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蛇与庄稼教案

蛇与庄稼教案

蛇与庄稼教案
蛇与庄稼教案

目的要求

1、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得更好。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物说明事物间的联系。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阅读“导读”部分,弄懂本组内容及要求。

二、检查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3、预习时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讲课文时讲解)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幻灯出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

2、同位讨论、集体订正

3、指导理解每层的意思

重点理解词语:海啸风调雨顺说破了起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5、练习朗读本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思考:(幻灯出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猫与苜蓿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猫养的多苜蓿就长得好?

2、讨论解答思考题

3、用简图表示“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

(三)激活练习

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看谁提得好。

2、教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3、用见图表示“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关系。

洪水来了—蛇被淹死---田鼠逃命

洪水退了—蛇没有了---田鼠糟踏庄稼—歉收

买了蛇—田鼠少了—粮食丰收

捉吃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 ----苜蓿

(四)朗读课文理清联系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弄清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联系

3、预习课文第三段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笑声读一、二段说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因此猫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中,从“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讲解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

1)、本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课文讲了那些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为什么说这些联系是简单的?

3)、课文是怎样由简单联系过渡到复杂联系的?

4)、课文具了那些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为什么说是复杂的联系?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讨论解答以上问题弄懂词语:显而易见甚至呻吟

4、前面讲的“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联系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为什么?

5、你还能举出复杂联系的事例吗?

(三)、概括中心思想

1、齐读第三段

思考:课文那些句子试点命中新的?

2、讨论:

指名说出中心句

“规律”?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上“因为……所以”、“只有……才……”把句子换个说法。

3、最后两句话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概括中心思想:

(四)、完成课后第三题

1、读词语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抄写词语

(五)、作业:

1、联系写生字、词

2、预习《跳水》

板书设计:

5 蛇与庄稼

吃糟踏

蛇———田鼠————庄稼

捉吃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苜蓿

教学札记:

本文所指的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白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人为改变的。讲授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中所讲的关系都能弄懂,个别学生因充分预习课文,理解时有些困难。

[1] [2] [3] 下一页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

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1)正音:呻吟吐痰

(2)写法:肆(左半部);肺(最后一笔是竖);吟(不要多一点)

3、解词。

二、谈话导入课文

大自然充满了神奇与奥妙,探索和了解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作者从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了一些道理。快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说说课课文讲了哪些事物的联系,这些事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下雨与地面,太阳与地面上的东西,火与水,吐痰与肺结核)

边说边板书: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3、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

(1)把找出的重点段指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读后试着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

有什么不懂?

(2)质疑(简单问题随机解决,重点问题进行梳理,下节课解决)

三、听写本课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27 蛇与庄稼

蛇——田鼠——庄稼

猫——苜蓿

吐痰——肺结核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认定目标

1、弄清蛇能保护庄稼的原因。

2、猫与苜蓿有什么关系?

3、事物之间有哪些联系,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这些联系之后有什么作用?

过渡: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会有什么联系呢?

三、学习第一段

1、投影出示

(1)这段中提到了哪些事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

(2)连续几年庄稼都歉收,老农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3)为什么田里有了蛇,庄稼就丰收了?说说蛇与庄稼的联系。

2、学生快速默读后讨论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这是老农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田里少蛇使庄稼歉收的原因。现在田里少了蛇,庄稼就丰收了。

4、说话练习: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看看图示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1)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

(2)归纳:因为蛇能捕捉糟蹋庄稼的田鼠,所以蛇保护了庄稼。因为蛇保护了庄稼,所以

庄稼就获得了丰收。

5、小结:这段课文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蛇与庄稼之间的联系。

四、学习第二段

1、投影出示问题。用第一段的方法并根据下面的问题自学第二段。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事物?

(2)为什么说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关系?

(3)试用箭头图表示出来。

2、学习小组讨论,同时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摆出猫与苜蓿的关系图。

3、订正。学生口述四者的联系。

4、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他们的关系便密切起来。

五、学习第三段

1、投影出示问题:

(1)说说什么是简单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2)什么是复杂联系?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复杂联系的?

