能: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有哪些礼仪规范,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通过反复的实践,掌握交往技能,成为知礼、守礼、行礼的人。

(4)培养礼仪品质:通过反复、长期的礼仪行为训练,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在交往实践中自如地表现出得体的礼仪品质。

2、研究的内容

学生礼仪教育的范围广,它可以分为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学校礼仪可分仪表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与教师交往礼仪、与同学交往礼仪、谈吐礼仪等。我们将重点研究的是:(1)校园礼仪中的仪表礼仪、课堂礼仪、课间操的礼仪、课间活动礼仪、集会礼仪、与教师交往礼仪、与同学交往礼仪的内容、形成及教育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2)探索教师在礼仪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六、课题实施的过程

我校的《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从2011年9月

开始筹备和申报,2012年11月正式批准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立项国家级课题“构建学校家庭社区有效衔接德育模式”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编号为DYYJ13030。对于做课题研究来说,我们是第一次,没有一点经验,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走过弯路,经历过失败,也有许多收获。特别是得到了省教科所省德育中心的安斯寿老师和邹声明老师的亲临指导,得到了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张光兰主任,杨香云等多位教研员的亲临指导,我们把这个课题终于坚持做到了现在,而且做出点模样来了。目前我校教师参与该课题的人数达到80%以上,课题受益的学生401人(学校全体学生)。教师在课题方面的研究论文及成果奖项达40多项。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9—2013.6)

(1)收集资料,进行文献研究,分析研究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

(2)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基础性调查,了解研究的可行性程度,确立研究方向;

(3)咨询专家导师,论证课题,完善理论框架,确立课题研究总体方案,召开开题报告会。

(4)作好宣传,营造良好的守礼氛围。

第二阶段(2013.7——2014.6)

(1)培训教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

(2)以庆祝传统节日活动或学校各种其他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实施学生进出校园礼仪、课间操礼仪、课间礼仪及集会礼仪的训练,探索、研究学生在校的礼仪教育体系。

(3)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调查礼仪教育的成果与问题。

第三阶段:(2014.7——2014.12)

(1)以学科课堂教学为平台,由任课教师(实验教师)组织实施课堂礼仪及与老师、同学交流礼仪的研究与实验,探索规范课堂礼仪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价值和意义,找出课堂礼仪教育的途径、方

式与策略。

(2)通过主题活动进行成果展示,形成礼仪规范。

第四阶段(2015.1—2015.6)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接受上级领导或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鉴定并编写成校本礼仪教育教材。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在课题实施方面,我想站在学校课题实验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度与大家探讨一下实施课题研究的策略。

1、制度激励策略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章程历来是管理者的法宝,是完成工作任务的保障。对于搞科研课题,尤其是做教育科研课题,它的工作周期较长,短期内又看不出成果,更看不到它经济效益。所以,有些人是不会做这样的事,做的人,也很难坚持下去。还有些人是自己不想做事,但他又怕今后有什么好处,所以他只想挂个名。因此,这就需要制定一些激励性的制度,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这些人。让想做的人劳有所获,能坚持到底。我们从做课题开始,学校首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由课题领导小组制定了《锦江小学课题实验工作人员奖励制度》,并经过了几次修订和完善。如果没有制度,将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了制度就必须执行。对实验教师完成课题实验情况随时进行登记统计,一学期结束时进行考核评分,并予以公示。对于考核评分低于80分的实验教师将取消实验教师资格。

2、细化课题,明确分工策略

其实,做这个课题,我们从2009年就开始做了。那个时候,我们只是学校里自己做,什么也不懂。我到教师会上宣布:我们要做小学生礼仪教育课题,你们下去写关于学生礼仪教育的课题计划、论文和总结啊。第一个学期结束了,他们的计划总结还有论文都交来了。看起来,还是有这么多资料。但是,第二学期,问题出来了。我发现

老师交来的计划、总结、乃至论文几乎和上学期一个样,千篇一律发,面面俱到。多数是从网上下载的,有的甚至一个字都没有改过。我就想:这就是课题研究吗?怎样让老师真正地动起来,真正去思考我们课题中的问题呢?于是,我把情况向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反映,课题领导小组很重视这个问题,责令以我为主要责任人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一段时间,我天天上网查看相关文献资料,在学校,和老师们讨论: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后来,我们把这个课题申报成区级课题,再后来又向省、国家级申报,在申报的过程中,得到了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张光兰主任、周欣主任和杨香云老师等关心指导,他们说:你们做课题要从小课题做起,还可以把一个课题分成许多分课题去研究。我回到学校,认真分析研究,把课题进行分解,然后分配到每个实验老师,让每个实验老师都有自己的小课题,并且每一人每一个阶段的小课题都不相同。这样,老师们在网上无法找到一篇完整的这样内容的文章,带着老师们踏踏实实地去做,然后要老师结合实际去思考,然后形成老师自己东西。

具体是怎么做呢?