2、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

3、讨论。

(1)解释“显而易见”的意思。(露在外面的,容易看出来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简单联系。)(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不是一下子看出来的联系是复杂联系,也就是多动脑筋才能想到的。文中举的例子是:一个人不讲卫生,在马路上吐了一口痰,也许会使许多人得病,甚至染上肺结核。

(4)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也许”和“甚至”各是什么意思?

(5)吐痰是怎样让人得病的呢?用箭头图表示出吐痰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

4、前面讲的“蛇与庄稼“、”猫与苜蓿“是简单联系还是复杂联系?

5、谁还能举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例子。用课件出示几个事物之间复杂联系的实物例子,学生说说联系。

6、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投影出示下列句子)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1)齐读这两句话,理解“它们”、“规律”、“这样”等词语。

(2)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作用?(把事儿做得更合乎咱们的意愿,说明了研究事物之

间的联系,掌握它们规律的重要性。)

7、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联系。像老农一样经过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人类造福。说明了掌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怕麻烦,去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七、练习说话

1、投影出示简单联系和复杂联系。

简单联系: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干;水可以灭火。

复杂联系: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蛇与庄稼。

2、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做总起句,举两个例子。最后用“所以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做结尾句说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

27 蛇与庄稼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相联系。这其中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蛇与庄稼》吧。(板书课题)

二、抓住重点,自学课文内容。

(投影出示)

1、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科学道理?用直线画出。

2、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分别举了哪些例子?

学生汇报。

3、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例子读一读。想想:离子当中的事物有什么联系。

(一)引导学生弄清蛇与庄稼的关系。

1、绘制蛇与庄稼的示意图。

A、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B、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三者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C、探讨制图方法,直接有关系的事物用直线,见解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用虚线。

2、展示意图,用“因为……所以……”句子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3、借助画面理解蛇和庄稼的关系。

4、思考:谁能想出比老农更好的方法?

(二)研究猫和苜蓿的关系。

1、小组合作设计出猫和苜蓿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2、展示学生设计美观,具有新意的设计图。

3、学生结合所画示意图讲解猫和苜蓿的关系。

4、理解“竟”这一词语在“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一句。

5、借助课件演示理解猫和苜蓿的关系。

(三)讨论随地吐痰的危害。

1、说说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

2、借助可见演示理解吐痰的危害。

(四)齐读全文最后一句。(投影出示)

三、学习文章的写法。

1、小组讨论:这篇文章是如何把科学道理说的浅显易懂的?

(先分别列举出具体事例,再总结道理)

2、举例子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说明方法,你能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一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这个道理?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你们分析一下各项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电脑演示)

四、培养探究精神。

1、(电脑演示)解说: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将蚕沙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做燃料,然后再用朝气渣和蚕沙喂鱼,形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我国的农民正是通过研究了他们之间的规律,才把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的更好。

2、通过以上事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小结:

自然界中的事物相互联系的十分密切的,他们互相制约,互相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用心研究后再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为社会服务,使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

六、板书设计:

蛇与庄稼

(保护)

蛇……………………庄稼

捕蹋

捉糟

田鼠

重点语段:

“几十年前,广东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海啸,……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蛇与庄稼》第一节)

教学设计:

1.课文开头,除了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之外,还涉及到哪几种事物?

2.请把“海啸、台风、海水、田地和村庄”这四种事物用恰当的词语联系起来。

3.阅读这一节的“蛇与庄稼”部分内容,请圈划体现蛇与庄稼密切联系的词语,然后填空:

洪水淹没田地时,蛇(),田鼠()。洪水退了,蛇(),田鼠(),庄稼()。买来一批蛇后,蛇(),田鼠()庄稼()。所以,蛇()田鼠()庄稼()。

训练目的:

帮学生“打开突破口”,对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有所感知,为下文“自己走一走”到最后“用一用”提供范例,在教师指导下体现自学能力的培养。

上一页 [1] [2] [3]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蛇与庄稼 沪教版

蛇与庄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风调雨顺、糟蹋、歉收、猖獗、显而易见”等词语。 2、学习课文内容,认识事物之间是有着简单与复杂之间的联系,只有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好。 3、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初步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引入新课 出示:17、《蛇与庄稼》。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蛇是动物,庄稼是植物,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节,体会一下蛇和庄稼到底有什么关系? 2、分组讨论思考题: 出示:

(1)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洪水过后,出现了什么奇怪的情况?用“______”划在书上。 (2)面对这种奇怪的情况,老农想出一个什么办法?结果如何?(3)为什么把蛇放在庄稼里,庄稼就丰收了? (4)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体会蛇能保护庄稼的? 3、交流讨论的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订正。 4、学生交流并完成课后练习 例:发生( 海嘨) 淹没( ) 获得( ) 糟蹋( ) 掌握( ) 例:粮食( 丰收) ( )猖獗( )歉收( )倒灌( )密切 5、深入体会。 师:既然大家知道蛇与庄稼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三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并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话。 出示:因为……所以……

在此基础上,并利用这些词语归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蛇把田鼠吃了,从而保护了庄稼。这是农民们经过此番研究后发现的原因。 三、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写了哪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猫和苜蓿)。 2、为什么说猫和苜蓿有着密切的关系呢? 3、小组讨论。 4、交流学习结果。 (苜蓿靠土蜂传播花粉,地里的田鼠太多,土蜂的活动就受到影响,村子里喂的猫多,田鼠就不能那么放肆了。) 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指导学生读课文的第2节) 小结:猫和苜蓿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因为有了田鼠和土蜂,它们的关系便密切了。 四、事物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关系。自由读第三节,看看还有哪些事物之间有联系。 1、分组讨论。

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题_(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答题栏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 在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水蒸气、氢气、氨气等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2.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下列哪个阶段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 D.智人 3..同一种青蛙,生活在青草中的体色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中的体色呈枯黄色,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这是()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用进废退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存竞争的结果 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人有责!如果你从湘江边上捡回一只罕见的活巨龟,你会采取下列哪种最恰当的方式来对待它? A.卖钱 B.食用 C.送到动物园让专业人士饲养 D.将其杀死后制成标本保存 5.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连接到烟草细胞的DNA分子上,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能力。这项技术称为 A.克隆技术 B.嫁接技术 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 6.自然选择学说是由哪个科学家提出的 A.巴斯德 B.达尔文 C.孟德尔 D.牛顿

7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 A.分解无机物 B.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 C.生产有机物 D.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8.水果放久了会产生酒味,是因为() A.乳酸菌发酵的结果 B. 酵母菌发酵的结果 C. 细菌发酵的结果 D. 霉菌作用的结果 9. 酸奶的口味老少皆宜,是利用下列哪种生物将牛奶经过发酵而成的 A.白萝卜 B.病毒 C.乳酸菌 D.香菇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迁地保护B.就地保护 C.克隆 D.法制管理 11.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鼠→蛇→鹰 B鼠→草→蛇→鹰→细菌 C.阳光→草→鼠→蛇→鹰D.草←鼠←鹰←蛇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只大象 B.一群飞鸟 C.一片森林 D.一朵彩云 13. 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4.“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15. 牛奶的保鲜可以选用以下哪种方法 A.巴氏消毒法 B.晒干法 C.烟熏法 D.腌制法 16.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植入烟草细胞中的DNA分子上,使烟 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这个事实说明,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A.核酸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17.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麻雀会偷吃粮食,所以应当斩尽杀绝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33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在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展示会上,形象逼真的ɡēn diāo(),居然是用树ɡē dɑ()做成的;飘飘 欲仙的chánɡ’é(),居然是用废旧画报cái jiǎn()而成的;古灵精怪的sūn wù kōnɡ(),居然是用从旧家电上拆卸下来的cítiě()构成的…… (二)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别出心裁技高一畴大步流星 B.暴露无遗望乎所以心满意足 C.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怒气冲冲 (三)照样子写词语.(8分) 1.怒气冲冲(ABCC): 2.呆头呆脑(ABAC): 3.昼夜(反义词构成): 4.枯萎(近义词构成):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2分) 写比喻句: 2.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2)改感叹句: (3)改反问句: 3.读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4.仿写一个人“入迷”的句子.(2分)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句中的“相视一笑”是“我们”对老师的嘲笑.() 2.“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这种猜测毫无科学依据,因为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3.《故宫博物院》材料一是按照“总—分—总”的行文思路来写的.() 4.我们无论读什么文章,都要逐字逐句仔细阅读,切不可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二、积累运用.(10分) 1.默写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打扫森林》教学设计