第一,细化课题内容,并分阶段完成:比如,我们把小学生礼仪圈定在小学生校园礼仪上,把校园礼仪又分成学生的课间活动礼仪、集队礼仪、升降旗礼仪、进出校园礼仪、课间操礼仪、少先队礼仪和课堂礼仪等等。每一项礼仪都作为一项小课题去实施,并且分阶段来完成。如:

时间每个阶段实验内容

2012年春季学期学生集队礼仪、课间操礼仪、少先队礼仪、

进出校园礼仪

2012年秋季学期学生用餐礼仪、课间活动礼仪、升降旗礼仪

2013年春季学期课堂礼仪

2013年秋季学期课堂礼仪

第二,在每个实验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成低年级学生礼仪、中年级学生礼仪、高年级学生礼仪。如一年级学生入队礼仪;一二年级学生用餐礼仪为低年级学生礼仪;三四年级学生用餐礼仪为中年级学生礼仪;五六年级学生用餐礼仪为高年级学生礼仪。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自立性较差,需要老师给予较多的帮助;高年级学生年龄相对较大些,有一定的自立能力,不需要老师的过多帮助。我们研究实验的方式方法也不仅相同。

第三,针对不同的学科,也要区别研究。如课堂礼仪就有室内课和室外课之分;体育课和一些课外活动课,课堂要求不同,课堂礼仪规范也不能相同。科学实验课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也不相同。

第四,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实验内容。在2012年,我们学校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在学校里吃饭了。在学校管理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同时,在我们的课题又增加了一个学生用餐礼仪的问题。既然是个问题,我们必须得解决,做课题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在2012年的春季学期的课题实验内容调整为学生用餐礼仪教育。

3、培训指导策略

做课题研究是不能没有培训的,尤其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课题的学校,更需要多培训。通过课题培训,可以提高老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就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我们学校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培训,一是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二是校内经常组织培训。近两年中,校内培训就有10场之多,我记得由我作的专题培训就有四次:《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做课题,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礼仪》、《主题班会课的作用》。

4、主题活动策略

(1)在班内开展主题班会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手段,班主任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将之升华成班会课的主题,在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可以围绕这些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与在其它场合、其它形式

的德育相比,它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达到撞击后的相容,能较好地利用学生从众心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成功开展主题班会将有较高的教育效益。就其作用它是学生的社会实践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也是学生自我纠错改错的课。

(2)在全校里开展各种形式的的全校性主题活动是教育学生的另一重要途径。通过各种不同的主题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学生得到锻炼,获得学习,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所长,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张扬个性。学生在有序的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在2014年以感恩、少先队教育、锦江之韵、科普、保护环境、安全等开展的主题活动就有30多项。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是成果

1、构建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

我们在对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发现:教育学生守纪尊礼,同样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知礼——识礼——行礼——成礼”的过程,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一)知礼

知礼就是通过知识讲授,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对于礼仪知识的讲解,不但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符合礼仪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的做法就是利用班队活动课和少先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的传授。

(二)识礼

“识礼”是认识层面的礼仪。从“知礼”到“识礼”的转化,伴随着强烈感情的因素。情动起来,礼仪知识才能指导行为。要实行这个渐进,不能忽略智慧上的记忆,感情上的熏陶,我们在礼仪读本中通过“能背会做”“故事启迪”“名言熏陶”“知识竞赛”等途径触动学生的感情。

(三)行礼

“行礼”是行动层面的礼仪。经过个体对礼仪知识产生认同后,不管是外界强迫性的,还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都是个体自主的行为,是个体实践的亲历,学生一定会产生行为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丰富的活动中形成自然的礼仪行为。

(四)成礼(修德)

修德是最高层次的礼仪素质,主要属于品德的层面,也是礼仪教育的终极追求。行是外观的,德是内潜的,行是可变的,德是趋于稳定的,“礼”一旦修成“德”,礼与身融为一体,成为个体的本性,致使每个行动都带有鲜明的道德烙印,在无人监督时也会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动摇。从“行礼”到“修德”是礼仪教育的升华,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特别需要恒心。

2、构建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体系。

在开展礼仪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活动中,我们将遵循小学生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注意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个体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实现礼仪教育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我们将运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进出校礼仪、升降国旗礼仪、小学生入队礼仪、课间操礼仪、课间活动礼仪、集队礼仪以及课堂学习礼仪等7个方面的训练与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礼仪教育方法体系。

(一)知识讲授法

知识讲授法主要是教师利用礼仪教育课、主题班队会、思想品德课等阵地由教师以较为系统的形式,对学生讲授礼仪知识;其次是通过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进行礼仪知识蝗渗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意识。

(二)情境训练法

所谓情况训练就是创设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礼仪情景,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对不同的情景做出正确的礼仪判断,通过这种真实可观,可以模仿、操作的礼仪行为形成学生正确的礼仪行为。如:一年级老师礼仪教育课中让学生分别扮演老师、父母、长辈和学生等角色,模拟上学、放学、道别等生活场景,创设活跃的

练习情景,寻找错误的不良的礼仪行为,利用这种生活化的、可操作性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礼仪行为和礼仪意识。

(三)观赏激趣法

小学生还有一个物点是好奇心强,越是新奇的东西,就越感兴趣。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内动力。所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从网络中下载一些学校在礼仪教育方面的视频,给学生欣赏、感悟。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把自己学校开展的礼仪教育活动图片、视频等收集起来进行归类,并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欣赏,学生看到自己也在其中,感到很新奇、很有自豪感。

(四)故事启迪法

故事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很多故事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所以选取一些涉及文明礼貌方面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解,利用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的情节和主人公良好的品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榜样示范法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因而利用榜样示范的直观形象性,对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效果突出。所谓榜样示范法就是利用平日在学习上、生活中出现的或书中出现的良好的礼仪之事或文明之人,用这些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感染、带动和鼓舞其他孩子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对于现在的学生的教育,简单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所以“榜样”会使教育变得便捷。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模仿的对象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能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树立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树立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中都留下了深刻和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在学生中开展“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这样做才对”等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

(六)家校一体法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方面的事,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更是不可忽视的,必须建立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实效。学生的礼仪教育也是一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把礼仪信息发送给学生家长,也可以召开家长会或者给家长打电话等方式与家长联系,互通信息,保证教育的一致性。

(七)环境陶冶法

环境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校园环境,利用环境、气氛、作风以及教育者自身因素,对受教育者加以积极影响的方法。影响环境陶冶法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在实践中教育者的以身作则是陶冶的重要因素。如老师文明礼貌的语言和举止,整洁得体的衣着,平等宽容的态度,严谨求实的作风等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商。而优美、舒适、整洁、安静、充满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也非常重要。

3、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

在我校实施《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实验中,学生的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做过《课堂礼仪教育》课题实验的班级,学生通过主题班会活动,真正懂得了上课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同学的尊重。学生学会了尊重老师和同学,他们认真听课的自觉性也就提高了。认真听课了,学习也就自然提高了。

我们做了礼仪教育课题以后,学生扯皮打架的少了,乱扔垃圾

的少了,讲牛话的学生少了,懂礼貌的学生多了。我有一个记载,

从2008年开始,凡是由我们教导处来解决学生纠纷的,我都把它记录在案。从这个记载中,我发现2008年是5次,2009年5次,2010年2次,2011年1次,2012年2次,2013年出现过一次学生翻围墙2014年不需要由学校出面解决学生纠纷,基本上能在班内解决。很明显,在搞课题以后,比较严重的学生纠纷明显下降。

下面是我们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我校六年级一个叫杨天浩的同学,性格有些孤僻,还有些偏急,喜欢独处,不喜欢与同伴玩,老师和他交流也十分困难,刚到我们学校那一年,同学都不能挨他,碰他,更不能说他,只要你一碰他或说他,他就会拿铲子、扫把等打人。班主任老师几乎每天解决他的问题有两三次。特别怕陌生人,其实这是有原因的:1、自身因素。他父母做事也很偏急、还有些不明事理,孩子犯事了唯一的教育方式就是打,所以导致孩子做事也偏急,不善与同伴交流,不愿与同龄人交往。性格也变得比较孤僻。2、家庭因素。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单一、粗暴,从而导致孩子有逆反、报复心理。3、班级环境因素。我是六年级才接这个班级的,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这个长期处于粗暴家庭中的孩子,行为习惯差,特别是学生不小心弄到他,他会全力报复。