《打扫森林》教学设计 《打扫森林》教学设计模板 篇一:《打扫森林》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课型:自主阅读课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态平衡”“异想天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树立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树立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读题,谈话引入: 1、齐读课题,谈话引入 2、同学们发现了吗?咱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科普

小短文组成的。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打扫”森林》。 二、质疑问难,引导初读 1、看到《“打扫”森林》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板书问题) (预设:为什么“打扫”这个词语要加双引号?打扫森林会产生什么后果?森林能被打扫吗?) 2、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在课文中探索你想 了解的内容,注意把课文读顺、读通、读正确。 3、认读生字词: 遭殃扫帚腐烂土壤栖息营巢逞凶繁殖腐殖质生态平衡多音字(扫:sǎo打扫sào扫帚) 4、说说读了课文,你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吗?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再次走进课文,相信聪明的你们定能自己解决问题的。 三、深读研究,实践语言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文中的这个启示是通过“打扫”森林这个故事而引出的。是过渡段将这两部分联系起来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这个过渡段吧。出示句子: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 灾难。 (1)这是一个什么句?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

《大自然的启示》 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 3.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物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1)走进第三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回忆一下,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想一想,大自然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2)揭题: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 2.明确目标。 (1)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两篇小文章组成的:一篇是《“打扫”森林》,另一篇是《人类的老师》。(板书) (2)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3)指名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随文扫除字词障碍。 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练读。强调“扫帚”的读音。 2.分别说说两篇短文的大意。学生如一时说得不够简练,师应适当提示概括方法。如:《“打扫”森林》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连起来的方法。《人类的老师》则可以直接引用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 1.学习《“打扫”森林》。

(1)自由读一读,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交流。 ①适时出示“大自然电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回答,师画食物链: ②齐读《“打扫”森林》最后一自然段。 (3)资料拓展。 师补充资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蛇与庄稼》。 听后简单说说明白了什么。 齐读“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4)说说从中受到的启示。(生:要保护大自然,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2.学习《人类的老师》。 (1)总结方法:“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 (2)小组内运用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二篇短文《人类的老师》。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学习结果。 ①人类从蜻蜓、鲸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造福人类;蜻蜒、鲸都是人类的老师…… ②师适时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流线型”。 (4)你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启示?全班交流。(大自然带给人类很多有益的启示。) 齐读“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 1.《“打扫”森林》让我们知道了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人类的老师》让我们知道了人类要虚心向大自然学习,从中得到启示,造福人类。其实大自然

七年级上册生物练习册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每小题所选答案填入下面相应的答题栏内,共10分。) 1.樱桃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樱桃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液泡 D.叶绿体 2.照明充分的情况下,在显微镜视野内可看清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分别是( ) A.线粒体和光 B.叶绿体和光 C.线粒体和有机物 D.叶绿体和有机物 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 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 5.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某同学在透明纸上写一个“b”,那么,在显微镜下的视野中看到的应是“p” B.生产实践中的扦插.嫁接,椒草用叶生殖,豌豆用种子繁殖都属于无性繁殖 C.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 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6.“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33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在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展示会上,形象逼真的ɡēn diāo( ),居然是用树ɡēdɑ( )做成的;飘飘欲仙的chánɡ’é( ),居然是用废旧画报cái jiǎn( )而成的;古灵精怪的sūn wùkōnɡ( ),居然是用从旧家电上拆卸下来的cítiě( )构成的…… (二)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别出心裁技高一畴大步流星 B.暴露无遗望乎所以心满意足 C.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怒气冲冲 (三)照样子写词语。(8分) 1.怒气冲冲(ABCC): 2.呆头呆脑(ABAC): 3.昼夜(反义词构成): 4.枯萎(近义词构成):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2分) 写比喻句: 2.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2)改感叹句: (3)改反问句: 3.读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 .. 4.仿写一个人“入迷”的句子。(2分)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句中的“相视一笑”是“我们”对老师的嘲笑。( ) 2.“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这种猜测毫无科学依据,因为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

孔子拜师的优秀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的优秀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的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孔子年轻时代就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于是不惜行千里去拜访老师,得到了老师的热情接待和毫无保留的传授。赞扬了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精神和老子真诚无私、谦和大度、诲人不倦的大师风范。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所以,首先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印发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班上寻找谦虚好学、彬彬有礼的同学,以他们的事例说说对课文的理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说说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1、.会读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等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习是无止境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体会

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3、阅读课后的选做题与资料袋,并通过补充其他资料,加深对孔子的了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二自然段,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的词句。 难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五、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资料介绍孔子,板书课题。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齐读) 2、提问:你们知道这三句话是谁说的吗你还知道他说的哪些名言警句 3、板书小结:孔子(齐读)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仅在中国有广泛影响,在世界上也有较大影响。 4、导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什么中国的孔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5.学生自读课文后的《资料袋》,感受孔子的伟大,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受“诚心” 1.学生自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可回读。

五年级:语文教案-蛇与庄稼(实用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五年级:语文教案-蛇与庄稼 (实用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五年级:语文教案-蛇与庄稼(实用文本) 一、鼓励质疑,激情引趣 [板书:蛇与庄稼]看到老师写的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请大胆地说出来。 (生甲:为什么老师要将“与”字写得这么大?) (生乙:蛇与庄稼之间有什么联系?) 是啊,“与”字是连词,所连接的两个部分之间必有联系,究竟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学文,请同学们快速地自读全文,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全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评:抓住文章的题目——文眼,设计了平中见奇的审题环节,既凸显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根主线,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活跃的说话

氛围。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汇报自读的结果。 (生:课文先写了“蛇与庄稼的联系”,再写“猫与首蓿的联系”,最后写“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生:全文围绕“事物之间的……规律”这句来写。) 那么,第一段是怎样运用具体材料来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 规律的呢?让我们重点来学习这一段。 三、导学结合,深学例段 请大家自读这一段后,根据提纲为第一段分层 [媒体展示:发生海啸——出现怪事——放蛇丰收——说破秘密] 学生分层学习,在第一层中,你们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也可以 提出来。 (生甲:海啸发生的时间——几十年前) (生乙:海啸发生的地点——广东沿海) (生丙:海啸危害性很大)

《蛇与庄稼》说课稿

《蛇与庄稼》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蛇与庄稼》一课,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诚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说教材: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蛇能保护庄稼,猫有利于苜蓿的生长,吐痰会使肺结核等疾病传播开来等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告诉我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好些。 作者先写了蛇与庄稼的关系,接着写了猫和苜蓿之间的关系,最后写事物之间有简单的联系,也有复杂的联系,我们只有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课最主要的表达特点。 说学生: 本课教学所面对的是八年级聋生,由于他们自身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对抽象事物理解困难,教学上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并结合实例进行教学,便于聋生理解。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

课文内容,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2、情感目标:培养聋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感情。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的联系,也有复杂的联系。 说教学方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课知识的教学特点和聋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了让聋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将综合运用讲解、启发引导、合作探究等方法,注重直观教学,将每个事例采用图片、动画、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易于聋生理解。 (二)说学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这是教学的关键。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老师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聋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了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教师导学、朗读等方法,让学生学习新知。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说教学课时:

2019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试题第三单元提升(含答案)

第三单元提升练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33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在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展示会上,形象逼真的ɡēn diāo( ),居然是用树ɡē dɑ( )做成的;飘飘欲仙的chánɡ’é( ),居然是用废旧画报cái jiǎn( )而成的;古灵精怪的sūn wù kōnɡ( ),居然是用从旧家电上拆卸下来的cí tiě( )构成的…… (二)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别出心裁技高一畴大步流星 B.暴露无遗望乎所以心满意足 C.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怒气冲冲 (三)照样子写词语。(8分) 1.怒气冲冲(ABCC): 2.呆头呆脑(ABAC): 3.昼夜(反义词构成): 4.枯萎(近义词构成):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2分) 写比喻句: 2.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2)改感叹句: (3)改反问句: 3.读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 ..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4.仿写一个人“入迷”的句子。(2分)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句中的“相视一笑”是“我们”对老师的嘲笑。( ) 2.“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这种猜测毫无科学依据,因为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 3.《故宫博物院》材料一是按照“总—分—总”的行文思路来写的。( ) 4.我们无论读什么文章,都要逐字逐句仔细阅读,切不可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 二、积累运用。(10分) 1.默写宋代诗人朱熹的《春 日》: , 。, 。其中,饱含哲理的名句是: “, 。”(6分) 2.假如你要让妈妈同意你每周六、周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节目,你将会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说服她?(4分) 三、阅读感悟。(27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 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 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 ..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 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 ..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 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 ..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1.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2分)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课文17 孔子拜师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四、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三、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四、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人教pep人教第九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

人教pep|人教第九册《蛇与庄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 2.认识任何事物之间必有一定联系的事实,懂得只有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 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 3.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材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掌握”、“除了……还有……”造句。 5.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的联系,也有复杂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符合咱们的意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庄稼要想获得大丰收和什么有关呢?(水、阳光、肥料、种子……) 说得对,这些都跟庄稼的丰收有密切的关系,但庄稼是否能丰收与蛇有没有关系呢?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蛇与庄稼》就告诉了我们。 (板书:蛇与庄稼)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听边积极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 绍什么?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的读音不易读准,教师要加以指导。 比如:“呻”是翘舌音;“糟”、“肆”是平舌音;“蹋”是四声音调,在文中易读成轻声。 3.注意字形。 出示投影片,请学生辨别形近字,然后组词语。 糟(糟蹋)蹋(糟蹋) 遭(遭受)塌(垮塌) 蓿(苜蓿)肆(放肆) 宿(宿舍)律(纪律) 痰(吐痰)呻(呻吟) 谈(谈话)审(审问) 吟(呻吟)律(规律) 琴(琴声)津(津津有味) 4.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秘密——奥秘性命——生命 糟蹋——糟践繁殖——繁育 放肆——狂妄密切——紧密 反义词: 糟蹋——爱惜简单—复杂 密切——疏远