经常利用家访或是家长来校有事先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了解,然后寻求解决的办法。通过家长去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分析其性格特征,寻找突破口,结合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请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多和孩子交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杨天浩同学有了明显的转变:刚开始

时他是为了喜欢该运动而勉强和同伴在一起玩,但在与同伴的合作过程中,慢慢地与同伴产生了友情,并体验到了与同伴合作的乐趣。现在他慢慢开始喜欢为这个集体了,而且还有了自己的朋友,自由活动时间,感受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木然的表情已失去,灿烂的笑容悄然而至。

4、校园环境的改变

在这几年里,学校通过开展礼仪教育,校园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无论是什么时候走进校园,操场上,走廊里,或是其他空地,你都看不到一点垃圾或纸屑;校园里的树木繁茂,花草喜人;看不到树上的半截断枝,看不到花池里一点踩踏的痕迹。看,校园边的那片楠竹林,竹笋林立,没有损坏一根。科普园里的黄瓜、西红柿现在已经成熟,没有一个学生去偷着吃。起初在讨论科普园里栽什么的时候,提出栽果树等可吃,许多老师都担心学生偷着吃,生怕果子还没成熟,会被学生偷光。现在看来,这样的担心有些多余了。这就是我们锦江学校的校园!锦江小学的主人就是我们这些可爱学生!

5、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与课题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对老师来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进行课题研究、要编写教材,就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就要认真学习新教育理论,就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这就是一个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很多事情,看和听是一回事,自己做又是一回事,“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的这首诗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很难获得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课题研究和编写教材都是系统化工程,必须要做到科学、周密。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就

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收集资料、精心设计、认真实践。认真去思考、认真研究。老师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老师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因此,我们学校虽然开展课题实验的时间不长,老师们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提升较快。现在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教师5人。教师论文在各级各类评选中获奖的有30多篇;获国家德育科研成果奖的有10余项。

6、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品位的提升

这几年来,我们学校管理工作和学校教学质量,都在前三名。2010年学校全面工作二等奖,教学质量一等奖,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班级”;2011年,学校全面工作二等奖,教学质量一等奖,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学校全面工作二等奖,教学质量二等奖,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九、课题研究的创新

1、课堂礼仪的研究

我们通过这几年对礼仪教育的研究,我们对“礼仪”一词有了新的认识,对“礼仪”的内涵有了更深地理解。古人云:“礼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是尊重,仪是形式。礼仪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规范和表现形式。

我们认为:礼仪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怎样才能体现尊重呢?举个例子,在我们农村有这样的一个待客习惯,客人进屋,凳子即使是很干净的,主人也要用袖子或毛巾擦一擦,这个动作是必须有的,而且是必须当着客人完成的。主人的这个动作就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我们平常说一声“谢谢”或说一声“再见”就是一种尊重。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认真地听课,这样的学生就是对教师的一种尊重;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对老师的尊重,因为学生的作业是要拿给老师批改作业的。反之,老师在讲课,一个同学在下面讲话。这个讲话的学生就是对讲课的老师不尊重。再者,由于

他的讲话影响了他旁边的同学,也就是对他的同学不尊重。同样的,老师叫学生回答问题,用上“请”或“请坐下”等礼貌语,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这就体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互敬的关系。

如果我们教育学生认真听课,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在强迫他认真听课,而是希望能得到他的尊重。学生就会乐意接受老师的要求。所以,用礼仪规范课堂,用尊重作为尺度来把握师生的关系,促进师生和谐,融洽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现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高效课堂——小组学习模式,更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达到小组团结合作学习的效果。这就是我们提出的课堂礼仪理论。

课堂礼仪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从何处着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学习、实践和研究,我们找到一些课堂礼仪教育的方法。

(1)理论研究法

关于课堂礼仪的提法,在当今文献资料中,提得较少。在网络中,南阳师范科学学院教授刘霄提出过“课堂教学礼仪”,他没有对课堂礼仪作过任何定义,只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礼仪作了较系统而详细地介绍。还有就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礼仪课堂》中提到过“课堂礼仪”一词。其他多数是对课堂礼仪提出一些礼仪要求罢了。所以,我们认为课堂礼仪这个课题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课堂礼仪呢?我在实施课堂礼仪研究过程中,试着用“礼仪”来解读课堂教学,用生活中的一些礼仪规范来规范我们的课堂教学。比如现在我们说的“和谐课堂”,怎样才是“和谐课堂”?是在老师的威严下,学生不敢说话,不敢乱动,得来的课堂安静吗?显然不是。和谐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倾听同学发言;有问题,可以争论,但不恶语伤人;一切行动能听从老师的指挥。从我们做这个课题以后,我每到班上上课,都会对学生说这样的话:“老师给你们上课,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尊重,你认真听课,就是对老师的