四下有效作业阅读题答案精编版

四下有效作业阅读题答案 1古诗词三首 1.唐白居易;词牌名、《草》《池上》等。 2.江南春天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江南风景的赞美和怀念的、“能不忆江南”。 2 桂林山水 1、(1)四字词语:柔似绒毯、碧波荡漾、苍松翠郁、浩浩荡荡、玄妙莫名等(2)拟人句:“轻盈的碎浪,抚摸着你的脚板……“溜走”、“她正向游客敞开胸怀,把自己的欢乐……给人类。” (3)比喻句:在朱家尖岛的东南部……五个金色绸缎般的沙滩。 2、从前到后、从近到远 3、朱家尖碧海金沙,风景迷人,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1.2.3.(略) 4.双龙、石钟乳、石笋;变化多端,颜色各异;黄龙,青龙。 4﹡七月的天山 1、土、14 、hè,山沟,沟壑。2.(略) 3. 四种姿态,分别是:有些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有些则影影绰绰,如笼着轻纱;有些云雾停留在山谷下,汇成海洋;有些云雾漂浮在上面。 4.我觉得阿里山的云雾变化多端,时而温文沉静,时而翻滚奔涌,给人留下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 (一)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请在“□”内填写标点。 3.这段话主要写了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4.文中三次出现带有“啊”的句子,你用赞美的语气去读,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的喜爱的情感。 (二)第一次见到大江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一个文中的一个课外的)。 (浩瀚)的江面(碧绿)的绒毯(青翠)的屏障 (平静)的江面(翠绿)的绒毯(翠绿)的屏障2.用“”画出写江面宽阔的句子,用“”画出写长江美丽的句子。顿时,我的眼前开阔了:浩瀚的江面波光粼粼,巨大的轮船像平地高楼,矗立在江面上,我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么宽广的水域呢!啊,长江你是河,还是海呢?初升的太阳把它的光芒洒在江面上,江面上浮光耀金,像洒了一片碎金,又像有无数条金色的鲤鱼在白浪里翻滚。 3.小作者在写“阳光照射下的江面”时展开了想象,他把阳光下的江面比作洒了一片碎金和无数条金色的鲤鱼在白浪里翻滚。 4.小作者写“极目远眺”的景物,是按观察点变化顺序来写的,先写大堤,抓住__稻田_、丛林、农舍三个景物;再写江面,抓住船、炊烟两

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针对文本特点和孩子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无止境””等词的意思。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 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相距止境长进敬重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是读准:兼、宿) (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 3、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谦虚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设计和反思

《我们的好朋友》教学设计 执教者:肖园萍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了解它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2、热爱动物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觉保护动物,不做伤害动物的事。 3 、阅读人与动物的故事,明白要保护动物的道理,以读养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说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保护动物。 难点:1知道怎样保护动物。 2 以读养德 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蛇与庄稼》并思考相关的问题 2、学生与自己家的小动物合影 3 、学生收集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问题 学生回答《蛇与庄稼》的问题 (1)小朋友,是谁帮助了农民,它是怎么保护庄稼的? 小组交流(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在为人类做好事? 二、趣说动物,和谐相处 (1)展示学生与自己家的小动物合影的相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与小动物的趣事。你是怎样跟动物成为好朋友的? (2)除了自己跟动物的故事之外,你们平时还阅读了哪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呢?跟大家分享一下。 (3)播放《令人感动的人与动物》视频,回答问题:选一个最受感动的故事说说自己的感想。 三、观看动画、激发情感 观看动画《我是一只小小鸟》 回答:1 为什么小鸟要流眼泪? 2 如果你是小鸟,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四、联系实际、辨析明理 情景一:学生喂鸟的故事 情景二:抓小蝌蚪 学生谈自己在生活中保护动物的事例。(小组交流并展示) 五、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学生写倡议书 六、诵读儿歌,升华情感 师生一起诵读《人类和动物和谐相处》儿歌 七、课后作业:推荐阅读关于动物的课外书并写读书感受 八、板书设计: 好朋友 动物<===========> 人类 和谐相处 反思:《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是学生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学生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本课的教学内容正是培养学生这一基本道德的好体裁。 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通过一系列保护动物、伤害动物的视频、图片资料,正反事例的对比,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中流露,负责任、有爱心的道德体验也得以潜移默化甚至水到渠成,看似简单的看图明理,通过学生们的换位思考,学生从意义上真正懂得了在生活中自己该如何保护动物。从而在“设计宣传语”、“保护动物倡议书”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学生珍爱生命之情,使活动的主题得到升华,并回归到生活。 但是由于本次教学是以读养德的主题,所以在设计中添加了很多学生阅读、看视频谈感想的环节。所以在一些保护珍稀动物等方面没有具体铺开。相对来说品德的活动性没有充分地表现出来。