一种尊重;同学发言,你认真倾听,就是对你的同学的一种尊重。”“我希望同学们能相互尊重,互相礼让”,上课结束时,我会说:“同学们能配合老师上完这节课,老师很高兴,老师谢谢你们的配合!同学们,再见!”40分钟就这样在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了。

(2)学科教学渗透法。

课堂礼仪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礼仪行为。它必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并且服务于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研究课堂礼仪脱离学科教学,就毫无意义和价值。课堂礼仪是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按照课堂教学过程可分成课前礼仪、课中礼仪、课后礼仪三个阶段。按内容可分:师生问候礼仪、师生交流对话礼仪、生生交流礼仪、学生倾听礼仪等。这些礼仪都是渗透在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不可分割的。比如,上课前问候“老师好”“同学们好”,课后学生说“老师辛苦了”;老师要学生回答问题说“请”,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说“谢谢”等。

(3)主题班会体验法。

课堂礼仪主题班会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这种主题活动知道课堂上应注意哪些礼仪,注意这些礼仪对我们课堂上学习有什么好处?可以用一些情景演绎来加深学生对课堂礼仪的理解。如有的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探讨并展示课堂礼仪成果。主题班会形式多样,各显特色:六年级班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礼仪教育规范要求;四年级班以语文教学为载体,把课堂礼仪教育穿插到学习语文的各个环节中,如:课前准备、课前问候、师生课堂交流礼仪、回答提问的礼仪、学生相互交流的礼仪等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礼仪;三年级主题班会课把课堂礼仪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让学生了解课堂礼仪,学会遵守礼仪规范;五年级班会课由学生主持,老师作为听众、指导。在两位学生主持下,全班学生围绕礼仪教育展开讨论,他们谈到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对他们行为产生的影响,谈到了讲文明礼仪的体会,谈到了同学们现在的行为越来越文明,还给学校提出了一些礼仪教育方面的建议。

我们的老师已经把课堂礼仪融入到每一节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这些主题班会不仅是我们对课堂礼仪教育成果的展示,还使学生对礼仪有了更深的理解,懂得了课堂上注意文明礼仪,能让师生心情愉悦,课堂氛围好,学习起来感到轻松愉快,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是我们在课堂礼仪实践中的新观点:

(一)课堂礼仪与传统课堂组织教学的区别

课堂礼仪是以一种礼仪的形态呈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根据人们对礼仪的理解:礼是尊重,仪是形式。礼仪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和表现形式。成语词典解释中:礼仪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行为方式。

根据礼仪定义,我们把课堂礼仪定义为:课堂礼仪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

所以,课堂礼仪是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如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一个同学在下面讲话。这个讲话的学生就是对讲课的老师不尊敬。同样,由于他的讲话影响了他旁边的同学,也就是对他的同学不尊重。我们教育学生认真听课,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在强迫他认真听课,而是希望能得到他的尊重。这就体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平等互敬的关系。

那么,课堂礼仪与课堂纪律有什么区别呢?

课堂纪律是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含有命令与服从的意思。在学生的心灵中总有一种被强迫感,是学生被动地服从。这样的教学难以使学生从心底里地认同。

课堂礼仪与课堂纪律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些相似。但两者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两者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前者是互尊互敬的关系,教育的方式是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或以心换心的思维方式。后者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育的方式是强硬的,不容分说的。所以两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教育效果的不同。因此,我们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用课堂礼仪的教育观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育实

践。

(二)课堂礼仪的研究让我们对“和学生交朋友”有了正确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在学生心中到底是处在怎样的地位,在我们教师心中是没有定数的,在那些教育专家中,也是众说纷纭。过去说:老师是父母。教师是权威性的,什么都是老师说了算。而到了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国门大开,在教育界,教育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老师和学生是纯粹的平等关系、“朋友关系”。把老师的地位一下子降到了最低点。学生可以不听老师的,也可以不尊敬老师。因为老师和学生是朋友,朋友之间是不分彼此,是很随便的,不需讲什么礼节的,所以现在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叫老师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我们通过对课堂礼仪的研究发现,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礼仪的教育,把礼仪带进课堂,就可以端正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理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课堂礼仪的角度分析,我们知道,课堂礼仪是以一种礼仪的形式呈现于课堂教学中的。礼仪从它本身的意义来讲,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是有长幼、大小之分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长幼之分、大小之分,也就不存在什么礼仪了。课堂礼仪主张老师应该得到学生的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应该继续传承下去,还有一句老话“不大你一辈,也大你一岁”。即是说有的老师虽然没有学生辈份大,但是他总是比学生岁数大呀。学生尊敬老师是天经地义的。课堂礼仪也同时主张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对于学术讨论、知识交流是平等的,学生与老师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学生在与老师交流讨论中,不能对老师不礼貌,老师也必须尊重学生的观点。在这一点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因此,课堂礼仪观点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师生关系。老师应该是以父辈或兄长的身份呈现于学生面前。

(三)开展课堂礼仪教育,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

把礼仪教育融入到学科课堂教学之中,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教材编写使用

我们编写《校园礼仪教育读本》这本校本教材的初忠是作为我们《小学生校园礼仪教育实践研究》实验课题的成果展示,在我们的课题实验过程中,拿给老师和学生试用,没想到产生一些反响,坚定了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和编写校本教材的信心和决心。于是,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加大在学生礼仪教育研究的力度,构建学生礼仪教育方法体系,开发出《校园礼仪教育读本》的校本课程。

这本教材经过两次试用,三次改编,共有十一个章节(分11课):升降国旗礼仪、少先队礼仪、集队礼仪、进出校园礼仪、课堂礼仪、用餐礼仪、节日礼仪、礼仪与感恩、礼仪与安全、礼仪诗文、礼仪用语集锦。每一课分正文、阅读链接和课例链接三个板块。

正文,表现形式多样:有简洁的文字叙述,有图片,还有读一读、练一练、想一想、小调查等。主要考虑到本教材对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都适用。

阅读链接,主要选入的是一些故事和知识介绍,为高年级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例链接,主要选入的是老师在德育课题实验过程中的主题班会经典教案,为老师教学《校园礼仪教育读本》提供范例。

所以,我们在编写这本教材时,尽量考虑到学生能读,老师能用,以达到教育学生遵守道德礼仪,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目的。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八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八篇 篇一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 https://www.sodocs.net/doc/7f15108509.html,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能够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最优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齐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十分快。如,我们在xx年x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xx年x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推荐,一点点提高。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已经清醒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数学教育,就必须整合数学课程内容,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开发出一套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的能够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资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数学教师,都应该“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本身包含着教师大量的决策过程,而这个决策过程更是以一定的教学资源为支撑。研究表明,开发出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实施新课程,深化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充足而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等。当今社会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很多城镇学校都把它作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面临的课程教学内容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不断增加。我们必须寻求现代社会的最新信息与课堂教学方式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分布,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优质的数学资源,帮助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数学课程能否顺利实施,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二、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凡能支持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解决教学问题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因素都是教学资源。它主要指教学活动场所、教学时间、学校设施、仪器设备、师资配备、图书资料、社会信息、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等,即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因素。但是,由于很多教学资源并不一定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不能直接为教学所引用,不能直接进入学生学习活动范围或成为活动对象。所以,本课题所指的“教学资源”特指能够直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并能被师生直接利用,有可能成为教学内容的参考辅助资料。教学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并能与教育活动相联系的有用资源。一般地,教学资源并不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直接的利益,因为教学资源增多,意味着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余地加大,机会增多。这样在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决策的难度。因此,教学资源的利用研究正是要解决师生、教材、教参三者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感兴趣。而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它可以将一个个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生动活泼的事例,为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开阔学生视野,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育学依据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组合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它首先表现在师生心理的最佳组合。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丰富教学方法,从而促成师生最有效的活动,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教学任务完成的进程。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树立学生的创造意向,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才干的发挥,使学生心理实现“想学要学”的质的飞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3、系统学依据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乱象丛生,表现为组织乱、过程乱、要求乱、评价乱、奖励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篇1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提要: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0xx年度—20xx年度尚有部分立项课题没有结题,按照学校规定,这些课题必须在6月底前整理好现有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便于教师撰写,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格式简单整理如下,希望对课题研究者有所帮助。 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结题报告应该包含三大块的内容:标题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 一、标题部分 标题:题目中看内容,要求简练、体现报告的主观点。 署名:一般不超过三个,以对课题研究的贡献大小排列。