蛇与庄稼教案

蛇与庄稼教案 蛇与庄稼教案 目的要求 1、认识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懂得只有掌握例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物做得更好。 2、学习作者是怎样用具体事物说明事物间的联系。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4、学会本科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练习又有复杂联系,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阅读“导读”部分,弄懂本组内容及要求。

二、检查预习 1、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指导读音) 2、说说预习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 3、预习时还有那些不懂得问题( 讲课文时讲解) 三、讲读课文: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幻灯出示: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是分几层意思来讲的? 2、同位讨论、集体订正 3、指导理解每层的意思 重点理解词语:海啸风调雨顺说破了起色 4、用自己的话说说蛇与庄稼的关系 5、练习朗读本段 (二)讲读第二段 1、默读思考:(幻灯出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猫与苜蓿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猫养的多苜蓿就长得好? 2、讨论解答思考题 3、用简图表示“猫”、“苜蓿”、“土蜂”、“田鼠”之间的关系。 (三)激活练习

1、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看谁提得好。 2、教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3、用见图表示“猫”与“苜蓿”、“蛇”与“庄稼”的关系。 洪水来了—蛇被淹死---田鼠逃命 洪水退了—蛇没有了---田鼠糟踏庄稼—歉收 买了蛇—田鼠少了—粮食丰收 捉吃传播花粉 猫-----田鼠----土蜂--------苜蓿 (四)朗读课文理清联系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弄清蛇与庄稼、猫与苜蓿之间的联系 3、预习课文第三段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笑声读一、二段说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因此猫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中,从“竟”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分页标题#e# (二)、讲解第三段: 1、出示自学提纲: 1)、本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课文讲了那些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为什么说这些联系是简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0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33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 ),居然是用树ɡēdɑ( )在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展示会上,形象逼真的ɡēndiāo ( )而成的;古灵精怪做成的;飘飘欲仙的chánɡ’é( ),居然是用废旧画报cái jiǎn ( ),居然是用从旧家电上拆卸下来的cítiě( )构成的…… 的sūnwùkōnɡ (二)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别出心裁技高一畴大步流星 B.暴露无遗望乎所以心满意足 C.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怒气冲冲 (三)照样子写词语。(8分) 1.怒气冲冲(ABCC): 2.呆头呆脑(ABAC): 3.昼夜(反义词构成): 4.枯萎(近义词构成):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2分) 写比喻句: 2.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2)改感叹句: (3)改反问句: 3.读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 ..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4.仿写一个人“入迷”的句子。(2分)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句中的“相视一笑”是“我们”对老师的嘲笑。( ) 2.“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这种猜测毫无科学依据,因为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 3.《故宫博物院》材料一是按照“总—分—总”的行文思路来写的。( ) 4.我们无论读什么文章,都要逐字逐句仔细阅读,切不可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 二、积累运用。(10分) 1.默写宋代诗人朱熹的《春 日》:,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doc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⑴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⑵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33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在同学们的手工作品展示会上,形象逼真的ɡēn diāo( ),居然是用树ɡēdɑ( )做成的;飘飘欲仙的chánɡ’é( ),居然是用废旧画报cái jiǎn( )而成的;古灵精怪的sūn wùkōnɡ( ),居然是用从旧家电上拆卸下来的cítiě( )构成的…… (二)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别出心裁技高一畴大步流星 B.暴露无遗望乎所以心满意足 C.迥然不同井然有序怒气冲冲 (三)照样子写词语。(8分) 1.怒气冲冲(ABCC): 2.呆头呆脑(ABAC): 3.昼夜(反义词构成): 4.枯萎(近义词构成):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1.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2分) 写比喻句: 2. 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1)改陈述句: (2)改感叹句: (3)改反问句: 3.读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 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 4.仿写一个人“入迷”的句子。(2分)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句中的“相视一笑”是“我们”对老师的嘲笑。( ) 2.“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这种猜测毫无科学依据,因为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 3.《故宫博物院》材料一是按照“总—分—总”的行文思路来写的。( ) 4.我们无论读什么文章,都要逐字逐句仔细阅读,切不可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 二、积累运用。(10分)

相关主题