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常用200字以内。内容为“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得到了哪些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英文摘要50个单词左右,用第三人称描述,时态是过去时。 二、正文部分 包含“引言”、“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五大部分。当然在文字在表述上不需要一定按照五类的说法。 “引言”:即前言、问题的提出,必须和课题研究的内容相对应。 “方法”:即课题的对象与方法, 如果是实验报告,需要阐述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材料、量表工具,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等等。 现在我们教师大都采用的叙事方式的阐述,写明课题研究的设计程序、整个研究过程的客观描述。 “结果分析”:文字表述和数据描述相结合,即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 在数据描述时,可以采用饼图、曲线图、条形图等图形帮助说明,在表格形式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三线表格形式。 “讨论”,讨论包含以下内容: 讨论预期与结果的一致性,判断为什么一致。 讨论本研究与其他的同类研究的异同,说明本研究的前

小学美术课题结题报告

《在美术课中进行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宝贵财富。人的本性中都有想象力,只是开发与否。据网上报道,人类对想象力的开发是微乎其微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都离不开想象。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性质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在教育,即由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它以美术为媒介,在培养学生的本学科知识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美术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是天生画家”,儿童创作是自由的、自主的,其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内容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纵观儿童美术作品,其表现形式的自由是我们成人所达不到的。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碰到很多儿童进入小学后,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作业中越来越缺乏天真烂漫的童趣,缺少自己的想象。我们每次上完课批改作业时,发现大多是临摹的,有的只是改变一下原画的构图、色彩。有时上美术课学生也会尝试自己想象创作,当拿掉任何的参照图画,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时,只有少数学生能较好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画面十分简单,不能深入想象创作。培养想象力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他们是缺乏一种美术的想象能力。

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此类课题研究的专著,查阅电脑虽然有一些教师撰写的论文或心得体会,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佚名)、《想象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冯志萍)、《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翔》(朱瑞晓)、《让孩子在绘画中放飞自己想象》(魏红)等等,这些论文或心得体会只提出一些各自做法或例子,但都不能给我校具体情况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有系统的以及可操作性的指导。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想象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 2、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了想象力,人们就可以发明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物品,有了想象力,人类就会有更好的明天。如果没有想象力,人类还在刀耕火种,吮毛吸血,人和动物还有什么区别? 著名的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认为:“想象只是超出人们真实生活,具有浪漫色彩的艺术创作,有时显得神秘、虚幻甚至荒诞,然而想象和幻想是人类创造活动的集中体现”。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简介 一、标题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二、序言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老师仍然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约80%),而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却非常高,约占分值的10%至15%之间。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平常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

中出现。导致计算错误原因究竟是什么?其中的原因我想应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经过分析找到以下存在问题: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错的原因不仅仅是马虎粗心,而且还有其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必要”一词清晰的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一方面从小学教学教材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我校地处农村,客观反思我校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问题。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课标精神,更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报告”;“'成功教育'实验报告”;“'和谐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初中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 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 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研究的结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课题结题报告基本格式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 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 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 3.成果创新程度 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 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 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

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实效,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本组研究成员的教学业务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数学练习活动设计上依然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操作。成绩主导,多练多算使学生成为做题机器。练习模式单一化,毫无新鲜感可言,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练习活动”的改革之路,所以提出“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课题结题总结报告实例

课题《义务教育校本作业设计与课业减负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人:黄美娟吴春南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问题、体制的问题、评价的问题、考试的问题、升学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而课外作业繁多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学科的增多,教育领域的拓宽,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1、中学开设了十几门课程,其中考试科目就有七、八门,教学任务客观地成倍增加,使学生的课外作业也随之相应加重。学生每天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做作业,而且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 2、多数学校以分数来衡量教育质量已经成了惯例,而且和奖金、评优挂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教师为了提高分数就不得不采用题海战术,向学生施压——加大作业量。课业负担过重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1、课业负担过重,必然导致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心理疲劳,危及心理健康。如有些小学生写作业甚至到深夜仍完不成,家长不得不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否则回到学校无法向教师交待。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太多的作业让学生无法完成,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只能相互抄作业,而抄作业的后果是连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好。抄作业现象在中小学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布臵的作业不少,但教学成绩就是上不去。 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据了解有很多学生睡眠不足,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了什么都不知道。 4、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患近视眼的、驼背的越来越多。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初中校本作业设计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的目的和地方义务教育教学的要求,由学校教师根据本校的学生来源、层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完成的各学科作业练习册。它的意义在于:合理的作业设计能有效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保证他们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袁振国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他说,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普遍呼声。多年来,教育部下发了多个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相关文件,有些地区在学生减负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依然存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文章正文: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报告”;“‘成功教育’实验报告”;“‘和谐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研究的结果

课题结题报告写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写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 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 (500 字左右) 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领导小组成员 实验校 起止时间 4、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 (500~800字左右)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理论依据 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目的与意义 5、课题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和探索 (5000~8000字左右) 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 (500~800字左右) 7、课题结题报告终结成果目录 8、参考文献

课题结题报告组成部分: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 、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 、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 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 、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 、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 、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7 、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 、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 、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 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是市级个人课题,,2006年11月经市教科所批准,在县教科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06年12月启动,已进行了近两年时间的实验,本人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着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即确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学也已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或简单的知识统一,而是以追求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为内涵,应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终身发展,面向终身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我很用功,但知识掌握得不多、不牢,能力提高得有限?原因就是学生平时太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探

索,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一旦学生在探索学习方法方面用点心,就能有所收获。因此,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5、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操作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规律。 6、培养、锻炼一支由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所组成的教研、科研相结合的教科研队伍,促进教育理论的学习,科研方法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课题结题报告范本【三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本【三篇】 篇一 《儿童传统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

教师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教师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改变。作为传统小学数学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应用题退出了数学教学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简单实际问题”。这一转变并非只是简单的名称上的变化,而是有更深的内涵。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指单纯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以其他形式出现的各种问题。但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交流、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得以解决。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解决问题”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过程费时低效,对教材把握不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学习困难以及“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也更加突出。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使数学教师感觉困惑,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师面对并希望解决的问题。 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普遍对孩子的学业不太重视,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也就导致学生无法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长此以往,学生越来越懒得动脑,也就对数学教学产生了严重影响,解决问题就是首当其冲情况严重的。

与以上原因,我尝试在“解决问题”教学上进行一定的研究,故提出“小学数学提高三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作为研究。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首先解决问题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解决问题的实质是数学思考,数学地思维。其次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积极探索和克服障碍的活动过程。它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是新的,至少其中某些部分是新的,这些方法和途径是已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这种重新组合通常构成一些更高级的规则和解题方法,因此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一外发现和创新的过程。第三数学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成为他们认知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直接用来完成同类学习任务,还可以作为进一步解决新问题的己有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是人们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寻找各种方法加以解决,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或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充满智慧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这中间有学生的分析、思考、选择、判断、对比、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策路”应诠释为一种选择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方法。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篇一: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 (800~1000字左右) 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 (500字左右) 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领导小组成员 实验校 起止时间 4、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 (500~800字左右)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理论依据 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目的与意义 5、课题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和探索 (5000~8000字左右) 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 (500~800字左右) 7、课题结题报告终结成果目录 8、参考文献 课题结题报告组成部分: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参考文献则附在后面。(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附后) 10、附录: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课题结题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13577 课题结题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课题结题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跨世纪的青年学生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又影响到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青年学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缺失”和“扭曲”,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等道德缺陷。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 春晖中学是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经亨颐先生在“五四”新文化时期创办的一所历史名校。经老校长毕生倡导“自动、自由、自治、自律”的人格教育,强调学生“求学何为,学为人而己”,主张“凡学校皆当以陶冶人格为主”,人格教育首先就是对学生进行高尚品性和优良道德的教育。春晖先贤以天下为己任,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品德培养。汲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强调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究竟有哪些联系,学生根本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新课标》同时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将其带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中实施教学

生活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理论依据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1、陶行知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 2、陶行知的实践教学法,即“教、学、做”三者合一。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因此他主张在教学方式上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统一起来,改变传统教学重教不重学,重知不重行的状况。 (二)弗赖登塔尔(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的数学教育理论。弗赖登塔尔主张“现实的数学”,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三)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行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学生应该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 (800~1000字左右) 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 (500字左右) 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领导小组成员 实验校 起止时间 4、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 (500~800字左右)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理论依据 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目的与意义 5、课题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和探索 (5000~8000字左右) 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 (500~800字左右) 7、课题结题报告终结成果目录 8、参考文献 课题结题报告组成部分: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参考文献则附在后面。(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附后) 10、附录: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一篇:《中考作文升格途径的探索》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